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Word版附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二历史试卷(B卷)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1.2020年,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了许多汉代简牍和封泥,如图是其中一枚封泥,上面文字为“滇国相印”。该文物能证明()“滇国相印”封泥①汉朝加强“河西四郡”管辖②史籍记载的古滇国确实存在③中原制度文化影响云南地区④汉代对西南地区的有效治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两汉时期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间评议;魏晋时期由中央任命的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隋唐以来科举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选考。上述变化反映了()A.科研人才大量涌现B.才学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官员选拔标准完全不同3.中国古代某时期政策开明,经济繁荣,各民族交往频繁。都城中出现“五陵年少金市(西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的景象。下列都城位置示意图与该景象对应正确的是()A.B.C.D.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5.史籍记载:“凡军民土庶诸色户计,所在官司不务存心抚治,以致军民困苦,或冤滞不审理,及官员侵盗欺诳、污滥不法,若此之类,肃政廉访司、监察御史有能用心纠察,量加迁赏。”史料可用于研究() A.秦朝御史大夫的职权B.西汉依据才德察举官员C.元朝监察官员职权D.清朝落实“圣谕十六条”6.以下有关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沿革的表述,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三省六部制→中外朝制→行省制→郡县制B.中外朝制→郡县制→二府三司制→设立军机处C.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D.三公九卿制→郡国并行制→设立内阁→二府三司制7.康熙五十一年,颁布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于雍正二年为始,(直隶省)将丁银均摊地粮之内,造册徵(征)收”。至雍正七年,全国14个省份陆续效仿推行。这一系列变化说明()A.政府加强对户籍的管理,便于赋役征发B.赋税由征收粮食布帛开始变为征收银两C.资产作为征税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D.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8.设置机构或职官是古代中央王朝管理边疆的重要举措。下列机构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西域都护府②北庭都护府③理藩院④宣政院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①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②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③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④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10.从1965年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49个增加到111个。这一变化的背景包括①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②两极格局瓦解,冷战随之结束③中美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大会的一项重要权力是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决定是否应当以陶片放逐法放逐 一位势力足以影响城邦稳定的政治家。这表明雅典城邦A.在政权建设中极力避免专制B.司法审判没有任何实际作用C.民主政治制度已经趋于完善D.公民大会注重调解政治纠纷12.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去世,根据此前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来自德意志的乔治一世继承了英国王位,他不会说英语,也不了解英国情况,他和他的继任者对英国事务都缺乏兴趣,于是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这一情况()A.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创造了条件B.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提供了良机C.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偶然确立的D.说明议会操纵着英国的王位继承13.19世纪英国经历了三次议会改革,对此认识准确的是()1832年重新分配议席并修改选民资格,工业资产阶级大体获得选举权1867年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除矿工和农业工人外,工人阶级大多得到选举权1884—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A.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B.工业革命推动了议会改革C.标志着文官制度确立D.英国民众普遍获得选举权14.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史实结论A11世纪,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在法庭上聆听证据,就事实问题作出决定欧洲国家普遍确立了完备的司法制度B13世纪,英国《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建立D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A.AB.BC.CD.D15.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见如图)是前苏联于1957年送给联合国的礼物。雕塑中的男子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他要改铸为犁的剑。它代表了联合国的宗旨之一,即A.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B.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C.实现各国的共享与共荣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16.官吏与国家治理材料一进入战国后,诸侯国君逐渐演变为集权专制君主,实行官僚制度。这套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其一,在官吏任免方面,突破“亲贵合一”“世卿世禄”的旧制。选拔官吏,或因军功,或由荐举、游说,或择自侍从养士。被任命的官吏多非贵族,“官无常任”,不得世袭。其二,以玺印符节作为官吏权力的象征和凭据。国君任命官吏时授予玺印,免职辞官时回收玺印。将帅统兵发兵,也须持有兵符。派遣使臣,则用国君授予的“节”,国君颁赐给官吏玺印符节,赋予官吏行使行政、军事、司法诸权以合法性。其三,严格实行官吏岁终“上计”。每年地方官须向国君呈报财政预算。国君采用合券制,年终稽查两片符券所载数目的盈亏。盈者升官受赏,亏者降职问罪,以督促官吏尽责尽力。其四,推广俸禄制。发放数额,依官职高低而有等差。俸禄取代封色,国君可随时任免或调动官吏。——李治安《中国古代官僚政治)(1)概括战国时期官僚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官僚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材料二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里的“监”是“掌监郡”的“监御史”。