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阳泉一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年级高三学科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Ι(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当我们搬新家时,首先会通过参观游览的方式来熟悉这个新的空间,进而熟悉整个大楼、小区乃至周边街区的空间构成。在这个过程中,家、大楼、社区经由无数神经元的编码,在脑中形成一幅幅认知地图。这种空间记忆的神经机制,是神经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发现的,他因此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认为空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读一本书,也常常始于一次空间探索。比如很多读者习惯先浏览目录,然后再粗略翻阅,在这个过程中,这本书就在你的脑子里初步建立了一幅认知地图。接下来的正式阅读,有的读者会从头读到尾,有的则会拣自己最感兴趣的先睹为快,但不论哪种阅读方式,在读完整本书之后,会很自然地理顺各篇文章的编排顺序,不会因为自己最先读了其中哪一篇,或对哪一篇印象最深刻,就在日后回忆时误以为它是全书的第一篇文章。建立该认知地图的台前英雄自然非视觉莫属。早在半个世纪前,教育心理学家罗特科普夫已经发现,我们是以定位的方式来回忆书中一段段文字的。你或许很容易想起《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那一段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的什么位置,就如同你很容易想起某家小吃店位于你从家到学校途中的什么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视觉起到了帮助定位的主导作用。幕后英雄则包括触觉和运动觉。当你手捧书读时,你左右两只手不仅拿捏的书页厚度会发生定量变化,而且会感受到书两侧的重量也发生了定量变化,这些经由皮肤和肌肉感知到的物理变化,连同双眼可见的各种物理信息,构成了你定位本文在书中所处位置的线索。新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阅读一个篇幅约三十页的故事,纸质书阅读的受试者较之于通过电子书阅读的受试者,不仅能够更准确地排列整个故事中主要情节的先后顺序,而且能够更准确地回忆起具体细节出现在三十页书的哪一部分。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阅读纸质书时,双手感知到的物理变化是与故事进程相伴着发生的,而在阅读电子书时,却不存在除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线索来辅助我们记忆故事内容。“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这个修辞也只适用于纸质书。回忆一本纸质书时,我们会在脑海里依照这本书的物理模样重塑其内容结构,需要调用书中某些具体内容时,很容易在脑海里按图索骥。而对于一本 阳泉一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年级高三学科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Ι(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当我们搬新家时,首先会通过参观游览的方式来熟悉这个新的空间,进而熟悉整个大楼、小区乃至周边街区的空间构成。在这个过程中,家、大楼、社区经由无数神经元的编码,在脑中形成一幅幅认知地图。这种空间记忆的神经机制,是神经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发现的,他因此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认为空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读一本书,也常常始于一次空间探索。比如很多读者习惯先浏览目录,然后再粗略翻阅,在这个过程中,这本书就在你的脑子里初步建立了一幅认知地图。接下来的正式阅读,有的读者会从头读到尾,有的则会拣自己最感兴趣的先睹为快,但不论哪种阅读方式,在读完整本书之后,会很自然地理顺各篇文章的编排顺序,不会因为自己最先读了其中哪一篇,或对哪一篇印象最深刻,就在日后回忆时误以为它是全书的第一篇文章。建立该认知地图的台前英雄自然非视觉莫属。早在半个世纪前,教育心理学家罗特科普夫已经发现,我们是以定位的方式来回忆书中一段段文字的。你或许很容易想起《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那一段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的什么位置,就如同你很容易想起某家小吃店位于你从家到学校途中的什么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视觉起到了帮助定位的主导作用。幕后英雄则包括触觉和运动觉。当你手捧书读时,你左右两只手不仅拿捏的书页厚度会发生定量变化,而且会感受到书两侧的重量也发生了定量变化,这些经由皮肤和肌肉感知到的物理变化,连同双眼可见的各种物理信息,构成了你定位本文在书中所处位置的线索。新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阅读一个篇幅约三十页的故事,纸质书阅读的受试者较之于通过电子书阅读的受试者,不仅能够更准确地排列整个故事中主要情节的先后顺序,而且能够更准确地回忆起具体细节出现在三十页书的哪一部分。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阅读纸质书时,双手感知到的物理变化是与故事进程相伴着发生的,而在阅读电子书时,却不存在除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线索来辅助我们记忆故事内容。“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这个修辞也只适用于纸质书。回忆一本纸质书时,我们会在脑海里依照这本书的物理模样重塑其内容结构,需要调用书中某些具体内容时,很容易在脑海里按图索骥。而对于一本 电子书,它就如同一卷卫生纸完全展开之后的样子,没有厚度,长度也不确定,读者把握不了全局,也就难以构建认知地图,无法形成空间记忆,它所承载的内容自然不易提取。你能想象你走在一个所有建筑都长得一模一样而且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城市里的情形吗?