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广信中学、四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四会、广信中学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专此即颂安好聂荣臻八月二十二日(摘编自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材料二:本世纪以来,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卡特里娜飓风以及新冠肺炎等灾害接踵而至,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全球共有16亿人死于灾害。破坏性的灾难,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也会挑战乃至根除相关主体的联结关系,对人们情感造成开放性的创口。而这种形势下的相互帮助,则有助于产生新的情感联结,将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人联系在一起,重塑信任与认同,乃至形成新的情感共同体。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学者迈克尔·格兰茨首次提出了“灾难外交”这一概念。“灾难外交”就是一国以救灾为契机,同其他国家,特别是受灾国家共同应对灾难挑战,围绕灾难的预防、救援和重建开展一系列外交活动,从而促进国家间关系的改善或深化。 有对“灾难外交”的认识仍局限于传统的创造性介入外交分析框架之中,强调“灾难外交”通过发挥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来促进国家间关系升级。然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感因素对“灾难外交”的实践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喜爱、信任等积极情感可以使援助国免受受援国对其动机的怀疑,而担忧、恐惧等负面情感可能使受援国拒绝接受援助或只接受援助但不改变对援助国的刻板印象和态度,从而使灾难外交难以达到改善国家间关系的目的。从心理层面上看,灾难外交是一种情感交流的实践,当受灾者和援助者寻求一种方式来表达其经历或感受时,灾难外交通过向双方传达对方的情感来吸引两国民众形成情感联系——援助者可以借此表达同情与友谊,受灾者则从中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接纳,孤立的个人情感由此被嵌入到更大的集体之中,这个集体有着对灾难共同的情感理解。近年来我国的灾难外交实践,也证实了灾难外交培育共同情感的作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我国作为受灾国收到多国帮助,我国在疫情好转后又主动向他国伸出援手,在相互的援助与协作中增进了国家间的互信、巩固了国际团结,促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化。疫情前期,日本官方和民间慷慨地向我国捐赠了口罩等医疗物资,我国的社交媒体、人民和政府也积极主动回馈着这份善意。外媒评论称,中日两国民间和政府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相互支援“缓和了中日几代人的敌意”。当然,灾难外交要尊重受援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情感基础。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这一点可以从美国民主党在“9·11”事件后针对中东受众的一项旨在促进民主价值观的重要倡议的失败中得到证明——仅展示了美国的观点,缺少同中东国家经历与情感的相互承认。遵从受援国情感表达的规则也不是可有可无。不同国家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存在差异,例如,日本文化对公开展示震惊和恐怖的表情有规定,而美国文化则没有。规则表达了某种社会确定的规范或习俗对情感信息交流方式的期望,包括语言、强度等,在跨文化环境中,违反特定文化的情感表达规则就会导致沟通障碍和敌意,不利于人类的共同情感建设。(摘编自韦红、马赟菲《论灾难外交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情感建设》)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日阀造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老人失去儿女,此弱女成孤仅是其中一例。B.聂荣臻元帅的信,蕴含着平等、和平、人道、友爱的思想,胸怀宽广,境界高远。C.“灾难外交”理念的提出,为国家救灾提供契机,也将促进国家间关系的改善或深化。D.彼此尊重、相互认同是灾难外交援助的重要基础,舍此,往往会失却灾难外交的意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日阀发动了侵华战争,但两国士兵、人民不宜交恶,应携手反战,赢得自由和幸福。B.破坏性的灾难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它能为重建“情感共同体”提供契机。C.在灾难外交中,相较于传统手段,发挥情感因素的影响来升级国家间关系更为重要。D.中日如能在外交实践中相互支援,就能培育共同情感,消除中日几代人之间的敌意。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在灾难外交中重塑人类情感共同体”观点的一项是(    )(3分)A.“糟糕的埃博拉危机提供了认识我们真正的朋友的机会,而中国则是利比里亚真正的朋友之一。” B.新冠疫情燃起,中国把多国联结在一起,善意在各国民众之间传递,显示了民族间的情感力量。C.在形成共同情感的路径中,人们通过互动传递情感,并共同理解灾害中的情感,从而使情感聚合。D.情感可以在媒体上自由地表达和传递,即使远在天涯的人们坐在家中也可以感受到异国“遥远的情感”。4.聂荣臻将日本人分为“日阀”和“日本士兵及人民”两部分进行阐述,这样行文有什么好处?(4分)5.结合文本,就“灾难外交培育共同情感”,请整合出几点合理化建议。(6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贾芸谋差【注】①那天已是掌灯时候,贾芸吃了饭收拾歇息,一宿无话。次日一早起来,洗了脸,便出南门,大香铺里买了冰麝,便往荣国府来。打听贾琏出了门,贾芸便往后面来。到贾琏院门前,只见几个小厮拿着大高笤帚在那里扫院子呢。忽见周瑞家的从门里出来叫小厮们:“先别扫,奶奶出来了。”贾芸忙上前笑问:“二婶婶那去?”周瑞家的道:“老太太叫,想必是裁什么尺头。”②正说着,只见一群人簇着凤姐出来了。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尚排场的,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只问他母亲好,“怎么不来我们这里逛逛?”贾芸道:“只是身上不大好,倒时常记挂着婶子,要来瞧瞧,又不能来。”凤姐笑道:“可是会撒谎,不是我提起他来,你就不说他想我了。”贾芸笑道:“侄儿不怕雷打了,就敢在长辈前撒谎。