它隶属于御史大夫,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使地方官不敢欺骗和违抗中央。汉初,郡国并行,各郡没有设置监御史这个官职,但中央派人监察地方的作法继承下来。到汉武帝时,在全国置十三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刺史对上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对下主要监察郡守和强宗豪右,从其“周行郡国”可以看出,诸侯王也在督察之列。刺史以六条问事,形成“秩卑”“任重”的局面。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官,虽不是地方官,由于能控制地方长官,因而极易越权。随着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尖 锐,刺史(州牧)的秩位提高、权限扩大,刺史可以督察辖区内一切朝廷命官,有选举、劾奏之权,有权干预地方行政,又拥有领兵之权,事实上演变为地方的高级行政长官。有的州牧、刺史甚至权位父子相袭,实际上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摘编自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地方治理体系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影响。17.政权建设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的部分文献摘录文献名称相关内容摘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依据材料,任选两个文献,解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政权建设的艰辛探索历程。18.近代美国政治材料一1787年美国最终形成的共和政体方案,对历史上各种政体的要素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综合吸收:①它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了“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②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③它在英国式制衡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多向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材料二进入20世纪之后,在美国,效率成为驱动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文官培训课程涉及法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包括在岗培训、岗位轮换、案例研究等培训方式。政府通过政令或立法的方式为文官培训活动提供了严格的立法保障。美国坚持以培养专家型文官为导向,注重提高文官的专业技能,强调文官独特工作领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专门知识,虽然各类大学和私营机构的培训工作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但政府拥有文官培训活动的最终决定权,掌握“文官培训总方案的设计和总预算的下拨以 及使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公务员培训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自贾料《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①、②、③对应的美国政治制度的内容。(2)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美国文官培训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文官培训的积极作用。19.法治建设与政治文明。材料一传统文明的法是依托君权构建的,君权高于国法,法是君王之法,也就是“王法”。与之相应的是,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只是讲到王子,而不是“朕”或“寡人”。由于“国法”是君主统治的手段,故而刑法重于民法,治吏重于治民。……从夏、商、周到秦汉,建立在“血统”上的家法、宗法和国法之间的联系不断固化,从而形成了传统文化中天理、人情与国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摘编自王鸿生《历史的瀑布与峡谷》材料二古代罗马,私法广泛,涉及人、婚姻、家庭、继承、物、所有权、契约、私犯行为等内容,罗马法将涉及私利益的都纳入私法范围内。因此,从“私法”发生学的角度分析,近现代私法脱胎于罗马私法。正如艾伦·沃森指出:“罗马法十分重要,它的影响不仅遍及全球,而且还缔造了一个民法体系。”梁慧星也认为:“近代民法一语,乃从罗马法之‘Juscivile’一语沿袭而来。”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的体现,“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以至于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摘编自范进学《论私法的法理与法理的私法》(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罗马法的特点,并分析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教皇地位的衰落与国家世俗化发展要求打破原有的政治结构,换言之,主权国家的建构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启了基于领土的主权国家,国家的政治权限被划定在特定的领土范围以内,领土成为主权国家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战败退守英格兰等岛屿,客观上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战争也使英国民众普遍感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使英格兰人意识到他们的特性、统一性和共同的传统和历史”。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国家的权力从贵族的手中转移到君主手中,最后再转移到代表人民的议会手中,人民从徘徊于政治体系之外到能够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力,伴随这个过程,普通国民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逐渐巩固。——摘编自黄其松《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叙事——以英国为例的阐释》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二历史试卷(B卷)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1.2020年,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了许多汉代简牍和封泥,如图是其中一枚封泥,上面文字为“滇国相印”。该文物能证明()“滇国相印”封泥①汉朝加强“河西四郡”管辖②史籍记载的古滇国确实存在③中原制度文化影响云南地区④汉代对西南地区的有效治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封泥文字为“滇国相印”,可以佐证史籍记载的古滇国确实存在,②符合题意,相属于中原政治制度的内容,古滇国有相说明中原制度文化影响云南地区,③符合题意,在云南地区出图的“滇国相印”可以说明汉代对西南地区的治理,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题干古滇国位于云南地区,不属于河西四郡的范围,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两汉时期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间评议;魏晋时期由中央任命的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隋唐以来科举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选考。上述变化反映了()A.科研人才大量涌现B.