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洛阳强基联盟5月联考高一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三至第七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各具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转;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女儿立传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材料三: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特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自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B.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人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C.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D.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B.《红楼梦》与现代意义上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C.《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象。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 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也和人一样,皆是有情有理的。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D.《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5.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要特点。【答案】1.A2.B3.A4.①运用总分与并列结构,先总写作者认为应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接着从四个境界横向展开进行具体阐释;②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比如举例论证,在分析“‘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的观时,列举《红楼梦》中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的表现;多用引用论证,结合刘鹗的《老残游记》和儒家经典语句进行分析。5.①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人的眼中写出;②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③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④对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描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⑤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A.“从始至终都是”“梦幻色彩”错误,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始至终;材料一最后一段“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中看出,《红楼梦》中穿插着很多诗,抒的是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并没提及“具有梦幻色彩”。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比较辨析能力。B. “相似之处”错误,文中说的是“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错误,篡改原文,材料二中说的是“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作者否定了这种做法。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A.是从“情”的角度来谈宝玉的,所以可以论证材料二的观点;B.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与材料二中《红楼梦》“大旨谈情”的主题无关;C.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与材料二中《红楼梦》“大旨谈情”的主题无关;D.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与材料二中《红楼梦》“大旨谈情”的主题无关。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首先,从论证方法上看,引用刘鹗《老残游记》中的话,使用了引证法;列举“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使用了例证法;“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使用了喻证法;“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使用了对比论证法。所以,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其次,从论证结构上讲,文章采取的是总分于并列的论证结构,首先,提出总的论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接下来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女儿正名;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可以说条理非常清晰,这四个方面又构成了并列。【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此类题型主要答题的角度是:不同人物,不同的叙事视角,转换视角,特定的情节等。 材料三第一自然段中“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比如文章列举林黛玉和刘姥姥王熙凤的例子,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也是作者叙事的特点之一;“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所以对主要人物都有特定的描写手段;“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这也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可以说在叙事上《红楼梦》使用了多种手段,所以才深得读者的喜爱。(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快嘴王李海庆“快嘴王”这名号可不是白来的,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偌大一个说书的场子,快嘴王一出场,扇子一摇,醒木一拍,全场顿时敛起声,针鼻大的气儿都不会出了。旧社会牡丹江老道巷子这地儿,各色人等混杂其中,这说书场子更是囊括林林总总,没名没号的且不论,有头有脸的坐成了片,能把这么大个场子震得住,且让你的喜怒哭笑任由摆弄,非快嘴王莫属了。快嘴王高挑个儿,人群中一站,本是高人一头,看官们坐在台下,又会矮人一截。仰头,伸脖,目不斜视,一场下来,看官们的脖子都酸了吧唧的,怪只怪快嘴王这张嘴了得,隔着八百年的事都能说得活灵活现的,更让你听得如解如痴。台下靠台子的地方摆了两排八仙桌,旁边摆着十来把太师椅,能坐在太师椅上听书的,自是老道巷子不一般的炮儿,是走黑道的走白道的且不论,人一屁股往那儿一坐,店伙计就会上前来,屁颠屁颠地给人家端茶倒水。大耳周就是前排听书的常客。大耳周坐下后,跷起矮粗腿,摇着纸折扇,时而喝下一口浓茶,时而冒出一句粗话,一把太师椅,硬是让他坐得地动山摇,吱吱直响。大耳周在日本关东军当差,认日本人当干爹,背上背的匣子枪,就是日本人亲手送给他的。而快嘴王一张嘴就是两样子的了,大耳周立马销了声,歪着胖脸,咪眼盯住快嘴王,竖起肥大的耳朵,生怕遗落了一个字。就有人传得非常邪乎了,快嘴王说书场子上讲过的段子,大耳周听过后,回去跟姨太太重述一遍,竟不差毫厘。大耳周这异人之处是否真实,且不去考证,有一件事是确有其事大耳周充当了日本人手底下的鹰犬,支楞着大胖耳朵四处探听消息,搜罗情报,把打听到的信儿,全盘汇报给日本人,因而博得了日本人对他的信赖,让他在关东军里挂了个衔。 大耳周成了老道巷子的土皇帝,只要手头一紧,随手把匣子枪往谁家的店铺柜台上一放,店铺老板就会麻溜儿地掏出银票来,且必须满脸堆笑,苦着脸还不成,啪啪两个嘴巴会让你哭不出腔来。老道巷子这地儿,活生生地被搅成了一摊烂泥。大耳周四处吃白食,偏偏独好听书这一口儿,他来听书,专挑快嘴王的场子。快嘴王随意吐出一串儿话,钻进大耳周的耳朵,就会让大耳周稀罕得不得了——这快嘴王除了银票不会印,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儿啊,胸中皆智慧,腹内藏乾坤呢!快嘴王说书的时候,满眼冒光,环视四周,独独不往大耳周那儿扫上一眼,权当大耳周坐着的地儿是白地。这些天,大耳周不光自己听,还唤了自己的爪牙来听,说书场子本来就挤得慌,这一下子里三层外三层地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周遭散发着的汗臭味,久久挥之不去。有一天,《曹刿论战》《伍子胥过关》《岳飞大战朱仙镇》——接连的这三个段子,一次又一次把说书场子推向高潮,看官们直呼过瘾,全力叫好。就在看官们期待快嘴王会拿出更出彩的活儿的时候,却再未见到快嘴王的身影,竟不知其去向。一股股热浪之后,却瞬间退潮,大家未免落寞。又让人咋舌的是,自快嘴王没了身影之后,大耳周在老道巷子也消失了踪迹。老道巷子一下子没了两个人。两个消息一好一坏,让人一喜一忧。本是扑朔迷离的事儿,更添了些许虚无缥缈的猜想。有人说,快嘴王向东投奔了抗日联军,临走送大耳周上了西天;也有人说,大耳周是个耳朵贼拉灵的汉奸,探听到快嘴王和抗联军队有联系,便加紧了对说书场子的盯防,可毫无收获,未见快嘴王和任何人接触;更有人说,快嘴王把日本岗哨守卫松懈的消息在说书之时,加以描绘传递给接头人,又暗示自己身份让人怀疑,让接头人趁早脱险。人们一拍脑门,一下子领悟到快嘴王那天要选那几个段子的缘由——《曹刿论战》应是在传达彼竭我盈的信息;《伍子胥过关》在暗示接头人要金蝉脱壳;至于《岳飞大战朱仙镇》的段子,快嘴王犹似在描述小日本碉堡被端掉时的鬼哭狼嚎……解放后,牡丹江地区文化站成立,第一任站长姓王,高挑个儿。有记者采访他,当年为什么要放弃说书场子去从戎?