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三语文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所谓“文学美基于语言美”,严格地说应是“文学美基于文学语言的美”。因为文学语言既不同于日常语言,也不同于科学语言,它有自身的审美功能特点。不妨通过三者的比较,进一步弄清文学语言的审美特质。对语言功能类型的区分,始于黑格尔而大兴于现代形式主义文评。韦勒克明确把语言分为三种,他在讨论“文学的本质”时写道:语言是文学的材料,要阐明文学的本质,“必须弄清文学的、日常的和科学的这几种语言在用法上的主要区别”。事实上,一种民族语言为全民族共有而非文学家独有,文学反映的内容又包含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种情态,因此这三种用法在作家笔下无疑存在着许多混合的形式和微妙的转折变化。不过,三种用法由于功能目的的不同,确又存在各自的特点。日常语言不是单独的概念,它包含口头语、商业语、官方语、教师用语和学生用语等十分广泛的变体。尽管如此,突出实用性,实现当下语境中实际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是日常语言的共同特点。日常语言大多是面对面的交流,虽然它有时也追求科学语言的精确性和文学语言的生动性,但在许多地方可能是非理性、非逻辑的,在特定语境中允许民族语言特有的种种变化。科学语言来源于日常语言。钱锺书说:“‘书名’之名,常语也;‘正名’之名,术语也。……专家著作取常语而损益其意义,俾成术语……”从常语到术语是科学语言形成的普遍规律。科学语言也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包含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后者中又包含侧重于人文的文、史、哲和侧重于科学的经、政、法等。尽管有种种区分,但科学语言以准确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精确性是科学语言的基本特点,它不允许日常语言中非理性、非逻辑现象的存在。理想的科学语言纯然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文学语言同样源于日常语言,但又是日常语言的升华;它是以生动的形象外观和丰富的情感色彩体现作品审美意蕴并唤起读者审美注意的意象性语言。日常语言突出实用性,科学语言强调精确性,文学语言则追求审美性。别林斯基说:“诗歌用流畅的人类语言来表达,这语言既是音响,又是图画,又是明确、清楚地说出的概念……”韦勒克则指出:“文学语言远非仅仅用来指称或说明什么,它还有表现情意的一面……文学和科学的语言之间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区别,即文学语言强调文字符号本身的意义,强调语词的声音象征。”如果说别林斯基特别强调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和形象性,那么韦勒克除此之外,充分阐述了文学语言的多义性和表情性。 综上所述,文学语言作为一种意象性语言,其审美特性主要有四大特点,即形象美、意义美、情感美和音乐美。文学美基于语言美。因此,上述四大特点既是文学语言的审美特点之所在,也是文学美的独特魅力之所在。文学美的欣赏,始于对语言美的品味。那么文学语言的四重审美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呢?帕克《美学原理》认为:“一个词是有声音的和吐发出来的,是有意义的,是表现感情的,并且能唤起形象的。”换言之,每一个语词都包含四个要素,即声音、意义、感情、形象。与日常交谈和科学表述相比,文学创作特别重视语词本身的审美表现力。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多义性、抒情性和音乐性审美特点,正是语言艺术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对语词的表象、表义、传情和声音四要素加以审美强化和审美升华的结晶。(摘编自陈文忠《论汉语文学的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常语言存在诸多应用广泛的变体,它着眼于实用性,但有时也追求科学语言的精确性和文学语言的生动性。B.科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一样,是个集合概念,它的基本特点是精确性,其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必须契合无间。C.文学语言是一种意象性语言,具有形象美、意义美、情感美和音乐美等审美特性,它是日常语言的升华。D.