才学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官员选拔的标准完全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两汉至隋唐时期。根据材料“两汉时期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间评议;魏晋时期由中央任命的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隋唐以来科举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可知,古代选官制度有乡举里选到中央评等,再到中央部门主持科举考试,甚至皇帝直接参与人才选拔,说明中央逐渐掌控了选官权,这反映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科研人才大量涌现的结论,表述错误,排除A项;古代入仕途径较广,如察举制看中 德行,而九品中正制看中门第,科举制看中才学,才学并不是唯一标准,排除B项;题干主旨并不是对比不同时期选官标准的差异,选项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C项。3.中国古代某时期政策开明,经济繁荣,各民族交往频繁。都城中出现“五陵年少金市(西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的景象。下列都城位置示意图与该景象对应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五陵年少金市(西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少年行》,描写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当时政策开明,经济繁荣,各民族交往频繁,B项正确;秦朝当时并没有七言诗歌,排除A项;李白是唐朝人,不可能记录元朝和清朝的景象,排除C、D项。故选B项。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北宋时期。根据材料“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及所学可知,该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加重了百姓的负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排除A项;“北宋走向衰亡”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王安石变法在理财上的不足,未涉及社会管控加强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5.史籍记载:“凡军民土庶诸色户计,所在官司不务存心抚治,以致军民困苦,或冤滞不为审理,及官员侵盗欺诳、污滥不法,若此之类,肃政廉访司、监察御史有能用心纠察,量加迁赏。”史料可用于研究()A.秦朝御史大夫的职权B.西汉依据才德察举官员C.元朝监察官员的职权D.清朝落实“圣谕十六条” 【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的关键信息“肃政廉访司”、“监察御史”可以推断出材料反映的朝代是元朝,它们都是元朝重要的监察官员,而且元政府对这些官员的本职工作完成情况“用心纠察,量加迁赏”,督促它们严格监察官员的职权,C项正确;其它选项的朝代判断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6.以下有关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沿革的表述,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三省六部制→中外朝制→行省制→郡县制B.中外朝制→郡县制→二府三司制→设立军机处C.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D.三公九卿制→郡国并行制→设立内阁→二府三司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三公九卿在秦朝时创立,中外朝制在西汉时期创立,三省六部制在隋朝创立,二府三司制在北宋时期创立,综上可知,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C项正确;中外朝制在三省六部制之前,排除A项;郡县制在秦朝时推行,要早于中外朝制,排除B项;设立内阁是在明朝时期,要晚于宋朝的二府三司制,排除D项。故选C项。7.康熙五十一年,颁布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于雍正二年为始,(直隶省)将丁银均摊地粮之内,造册徵(征)收”。至雍正七年,全国14个省份陆续效仿推行。这一系列变化说明()A.政府加强对户籍的管理,便于赋役征发B.赋税由征收粮食布帛开始变为征收银两C.资产作为征税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D.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于雍正二年为始,(直隶省)将丁银均摊地粮之内,造册徵(征)收”可得出这是清朝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废除人头税,按土地资产征税,资产作为征税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户籍的管理的信息,“造册徵(征)收”只是针对丁银的摊派,而不是人员的管理,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是这一时期“开始”,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征税的标准,而不是资源的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8.设置机构或职官是古代中央王朝管理边疆的重要举措。下列机构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域都护府②北庭都护府③理藩院④宣政院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西汉时期设置的西域都护府,②是唐朝设置的北庭都护府,③是清朝设置的理藩院,④是元朝时期设置的宣政院,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确排序是①②④③,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①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②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③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④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落实《共同纲领》关于民族问题的政策,因而派遣专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②正确;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原因,民族隔阂很深,因此该团旨在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清除,①错误;材料未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④错误;综上②③正确,①④错误,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0.从1965年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49个增加到111个。这一变化的背景包括①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②两极格局瓦解,冷战随之结束③中美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从1965年到1976年,正是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大量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诞生,而且20 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促进了中国外交的发展,C项正确;1991年冷战结束,排除A、B、D项。故选C项。11.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大会的一项重要权力是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决定是否应当以陶片放逐法放逐一位势力足以影响城邦稳定的政治家。