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二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300~5800年)动物骸骨遗存分类(单位:个)。由此可推知,当时的凌家滩()物种丽蚌鱼鸟狗虎梅花鹿大型鹿科小型鹿科猪数量4111218120500A.物产丰富生活富足B.劳动生活方式以渔猎采集为主C.社会组织能力强大D.原始畜牧业已获得一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中,猪骸骨占比远远高于其他动物,呈现单一化的趋势,这反映出当时凌家滩人已开始对猪进行饲养,即畜牧业已获得一定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均动物的占有量,无法得出生活富足的结论,排除A项;旧石器时代的劳动生活方式以渔猎采集为主,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组织能力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下图为1972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旟(yú)鼎。鼎内壁铸有铭文28字,大意为“某年八月初,王姜将原赐予师栌的土地收回,转赐给旟,旟便做此鼎纪念”。该铭文可用于研究西周() A.周王室权力的衰微B.土地所有权的归属C.手工业技术的传承D.分封制的具体流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材料“王姜将原赐予师栌的土地收回,转赐给旟,旟便做此鼎纪念”反映出当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特点,即当时实施土地国有制,诸侯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周王尚能掌控国家土地的分配,排除A项;该铭文与手工业技术的传承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记录了周王转赐土地的事情,未涉及分封的具体流程,排除D项。故选B项。3.西周时期,楚王熊渠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春秋时期,楚国逐渐将“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定为发展战略;战国时期,楚国不仅与秦、齐等国一起共称“诸夏”,且成为“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的强国。这一变化()A.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B.彰显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C.反映出诸侯争霸推动了各民族相互交融D.折射出传统华夷观念退出了历史舞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楚国对中原华夏文化抱以排斥态度;春秋时期,楚国不仅努力向中原文化靠拢,还力图整合南方各少数民族争霸中原;战国时期,楚国已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并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势力之一。这反映出西周至战国时期,楚国华夏认同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最终融入华夏文明之中,这一变化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A项正确;材料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各民族相互交融,排除C项;中国古代“华夷观念”一直存在,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巩固,这一观念逐渐被淡化,“退出了历史舞台”的说法与史实相悖,排除D项。故选A项。 4.春秋时期,鲁宣公宣布推行“初税亩”,即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收税。战国时期,李悝则实施“废沟洫”,即铲除井田的疆界,并强调要“尽地力之教”,规定:“上上之田收下下,女(汝)则有罚;下下之田收上上,女(汝)则有赏”。该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A.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B.经济政策发展推动生产力提高C.统治阶层努力适应时代变革D.土地制度各国变法核心内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逐渐崩坏,鲁国实行“初税亩”以保障政府税收,这在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战国时期李悝变法则进一步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以应对诸侯争霸的需要,鲁国和魏国的这些举措反映出当时统治者积极调整经济政策以应对社会转型的时代变革,C项正确;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标志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最终确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在社会封建化转型的潮流中,统治者积极调整政策,这与生产力发展无关,排除B项;鲁宣公推行的初税亩主要针对的是土地税收,排除D项。故选C项。5.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并强调“礼乐不兴”最终只会“民无所措手足”。墨子认为:“为乐”只会使“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并指出:“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二者对“乐”的不同认识()A.表明思想争鸣影响文艺发展B.在目的上具有一定相通性C.体现了学术思想互不兼容D.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主张推行西周的“乐”制,认为只有规范的礼乐制度,社会秩序才会稳定有序;墨子则反对实施“乐”制,并认为“乐”制只会增加民众的负担。二者虽然对于“乐”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在本质上都是希望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理想社会,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孔、墨二人对于“乐”的不同理解,不能反映思想争鸣影响文艺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孔、墨二人对于“乐”的相反认知,并不代表二者学术思想完全的互不兼容,且墨子原为儒门弟子,其思想与儒学也存在部分相似之处,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明孔子、墨子对于“乐”的内涵的理解,没有体现阶级矛盾尖锐,排除D项。