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阳泉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伟大的转折》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战役后,转战黔、滇、川等地的5个月。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表现出人类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主义精神,以期其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制作不够精良、特型演员的形似与神似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虽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依旧任重道远。(摘编自李树声《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光明日报》2019年11月5日)材料二:80多年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这些年,又何尝不是一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80多年前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这种“走自己的路”的自信正逐渐沉淀升华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摸索中、自省中、挫折中、成功中获得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当年的红军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永葆斗志和毅力,既勇于直面困难,又敢于接受挑战。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不常有,长征亦常态。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应明确关键时期还会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绝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向挫折和压力妥协,否则,任何工作都只能受困于“泥沼”,寸步难行。在长征前,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向群众宣传,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组织。长征途中,红军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红军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可以说,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80多年前的长征有终点,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长征没有终点。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以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摘编自季琳欢《新时期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材料三: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也不到30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所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走向胜利的密码。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人民日报》2019年6月24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征精神表现出了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直面困难,接受挑战,才能在新时代阔步前行。C.长征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线,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以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的英雄故事、重走长征路等,都是当代年轻人感受长征的做法。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伟大的转折》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聚焦红军长征最关键的时间,为我们展现了我党我军的成长轨迹。B.用艺术再现历史,更利于大众接受,也利于传承长征精神,但艺术并不代表历史,只能做到尽量还原。C.年轻人重走长征路,不仅可以用脚步与先辈对话,还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探寻成功的密码。D.新时代的年轻人,依然需要“长征”,只不过“长征”的含义有所变化,它更多地强调精神和价值。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A.闽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们体验“红军长征路”,提升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和精神境界。B.近日,共青团江西省委“创在江西”青创AI基地举行电影《红色往事》公益放映活动,这标志着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C.“他们这种长征精神,将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我也会坚守和发扬这种精神,走好我今后的人生路。”广西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结束后,参加的学生这样说。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某地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沿着红军在当地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4分)5.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风云初记(节选)孙犁第二天清早,秋分就同高翔和李佩钟上了一辆大汽车,回深泽来。她们路过蠡县、博野、安国三个县城和无数的村镇,看到:从广大的农民心底发出的、激昂的抗日自卫的情绪,正在平原的城镇、村庄、田野上奔流,高翔到一处,就受到一处的热烈欢迎。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秋分一下车,就有人悄悄告诉她:“庆山回来了,现在在五龙堂;你们坐汽车,他赶回来了一群羊!”