这表明雅典城邦A.在政权建设中极力避免专制B.司法审判没有任何实际作用C.民主政治制度已经趋于完善D.公民大会注重调解政治纠纷【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因此通过陶片放逐法对威胁城邦稳定的野心家放逐行为说明的是雅典城邦在政权建设中避免专制对民主政治的破坏,A项正确;司法审判没有任何作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但是此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并不完善,排除C项;材料与调节政治纠纷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2.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去世,根据此前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来自德意志的乔治一世继承了英国王位,他不会说英语,也不了解英国情况,他和他的继任者对英国事务都缺乏兴趣,于是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这一情况()A.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创造了条件B.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提供了良机C.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偶然确立的D.说明议会操纵着英国的王位继承【答案】B【解析】【详解】乔治一世继承了英国王位后,不主持内阁会议,由大臣们“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国王逐渐统而不治,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提供了良机,B项正确;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英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AC项;材料强调英国国王逐渐失去行政权,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3.19世纪英国经历了三次议会改革,对此认识准确的是()1832年重新分配议席并修改选民资格,工业资产阶级大体获得选举权1867年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除矿工和农业工人外,工人阶级大多得到选举权 1884—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A.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B.工业革命推动了议会改革C.标志着文官制度的确立D.英国民众普遍获得选举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在1832年,1867年和1884至1885年英国经历了三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取得选举权,工人阶级大多取得选举权再到成年男性取得普选权,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和所学知识可知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B项正确;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排除A项;题干和文官制度没有关系,排除C项;题干中只是基本实现了成年男性的普选权,女性普选权还没有实现,排除D项。故选B项。14.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史实结论A11世纪,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在法庭上聆听证据,就事实问题作出决定欧洲国家普遍确立了完备司法制度B13世纪,英国《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建立D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A.AB.BC.CD.D【答案】D 【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从而使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D项正确;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不代表欧洲国家普遍确立了完备的司法制度,排除A项;《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并不代表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15.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见如图)是前苏联于1957年送给联合国的礼物。雕塑中的男子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他要改铸为犁的剑。它代表了联合国的宗旨之一,即A.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B.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C.实现各国的共享与共荣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铸剑为犁的雕塑体现的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宗旨,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16.官吏与国家治理材料一进入战国后,诸侯国君逐渐演变为集权专制君主,实行官僚制度。这套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其一,在官吏任免方面,突破“亲贵合一”“世卿世禄”的旧制。选拔官吏,或因军功,或由荐举、游说,或择自侍从养士。被任命的官吏多非贵族,“官无常任”,不得世袭。其二,以玺印符节作为官吏权力的象征和凭据。国君任命官吏时授予玺印,免职辞官时回收玺印。将帅统兵发兵,也须持有兵符。派遣使臣,则用国君授予的“节”,国君颁赐给官吏玺印符节,赋予官吏行使行政、军事、司法诸权以合法性。其三,严格实行官吏岁终“上计”。每年地方官须向国君呈报财政预算。国君采用合券制,年终稽查两片符券所载数目的盈亏。盈者升官受赏,亏者降职问罪,以督促官吏尽责尽力。其四,推广俸禄制。发放数额,依官职高低而有等差。俸禄取代封色,国君可随时任免或调动官吏。——李治安《中国古代官僚政治)(1)概括战国时期官僚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官僚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里的“监”是“掌监郡”的“监御史”。它隶属于御史大夫,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使地方官不敢欺骗和违抗中央。汉初,郡国并行,各郡没有设置监御史这个官职,但中央派人监察地方的作法继承下来。到汉武帝时,在全国置十三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刺史对上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对下主要监察郡守和强宗豪右,从其“周行郡国”可以看出,诸侯王也在督察之列。刺史以六条问事,形成“秩卑”“任重”的局面。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官,虽不是地方官,由于能控制地方长官,因而极易越权。随着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刺史(州牧)的秩位提高、权限扩大,刺史可以督察辖区内一切朝廷命官,有选举、劾奏之权,有权干预地方行政,又拥有领兵之权,事实上演变为地方的高级行政长官。有的州牧、刺史甚至权位父子相袭,实际上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摘编自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地方治理体系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影响。【答案】(1)战国时期,国君任免官吏且官吏不得世袭,颁发玺印符节作为行政司法等的凭据,建立上计制度按年度考核官吏,实行俸禄制,加强了行政管理。