文学美的独特魅力在于文学语言的四大审美特点,而文学语言审美特性的形成,来自语言艺术家的创作实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逐层深入的思路,通过对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三者的比较,解说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B.文章第四段区别了“常语”和“术语”两个概念,论证科学语言的目的是准确传播科学知识,思路清晰。C.文章第五段分别引用别林斯基和韦勒克的话,将两者的观点进行对比,论证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D.文章末段阐述了文学语言审美特性的四大特点,指出文学美欣赏的起始之处以及文学语言四重审美特点形成的机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所反映的生活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因此语言的三种用法在作家笔下往往呈现混合的形式与复杂的变化。B.科学语言摒弃日常语言的非理性、非逻辑,如《宇宙的未来》等;文学语言强调语言的审美性,如 《红楼梦》等。C.相较于日常交谈和科学表述,文学创作尤其关注语词本身的审美表现力,这与文学语言的审美特点有关。D.不同的功能目的,决定了日常语言、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不同特性,因此这三者之间是各自独立、相互排斥的。【答案】1B2.D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理解原文信息的能力。B.“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必须契合无间”理解不准确,扩大范围。根据原文所述,“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的是“理想的科学语言”。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的能力。A.不是“逐层深入”,而是“总—分—总”,开头先总说“文学语言既不同于日常语言,也不同于科学语言,它有自身的审美功能特点。不妨通过三者的比较,进一步弄清文学语言的审美特质”,中间分说“日常语言……突出实用性”“科学语言来源于日常语言”“文学语言同样源于日常语言,但又是日常语言的升华”,最后总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意象性语言,其审美特性主要有四大特点”。B.“论证科学语言的目的是准确传播科学知识”错,根据原文所述,第四段区别“常语”和“术语”两个概念,应是论证“科学语言来源于日常语言”这一分论点。C.“将两者的观点进行对比”错,而是将两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后者的观点是对前者的观点的深入。“论证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不准确,根据原文所述,引用别林斯基的观点是为了论证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引用韦勒克的观点应是为了论证文学语言的多义性和表情性。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因此这三者之间是各自独立、相互排斥的”不正确,它犯了因果推论不当的错误。根据原文所述,并不能由日常语言、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不同功能目的、不同特性,而推论“这三者之间是各自独立、相互排斥的”这一结论。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摘自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粉丝”群体思想观念调查报告:他们的热爱与关注》) 材料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年的生理需求、社交需求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这时,青年的需求就到达了第四个阶段,即尊重需求。人们开始有余力追求精神生活,他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他们开始渴望获得自我和社会的肯定以及赞赏。此时,他们会将这种尊重的需要与社会上所获得的名声和威望等同起来。但由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这种需求,他们就会开始崇拜具有他们所渴望的特质的偶像。