昨儿晚上还提起婶子来,说婶子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呢。”③凤姐听了满脸是笑,不由的便止了步,问道:“怎么好好的你娘儿们在背地里嚼起我来?”贾芸道:“有个原故,只因我有个朋友,家里有几个钱,现开香铺。只因他身上捐着个通判,前儿选了云南不知那一处,连家眷一齐去,把这香铺也不在这里开了。便把帐物攒了一攒,该给人的给人,该贱发的贱发了,像这细贵的货,都分着送与亲朋。他就一共送了我些冰片、麝香。我就和我母亲商量,若要转卖,不但卖不出原价来,而且谁家拿这些银子买这个作什么,便是很有钱的大家子,也不过使个几分几钱就挺折腰了;若说送人,也没个人配使这些,倒叫他一文不值半文转卖了。因此我就想起婶子来。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式,方不算糟蹋这东西。”一边说,一边将一个锦匣举起来。④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忽见贾芸如此一来,听这一篇话,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便命丰儿:“接过芸哥儿的来,送了家去,交给平儿。”因又说道:“看着你这样倒 很知好歹,怪道你叔叔常提你,说你说话儿也明白,心里有见识。”贾芸听这话入了港,便打进一步来,故意问道:“原来叔叔也曾提我的?”凤姐见问,才要告诉他与他管事情的那话,便忙又止住,心下想道:“我如今要告诉他那话,倒叫他看着我见不得东西似的,为得了这点子香,就混许他管事了。今儿先别提起这事。”想毕,便把派他监种花木工程的事都隐瞒的一字不提,随口说了两句淡话,便往贾母那里去了。贾芸也不好提的,只得回来。⑤那贾芸一径回家。至次日来至大门前,可巧遇见凤姐往那边去请安,才上了车,见贾芸来,便命人唤住,隔窗子笑道:“芸儿,你竟有胆子在我的跟前弄鬼。怪道你送东西给我,原来你有事求我。昨儿你叔叔才告诉我说你求他。”贾芸笑道:“求叔叔这事,婶子休提,我昨儿正后悔呢。早知这样,我竟一起头求婶子,这会子也早完了。谁承望叔叔竟不能的。”凤姐笑道:“怪道你那里没成儿,昨儿又来寻我。”贾芸道:“婶子辜负了我的孝心,我并没有这个意思。若有这个意思,昨儿还不求婶子。如今婶子既知道了,我倒要把叔叔丢下,少不得求婶子好歹疼我一点儿。”⑥凤姐冷笑道:“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叫我也难说。早告诉我一声儿,有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那园子里还要种树种花,我只想不出一个人来,你早来不早完了。”贾芸笑道:“既这样,婶子明儿就派我罢。”凤姐半晌道:“这个我看着不大好。等明年正月里烟火灯烛那个大宗儿下来,再派你罢。”贾芸道:“好婶子,先把这个派了我罢。果然这个办的好,再派我那个。”凤姐笑道:“你倒会拉长线儿。罢了,要不是你叔叔说,我不管你的事。我也不过吃了饭就过来,你到午错的时候来领银子,后儿就进去种树。”说毕,令人驾起香车,一径去了。⑦贾芸喜不自禁,来至绮霰斋打听宝玉,谁知宝玉一早便往北静王府里去了。贾芸便呆呆的坐到晌午,打听凤姐回来,便写个领票来领对牌。至院外,命人通报了,彩明走了出来,单要了领票进去,批了银数年月,一并连对牌交与了贾芸。贾芸接了,看那批上银数批了二百两,心中喜不自禁,翻身走到银库上,交与收牌票的,领了银子。回家告诉母亲,自是母子俱各欢喜。次日一过五鼓,贾芸先找了倪二,将前银按数还他。那倪二见贾芸有了银子,他便按数收回,不在话下。这里贾芸又拿了五十两,出西门找到花儿匠方椿家里去买树,不在话下。【注】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题目为编者所加。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贾芸谋差,起初求的是贾琏,以至最后受到凤姐的嘲笑“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叫我也难说。早告诉我一声儿,有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而贾芸的回答,不仅反映了其为人处世的经验,而且也体现了人生经历的艰涩。B.贾芸上前请安,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是因为她急着去贾母处,加上身边簇拥的人太多,根本无暇顾及贾芸。C.贾芸特意花钱买冰麝,却声称是朋友所送,这样说既可以适度掩饰送礼谋差的强烈意图,更容 易让凤姐接受,也使自己避免尴尬。D.凤姐“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得意的是贾芸的奉承之词彰显了自己的尊崇身份,欢喜的是贾芸所送礼品恰是自己所需之物。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篇写小厮洒扫被叫停和周瑞家的关于“裁尺头”的对话,看似闲笔,实则为凤姐的出场做铺垫,彰显她在府中非同一般的地位。B.凤姐接受了冰麝,却只字不提派贾芸监种花木工程之事,这一细节在有力表现凤姐性格特点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故事情节的曲折性。C.选文语言描写颇有兴味,贾芸与凤姐对话中的表层意思与他们真实内心巧妙错位,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具张力。D.选文部分贾琏虽未出场,却在贾芸谋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无论是凤姐还是贾芸,都在借贾琏来遮掩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8.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凤姐的形象特点。(4分)9.贾芸是如何与凤姐沟通并最终谋差成功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①;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夏后氏五十而贡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③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④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二)自孔子没,诸子各以所闻著书,而皆不得其源流,故其言无有统要,若孟子,可谓深于《诗》而 长于《春秋》者矣。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计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不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选自苏轼《孟轲论》,有删改)【注】①索绹:搓绳索。②贡,贡纳。与下文“助、彻”都是夏、商、周三代征收赋税的方法。③龙子:古代的圣贤。④盻盻(xì):勤苦不休息。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计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不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B.