这对应的正是电子书的情况:我们使用的是同一部电子阅读器或同款阅读软件,所有电子书的字体、字号乃至排版格式都是系统统一设定的,除了长度不同,它们不存在外观上的差异。(摘编自喻柏雅《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有删改)材料二提起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想起网上那个“泡面盖子”的戏称。这个戏称半开玩笑地点出了时髦的电子阅读似乎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受欢迎这一事实。《文学报》刊登的一项针对英国2000名成年人开展的研究显示,大多数读者(将近三分之二)更喜欢阅读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其中46%的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喜欢“翻页”的感觉,而42%的人则认为“书在手中”的感觉让他们更能沉浸到阅读之中。16%的人指出,纸质书让他们回忆起在图书馆的岁月。也有一些喜欢纸质书的读者们给出了十分有趣的理由——纸质书能够放在书架上作装饰,在疫情期间频繁使用视频对话软件时,可以很自然地将书架作为背景,既不杂乱,也体现个人的品位。“人们更喜欢阅读实体书,可能是因为与数字格式相比,真实书籍有一种更‘持久’的感觉”,心理学家图罗尼博士表示,“而我们误以为阅读仅仅是一场脑力的活动”。实际上,阅读的身体经验对读者十分关键。如果在看到文字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书本在手中的重量,闻到纸页的味道,就会同时用到多种感官和多个脑区,处理信息也会更快更高效。而电子阅读器却消除你阅读时所有的身体感官记忆——封面的图案、书的大小、形状、字体,它们都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以及对书本内容本身的记忆。对于读者来说,阅读的载体与内容或许同样重要。比如,书本纸页印刷中不同位置的留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许多诗人会利用行与行、字与字的间距的调整来变化情感表达的强度,以及给予读者更多的回味与想象空间。此外,页面边距的变化也影响着注释形式的变化。例如下边距的大面积留白为脚注提供了空间,而脚注本身则使得线性的阅读过程被中断,人们在阅读完一页文字后,会进入脚注的内容中而不是匆匆阅读下一页。不过,电子媒介亦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电子书籍往往内置检索链接,可以即刻查找不懂的字词。同时,读者的读书笔记也可以更便捷地同步到云端,进入到更大的范围内与其他读者共享。电子媒介作为知识网络节点的这一特性,也被学者称作一种知识边界的扩充,它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形态,让知识成为一个在协作中生产、共享、创造的生成物,而不是一种被垄断的固定形态。此外,电子书籍便于携带的特点,也很适合通勤阅读。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最畅销的电子书类型是浪漫、犯罪、科幻、惊悚等小说。(改编自《新京报》《相比于电子书,人们更爱纸质书吗》) 1.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从神经科学角度对空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出了解释。B.阅读纸质书时,读者构建认知地图须遵循浏览目录、粗略翻阅、正式阅读的顺序。C.视觉、触觉和运动觉协同运作,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认知地图,回忆相关阅读内容。D.大多数被调查的英国读者更喜欢纸屏书的理由是与他们本人的阅读体验感相关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Kindle阅读器被戏称为“泡面盖子”,道出了这类产品看似时髦却不如传统纸质书那么受欢迎的事实。B.纸质书下边距的留白是给“脚注”的,阅读“脚注”让原本的线性阅读被打断,而电子书就不存在这一缺点。C.电子书能同步云端实现共享,让知识的生产、创造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一功能纸质书难以实现。D.最畅销的电子书类型是浪漫、犯罪、科幻、惊悚等小说、可见电子书的受众没有纸质书的受众有品位。3.根据材料,下列对“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翻阅一本新的纸质书,就像探索一个新建筑的内部空间。B.回忆读过的纸质书,会按照它的物理模样重塑内容结构。C.调取纸质书的内容,像在一座建筑里按着地图找到目标。D.远观书架上的纸质书,就像欣赏外观形态各异的建筑群。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写到了阅读过程中的感官体验,但两者内容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5.Kindle阅读器被吐槽为“泡面盖子”,倘若你是某电子阅读器研发负责人,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电子阅读器的研发方向。【答案】1.B2.C3.D4.材料一侧重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纸质书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材料二则侧重分析了相比于电子书大家更爱纸质书的原因。5.①满足人体多种感官阅读体验。②注重阅读器和软件设计的个性化差异。③进一步提升检索、共享、便携等优势。【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读者构建认知地图须遵循浏览目录、粗略翻阅、正式阅读顺序”错误。原文是说“很多读者习惯先 浏览目录,然后再粗略翻阅……”,可见并不是“须遵循浏览目录、粗略翻阅、正式阅读的顺序”。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道出了这类产品看似时髦却不如传统纸质书那么受欢迎的事实”错误。原文是说“这个戏称半开玩笑地点出了时髦的电子阅读似乎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受欢迎这一事实”,“似乎”,说明只是一种猜测。B.“电子书就不存在这一缺点”错误,无中生有。原文是说“电子书籍往往内置检索链接,可以即刻查找不懂的字词……”,而查阅的过程自然也会使原本的线性阅读被打断。D.“可见电子书的受众没有纸质书的受众有品位”错误。从最畅销书的类型不能判断受众品位的高低。