(或:量才任官,打破血缘世袭。权力出于君主,有利于加强集权。重视考核官员政绩,提高行政效率。实行俸禄制,强化君权。概括准确、表述清晰即可)背景: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社会经济发展。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士阶层崛起。各国进行变法,加强君主权力。(2)变化: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设置监御史监察各郡,到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并沿袭秦朝对地方监察办法;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派刺史监察地方长官和豪强;东汉后期刺史成为地方最高长官,地方行政从二级变为三级。影响: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损害了中央的权威;汉武帝对地方加强监察,打击地方豪强(稳定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东汉后期地方长官权力扩大,地方豪强的势力逐渐膨胀,军阀割据损害了中央集权。(写出两点)【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在官吏任免方面,突破‘亲贵合一’‘世卿世禄’的旧制。选拔官吏,或因军功,或由荐举、游说,或择自侍从养士。被任命的官吏多非贵族,‘官无常任’,不得世袭”可知,战国时期,国君任免官吏且官吏不得世袭;根据材料“以玺印符节作为官吏权力的象征和凭据。国君任命官吏时授予玺印,免职辞官时回收玺印。将帅统兵发兵,也须持有兵符。派遣使臣,则用国君授予的‘节’,国君颁赐给官吏玺印符节,赋予官吏行使行政、军事、司法诸权以合法性”可知,颁发玺印符节作为行政司法等的凭据根据材料“严格实行官吏岁终‘上计’。每年地方官须向国君呈报财政预算。国君采用合券制,年终稽查两片符券所载数目的盈亏。盈者升官受赏,亏者降职问罪,以督促官吏尽责尽力”可知,建立上计制度按年度考核官吏根据材料“ 推广俸禄制。发放数额,依官职高低而有等差。俸禄取代封色,国君可随时任免或调动官吏”可知,实行俸禄制,加强了行政管理。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进入战国后,诸侯国君逐渐演变为集权专制君主,实行官僚制度”“突破‘亲贵合一’‘世卿世禄’的旧制”并结合所学,可从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社会经济发展;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士阶层崛起;各国进行变法,加强君主权力等方面分析。【小问2详解】变化: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里的‘监’是‘掌监郡’的‘监御史’。它隶属于御史大夫,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使地方官不敢欺骗和违抗中央。汉初,郡国并行,各郡没有设置监御史这个官职,但中央派人监察地方的作法继承下来”可知,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设置监御史监察各郡,到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并沿袭秦朝对地方监察的办法;根据材料“到汉武帝时,在全国置十三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刺史对上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对下主要监察郡守和强宗豪右,从其‘周行郡国’可以看出,诸侯王也在督察之列。刺史以六条问事,形成‘秩卑’‘任重’的局面”可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派刺史监察地方长官和豪强;根据材料“随着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刺史(州牧)的秩位提高、权限扩大,刺史可以督察辖区内一切朝廷命官,有选举、劾奏之权,有权干预地方行政,又拥有领兵之权,事实上演变为地方的高级行政长官。有的州牧、刺史甚至权位父子相袭,实际上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可知,东汉后期刺史成为地方最高长官,地方行政从二级变为三级。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汉初,郡国并行,各郡没有设置监御史这个官职,但中央派人监察地方的作法继承下来”可知,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损害了中央的权威;根据材料“到汉武帝时,在全国置十三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刺史对上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对下主要监察郡守和强宗豪右,从其‘周行郡国’可以看出,诸侯王也在督察之列。刺史以六条问事,形成‘秩卑’‘任重’的局面”可知,汉武帝对地方加强监察,打击地方豪强(稳定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随着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刺史(州牧)的秩位提高、权限扩大,刺史可以督察辖区内一切朝廷命官,有选举、劾奏之权,有权干预地方行政,又拥有领兵之权,事实上演变为地方的高级行政长官。有的州牧、刺史甚至权位父子相袭,实际上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可知,东汉后期地方长官权力扩大,地方豪强的势力逐渐膨胀,军阀割据损害了中央集权。17.政权建设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的部分文献摘录文献名称相关内容摘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依据材料,任选两个文献,解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政权建设的艰辛探索历程。【答案】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制度,但国民政府长期实行独裁统治,并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的目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建立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局面不断发展。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对军阀、地主豪绅实行专政。这是中国共产党借鉴苏俄模式,创建人民政权的尝试。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中国共产党在边区政府推行抗日民主制度,实行“三三制”原则。在各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体现了革命阶层的广泛性,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为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借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奠定了新政权的理论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对新政权性质的规定,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民主专政,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总之,围绕政权建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经历制定目标——用革命手段掌握政权——通过新政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权,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艰辛探索历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以选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为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制度,但国民政府长期实行独裁统治,并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的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建立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局面不断发展。