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洛阳强基联盟3月联考高二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纵观古今,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能让人们追捧和普遍赞誉的,往往是雅俗共赏的。我很佩服唐诗、宋词、元曲,深入浅出,朗朗上口,数千年过去了,它的影响并未消失。唐代的李白、杜甫非常出名,因为通俗而妇孺皆知,同时代还有李商隐和杜牧,俗称“小李杜”,知名度就要小很多。其实“小李杜”的诗歌创作水平也非常高,艺术造诣并不亚于李白、杜甫,但相较之下,他们的诗歌偏雅,正因为曲高和寡,所以受众面和老百姓的接受度就少了很多。还有像毛泽东的著作《矛盾论》《实践论》,本来这些都是高深的哲学问题,由于他的“度”把握得很好,没有深奥晦涩的说教,一读就懂,但学术性、理论性、辩证法仍然非常强,很了不起。从作品欣赏者的角度,我并不是完全反对“曲高和寡”的说法,但问题是有些艺术品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曲高”?当下也有很多书画作品打着“曲高和寡”的旗号,欺世盗名,以“丑书”“丑画”自诩,似乎别人看不懂的就是“高级”的。更有些作者无视创作的基本规则,或者说并没有真正弄懂吃透,反以创新者自居。纵观当今的中国文艺界,这样的怪现象并不少见。比如,形画不准说是变形,不懂色彩的乱画说是野兽派。此外,我们透视高雅和通俗,随着地域、空间、时间的不同,加之“高手”们的引领,人们的理解力和接受度也会不一样。例如荷兰画家梵高的审美是超前的,活着的时候穷困潦倒,只卖出了一幅画,而现在他的绘画作品屡创世界拍卖的天价。还有中国的黄宾虹,生前就断言“我的画要50年以后大家才能看得懂”。因此,一方面是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好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作者对观者审美能力的期待。 (摘编自蒋跃《雅俗共赏:艺术家的顶格责任》材料二:昆曲,是明代发展起来的高雅艺术,特别是魏良辅创制了水磨调之后,深受士大夫们的喜爱,风行一时。但是,由于它过于优雅、缓慢,缓得有时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都要拆开来唱,慢慢就脱离了群众,最终为京剧所替代。京剧原本并不姓“京”,是由地方戏发展而成。前些年曾举行过徽班进京二百年纪念活动,这就是说,它成为京戏,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当初它与昆曲争夺文化市场,叫作“昆乱之争”,或称“花雅之争”。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二簧调等,统称为乱弹。京戏的文化底蕴远不及昆曲深厚,不但剧本不及昆曲有文采,唱腔不及昆曲雅致,而且有些唱词说白还语法不通,但是,在竞争中它却胜出了,最终成为戏曲中的头牌,冠以“京剧”之名。可见,剧种的发展,并不在乎其高雅的程度,而是取决于社会的需要,特别是文化市场的接受程度。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艺作品不是理论,但其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则是相同的。昆曲在明朝能够得到高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有关。明朝虽是一个极权主义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商品经济获得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在江南富庶地区,商人和士人还是有文化享受的空间的。高雅的昆曲就是在这种生活空间里发展起来的。到清兵入关,商品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江南士人备受压制,高雅文艺自然也丧失了许多接受空间,昆乱之争,以乱弹取胜,也在所必然。有些京剧名伶,还走进宫廷,成为皇家的供奉,地位之高,很受时人的羡慕。昆曲本来也是俗文艺,后经文人艺人之手,发展得雅致起来,但过雅之后,却又成为小众化艺术,其统治地位遂被乱弹所代替。不过,作为一个剧种,昆曲并没有在剧坛消失。拍曲,仍是一些士子的雅好;少数昆剧团,也还存在,只是盛况不再;有些昆曲演员,同时也兼唱京戏,成为京昆双栖演员。使昆曲重放异彩的,是一九五五年由黄源主持改编,由浙江昆苏剧团演出的《十五贯》。当时昆苏剧团虽然还存在,但已衰落不堪,演员的工资很低,生活非常艰苦,所演也只是一些旧戏。《十五贯》就是古人根据冯梦龙所编的小说集《醒世恒言》中《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一文改编的旧戏,《缀白裘》中就有。黄源看到了这出戏包含新的思想价值,针对当时肃反运动中存在的问题,突出了实事求是精神和调查研究方法,改编成功,深受观众的欢迎,也得到许多领导人的肯定。《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出发,为老剧种的新生作出肯定。《十五贯》的改编演出成功,对昆曲的新生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摘编自吴中杰《雅俗之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由于既通俗易懂又有很强的学术性、理论性、辩证法,因此很了不起。 B.梵高和黄宾虹的审美都是超前的,他们的作品既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又对观者的理解力和接受度有一定要求。C.昆曲生来就是高雅的艺术,特别是在魏良辅创制了水磨调之后,风行一时,但过雅之后,又被文化市场冷落。