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一次调研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它是我们慈祥的老祖母,是我们睿智的老祖父,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是炎黄子孙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金石。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反对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佛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解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炼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如今,面对如此纷杂的社会,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改革开放固然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同时也给一些阻碍发展进程的势力提供可乘之机,而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年人善于接受新文化,同时也容易被不良文化所侵害,形成错误的世界观、方法论。因此,在教育中强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使学生们先做到内心世界的充实,有了民族底气,有了文化底蕴,面对各种文化的渗透,才不会迷失方向,丧失中国人的本色。(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材料二: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动,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于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于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 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练面前依旧无畏。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互利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搞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B.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C.材料二认为庄子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精神心灵自由,逍遥自在。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传统文化中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B.道家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我们今天提倡可持续发展,兼顾自身和子孙后代发展,大概就源于老子提出的持续性,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D.佛家思想,其核心是“空”,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解生脱死为终报。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是()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B.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练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5.结合材料来看,先秦儒家思想中哪些部分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答案】1.B2.A3.D4.例证法,举例《易经》,来证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引证法,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独特的民族精神;喻证法,将中华传统文化比作“老祖母”“老祖父”等。5.①要有善良仁慈之心,追求道德完善。②胸怀宽广,要有宽恕之心。③追求高远,要以天下为己任。④要讲究孝悌,营造和谐社会。【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错,原文的表述是“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选项说法太过绝对。C.“不能有任何作为”错,庄子的超然是指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不是指行动。D.“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错,是与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错。原文的表述是“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并没有提及以哪个流派为主,选项无中生有。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材料一的第一个分论点,结合“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分析可知, 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支撑的是材料一的第二个分论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的论证方法的能力。