根据材料“ 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对军阀、地主豪绅实行专政。这是中国共产党借鉴苏俄模式,创建人民政权的尝试。根据材料“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中国共产党在边区政府推行抗日民主制度,实行“三三制”原则。在各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体现了革命阶层的广泛性,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为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借鉴。18.近代美国政治材料一1787年美国最终形成的共和政体方案,对历史上各种政体的要素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综合吸收:①它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了“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②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③它在英国式制衡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多向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材料二进入20世纪之后,在美国,效率成为驱动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文官培训课程涉及法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包括在岗培训、岗位轮换、案例研究等培训方式。政府通过政令或立法的方式为文官培训活动提供了严格的立法保障。美国坚持以培养专家型文官为导向,注重提高文官的专业技能,强调文官独特工作领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专门知识,虽然各类大学和私营机构的培训工作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但政府拥有文官培训活动的最终决定权,掌握“文官培训总方案的设计和总预算的下拨以及使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公务员培训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自贾料《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①、②、③对应的美国政治制度的内容。(2)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美国文官培训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文官培训的积极作用。【答案】18.①民众选举总统和国会,民主行使权力,参与政府。②总统制下,总统拥有行政权、外交权和军队指挥权,权力很大。③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实行联邦制。19.特点:培训目标的效率优先原则;培训内容的综合广泛性;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化;培训活动有立法保障。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文官队伍;使政府管理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为其他国家提供培训借鉴经验。【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内容:根据材料一“它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了‘ 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并结合所学可知,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即①民众选举总统和国会,民主行使权力,参与政府;根据材料一“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并结合所学可知,总统掌握大权,即②总统制下,总统拥有行政权、外交权和军队指挥权,权力很大;根据材料一“它在英国式制衡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多向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并结合所学可知,强调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即③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实行联邦制。【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特点:根据材料二“进入20世纪之后,在美国,效率成为驱动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可知培训目标的效率优先原则;根据材料二“文官培训课程涉及法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包括在岗培训、岗位轮换、案例研究等培训方式。”可知培训内容的综合广泛性;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化;根据材料二“政府通过政令或立法的方式为文官培训活动提供了严格的立法保障。”可知培训活动有立法保障。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美国坚持以培养专家型文官为导向,注重提高文官的专业技能,强调文官独特工作领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专门知识”可知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文官队伍;使政府管理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并结合所学从行政效率的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的进步和为他国提供培训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19.法治建设与政治文明。材料一传统文明的法是依托君权构建的,君权高于国法,法是君王之法,也就是“王法”。与之相应的是,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只是讲到王子,而不是“朕”或“寡人”。由于“国法”是君主统治的手段,故而刑法重于民法,治吏重于治民。……从夏、商、周到秦汉,建立在“血统”上的家法、宗法和国法之间的联系不断固化,从而形成了传统文化中天理、人情与国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摘编自王鸿生《历史的瀑布与峡谷》材料二古代罗马,私法广泛,涉及人、婚姻、家庭、继承、物、所有权、契约、私犯行为等内容,罗马法将涉及私利益的都纳入私法范围内。因此,从“私法”发生学的角度分析,近现代私法脱胎于罗马私法。正如艾伦·沃森指出:“罗马法十分重要,它的影响不仅遍及全球,而且还缔造了一个民法体系。”梁慧星也认为:“近代民法一语,乃从罗马法之‘Juscivile’一语沿袭而来。”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的体现,“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以至于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摘编自范进学《论私法的法理与法理的私法》(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治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罗马法的特点,并分析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19.特点:服务君权;重视公法和刑法;治吏重于治民;礼法高度融合。