D.昆曲在明朝能够得到高度的发展,与明朝的商品经济获得发展且有一定的文化享受空间的时代特点有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将“小李杜”和李杜进行对比,意在突出雅俗共赏的重要性;材料二引用马克思的话论述了艺术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B.材料一所谈雅俗共赏的范畴,包括文学、美术等在内的所有艺术;材料二所论,只限于昆曲范围,其道理不适用于其他艺术。C.京戏能够在“昆乱之争”中取胜,成为戏曲中头牌,是因为它符合大众的审美,能够走进宫廷,成为皇家的供奉,地位很高。D.黄源改编的《十五贯》十分成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得到许多领导人的肯定,对昆曲的新生和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3.下列选项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袁宏道说,雅文也好,俗文也好,作为文,它们都是表达人们情感的工具。B.北宋的柳永仕途失意,在歌舞楼阁、烟花巷陌中流连,谱写出一首首温婉雅丽的词作。C.玉是既是入于生活也出于生活的,玉是名士美人,可以相与出尘,玉亦是柴米夫妻,可以居家过日。D.清人叶燮说,白居易的五言律诗,对仗工整,用典贴切,常常读得意犹未尽,是继杜甫之后不可多得的诗作。4.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昆曲发展建议。5.两则材料关于文学艺术发展的雅与俗的观点有何不同?【答案】1.C2.A3.C4.①昆曲的发展要贴近群众,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②要积极探寻新思路,推陈出新,挖掘戏曲深意,创作或改编出适应时代发展并能给人带来启示的昆曲。5.①材料一认为总的来说,雅俗共赏的作品更能够得到人们的追捧和普遍赞赏;但从作品欣赏的角度来看,作者也不完全否认真正好的过雅的作品;②材料二认为过于高雅的作品会失去群众基础,得不到长远的发展,只有雅俗共赏且符合时代脉搏的艺术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才会使文化市场接受。【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昆曲生来就是高雅的艺术”错,曲解文意。从原文“昆曲本来也是俗文艺”可以看出。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其道理不适用于其他艺术”错,曲解文意。文章论述的是“雅俗之辨”,通过原文的“文艺作品不是理论,但其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则是相同的”“剧种的发展,并不在乎其高雅的程度,而是取决于社会的需要,特别是文化市场的接受程度”等内容可知,其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艺术。C.“是因为它符合大众的审美,能够走进宫廷,成为皇家的供奉,地位很高”错,强加因果。原文只说“……高雅文艺自然也丧失了许多接受空间,昆乱之争,以乱弹取胜,也在所必然。有些京剧名伶,还走进宫廷,成为皇家的供奉,地位之高,很受时人的羡慕”,由此不能判定二者是因果关系。D.“黄源改编的《十五贯》”错,曲解文意。原文说“使昆曲重放异彩的,是一九五五年由黄源主持改编,由浙江昆苏剧团演出的《十五贯》”,原文是黄源主持改编《十五贯》。另外,“黄源改编的《十五贯》……对昆曲的新生和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十五贯》的改编演出成功,对昆曲的新生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材料一论证的是“雅俗共赏:艺术家的顶格责任”。A.没有对雅俗的关系作出评判;B.没有对柳永词的“雅”“俗”作出评价;C.“玉”是雅俗共赏的,能支撑材料一“雅俗共赏”的论点;D.强调白居易诗的“雅”,没有“俗”。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由于它过于优雅、缓慢,……慢慢就脱离了群众,最终为京剧所替代”,昆曲的发展要贴近群众,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出发,为老剧种的新生作出肯定。《十五贯》的改编演出成功,对昆曲的新生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要积极探寻新思路,推陈出新,挖掘戏曲深意,创作或改编出适应时代发展并能给人带来启示的昆曲。【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纵观古今,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能让人们追捧和普遍赞誉的,往往是雅俗共赏的”,材料一认为总的来说,雅俗共赏的作品更能够得到人们的追捧和普遍赞赏;“从作品欣赏者的角度,我并不是完全反对‘曲高和寡’的说法”,从作品欣赏的角度来看,作者也不完全否认真正好的过雅的作品。“……由于它过于优雅、缓慢,缓得有时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都要拆开来唱,慢慢就脱离了群众,最终为京剧所替代”“剧种的发展,并不在乎其高雅的程度,而是取决于社会的需要,特别是文化市场的接受程度”,材料二认为过于高雅的作品会失去群众基础,得不到长远的发展,只有雅俗共赏且符合时代脉搏的艺术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才会使文化市场接受。