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是就书本的内容而言的。A.从“读一本书,也常常始于一次空间探索。比如很多读者月惯先浏览目录,然后再粗略翻阅,在这个过程中,这本书就在你脑子里初步建立了一幅认知地图”可知,此项正确。B.从“‘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这个修辞也只适用于纸质书。回忆一本纸质书时,我们会在脑海里依照这本书的物理模样重塑其内容结构”可知,此项正确。C.从“需要调用书中某些具体内容时,很容易脑海里按图索骥”可知,此项正确。D.“远观书架上的纸质书”并非“读书”,没有走进书本,所以该项错误。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建立该认知地图的台前英雄自然非视觉莫属”“幕后英雄则包括触觉和运动觉”“回忆一本纸质书时,我们会在脑海里依照这本书的物理模样重塑其内容结构,需要调用书中某些具体内容时,很容易在脑海里按图索骥”可知,材料一侧重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纸质书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从“大多数读者(将近三分之二)更喜欢阅读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其中46%的人认为主要原因是……”“阅读的身体经验对读者十分关键。如果在看到文字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书本在手中的重量,闻到纸页的味道……”“对于读者来说,阅读的载体与内容或许同样重要……”“不过,电子媒介亦有其自身的优势……”可知,材料二则侧重分析了相比于电子书大家更爱纸质书的原因。【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从“实际上,阅读的身体经验对读者十分关键。如果在看到文字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书本在手中的重量,闻到纸页的味道,就会同时用到多种感官和多个脑区,处理信息也会更快更高效”可知,要满足人体多种感官阅读体验。从“电子阅读器却消除你阅读时所有的身体感官记忆——封面的图案、书的大小、形状、字体,它们都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以及对书本内容本身的记忆”可知,要注重阅读器和软件设计的个性化差异。从“电子媒介亦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电子书籍往往内置检索链接……同时,读者的读书笔记也可以更便捷地同步到云端,进入到更大的范围内与其他读者共享……”“此外,电子书籍便于携带的特点,也很适合通勤阅读……”可知,要进一步提升检索、共享、便携等优势。(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南泥湾侯发山直到父亲去世,我才解开他身上所有的谜。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曾问过父亲:“大,我的爷爷奶奶呢,我怎么没见过他们?”父亲说:“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父亲说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冷冰冰的,吓得以后我再也不敢提这个话题了。事实上,父亲不是没有见过爷爷奶奶,是他没有印象了。我曾悄悄地问过母亲。母亲说她也不知道父亲的底细,父亲是“流浪”到他们村的,只说自己是个孤儿。后来,我查了查资料,父亲是1961年来的。当时,自然灾害肆虐,好多人缺吃少穿,四处流浪,父亲所说的话应该属实。我所在的村子是米脂的一个小山村,有的是土地,只要不惜力气,便饿不死人。父亲可能是奔着这个来的。他当时20岁,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姥爷家没有男孩,看他老实、勤快,便收留了他。三年后,与同他年龄相仿的母亲成婚,算是入赘。我出生后,依照入赘的习俗,姓氏随母。后来搞运动,父亲因为是外来人口且身份不明成了批斗对象,说他是国民党特务,经常被喊来叫去。他每次回来,身上少不了带着伤疤。母亲忍不住哭哭啼啼,他就瞪母亲:“哭啥哭?我还没死呢!”母亲不哭了,却还是不住地抹眼泪。有一天,那些批斗父亲的人来抄家,从家里的地窖中找到一个保存完好的箱子,打开箱子,里边有一个小包裹——他们以为“铁证如山”,没想到打开包裹,竟是两张烈士证书,一张是爷爷的,一张是奶奶的!至此,大家才知道,我的父亲是烈士遗孤,我爷爷和奶奶在抗战中牺牲了。当时,我已经上初中,不是一般的懂事,我想知道更多的真相,也想为父亲讨个公道。父亲没好气地对我说:“战场上死的人多着呢,有的连个后代都没有,他们找谁说去?”说实话,我不只是想为父亲要个待遇,也想为母亲、为我讨点好处,看到父亲如此固执,我便死了心。得知父亲的身份后,村里人才对他另眼相看,不再找他的茬儿。父亲难得“清闲” ,一心一意地开垦荒地,除了下雨、落雪,他都在山上的旮旯角落忙活,这里扒扒,那里垒垒,捡出石头,拔掉杂草,都给弄出大小不等、规则不一的地来。那时还是大集体,土地还没有分包到人,他把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交给公家。有的地块小,其实根本算不上地,生产队不要,他便自己撒下种子,或菜,或庄稼。我记得有块“地”,年年收四五颗玉米,因为地块太小了,实在不能多种。到了1982年,我已经上高中了。榆林市来了几个人,找到父亲,要落实政策,为他恢复工作。这时候,我才明白,父亲原在榆林市某厂矿工作。六十年代初,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生活物资异常匮乏,父亲响应国家返乡务农的号召,主动报了名。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父亲拒绝了。来人不忍放弃,再三恳请,父亲说:“这里有吃有喝,我已经习惯了。”父亲又说:“我已经四十来岁了,还去干啥?把岗位留给年轻人吧。”不止榆林来的人失望,我和母亲也很失望。父亲不满我和母亲的表现,说:“当农民咋啦?种地吃粮,问心无愧。”父亲的老家是河南的,他为什么没有回老家却来到了米脂?我说出了心中的疑惑。“老家没亲人了,那地方也难……再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父亲说到这里,不自然地挠了挠头。当时母亲也在旁边,撇了撇嘴:“还老实呢。”父亲赧然一笑,算是回应母亲的嗔怪。我没考上大学,回到了农村,曾有过外出打工的想法,都让父亲给堵了回去。这时候,土地已经承包到户,父亲的干劲更足了。天不亮就带着我下地,晚上星星出来了,还在地里忙活。在我们那个村,年年就属我家打的粮食多。吃不完,便积攒起来,遇到哪里有了难,捐,可劲儿地捐。为此,家人没少跟他闹别扭。2021年夏的一天,父亲忽然感觉身体不适。