首页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阜南县2023—2024学年度高一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红山文化距今约6500——5000年,考古人员在该文化遗址不仅发现了石镞、石刀、磨盘、磨棒等大量石器,还发现了许多笨重无耳的筒形陶器。据此可推知,红山文化时代()A.区域文化间交流频繁B.家庭手工业得到发展C.生产生活已走向稳定D.国家初始形态已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考古人员在红山文化遗址不仅发现了石镞、石刀、磨盘、磨棒等大量石器,还发现了许多笨重无耳的筒形陶器,上述石器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反映出农业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农业生产生活已经走向稳定,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其他区域文化,无法推断出“区域文化间交流频繁”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不仅反映了家庭日常生活,还涉及培育谷物的筒形陶器,排除B项;万邦时代,国家初始形态产生,要晚于红山文化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有学者认为,周代分封诸侯实际上是用封国的形式从组织上消化商朝遗民,并使他们成为周统治下的“新民”,即周公所说的“保殷民”“作新民”。这说明,周代分封()A.清除了商民反叛隐患B.有利于形成政治认同C实现了国家文化统一D.强化了宗法血缘关系【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周朝分封制下商朝遗民成为新民,可见分封制下,有利于促进不同的民众形成共同的政治认同,B项正确;A项“清除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周代分封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3.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战国时期秦国,经商鞅变法后,读书不仅不能改变命运,甚至连“士子(读书人)”这个职业也日渐消失了。这主要在于秦国()A.实行了“奖励耕战”B.废除了“世袭特权”C.发生了“焚书坑儒”D.确立了“以法治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实行了“奖励耕战”,保证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使得秦国的人多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或者从军,读书人数量渐渐减少,A项正确;商鞅变法中废除了“世袭特权”,但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焚书坑儒”发生于秦朝统一后,排除C项;商鞅变法中确立了“以法治国”的标准,但是这不会让读书人职业消失,排除D项。故选A项。4.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即下令取消“不与秦文合者”,以秦小篆作为统一的标准书体颁行全国,结束了战国以来的“文字异形”状况。这一举措()A.说明秦小篆实用性最强B.旨在推行文化专制政策C.打破了各地的封闭状况D.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以秦小篆作为统一的标准书体颁行全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 后,统一了文字,有利于政令畅通,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文字,没有对比,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A项;统一文字并不是推行文化专制,排除B项;各地封闭状况打破与否与文字统一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据考古发现,西汉前期的铁器多没有产品标示或少量以姓氏为标示,西汉中期后各地铁器不仅形制相近,且产品标示也以所属郡国名的简称或编号作为标示,图1中的“山阳二”标示即表示是山阳郡的第二号铁工场制造。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对制铁业政策的调整B.制铁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C.私人制铁业竞争意识增强D.地方郡国取得制铁自主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期统治者主张无为而治,对盐铁采取放任政策,民间铸铁业繁荣发展,因此西汉前期的铁范上仅标注了显然属于姓氏的文字标识,而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将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严禁私人铸铁,从而使得铁范上的铭文变为以郡名为首的文字,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前中期制铁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禁止地方郡国和私人制铁,排除CD项。故选A项。6.魏晋南北朝时,大批北方流民南移江南虽是主流,但流民“回迁”北归现象也时有发生,“至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士,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士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据此可知,当时的“回迁”()A.缓解了江南的人口压力B.催生了孝文帝汉化政策C.加剧了北方战乱的发生D.是南北文化趋同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至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士,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土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崇尚儒学,推崇汉化政策,使得南方避难的中原士族又相继北归,说明当时的“回迁”是南北文化趋同的结果,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南方避难士族的影响,没有体现江南的人口压力,排除A项;根据材料“至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士,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土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孝文帝改革对南方避难士族的影响,没有强调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催生因素,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南方避难 士族的影响,没有体现北方战乱的发生,排序C项。