故选B项。6.公元前221年,嬴政令丞相、御史向天下颁布诏书,下面为其内容节选。由此可知,该诏书的颁布旨在() 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叛)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A.建构大一统政权的合法性B.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的祸首C.树立皇帝独尊的政治地位D.借助宗法神权稳定社会秩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后便下诏书称:“秦灭六国因为六国叛秦或对秦国图谋不轨,最终秦国才发兵平乱,使天下大定。”该诏书通过将战争罪责归咎于六国,论述了秦灭六国的正义性,进而构建秦大一统政权在全国的合法性,A项正确;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的祸首的目的是说明秦大一统政权的合法性,排除B项;材料旨在构建秦大一统政权的合法性,与皇帝独尊及宗法神权统治无关,排除C、D两项。故选A项。7.先秦时期,肉刑较为普遍。至秦时,虽允许用军爵、金钱、劳役、冗边等方式赎肉刑,但普通百姓只能赎耐(剔除胡须)、黥(脸上刺字)等普通肉刑。汉初在继承秦律这一制度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可赎肉刑的范围,并对各刑所需缴纳的赎额也予以明确规定。汉政府的这一举措()A.表明肉刑在汉代已经被废除B.意在推动社会恢复和发展C.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日益恶化D.践行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初相较秦朝进一步扩大了百姓可赎肉刑的范围,进而降低对百姓肉体的残害,结合汉初因战乱百废待兴的社会背景可知,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进而巩固汉王朝政权,B项正确;肉刑在中国古代始终存在,如汉武帝时司马迁曾受宫刑,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当时社会风气变化情况,排除C项;汉初实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排除D项。故选B项。8.东汉班超仿照西汉刘歆的《七略》,撰成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艺文志》。在该志中,班超以 《六艺略》为首,并强调“六艺之文……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此外,他还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的顺序记录了诸子十家的主要著作。这折射出当时()A.著史规范的逐渐统一B.史书编撰体例得到创新C.儒学正统观念的强化D.诸子思想的交融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班超撰写《艺文志》时以儒家“六艺”为首,记录诸子著作时也以儒家为首,这体现了班超恪守儒学独尊的思想,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班超撰写《艺文志》时的“尊儒”思想,未涉及其他史书是否恪守“尊儒”思想,无法得出著史规范统一的结论,排除A项;史书编撰体例主要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断代体,材料与之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班超分门别类的记录诸派及诸子著作,未涉及诸派及诸子思想的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9.《晋书》记载,琅琊王司马睿移居建康时,“士庶莫有至者”。同年上巳节,司马睿“乘肩舆,具威仪”,在琅琊王氏的王敦和王导兄弟的陪同下亲自参与祭祀,吴人纪瞻、顾荣等江南望族则“窃觇(查看)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该事件反映出当时()A.士族与皇权矛盾较为尖锐B.门阀政治具有存在的基础C.司马睿知人善用深得人心D.江南的社会等级观念浓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琅琊王司马睿,即后来的晋元帝刚到建康时,并未受到江南士族的重视,统治基础薄弱,在得到琅琊王氏中的王敦和王导兄弟的支持后,逐渐赢得了的江南士族的支持,这反映出当时皇权的衰落和士族势力的强大,这为东晋门阀政治的出现奠定了一定政治基础,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在士族支持下皇权得以巩固,材料与二者矛盾尖锐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在琅琊王氏的支持下,司马睿政治统治的逐渐巩固,这与司马睿的知人善用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在士族势力的支持下得以巩固,这与社会等级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孝文帝统治时期积极“去故存新”,如:迁都洛阳,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讲汉语、穿汉服,“欲令魏朝齐美于殷周”。有学者指出:尽管我们不能把北魏乱亡完全归咎于孝文帝的改制,但他付出了将本民族消融于汉族的代价,却加速了鲜卑贵族的腐化。材料旨在强调孝文帝改革()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B.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C.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D.历史影响具有双重性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孝文帝改革既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转型,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同时加速了鲜卑族同化于汉族之中和鲜卑贵族的腐化,为北魏政权的灭亡埋下了一定的伏笔,这反映出孝文帝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D项正确;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双重影响,而非仅涉及其积极或消极的一面,排除B、C两项。