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计/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不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C.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计/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不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D.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计/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不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滕文公,是滕国国君的谥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B.庠序,指的是地方开设的学校,如《齐桓晋文之事》中“谨庠序之教”一句。C.人伦,指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长幼尊卑之间的关系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D.诸子,文中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子认为,与老百姓相关的事情不允许拖延,要给百姓稳定的产业,因为没有稳定的产业,就没有稳定的生活。B.贡法,是指比较几年中的收成取一个平均值,作为平时收税的标准。古代圣贤龙子认为,贡法比助法更好。C.苏轼认为自孔子逝世之后,除孟子深刻理解了《诗经》《春秋》外,诸子百家都没有真正探寻到孔子学说的源流。D.后世学者往往关注孟子学说中“仁义”的核心思想,而苏轼却更注重研究孟子讲述道理“粗浅而细致”的特点。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4分)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4分)14.滕文公向孟子询问治国对策,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元日唐·方干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轩车①欲识人间感,献岁②须来帝里③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注】①轩车:有屏障的车。古代大夫以上所乘。②献岁: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③帝里:京城。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因鸡鸣而醒,发现夜色沉沉,刁斗不再击打,滴漏中的水已干涸。B.颈联写士大夫们想要感受人世间的美好气象,就一定要在岁首到京城来看看。C.尾联写饮屠苏酒,确定年龄,自笑是座中年岁最大的,颇有岁月催人老之慨。D.这首诗写元日感怀,善于抓住初春物候特征进行描写,触景生情,情景交融。16.有人评价颔联“有形有声,描绘传神”,请结合诗意具体赏析。(6分)17.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6分)(1)“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人常揽镜自照以表达情感,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几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___________,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_”阐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2分)(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以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为主线,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壮烈历史画卷,________是一部生动阐释战争与和平的英雄交响。抗美援朝艰难的决策过程,曾在大量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得以演绎,以至于大众耳熟能详,要想推 陈出新必须________。为说明党中央决策之艰难,该片________了毛泽东10月2日发给斯大林的一份电报。同一份电报,俄罗斯馆藏档案里说中国没有同意出兵,而毛泽东起草的电文原稿中却是“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同一份电报内容何以________?原来,毛泽东当天凌晨拟好决定出兵的电报,等到书记处开会时,与会者对是否出兵还存在顾虑,毛泽东只好把电报稿压了下来,由此可见,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刚从战乱中走出来的人民盼望和平生活,()。中国共产党是富有远见的,毛泽东最终做出了必须参战的艰难决策。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堪称独树一帜展示泾渭分明B.号称独树一帜显示截然不同C.堪称另辟蹊径展示截然不同D.号称另辟蹊径显示泾渭分明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参战我国不仅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而且还要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B.我国参战不仅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而且还要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C.如参战我国不仅要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而且还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D.我国参战不仅要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而且还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20.电文力求简洁,文中电文原稿能否改为“我们决定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为什么?请从表意效果的角度加以分析。(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比目鱼在刚出生时眼睛均匀地长在头部两侧,每侧各一个,对称分布。但是当比目鱼的身体长到1厘米左右的时候,它一侧的眼睛就开始往旁边移动了,先是通过头部上缘,然后慢慢地移动到对面的一边,直到跟另一只眼睛接近时才停止移动。