每个人对尊重的意义的不同理解,也就造成了偶像崇拜和偶像选择的多元化。在这之后,人们的需求就发展到了最高层次的需求,此时除了要满足尊重的需求,还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需求,即对社会做出贡献的需要。青年开始寻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融合,为了更快地实现这个目标,青年会开始慎重选择参照物(偶像),这也就造成偶像崇拜具有了积极自我导向的特点。(摘编自黄雪梅、赵雷《改革开放40年青年偶像崇拜的演变与启示》)材料三:近些年,文娱产业风生水起,“粉丝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现象亦成为热点症结。据报道、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了《“粉丝文化”与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问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明星诉网友侵害名誉权案件中,七成被告为30岁以下的青少年,案件多因“粉丝骂战”引起,背后牵扯的是明星们巨大的流量利益。青少年“粉丝”为偶像明星在网上“玩火”,平台及资本却忙着在背后收割利益,最后是这些热血满怀的青少年成了“跑偏”“粉丝经济”中的棋子。年轻人迷恋偶像无须认定为原罪。偶像是理想化的自己、能照出梦想的影子。策马扬鞭的侠客、古道热肠的英雄,即便是美国篮球巨星科比那句“没有人见过洛杉矶早上四点钟的样子,我见过”,也曾激励无数青年人。岁月流转,时过境迁、今日的大众明星有了产业化的“人设制造”,还有媒体的舆情话题适时“加料”,因而更能迎合青少年的情感与审美。加之资本对“粉丝经济”的浸润与把控,“粉丝文化”一直处在高光的“春天里”。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早不是当年那些为一盘磁带、一幅海报而痴迷的“追星族”。网络的自主性、互动性、便捷性,极大地消除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时空阻隔。明星和“粉丝”、“粉丝”与“粉丝”之间的关系重构,也助推了“饭圈文化”勃兴发展。当前青少年“粉丝”群体具有鲜明的三重特征:一是创造着新的青年亚文化。他们是文化消费者和媒介受众,也是消费文化和传统价值的“搅局人”。二是成为高黏性的兴趣与情感共同体。“粉丝”之间不断分享信息,交流情感,逐渐成为互相认同、彼此欣赏的兴趣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三是商业文化介入并主导。“粉丝文化”进一步催生了“粉丝经济”,产生经营性收益,催生相关从业者。比如打着“应援”旗号的各色集资行为等,往往裹挟着青少年“粉丝”的言 论及财产权益。“粉丝文化”乱象不容小觑。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构建合规守法的“粉丝经济”,亟待破题。从职业上看,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因此,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与价值方向。(摘编自邓海建《“粉丝文化”要流量更要有底线》)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年龄层的人在偶像选择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着一定差异;随着受访者年龄的增长,崇拜政经界偶像的比例逐渐增加。B.偶像崇拜特质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最为看重的三项特质为敬业精神、价值观念和公共意识,形象气质则排在后面。C.偶像对个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生涯规划、形象管理等,而偶像对个人影响最大的是深层次的精神——“价值观念”。D.文化演艺界明星成为绝大多数年龄段“粉丝”最普遍崇拜的偶像,这表明日渐成熟的文化领域商业化和娱乐化模式是孕育演艺明星的温床。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指出“粉丝”偶像崇拜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以及偶像对“粉丝”个人不同方面的影响,材料二指出青年偶像崇拜演变的外在原因。B.材料三先引用报告印证“粉丝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现象,然后论说青少年“粉丝”群体的特征,最后分析治理失范问题的成效。