(1)例证法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分析,文中举《易经》为例,证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2)引证法由“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分析,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独特的民族精神,为了证明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3)喻证法第一段中“中华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慈祥的老祖母,是我们睿智的老祖父,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是炎黄子孙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金石”,用喻证法,把将中华传统文化比作“老祖母”“老祖父”“贵妇人”“大诗人”“传家宝”等,形象地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结合“首先要有孝悌之道”可知,我们要讲究孝悌,营造和谐社会。结合“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动,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分析可知,要有善良仁慈之心,追求道德完善。结合“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分析可知,既要胸怀宽广,又要有宽恕之心;既要追求高远,又以天下为己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焦裕禄(豫剧选段)姚金成(执笔)文本一: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焦裕禄办公室。墙上一幅兰考地图,地图前一把旧藤椅倒在地上。徐俊雅夹着被褥,焦守凤捧着一个大瓶子上。焦守凤(高兴地连跑带跳先进屋来)爸爸!爸爸!(失望地)妈妈!爸爸他又不在。徐俊雅老焦!……唉,这又去哪儿了?守凤,把这拆洗过的被褥给你爸换上!焦守凤唉!①(把瓶子放桌上,从妈妈手里接过被褥进内屋)徐俊雅收拾屋子,她扶起旧藤椅,发现藤椅上的破洞,心中揪痛。徐俊雅(唱)看见了藤椅上破洞根根断茬,似看到老焦他茶缸抵肝咬着牙。老焦啊!(接唱)肝疼病最怕劳累压力大,多少次劝你休息都白搭!叫你吃药你总忘记,犯病时你就知道顶住肝疼桌上趴。抚藤椅似看见你日夜忙和累,抚藤椅似看见你忍疼痛汗流面颊。抚藤椅怎诉说亲人的心疼牵挂,抚藤椅忍不住泪流如麻。为你忧、为你愁,心难放下,恨不能替你病、替你疼,替你挡住这兰考的暴雨和风沙!焦裕禄披雨衣从外面进来。焦裕禄俊雅,下这么大雨,你们咋来了?徐俊雅半个多月都没见你面,听说你今天回县委,我们过来给你送点药。老焦,你的病可不能再大意了啊!焦裕禄没事。今年兰考洪涝灾害严重,好多村子都被水淹了。县委的同志都在下边哩。②焦守凤(从内屋出来,看见爸爸,惊喜)爸爸!焦裕禄(高兴地)守凤!徐俊雅孩子给你送土蜂糖来了!焦守凤爸爸!(唱)中医说土蜂糖养肝效果好,俺与同学到乡下跑了几遭。枣花蜜把春天精华酿造,定能够驱病痛雾散云消。愿爸爸早康复全家欢笑,女儿我天天过节歌声飘!(捧糖瓶递给焦裕禄)焦裕禄(高兴地接糖瓶)好哇,我焦裕禄享到女儿的福了!文本二:焦裕禄守凤呢?孩子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呀?徐俊雅你别乱想了!守凤去乡下给你找土蜂糖了。焦守凤一身泥水,捧着蜂糖瓶上,站门外听。焦裕禄唉,孩子大了,可我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呀。我对不起孩子。我不能带着遗憾走。叫守凤来,我要给孩子道歉…… 焦守凤(忍泪)爸爸……(走过来,把蜂糖瓶捧到焦裕禄手上)焦裕禄孩子!你又去给爸爸找土蜂糖了?我的乖女儿……爸爸谢谢你……(用手指狠劲顶住肝区,汗如雨下)徐俊雅急忙上前扶住丈夫。焦守凤(紧紧抱住焦裕禄)爸!爸!焦裕禄(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守风,爸爸对不起你……焦守凤(哭)爸,你别说了……我听话,我不去县委办公室当打字员了!我去食品厂,我去腌咸菜、做酱油……③爸!爸!我啥也不要,我就要爸爸!我就要爸爸!(抱焦裕禄大哭)焦裕禄(唱)一声爸叫得爸爸心头暖,女儿的理解比金子珍贵比蜜甜。我知道我这个爸爸没当好,亲人们多受拖累多为难,你弟弟妹妹年龄都还小,为长姐你要关心弟妹们学习进步和吃穿。这些年你妈妈持家不容易,从此后你要帮妈妈多分担。离兰考留下了无限遗憾,这支笔留给女儿续写新篇。俊雅呀,我贤惠的妻啊,对亲人几句话要记在心间;如果是病难医我此去无返,定要把我埋在兰考沙丘前。我要看战友们锁黄龙巧手奋战,我要看盐碱地水洼窝变成良田。我要看泡桐苗成大树花开灿烂,我要看兰考县林盛粮丰美好的明天!焦守凤爸爸!④乡亲们拥上,呈现出宏大的群众送别场面。焦裕禄被医护人员搀扶着缓缓而行。众乡亲(拥上前)焦书记,你一定要回来呀!焦裕禄(动情地)乡亲们,我一定会回来的!……(画外音:“我一定会回来的!”)众乡亲焦书记!灯渐暗。悠长的呼唤声渐弱。文本三:灯复亮,遍野泡桐,一片葱绿,泡桐花簇簇盛开,如云如霞,如诗如画。焦裕禄迈着从容的脚步,从远方向观众席走来。(幕后男声独唱)兰考县不见了漫漫黄沙,兰考县不见了内涝水洼。遍地的小树苗已长大,泡桐花年年开香飘天涯!焦裕禄形象定格,如塑像般耸立在泡桐林中。(字幕)“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逝世,终年42岁。焦裕禄的精神滋养了兰考的大地,焦裕禄的遗愿在兰考大地上已经化成了最动人的画图。如今的兰考,已是腾飞的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饥饿已是遥远的记忆,富足与和谐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6.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中有关台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处表现焦守凤对又没能见到父亲的失望,和对父亲常年不注意照顾自己身体的心疼。B.②处是焦裕禄对妻子的解释,表现他作为县委书记在危难之际必须身先士卒的自我要求。C.③处透露出父女俩在对待女儿的工作安排上曾有过矛盾,女儿最终理解了爸爸的做法。D.④处应该是女儿守凤撕心裂肺的哭喊表达对爸爸的不舍和对爸爸严重病情的忧心。7.下列有关文本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开头的舞台提示表明兰考发生洪水的故事背景,暗示了焦裕禄同志得知汛情火速离开的急切。B.剧本中“土蜂糖”细节前后呼应,表现女儿对父亲热切的爱,也透露出焦裕禄同志长期与肝病斗争的情况。C.剧中的唱词表明焦裕禄同志废寝忘食,不顾身体,在兰考任上的工作重点是带领人民治理内涝、风沙、盐碱。D.剧中的唱词以方言和口头语为主,句或长短错落,注重押韵,表现出该剧种雅俗共赏节奏鲜明强烈的特点。8.旧藤椅在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请分析其作用。9.