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5届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2、汉律中有“非正与乱妻妾位律”,诸侯王施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只允许嫡子为嗣:如正妻无子,则除国为郡,庶子再多也无用;若试图让庶子继承,即所谓“非正”,免为庶人;如若试图从母亲那里变更庶子地位,则为“乱妻妾位”,不仅免为庶人,而且有时还处以迁刑。这一政策旨在(   )A.彰显中央法律权威B.削弱诸侯王的势力C.维护嫡长子继承制D.遏制外戚政治影响3.清代规定:“满洲、蒙古尚书以下,司官、小京官以上,亲伯叔兄弟同衙门者,令官小者回避。……祖孙父子,均令子孙回避。……汉官在京部院祖孙父子亲叔伯兄弟回避之例,与满洲蒙古同。”清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A.维护等级制度B.学习汉族文化C.加强官员管理D.消除民族隔阂4、中枢机构是王朝行政决策的核心,是加强君主专制的关键所在。以下对于历代中枢机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对国家事务有至高决定权B.汉武帝设中朝——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C.隋唐三省六部——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D.清朝设军机处——解决皇权与相权之间长久纷争5.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认为西方的议院只不过是“彼族实暗合经义之精,非能为新创之治也”,“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谋及庶人为大同”。康有为的这些言论(   )A.极力推崇古代大同思想B.对欧美制度盲目排斥C.尚未突破传统政治思维D.试图为变法减小阻力6.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交临时政府部长人选名单。临时参议院认为其中宋教仁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章太炎标新立异,好唱反调,于是否决了该名单。此后,孙中山将人选调整为程德全和蔡元培,名单获得通过。由此可见,当时(   )A.临时政府与国会矛盾尖锐B.民主政治理念初步践行C.革命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D.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7.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打下茶陵县城,由部队任命了一名县长。毛泽东知道此事后,建议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建立真正代表工农兵利益的政府。后来工农兵代表推选谭震林为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这一事件(   )A.推动了国民大革命B.积累了政权建设经验C.开辟了革命新道路D.团结了农村各个阶级8.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课的笔记,其中事件与意义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事件意义A1901年,清政府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B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标志中国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C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D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标志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A.AB.BC.CD.D9、1928年,国民党中央通过《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闭会期间,政权“付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负责“国民政府组织法之修正及解释”。这体现出(   )A.国民政府强调严格依法行政B.国民党党内推行独裁专政C.国民政府践行“三民主义”D.国民党剥夺人民民主权利10、1952年12月12日,在给西北各族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的复电中,毛泽东主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各民族就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足以战胜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强盛的国家。”这主要表明了(   )A.参加抗美援朝的重要目的B.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C.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D.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精神11.1958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规定干部下放参加农业、工业、交通业等行业的劳动;要求下放干部服从所下放的单位领导,与工农群众同甘共苦,向工农群众学习,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据此可知,这一规定(   )A.体现了我国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探索B.表明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民主化C.有利于干部队伍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D.说明了新中国初期干部管理的务实灵活12、下图为改革开放后的一幅画该图反映了()A.国家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工作的重心B.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深入发展C.经济转轨背景下个体发展的不确定D.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多元化发展路径13.关于古希腊罗马政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军事统率权B.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权力由元首、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掌握C.雅典公民大会由城邦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D.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公民都包括成年男性和妇女,都有资格参与政治14.中古时期,欧洲一些国家实行“恩赐官职制”,即国王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事务,并赐予他们官职,让其管理分散在各地的王室地产。这(   )A.说明国王摆脱了神权影响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兴起 C.反映了封君封臣制的形成D.有利于扩大王权的影响15.西方有学者认为,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意味着地方贵族、教士和市民在支持王权的同时,借助这一文件,他们力图禁止王室官员在地方上滥用权力,捍卫他们自己对领地、城市和教区的维护与管理权力,即地方的统治阶级在当地加强他们精心和细致地处理基层社会事务的权力”。该学者意在说明《大宪章》(   )A.是贵族、教士和平民反抗王权的工具B.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C.推动欧洲社会基层自治模式开始出现D.体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斗争与妥协16.“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14世纪,法国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法国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B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C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美国政体深受启蒙思想影响D1875年,法国通过新宪法,规定了总统与国会的权力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A.AB.BC.CD.D17.二战后德国的高级行政管理官员往往被称作“政治性行政管理官员”,一般担任各部秘书长或职能部门领导人,他们的任免往往依据政治标准,由现任政府决定。这些高级文官帮助一些官员,代为起草各种法令、演说稿、质询,并向官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政治现象(   )A.破坏了政治中立原则B.动摇了西方政党政治C.改变了选官用人制度D.推动了文官制度成熟18.二战后,消费社会逐渐在欧美国家兴起,50年代的洗衣机广告代表了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如下图所示)。