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什邡中学高2022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两河流域与埃及相距不远,从遥远的古代起,这两地的居民就有一些断断续续的接触,也有一些文化上的交流。但这两地的文化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B.民族习俗的差异C.宗教信仰和文字的不同D.交通工具的限制【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断断续续的接触”、“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及所学知识可得,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两地的文化交流是有限的,所以说两地的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起来的,A项正确;两地文化及民族习俗有差异很正常,但是不是其根本原因,排除B项;“宗教信仰和文字的不同”不是导致文化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交通工具的限制”只是生产力的一个表现,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2.印度电影《Article15》中男主阿扬在上任警察局局长的途中,路过一个村庄,想买瓶水喝,但被下属拦住了,因为他们不能让贱民的影子落在自己身上。电影所反映的内容与下面哪一制度有关()A.法老制度B.种姓制度C.城邦制度D.民主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印度电影《Article15》中男主阿扬在上任警察局局长的途中,路过一个村庄,想买瓶水喝,但被下属拦住了,因为他们不能让贱民的影子落在自己身上”,“贱民”这体现了印度的种姓制度,B项正确;法老制度属于古埃及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城邦制度属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民主制度体现的是人民主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诸多国家,其中法兰克王国逐渐发展壮大。800年,查理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其时他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致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合。据此可知,查理时期的法兰克王国()A.抛弃了日耳曼人的部落传统B.全面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C.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D.利用了罗马帝国时兴起的宗教力量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法兰克建立者克洛维为巩固统治,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自己的亲兵和官吏,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并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使得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根据材料信息“800年,查理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其时他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致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合。”可见,查理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利用了罗马帝国时兴起的宗教力量,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查理时期的法兰克王国抛弃了日耳曼人的部落传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兰克王国政治制度的内容,排除B项;“彻底消除”此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4.罗马天主教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曾说:“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这反映了当时()A.教皇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B.教皇的统治深入人心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D.教权和王权相互依存【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体现了教皇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教皇权力高,排除BCD项。故选A项。5.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阿拉伯帝国的君主们将图书馆当做翻译馆、城市的标志建筑,甚至是社会名流的驻跸地和外交场所来看待。这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起到的作用是()A.吸收融合,兼收并蓄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C.全盘学习外来文化D.促进了阿拉伯帝国的强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图书馆,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得以保存,这正是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起到了兼收并蓄的作用,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646年(大化二年)1月1日,日本颁布了《改新之诏》,其主要内容是在日本仿效施行中国唐朝的经济政治制度,即全面的“唐化”,奠定了“大和文化的基石”。该项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 C.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D.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指的是大化改新,结合所学可知,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A项正确;B项属于具体的表现形式,排除B项;C项属于日本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排除C项;D项与事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日本《养老律令·学令》中规定学校须行“释奠礼”,以祭拜孔子。该规定最可能出现在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0世纪D.公元12世纪【答案】B【解析】【详解】日本祭拜孔子说明日本社会受到唐文化的影响,而646年(大化元年)开始的大化改新就是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由此推断选B项。8.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结合所学知识,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这条航线在当时被葡萄牙控制,再结合葡萄牙殖民扩张的方向主要在亚洲和非洲,因此B项正确。西班牙殖民扩张的方向主要在美洲,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率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CD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葡萄牙的殖民扩张9.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答案】A【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C项叙述的情况并不符合当时两国的实际;D项金银需求量大的并不只是局限于西、葡两国;而谈地理优越的话,法国和英国地理位置也不错,在这点上西葡两国并不占绝对优势;只有A,当时两国刚刚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并且对探险活动大力支持,这是造就新航路探险由西葡两国领导完成的主要原因。考点:世界近现代史上册·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新航路的开辟10.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引起价格革命。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尤其对欧洲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所谓“价格革命”指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据此本题中西班牙正由于对殖民地疯狂掠夺,国内金银大量涌入,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故C正确。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新航路开辟·影响11.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这些海上探索()A.