文本三是整部剧作的尾声,这样的设计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答案】6.A7.D8.①从侧面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体现了焦裕禄的廉洁和节俭的生活作风。②暗示和推进剧情,倒地的旧藤椅暗示焦裕禄火速奔赴抗洪前线的急切,藤椅上的破洞暗示他长期与肝病斗争的情形,也触发了徐俊雅睹物思人的抒情唱段。9.①交代了在焦裕禄精神引领下,兰考最终脱贫成功这一戏剧结局,达成了戏剧结构的完整性。②渲染了温馨美满的氛围,中和了焦裕禄逝世的悲剧性,更符合大众审美和现场表演的氛围需求。③呼应了文本二焦裕禄“我一定会回来”的台词,焦裕禄以一种艺术的方式重新回到了兰考县,履行了他的承诺,更具有戏剧效果,渲染了感人的氛围;④展现了今日的兰考,体现了在像焦裕禄同志这样的领导干部和勤劳人民的努力下,兰考如今生态改善,人民生活幸福,再次突出了焦裕禄艰苦奋斗、亲民爱民的奉献牺牲精神形象。(能从三方面合理分析即可)【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A.“和对父亲常年不注意照顾自己身体的心疼”理解错误,联系前文内容得知女儿应该还沉浸在没有见到父亲的失望中。 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D.“注重押韵”错误,河南豫剧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故选D。8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物象的作用分析的能力。焦裕禄办公室这把藤椅,是一把旧藤椅,并且上面还有破洞,从而从侧面烘托了焦裕禄的廉洁和节俭的生活作风的精神品质地图前一把旧藤椅倒在地上,说明焦裕禄离开时的匆忙,暗示焦裕禄火速奔赴抗洪前线的急切。妻子徐俊雅看到这把旧藤椅仿佛就看到焦裕禄用茶缸抵着肝部,咬紧牙关的情形,仿佛看到他日夜忙碌的情景,所以这把藤椅出发了徐俊雅睹物思人的抒情唱段,有暗示和推进剧情的作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文本一写到焦裕禄带领兰考县防风抗洪,文本二写到乡亲们送别焦裕禄的场景,而文本三写到兰考这个地方不见了慢慢黄沙,不见了内涝水洼,遍野泡桐,一片葱绿,泡桐花簇簇盛开,从而交代了在焦裕禄精神引领下,兰考最终脱贫成功这一戏剧结局,使戏剧的结构更具有完整性。文本三写到终年42岁的焦裕禄逝世了,他是为了兰考而逝世的,而遍野泡桐,一片葱绿,泡桐花簇簇盛开,如云如霞,如诗如画,焦裕禄如塑像般耸立在泡桐林中的场面,渲染了温馨美满的氛围,中和了焦裕禄逝世的悲剧性,更符合大众审美和现场表演的氛围需求。文本二写到乡亲们送别焦裕禄场面时,乡亲们拥上前说:“焦书记,你一定要回来呀!”焦书记动情地回答乡亲们说:“乡亲们,我一定会回来的。”而文本三交代焦裕禄逝世了,所以文本三中用艺术的方式让焦裕禄重新回到了兰考县,履行了他的承诺,更具有戏剧效果,渲染了感人的氛围,和文本二焦裕禄“我一定会回来”的台词相呼应。文本三遍野泡桐,一片葱绿,泡桐花簇簇盛开,如云如霞,如诗如画的画面,兰考县不见了漫漫黄沙,兰考县不见了内涝水洼。遍地的小树苗已长大,泡桐花年年开香飘天涯的男声独唱,展现了今日的兰考,而兰考所取得的成就是在焦裕禄精神的引领下取得的,从而体现了焦裕禄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文本三作为 尾声体现了在像焦裕禄同志这样的领导干部和勤劳人民的努力下,兰考如今生态改善,人民生活幸福,再次突出了焦裕禄艰苦奋斗、亲民爱民的奉献牺牲精神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之道》(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①。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第七章》(三)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僨②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大学•第九章》【注】①谦:通“慊”,满足。②僨:败,坏。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富润A屋B德润C身D心广E体胖F故G君子必诚H其意。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宋元以来,《大学》《中 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考钦定书。B.“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等的“小学”相对,讲大人之学的基本原理。C.“赤子”指初生的婴儿,用来形容人心地善良、纯洁,现多用来指报国之心。在选文中的“如保赤子”意思是“保护平民百姓如母亲养护婴儿一样”。D.“孝弟”即“孝悌”,“孝”指孝敬父母,“弟”指尊重兄长,儒家认为它是为仁之根本,孔子还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主张将个人之孝推广开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中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表明儒家把“修身”作为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出发点。B.《大学之道》运用了正反相成的推演逻辑提出“八条目”,将其梳理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条侧重外显行为,后四条专注修身养性。C.《大学•第七章》中强调“诚其意”,朱熹认为诚意是“自修之门”“进德之基”,“意”是心里最初发出的念头,道德修养的第一个念头必须真实,否则一伪百伪,因此君子“必慎其独”。D.《大学•第九章》强调“齐家”,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一个家族统治千百万个家族。国君的家族十分庞大,家族内部常有纷争甚至导致衰败,所以,管理好家庭和整个家族是个大问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②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14.请结合语段三内容,分析文中所言“故治国在齐家”的原因。【答案】10.BDF11.D12.B13.①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②等到见到君子便遮遮掩掩,掩盖自己的邪恶行径,而显示其如何善良。14.①儒家讲求“推己及人”的恕道;②君子将对内的“孝、悌、慈”推广为在外表现的仁爱;③国君将一人一家的仁爱做法推广至爱民,国家就会治理好。所以说,治国在齐家。