他只说了一句:国家这个大场子危急存亡,我岂可在一个小说书场子里苟且偷安……(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文本二: 小小说从民间崛起,是智慧的结晶,是艺术的精灵,是大众化的文体,是一种平民艺术。平民艺术的质朴与单纯,简洁与明朗,加上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使小小说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和力,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自杨晓敏《小小说是平民艺术》,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仙镇之战中,岳家军势如破竹,击溃金兵,大获全胜,所以快嘴王选《岳飞大战朱仙镇》展现了克敌制胜的决心。B.民间传说伍子胥在东皋公的帮助下,更衣换装,混过昭关,所以快嘴王借《伍子胥过关》提醒接头人要“金蝉脱壳”。C.长勺之战,鲁国士气高昂,率先出击,以弱胜强,所以快嘴王用《曹刿论战》传达“彼竭我盈”“敌疲我打”的信息。D.“快嘴王”在国家危急存亡时不愿苟且偷安,放弃说书而从戎,所以《快嘴王》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歌颂和弘扬。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场采用渲染烘托的手法,不断蓄势,快嘴王的形象呼之欲出,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本张力。B.小说中牡丹江老道巷子、说书场的杂乱环境和各色人物,是抗战时期敌占区的生活写照,体现了故事创作的时代性。C.小说通过对快嘴王的外貌及其说书时动作、神态、语言的细致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丰满立体的说书人形象。D.快嘴王在解放前突然不知去向,解放后化身文化站站长的情节,使故事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增强了艺术魅力。8.“快嘴王”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9.请根据文本二的观点,分析文本一所体现的“平民艺术”特点。【答案】6.C7.C8.①“快嘴王”的浅层含义是指“快嘴王”在说书界称王,他说书时“嘴快”,说书内容生动,能让听者如醉如痴。②包含对“快嘴王”机智机警的赞叹。他通过说书为抗联传递消息,不但惩治了大耳周,而且打击了日本鬼子,自己还成功脱身。③包含对“快嘴王”嫉恶如仇、弃说从戎的赞扬,“快嘴王”的爱国情怀,值得人们尊敬。9.①内容单纯、语言质朴。小说讲述的是“快嘴王”利用说书的身份为抗联传递情报、惩治汉奸大耳周的故事,内容单纯;用词准确,拟声词、口语词等的运用使语言质朴生动。 ②情节简洁明朗。小说主要写“快嘴王”说书、大耳周听书、二人双双消失、人们的猜测等,情节简单明快。③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具有亲和力。如运用夸张、侧面描写等烘托“快嘴王”说书艺术的高超,富有艺术趣味;写人们对“快嘴王”的种种猜测又具有理性成分,这样写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和故事的传奇色彩,符合人们对于“故事”的期待,具有亲和力。【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鲁国……率先出击”错,长勺之战中是齐国率先出击,鲁国一直等到“齐人三鼓”之后才出击。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说书时……语言的细致描写”错,文章没有描写快嘴王说书时的语言,只有外貌、动作、神态描写,如“快嘴王高挑个儿”“扇子一摇,醒木一拍”“满眼冒光”,没有描写他说书时的语言。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王”字的浅层含义是指“快嘴王”在说书界称王。文章描写他“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偌大一个说书的场子,快嘴王一出场,扇子一摇,醒木一拍,全场顿时敛起声,针鼻大的气儿都不会出了”“一场下来,看官们的脖子都酸了吧唧的,怪只怪快嘴王这张嘴了得,隔着八百年的事都能说得活灵活现的,更让你听得如醉如痴”,可见他说书时“嘴快”,说书内容生动,能让听者如醉如痴。“王”字的第二个含义是,“快嘴王”机智机警。文章描写他通过说书为抗联传递消息,“有一天,《曹刿论战》《伍子胥过关》《岳飞大战朱仙镇》——接连的这三个段子,一次又一次把说书场子推向高潮,看官们直呼过瘾,全力叫好”“人们一拍脑门,一下子领悟到快嘴王那天要选那几个段子的缘由——《曹刿论战》应是在传达彼竭我盈的信息;《伍子胥过关》在暗示接头人要金蝉脱壳;至于《岳飞大战朱仙镇》的段子,快嘴王犹似在描述小日本碉堡被端掉时的鬼哭狼嚎……”,最终不但惩治了大耳周,而且打击了日本鬼子,自己还成功脱身。 “王”字的第三层含义是,“快嘴王”嫉恶如仇,弃说从戎,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值得人们尊敬。文章写他说书时“满眼冒光,环视四周,独独不往大耳周那儿扫上一眼,权当大耳周坐着的地儿是白地”,表现出他对大耳周这个汉奸的厌恶;“有人说,快嘴王向东投奔了抗日联军,临走送大耳周上了西天”,写出他的嫉恶如仇;“国家这个大场子危急存亡,我岂可在一个小说书场子里苟且偷安……”,写出他的深明大义,爱国情怀。