故选D项。11.汉末魏晋以来,战乱使关中灌溉设施长久失修,农业生产每况愈下。至隋立国,残破的经济已无力支撑新政权庞大的官僚机构,甚至出现开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竟率饥民出关就食,成为天下笑的“逐粮天子”。该材料主要反映出隋朝()A.封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B.义仓制度建立的动机C.大运河修建的历史必然D.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魏晋至隋朝,关中地区经济日益衰落,以至于无法保障都城的经济安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江南地区经济地位日益提高,逐渐成为国家赋税重心,即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分离现象日益凸显,为缓解都城的粮食危机,开挖运河以扩大南粮北运逐渐成为国家社会的必需,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关中地区因长期战乱而衰败,这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无关,排除A项;义仓制度建立的目的是备粮赈济以巩固统治,材料强调的则是关中经济衰退难以保障都城经济安全,排除B项;材料与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下图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白瓷皮囊壶,是模仿皮囊而作的瓷质盛酒(水)器。该壶通体施白釉,釉面匀净、光润;壶上部有环式提梁,壶身两侧周边做仿皮囊缝合的起线装饰,上部饰花叶纹。该文物可用于说明唐朝()A.民族间存在经济文化交流B.制瓷工艺领先世界C.对外政策开放包容的特点D.社会风尚日益胡化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皮囊壶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物品,故该白瓷皮囊壶杂糅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并利用中原地区工艺制成,兼具汉族与少数民族特色,该物品的出现反映出唐王朝与周边民族存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A项正确。材料只说明了唐代白瓷皮囊壶的材质、作用和纹饰,未涉及中外制瓷工艺的对比,无法得出中外制瓷工艺的优劣,排除B项;该物品体现出唐王朝与周边民族存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这与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说明了唐代白瓷皮囊壶的材质、作用和纹饰,只是一个生活器物,而社会风尚体现在各个方面,无法论证当时社会风尚日益胡化,排除D项。故选A项。13.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代宗即着手重建国子监,并颁布诏书称:“其诸道节度、观察、都防御等使,朕之腹心,久镇方面,眷其子弟……恐干戈之后,学校尚微,僻居远方,无所咨禀,负经来学,宜集京师”。虽天灾、战乱不止,唐政府仍给予国子监大量财政支持。唐代宗这一举措()A.旨在利用儒学维护社会秩序稳定B.体现了政府恢复教育的强烈愿望C.适应了中央集权强化的现实需要D.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安史之乱后,唐代宗不顾政府财政问题,执意恢复国子监,并让地方节度使等要员派遣子弟入国子监学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割据的隐患日益加剧,唐代宗这一举措即为变相的“质子制”,欲以此挟制地方藩镇,巩固中央集权统治,C项正确;材料中的这一举措旨在利用藩镇“质子”强化中央集权统治,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重建国子监,且主要面向地方藩镇子弟,该举措与政府恢复教育发展的强烈愿望和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无关,排除B、D两项。故选C项。14.景龙二年(708年),节愍太子初立,韦皇后因其非己所生,便让唐中宗下诏收回给太子赏赐,让其与藩王一样每年定量领取物品。门下省给事中卢则认为太子身为储君,按传统制度其用度与君主一致,一应物品所需,可从库藏中广为支取,无须同于藩王,并以此封驳了诏令。该事件反映出当时()A.门下省处于决策中枢的地位B.政治决策的民主色彩浓厚C.国家治理严格遵循传统制度D.专制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中宗虽然下诏收回给节愍太子的赏赐,但卢则粲以太子为储君,其用度应与君主一致,可从库藏中广为支取等理由封驳了该诏书,这反映出当时皇权受到一定的制度制约,D项正确。三省六部制规定,门下省掌审议职权,而非决策,排除A项;此时处于封建专制时代,尚未建立民主制度,与史实相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在制度约束下皇帝被迫遵循传统,且唐朝违制现象较为普遍,与史实相悖,排除C项。故选D项。15.唐初,赋税征收实行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唐朝中后期实行的两税法则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在当地有资产、土地者,均需上籍定等征税。唐朝赋税制度的这一变化()A.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B.利于应对民户流动引发的问题C.促成了赋税形式的转型D.意在保障农时以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按人征税、按户征调,但唐中期以后战乱和土地兼并导致民户流动加快,政府掌握的户数日益减少,影响了政府财政征收,而两税法中“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则扩大了政府赋税征收的对象,利于避免因民户流动引发的赋税征收问题,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未涉及农民实际赋税征收状况,且唐中后期两税法外又增加诸多杂税,农民赋税负担并未减轻,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赋税征收标准变化,未涉及其赋税形式的情况,且唐朝时期仍以实物租税为主,排除C项;租庸调制下农民可以“输庸代役”以保障农时,排除D项。故选B项。16.有书法家评论某一字体为:“举而察之,以似乎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顺气,转相比附,窈娆廉苫(纤细),随体散布…(如)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猿飞鼬相奔趣。