C.青年具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偶像崇拜具有积极的自我导向价值,因此对于青年“粉丝”的追星行为不可一概打压,而应科学引导。D.材料二援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阐述青年偶像崇拜本质,说理深刻;材料三用“玩火”“跑偏”等流行语,给评论增添了文采。6.怎样应对“粉丝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现象?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答案】4.D5.C6.①网络社交平台须自重自律,加强自治;②资本市场须有价值自觉,合法投资,有序竞争;③媒体须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确立价值方向;④管理部门须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构建合规守法的“粉丝经济”。【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图表中的信息及理解分析的能力。D.后一个分句的结论从前一个分句得不出来,而材料一只是给出了三幅图,分别是“不同年龄段‘粉丝’ 对各类型偶像的崇拜比例”“偶像崇拜特质的性别间差异”“偶像对个人不同方面的影响程度”,从材料一也得不出来“随着受访者年龄的增长,崇拜政经界偶像的比例逐渐增加”,逻辑错误。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A.“材料二指出青年偶像崇拜演变的外在原因”概括不正确,从材料二所述内容来看,它是从青年偶像崇拜演变的内部动力(自我需要的满足)这一角度来阐述的。B.“分析治理失范问题的成效”概括不正确,从材料三所述内容看,它并未分析治理失范问题的成效。D.“材料三用‘玩火’‘跑偏’等流行语,给评论增添了文采”分析不正确,引用“玩火”“跑偏”“春天里”“追星族”“搅局人”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语或口语词,使得评论语言鲜活生动、通俗易懂。“文采”是指文章语言优美、辞藻华丽。材料三从文体看是评论,其表达有意使用了大家熟悉的流行语,使得说理通俗浅显,更具亲和力。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对材料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材料三阐述了“粉丝文化”影响下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现象的主客观原因,而应对失范现象则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综合整治。细读材料三,抓住关键信息(问题的责任和特点),并进行整合,可从网络社交平台、“粉丝经济”资本投资方、媒体舆论引导、网络监管方等不同角度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合“青少年‘粉丝’为偶像明星在网上‘玩火’、平台及资本却忙着在背后收割利益”可知,网络社交平台须自重自律,加强自治;结合“资本对‘粉丝经济’的浸润与把控”可知,②资本市场须有价值自觉,合法投资,有序竞争;结合“媒体的舆情话题适时‘加料’”可知,媒体须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确立价值方向;结合“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构建合规守法的‘粉丝经济’、亟待破题”可知,管理部门须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构建合规守法的“粉丝经济”。(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横祸[俄国]安·巴·契诃夫摘自里果夫斯科·切尔烈傅斯基银行的大事记“我困了!”我在银行里坐着,暗想,“那我就回家去,躺下睡觉吧。” “多么快活啊!”我草草吃过饭。站在我的床前,小声说,“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真是好啊,好得很!”我不住地微笑,伸懒腰,在床上躺着舒舒服服,好像晒太阳的猫。我闭上眼睛,开始睡觉。我闭着的眼睛里仿佛有些蚂蚁爬来爬去。我的头脑里有一团雾在旋转,有些翅膀在扇动,一些白毛从我脑袋里飞出去,腾上天空……天上有些棉花降下来,钻进我的脑袋……一切都那么大,那么软,毛茸茸,雾蒙蒙的。那团雾里有些小人东奔西跑。他们跑一阵,转来转去,隐到雾的后面,消失了。临到最后一个小人不见了,摩耳浦斯[注]的工作大功告成,我却打个冷战,惊醒了。