【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文本二说“平民艺术的质朴与单纯,简洁与明朗,加上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使小小说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和力”,从中可概括出“平民艺术”的三个特征:内容单纯、语言质朴;情节简洁明朗;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具有亲和力。内容单纯、语言质朴。《快嘴王》这篇小说讲述的就是“快嘴王”利用说书的身份为抗联传递情报、惩治汉奸大耳周的故事,内容单纯;语言质朴体现在如“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蹦”,形象地写出那些字仿佛是从“快嘴王”嘴里跳出来一样,写出他“嘴快”的特点;“噼里啪啦”是拟声词,与“像珠子一样”搭配,生动地写出“快嘴王”语速之快、声音之脆;“音儿”是儿化音,富有生活气息。情节简洁明朗。《快嘴王》这篇小说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主要描写了“快嘴王”说书、大耳周听书、二人双双消失、人们的猜测等内容,全部都是顺叙,没有多余的枝蔓,情节简单明快。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具有亲和力。《快嘴王》前半部分主要描写“快嘴王”说书艺术高超,通过侧面描写和夸张手法展现,如“快嘴王一出场,扇子一摇,醒木一拍,全场顿时敛起声,针鼻大的气儿都不会出了”“仰头,伸脖,目不斜视,一场下来,看官们的脖子都酸了吧唧的,怪只怪快嘴王这张嘴了得,隔着八百年的事都能说得活灵活现的,更让你听得如醉如痴”“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这些描写具有艺术趣味;而后半段写“快嘴王”消失之后人们的种种猜测,又充满理性,如“人们一拍脑门,一下子领悟到快嘴王那天要选那几个段子的缘由——《曹刿论战》应是在传达彼竭我盈的信息;《伍子胥过关》在暗示接头人要金蝉脱壳;至于《岳飞大战朱仙镇》的段子,快嘴王犹似在描述小日本碉堡被端掉时的鬼哭狼嚎……”。文章写众人关于快嘴王和大耳周同时消失的种种猜想,为故事情节增添了波澜,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和故事的传奇色彩,符合人们对于“故事”的期待,具有亲和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郑子皮授子产政。辞曰:“国小而逼,族大宠多,不可为也。”子皮曰:“虎帅以听,谁敢犯子?子善相之。国无小,小能事大,国乃宽。”子产为政,有事伯石,赂与之邑。子太叔曰:“国皆其国也,奚独赂焉?”子产曰:“无欲实难。皆得其欲,以从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何爱于 邑,邑将焉往?”子太叔曰:“若四国何?”子产曰:“非相违也,而相从也,四国何尤焉?《郑书》有之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姑先安大,以待其所归。”既,伯石惧而归邑,卒与之。伯有既死,使太史命伯石为卿,辞。太史退,则请命焉。复命之,又辞。如是三,乃受策入拜。子产是以恶其为人也,使次己位。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丰卷将祭,请田焉。弗许,曰:“唯君用鲜,众给而已。”子张怒退而征役子产奔晋子皮止之而逐丰卷丰卷奔晋子产请其田黑三年而复之反其田里及其入焉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丐请命。”(节选自《左传·襄公三十年、三十一年》,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张怒/退而征役/子产奔晋/子皮止之而逐丰卷/丰卷奔晋子产/请其田/里/三年而复之反/其田/里及其入焉/B.子张怒退/而征役子产奔晋/子皮止之而逐丰卷/丰卷奔晋/子产请其田/里/三年而复之反/其田/里及其入焉/C.子张怒退/而征役子产奔晋/子皮止之而逐丰卷/丰卷奔晋子产/请其田/里/三年而复之/反其田/里及其入焉/D.子张怒/退而征役/子产奔晋/子皮止之而逐丰卷/丰卷奔晋/子产请其田/里/三年而复之/反其田/里及其入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善相之”中的“善”是好好地意思,与《促织》“轻捷善斗”中的“善”含义相同。B.“何爱于邑”中的“于”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与《谏逐客书》“西取由余于戎”中的“于”含义不同。C.宾客,在古代指春秋、战国时多用来称他国派来的使者或门客。现在是客人的总称。D.《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皮劝说子产,子皮认为国家不在于小,小国可以通过事奉大国,让自己得以宽舒缓和。B.面对子太叔的疑问,子产回答说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就好让他们为国办事并把事办好。 C.子产从政一年,就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三年后,人们认为如果子产死了,无人能继承他。D.士文伯责备子产拆毁宾馆的围墙,影响了别国宾客的居住,让晋国无法满足别国宾客的需要。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国小而逼,族大宠多,不可为也。(2)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14.请简要概括子产的人物形象。【答案】10.D11.A12.C13.(1)国家小而接近大国,公族庞大,受宠信的人多,没法治理。(2)子产使国都与乡间的一切事物都有章法,上下各司其责。14.①机智有谋略;②执政能力强;③有仁义。