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福利国家与技术创新有利于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有所调整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助推了广告业的兴盛D.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取代了世界市场19.1947年,苏联不少地区缩小集体农庄基本劳动组织的规模,成立劳动组,并实行包产到组的制度。负责全国农业领导工作的安德烈也夫在《真理报》撰文指出:“集体农庄劳动基本形式越个体化……对发展粮食和畜牧业越有成效”。这些探索(   )A.改变了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性质B.冲破了斯大林模式对农业的束缚C.拉开了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序幕D.反映了苏联社会摆脱困境的愿望20.二战后为促进各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成立了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以下有关这些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B.②以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增强会员国的信心C.③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D.④其成立旨在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单边贸易体制21、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22、有西方学者认为,“通过国际媒体传入的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想象,引发了整个东欧的民主化运动”,“媒体关于共产主义政府政策失灵和西方生活方式的报道侵蚀了其政权的合法性”。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国际媒体”主要充当了A.雅尔塔体制的捍卫者B.世界动荡的助推器C.苏东剧变的始作俑者D.西方和平演变的推手23.在许多人看来,2001年“9·11”之后,美国和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牛津大学的尼尔·弗格森提出,我们必须把“9·11”事件的重要性放在已有的历史趋势中,并进一步分析此后会出现的历史趋势。下列选项中,与随后世界发展演变相符的有(   )A.美国更热衷于对世界各国施加影响B.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C.全球治理机制与国际协调得到完善D.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渐趋形成24、在当今世界新形势下,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相应的治理机制。其中,某组织的成立“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该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B.二十国集团 C.上海合作组织D.欧洲联盟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这是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时期。非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在1957﹣1968短短的12年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席位,它们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段炳麟《世界当代史》材料二  回顾历史,非洲国家政局虽总体趋稳,但在独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不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道路上,非洲国家在毫无经验的前提下,盲目模仿外来经济发展模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相关统计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来看,非洲国家几乎毫无例外处于单一经济结构,而且出口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农、矿初级原料产品,基本找不到工业制成品或者加工产品。长期以来,非洲是接受国际援助的主要地域之一,2017年约占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对外援助总额的28.6%,国际援助已成为大多数非洲国家解决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重要补充,而这却助长了非洲的依赖综合症,削弱了非洲国家的治理或行政能力,从而加剧了非洲经济发展的困难。——摘《试析独立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后非洲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简要谈谈应如何应对(8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几年来日本和欧美各界舆论围绕亚洲太平洋地区,热烈谈论“亚太的崛起”和“太平洋的挑战”。有人认为大西洋地区已趋衰落,欧洲中心主义的政治格局将为另一种力量所取代,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中心,断言“太平洋地区将发展成为支配世界经济的地区”,“未来是太平洋时代”,“人类的命运决定于太平洋”——摘编自伍贻康《“未来是太平洋时代”吗?》根据材料,结合二战后的人类历史,围绕国际格局的变化,写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别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属地监察。魏晋时御史台独立,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察机关,中央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所扩大。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政令之推行有缺失,则台官弹劾之;政令自身有不当,则谏官封驳之”,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摘编自唐海歌《承袭与变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材料二 《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创了议会对行政、司法监督的先例。随着英国政治发展,下院的地位逐步提高,议员被视为步入政界的阶梯。许多人花费巨资收买选民,议员议席成为标价商品。一些商人大肆贿路政府官员,以便取得特权。1693年,东印度公司给权贵送礼达9万英镑。反腐败的监察制度随着英国政治、经济发展起来。19世纪,在中小资产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英国进行三次议会改革,完善了议会监督英王和政府及司法机关的职能。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摘《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监察制度职能逐渐完善的原因(6分)28、(12分)时代催生变法改革,改革推动时代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中期面临两大难题:一贫,国库年年赤字;二弱,十战九败,岁岁输钱帛于辽夏。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变法革新。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拉开变法序幕。改革“以择术为始”,确立经世务实的新经术治国思想。富国强兵是新法根本,为此,他以“变风俗,立法度”为突破口,用法治推进改革。在定制度、立法度的决策上,他继承儒家德治、吸收法家长处,确立“以中人为制”的决策模式,按中人(多数人)的标准制定法令制度,坚决反对垄断,极力抑制兼并。他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先易后难、步步深入,改革取得明显成效。1074年,吕惠卿接替参知政事,打击改革派,改革最终失败——摘编自《王安石变法始末》材料二1901年,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法治。……盖不易者三纲五常。”开始行政改革,裁汰书吏、差役,增设外务部、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新机构。1906年,清廷预备立宪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做法,推出中央新官制。其中内阁、军机处一切照旧,一些主要与宫廷皇室有关的机构,均保留不变。此后,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又出台了地方官制改革方案,并宣布该方案先在东三省试行,各省于15年内分期完成。