我要送他去医院,他说:“我知道自个儿的病,上医院白花钱。八十个春夏秋冬了,就是一台机器也该歇歇了。”尽管父亲这样说,我还是请了村医。村医诊断后,开了点药走了,临走他留下话:“赶紧准备后事吧。”没过两天,父亲便溘然长逝。老人家临咽气的时候,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我是在南泥湾①出生的,刚满一岁,你奶奶和你爷爷一道南下上了前线……是南泥湾的南瓜汤、小米粥把我养活大的。我来到米脂,总想着离南泥湾近一些,有机会回去看一看。”我依照父亲的遗愿,背着他的骨灰来到了南泥湾。看到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后悔真相知道的太晚了,没早点带他老人家来。我一直羞于说出父亲的名字,现在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他老人家的大号叫南泥湾。这是他在南泥湾时那些叔叔婶婶给起的昵称,他一直没改过。父亲去世后,我征求母亲的意见,把姓改成了“南”。(选自《小说选刊》2022第二期)【注】①南泥湾: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源地。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我”直到父亲去世才解开他身上的谜,设置悬念,结尾写父亲临终前交代其出生情况和来米脂的原因,首尾呼应。B.“我不是一般的懂事”一句意指“我”认识到父亲作为烈士遗孤,理应得到更好的对待,而“我”和母亲也应该得到一些好处。C.小说以“我”的口吻来叙写故事,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又便于描写“我”的心理活动,能够很好地突出父亲高大的形象。D.小说运用生动简练而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来叙述父亲的人生经历,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深情,凸显了小说的主旨。7.高尔基说“(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有人认为将小说的标题换成“父亲”更为恰当,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答案】6.D7.高尔基的论断说明优秀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愈益鲜明丰满,本文具体表现在:(1)1961年,时年20岁的父亲以孤儿身份“流浪”来到米脂县的小山村谋生、安家立业等情节,凸显了父亲勤快老实、质朴本分的品质;(2)“运动”中父亲被怀疑是特务,经常受批斗也不让母亲哭泣,烈士后代身份曝光后不事张扬等情节,表现了父亲忍辱负重、低调为人的个性;(3)父亲当初响应号召回乡务农,后来又拒绝有关部门为他恢复工作,把岗位留给年轻人等情节,表现了父亲为国家和为他人着想的博大情怀。8.不同意。因为“父亲”作为标题虽然显得亲切而且贯穿整个情节,但其意蕴远不及“南泥湾”丰富:(1)“南泥湾”是父亲的大名,那是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战友对烈士遗孤的昵称,承载了浓郁的战友情;(2)“南泥湾”是父亲的出生地,是他的父母亲曾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父亲一生魂牵梦萦的地方;(3)“南泥湾”是革命圣地,象征着革命精神和传统,影响了父亲的人生,也将照亮年轻一代的前进方向。【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深情,凸显了小说的主旨”错误,文章不是以展现父子情深为旨归,而是着力表现的是父亲勤快老实、质朴本分等多方面的品质,且“浓浓的父子深情”依据也不足。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理解高尔基这句话的意思。“(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意思是说人物性格与小说情节的展开有密切的关联,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性格会逐步展现出来。然后结合小说情节分析父亲的形象。如第二段“父亲是1961年来的。……我所在的村子是米脂的一个小山村,有的是土地,只要不惜力气,便饿不死人。父亲可能是奔着这个来的。他当时20岁,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姥爷家没有男孩,看他老实、勤快,便收留了他”,这是说父亲来到米脂并和母亲成亲,这些展现了父亲老实本分勤快能干的特点。如第三段“后来搞运动,父亲因为是外来人口且身份不明成了批斗对象,说他是国民党特务,经常被喊来叫去。他每次回来,身上少不了带着伤疤。母亲忍不住哭哭啼啼,他就瞪母亲:‘哭啥哭?我还没死呢’”“……打开包裹,竟是两张烈士证书,一张是爷爷的,一张是奶奶的!至此,大家才知道,我的父亲是烈士遗孤,我爷爷和奶奶在抗战中牺牲了”,这是说父亲在运动中挨批却不让母亲哭泣以及身为烈士遗孤却不张扬,这些展现了父亲的忍辱负重和为人低调等特点。如第六段和第七段“到了1982年……榆林市来了几个人,找到父亲,要落实政策,为他恢复工作。这时候,我才明白,父亲原在榆林市某厂矿工作。六十年代初,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生活物资异常匮乏,父亲响应国家返乡务农的号召,主动报了名”“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父亲拒绝了。来人不忍放弃,再三恳请,父亲说:‘这里有吃有喝,我已经习惯了。”父亲又说:“我已经四十来岁了,还去干啥?把岗位留给年轻人吧’”,这是说父亲回乡务农的原因以及拒绝恢复工作的原因,展现父亲为国家、为他人着想的博大胸怀。由此可见,随着情节的展开,父亲的形象愈益高大而丰满。【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明确观点,一般情况遵从作者意愿,即“不同意更换”。从文本来看,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父亲”作为标题可以贯穿全文;但从标题的意蕴来看,“南泥湾”显然比“父亲”的意蕴更丰富。由“我一直羞于说出父亲的名字,现在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他老人家的大号叫南泥湾”可知,“南泥湾”是父亲的大号;由“刚满一岁,你奶奶和你爷爷一道南下上了前线……是南泥湾的南瓜汤、小米粥把我养活大的”“这是他在南泥湾时那些叔叔婶婶给起的昵称”可知,“南泥湾”这一称呼是爷爷奶奶的战友给父亲所起的名字,这名字承载了战友之情。由“我是在南泥湾出生的,刚满一岁,你奶奶和你爷爷一道南下上了前线……我来到米脂,总想着离南泥湾近一些,有机会回去看一看”可知,“南泥湾”是父亲出生的地方,是爷爷奶奶生活战斗的地方,是父亲一生都想要回去的地方。