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B.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C.激发了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D.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海上探索使人类探索了未知的世界,说明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D项正确;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及其船队,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于新航路开辟前,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产生于新航路开辟前,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思想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12.据研究,自1571年,直通中国的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这一贸易路线流通的诸多商品中最重要的是来自中国的生丝、丝织品和来自美洲的白银,因此被称为“丝一银贸易”。这一贸易()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奠定了英国殖民霸主的地位 C.确立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中心地位D.适应了殖民扩张的发展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末(西欧)。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国家积极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丝一银”贸易正是迎合殖民扩张需求而形成的,D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A项;“奠定了英国殖民霸主的地位”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长期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非世界贸易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13.如下图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代表作《椅中圣母》,画中圣母和圣子头上闪耀着圆形的光圈,像少女般纯洁、美丽、亲切的圣母,像普通母亲一般抱着自己的孩子,充满慈爱的温情。这一作品()A.鼓励民众崇尚朴素生活B.彰显人文主义精神C.宣扬人类是万物的主宰D.倡导民众信仰自由【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画中圣母和圣子头上闪耀着圆形的光圈,像少女般纯洁、美丽、亲切的圣母,像普通母亲一般抱着自己的孩子,充满慈爱的温情”可知,拉斐尔的圣母像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形象,平凡、淳朴、慈爱、充满人情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B项正确;文艺复兴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主义,而且该作品是宗教画,而非“崇尚朴素生活”,排除A项;该作品彰显人文主义精神,不是“宣扬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排除C项;宗教改革倡导民众信仰自由,排除D项。故选B项。14.马丁•路德认为强制性的独身违背了上帝的第一个诫命,婚姻是上帝赋予的权利,应该取消“教士独身论”。马丁•路德提倡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促使修女们走出修道院,逐渐走进世俗家庭中。马丁•路德对婚姻的变革()A.增强了宗教的世俗化倾向B.宣传了男女平等的观念C.迎合了反专制斗争的需要D.意在促进宗教信仰自由【答案】A 【解析】【详解】从材料“马丁•路德提倡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促使修女们走出修道院,逐渐走进世俗家庭中”可以看出马丁•路德认张宗教人士应该有世俗化的生活,增强了宗教的世俗化倾向,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教士婚姻自由,“提倡男女平等”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反对专制的表现,排除C项;“信仰自由”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5.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政权尽管为一个家庭所继承,掌握在一个单独的人手里,却不是一个人的财产,而是一件公共的财产。”狄德罗意在A.反对专制提倡民主B.保留君主制度C.强调君民权利平等D.提倡共和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狄德罗以家庭为比喻,认为政权即使掌握在一个人手中,但也属于公共财产,由此可知他反对由一个人单独行使政权,即反对专制提倡民主,A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狄德罗反对专制,无法说明他提倡保留君主制度和君民权利平等,排除BC项;反对专制不一定就是实行共和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16.1649年公开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是英国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检察官指出“国王的权力本是人民为自身安全而赋予他的,一旦其利用权力伤害人民,依据法律应将其视为人民公敌并处以最严厉刑罚”。法庭还允许查理一世对其罪行一一进行回答。公开审判查理一世有利于A落实《权利法案》B.巩固君主立宪制C.推翻君主制度D.传播民主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国王的权力本是人民为自身安全而赋予他的,一旦其利用权力伤害人民,依据法律应将其视为人民公敌并处以最严厉刑罚”体现的是人民主权思想,因此公开审判查理一世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D正确;《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A排除;当时英国尚未确立君主立宪制,属于君主制国家,B排除;英国至今仍然是君主制国家,C排除。故选D。二、非选择题:17.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 “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答案】(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2)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解析】【详解】(1)“差异”,据材料一信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得出: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由材料信息“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得出: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等角度分析。(2)“评析”,据材料二信息“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由材料信息“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得出:防止滥用科学;由材料信息“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得出: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据估计,美国独立后到1820年间共有约25万的移民,平均每年仅有6000人左右。从1820年以后,入境移民逐年增多。据美国政府统计,19世纪20年代移民为15.9万人,30年代为59.9万人,40年代为171.3万人,70年代为281.2万人。1820—1880年入境移民总计1018.9万人。从移民的来源看,1820年以前,英国移民人数高居首位,而在1820年以后的60年间,德国和爱尔兰移民人数则跃居第一和第二,德国移民为305万,爱尔兰移民为282万,英国移民为92.6万,退居第三位。此外,除了北欧国家 和加拿大的移民有大幅度增长外,还有约23万的亚洲移民迁入美国,其中,华人22.8万。——据宿景祥《美国经济统计手册》等材料二随着美国社会排外情绪滋长,从1882年开始,美国的移民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以种族歧视为准绳的排斥华工法,规定:不论是熟练或非熟练的华工以及受雇于矿山的华人,在10年内不准进入美国;凡是非美国的出生的华人后裔不得加入美国国籍。在这期间,除了留学生外,其他中国移民一律禁止入境,甚至可以任意驱逐在美国定居多年的华人。1924年又通过《移民限额法》,除继续排斥亚洲移民外,同时把欧洲每年移民总额从1910年的35万人,削减为16.4万人。——摘编自邓蜀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美国移民发展的趋势。(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移民对19世纪美国社会发展的作用。【答案】(1)趋势:移民的总量逐步增加;英国移民总量减少,德国和爱尔兰移民逐渐成为主体;新增亚洲移民,以中国为主;移民的构成国家趋向多元。