【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丰卷大怒,退出后就召集兵卒。子产要逃往晋国,子皮拦住了他,而驱逐丰卷。丰卷出逃晋国。子产请求不要没收丰卷的田产、房舍,三年后便把丰卷召回,并把田地、房舍和三年来的收入都归还给他。“怒”是“子张”的谓语,“退”和“征”之间是承接关系,用“而”连接,不断开,所以应在“张”后断开,排除BC;“奔”的宾语为“晋”,并且“请其田”的主语为“子产”,所以应在“晋”后面断开,排除A。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含义相同”错误。“好好地/擅长”;句意:你好好地辅佐国政吧/轻快而善于搏斗。B.正确。“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介词,从;句意:为什么要吝啬城邑/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就获得了人们的认可”理解有误,原文“孰杀子产,吾其与之”意思是“谁要杀子产,我一定跟从他”,可见子产从政的第一年,人们并不认同子产。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逼”,接近;“宠”,受到宠信;“为”,治理。(2)“都鄙”,国都乡间;“章”,章法;“有服”,各司其责。【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概括能力。由原文“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丐请命。’”可知,鲁襄公去世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没有会见。子产派人把招待外宾的宾馆围墙全部拆毁,把车马都赶进馆舍,最终晋平公派士文伯接见了郑伯和子产。体现了子产的机智有谋略。由原文“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可知,子产使国都与乡间的一切事物都有章法,上下各司其责,田地有疆界和沟渠,耕地房舍合理配套。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就听从他亲近他;骄横奢侈的,就惩罚他。体现子产执政能力强。由原文“丰卷将要祭祀,请求让他打猎获得祭品。子产不批准,说:‘唯有国君祭祀才用新杀的动物,其他人只要普通的祭品齐备就行了。’丰卷大怒,退出后就召集兵卒。子产要逃往晋国,子皮拦住了他,而驱逐丰卷。丰卷出逃晋国。子产请求不要没收丰卷的田产、房舍,三年后便把丰卷召回,并把田地、房舍和三年来的收入都归还给他”可知,对于想要集结兵力攻打自己的丰卷,子产请求不要没收丰卷的田产、房舍,三年后便把丰卷召回,并把田地、房舍和三年来的收入都归还给他。体现子产有仁义。参考译文:郑国子皮把国政交给子产。子产推辞说:“国家小而接近大国,公族庞大,受宠信的人多,没法治理。”子皮说:“我带头听你的安排,谁敢冒犯你?你好好地辅佐国政吧。国家不在于小,小国能事奉大国,国家就能宽舒缓和。”子产执政,有事要伯石去办,就送给他城邑。子太叔说:“国家是大家的国家,为何唯独送他城邑?”子产说:“人没欲望其实很难。我使他们的欲望得到满足,好让他们为国办事,并以此要求他们把事办好。这不是我的功劳,难道还是他人的功劳?为什么要吝啬城邑,城邑还能跑到哪里去?”子太叔曰:“要是周边邻国议论怎么办?”子产说:“我这样做不是分裂国家,而是使大家和睦,各国又有什么可非议的呢?《郑书》有这样的话:‘安定国家,一定要优先考虑大族。’先安定大族,以观察其结果。”不久,伯石因害怕而交出了城邑,但子产最终还是给了他。伯有死后,子产让太史命令伯石为卿,伯石推辞。太史走后,伯石却又请求重新发布任命。再次下命令,伯石又推辞。这样往返了三次,伯石才接受任命入朝拜谢。子产由此厌恶伯石的为人,但还是让他居于仅次于自己的职位。 子产使国都与乡间的一切事物都有章法,上下各司其责,田地有疆界和沟渠,耕地房舍合理配套。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就听从他亲近他;骄横奢侈的,就惩罚他。丰卷将要祭祀,请求让他打猎获得祭品。子产不批准,说:“唯有国君祭祀才用新杀的动物,其他人只要普通的祭品齐备就行了。”丰卷大怒,退出后就召集兵卒。子产要逃往晋国,子皮拦住了他,而驱逐丰卷。丰卷出逃晋国。子产请求不要没收丰卷的田产、房舍,三年后便把丰卷召回,并把田地、房舍和三年来的收入都归还给他。子产从政一年,人们评议他,说:“将我的衣冠储藏起来,把我的田地重安排。谁要杀子产,我一定跟从他!”三年后,又有评议,说;“我有子弟,子产教导他;我有田地,子产使它增产。子产如果死了,谁能继承他?”鲁襄公去世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没有会见。子产派人把招待外宾的宾馆围墙全部拆毁,把车马都赶进馆舍。士文伯责备他,说:“我国由于政事刑罚没搞好,以至寇盗很多,这对于屈尊来存问的诸侯臣属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派官吏人把宾馆修缮好,大门造的高高的,墙垣筑得厚厚的,以使来宾无忧。现在您拆毁了它,虽然您的随从能做好警戒,别国的宾客又怎么住呢?由于敝国忝为盟主,所以修缮馆舍,筑好围墙,以接待宾客,你把它们都毁掉,又如何满足宾客的需要呢?我们国君派我来向你请教。”(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咏槿李白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岂若琼树枝①,终岁长翕赩②。【注】①琼树枝:树木的美称,这里指槿花。②翕(xī)艴(xì):光色盛貌。翕,收敛、聚合。艴,大红色。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园花、池草是美好之物,诗人用“笑”“艳”凸显园花、池草充满生机。