凌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张牙舞爪)”。下列书法作品符合该字体特征的是()A.B.C.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可知,该字体从通篇章法上看,如同微风拂荡山林四野,节奏律动,俯仰和谐,姿态优美,大小参差,浑然一体;字形变化莫测,或如玄螭狡兽嬉戏、或如腾猿飞鼬奔跑、或如鲤鱼打挺、或如惊龙翻腾,故该字体应为草书,A项为张旭草书的代表作之一《肚痛贴》,A项正确;其他三项分别为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楷书)、东汉《乙瑛碑》(隶书)和秦代“会稽石刻”(李斯碑,小篆),排除BC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制度简介选举制在原始民主发展阶段,主要选举部落联盟领导人。商朝时是地方基层官员的一种选任方式;西周则“士、中士、下士、府、史、胥、徒,取诸乡贤与能,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春秋战国时期,荐举选官日益普遍,大批贤能之士通过荐举步入仕途,取得高位学仕制即由学入仕。夏商周三代,无论是卿大夫以上世袭的官员和从士中选拔的官吏,都需要通过学校进行培养世官制即古代贵族世代承袭官职的制度,主要存在于夏商西周到春秋初期军功制是春秋战国时期按照作战功劳大小赏给爵位和官职的制度。盛行于魏、韩、楚、赵、燕、齐、秦等国,而以秦最为发达 客卿制指在一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人,被以客礼相待,以客的身份入仕。“客卿”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战国,其中燕、齐、赵、韩、秦等国均有客卿,秦国最为活跃。与客卿制密切相关的是养士制,由政府或执政的高官豢养一批具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士人,作为人才储备,为己所用——摘编自齐秀生《先秦官吏选拔制度述略》材料二两汉实行察举制,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的科目;中央和地方官吏按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或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宰相、九卿等策试,最后根据对策成绩授官。魏晋时期,为了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推出了“九品中正制”,即在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其本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地方士人,评列为九品,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该制除考察士人的经学、德行、乡间清议外,还增加了家世、实才等内容。隋唐时期,废九品中正制而行科举制,即官府定期举行考试,通过明经、进士等科考查学子经义、时务策和诗赋等,并根据考试成绩的优劣来选取人才。该制度下,不问出身,学子均可参加官府的逐级考试。——摘编自姜国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变化浅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先秦时期选官制度发展的背景。(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并分析隋唐科举制的历史意义。【答案】(1)背景:周王室衰落,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诸侯争霸战争日益加剧;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流动加快。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士阶层的逐渐壮大;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2)发展趋势:选官权力逐渐由地方收归中央;选举标准逐渐由血缘、门第转向以才为主;人才来源逐渐下移;选拔程序日益公平。历史意义:为后世选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强化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统治;有利于促进社会崇文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官僚政治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落,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使士阶层的逐渐壮大。孔子开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得这一时期学术下移。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按照作战功劳大小赏给爵位和官职的制度。盛行于魏、韩、楚、赵、燕、齐、秦等国,而以秦最为发达,说明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战争日益加剧。同时,客卿出现,其中燕、齐、赵、韩、秦等国均有客卿,秦国最为活跃,可以得出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流动加快。【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两汉实行察举制,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的科目,魏晋时期,推出了“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废九品中正制而行科举制,即官府定期举行考试,可以得出可以得出选举标准逐渐由血缘、门第转向以才为主。在官员的选拔上,选官权力逐渐由地方收归中央。在科举制下,不问出身,学子均可参加官府的逐级考试。可以得出人才来源逐渐下移。官府定期举行考试,通过明经、进士等科考查学子经义、时务策和诗赋等,并根据考试成绩的优劣来选取人才,说明选拔程序日益公平。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隋唐的科举制,首先为后世选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科举制下,不问出身,学子均可参加官府的逐级考试,这就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这一制度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官僚政治的发展,科举制也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强化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统治,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崇文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部分重要的水利设施及其简介名称简介江汉运河约公元前600年,为解决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分离及粮草运输问题,楚庄王令孙叔敖率领民众挡沮水作渠,引江水入汉江支流扬水,最后直通郢都。