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封建小农经济的繁荣发展;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影响。20.特点:重视私法;保护私有财产。影响: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当代法律制度中的原则与做法均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影响甚至远及亚洲,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法律也不同程度受到它的影响。【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所以君权要高于国法,法是君王之法,也就是‘王法’。”“是君主统治的手段”得出服务君权(维护统治的工具);根据材料“故而刑法重于民法,治吏重于治民。”得出重视公法和刑法,治吏重于治民;根据材料“从而形成了传统文化中天理、人情与国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及所学得出礼法高度融合。第二问成因,根据材料“从夏、商、周到秦汉,建立在‘血统’上的家法、宗法和国法之间的联系不断固化”及所学可得出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宗法观念的影响;结合所学可得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封建小农经济的繁荣发展等因素。【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古代罗马,私法广泛,涉及人、婚姻、家庭、继承、物、所有权、契约、私犯行为等内容,罗马法将涉及私利益的都纳入私法范围内。”及所学可得出重视私法,保护私有财产。第二问影响,根据材料“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以至于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得出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与司法产生重要影响,当代法律制度中的原则与做法均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影响甚至远及亚洲,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法律也不同程度受到它的影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教皇地位的衰落与国家世俗化发展要求打破原有的政治结构,换言之,主权国家的建构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启了基于领土的主权国家,国家的政治权限被划定在特定的领土范围以内,领土成为主权国家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战败退守英格兰等岛屿,客观上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战争也使英国民众普遍感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使英格兰人意识到他们的特性、统一性和共同的传统和历史”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国家的权力从贵族的手中转移到君主手中,最后再转移到代表人民的议会手中,人民从徘徊于政治体系之外到能够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力,伴随这个过程,普通国民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逐渐巩固。——摘编自黄其松《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叙事——以英国为例的阐释》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答案】析:宗教改革强化了王权和国家民族意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家主权和独立原则;战争推动领土边界的确定与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语言的发展强化了民族认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封建等级制度瓦解。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英国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近代民族国家。评:英国发展为近代民族国家,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推动英国民族意识的增强。英国发展为近代民族国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推动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析:根据材料“中世纪晚期欧洲,教皇地位的衰落与国家世俗化发展要求打破原有的政治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强化了王权和国家民族意识;根据材料“《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启了基于领土的主权国家,国家的政治权限被划定在特定的领土范围以内”可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家主权和独立原则;根据材料“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战败退守英格兰等岛屿,客观上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可知,战争推动领土边界的确定与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根据材料“战争也使英国民众普遍感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使英格兰人意识到他们的特性、统一性和共同的传统和历史’。”可知,民族语言的发展强化了民族认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根据材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国家的权力从贵族的手中转移到君主手中,最后再转移到代表人民的议会手中,人民从徘徊于政治体系之外到能够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力,伴随这个过程,普通国民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逐渐巩固。”可知,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封建等级制度瓦解。综上,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英国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近代民族国家。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Word版附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Word版附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Word版附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Word版附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Word版附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Word版附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Word版附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Word版附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Word版附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30 14:55: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930.6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