【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财富能润饰房屋,道德却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而身体自然安适舒泰,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富润屋”和“德润身”对称,分别成句,前后断开,即BD处; “心广体胖”为四字成语,单独成句,后面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孔子还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错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孟子的话,而不是孔子的话。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前四条侧重外显行为,后四条专注修身养性”理解错误。前四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专注修身养性,后四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侧重外显行为。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道”,宗旨、原则;“明明德”,彰明美德;“亲”,亲近,爱抚;“止”,达到。②“厌”,掩盖,躲闪;“掩”,掩盖;“著”,显示。【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可知,这涉及到了推己及人的“恕道”。②由原文“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可知,君子将对内的“孝、悌、慈”推广为在外表现的仁爱;③由原文“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可知,国君将一人一家的仁爱做法推广至爱民,国家就会治理好。所以说,治国在齐家。参考译文:(一)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格安和,性格安和才能够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显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应该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二)所谓使意念真诚,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色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的真实,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满意足。所以,君子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也一定要戒慎。小人在平时为非作歹,做尽坏事,等到见到君子便遮遮掩掩,掩盖自己的邪恶行径,而显示其如何善良。殊不知,别人看自己,就像看见自己的心肺肝脏的样子,掩盖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内心的真实总要表现到外面的,所以,君子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也一定要戒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你,十只手指点着你,这是多么可怕啊!”财富能润饰房屋,道德却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而身体自然安适舒泰,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三)所谓治理国家必须先治好自己的家庭,是说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管教好而能管教好别人,这是没有的事。所以,有修养的人不出家门就能完成对整个国家的教育。孝顺父母,可以用于侍奉君主;恭敬兄长,可以用于侍奉尊长;慈爱子女,可以用于对待民众。《康诰》说:“爱人民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有这种仁爱的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谁先学会了养护孩子再去嫁人的啊!国君一家仁爱,一国人受到感化,也会兴起仁爱;国君一家礼让,一国人也会受到感化,一起礼让;国君一人贪婪暴戾,一国人就会受到影响,纷纷作乱。其关联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大事,一个人可以安定国家。尧、舜用仁政统率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仁爱;桀、纣用暴政统率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凶暴。国君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依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如果自己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晓喻他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未曾有过的事情。所以说,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二)(8分)1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至》首联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B.《客至》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C.《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答案】(1)C(2)《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错误。“再拜”可见客人有一定的身份,但一个“难”字明显表现出诗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意思是:若肯与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就隔着篱笆将 他唤来!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朋友的到来,作者极为热情,非常高兴。