比目鱼的眼睛的移动与它独特的身体构造有关,比目鱼的头骨和其他动物不同,不是坚硬的骨头,①_____________。当比目鱼的眼睛开始搬家的时候,比目鱼双眼间的软骨会先被身体吸收,随着软骨的吸收,眼睛的移动就失去了障碍,移动也就更加自如了,除了身体构造变得不同,②_______________,比目鱼在刚出生的时候,是在水面附近活动的,但是等比目鱼的眼睛移动到同一侧的时候,比目鱼就不再漂浮于海面,转而在海底活动了。比目鱼的改变其实是自然选择和自身演化的结果,比目鱼一般是侧着身子游泳,而且它经常平卧在海底,身上会覆盖一层沙子,为了能够更快地发现敌人,两只眼睛长在一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③_______________,而是后天根据环境和生存的需求发生变化的。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请分别指出以上各段文字是针对什么问题作出的解答,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从“抗 日英雄”杨靖宇到狼牙山五壮士,从“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到“愿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维和女警和志虹,他们都是英雄,他们的故事被崇尚英雄的领袖多次提及。新时代领路人每到一个革命历史纪念地,都会献上花篮,身体力行缅怀那些牺牲和奉献的英烈,号召大家铭记历史、崇尚英雄。新时代领路人说:“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鼓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答案】1.C2.A3.D4.①既能鲜明地谴责日本人的侵略行径,又利于团结日本人中的人道和正义力量去抵制战争。②先分点阐述,文末总结,明确立场,并发出警告,行文思路更清晰。5.①利用机会,主动伸出援手,增加人道主义输出,强化情感联系。②尊重受援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情感基础。③遵从受援国情感表达的规则。【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为国家救灾提供契机”理解错误。文中是以救灾为契机而进行外交活动,即救灾为外交活动提供契机,促成灾难外交,而不是为国家救灾提供契机。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有好的一面”理解错误,能提供契机并非是“好处”,只是一个机会,利用好才会带来好处。C.于文无据,依据原文“己有对‘灾难外交’的认识仍局限于传统的创造性介入外交分析框架之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感因素对‘灾难外交’的实践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不是“更为”重要的影响。D.“就能”错误,依据原文“中日两国民间和政府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相互支援‘缓和了中日几代人的敌意’”可知,选项推论中的“就能……消除”充分条件推理误用,绝对了。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D.该项内容是说媒体带来的情感表达形式的变化,与“灾难、重塑、情感共同体”没有必然关系。所以不能体现“在灾难外交中重塑人类情感共同体”这一观点。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从内容上来分析:依据文章“日阀横暴”“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不图日阀专政”以及“”“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等内容可知,作者这样分,既能鲜明地谴责日阀的侵略行径,又有利于团结日本人中的人道和正义力量去反对战争、抵制战争。其次,从结构上来分析:文章先分说“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以及“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最后总结“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提出希望,明确立场,发出警告,这使得文章思路清晰。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依据文中“‘灾难外交’就是一国以救灾为契机,同其他国家,特别是受灾国家共同应对灾难挑战,围绕灾难的预防、救援和重建开展一系列外交活动,从而促进国家间关系的改善或深化”“从心理层面上看,灾难外交是一种情感交流的实践,……这个集体有着对灾难共同的情感理解”“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我国作为受灾国收到多国帮助,我国在疫情好转后又主动向他国伸出援手”可知,要利用机会主动伸出援手,进而强化情感关系。其次,依据“灾难外交要尊重受援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情感基础。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可知,要尊重受援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情感基础。最后,依据“遵从受援国情感表达的规则也不是可有可无。不同国家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可知,要遵从受援国的情感表达规则。6.B7.D8.①喜奉承,尚排场;②好端架子,专权独断;③唯利是图,世故圆滑;④工于心计,精明能干。9.①放低姿态。初见凤姐,恭敬请安,笑脸应答,赢得凤姐好感。②打感情牌。借母亲之名表达对凤姐的关心,拉近距离,转变了凤姐的态度。③展现能力。通过赠送冰麝,展现了自己善于揣摩迎合的办事能力,投凤姐之所好。④巧言奉承。借对凤姐治家能力、高贵身份的赞美,满足了凤姐的虚荣心。⑤随机应变。在其送礼的真实目的被揭穿及凤姐故意拖延委派事务时,能够察言观色,自圆其说,顺势而为,摆脱窘境。【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无暇顾及贾芸”错,真正的原因是凤姐根本没把贾芸放在眼里。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D.“在贾芸谋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错,贾芸提及贾琏是为了引出自己谋差这个目的。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第二段“只见一群人簇着凤姐出来了。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尚排场的,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说婶子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凤姐听了满脸是笑,不由的便止了步”概括出凤姐喜爱奉承、排场;结合第二段“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只问他母亲好”第六段“凤姐冷笑道:‘你们要拣远道儿走么!