故选D项。【点睛】7.唐代规定,羁縻府州的都督、刺史必须得到唐王朝的册封,并授予“印章袍带”或者“玄鱼金符”,才有统领本族的权力。这一规定()A.确保了羁縻府州官员的政治地位B.加强了对羁縻府州的控制和管理C.消除了中原与边疆民族间的隔阂D.解决了羁縻府州内部的权力争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羁縻府州的都督、刺史“必须”得到“唐王朝的册封”“才有统领本族的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羁縻府州制度一方面可使唐通过依靠少数民族民族首领的影响力达到统治、管理少数民族的目的,又可通过“册封”的方式加强对少数民族首领的控制,即羁縻府州制度加强了唐对羁縻府州的控制和管理,B项正确;“册封”不是为了确保羁縻府州官员的政治地位,而是为了加强对他们的控制,排除A项;“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解决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8.780年,唐政府推行两税法时规定“户税交钱”,但由于农民手中无钱,因而实际交纳户税时,广大农民或出售农产品以获取现钱,或采取折钱纳物(即将税钱折算成绢帛等实物)方式进行交纳。由此可推知,两税法的实行()A.导致了赋税征收的混乱B.加重了农民的税额负担C.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D.扩大了国家财政的税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780年,唐政府推行两税法时规定“户税交钱”,广大农民或出售农产品以获取现钱,或采取折钱纳物(即将税钱折算成绢帛等实物)方式进行交纳。由此可推知,两税法的实行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因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C项正确;两税法简化了税收项目,无法得出“导致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的结论,排除A项;两税法相对于租庸调制而言,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排除B项;材料仅能反映国家户税征钱,无法推断出国家税收是否增加,排除D项。故选C项。9.唐代,僧人群体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孝僧”,如道明和尚(780—877年),居住在睦州(浙江)龙兴寺时,织卖蒲鞋养母,时人号为陈(俗姓陈)蒲鞋。“孝僧”现象折射出()A.儒学仍占据主流地位B.佛教走向了严重衰落C.佛教中国化已经完成D.儒佛思想的争斗激烈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孝僧”是佛教徒在行为活动中渗透了儒家伦理,这说明当时儒学对佛教的影响较大,折射了当时儒学仍然占据主流地位,A项正确;唐代佛教兴盛,并未走向衰落,排除B项;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证明佛教中国化在这一时期完成,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儒佛思想的融合,而非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10.北宋时期,政府对一级地方行政单位“路”进行多次析分。表1为北宋时路的数量变化。这一变化可说明,北宋时()至道三年(997年)天禧四年(1020年)宣和末年(1125年)15路18路26路A.地方财政状况日益恶化B.路级长官职权被削弱C.国家疆域范围不断扩大D.中央强化了对地方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从图中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至道三年到宣和末年,路级行政单位的设置数量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北宋国土面积并无明显的增加,说明路级行政单位辖区面积变小,便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路级行政单位的设置数量上呈现上升趋势不能说明地方财政状况恶化,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路级长官的职权分配,无法反映职权被削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至道三年到宣和末年的疆域范围没有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11.据史书记载,辽朝实行“国仪”与“汉仪”、“国舆”与“汉舆”、“国仗”“汉仗”及“渤海仗”并存的礼仪制度,并在庙堂之上“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契丹服饰)”。上述现象()A.导致了礼仪制度混乱B.抬高了契丹族政治地位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D.加剧了契丹文化的封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辽朝(中国)。据材料可知,辽朝在国家礼仪上分为本民族的礼仪和汉族的礼仪,并且在庙堂之上,汉官着汉服,契丹臣僚着契丹服饰,体现了辽朝统治中的因俗而治的理念,汉人用汉制,契丹人用契丹制,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辽朝的礼仪并不混乱,而是因俗而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契丹、汉族的政治地位对比,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契丹统治过程中也采用了汉制,并非文化的封闭,排除D项。故选C项。12.上海原名华亭,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于(上海)镇”后,日益出现“下海人回番货贱”的景象。这说明上海设镇后()A.得到了政府的财政扶植B.取代了泉州的港口地位C.成为了江南的经济重心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题意可知,上海设镇后逐渐出现了下海经商频繁的现象,从而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得到了政府的财政扶植”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元朝时主要的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上海并非是主要的外贸港口,排除B项;当时江南的经济重心主要在苏州、湖州,排除C项。