对于此次清廷的行政改革,当时舆论大失所望,感叹:“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而东三省官制改革又直接导致清廷内部发生轰动朝野的“丁未政潮”(1907年春夏间)——摘《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的改革思想(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行政改革失败的原因(6分)2025届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卷答案DBCCDBBBDDCDCDDCACDDBDAB25.(1)特点:发展迅猛、范围广、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新兴的独立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任答3点)(2)障碍:政局动荡;盲目模仿外来经济发展模式,缺乏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策略;单一制经济结构的束缚;工业基础薄弱;过度依赖国际援助;不平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压制。(任答3点)应对:加强对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探索;非洲国家间广泛开展互助合作;积极健全完善工业体系(任答2点2分)26.答案示例1题目:冷战结束后世界的中心从欧洲转向亚太地区(2分)论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冷战对峙结束,意识形态的对抗衰减;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东欧国家加入欧洲联盟,欧盟的实力有所增强,但不足以与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抗衡,因此,欧洲不再是世界力量角逐的中心。就太平洋地区而言,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众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这些国家参与全球分工体系,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国际组织活跃,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且,中国、日本是传统的亚太地区大国,是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既是一个欧洲国家,也是一个亚太国家,因此随着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8分)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演变,亚太地区日益成为世界的中心(2分)示例2题目: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上“太平洋时代”已见雏形。论证: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滞胀”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福利国家建设捉襟见肘,社会运动频繁。20世纪8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故整体上看,欧洲在衰落。20世纪70—80年代,广大亚太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如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增长迅速,逐渐成为经济大国。而美国和日本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总之,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与亚太的经济发生态势发生转变,预示着“太平洋时代”的到来。27.答案(1)演变:监察与行政分离,监察机构日趋独立;监察机构规模逐渐扩大,体系日益完整严密;从台谏合一到台谏并行,相互配合;检察权力随着君权的强化而加强(8分)(2)原因: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出现了腐败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工业革命的逐渐展开;议会改革的不断推动(6分)28.【答案】(1)思想:经世务实;儒法并用;中人为制,先易后难,步步深入(6分)(2)原因:政权掌握在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改革未涉及根本政治制度,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改革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的矛盾和加重人民负担;改革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任答3点)2025届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卷答案DBCCDBBBDDCDCDDCACDDBDAB25.(1)特点:发展迅猛、范围广、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新兴的独立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任答3点)(2)障碍:政局动荡;盲目模仿外来经济发展模式,缺乏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策略;单一制经济结构的束缚;工业基础薄弱;过度依赖国际援助;不平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压制。(任答3点)应对:加强对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探索;非洲国家间广泛开展互助合作;积极健全完善工业体系(任答2点2分)26.答案示例1题目:冷战结束后世界的中心从欧洲转向亚太地区(2分)论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冷战对峙结束,意识形态的对抗衰减;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东欧国家加入欧洲联盟,欧盟的实力有所增强,但不足以与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抗衡,因此,欧洲不再是世界力量角逐的中心。就太平洋地区而言,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众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这些国家参与全球分工体系,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国际组织活跃,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且,中国、日本是传统的亚太地区大国,是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既是一个欧洲国家,也是一个亚太国家,因此随着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8分)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演变,亚太地区日益成为世界的中心(2分)示例2题目: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上“太平洋时代”已见雏形。论证: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滞胀”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福利国家建设捉襟见肘,社会运动频繁。20世纪8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故整体上看,欧洲在衰落。20世纪70—80年代,广大亚太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如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增长迅速,逐渐成为经济大国。而美国和日本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总之,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与亚太的经济发生态势发生转变,预示着“太平洋时代”的到来。27.答案(1)演变:监察与行政分离,监察机构日趋独立;监察机构规模逐渐扩大,体系日益完整严密;从台谏合一到台谏并行,相互配合;检察权力随着君权的强化而加强(8分)(2)原因: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出现了腐败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工业革命的逐渐展开;议会改革的不断推动(6分)28.【答案】(1)思想:经世务实;儒法并用;中人为制,先易后难,步步深入(6分)(2)原因:政权掌握在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改革未涉及根本政治制度,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改革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的矛盾和加重人民负担;改革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任答3点)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30 14:10:02 页数:4
价格:¥2 大小:242.3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