(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桎梏【奥地利】茨威格妻子在甜美地睡着,呼吸均匀有力。她微张着嘴,似乎要笑或说什么。窗外露出晨曦,可是冬日的黎明晨光熹微,半明半暗的光芒游移不定地在酣睡的万物之上涌动。费迪南轻手轻脚地起了床,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往往作画作了一半,会突然快步走出屋子,到田野里去,越走越快,直到精疲力竭,或者晚上脱衣服时,他会把脱下的鞋拿在手里发愣……此刻他从有点闷热的卧室走到阳台上。眼前山坡下的景色还完全笼罩在浓雾之中。他的目光所及,手所触及,一切都很潮湿、昏暗。渐渐从雾中升起来的世界,就像一个刚从洪水中逃出的人。他把目光射向远方,他觉得在坡下灰蒙蒙的一片之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慢慢地挪动。很小的形体为薄雾所遮盖,正慢慢走了过来。他先是感到一阵喜悦,除他以外居然还有人醒着;可同时也感到好奇:那灰色的形体现在向前移动的地方,有个十字路口,通向邻村,或者通到山上。那陌生人似乎在那儿稍稍犹豫了一下,吁了口气,然后慢悠悠地沿着羊肠小道登上山来。费迪南感到一阵不安。这陌生人是谁?他问自己,他是要到我这儿来?他想找我干什么?现在,近处的雾已稍散,他认出来了:这是邮差。每天早晨,钟敲八下,邮差就爬到这山上来。他总是把那黑色的大包威严地往右边一甩,然后庄重地把信件交给人家。看到邮差一步一步地迈步登山,把邮袋挎在左边,努力迈动短腿,神色相当凝重地走着,费迪南不由得想笑。可是,突然间他感到自己的双膝直哆嗦。 举到眼睛上的手像瘫痪了似的掉了下来。今天,昨天,这几个礼拜的不安,又一下子涌来。他心里感觉到,这个人正向他走来,一步一步地,是冲他一个人来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打开房门,急忙地走下楼梯,沿着两旁都是篱笆的小道迎着来人走下坡去。在花园门旁,他碰上了邮差,“您……您有……您有……”他连说了三次才把话说出口来,“您有什么东西给我吗?”邮差抬起沾满雾气的眼睛看看他。“是的,是的。”邮差伸出手在信件中掏摸,费迪南哆嗦着。邮差终于把信掏了出来,一个褐色的大信封,上面印着“官方文件”四个大字。“请签字。”邮差说道。费迪南很快地写下了他的名字,由于激动,字迹无法辨认。然后他抓过那封信,但是他的手指如此僵硬,信件从指间滑落,摔到地上,掉进湿土和潮湿的落叶之中。就是那件事。现在他知道几周以来是什么东西扰乱了他内心的安宁了,就是这封信。这封他不愿要,却又在等待着的信,这封信是从丧失了理智和礼仪的远方给他寄来的,这封信朝他摸索着,它那打字机打出的呆板语句攫取了他温暖的生活和他的自由。他感到这封信从不晓得的什么地方向他走来,就像一个在茂密的森林中巡逻的骑兵,感觉到有一支看不见的冷冰冰的枪管向他瞄准,想射进他的肌肤深处。那还是不到八个月之前的事,当时他光着身子,在边界那边站在一位军医面前,寒冷和厌恶使他浑身发抖。那军医像一个马贩子似的抓着他胳膊上的肌肉,他认识到,这种对人格的侮辱就是当代对人的尊严的鄙视和那在欧洲蔓延的奴役。在一片乌烟瘴气的爱国滥调中生活两个月,他还可以忍受,但是他慢慢就感到憋气了,每当他周围的人启口说话的时候,他就看出全是信口雌黄,令人不胜厌恶。看到妇女们提着盛土豆的空口袋,天色微明就冷得瑟缩着身体坐在市场的台阶上,他的心都要碎了。由于自己的愤怒荏弱无力,他为此而生自己的闷气。亏有人帮忙,他终于得以和他的妻子移居到了瑞士。当他跨过边界时,突然感到热血涌上面颊,踉踉跄跄,不得不紧紧抓着柱子。人、生活、意志、力量、绘画事业,他感到再一次获得了这一切。他敞开胸怀,尽情地呼吸自由的空气。但是这种欢快、轻松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如今这封信,冷冷地在他的手指当中沙沙作响。他感到有一只彻夜不眠的、冷冰冰的眼睛,从看不见的什么地方正窥视着他。这张纸没有力量,但是把它寄来的人有力量,是谁把它寄来的?是那部机器,是那部巨型的杀人机器。它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抓了千百万人,现在又来抓他!“不……不……决不能成为它的帮凶!可是,可是……无论我走到那里,它都会找到我……”费迪南努力使自己保持平静。“这张纸在这儿对我来说算得了什么?!”他手指一使劲,想把那硬硬的信封撕成碎片。但是奇怪的是,肌肉不听他的使唤。他整个灵魂都希望他的手指把信封撕碎,它们却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打开,哆哆嗦嗦地把一张白纸展开。上面写着他已经知道的事情: F34729号,根据M市区司令部的指示,请阁下最迟于三月二十二日前往M区司令部八号房间报到,再次接受兵役合格检查,军方证件由苏黎世领事馆转交,为此,您务必亲自前往领取。一小时以后,他又走进房间,妻子笑吟吟地迎上前来,手里捧着一束没有扎好的春花。妻子的脸庞光彩照人,“瞧,”她说道,“看我找到什么了!这些花就在那儿,在屋后的草地里盛开,树木之间的背阴地里还有残雪呢。”为了让妻子高兴,他接过了鲜花,向花束弯下身子,免得看见他的心上人无忧无虑的眼睛。(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环境描写营造了紧张,阴暗的气氛,烘托出费迪南内心的不安与压抑,让人感到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息。B.小说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如“感觉到有一支看不见的冷冰冰的枪管向他瞄准”,形象地写出费迪南的担心害怕。C.由邮差送来了“官方文件”过渡到“就是那件事”,引出下文费迪南对兵役体检的回忆,这使得小说情节接转自然。D.小说以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交叉切换的方式叙述,有限视角与全知视角结合,避免了单调和呆板,使故事更客观、真实。7.