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组合练习周周清第二周练习45语言文字运用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名篇名句默写(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练习45 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含名篇名句默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在黄河流域各地普遍出现的剪纸窗花中,在安塞农民的图画里……不同地域、不同材质的民间艺术品,大家都 ① 地采用了花卉意象。从田野作业汇集而来的样品来看,似乎是共时性的共振;沿着历时性的脉络 ② ,这里有着凝聚性的共同源头么?在每个民族文明初萌时期,都会情不自禁地选择特定的某些意象抒发情怀,这些意象一经确立便是一种文化原型。花卉就是有着这种原型的民间艺术,其原型乃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图腾之花。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吟诗予以历史性定位,“华山玫瑰燕山龙”,意即华山花卉图纹是在燕山龙之前我们民族最早的文化图腾。古来“华”“花”两字,相通且可互换。他认为花卉图纹可能就是华族(新石器时代活跃于此地的华胥氏——伏羲女娲之母)得名的由来,从此花卉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标识。一个花的图纹,便串联起我们民族数千年不曾改易的文化记忆链条,这岂止是英雄佩花、逢喜戴花的欢乐点缀,这不正是有着数千年的谱系性的花卉根脉?花之意蕴源远流长, ③ ,融于血脉,成为我们不思量自难忘的集体记忆。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                                                                        2.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华”“花”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如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B.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C.这天孩子们要放雄黄炮,还要在额头上用雄黄酒涂一个“王”字。D.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 ① 。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 ② ,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 ③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                                                                        5.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归谬论证法,请结合语段简要归纳这种论证方法的推理思路。要求:表意准确连贯,逻辑清晰明确,不超过100字。答:                                                                                                                                                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吊古伤今,古今常情,《赤壁赋》中,苏子与客遥想曹操当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洒脱,不禁发出“        ,        ”的人生无常的慨叹。(2)在《离骚》中,屈原面对昏聩的国君,十分失望,庆幸自己迷途未远,从而表达了不愿与昏君奸佞同道共游的决心的句子是“        ,        ”。(3)“酒”作为意象在古诗中有多重意义,成为人们可歌可乐、可悲可叹的寄托。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面对“        ”,竟然停杯不饮;而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与之相反,“        ”一句,表现出自己逆境中的坦然。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研究广泛展开。“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料,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时空框架体系。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上提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方国—帝国”等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张光直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但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考古发现与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文明形成与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地位,奠定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传统的基础,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标志意义,尽管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所在地,在学术界仍有争议。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应该开展扎实的田野工作并展开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而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并为此争论不休。(摘编自徐良高《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学者对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更侧重发掘能体现古代物质文化面貌的大型遗址。B.考古发现可以为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提供参考、印证和补充,让历史的内涵更丰富。C.考古证明,“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很难为中国上古史提供叙述与解释体系。D.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开展更为扎实的研究。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考古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B.文章在展开论述时,注重将传统历史学作为参照,用以凸显考古学的独特价值。C.第二段和第四段列举诸多考古发现,是为了证明考古学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D.第三段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展示了考古学在上古史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土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能为其所属时期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佐证。B.中国考古学的众多研究成果证明,“三皇五帝”只是神话传说,而非实有其人。C.在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发现了有关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信息。D.“考古写史”立足于考古发现,与以文献为本位的“证经补史”研究路径不同。练习45 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含名篇名句默写)1.答案:①不约而同 ②追根溯源 ③根深蒂固(答案不唯一,符合语境即可)解析:第①空语境是指大家事先没有约定,却都采用了花卉意象,可以填成语“不约而同”。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却完全一致。第②空处语境是指沿着历时性的脉络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可以填成语“追根溯源”。追根溯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第③空语境是指花之意蕴源远流长,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可以填成语“根深蒂固”。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2.C 文中“华”“花”处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A项表示特定称谓;B项表示特殊含义;C项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D项表示直接引用。3.答案:每个民族在文明初萌时期,都会情不自禁地选择某些特定的意象抒发情怀。解析: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在”,缺主语,“在”放在“文明初萌时期”前;语序不当,“情不自禁地选择特定的某些意象抒发情怀”语序不当,应改为“情不自禁地选择某些特定的意象抒发情怀”。4.答案:①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②还得靠人来执行 ③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 解析:第①空这里是比较我们和西洋社会的不同。前面说到有“人治”和“法治”的说法,然后说“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那我们就是人治社会了,据此写“我们是‘人治’的社会”。第②空前句介绍了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再依据“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以及“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说明法治要依靠人才能推行,据此写“还得靠人来执行”。第③空前面说“人治”是“不依法律的统治”,那么后面应说依据什么来统治;后面说“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可知此处是将“统治”与“社会秩序的维持”连接起来的一个观点,据此写“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5.答案:先假设“人治是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观点正确;根据该观点,引申推导出“社会混乱,人们不知道怎样行动”的荒谬结论,从而证明最初观点的错误性。解析:归谬论证法,是先提出跟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中得出跟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来,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画线句是为了证明上段中“人治是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这一假设的观点,因此这段话是先假设“人治是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观点正确;然后顺着这个观点分析,“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推导出的结果就是“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最后得出结论“因之也说不上‘治’了”,从而证明最初观点的错误性。6.答案:(1)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2)回朕车以复路兮 及行迷之未远 (3)金樽清酒斗十千 暂凭杯酒长精神7.B 理解分析材料内容。A项,“更侧重发掘能体现古代物质文化面貌的大型遗址”于文无据;C项,“很难为中国上古史提供叙述与解释体系”曲解文意,文本第五段已点明“考古学……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而最后一段说的是“证经补史”的“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并不能将“证经补史”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理解为其“很难为中国上古史提供叙述与解释体系”。D项,“无关紧要”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说“而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并为此争论不休”,这说明作者认为其不是主要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无关紧要”。8.C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C项“是为了证明考古学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说法狭隘,梳理文章内容可知,文章第一段先提出“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然后第二段至第四段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第五段又重申“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可见第二段至第四段是为了论证“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所以选项说法狭隘。9.B 根据文中信息推断。文本第五段说“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这里只是指出“三皇五帝体系”具有传说性质,并没有说“三皇五帝”是“神话传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2-23 10:35:01 页数:4
价格:¥2 大小:35.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