“伊凡·奥西培奇,到这儿来!”不知什么地方有人大叫一声。我睁开眼睛。隔壁房间里有脚步声,有开酒瓶的声音。我在床上翻个身,拉起被子来蒙上头。“我爱过您啊,现在也许还爱您……”隔壁房间里有个男中音唱起来。“为什么您不添置一架钢琴呢?”另一个声音问道。“这些魔鬼,”我嘟哝说,“不让人睡觉!”那边又开酒瓶,盘盏叮叮当当地响起来。有人迈步走路,靴后跟上的马刺发出声响。房门砰的一声关上。“季莫费依!你很快就能把茶饮烧好吧?快着点,老兄!另外还得拿菜碟来!怎么样,请位先生?咱们按基督徒的规矩办事吧,各人喝一小杯。……蜻蜓小姐,羊蹄小姐,我求求你们。”酒宴在隔壁房间里开始了。我把头埋到枕头底下去。“季莫费依!要是来了个高身量的金发男人,穿着熊皮大衣,你就告诉他说,我们在这儿……”我啐口唾沫,跳起来,敲几下墙。隔壁房间里就静下来。我又闭上眼睛。于是蚂蚁爬来爬去,还有白毛、棉花。……可是,唉!过一分钟他们又大声吼叫了。“诸位先生!”我用恳求的口气喊道,“这太不像话了!我求求你们!我有病,要睡觉。”“您自管睡您的,谁也没有拦着您。要是您有病,那就该出外去找大夫!‘骑士的爱情和荣誉啊……’”男中音唱起来。“这多么愚蠢!”我说,“愚蠢极了!”“我请求您不要说废话!”一个苍老的声音隔墙响起来。“莫名其妙!居然跑出发号施令的人来了!好一个大人物!可您到底是什么人?”“少说废话!”“大老粗!灌饱了白酒,就哇哇地嚷!”“少说废话!”苍老沙哑的声音重复了十来回。我在床上不住翻身。我想到那些闲散的浪子害得我不能睡觉,怒火就渐渐地升上来。……那边开始跳舞了。…… “要是你们再不安静下来,”我叫道,气愤得上气不接下气,“那我就打发人去叫警察来!来人呐!季莫费依!”“少说废话!”苍老的声音又一次叫道。我跳起来,像疯子似的跑到隔壁房间里去。我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达到我的目的不可。那边正在灌酒。桌子上放着些酒瓶。一些人围着桌子坐着,眼睛像龙虾似的突出。房间深处的长沙发上,有个秃顶的小老头半倚半躺着。一个金发女郎把头靠在他胸脯上。他瞧着我旁边的那面墙,扯开破锣般的嗓子嚷道:“少说废话!”我张开嘴,刚要骂人,可是……哎呀,不得了!我一看,原来小老头就是我工作的那家银行的经理。一刹那间,我的睡意,我的愤怒,我的高傲,一齐从我身上飞掉了。我从隔壁房间里跑出来。足足有一个月之久,经理一眼也不看我,一句话也不对我说。我们互相躲避。过一个月他侧着身子走到我桌子跟前来,低下头,瞧着地板,说:“我本来以为……本来指望您自己会识趣。不过现在我看出来,您并没有那种打算。嗯……您不用激动。您甚至可以坐着。我认为,我们两个人不能再在一处共事了。您在布尔狄兴公寓里的那种举动……您把我的外甥女吓坏了。您明白?那么,把您的工作移交给伊凡·尼基契奇吧。”然后,他抬起头,从我身边走开了……我完蛋了。(有删改)[注]希腊神话中的睡神。文本二:契诃夫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有意识地进行革新。在篇幅上,他尽量压缩时空,在极短篇幅内突出一个独立的情节,并且以大量人物的心理自白和相互对白来展现一个在现实基础上适度夸张的故事,开创了一种独有的抒情心理小说,同时亦展现了一种具有戏剧化特征、带有戏剧化魅力的小说创作形式。此外,戏剧本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戏剧与小说的紧密联系,都是契诃夫在小说中普遍运用戏剧元素的原因。让·雅克·贝尔纳曾这样评价契诃夫:“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出小小的戏。有一些只在短短几页纸上,浓缩出一部精雕细琢的微型戏剧。”正是契诃夫对戏剧元素巧妙而熟练的运用,我们读者,才能在其小说里品到一幕幕精彩的戏剧,即使书已合,幕已落,脑海里依旧还上演着那一场场的热闹喧哗。而这,正是契诃夫小说独有的戏剧化魅力所在。(摘编自戴晶钰、沙丽娜《夜空里的繁星——浅析契诃夫小说的戏剧化》)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住地微笑,伸懒腰,……好像晒太阳的猫”运用神态、动作描写,以及比喻手法,写出了“我”摆脱了令人厌恶的工作的状态。B.“眼睛像龙虾似的突出”“扯开破锣般的嗓子”这些夸张化比喻句勾勒出人物外貌、话语的主要特点,意在突出宴饮者的粗犷、率性。C.小说画横线段落插叙了“我”被银行经理辞退的真相,连用八个“您”字,表明经理对“我”的尊敬,凸显“我”不合群、孤傲的个性。D.小说以“我完蛋了”这个短句结尾,干净利落,戛然而止,满含自嘲意味,揭示了小人物被肆意欺凌的可悲命运。8.文本一中“我”对隔壁房间里的人前后都用了哪些称谓?作者叙事时为什么要这样变换称谓?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请结合文本二内容简要分析《横祸》的戏剧化魅力的具体表现。【答案】7.D8.(1)先后用了“这些魔鬼”“诸位先生”“好一个大人物”“闲散的浪子”等称谓。