楚昭王时,伍子胥率吴师伐楚,疏浚此运道以入,故此运河又称“子胥渎”。都江堰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后,为解决物资供给和兵员运输问题,秦昭襄王任命李冰为蜀地郡守,兴修水利。李冰到任后,仔细踏勘,率领当地民众凿山分水,将岷江一分为二,既减缓水势,又引水入成都。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写道:“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郑国渠公元前246年,韩国派水工郑国说服秦王兴建郑国渠,以消耗秦国国力。郑国拦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让渠的主干线沿山麓自西向东伸展,并将冶水、清水等收入渠中,最终注入洛水。“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材料二春秋至唐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统计表(部分)秦汉 朝代省春秋(公元前722—公元前481)战国(公元前481—公元前255)(公元前255—公元前206)(公元前206—220)三国(220—265)晋(265—420)南北朝(420—589)隋(589—618)唐(618—907)陕西……1182……932河南13…19104…411山西1……4111332河北………5123124甘肃……11………4江苏32…1328118安徽1……13…4112浙江…2…4232244江西………1…11…20福建……………2…429各朝代合计6715423151925226——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和水利事业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至唐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答案】(1)特点:农业生产与军事争霸相结合;政府主导;因地制宜。(2)发展趋势:水利工程设施数量不断增多;分布区域不断扩大;由北重南轻向南重北轻转变。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汉末魏晋以来北民南迁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水土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大;国家疆域不断扩大。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为解决物资供给和兵员运输问题,秦昭襄王任命李冰为蜀地郡守,兴修水利”“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可知,农业生产与军事争霸相结合;根据材料一“楚庄王令孙叔敖”“秦昭襄王任命李冰”“韩国派水工郑国说服秦王兴建郑国渠,以消耗秦国国力”可知,政府主导;根据材料“仔细踏勘,率领当地民众凿山分水,将岷江一分为二,既减缓水势,又引水入成都”“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让渠的主干线沿山麓自西向东伸展,并将冶水、清水等收入渠中,最终注入洛水”可知,因地制宜。【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至唐(中国)。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二图表,首先横向对比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工程设施数量不断增多;第二纵向对比发现,很多地方从无到有,分布区域不断扩大;就整个南北方水利工程建设来看,逐渐由北重南轻向南重北轻转变。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政治方面,国家疆域不断扩大;经济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汉末魏晋以来北民南迁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水土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大。社会环境方面,国家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提高。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般认为佛教是在东汉明帝遣使求法后传入中国的。但在此之前,佛教已从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翻越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传入中国内地及西藏、云南等地,为外来商人提供服务。传播期间,常发生僧侣与道士斗法取胜的故事,这为佛教吸收了众多权贵的皈依。经过两百多年,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译经活动。起初主要由私人支持的外来僧人主持,东晋道安和尚则是本土僧人主持译经的第一人,而唐朝玄奘和尚主持的译经活动则是历史上的一个顶峰。译经过程中,不仅突出了孝道观念,还将轮回报应的重点从来世报转移到报在子孙。此外,汉译经书还强调前世福报和转轮圣王,为帝王的庄严、王朝的更迭和帝王的世袭提供了有力论证。——摘编自方永《试论佛教中国化》材料二唐初实行均田制,“凡道士给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并保留其免赋役等特权。虽有韩愈等指出佛教的弊端,但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至唐武宗会昌年间,反击回鹘的战争和平定刘稹叛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民或弃乡逃亡,或铤而走险,或遁入空门,社会闲散人员、无业游民也多皈依寺院。会昌二年(842年),武宗在道士赵归真等的劝说下下诏:“令天下僧尼中犯罪和不能持戒者尽皆还俗,行咒术、妖术等者同禁”,并要求“ 天下废寺,铜像、钟磬委盐铁使铸钱,其铁像委本州铸为农器”。会昌五年(845年),武宗不仅“令年五十岁以下僧尼还俗”,还敕令“大秦穆护、袄僧皆勒还俗,递还本地充纳税百姓。如系外国人,即送回国”。据统计,会昌年间“天下凡还俗僧尼总计二十六万零五百人。