《宾至》中,“不嫌野外无借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意思是: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的小园里芍药花开。诗人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再结合前文“老病人扶再拜难”“漫劳车马驻江千”可知,诗人品性高洁,对前来的贵宾敬而远之。(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一个对自己事业执着追求的人,人可谢世,而精神价值万古长存。【答案】①.质胜文则野②.文胜质则史③.己所不欲④.勿施于人⑤.不失其所者久⑥.死而不亡者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野、勿、施、寿。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老子眼里,水性有三:柔和、处下、变动。水,是柔顺温和的代名词。天上月光似水,人间柔情似水。它滋润山原,灌溉田畴,养鱼鱼肥,育花花俏,仿佛是布满大地的血脉,哺育着一切生命。与柔和联袂的,是善“处众人之所恶”。人生于世,都厌恶卑湿低下,而水,①。溪、谷、渊,广阔清旷,虚静幽深,水之趋下、善处,展现出来的正是不自大、不居功、谦和低调的博大襟怀。处处竞争、时相侵夺,在这个崇尚丛林法则的世界,水之处下,本质上是“善利万物而不争”。②,绝非得过且过、图安乐逸、什么事情也不干,而是以包容姿态容纳百川。“不争”的最终结果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柔和、处下,为水的变化、运动埋下了伏笔。大千世界,水的变动是最神奇的。水化为汽,汽结为云雾雨露,悄悄然铺天盖地,夏雨滂沱,冬雪飘拂。因机而动之水,让这个世界呈现出多少迷人的景观:逶迤九曲的江河、韬光养晦的清潭、虎啸龙吟的飞瀑……③,天下的自然美景,大多就没有了灵 魂。以水喻道,透视人生,这是贯穿于《道德经》的一条红线。全文静水流深,体大思精,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似可作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1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8.请根据上述文本内容,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概括老子“以水喻道,透视人生”的三条至善之道,每条不超过10个字。【答案】17.①却一贯追求低洼之所(或“总是往低处流”)②这里的“不争”(或“这是一种智慧”)③若无变化万千的水18.①因为柔和(或“不争”)所以强大(或“刚强”);②因为处下所以博大;③因为变动所以神奇。【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依据前文“人生于世,都厌恶卑湿低下,而水”可知这里强调水和人的不同之处,可填写:却一贯追求低洼之所;第二空,依据前文“水之处下,本质上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和后文“绝非得过且过、图安乐逸、什么事情也不干,而是以包容姿态容纳百川。‘不争’的最终结果”可知语境强调水“不争”的特点,可填写:这里的“不争”;第三空,依据“逶迤九曲的江河、韬光养晦的清潭、虎啸龙吟的飞瀑……”“天下的自然美景,大多就没有了灵魂”可知语境强调水带给大自然的美,可填写:若无变化万千的水。【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依据原文“处处竞争、时相侵夺,在这个崇尚丛林法则的世界,水之处下,本质上是‘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的最终结果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概括出:因为柔和反而刚强;依据原文“溪、谷、渊,广阔清旷,虚静幽深,水之趋下、善处,展现出来的正是不自大、不居功、谦和低调的博大襟怀”可概括出:因为处下所以博大;依据原文“大千世界,水的变动是最神奇的。水化为汽,汽结为云雾雨露,悄悄然铺天盖地,夏雨滂沱,冬雪飘拂。因机而动之水,让这个世界呈现出多少迷人的景观:逶迤九曲的江河、韬光养晦的清潭、虎啸龙吟的飞瀑……天下的自然美景,大多就没有了灵魂”可概括出:因为变动所以神奇。(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永丰村三面环山,南面水口,形成天然圈椅,洙溪河蜿蜒穿村而过。村中的古宅由西北的高地向东南的低地依次而建,①。整个村落古宅群村西多而集中,村东少而分散。村中古道均为青红两种石板铺成,纷繁有序,由南向北缓缓上升,台阶、石栏依山而建,依势而构,设计②。目前,永丰村所有古建一律不再拆除及易地迁移;已经划定古村落的功能分区与建设控制带,古建筑中心区域不得建新房。如此一来,永丰村古宅、古河、古道、古桥③,浑然天成,可谓处处小桥流水人家。路边一片花海,迈步进入,总会惊起群群飞鸟。天一黑,灯光渐渐熄了,取而代之的是漫天星光和蛙声一片。闫峰放弃在上海从事的设计,在这里建设了民宿、染坊、酿酒、陶艺等功能的“山里研工社传统手艺研习基地”。他说,永丰村有一种潜藏的美丽,这里的文化底蕴、淳朴民风、山水风光都深深吸引着他,这里有设计的源泉。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它修改正确。2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步入一片花海,惊起群群飞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改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19.①.错落有致②.独具匠心③.相映成趣20.闫峰放弃在上海从事的设计工作,在这里建设了融合民宿、染坊、酿酒、陶艺等功能的“山里研工社传统手艺研习基地”。21.①改句用整句表达,能够增加文字典雅的美感,符合古文化村落保护的内容。②整齐的句式与散句结合,错落有致,富有诗意,与自然环境的优美相映生辉,体现古文化村落保护的成效。【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文中是说“村中的古宅”布局富有情致,可用“错落有致”。错落有致:形容事物布置安排得参差交错,富有情趣。第二处,主语是“设计”,是说古道、台阶、石栏的设计很巧妙。可用“独具匠心”。独具匠心:在技巧和艺术构思上有创造性。第三处,语境形容“古宅、古河、古道、古桥”,是说这些相互衬托,富有趣味,可用“相映成趣”。相映成趣:意思是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存在两处错误:一是缺宾语中心语,在“设计”后面应加上宾语“工作”;二是缺动词,“民宿、染坊、酿酒、陶艺等功能”前面应补上动词“融合”。