(2)作者叙事变换称谓的原因:①借称谓变化,表明“我”对隔壁宴饮者的憎恨、恳求、嘲讽、愤懑等情感态度的变化,使得叙事有波澜;②展现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③从侧面刻画包括“我”的银行经理在内的宴饮者(或“逸乐者”)的花天酒地、贪图享乐、为所欲为的性格特点;④为揭示小说的主题意蕴(反映小人物的朝不保夕、身不由己的生存困境)做了充分的铺垫。9.①人物语言与心理描写呈现出戏剧“对白”与“独白”的特点。通过“对白”与“独白”,展现出“我”的愤懑、烦躁、怯弱等心理、性格特点,勾画出那些花天酒地、纵情声色者的放浪、无耻。②人物语言呈现出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我”的斥骂、恳求、最后通牒与对方的命令、辩驳这些语言交锋,起到联结场景、推动情节、揭示性格、塑造人物等多方面的作用。③故事场景呈现具有舞台性,时空高度浓缩化。小说将情节主干安排在某夜一处公寓中,并延伸至一个月后的银行。场景高度集中且有连续性,转换自然,人物数量少,情节紧凑而有波澜。【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A.“摆脱了令人厌恶的工作的状态”错,于文无据,应是写出了“我”睡前轻松愉快的状态。B.“意在突出宴饮者的粗犷、率性”这一分析不正确,从原文语境看,这两个短句是从“我”的视角来刻画隔壁房间宴饮者的形象特征的,其意在于表现“我”对这些人肆无忌惮的憎恶。C.不是“插叙”,而是“补叙”;“表明经理对‘我’的尊敬”这一分析不准确,从语境看,应是嘲讽,即貌似尊敬,实则是客套,显得虚伪。故选D。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人称变化以及作用的能力。题干从小说文本中人物称谓变化的角度设题,要求分析作者叙事时这样变换称谓的原因。解答此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梳理文本的情节发展与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的关系,进而分析这样变换称谓的表达效果。(1)根据原文“‘这些魔鬼,’我嘟哝说,‘不让人睡觉!’”“‘诸位先生!’我用恳求的口气喊道,‘这太不像话了!我求求你们!我有病,要睡觉。’”“‘莫名其妙!居然跑出发号施令的人来了!好一个大人物!可您到底是什么人?’”“我在床上不住翻身。我想到那些闲散的浪子害得我不能睡觉,怒火就渐渐地升上来。”可知,文本一中“我”对隔壁房间里的人先后用了“这些魔鬼”“诸位先生”“好一个大人物”“闲散的浪子”等称谓。(2)作者叙事变换称谓的原因:①根据原文“‘这些魔鬼,’我嘟哝说,‘不让人睡觉!’”“‘诸位先生!’我用恳求的口气喊道,‘这太不像话了!我求求你们!我有病,要睡觉。’”“‘莫名其妙!居然跑出发号施令的人来了!好一个大人物!可您到底是什么人?’”“我在床上不住翻身。我想到那些闲散的浪子害得我不能睡觉,怒火就渐渐地升上来。”可知,借称谓变化,表明“我”对隔壁宴饮者的憎恨、恳求、嘲讽、愤懑等情感态度的变化,使得叙事有波澜;②根据原文双方的对话“‘诸位先生!’我用恳求的口气喊道,‘这太不像话了!我求求你们!我有病,要睡觉。’”“‘您自管睡您的,谁也没有拦着您。要是您有病,那就该出外去找大夫!“骑士的爱情和荣誉啊……”’男中音唱起来。”“‘这多么愚蠢!’我说,‘愚蠢极了!’”“‘我请求您不要说废话!’一个苍老的声音隔墙响起来。”“‘莫名其妙!居然跑出发号施令的人来了!好一个大人物!可您到底是什么人?’”“‘少说废话!’”“‘大老粗!灌饱了白酒,就哇哇地嚷!’”“‘少说废话!’苍老沙哑的声音重复了十来回。”“我在床上不住翻身。我想到那些闲散的浪子害得我不能睡觉,怒火就渐渐地升上来。……那边开始跳舞了。……”“‘要是你们再不安静下来,’我叫道,气愤得上气不接下气,‘那我就打发人去叫警察来!来人呐!季莫费依!’”可知,这些称谓的变化,展现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③根据原文“我张开嘴,刚要骂人,可是……哎呀,不得了!我一看,原来小老头就是我工作的那家银行的经理”可知,小说从侧面刻画包括“我”的银行经理在内的宴饮者的花天酒地、贪图享乐、为所欲为的性格特点;④根据原文“我张开嘴,刚要骂人,可是……哎呀,不得了!我一看,原来小老头就是我工作的那家银行的经理。一刹那间,我的睡意,我的愤怒,我的高傲,一齐从我身上飞掉了。我从隔壁房间里跑出来。”“足足有一个月之久,经理一眼也不看我,一句话也不对我说。我们互相躲避。过一个月他侧着身子走到我桌子跟前来,低下头,瞧着地板”“然后,他抬起头,从我身边走开了……”“我完蛋了。”可 知,这些称谓的变化为揭示小说的主题意蕴(反映小人物的朝不保夕、身不由己的生存困境)做了充分的铺垫。【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一是从小说的对白性(独白性)看其戏剧特点,二是从小说人物语言的动作性看其戏剧特点,三是从小说场景的呈现具有舞台性看其戏剧特点。