秋分没站稳脚,就奔到河口上来。船上的人和她开玩笑说:“不回来,你整天等,整宿盼;一下子回来了,你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在船上,秋分就看见在她们小屋门口,围着一群人。在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有一个高高的个儿,穿一身山地里浅蓝裤褂的人,站在门前,和乡亲们说笑。她凭着夫妻间难言的感觉,立时就认出那是自己一别十年的亲人。她从船上跳下来,腿脚有些发软,忽然一阵心酸,倒想坐在河滩上号啕大哭一场。人们冲着她招手、喊叫,丈夫也转过身来望着她,秋分红着脸爬上堤坡。乡亲们见她来了,说笑着走散了,庆山望着她笑了笑,也转身进小屋里去。公公高四海从河滩里背回一捆青草,撒给那几只卧在小南窗下面休息的山羊。高四海摸着一只大公羊的角说:“你也还没有吃饭吧?快到屋里和他一块儿做点吃的。”秋分走进屋里来,好像十年以前下了花轿,刚刚登上这家的门槛。她觉得这小屋变得和往日不同,忽然又光亮又暖和了。自己的丈夫,那个高个儿,正坐在炕沿上望着她,她忍不住热泪,赶快走到锅台那里点火去了。她家烧的是煤,埋在热灰下面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她的手一触风箱把,炉灶里立时就冒起青烟,腾起火苗儿的红光来。望着旺盛的火,秋分的心安静下来。她把瓦罐里的白面全倒出,用全身的力量揉和了,细心切成面条儿,把所有的油盐酱醋当了作料。水开了,她揭开锅盖,滚腾的水纷纷窜了出来,秋分两手捧着又细又长、好像永远扯不断的面条儿,下到锅里去。忽然,在炕角里,有一个小娃子尖声哭叫了起来。高庆山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个不到两生日的孩子睡醒了,抓手揪脚地哭着。“唔!这是哪里来的?”庆山立起身来,望着秋分。“哪里来的?”秋分笑着说,“远道来的。你不用多心,这是今年热天,一个从关东逃难来的女人,在河口上叫日本的飞机炸死了,咱爹叫把这孩子收养下来。要不,你哪里有这么现成的儿子哩!”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吃饭的时候,高翔赶来了,两个老同志见面,拉着手半天说不出话来。庆山从里边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给高翔说:“这是我的介绍信,组织上叫我交你的,还怕路上不好走,叫我换了一身便衣,赶上一群山羊。路上什么事也没有,没想到和你碰的又这样巧。”高翔看完了信说:“你来得正好。在军事上,我既没有经验,新近遇到的情况又很复杂。你先不用到高阳去,就帮我在这里完成一个任务吧!”庆山正要问什么任务,高翔的爹领着小女孩来看儿子了。秋分拉着小女孩问:“你找谁来了?”小女孩慢腾腾地说:“俺爹!”秋分指着高翔,小女孩没想到她的爹竟是一个完全面生的人,不敢走过去,高翔过来把她抱起。秋分又逗她。庆山对高翔说:“我好像从没见过她,长得这样高了!”秋分说:“你哪里见过她,你们走的时候,她娘刚刚坐了月子!”高翔拍拍怀里的孩子,放在地下,笑着说:“我马上要和庆山哥谈谈这里的情况,开展工作,你们先到外边去玩一会儿。”高四海、高翔的父亲抱着孩子出去了,秋分噘着嘴说:“我听听也不行吗?”“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他们两个在屋里谈着,秋分她们就坐在堤坡上等着,天上出着星星,高翔的小女孩指着:“又出来一颗,爷爷,那边又出来了一颗!”一直等到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他们还没有谈完。高翔的父亲对高四海说:“你说盼儿子有什么用,盼的他们回来,倒把我们赶到漫天野地里来了。”高四海抽着烟没有说话,大烟锅里的火星飞扬到河滩里去。儿子回来,老人高兴,心里也有些沉重。他们回来了,他们又聚在一起商议着闹事了。那些狂热,那些斗争、 流血的景象和牺牲了的伙伴的声音、面貌,一时又都在老人的眼前,在晚秋的田野里浮现出来,旋转起来。老人有些激动,也感到深深的痛苦。自从儿子出走,斗争失败,这十年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当爹娘的,当妻子的是怎样熬过了这十年的白天和黑夜啊?再闹起来!那次是和地面上的土豪劣绅,这次是和日本。人家兵强马壮,占了中国这么大的地面,国家的军队全叫人家赶得飞天落地,就凭老百姓这点土枪土炮,能够战胜敌人?他思想着,身边的草上已经汪着深夜的露水,高翔的小女孩打着呵欠躺在她爷爷的怀里睡着了。(节选自孙犁《风云初记》,有改动)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小说洋溢着浓郁的泥土芳香,激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爱。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土人情。B.孙犁的作品侧重表现农村青年女性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秋分是孙犁的小说中农村青年女性的典型代表。C.小说并未直接描写激烈、血腥的战争场面,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为了抗击侵略者而造成的父子分离、夫妻离散、父女不相识。D.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为主,并辅以语言、动作描写。面对高翔的拒绝,秋分以一句“等着你考察”流露出不满的情绪。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结尾高翔父亲抱怨儿子把他们赶到野地里,高四海则替儿子的“闹事”担忧,作者对这两位父亲的不同表现,有褒有贬。B.高翔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斗争,小说开头写他回到家乡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人民对抗日斗争的衷心支持,并且相信他有战斗经验。C.小说的结尾借高庆山父亲高四海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交代了时代背景,既表现了老人复杂的心理,又让读者看到了他不同一般的思想觉悟。D.秋分没有一天不牵挂庆山的安危,现在他终于回家了,可秋分看到他“忽然一阵心酸,倒想坐在河滩上号啕大哭一场”,十年中积聚的怨愤情绪也迸发出来。8.“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请结合作品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9.诗化小说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这一类小说具有散文和诗的某些特征。请结合本文分析诗化小说的特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馀万言。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写出相应的字母。(3分)老子修道德A其学B以自隐C无名为务D居周E久之F见周之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蓬累,飞蓬随风飘行。比喻人的行止不能自主,飘忽不定。本文指隐居。B.黄老,黄帝与老子。道家以黄老为祖,因亦谓道家为黄老。C.数,屡次,与《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数”词义相同。D.归,回去,与《侍坐章》里“咏而归”的“归”词义和用法相同。