B.颔联意为玉阶旁亭亭玉立、姿容美丽的园花、池草,也比不上槿花的姿容仪态。C.“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描绘出一幅花花草草易零落、易枯萎的伤感景致。D.诗人并不是直接写槿花,而是以“园花”“池草”起兴,进而转入对槿花的描写。16.简要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答案】15.B16. ①园花、池草虽然美丽,但很快凋零,寄寓了诗人对美丽事物容易消散、时光匆匆、生命短暂的感伤;②槿花一年到头都光彩灿烂,表达了诗人对槿花顽强生命力和坚韧不屈品格的赞美;③通过描写槿花的美丽姿态和抒发对槿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勉励。【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玉阶旁亭亭玉立、姿容美丽的园花、池草”错误,“婵娟玉阶侧”写的是槿花。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写到园花、池草是美好之物,充满生机。“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写到花香草茂生命太短促,花草凋落只在霎那间。所以通过园花、池草虽然美丽,但很快凋零,寄寓了诗人对美丽事物容易消散、时光匆匆、生命短暂的感伤。“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写到那些园花哪里像美丽的玉树枝,一年到头都光彩灿烂。所以通过槿花一年到头都光彩灿烂,表达了诗人对槿花顽强生命力和坚韧不屈品格的赞美。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写槿花的美丽姿态和抒发对槿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勉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姥山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_”,通过赤城山和五岳侧面展现天姥山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赤谦逊地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月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苏轼在《赤壁赋》中仰见明月初升便道:“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②.势拔五岳掩赤城③.非曰能之④.愿学焉⑤.月出于东山之上⑥.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霞、拔、焉、徘徊。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为上合组织重要创始成员国,中国①地重视、支持和推动上合组织发展。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历次上合组织峰会,提出一系列推动上合组织发展和地区合作的重要主张和倡议,得到各方积极响应,中国在上合组织中具有②的地位。“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正式写入青岛宣言,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上下同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成员国发展战略及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倡议深入对接,为地区发展创造重要机遇。上合组织各方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都③,认为这一倡议对解决当前全球发展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不少成员国积极评价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和认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进而提出独立自主、安危与共以及反对在本地区制造阵营对抗、破坏地区稳定的主张。习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将就新形势下加强上合组织建设、更好应对重大国际和地区挑战与有关各方深入交换意见,有利于共同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持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将重要的为促进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贡献。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__________________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改成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坚定不移②.举足轻重③.赞叹不已19.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认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不少成员国对此进行了积极评价,并主张独立自主、安危与共,反对在本地区制造阵营对抗、破坏地区稳定。