故选D项。13.明代,内阁无定员定制,内阁大学士一般多则七八人,少则二三人,甚至在万历年间多次出现一人“独相”“阁中无人”现象。这可说明()A.内阁大臣间争权激烈B.高级官员的储备不足C.内阁缺少制度化设计D.皇权专制受到了削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内阁无定员定制,内阁大学士一般多则七八人,少则二三人,甚至在万历年间多次出现一人‘独相’‘阁中无人’”的现象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内阁制无定员定制,成员人数全由皇帝决定,这说明内阁缺少制度化设计,C项正确;“内阁大臣间争权激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高级官员的储备不足”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B项;内阁制的本质是皇权强化的工具,“皇权专制受到了削弱”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4.清代奏折创立之初,只在京城满汉大臣和外省总督、巡抚等高级官员中使用,雍正时规定“科道每日一人上密折,轮流具奏,一折只言一事,无论大小事务,皆许据实敷陈”,使用范围进一步扩 大。这一变化()A.推动皇权向地方渗透B.提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C.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D.确保了国家决策正确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雍正时规定“科道每日一人上密折”,雍正规定的目的就是加强皇权,科道针对的是地方官员,A项正确。材料是让地方官员上奏折,起不到提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的作用,排除B项;奏折制度不是监察制度,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是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C项;确保了国家决策正确性夸大了奏折制度的作用,它只是让皇帝更直接的了解一些事情,但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排除D项。故A正确。【点睛】15.下图是明清时期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路线图。下列对马铃薯传播解释合理的是()A.解决了当时的粮食危机B.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开发C.导致了人地矛盾的加剧D.不利于农业商品化生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高产、耐旱、耐寒的作物马铃薯传入中国,使得原来不适应耕种的土地大量种植马铃薯,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开发,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中期,人口膨胀,人地矛盾突出,出现粮食危机,马铃薯传入只能缓解危机,并不能解决,排除A项;导致人地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排除C项;高作作物马铃薯的种植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排除D项。故选B项。16.顾炎武说:“自(明)弘治、正德之际,天下之士,厌常喜新,风气之变,已有其所从来。……嘉 靖以后,从王氏(王阳明)而诋朱子(朱熹)者始接踵于人间。”这反映了()A.理学走向了急剧衰落B.人们的自我意识增强C.士人富有社会责任感D.传统伦理遭到了否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嘉靖以后,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受到了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的冲击,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发扬独立思考的自由精神,B项正确;当时理学还是受到官方尊崇,排除A项;“士人富有社会责任感”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王阳明心学认为良知即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封建传统伦理,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甲午,刘邦即帝位,本想久都洛阳。娄敬见刘邦后,便问:“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刘邦说:“然。”娄敬以汉得天下与周不同,建议刘邦徙都关中。他说:洛阳无险可守,“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至于关中,则物产丰富,“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刘邦寻问群臣的意见。因为群臣都是东方人,都说洛阳便。张良驳斥了群臣的意见,同意娄敬的看法。刘邦当日便起驾,西都关中。——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西汉初年,汉朝的主要政治矛盾是中央与“山东地区”诸异姓、同姓诸侯王之间的矛盾,对外是与北方草原地区匈奴间的矛盾。《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关中地区对“山东地区”处于一种“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的地理位置上。就御外来说,定都关中,以“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可建立前进基地,北御匈奴。——摘编自刘军《中国国家历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娄敬认为刘邦应定都关中的依据。(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邦定都关中的意义。【答案】(1)依据:汉、周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关中地理优越,可攻可守;人口众多,兵源充足;土地肥沃,经济发达。(2)意义:有利于汉初政局的稳定;有利于抵制匈奴侵略和扩展疆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 动了关中和长安的建设。