由“父亲去世后,我征求母亲的意见,把姓改成了‘南’”和注释“…… 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源地”可知,“南泥湾”不仅仅是父亲的大号,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是革命精神和传统的象征,这种精神和传统影响了父亲的一生,而由“我”改姓可知,这种精神将照亮年轻一代的前进方向。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孔子闻之,曰:“公索氏比及三年必亡矣。”后一年而亡。弟子问曰:“昔公索氏亡牲,夫子曰:‘比及三年必亡矣。’今期年而亡。夫子何以知其将亡也。”孔子曰:“祭,乃孝子所以自尽于亲也。至祭而亡其牲,则余所亡者多矣。吾以此知其将亡矣。”下蔡威公闭门而哭,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以血,旁邻窥墙而问之。曰:“子何故而哭悲若此乎?”对曰:“吾国且亡。”曰:“何以知也?”应之曰:“吾闻病之将死也,不可为良医;国之将亡也,不可为计谋;吾数谏吾君,吾君不用,是以知国之将亡也。”于是窥墙者闻其言,则举宗而去之楚。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应曰:“吾何以不至于此!且吾闻之也,言之者,行之役也,行之者,言之主也。汝能行,我言;汝为主,我为役,吾亦何以不至于此哉?”窥墙者乃言之于楚王,遂解其缚,与俱之楚。故曰:“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韩昭侯造作高门。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门。”曰:“何也?”曰:“不时。吾所谓不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高门成,昭侯卒。竟不出此门。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壑深,蓄积多,其国宁也。”王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蓄积多则赋敛重,赋敛重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遂取陈。(节选自《说苑·权谋》)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B.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C.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D.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 /问曰/若何以至于此/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期年而亡”与“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期”字含义相同。B.“则举宗而去之楚”与“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C.“人固有利不利”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D.“则民力罢矣”与“曲罢曾教善才服”(《琵琶行》)两句中的“罢”字含义不同。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国公索氏在正要祭祀的时候丢失了祭祀所用的牲畜,孔子预言了公索氏败亡后,弟子询问孔子预言的依据,孔子是从小事进行推断的。B.下蔡威公由劝谏国君一事预感到国家将要灭亡,痛哭了三天,在墙外窥探的邻居听了他的话搬到楚国,威公得出结论能做的人是能说的人的主人。C.韩昭侯建造高门,屈宜咎认为此时不是修建的好时机。因为之前秦国攻占了宜阳,第二年韩国闹旱灾,百姓三餐不饱。D.楚庄王想要攻打陈国,打探的人认为从陈国的城墙、护城河、储备、国家情况看不能打,但楚庄王却从陈国的民情看出陈国能攻打。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1)窥墙者乃言之于楚王,逐解其缚,与俱之楚。(2)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答案】9.D10.C11.B12.(1)那在墙外窥探的人就对楚王说了这件事,于是解开威公的绳子,和他一起到楚国。(2)不在此时同情百姓的急难,却反而更加奢侈。这是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道理。【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经过几年,楚王果然起兵讨伐蔡国。在墙外窥探的人当司马,带领军队前去,俘虏了很多人,问道:“会不会有兄弟或老朋友在俘虏中呢?”果然看见威公在俘虏营中被绑着,问道:“您为什么落得这般地步呢?”“蔡”指蔡国,作“伐”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窥墙者”做下句主语,其前断开,排除BC;“在虏中”作“缚”的状语,状语后置,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错误。两个“固”的意思都是原本、本来的意思,含义相同。“人固有利不利”的意思是“任何人做事本来都会有恰当或不恰当的时机”;“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意思是“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威公得出结论能做的人是能说的人的主人”错误。这句话是威公听人说的,引用此句是为了说明自己落得这个地步的原因。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乃”,于是,就;“缚”,绳子;“俱”,一起;“之”,去,到。(2)“恤”,同情,怜悯;“顾反”,反而;“此所谓……者也”,这是所谓……的道理。参考译文:鲁国公索氏将要祭祀的时候,祭祀用的牲畜却丢了。孔子听说了此事,说:“公索氏用不了三年,一定会衰亡。”过了一年以后,公索氏果然败亡了。孔子弟子问他:“从前公索氏丢失了用来祭祀的牲畜,您说:‘用不了三年,一定会衰亡。’如今才过了一年,公索氏果然败亡了。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将要衰亡?”孔子说:“祭祀,是孝子竭心尽力供奉先祖亲人的仪式。将要祭祀却把要用的牲畜弄丢了,那么其余丢失的东西就会更多了。我凭这个知道公索氏将要灭亡。”下蔡威公闭起门来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得眼泪干了便流出血来。