20.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将为促进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重要的贡献。【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主要讲“中国”一向坚定“重视、支持和推动上合组织发展”,始终如一坚持立场,用“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形容人的意志、立场、观点等坚定,毫不动摇。第二处,语境讲“中国”在上合组织中的重要地位,修饰“地位”,用“举足轻重”合适。举足轻重:形容有实力,地位重要,能左右局势的发展。第三处,根据后面“认为这一倡议对解决当前全球发展困境具有重要意义”,说明上合组织各方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是赞同的,用“赞叹不已”。赞叹不已:连声赞赏不止。【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分析语句内容,提炼出两个主体,分别“不少成员国”“习近平主席”。然后分析修饰性成分和谓语等内容,首先主体是“习近平主席”,后面的谓语宾语分别为“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认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可以分别以主谓宾的形式表述,主要涉及“提出倡议”“认同安全观”等,第二个句子可以主语承前省略。再看主体“不少成员国”,后面的谓语宾语应该分别是“积极评价”“提出主张”,用主谓宾形式表述即可。【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的错误有两处:一是搭配不当,“维持”和“正常权益”不搭配,可将“维持”改为“维护”;二是语序不当,“重要的”作为定语,应修饰“贡献”,把“重要的”放在“贡献”前面。(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深入“三害”第一线,排内涝、战风沙、治盐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斗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焦裕禄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跑遍了兰考县149个大队中的120多个,掌握了“三害”的发展规律。由于长期劳累、积劳成疾,①。直至肝癌晚期,②。人们发现焦裕禄的衣服上第二、第三个扣子一直不扣,后来才知道,这样方便他把手伸进去,摁住肝部,压迫止疼。在办公室,钢笔、鸡毛掸子、茶杯盖都成了他用来压迫肝部的工具,时间长了,他竟把藤椅顶出了个大窟窿。弥留之际,他向组织提出③,以便看着兰考人民把“三害”治好。21.下列四处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铁凝是中国作协主席,她的作品曾经6次获“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文学奖。B.杜甫在《登高》中使用了“风”“猿”“飞鸟”“落木”“江水”“酒杯”等意象。C.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词。D.“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答案】21.A22.①.他的肝病不断恶化②.他依然坚持工作③.死后把他埋在沙丘上【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引号的用法是表示特定称谓。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强调;C.表示直接引用;D.表示直接引用。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由下句“直至肝癌晚期”可知,焦裕禄肝部有病,再结合“长期劳累、积劳成疾”可知,肝病不断恶化,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他的肝病不断恶化”。第二空,结合“人们发现焦裕禄的衣服上第二、第三个扣子一直不扣,后来才知道,这样方便他把手伸进去,摁住肝部,压迫止疼”可知,焦裕禄压迫止疼坚持工作,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他依然坚持工作”。第三空,结合下句“以便看着兰考人民把‘三害’治好”可知,讲的是他死后以便看着兰考人民把“三害”治好,所以此处应该是他向组织提出死后把他埋在沙丘上,此处应该填写“死后把他埋在沙丘上”。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赶考”泛指前去参加各种考试。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把进京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七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时时走在赶考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今,我们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实际上,人生处处皆考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考卷。