【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一“娄敬以汉得天下与周不同”可得出汉、周政权建立方式不同;据材料一“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可得出地理优越,可攻可守;据材料一“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可得出人口众多,兵源充足;据材料一“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可得出土地肥沃,经济发达。【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二“关中地区对‘山东地区’处于一种‘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的地理位置上”可得出有利于汉初政局的稳定;据材料二“定都关中......可建立前进基地,北御匈奴”可得出有利于抵制匈奴侵略和扩展疆域;据材料一“至于关中,则物产丰富”可得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材料二“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推动了关中和长安的建设。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代以他官与三省长官共同参议政事,即为宰相会议。唐初建立政事堂,自此以迄五代,宰相会议始有制度化的决策方式。宰相会议的内容十分广泛,举凡军国事务,都可以进行讨论。宰相会议对于各种政事在讨论后所作出的决策,一般即以中书门下奏状的方式上报皇帝批准后,作为与诏令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颁布,或者转交中书舍人或翰林学士起草正式诏令颁发。如果皇帝对于中书门下的奏状不予批准,则其所议即作罢论。反之,皇帝的诏令,在一般情况下也要经过宰相会议讨论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始正式第一次。材料二唐五代,在宰相会议中实行集体决策的制度。在政事的讨论过程中出现不同意见时,不是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通过,而是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于决定的决策向皇帝上奏状时还必须有全体宰相的联合署名。如果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为废状。如果宰相意见未取得一致,各以己见上奏,则属于违反联署制度,往往要被解除职务。——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宰相会议的特点。(2)概括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代的宰相会议制度。【答案】18.特点:会议讨论内容广泛;实行集体协商决策;决策结果实行集体负责制;具有制度化的管理规定。19.评析:有利于提高国家决策的合理性;对皇权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宰相会议决策最终由皇帝决定是否采纳,体现了对皇权的依附性。【解析】 【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宰相会议的内容十分广泛,举凡军国事务,都可以进行讨论。”可知,会议讨论内容广泛;根据材料二“在政事的讨论过程中出现不同意见时,不是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通过,而是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可知,实行集体协商决策;根据材料二“对于决定的决策向皇帝上奏状时还必须有全体宰相的联合署名。如果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为废状。”可知,决策结果实行集体负责制;根据材料二“唐五代,在宰相会议中实行集体决策的制度。”可知,具有制度化的管理规定。【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评析:根据材料一“皇帝的诏令,在一般情况下也要经过宰相会议讨论通过”可知,对皇权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实行集体协商决策,有利于提高国家决策的合理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分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宰相会议决策的结果还需要呈报皇帝,最终由皇帝决定是否采纳,最终决定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体现了对皇权的依附性。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摘编自陈宏茂《试论宋辽间的榷场贸易》材料二宋初,宋辽双方在沿边市易而未有官署。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规定在宋境的“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辽交易”,以后时禁时开。景德三年(1006年)诏:“凡官鬻物如旧,而增帛、漆器,所入者有银、钱、布、羊、骆驼,岁获四十万……终仁宗、英宗之世……互市不绝。”双方对出口货物均设官收税,特别是宋朝长期负担岁币,因而常借榷场利润来补充财政收入的不足。宋宣和四年(1122年),宋昭上书云:“盖祖宗对赐予之费,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取之于虏而后以予虏,中国初无毫发损也。”———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辽榷场贸易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辽榷场贸易的影响。 【答案】(1)特点:主要在沿边固定区域;官府控制;商品众多且贸易额巨大;缺乏稳定性。(2)影响: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交流与互补;带动了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加了双方的财政收入;对宋辽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特点:据材料一辽宋榷场位置图可知,辽榷场和宋榷场主要在沿边固定区域;据材料“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可知,官府控制;据材料“凡官鬻物如旧,而增帛、漆器,所入者有银、钱、布、羊、骆驼,岁获四十万”可知,商品众多且贸易额巨大;据材料“以后时禁时开”可知,缺乏稳定性。【小问2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07 05:35:01 页数:11
价格:¥2 大小:331.9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