旁边邻居在墙外窥见,问他:“您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呢?”答道:“我们国家就要灭亡了。”问道:“您是怎么知道的呢?”答道:“我听说病得要死的人,良医也束手无策;国家要亡,计谋也没用。我好几次劝谏我们国君,国君不采纳,所以我知道国家将要灭亡。”于是那位在墙外窥探的人听了他的话,全宗族的人都搬到楚国去了。经过几年,楚王果然起兵讨伐蔡国。在墙外窥探的人当司马,带领军队前去,俘虏了很多人,问道:“会不会有兄弟或老朋友在俘虏中呢?”果然看见威公在俘虏营中被绑着,问道:“您为什么落得这般地步呢?”答道:“我为什么不落得这地步呢! 我听说过:能说的人,是能做的人的仆人;能做的人,是能说的人的主人。你能照我的话去做;所以你是主人,我是仆人。我为什么不落得这地步呢?”那在墙外窥探的人就对楚王说了这件事,于是解开威公的绳子,和他一起到楚国。有人评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能做的人未必能说。”韩昭侯建造高门。屈宜咎说:“君王一定没有机会从这个门走出去。”昭侯问:“为什么?”屈宜咎说:“时机不对。我所说时机不对,不是指日期不对。任何人做事本来都会有恰当或不恰当的时机,以往君王曾有很好的时机,可是没有建造。往年秦国攻占了宜阳,第二年我国闹旱灾,百姓三餐不饱,不在此时同情百姓的急难,却反而更加奢侈。这是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道理。”高门建成,昭侯就去世了,竟然真的没出过此门。楚庄王想要攻打陈国,派人去探查。使者说:“陈国不可以攻打。”庄王问:“为什么?”回答说:“陈国的城郭高,沟壑深,积聚储存的东西多,国家安宁。”庄王说:“陈可以攻打。陈国是个小国,但积聚储备的东西多。积聚储备的东西多,征收赋税就重,征收赋税多,百姓的怨恨就最大;城墙高,沟壑深,那么民力就劳乏。”举兵攻打,于是攻取了陈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沈书记同访林处士①范仲淹山中宰相②下岩扃,静接游人笑傲行。碧嶂浅深骄晚翠,白云舒卷看春晴。烟潭共爱鱼方乐,樵爨谁欺雁不鸣。莫道隐君同德少,尊前长揖圣贤清。【注】①林处士;林逋,后人称其为和靖先生、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梅妻鹤子。②山中宰相: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中宰相”代称隐居的高贤林处士,“下崖扃”写其从山门中走出来。B.夕阳之下,西湖边的群山的深深浅浅的翠色异常夺目,天空的白云时聚时散。C.人与鱼共爱烟潭,打柴做饭与雁无争,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D.尾联写诗人与林处士心意相通,也要隐居山林,故而在尊长前行长揖之礼。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3.D14.①表达了诗人对林处士的智慧和悠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欣赏之情。首联称林处士为“山中宰相”称赞其智慧,写其“笑傲行”,描写其悠然自在的生活状态,诗句中充满欣赏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湖、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中间两联描写了西湖的美景,有“碧嶂”“晚翠”“白云”“ 烟潭”“鱼”“雁”等,喜爱之情溢于言表。③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林处士学习为政智慧的心愿。尾联直抒胸臆,称林处士为“圣贤”,“长揖”描绘出恭敬的态度,写出了向林处士学习的心愿。【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D.“也要隐居山林”错,范仲淹并非想要隐居山林,首联称林处士为“山中宰相”,“尊前长揖圣贤清”中称林处士为“圣贤”,由此可知是要学习为政的策略。“尊前”意为在酒席上,故“在尊长前”错。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上句写“山中宰相下岩扃”,“岩扃”,山洞的门,借指隐居之处。称林处士为“山中宰相”,这是用典,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此处用典表达了对林和靖才华的肯定,也有对其隐居生活的羡慕;下句“静接游人笑傲行”写林处士的生活状态,“静接”给人以高蹈之士沉稳恬淡的落落大方之感,而“笑傲行”更是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此句表达作者对其智慧和生活状态的欣赏之情。中间两联描写西湖美景,“碧嶂浅深骄晚翠,白云舒卷看春晴。烟潭共爱鱼方乐,樵爨谁欺雁不鸣”,“碧嶂浅深”“晚翠”写出层峦叠嶂在傍晚暮色中显出不同层次的翠绿的颜色,一个“骄”字表现出作者对它们的喜爱;“白云舒卷”则写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烟潭”“鱼”写潭水笼罩着点点雾气,而鱼之“乐”也正是作者之“乐”,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怎能不心旷神怡?“樵爨”的烟火气惊了大雁,大雁不敢鸣叫,“雁”虽未出场,但与“鱼”一样,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应当是很自在和乐的吧。这两联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尾联直抒胸臆,“莫道隐君同德少,尊前长揖圣贤清”,诗人请林和靖不要觉得自己与他不是同德,请求允许自己到他面前请教为政的智慧。表达诗人想要追随林处士学习为政智慧的心愿。(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10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考在即,班会课上老师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诫同学们,要善始善终,坚持到底。(2)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3)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精练的语言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兰亭集序》中,有些句子对仗整齐,音韵和谐,例如,描写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归去来兮辞》中,写作者喝着酒欣赏着屋外的树木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有善始者实繁②.