①人物语言与心理描写呈现出戏剧“对白”与“独白”的特点。通过“对白”“‘诸位先生!’我用恳求的口气喊道,‘这太不像话了!我求求你们!我有病,要睡觉。’”“‘您自管睡您的,谁也没有拦着您。要是您有病,那就该出外去找大夫!“骑士的爱情和荣誉啊……”’男中音唱起来。”“‘这多么愚蠢!’我说,‘愚蠢极了!’”“‘我请求您不要说废话!’一个苍老的声音隔墙响起来。”“‘莫名其妙!居然跑出发号施令的人来了!好一个大人物!可您到底是什么人?’”“‘少说废话!’”“‘大老粗!灌饱了白酒,就哇哇地嚷!’”“‘少说废话!’苍老沙哑的声音重复了十来回。”与“独白”“‘这些魔鬼,’我嘟哝说,‘不让人睡觉!’”“我在床上不住翻身。我想到那些闲散的浪子害得我不能睡觉,怒火就渐渐地升上来。”可知,这些内容展现出“我”的愤懑、烦躁、怯弱等心理、性格特点,勾画出那些花天酒地、纵情声色者的放浪、无耻。②根据原文“‘这些魔鬼,’我嘟哝说,‘不让人睡觉!’”“‘诸位先生!’我用恳求的口气喊道,‘这太不像话了!我求求你们!我有病,要睡觉。’”“‘要是你们再不安静下来,’我叫道,气愤得上气不接下气,‘那我就打发人去叫警察来!来人呐!季莫费依!’”及“‘您自管睡您的,谁也没有拦着您。要是您有病,那就该出外去找大夫!“骑士的爱情和荣誉啊……”’男中音唱起来。”“‘我请求您不要说废话!’一个苍老的声音隔墙响起来。”“‘少说废话!’”“‘少说废话!’苍老沙哑的声音重复了十来回。”可知,“我”的斥骂、恳求、最后通牒与对方的命令、辩驳这些语言交锋,起到联结场景、推动情节、揭示性格、塑造人物等多方面的作用。可见,小说人物语言呈现出戏剧语言的动作性。③根据原文“‘多么快活啊!’我草草吃过饭。站在我的床前,小声说,‘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真是好啊,好得很!’”“我不住地微笑,伸懒腰,在床上躺着舒舒服服,好像晒太阳的猫。我闭上眼睛,开始睡觉……临到最后一个小人不见了,摩耳浦斯[注]的工作大功告成,我却打个冷战,惊醒了”“酒宴在隔壁房间里开始了。我把头埋到枕头底下去”可知,小说将情节主干安排在某夜一处公寓中,根据原文“足足有一个月之久,经理一眼也不看我,一句话也不对我说。我们互相躲避。过一个月他侧着身子走到我桌子跟前来,低下头,瞧着地板”可知,小说将故事延伸至一个月后的银行。场景高度集中且有连续性,转换自然,人物数量少,情节紧凑而有波澜。可见,小说故事场景呈现具有舞台性,时空高度浓缩化。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晋文公[注]出猎,前驱曰:“前有大蛇,高如堤,阻道竟之。”文公曰:“今寡人有过,天以戒寡人。”还车反,宿斋三日,请于庙曰:“请自今以来者,关市无征,泽梁无赋敛,赦罪人,旧田半税,新田不税。”行此令未半旬,守蛇吏梦天帝杀蛇。谒之,文公曰:“然。夫神果不胜道,而妖亦不胜德,奈何其无究理而任天也?应之以德而已。”晋文公逐麋而失之,问农夫老古曰:“吾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问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诸侯厌众亡其国。”于是文公恐,归遇栾武子。栾武子曰:“猎得兽乎?而有悦色!”文公曰:“寡人逐麋而失之,得善言,故有悦色。”栾武子曰:“其人安在乎?”曰:“吾未与来也。”栾武子曰:“居上位而不恤其下,骄也;缓令急诛,暴也;取人之善言而弃其身,盗也。”文公曰:“善。”里凫须,晋公子重耳之守府者也。公子重耳出亡于晋,里凫须窃其宝货而逃。公子重耳反国,立为君,里凫须造门愿见。文公方沐,其谒者复,文公曰:“谓凫须曰:‘若犹有以面目而复见我乎?””谒者谓里凫须,凫须对曰:“臣闻之,沐者其心覆,心覆者言悖,君意沐邪?何悖也?”谒者复,文公见之曰:“汝曰‘君何悖也’,是何也?”凫须曰:“然。君反国,国之半不自安也,君宁弃国之半乎?其宁有全晋乎?”文公曰:“何谓也?”凫须曰:“得罪于君者莫大于凫须矣君谓赦凫须显出以为右如凫须之罪重也君犹赦之况有轻于凫须者乎”文公曰:“闻命矣。”遂赦之。明日出行国,使为右,翕然晋国皆安。故曰:“明主任计不任怒,暗主任怒不任计。计胜怒者强,怒胜计者亡。”(选自《新序》,有删改)[注]晋文公,名重耳。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得罪于君者/莫大于凫须矣/君谓赦凫须/显出以为右如/凫须之罪重也/君犹赦之况/有轻于凫须者乎/B.得罪于君者/莫大于凫须矣/君谓赦凫须/显出以为右如/凫须之罪重也/君犹赦之/况有轻于凫须者乎/C.得罪于君者/莫大于凫须矣/君谓赦凫须/显出以为右/如凫须之罪重也/君犹赦之/况有轻于凫须者乎/D.得罪于君者/莫大于凫须矣/君谓赦凫须/显出以为右/如凫须之罪重也/君犹赦之况/有轻于凫须者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春秋五霸,指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B.