关于小说结尾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结尾写妻子“笑吟吟”“光彩照人”等,照应开头有关妻子的描写,使小说结构完整,首尾圆合。B.小说结尾以妻子的无忧无虑反衬费迪南内心的焦虑、压抑和沉重,凸显了战争对安宁生活的破坏。C.小说结尾处妻子说找到盛开的花儿,但树木间的背阴地里还有残雪,暗示了费迪南的问题可以解决。D.小说结尾戛然而止,并没有交代费迪南和妻子何去何从,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引人深思。8.从认出邮差后到见妻子之前,费迪南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9.有人认为,茨威格的作品里“充盈着崇高的明亮的东西”,请结合本文作简要分析。【答案】6.D7.C8.①费南迪认出邮差后感到紧张、不安;②费南迪知道邮差送来的信件是什么,他很紧张、激动,进而感到恐惧;③费南迪回忆起接受兵役检查以及在部队的生活,他感到厌恶、憋气,为百姓而心碎;④他努力想使自己平静下来,想要撕碎这封搅扰他美好生活的信,可是他不敢。9.①人的尊严。当他被军医当做牲口一样检视的时候,他感到厌恶,感到受到了人格的侮辱,尊严被鄙视的痛苦。②人性的善良。他同情天不亮就提着盛土豆的口袋坐在市场台阶上的妇女,这是天性的善良,对弱者的同情;③自我意识的觉醒。他认识到了这场打着“爱国”旗号的战争的荒谬,意识到被“爱国”裹挟着的是人的尊严被践踏、人格被奴役。④勇敢地反抗和自我意志的觉醒。他勇敢地进行了反抗,逃到了瑞士,他追求人的尊严和自由美好的生活,即使收到了让他回去再次接受兵役检查的信,他也想把它撕毁。 【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小说以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交叉切换的方式叙述”错,小说始终以第三人称叙述,没有转换成第一人称。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C.“但树木间的背阴地里还有残雪,暗示了费迪南的问题可以解决”错误,“残雪”代表寒冷、阴暗,恰恰说明问题难以解决。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结合“可是,突然间他感到自己的双膝直哆嗦”“举到眼睛上的手像瘫痪了似的掉了下来。今天,昨天,这几个礼拜的不安,又一下子涌来”可概括出:费南迪认出邮差后感到紧张、不安;结合“费迪南哆嗦着”“费迪南很快地写下了他的名字,由于激动,字迹无法辨认。然后他抓过那封信,但是他的手指如此僵硬,信件从指间滑落,摔到地上,掉进湿土和潮湿的落叶之中”“他感到这封信从不晓得的什么地方向他走来,就像一个在茂密的森林中巡逻的骑兵,感觉到有一支看不见的冷冰冰的枪管向他瞄准,想射进他的肌肤深处”,可概括出:费南迪知道邮差送来的信件是什么,他很紧张、激动,进而感到恐惧;结合“当时他光着身子,在边界那边站在一位军医面前,寒冷和厌恶使他浑身发抖。那军医像一个马贩子似抓着他胳膊上的肌肉,他认识到,这种对人格的侮辱就是当代对人的尊严的鄙视和那在欧洲蔓延的奴役”“在一片乌烟瘴气的爱国滥调中生活两个月,他还可以忍受,但是他慢慢就感到憋气了,每当他周围的人启口说话的时候,他就看出全是信口雌黄,令人不胜厌恶”“看到妇女们提着盛土豆的空口袋,天色微明就冷得瑟缩着身体坐在市场的台阶上,他的心都要碎了”,可概括出:费南迪回忆起接受兵役检查以及在部队的生活,他感到厌恶、憋气,为百姓而心碎;结合“费迪南努力使自己保持平静”“他整个灵魂都希望他的手指把信封撕碎,它们却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打开,哆哆嗦嗦地把一张白纸展开”,可概括出:他努力想使自己平静下来,想要撕碎这封搅扰他美好生活的信,可是他不敢。【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题、鉴赏作品审美意蕴的能力。 考生要抓住“充盈着崇高的明亮的东西”来分析作品的主题。“崇高的明亮的东西”应该指人的尊严、人性的善良、勇敢地反抗和自我意志的觉醒。人的尊严。“当时他光着身子,在边界那边站在一位军医面前,寒冷和厌恶使他浑身发抖。那军医像一个马贩子似的抓着他胳膊上的肌肉,他认识到,这种对人格的侮辱就是当代对人的尊严的鄙视和那在欧洲蔓延的奴役”,当他被军医当做牲口一样检视的时候,他感到厌恶,感到受到了人格的侮辱,尊严被鄙视的痛苦。人性的善良。“看到妇女们提着盛土豆的空口袋,天色微明就冷得瑟缩着身体坐在市场的台阶上,他的心都要碎了”,这是天性的善良,对弱者的同情;自我意识的觉醒。“他认识到,这种对人格的侮辱就是当代对人的尊严的鄙视和那在欧洲蔓延的奴役”“每当他周围的人启口说话的时候,他就看出全是信口雌黄,令人不胜厌恶”,他认识到了这场打着“爱国”旗号的战争的荒谬,意识到被“爱国”裹挟着的是人的尊严被践踏、人格被奴役。勇敢地反抗和自我意志的觉醒。“亏有人帮忙,他终于得以和他的妻子移居到了瑞士。当他跨过边界时,突然感到热血涌上面颊,踉踉跄跄,不得不紧紧抓着柱子。人、生活、意志、力量、绘画事业,他感到再一次获得了这一切。他敞开胸怀,尽情地呼吸自由的空气”“他手指一使劲,想把那硬硬的信封撕成碎片”,他勇敢地进行了反抗,逃到了瑞士,他追求人的尊严和自由美好的生活,即使收到了让他回去再次接受兵役检查的信,他也想把它撕毁。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守恩,以荫补,稍迁诸卫将军。建立已卒,家于潞,守恩自京师得告归,而契丹灭晋。昭义节度使张从恩与守恩姻家,乃以守恩权巡检使,以守潞州,而从恩入见契丹。从恩既去,守恩因剽劫从恩家赀,以潞州降汉。汉高祖即位,以守恩为昭义军节度使,徙镇静难、西京留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守恩性贪鄙,人甚苦之。时周太祖以枢密使将白文珂等军西平三叛,还过洛阳,守恩以使相自处,肩舆出迎。太祖怒,即日以头子命文珂代守恩为留守,而守恩方诣馆谒,坐于客次以俟见,而吏驰报新留守视事于府矣。