早告诉我一声儿,多大点子事,还值得耽误到这会子’”概括出凤姐好端架子,专权独断,炫耀权力;结合第四段“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忽见贾芸如此一来,听这一篇话,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概括出凤姐唯利是图,世故圆滑;结合第四段“凤姐见问,才要告诉他与他管事情的那话,便忙又止住,心下想道:‘我如今要告诉他那话,倒叫他看着我见不得东西似的,为得了这点子香,就混许他管事了。今儿先别提起这事。’想毕,便把派他监种花木工程的事都隐瞒的一字不提,随口说了两句淡话,便往贾母那里去了”概括出凤姐工于心计,精明能干。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由第一段“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尚排场的,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可知贾芸初见凤姐,恭敬请安,笑脸应答,赢得凤姐好感。这是他放低姿态。由第二段“只是身上不大好,倒时常记挂着婶子,要来瞧瞧,又不能来”“昨儿晚上还提起婶子来,说婶子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借母亲之名表达对凤姐的关心,拉近距离,转变了凤姐的态度。这是在打感情牌。由第三段和第四段“他就一共送了我些冰片,麝香……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适,方不算糟蹋这东西”“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忽见贾芸如此一来,听这一篇话,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可知通过赠送冰麝,展现了自己善于揣摩迎合的办事能力,投凤姐之所好。展现他的办事能力。 由第二段“说婶子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呢”“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适,方不算糟蹋这东西”可知借对凤姐治家能力、高贵身份的赞美,满足了凤姐的虚荣心。这是他善于巧言奉承。由第五段“早知这样,我竟一起头求婶子,这会子也早完了。谁承望叔叔竟不能的”“婶子辜负了我的孝心,我并没有这个意思。若有这个意思,昨儿还不求婶子。如今婶子既知道了,我倒要把叔叔丢下,少不得求婶子好歹疼我一点儿。”可知在其送礼的真实目的被揭穿及凤姐故意拖延委派事务时,能够察言观色,自圆其说,顺势而为,摆脱窘境。体现他随机应变的能力。10.B11.D12.B13.(1)丰收之年,到处都是粮食,铺张浪费,多征收一些赋税也不算虐待百姓,但也不会收取太多。(2)这不是因为想要和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誉。14.①君主要恭敬、节俭,对待臣下有礼,对百姓施行仁政;②向百姓征收赋税要有一定的制度;③兴办学校,教导百姓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讲的道理,从粗浅之处开始而在细微之处达到了极点。宏大到天地之间、传播于四海之内,毫厘之间的细小的事情有所论述。非常地广泛而没有出现漏洞,相当地细密而不能出现谬误,这其中必定有他一定的信念,而后世学者们可能还没有理解。“始于至粗”和“而极于至精”结构相同,“充乎天地”和“放乎四海”结构相同,所以这四句都应该独立成句,排除CD;“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不可察”是对“其道”的进一步解释,两句结构相同,所以各自断开,排除A。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其中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说法错误,影响最深远的三家应该是“儒、法、道”。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古代圣贤龙子认为,贡法比助法更好”说法错误,根据原文一“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可知,古代圣贤龙子认为,助法比贡法更好。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乐岁”,丰收之年;“狼戾”,到处都是,铺张浪费;“寡”,少。(2)“内交”,结交;“要”,博取,获得;“乡党”,乡邻。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一“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可知,孟子提出君主对百姓施行仁政;根据原文一“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可知,孟子提出君主要恭敬、节俭,对待臣下有礼;根据原文一“取于民有制”可知,孟子提出向百姓征收赋税要有一定制度;根据原文一“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可知,孟子提出兴办学校,教导百姓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参考译文:(一)    滕文公问应该如何治理国家。    孟子说:“与老百姓相关的事情是不允许拖延的。《诗经》上说:‘白天去割茅草,晚上搓成绳子。赶紧修缮房子,开春又要种百谷。’老百姓生活的真理是,有稳定产业的人就有稳定生活的信心,没有稳定产业的人就没有稳定生活的信心。倘若没有稳定生活的信心,就会无法无天,毫无顾忌地肆意妄为。等到犯了罪责,然后对他们施行责罚,这相当于设下陷阱陷害老百姓。哪里有仁爱的国君执政,而做出陷害百姓的事 呢?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要恭敬、节俭,对待臣下有礼,向百姓征收赋税有一定的制度。阳虎说过:‘要发财就不能仁爱,要仁爱就不能发财。’夏朝时给每户五十亩田,实行贡法;商朝时给每户七十亩田,实行助法;周朝时给每户一百亩田,实行彻法。本质上都是征收十分之一的赋税。什么是彻呢?彻就是‘通’的意思;什么是助呢?助就是‘借’的意思。龙子说:‘管理土地的税制中没有比助法更好的,也没有比贡法更不好的。’贡法,是指比较几年中的收成取一个平均值,作为平时收税的标准。收成好的年份,到处都是粮食,铺张浪费,多征收一些赋税也不算虐待百姓,但也不会收取太多;收成不好的年份,收成不好的年份,粮食的产量还不够来年施肥的费用,这时的地租倒一定要征收到满额。君王身为老百姓的父母,让百姓一年到头辛勤劳动,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但还是没有办法赡养自己的父母,还要靠借贷来填补租税,让老人和年轻人横尸于山沟荒野,这哪里算得上是老百姓的父母呢?当官的有世代承袭的俸禄,滕国早已经实行了。《诗经》上说:‘雨水洒落在我们的公田上,同时也滋养了我的私田。’只有借力助耕才会有公田,由此看来,即便是周朝也是实行了助法的。