(2)变化:排斥亚洲移民,限制欧洲移民;由开放移民转向严格限制移民。作用:移民增加美国劳动力,给美国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移民的劳动促进了美国的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这些都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丰富了美国的文化,有利于美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形成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但是过多的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又增加了社会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9世纪的美国。根据材料一“美国独立后到1820年间共有约25万的移民,平均每年仅有6000人左右。从1820年以后,入境移民逐年增多。据美国政府统计,19世纪20年代移民为15.9万人,30年代为59.9万人,40年代为171.3万人,70年代为281.2万人。”可知移民的总量逐步增加;根据材料一“1820年以前,英国移民人数高居首位,而在1820年以后的60年间,德国和爱尔兰移民人数则跃居第一和第二,德国移民为305万,爱尔兰移民为282万,英国移民为92.6万,退居第三位。”可知英国移民总量减少,德国和爱尔兰移民逐渐成为主体;根据材料一“除了北欧国家和加拿大的移民有大幅度增长外,还有约23万的亚洲移民迁入美国,其中,华人22.8万。”可知新增亚洲移民,以中国为主;根据前面三个材料信息综合可知移民的构成国家趋向多元。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以种族歧视为准绳的排斥华工法”“除继续排斥亚洲移民外,同时把欧洲每年移民总额从1910年的35万人,削减为16.4万人。”可知排斥亚洲移民,限制欧洲移民;由开放移民转向严格限制移民。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移民对19世纪的美国社会发展主要起到了三个方面的作用,分别是经济方面(技术、劳动力、市场)、文化方面、社会方面;具体来说:移民增加美国劳动力,给美国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移民的劳动促进了美国的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这些都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丰富了美国的文化,有利于美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形成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但是过多的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又增加了社会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带来一些社会问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800年8月,拿破仑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提出了民法草案,参政院先后召开了107次讨论会,于1804年3月,《民法典》正式颁布施行。第一部分是人法,是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第三部分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例如:序列内容第11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44、545条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这部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民法典》不仅在法国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丹麦、希腊、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的民法典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响。——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民法典》体现的法律原则,并分析其影响深远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民法典的编纂给我们今天的启示。【答案】(1)法律原则:平等原则;绝对所有权原则(或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或契约精神)。 原因:《法国民法典》肯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激发了个人积极性,为工商业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法国的社会稳定,维护了法国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确定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编纂民法典的蓝本。(2)启示:民法典的编纂必须密切关注传统和国情;重视立法者的素质;把握时代主流,直面社会现实。(任答1点即可言之成理也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1804年(法国)。第一小问原则,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和他的《民法典》这一知识点,由材料“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可得出,《法国民法典》体现了平等原则;由材料“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可得出,《法国民法典》体现了绝对所有权原则;由材料“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可得出,《法国民法典》体现了契约原则。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根据材料“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说明《法国民法典》高度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体现了私法精神;根据材料“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说明《法国民法典》还强调契约精神,为工商业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根据材料“这部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可知这部法典的推行有利于打破封建制度的束缚,顺应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维护法国社会局势的稳定和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具有积极意义,其高度重视人权、保护私有财产的做法有利于激发个人的积极性;根据材料“《法国民法典》不仅在法国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得出确定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编纂民法典的蓝本。【小问2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国情和传统,民法典的编纂在尊重历史因素的前提下,需要充分考虑国情的客观变化,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同时民法典的实行还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民法典的编纂必须密切关注传统和国情;重视立法者的素质;把握时代主流,直面社会现实。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 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西欧殖民扩张。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是全国卷的亮点,也是广大师生最头疼的一道试题。今年的试题一如既往的出乎所有师生的意料,本题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素材,通过开放式设问,引导考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小说中蕴含的历史现象,为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空间,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能力上说,在考查基本思维能力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启示性、开放性,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思维过程是,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如“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反映了黑奴贸易;“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反映了宗教改革等。其次,结合世界近代史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01 12:40:02 页数:11
价格:¥2 大小:103.1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