守恩大惊,不知所为,遂罢去,奉朝请于京师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谕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独守恩前对曰陛下始睡觉矣闻者皆缩头。显德中,为左金吾卫上将军以卒。 呜呼!道德仁义,所以为治,而法制纲纪,亦所以维持之也。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乱与坏相乘,至荡然无复纲纪,则必极于大乱而后返,此势之然也,五代之际是已。若文珂、守恩皆位兼将相,汉大臣也,而周太祖以一枢密使头子易置之,如更戍卒。是时,太祖与汉未有间隙之端,其无君叛上之志,宜未萌于心,而其所为如此者,何哉?盖其习为常事,故特发于喜怒颐指之间,而文珂不敢违,守恩不得拒。太祖既处之不疑,而汉廷君臣亦置而不问,其上下安然而不怪者,岂非朝廷法制纲纪坏乱相乘,其来也远,既极而至于此欤!是以善为天下虑者,不敢忽于微,而常杜其渐也,可不戒哉!(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王守恩传论》,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谕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独守恩前对曰/陛下始睡觉矣/B.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谕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独守恩前对曰/陛下始睡觉矣/C.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谕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独守恩前对曰/陛下始睡觉矣/D.后隐帝杀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谕之群臣/恐惧无敢言者/独守恩前对曰/陛下始睡觉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荫补”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B.“守恩性贪鄙”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鄙”意思相同。C.“肩舆”,即肩上的轿子,代步工具,抬行的人数代表了不同的等级。D.“而守恩方诣馆谒”与“执图诣寺后”(《促织》)中的“诣”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守恩翻脸无情,对于亲家张从恩,没有想着他让自己守潞州的恩情,反而趁机夺取了他的家财,献出潞州向汉投降。B.周太祖非常反感王守恩的做法,当王守恩以使相自居,坐轿子出来迎接他时,他当天就直接免去王守恩的官职。C.欧阳修认为,道德仁义和法制纲纪都是国家所需要的,如果国家动乱,首先破坏的一定是道德仁义,然后才是法制纲纪。D.欧阳修认为,周太祖在免去王守恩的官职时,他与汉朝的关系并没有出现裂缝,应该也没有无视君主的反叛之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坐于客次以俟见,而吏驰报新留守视事于府矣。(2)是以善为天下虑者,不敢忽于微,而常杜其渐也,可不戒哉!14.周太祖随意更换白文珂和王守恩的职务,作者总结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0.B11.B12.C13.(1)坐在客位等候接见,而官吏急速来禀报新留守到府中办公了。(2)因此善于为天下考虑的人,不敢忽视细微的事,而常常杜绝不好的征兆,能不引以为戒吗!14.①周太祖在一时喜怒、颐指气使之间破坏法制纲纪已经习以为常;②白文珂不敢违背,王守恩不能抗拒;③汉廷君臣对这种现象也是置之不理。 【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后来汉隐帝杀史弘肇等人,召群臣上殿安慰开导,群臣恐惧,没有敢说话的人,只有王守恩上前对答说:“陛下终于睡醒了吧。”隐帝杀的不只是史弘肇一人,还有其他人,用“等”表示其他人,“史弘肇等”做“杀”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恐惧”的主语是“群臣”,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鄙’意思相同”错误。前者是“粗鄙”的意思,后者是“见识浅陋”的意思,前后意思不同。“守恩性贪鄙”的意思是“王守恩生性贪委粗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的意思是“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D.“而守恩方诣馆谒”的意思是“而王守恩正前往馆舍拜见”,“执图诣寺后”的意思是“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所以两个“诣”都是“前往、到”的意思。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首先破坏的一定是道德仁义”错误。由原文“呜呼!道德仁义,所以为治,而法制纲纪,亦所以维持之也。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可知,唉!道德仁义,是用来治理国家的,而法制纲纪,也是用来维持国家的。自古以来动乱灭亡的国家,一定首先破坏它的法制,然后跟着发生动乱。由此可知,应该是首先破坏的一定是法制。故选C。