兴办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是国立的学校),三代共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教人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百姓自然就会相亲相爱。如果有明君兴起,必然会来效法,这样就做了君王的老师了。《诗经》上说:‘周国虽然是个古老的邦国,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却成为个新的邦国。’这话说的是周文王。你尽力做好这些,也可以让国家脱胎换骨,拥有一番新的景象!”(二)自从孔子逝世之后,诸子百家各自根据他们的见闻著书立说,而都没有真正探寻到孔子学说的源流,所以他们的言论没有系统的要义。可是像孟轲,可以说是深刻理解了《诗经》而又专长研究《春秋》的人。他讲的道理,从粗浅之处开始而在细微之处达到了极点。宏大到天地之间、传播于四海之内,毫厘之间的细小的事情有所论述。非常地广泛而没有出现漏洞,相当地细密而不能出现谬误,这其中必定有他一定的信念,而后世学者们可能还没有理解。15.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诗人因鸡鸣而醒”错,诗中无此意;“夜色沉沉”,应是夜尽天明。16.颔联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调”“舞”二字将暖日和东风拟人化,分别写出了初春暖阳映照山峦阳气回转,春风舞动树木驱走残寒,既有视觉所感之形,又有听觉所感之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春来临的气象和心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这两句诗运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暖日映山调正气”为视觉所见静景,“东风入树舞残寒”为听觉动景,扣住“形”“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春来临的温暖气象和美好心境。“调”“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暖日和东风拟人化,生动形象、亲切可感,分别写出了初春暖阳映照山峦阳气回转,春风舞动树木驱走残寒,既有视觉所感之形,又有听觉所感之声,使人想见春日晴明、鸟语呢喃的新春景色,可以说“有形有声,描绘传神”了。17.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②.朝如青丝暮成雪(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③.就有道而正焉④.致知在格物⑤.士不可以不弘毅⑥.任重而道远 1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堪称:可以称作;称得上。号称:以某种名号著称;对外宣称,名义上称作。第一空有赞叹的意味,应选“堪称”。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语境的意思是要想推陈出新,必须寻找新的演绎方法,应选“另辟蹊径”。显示:明显地表现。展示:清楚的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这里是说该片让观者知道了电报的内容,所以应选“展示”。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彼此差异非常明显,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这里强调电报内容的不同,应选“截然不同”。19.A【解析】本题考查情境补写的能力。依据“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刚从战乱中走出来的人民盼望和平生活”可知,所填句子应先说“经济困难”,再说“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排除C、D。“不仅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而且还要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的应是“我国”,而不是“我国参战”,应让“我国”做主语,排除B。20.不能,因为如果是“派一部分军队”就有我们国家跟美国宣战的意思了,而加上“用志愿军名义”就意味着是根据朝鲜方面的请求,中国方面志愿出军,所以这件事情不会上升到国家的层面。【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含义的能力。改句与原句的不同在于删去了“用志愿军名义”,删去“用志愿军名义”就意味着中国派出的是国家军队,那么就等于中国首先同“美国”宣战,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言不顺,那么中国就是理亏的。而加上“用志愿军名义”就意味着是根据朝鲜方面的请求,中国方面志愿出军,所以这件事情不会上升到国家的层面。21.①而是软骨②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或“比目鱼活动的区域也变了”)③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天生的(或“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的”)【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从结构形式上来看,与“不是”相搭配的关联词应为“而是”,构成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组;从内容上看,比目鱼的头骨既然不是坚硬的头骨,那就是另一种较软的骨头,而横线后文谈到“比目鱼双眼间的软骨”,两相结合可知,此处应填“而是软骨”。第②处,所填内容应是引出下文,意在说明比目鱼“除了身体构造变得不同”,还有别的什么方面变得不同,而后文语境强调的正是比目鱼的活动环境由“水面附近”转向“海底”,表达重心是比目鱼活动环境的变化。由此可知,此处应填“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或是“比目鱼活动的区域也变了”。第③处,所要填写的文句属于结尾句,依据前面的“所以”可知,所填文句内容是对上文的总结,前面的内容探讨的是“比目鱼眼睛的位置”问题,故所填文句的主语应为“比目鱼眼睛的位置”,再根据后文语境“而是后天根据环境和生存的需求发生变化的”中“而是”分析可知,前文的句式应为“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再根据“发生变化”的提示,故此处应填“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天生的”,或是“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的”。22.第一段: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是天生的吗?第二段:比目鱼的眼睛为何会移动?第三段:为什么比目鱼会有这样的改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对文段的概括能力。