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认为孔子所问之礼已过时,君子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这体现了道家和儒家对礼制的不同态度。B.孔子认为老子的言谈无法忖度和知晓,用龙来比喻他,含有钦佩的意思,也隐有对老子的批评之意。C.韩非痛恨韩王治理国家不致力于加强法制,反凭借君主的权势去支使臣下;不能富国强兵任用贤才,反而提拔那些于国有害之人,让他们位居功臣之上。D.从“未信用”、“以为然”、“后悔之”等记叙可以看出,秦王虽然赏识韩非,但对他的态度一直游移不定,最终导致韩非的悲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2)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14.李斯对韩非的态度和他在《谏逐客书》里对秦国客卿的态度截然相反,为什么?请简述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代答闺梦还张若虚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着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首句点题,为戍守关塞,年轻的丈夫与妻子离别了。场景是凄清动人的,但诗人仅仅是一笔带过,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这是送别的开始,也是全诗的开始。B.“试衫”句,写离别之后,这位女主人公就陷入了漫长的苦思中,但也要强打精神来梳妆打扮。C.“蜂来上画衣”,诗人在此巧用生花妙笔,画衣上绣的花竟然能把蜜蜂引来,可见其逼真生动,又可见思妇对这画衣是如何的用心。D.“梦魂”句写她进入了梦乡,却陷入了“惟梦闲人不梦君”的新的苦恼中,在寂静的夜里醒来,长叹一声,她无奈地把大门关上。16.这首诗与《春江花月夜》相比,渲染的意境有何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__________”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3)自问自答,有助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这在诗文中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梁衡的语言瓷实且不缺乏弹性,诗化的意象里充满睿智的妙语,含着耐人咀嚼的理趣之美。他创设出了各种美妙的意境,如《把栏杆拍遍》中形容辛弃疾,“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不仅能让人在跳跃中快乐地阅读,还可抑扬顿挫地浅吟低唱。①,使文章生动,传神。如《读韩愈》中这样描写韩愈:“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边天涯。”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加之形象地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当年韩愈②。梁衡作品中的人物③。诸葛亮、韩愈、范仲淹、柳永、辛弃疾、李清照、林则徐、瞿秋白、彭德怀、张闻天……他们有时身处命运的逆流却能在逆境中奋起,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人在感叹唏嘘之外,更体会一种悲壮之美。书中,梁衡善于用如刀之笔,剖析一个个孤独英雄的灵魂,指出了他们在历史坐标系中应有的位置。他常说:“复杂的背景,跌宕的生活,严酷的环境,悲剧式的结局更能考验和拷问一个人的人格。”此刻,困厄对于英雄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它能凸现英雄、伟人人格中的悲壮之美。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19.下列各项中,和材料中画横线句子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古代早就流传“嫦娥奔月”的神话,以及“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B.在无数人的执着坚守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C.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D.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小题。《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①。相反,它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还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造成的。文学性与情绪情感、表达手法、场景氛围、气韵节奏②,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中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总体而言,儒家以人伦教化为己任,圣贤是全民之师,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但从文辞的表达特征来讲,同为儒家经典,《论语》与《中庸》和《大学》相比,传递出的是更加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如开篇《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交友、日常交往,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用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同时又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读来亲和惬意,循循善诱,明白通畅,从容不迫,令人顿生③之感。正所谓“圣人语人不语神,语常不语怪。”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文中运用了杨绛先生阅读《论语》的事例,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和效果。(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生活是一种律动,需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老舍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世界。——雨果作为这个光与暗交织的世界中的一员,作为身处百年未有之复杂大变局形势下的中国青年,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观点。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1.C解析:“只要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线,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表述绝对。