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俟”,等候;“驰”,急速;“报”,禀报;“视事”,办公;“而吏驰报新留守视事于府矣”,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而吏驰报新留守于府视事矣”。(2)“是以”,因此;“微”,形容词做名词,细微的事;“渐”,不好的征兆。【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由原文“盖其习为常事,故特发于喜怒颐指之间”可知,大概他们已经把这事认为是习以为常的,所以只是发生在一时喜怒、颐指气使之间。由此可知,周太祖在一时喜怒、颐指气使之间破坏法制纲纪已经习以为常。由原文“而文珂不敢违,守恩不得拒”可知,白文珂不敢违背,王守恩不能抗拒。由原文“太祖既处之不疑,而汉廷君臣亦置而不问,其上下安然而不怪者,岂非朝廷法制纲纪坏乱相乘,其来也远,既极而至于此欤”可知,周太祖既已处之不疑,而汉廷君臣也置之不去过问,这样上下心安理得不以为怪的现象,难道不是朝廷的法制纲纪坏乱相继,它的由来久远,已达到极点而终到这地步吗!由此可知,汉廷君臣对这种现象也是置之不理。参考译文:王守恩,因父亲的恩荫补官,逐渐升迁为诸卫将军。王建立死后,在潞州安家,王守恩从京师得假归家,而契丹消灭了晋。昭义节度使张从恩和王守恩是亲家,于是任王守恩代理巡检使,来守潞州,而张从恩去见契丹人。张从恩离去后,王守恩趁机剥掠劫夺张从恩的家财,献璐州向汉投降。汉高祖即位,任命王守恩为昭义军节度使。改任静难军节度使、西京留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守恩生性贪委粗鄙,人们深感痛苦。当时周太祖以枢密使身份率领白文珂等军队往西平定三个反叛的节镇,回来经过洛阳,王守恩以使相自居,坐轿子出来迎接。周太祖发怒,当天便用札子命白文珂代替王守恩为留守,而王守恩正前往馆舍拜见,坐在客位等候接见,而官吏急速来禀报新留守到府中办公了。王守恩大惊失色,不知所措,于是罢官离去,在京师奉朝请。后来汉隐帝杀史弘肇等人,召群臣上殿安慰开导,群臣恐惧,没有敢说话的人,只有王守恩上前对答说:“陛下终于睡醒了吧。”听的人都吓得缩头。显德年间,任左金吾卫上将军而死。 唉!道德仁义,是用来治理国家的,而法制纲纪,也是用来维持国家的。自古以来动乱灭亡的国家,一定首先破坏它的法制,然后跟着发生动乱。动乱和毁坏相继,以至于纲纪荡然无存,那就必定要达到大乱后终能反正,这是事势发展的必然。五代的时候就是如此。像白文珂、王守恩都位兼将相,是汉的大臣,而周太祖用一个枢密使的札子就改换了他们的职务,就像更换防守的士兵一样。这时,周太祖与汉还没有裂痕的端倪,那种无君叛上的想法,应当还没有在心中萌发。而他的所作所为就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大概他们已经把这事认为是习以为常的,所以只是发生在一时喜怒、颐指气使之间,而白文珂不敢违背,王守恩不能抗拒。周太祖既已处之不疑,而汉廷君臣也置之不去过问,这样上下心安理得不以为怪的现象,难道不是朝廷的法制纲纪坏乱相继,它的由来久远,已达到极点而终到这地步吗!因此善于为天下考虑的人,不敢忽视细微的事,而常常杜绝不好的征兆,能不引以为戒吗!(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金陵怀古(其三)王安石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古来双。兵缠四海英雄得,圣①出中原次第降。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酶一缸。【注】①圣,指宋太祖赵匡胤。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长江和山峰,显示了金陵险要的地理位置。B.颔联叙写赵匡胤从中原南下,在金陵一战中荡平群雄,最终获取胜利。C.颈联描写赵匡胤据守金陵后,宋朝“王气”黯然而收,营造一种苍凉的氛围。D.尾联感慨废陵中只剩下随葬的冠剑,谁会再因此落泪,以酒祭奠他们呢?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答案】15.C16.①金陵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赵匡胤仍能在群雄争霸中攻下金陵,表达了对宋太祖夺取金陵的功勋的赞美之情;②对南唐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但仍被灭国的惋惜之情,并以此来告诫统治者要积极作为;③借对自然风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物是人非,人事已变,繁华易逝的感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能力。C .“颈联描写赵匡胤据守金陵后,宋朝‘王气’黯然而收”错,这万里东下的长江和高入云间的天阙山的双峰,一向都是据守金陵者的天然屏障,但在五代十国的群雄角逐中,胜利者终归于从中原南下的赵匡胤。这时割据者在金陵的“王气”就黯然而收,只剩下萧飒的寒风吹拂着佛寺的僧窗了。选项张冠李戴,宋朝应为南唐金陵。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古来双”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长江和山峰,显示了金陵险要的地理位置。颔联“兵缠四海英雄得,圣出中原次第降”叙写赵匡胤从中原南下,在金陵一战中荡平群雄,最终获取胜利。这万里东下的长江和高入云间的天阙山的双峰,一向都是据守金陵者的天然屏障,但在五代十国的群雄角逐中,胜利者终归于从中原南下的赵匡胤。颈联“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描写赵匡胤中原南下后,南唐“王气”黯然而收,营造一种苍凉的氛围,只剩下萧飒的寒风吹拂着佛寺的僧窗了。尾联“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酶一缸”感慨废陵中只剩下随葬的冠剑,谁会再因此落泪,以酒祭奠他们呢?