作为当代青年,面对生活的考试,面对人生的考试,面对时代的考试,应该怎样去赶考,交出怎样的答卷呢?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赶考路上,谱写锦绣华章 人,在什么时候最紧张,要上好发条绷紧弦,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赶考路上。人,在什么时候最充实?答案仍是在赶考路上。学子赶考酬壮志,国家赶考谋复兴,时代风云变幻,历史大浪淘沙,而“赶考精神”仍是铸就辉煌的不二法门。赶考精神是什么?它是一种目标感,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感。因为清醒知道面前静待的考验,所以马不停蹄,惜时如金,勉力奋搏,超越自己;因为志于“拿下”这场考验,所以壮志满怀,雄心勃勃,拥有强大内驱力,昂扬的斗志与信心。赶考精神,助个体取得非凡成就。古时科举,万千寒窗苦读数十载的寒门子弟将赶考精神进行到底,终于突破门第局限,一展骄人绝艳才,踏上仕途,为国效力。今日之高考亦然,青年人心怀“赶考精神”,勤学精思,伏案饱读圣贤书,举目纵览天下事,只待鲤鱼龙门跃,伸手摘星,实现梦想,不负青春好时年。不仅在学习上,更在于科研领域,是什么让一代代核工业人扎根大漠,埋名隐姓,甚至割断与亲友、爱人的联系?是赶考精神,在军事装备的角力中,他们心怀让一穷二白的中国从此挺直脊梁的赶考精神,排除万难,潜心研究,终于以一朵朵爆响于青穹的蘑菇云交上了他们的满分答卷。钱学森、邓稼先……这些赶考路上奋不顾身的奋斗者,成为了共和国永远的功臣。赶考精神,更是一个国家迎来繁昌之局面,一个民族走上复兴之通途的有力助推。刚刚过去的七十周年华诞,雄赳赳气昂昂驶过长安街的东风导弹,英姿飒爽,步履如一的无数官兵,昭示大国利刃,仍如新发于硎。这是过往七十年赶考的辉煌成就,足慰先烈之灵。亦让世人一睹东方雄狮的无限伟力。然而,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接续奋斗,才能创造奇迹,这条赶考之途,征程尚远。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三大攻坚战捷报频传,反腐雷霆万钧,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持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挑战、新局面,今日之中国仍奔跑在赶考路上,贯彻着赶考精神,唯有如此,方能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抗争到底,让古老文明之新声永远嘹亮;让中华民族永不再受近代之屈辱,而岿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正在冲刺高考的高三学生,如今的我们重任在肩。面对无限的机遇,站在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我们更应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国家发展之先锋,时代进步之砥柱。心怀赶考精神,我们必将抛去“佛系”“丧”文化的借口空壳,脚踏实地,努力奋斗。赶考路上,谱写锦绣华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核心词是“赶考”。由材料可知,材料中的“赶考”是指在特定历史背景和条件下,主动迎接巨大的挑战和实力检验,更是指中国共产党一路披荆斩棘,在探索中铸就辉煌、不断开创未来的奋斗姿态。赶,应对,奔赴;考,考验。“赶考”就是以奋进、拼搏的精神应对考验。“考验”是时代所出,而时代是不停改变的,所以“赶考”永远在路上。“赶考”精神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人生处处皆考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考卷”“面对生活的考试,面对人生的考试,面对时代的考试”引导考生要写出生活的考试、人生的考试、时代的考试,避免写成“学业的考试”;“当代青年”明确了考生的身份,所写内容及观点应该体现青年人积极向上、勇敢担当的精神;“应该怎样去赶考,交出怎样的答卷”引导考生要思考自己面对的“赶考”是什么,“赶考”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应对,为什么要永远走在“赶考”的路上,新时代青年如何磨炼自己的赶考精神等角度进行阐述,要写出“赶考”精神,避免只摆出赶考的现象。要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避免以时间为序大段地叙述历史。行文构思上,概述材料,引出“赶考”这一话题;接着阐述“赶考”的含义以及“赶考精神”的内涵,然后围绕“赶考精神,助个体取得非凡成就”“赶考精神,更是一个国家迎来繁昌之局面,一个民族走上复兴之通途的有力助推”两个方面阐述“赶考精神”的价值;最后联系自身,发出呼吁。立意:1.当代青年应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接过接力棒,跑出加速度。2.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奋斗是最好的赶考,实干是最好的担当。3.赶考永远在路上。4.秉持赶考精神,脚踏实地不止步。5.“赶考”是人生永远姿态。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26 12:50: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703.6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