“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线”并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条件。2.C解析:“年轻人重走长征路,不仅可以用脚步与先辈对话,还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错误。曲解文意,对重走长征路的意义理解不当,文中并无重走长征路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的意思。材料三第二段说的是“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文中是“怎么看待来时的路”,而不是“重走长征路”。3.B解析:强调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并未提及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4.(4分)①材料二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1分)②开头先提出论点“长征精神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1分)③然后分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依靠人民群众”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述;(1分)④最后再次总结观点,强调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1分)5.(4分)①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在心底与先辈共鸣,了解红军英雄们的艰辛。(1分)②积极主动地参加不同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了解更多的红军故事,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1分)③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追求,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1分)④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鼓励自己勇敢向前。(1分)6.D解析:“以心理描写为主”错误,文章只是在塑造秋分和高四海形象的时候使用心理描写;“流露出不满的情绪”错误,这一信息于文无据,秋分想要“听听”,高翔拒绝了,“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高翔说的是实情,可以看出这一工作的重要性,高翔的拒绝是合情合理的,而“等着你考察”可以看出秋分已经为参加革命做好准备,并没有“不满”。7.C解析:A.“高翔父亲抱怨儿子把他们赶到野地里”错误,从“高翔的父亲对高四海说:你说盼儿子有什么用,盼的他们回来,倒把我们赶到漫天野地里来了”可知,高翔父亲并不是真正的“抱怨”,而是带有开玩笑的意味;另外“有褒有贬”错误,作者只是客观叙述,并无“褒贬”。B.“相信他有战斗经验”错误,这说明人民对抗日的支持,无法看出人民相信“他有战斗经验”,而且后文高翔也说“在军事上,我没有经验”。D.“怨愤情绪”错误,从文中来看,“忽然一阵心酸,倒想坐在河滩上号啕大买一场”应是表现了秋分此时因和丈夫相见喜极而泣的情感。8.(6分)①运用神态、动作描写(1分),表现一个战士的情怀:庆山既为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幸存而感到高兴(1分),也为父亲和妻子收养这个孩子而感到高兴(1分);②孩子是祖国的希望(1分),当他怀着庄重、神圣的心情抱起孩子,心里涌起的是对祖国的热爱(1分)、对侵略者的痛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决心(1分)。9.(6分)①景物描写情景交融,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炉灶里的“青烟和火苗儿的红光”,“满天的星斗”,“深夜的露水”,画面恬静优美。②淡化故事情节。没有紧张的冲突,而是以舒缓的节奏、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人民对抗战的积极态度。③人物形象的诗化。孙犁是将农村青年妇女当作“美的极致”的化身来表现的,本文着意表现秋分等人的人性人情之美。④诗化的语言。“又出来一颗,爷爷,那边又出来了一颗!”等语言纯朴自然清新。(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10.ADF解析:见翻译。11.D解析:文中的“归”是使动用法。12.B解析:“批评之意”文中无体现。13.(8分)(1)好的商人把货物深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君子德行很高,表面上看起来却很愚钝。(“良贾”,“若虚”,“盛德”各1分,句意1分)(2)唉!我如果能够见到这个人并且同他交往,就死也没有遗憾了!(“得”“游”、“恨”各1分,句意1分)14.(3分)李斯认为自己不如韩非,嫉妒他(1分),怕他影响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因而诽谤他(1分);写《谏逐客书》时,秦要驱逐的是李斯这样的客卿,为维持自己在秦的地位而劝秦王广纳人才(1分)。参考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到了周都,想向老子问礼。老子说:“您所说的礼,制定它的人早已死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而且君子遇到时机就出仕,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我听说,好的商人把货物深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君子德行很高,表面上看起来却很愚钝。去掉您的骄气和过多 的欲望,去掉您高贵的神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您自己都没什么好处。我要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孔子离开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罩住它,会游的可以用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乘风驾云上天。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像一条龙吧!”老子研究道德的学问,他的学说以隐秘不求名声为主旨。老子在周住了很久,看到周朝衰落,就要离开。到了关口,关令尹喜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为我写本书吧。”于是老子就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讲述道德的含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开,没人知道他的下落。韩非,是韩国的一位公子。喜欢刑名法术的学说,而其学说根本上源于黄、老之学。