能克终者盖寡③.河海不择细流④.故能就其深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⑥.齐彭殇为妄作⑦.仰观宇庙之大⑧.俯察品类之盛⑨.引壶觞以自酌⑩.眄庭柯以怡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繁”“寡”“诞”“妄”“觞”“眄”。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3分)1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甲骨文大家都听说过,但是能认会写的人无疑是________;表情包大家也见得多了,但是像甲骨文表情包这么有文化味儿的“古风表情包”,确实很少见。从故宫文创的各种奇思妙想,到甲骨文表情包的爆红,其充满创意的设计带来了高附加值。此外,创意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创新上。把文化传承的话语体系切换到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频道”——开公众号或官方微博、开发微信表情包等。但创意并不是随随便便卖萌,也不是________开脑洞,尤其是在传统文化领域。一个优秀的文创产品必然是文化与创意的深度结合。如果有创意而没文化,甚至输出了错误的文化,那么这样的创意也还是有害的。比如有的古装影视剧和网游,不顾真实历史,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这样________的“创意”必然遭到质疑。【答案】①.凤毛麟角②.天马行空③.舍本逐末【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前文“但是”的转折说明了“能认会写的人”很少,应填写“凤毛麟角”。“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第二空,与空格后的“开脑洞”相契合,应填写“天马行空”。“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第三空,从语境看,“文创”中的文化很重要,“没文化,甚至输出了错误的文化”就是“舍本”,只追求创意就是“逐末”,应填写“舍本逐末”。“舍本逐末”比喻轻重主次颠倒,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问题着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用力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临近10月,尼洋河畔的秋色渐次浓重。大河两岸逶迤的山峦上是苍翠的松柏,几场秋风之后,松柏的色泽变成了一种沉稳的深绿,每一棵树几乎都有了一种忧郁的神情。掺杂在松柏之中的白杨,比之松柏,却显得多情而又敏感,几乎是一夜之间,树叶就变得一片金黄,用这种热烈而又跳跃的颜色,向秋天表达着自己的暗恋。尼洋河水也有了一种微妙的变化,喧响的水声和飞溅的浪花都没有了夏季时的激烈,由于没有了沿岸农民的引水灌溉,河面变得宽阔了些,河水更加清澈了些,流速似乎也缓慢了些。如此,一种绵延的哀伤便包含在这河流之中,让人一下就会联想起“望穿秋水”这个词。17.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B.汉家烟尘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18.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望穿秋水”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有两千多年了,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行为准则。C.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D.“勤俭节约”的饭馆老板,将顾客吃剩的饭菜回收后稍作处理,再次端上了顾客餐桌。【答案】17.C18.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能力。原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树拟人化,具有人一样的忧郁的神情。A.比喻,将弯曲的江流比喻为九回肠。B.借代,烟尘借代战争。C.与原句一样为拟人。将“月”拟人化,徘徊不忍离去。D.用典,“庄生晓梦迷蝴蝶”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作者借此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望帝春心托杜鹃”运用了望帝的典故,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故选C。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望穿秋水”的引号表引用。A.表讽刺或反语。B.与原句一样为表引用。C.表特定称谓。D.表讽刺或反语。故选B。(三)语言文字运用Ⅲ(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最近,网上流传一种说法,即长时间特别是夜晚玩手机会引发眼部黄斑疾病,导致黄斑变性,①,完全无药可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失明。其实,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要为眼部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②,包括遗传、年龄、眼部炎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眼睛暴露在强光下等,这些因素与在黑暗中玩手机,以及长时间看手机并无直接关系。此外,将黄斑变性称为“眼癌”也不准确。所谓“眼癌”,是指生长在眼部的恶性肿瘤,一般为遗传或由于自身基因突变引发。“黑暗中玩手机会得眼癌”的说法有些耸人听闻,容易对人造成误导。不过,③,但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容易损害人体健康。根据科学研究显示,睡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带来的疲劳损害,导致视力大幅减少。此外,长期玩手机会使睡眠质量下降。因此,大家还是要学会合理使用手机,切莫沦为“手机控”。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9.