第一段介绍比目鱼的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是后天变化形成的,所以此段回答了“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是天生的吗?”的问题。第二段讲了比目鱼眼睛移动的原因,所以回答了“比目鱼的眼睛为何会移动?”的问题。第三段作为总结,讲了比目鱼眼睛的移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回答了“为什么比目鱼会有这样的改变呢?”的问题。 23.写作指导材料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古今英雄举例,二是对待英雄态度,三是民族英雄作用。写作时可围绕着关键词“英雄”,从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来展开阐述。为此我们不妨从以下角度来构思立意:1.谈论英雄的意义。英雄是一个国家的精魂,是支撑民族自信心的桥梁,是民族力量之源泉、荣光之所在,是一个民族浩瀚历史星空中的明星,其闪耀的光芒温暖着民族的历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没有英雄的国家让人鄙夷,任何一个国家,哪怕一座城市都需要英雄,需要榜样。2.分析英雄的特质。所谓英雄者,是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所谓英雄者,是坚强刚毅、屡败屡战的。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所以我们崇拜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某个方面为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鼓舞启发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3.当今为什么需要英雄。人们追求卓越,渴望崭露头角,渴望得到更多的认同、更大的成功,所以需要有英雄榜样的激励。当今社会商潮汹涌,风云变幻,我国在整个世界格局中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正是一个需要英雄,呼唤英雄,也能产生英雄的大时代。4.对待英雄的态度。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网上“任性”,对数典忘祖、吃肉骂娘的龌龊小人,每一位爱国人士都必须警惕。不能遗忘,才能坚强;不敢遗忘,才能向往;不愿遗忘,才能飞翔。人生苦短,每个人都有权利,把自己活成一粒尘埃,或者一颗星辰,重要在心态,核心在准备,关键在抉择。【立意点拨】上面四个问题的思考,即为写作参考立意。写作框架:或直接讴歌赞美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或呼吁民众感恩英雄、不忘英雄;或批判那些诋毁、污蔑民族英雄的粗鄙行为。文体选择:可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或议论文,注意文体分明即可。【优秀标题】铭记历史,缅怀英雄英雄永在,情怀不改英雄情怀,人间大爱中国英雄,华夏脊梁点赞英雄,见贤思齐平凡英雄,不凡人生缅怀英烈,竞作英雄中华英雄,感恩有你英雄的铭记,情怀的传承例文英雄礼赞(标题言简意赅,倾向明确)  劈断昆仑,有宝剑,锋芒淬砺,平地起,电光石火,一声霹雳。(引用恰到好处,气势如虹)  英雄人物辈辈出,英雄美名口口传,英雄的故事家喻户晓,英雄的精神薪火相传!在此,我高声赞美他们——那些可钦可敬的华夏英雄们!(观点喷薄而出,不拖泥带水)  我赞美,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拼搏厮杀的战士们!(第一分论点鲜明准确,先声夺人,掷地有声)  抗倭英雄戚继光,抗日英雄杨靖宇,排雷英雄杜富国……古往今来,他们无不为国之安定而拼杀,无不以“精忠报国”为理想,以民族生存、国家强大为己任,毅然决然 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放弃自己的家庭,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与危险和艰苦作伴,这,是他们的常态,而不惧强敌与危险,誓死为国、忠诚担当是他们的誓言,无畏艰苦、乐观坚定、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他们的信念!且听,那阵阵气势磅礴的军号是对他们铮铮铁骨的赞美,那段段嘹亮冲天的军歌是专属于他们的礼赞!  我赞美,在紧张激烈的国内外体育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第二分论点更加紧密联系现实,激荡人心)  铁榔头”郎平、空中精灵吴敏霞、元气少女傅园慧……不同层次、不同季节的训练场馆中,一次次的摸爬滚打,一回回的病痛创伤,似乎磨难与不幸成了他们人生的主旋律,挫折与困苦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但,他们会放弃吗?不,他们永远不会放弃,只为那心中难以割舍的、一直追逐的梦想——为国争光!他们秉承着逆流而上、顽强拼搏的信念,以自信的目光,昂首挺胸、傲然屹立在赛场之上。那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加油声,是给他们最大的鼓励。慷锵有力的国歌庄严奏起,鲜红夺目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万千中华儿女此时感到无比骄傲,而此刻,他们就是国家的英雄!  我赞美,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勇敢执着的宇航员们!杨利伟、翟志刚、王亚平……他们圆着我们上千年的航天梦,那是属于我们民族千百年来一直期盼成真的梦。虽经历百般波折,但终于美梦成真,这离不开他们的不懈努力与顽强奋斗,那短短十秒的倒计时,正是他们用生命拼搏而来的;每一次发射成功后的欢呼,是回馈给他们的,最好的嘉奖!  我赞美,我赞美奋战在实验室中的科学家;我赞美那在凉山山火中牺牲的年轻烈士们;我赞美那些一直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的无名英雄;我赞美……(附属分论点囊括中国重大领域,让读者于思考中全面感受华夏英雄勃发的英姿)  华夏英雄,我,高声赞美!【范文展示】英雄,国之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英雄是国家的灵魂。英雄撑起民族的脊梁,英雄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更添一分壮丽。何为英雄?“英”是指才能或智慧出众的人,“雄”是指有气魄的人,“英雄”就是那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中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古有三皇五帝、陈涉起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火海救人的王锋等为人民、国家付出的大写的人。著名文学家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当轻于鸿毛,死当重于泰山。