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擅长著书。和李斯一起师事荀卿,李斯自认为不如韩非。韩非看到韩国日益削弱,多次上书规劝韩王,韩王不采用他的意见。当时韩非痛恨韩王治理国家不致力于加强法制,反而凭借君主的权势去支使臣下,不能富国强兵,求才任贤,反而提拔那些浮夸过度对国家有害的人,让他们位居真正的功臣之上。韩非认为儒家用文献经典扰乱国家法度,游侠用武力违犯国家禁令。国家太平时国君宠爱有名气的人,国家危急时就用那些披甲戴盔的武士。现在国家供养的不是要使用的人,要使用的人又不是所供养的。他悲叹廉洁正直之士被邪恶不正的臣子所排挤,观察历史上成败得失的经验,所以写下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著作。然而韩非知道游说的难处,作了一篇《说难》讲得很详细,他最终死在秦国,自己没能逃脱游说带来的灾祸。有人把韩非的书传到秦国。秦王看到《孤愤》《五蠹》这些书,说:“唉!我如果能见到这个人并且同他交往,就死而无憾了!”李斯说:“这是韩非著的书。”秦国于是立即攻打韩国。韩王当初不用韩非,等危急时,才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喜欢他,还没任用他。李斯、姚贾嫉妒韩非,诽谤他道:“韩非,是韩国的公子。现在大王想吞并各国,韩非终究会帮助韩国而不会帮助秦国,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大王不任用他,留他很久再把他放回去,这是自留祸患啊,不如找出他的过错按法律杀了他。”秦王认为他们说得对,把韩非交狱吏治罪。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王讲清楚,没能见到秦王。秦王后来悔悟,派人去赦免他,韩非已经死了。15.A解析:“送别的开始”说法错误,应是“送别的结束”。16.(6分)本诗借助乐景与哀景的不同描绘(1分),不断浓化女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1分),意境孤寂冷清(1分)。而《春江花月夜》在月下奇景描绘中(1分),不仅抒写游子思妇的月下相思之情,意境优美深邃(1分),还融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拓展了诗歌的意境(1分)。17.(6分)(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8.(6分)①梁衡还善于联想,想象;(2分)②在路上孤寂的身影;(2分)③大都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2分)19.B解析: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直接引用;C.表示着重强调;D.表示讽刺否定。20.(3分)①艰深晦涩(艰深:文辞深奥难懂;晦涩:意义隐晦,不顺口。形容笔调深僻,寓意难以理解的文章。)②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彼此关系非常密切。)③如沐春风(如同沐浴在春风之中,和暖舒畅。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21.(4分)还能让人常读常新(2分),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2分)。(共有两处错误,改对一处给2分)22.(4分)①表达作用:论证观点(论点)(1分)。运用杨绛先生阅读《论语》的事例额,证明了《论语》文本具有文学性特质(1分)。效果:②增强说服力(1分)。列举确凿、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1分)。23.【审题】材料第一句,出自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光明能带来魅力、美,这一点不言而喻;但阴影也能产生魅力、美,这就引人深思了。“光明”与“阴影”是一个物体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转化,紧密相连,在自然界是这样,在人生、社会也是如此。怎样正确对待“光明”与“阴影”,就是怎样对待人生中的顺境与逆境、成功与挫折、有利与不利等现象。光明和阴影共同成就了人生的五彩斑斓。人生因为有了光明和阴影的相互影响、变化,才更精彩。材料第二句,在原文中,其实还有“趣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这样一句话,出自老舍的《小病》,文章通过写小病这一日常的事情,引发深思:小病是必要的。对材料所引的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人生的旅途中,每一条路都不会是完全平坦的,难免有波折,有冲突,而这些波折冲突让人生充满律动,我们应学会接纳它们,这样,生命才真实、丰富、有意义。材料第三句,出自雨果的《悲惨世界》。读这则材料时不要仅仅关注对“光明”与“黑暗”之间关系的辨析,更应抓住这一思辨的前提——“人心”。这句话强调,在人性的深处,既有正义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两者之间的永恒的冲突、较量,既给这个世界带来希望,也给这个世界带来悲痛。实际上,我们就是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在正义战胜邪恶的那一刻,看到人性的美好,感到人间值得。这几则材料可以综合理解为:“光明”与“阴影”都能产生美,都能赋予我们的人生以别样的意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它们。这道作文题的三则材料,共同强调的是,在看待一个事物或现象时,应从光与暗两个方面全面考量。试题写作任务中设置的情境是,“作为这个不平凡世界中的一员,作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的中国青年”,来谈一谈读上面的材料所获得的启发。所以,写作时就不能仅仅对“光明”和“阴影”本身进行思辨。在完成思辨任务的基础上,还必须深入领悟其背后的现实意义,思考在当今的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复杂大变局,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青年,应该形成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性的善恶、人生的顺逆、社会中的美好与丑恶。建议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表现出担当精神的同时,还要表现出一种大格局:建设自己的人生和建设强大的中国,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要因有负面的东西存在而悲观,而应以成熟的心态看待复杂的人心、世相,藐视一切困难,争取在复杂的斗争中、在战胜丑陋邪恶的力量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寻找生活的意义。【立意】1.有了阴影和黑暗,光明才显得炫目。2.只有懂得欣赏缺陷,才能够真正体会美好。3.月有阴晴圆缺方为美,人有悲欢离合不必怨。4.沧海横流必然高低起伏,从容应对方显我辈豪气。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27 14:10:02 页数:6
价格:¥2 大小:45.9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