①如同患上了“眼癌”②诱发黄斑变性的原因有很多③虽然这一说法并不科学20.科学研究显示(根据科学研究),长期睡前玩手机可能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带来长期的疲劳损害,导致视力大幅下降。【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是网上流传的说法,根据后文“完全无药可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失明” ,对人类来讲,无药可治往往是癌症,第三段开头也有“将黄斑变性称为‘眼癌’也不准确”,因此此处应填“如同患上了‘眼癌’”。第②空应为对“包括遗传、年龄、眼部炎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眼睛暴露在强光下等”的概括,应填“诱发黄斑变性的原因有很多”。第③空,根据“‘黑暗中玩手机会得眼癌’的说法有些耸人听闻,容易对人造成误导”可知,应是对这一说法进行否定,根据“但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可知,应用“虽然”这个关联词,因而可填“虽然这一说法并不科学”。【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根据科学研究显示”句式杂糅,可以修改为“根据科学研究”,或“科学研究显示”。语序不当,“睡前长期玩手机”应为“长期睡前玩手机”。“视力大幅减少”搭配不当,应改为“视力大幅下降”。最后改为:科学研究显示(根据科学研究),长期睡前玩手机可能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带来长期的疲劳损害,导致视力大幅下降。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几年,儿童牙齿正畸市场火热。在一些发达地区,低龄矫治成风,商家甚至建议一岁半的儿童佩戴牙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审美也开始“武装”到牙齿。给孩子留一口美观的牙齿,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同时,人格道德培养被远远退居在儿童培养的末端。问题是,是否真有必要在如此低龄就开始矫治?即便不是专业人士,单从生活常识似也不难作出判断。孩子的牙齿矫治正在变成父母的焦虑。身高焦虑也好、容貌焦虑也罢,致使贩卖焦虑,成为商家一项屡试不爽的生意经。无独有偶,据报道,现在在一些年轻人当中兴起一股“戒手机”的风潮,有些年轻人甚至不惜花钱戒手机。花上百元上网买一个手机锁,不到规定时间自己也不能打开,自己“折磨”自己。而在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吊诡的一幕:下一个APP,目的是让自己不用APP。问题是,如果仅就精神成长考量,看书和看网络小说,去电影院和看短视频,觥筹交错的宴会和一场微信群里的讨论,这里面的前者一定都比后者高级吗?儿童牙齿正畸焦虑,戒手机风潮的兴起,或许让我们思索,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作文题。本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时代。材料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层是试题主材料。该材料又包含了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介绍了儿童牙齿正畸市场火爆的事例,实际上反映的是以家长为代表的社会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较少关注人格道德因素培养的生命焦虑,蕴含着关于怎样才算真正的完美、是否存在所谓完美的人,以及未来与眼下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的问题。第二则材料是在一些年轻人当中兴起的一股“戒手机”的风潮。戒手机其实是左右互搏,对手只有自己,人的自控力如果弱到需要砸钱来加强的程度,就难免有一点喜剧和荒诞。如果我们抛开某种思维预设,就能发现手机其实是很传统的。手机里的阅读、娱乐、社交等等,哪一个不是古已有之的需求?至于手机让人沉迷、影响健康之类的“罪状”,古人也有“玩物丧志”的说法,《老子》也说“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手机放到人类历史上看,恐怕也谈不上是一种叛逆。都是信息获取,但如果拿起一本厚重的书,无论有没有价值、看进去多少,这都是令人赞美的阅读,但在手机里就只能算是“刷手机”;本质上都是娱乐,但围棋、象棋甚至麻将都有相当的认可度,但手机花花绿绿的屏幕,就可以被嗤之以鼻。从本质上说,手机和人类历史上的多数事物,其实没有多少不同,只不过它没有被时间锻造成不容辩驳的经典。也许多年后回望,就会发现戒手机的虚幻色彩:人们到底在拒绝什么呢,是一种更有效的信息获取,还是一种更有趣的娱乐体验?第二层则要求考生思考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其实,如果关注人本质意义上的需求满足,就不会只在一个光鲜外表或者技术形式上做文章,不会只追求根本不存在的“完美人生”。而根据写作任务,面对各种“焦虑”“风潮”我们要认真思考,从我们的需要,真正的需要角度去思考,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别被这些“焦虑”“风潮”同化、围猎、捆绑,别轻易掉入那些“商业陷阱”……表明态度之后,还可对此探讨一些应对策略。首先,面对成长焦虑,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外在审美,更应该注重对孩子人格道德的培养;其次,面对成长焦虑,面对商家构建的焦虑,我们更不能丢失基本生活常识下的判断力。而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自己而言,我们更需要正向成长,而不是“吊诡”地折磨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常常用精神成长去考量事物,网络的和现实的没有谁一定比谁更高级,匹配我们真正需要的,才是更高级的。立意:1.形式不是生命的追求,拥有丰实的精神才是完美的人生。2.不急功近利,不心态失衡,才能理解时代精神,锻造完美人生。3.拒绝按照舆论或潮流活着,不追求虚幻光环。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英语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15 23:45:01
页数:19
价格:¥3
大小:51.8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