人们有时还可以从那些小朝廷君王的陵墓里找到一些随葬的冠剑,但没有人会为他们泪沾冠缨,以酒祭奠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2)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答案】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③.其志洁④.故其称物芳⑤.楼船夜雪瓜洲渡⑥.铁马秋风大散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弩、何、洲、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昆山人历来对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滋养了① 的风俗文化。如“百戏之祖”昆曲被称为“水磨调”,它的发源地就在昆山。昆山有一亭林公园,其四周流水环绕,山川相映,亭阁古朴优雅,花木四季如春。除秀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外,亭林公园还有人称“玉峰三宝”的昆石、琼花、并蒂莲,三者②,被园林专家们评价为“江南园林甲天下,二分春色在玉峰”。昆山境内的周庄、锦溪、千灯等古镇,被赋予了昆山人创业的时代精神,重新焕发出③。油纸伞、蓝布衣、乌篷船随处可见;水弄堂、青石板、马头墙,斑驳中留住了岁月的印记;纺车、绣娘、银针,针针线线编织着梦幻的水墨江南。在这里,乘一乘乌篷船,走一走雨巷,品一品新茶,你定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人生。这里就是离繁华不远、离田园很近,而且人们的心灵可以找到诗意、找到宁静的昆山。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源远流长②.相映生辉③.蓬勃生机19.①“乘一乘”“走一走”“品一品”引起的三个句子句式一致,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富有气势;②全面而丰富地展现了古镇的特色,易于情感的表达。20.这里就是昆山,它离繁华不远,离田园很近,在这里,人们的心灵可以找到诗意,找到宁静。【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形容风俗文化历史悠久,可用“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第二空,语境形容昆石、琼花、并蒂莲三者互相衬托,为亭林公园增添美景,可用“相映生辉”。相映生辉:互相映衬或衬托,增添光彩。第三空,语境形容古镇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可用“蓬勃生机”。蓬勃生机: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乘一乘乌篷船,走一走雨巷,品一品新茶”三个句子采用动宾结构,句子整齐一致,形成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乌篷船”“雨巷”“新茶”选取三个有特色的江南事物,“乘一乘”“走一走”“品一品”从不同角度展现对古镇美欣赏。 【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抽出长句子的主干,单独成句:这里就是昆山。然后把修饰语独立出来,添加必要的成分,单独成句:“离繁华不远、离田园很近”添加主语“它”,改为“它离繁华不远,离田园很近”;“人们的心灵可以找到诗意、找到宁静”改为两句话“人们的心灵可以找到诗意,找到宁静”。最后按照逻辑顺序连贯表达。(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边刷视频边赚钱”“轻松日赚百元”……在部分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经常能看见这样的广告语。刷视频就能赚钱,①,但事实却绝非如此。刷视频就能赚钱的广告之所以常见,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大量短视频平台企业为了争抢市场“蛋糕”,(),于是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而打出“刷视频赚钱”的广告语为自己引流就是其中的一种。按说,消费者按照广告要求刷视频后,相关平台企业就应该兑现承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平台都能规矩操作,一些平台通过设置提现额度等方式,变相提高提现门槛,加大提现难度。在这种情况下,②,相当于白白为平台“打工”。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看到“刷视频赚钱”颇受消费者欢迎,③。比如有媒体报道,某App宣称刷视频有“高回报率”,但用户下载后就会发现,每天能免费观看的视频数量有限,只有充值才能解锁权限看到更多的视频,而充完钱后,App里的“账户余额”却根本无法提现,向平台投诉也不会得到反馈。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江湖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B.确立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的“江湖地位”C.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了“江湖地位”D.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江湖地位”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D22.