英雄是一盏灯,引领后继者的脚步;英雄是一团火,点燃后继者爱国的热情。為何崇尚英雄?忠勇赴国难,壮士唯死战。浩气冲云霄,英魂照万里。英雄用鲜血铺就了通往和平的道路,英雄缔造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战争时代已经远去,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这一代人应以英雄为镜,以英雄走过的历史为鉴,知明行笃,寻找使国家富强的道路。崇尚英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血脉薪火,需要我们来传承。英雄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的脊梁。郁达夫在鲁迅先生的悼念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无可救药的!”我们崇尚英雄,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民族气节,是因为他们死而后已、鞠躬尽瘁的精神,是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少年而今将行至何方?又将如何行?现在很多少年的梦想是当明星,做主播,越来越少的人想要成为科学家、想为国家做贡献。少年拳拳报国之心而今何在?我少年应不负《少年中国说》中之言:“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啊,醒醒吧!中国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为之奋斗!我们少年应像“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一 样,少年勤学,青年担纲,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应像李保国那样,不求名利只求天地间存一颗心,一颗心放在农民身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我们应像军人一样,守疆卫土,爱国爱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后辈将继承民族英雄的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的力量。英雄,国家的灵魂,我们的榜样!点评本文题目简洁而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英雄的意义。作者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英雄存在意义的独到见解。文章视角独特,从英雄的定义想到了古今英雄,进而发出“为何崇尚英雄”的疑问,提出了“少年而今将行至何方?又将如何行”,发人之所未发,想人之所未想。整篇文章文气通畅,富有气势,充满了激情。让英雄情怀激荡精神力量  陆游曾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也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见在中国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爱国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理想信念践行了爱国主义,铸成了英雄情怀。  英雄情怀之所以成为情怀,正在于有千千万万中国人认同它,追随它。英雄情怀本质是源于爱国主义,其体现的是中国人共同所秉承的一种“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的理想信念。回望历史长河,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缺少英雄的国家,古有岳飞杨家将精忠报国,近有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为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英雄就是中国人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对于英雄的认可和追随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追随。  英雄情怀是个体奋斗的助推力和指明灯。“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对于青少年而言,英雄情怀、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的培养尤为重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就已意识到了大国与小我的关系。周恩来总理的一生都是“以天下为己任”,英雄情怀在其少年时代成为他前进的助推力与指明灯,从而成就了他具有英雄色彩的一生,更可见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扣好其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的重要性。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他们以他们独特的的方式书写下最动人的青春故事。中山大学博士生韦慧晓投身军旅,成为我国海军首位女副舰长,在万里海疆书写无悔青春。其实不管是参军的大学生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村官,他们都是英雄。英雄来源于生活,不同时代有其不同英雄情怀。但其核心爱国主义却是不变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近年来,虚无的历史态度、诋毁英雄的谣言、矮化精神的观点,种种不良思想、奇谈怪论沉渣泛起,这应引起我们的警示,当代英雄情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培养情怀绝不是形式上走走样子口头上说说而已。诚如一位教师所言“孩子这个年纪,不只需要童话,还需要英雄。”领袖在参加学生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时谈到其母亲小时候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从此精忠报国成为他一生的目标,足以见英雄情怀对人影响之大与深远。  于青少年自身而言,我们不仅要主动培养英雄情怀,更要心中有国家、脚下有远方,向英雄学习。时势造就英雄,但同处于时势之下,为何只有少数人成了英雄?与其说是时代选择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让时代认同了他们。倘若你胸无大志,时代怎能认出你?若你的意志不堪一击,时代又怎敢将命运交托给你?卡斯特罗为了心中的正义,敢于反对一切势力,包括他的父母。他有英雄的觉悟和自律,所以最终成为时代传奇。  让英雄情怀激荡精神力量,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14:10:01 页数:17
价格:¥2 大小:48.7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