【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改句把“路边一片花海”作为“步入”的宾语,“惊起”的宾语为“群群飞鸟”,前后内容尽量保持对称,把“路边一片花海,迈步进入”改为“步入一片花海”;把“总会惊起群群飞鸟”改为“惊起群群飞鸟”。“步入一片花海,惊起群群飞鸟”,分句结构一致,字数相等,句式整齐。整句表达能够增加文字典雅的美感,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典雅的美感符合古文化村落保护的内容,整齐的句式与前后文散句结合,错落有致,富有诗意,与自然环境的优美相映生辉。文段内容是记叙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既有历史文化厚重的一面,也有乡村自然秀美的一面,改为整句可以增加文字典雅的特点,而原句“路边一片花海”中陈述对象为“路边”,与上文“可谓处处小桥流水人家”衔接不够紧密,而“步入一片花海,惊起群群飞鸟”,强调突出人走入花海后的效果,从而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走进大自然感受到环境的优美,体现古文化村落保护的成效,所以改句表达效果更好。五、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20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北京成立;历时一年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是波澜壮阔的历史……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历时两年,1936年10月22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万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经历六十多年的建设,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脱贫攻坚全部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进入新时期……2017年,党的十九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五年后,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擘画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目标任务;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勇往无前行稳致远……学史以明理,学史要力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以时间顺序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光辉历程。1920年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在中华沃土应运而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我党一百年跋涉奋进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沧桑巨变的历史起点。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从此,中华大地上产生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新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成立、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全国人民奋战六十多年的全国脱贫攻坚、党的十九大开启全面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擘画未来重大历史任务……由此中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共同任务,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根据题目要求,“学史以明理,学史要力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立足于时代青年的身份,了解历史,继承并发扬先辈精神,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用奋斗和热爱书写新时代崭新的历史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应倍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与使命的光荣,我辈青年当无畏风雨,勇敢追梦,实干兴邦,立志为国家新的发展史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行文思路上,可以简单回顾党的奋斗历史,例举有代表性的人物,歌颂他们的精神品质;接着从时代青年的身份出发,号召青年应当学史明理,要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历经艰险,百折不挠,做新时代的强者和奋斗者;再强调要学史力行,将精神动力转化成实际行动。可以写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时代青年要从做好身边小事、本职工作出发,将“奋斗”落到实处;可以写新时代青年,要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行动回应历史,书写新的历史篇章。结构上可以采用总分总的形式,论证部分可以用并列式排比段落,以增强行文气势,运用典型例证、引证丰富文中内容,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使论证语言更加形象有力。立意:1.青春逢盛世,扬帆正当时。2.奋斗的青春方不负家国民族。3.把自己的青春事业书写在祖国大地上。4.青年握好时代接力棒,做好中国精神传承人。5.奋楫扬帆正当时,乘风破浪勇担当。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9月第一次调研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13:45:07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1.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