①.看上去轻轻松松②.消费者刷了视频却无法提现③. 于是开始利用这种模式行骗【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该空前句“为了……”,表目的,该空要填的是他们打广告争抢市场的目的,整个句子的主语是“短视频平台企业”,而A项偷换主语为“江湖地位”,错误。BC两项“确立了”是已经达成了目的,不符合语境逻辑,错误。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从前文“刷视频就能赚钱”可见,这样的赚钱方式看来十分轻松,故可填写“看上去轻轻松松”。②根据“一些平台通过设置提现额度等方式,变相提高提现门槛,加大提现难度”可见,“消费者按照广告要求刷视频后”因为平台的不规矩操作而无法提现,故而“相当于白白为平台‘打工’”,可填“消费者刷了视频却无法提现”。③从后文“每天能免费观看的视频数量有限,只有充值才能……充完钱后,App里的‘账户余额’却根本无法提现”来看,这分明是一种骗局,加上主语是“不法分子”,故而是他们在利用刷视频赚钱的模式来行骗,可填“于是开始利用这种模式行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回望新时代的这十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留下了奋斗者的深深足迹。多少次闯关夺隘,让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多少回攻坚克难,让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等取得重大成果;多少个日夜披荆斩棘,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每个人都能在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中找到共鸣。(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0日)材料二: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范晔《后汉书》)上述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假如你所在的兴华中学正在举行以“中学生与当今时代”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体会。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一回顾了近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进步:经济实力提升,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懈努力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这是当今中国的时代现状,它给我们的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也提供了很多不可多得的机遇。当然,这些成就的取得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一帆风顺,其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这就启示我们,任何成就的取得都需要经历艰难坎坷,需要努力拼搏,攻坚克难。材料最后一句提示我们,我们不仅要做时代的见证者,更要做时代的开创者、建设者,不辜负伟大时代,让青春更加光彩。材料二告诉我们,创建天地那样大的功业,不可能仓促完成;艰难的事业应当逐日积累,才能成功。如果说材料一告诉我们应当抓住时代机遇,努力建立功业的话,那么材料二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要建立功业不能急功近利,要脚踏实地,耐心积累,如此才可能真正成功。可以说,材料一是激励,材料二是提醒,二者相辅相成,告诫青年既应当有雄心、有抱负,也应当小心谨慎,久久为功。材料给了一个写作情境,假如你所在的兴华中学正在举行以“中学生与当今时代”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体会。主题词有两个,一个是“中学生”,即包括写作者在内的所有中学生,一个是“当今时代”,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思考。如“当今时代”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给中学生创造了怎样的环境,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怎么做,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青春。如要自立自强,学习本领;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要有建设祖国的时代使命感;要脚踏实地,重视积累;要勇敢开拓进取,做时代的开创者等等。立意:1.代中学生要胸怀报国之志,勤奋刻苦学习。2.当代中学生要自立自强,不负时代光荣使命。3.成功不是一时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4.攻坚不畏难,我辈当自强。5.我们不只是见证者,更是新时代的开创者。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27 06:00:02 页数:18
价格:¥2 大小:673.9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