皆收充为国家纳税之编户齐民”。——摘编自齐倩楠《唐武宗“会昌灭佛”的历史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会昌灭佛”的原因及其影响。【答案】(1)特点:传播路线多元;持续时间久;由经济因素为主向政治、文化为主转变;由民间传播为主向政府、民间传播共同发展;冲突与融合并存,逐渐完成本土化转型。(2)原因:抑佛思想兴起;唐武宗个人的宗教喜好(唐代道教的崛起);唐武宗时期财政负担的加剧;佛教寺院经济兴起,冲击了国家赋税稳定。影响:积极影响:扩大了政府的税源,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巩固了唐王朝的政治统治;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人口还俗,有利于增强社会经济活力。消极影响:加速了佛教及佛教文化的衰弱;灭佛运动的扩大也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属于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中国古代。根据材料一“一般认为佛教是在东汉明帝遣使求法后传入中国的。但在此之前,佛教已从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翻越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传入中国内地及西藏、云南等地,为外来商人提供服务。”可知传播路线多元;根据材料一“经过两百多年,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可知持续时间久;根据材料一“为外来商人提供服务”“为帝王的庄严、王朝的更迭和帝王的世袭提供了有力论证”“译经过程中,不仅突出了孝道观念,还将轮回报应的重点从来世报转移到报在子孙”可知由经济因素为主向政治、文化为主转变;根据材料一“起初主要由私人支持的外来僧人主持,东晋道安和尚则是本土僧人主持译经的第一人,而唐朝玄奘和尚主持的译经活动则是历史上的一个顶峰。”可知由民间传播为主向政府、民间传播共同发展;根据材料一“传播期间,常发生僧侣与道士斗法取胜的故事,”“译经过程中,不仅突出了孝道观念,还将轮回报应的重点从来世报转移到报在子孙。”并结合所学知识佛教在唐朝完成本土化可知冲突与融合并存,逐渐完成本土化转型。【小问2详解】本题属于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中国唐朝。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虽有韩愈等指出佛教的弊端,但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可知抑佛思想的兴起;根据材料二“至唐武宗会昌年间,反击回鹘的战争和平定刘稹叛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民或弃乡逃亡,或铤而走险,或遁入空门,社会闲散人员、无业游民也多皈依寺院” 可知唐武宗时期财政负担的加剧;根据材料二“天下凡还俗僧尼总计二十六万零五百人。皆收充为国家纳税之编户齐民”可知佛教寺院经济兴起,冲击了国家赋税稳定;根据材料二“武宗在道士赵归真等的劝说下”可知唐武宗个人的宗教喜好(唐代道教的崛起)。第二小问影响,灭佛的影响既要回答出积极影响,又要回答出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影响主要从扩大了政府的税源,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巩固了唐王朝的政治统治;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人口还俗,有利于增强社会经济活力等角度.而消极影响主要从灭佛必然会对佛教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加速了佛教及佛教文化的衰弱;灭佛运动的扩大也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中华文明的发展等方面分别去说。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历史经过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阶段漫长的发展历程,进入到秦汉时期。在秦汉440余年的历史阶段内,中国文明的构成形式和创造内容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当时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鲁迅言的“豁达闳大之风”;其社会结构和政治形式,也给中国此后2000年来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历史演进的方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秦汉人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主要舞台,进行了生动活跃的历史表演,同时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突出的进步。——摘编自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与历史地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观点:秦、汉王朝为中国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阐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秦朝还统一了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开五岭、定户籍、整顿社会风俗,促进了各区域人民和民族的相互交融,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汉承秦制,并在武帝时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奠定了基础。此外,武帝开通了丝绸之路、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推动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秦汉时期基本维持了长期的大一统局面,这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总之,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时期,深深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解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30 10:20:02 页数:15
价格:¥2 大小:264.2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