“阻道竟之”与“秦王竟酒”(《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竟”字含义相同。C.“里凫须造门愿见”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两句中的“造”字含义不同。D.“其宁有全晋乎”与“呜呼!其真无马邪”(《马说》)两句中的“其”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外出打猎,在出现大蛇挡道后,他停止打猎,回去后进行斋戒、祷告,下令减免集市和田地的 税赋,赦免罪人。B.晋文公敬畏上天,但也不是完全屈服天命,他认为神怪妖邪不能战胜正道仁德,君王不应听天由命,应彰德行善,惠泽百姓。C.晋文公追猎物,被农夫劝谏。栾武子得知晋文公得到别人的善言却没有邀请进言者一起回来,批评晋文公这样的做法是强盗行为。D.里凫须求见晋文公,因里凫须曾经犯过错误,晋文公拒绝见他,里凫须表示,自己已经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晋文公不计前嫌,接见了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不意人君如此也!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2)居上位而不恤其下,骄也;缓令急诛,暴也。【答案】10.C11.B12.D13.(1)想不到国君竟然是这个样子!鱼鳖在水里居住,厌倦深水里的生活而游到浅水,所以被人捕获。(2)高居上位的人不体恤他的臣民,就是骄纵;慢于教令而急于责求,就是残暴。【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得罪了您的人当中,没有比我罪责更大的了。您如果赦免了我,在您显赫外出时让我做您的车右,像我这样罪责深重的人,您都能够赦免,更何况罪责比我轻的人呢?“凫须”是“如”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B;“君犹赦之”中,“君”是主语,“赦”是谓语,“之”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应在宾语“之”后断开,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错误。整个,从头到尾;完毕。含义不同。句意:它横阻着大路,把路都塞满了。/秦王酒席结束时。C.正确。拜访;创造。含义不同。句意:里凫须登门求见。/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D.正确。还是;难道。含义不同。句意:您是宁可放弃晋国这一半的民心呢?/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里凫须表示,自己已经洗心革面,痛改前非”错,应是里凫须说,洗头的人心是倒的,心倒了说话没道理,意思是晋文公说话没道理。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一”,竟然;“意”,料想;第二个“之”,游到。(2)“恤”,体恤;“诛”,责求;“暴”,残暴。参考译文:晋文公外出打猎,开路的人禀报说:“前方有条大蛇,如岸堤一样高,它横阻着大路,把路都塞满了。”晋文公说:“现在我有过失,上天用这条大蛇来惩戒我。”于是掉转车头返回,斋戒三天,在宗庙向祖先祷告:“从今以后,关卡和集市都不征税,到湖泊捕鱼也不收税,赦免罪人,原有的田地收半税,新开垦的田地免税。”这个政令发布后不到五天,看守大蛇的官吏梦见天帝将大蛇杀死。于是便拜见晋文公,晋文公说:“真是这样。神怪果然不能战胜正道,妖邪果然不能战胜仁德,为什么不追究祸福道理,却要听天由命呢?用德行去回应它就是了。”晋文公追逐一只麋鹿却追失了,问农夫老古说:“我的麋鹿跑到哪里去了?”老古用脚指着说:“朝这边跑了。”晋文公说:“我问您话,您却用脚来指给我,为什么啊?”老古抖衣去尘站起来说:“想不到国君竟然是这个样子!鱼鳖在水里居住,厌倦深水里的生活而游到浅水,所以被人捕获;诸侯厌倦和群臣共事,就会亡国。”于是晋文公害怕起来,连忙回去,路上遇到栾武子。栾武子说:“您猎到很多野兽吧?看上去这样高兴!”晋文公说:“我追赶一只麋鹿追失了,却得到了善言,所以才这么高兴。”栾武子问:“那个人现在在哪里?”晋文公说:“我没有把他带回来。”栾武子说:“高居上位的人不体恤他的臣民,就是骄纵;慢于教令而急于责求,就是残暴;接受了别人的善言却把别人抛弃,就是盗窃。”晋文公说:“说得对。”里凫须,是晋公子重耳府上保管财物的人。公子重耳从晋国出逃时,里凫须偷了他的宝物、财货逃走了。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后,被立为国君,里凫须登门求见。晋文公正在洗头,他的谒者来禀报,晋文公说:“去和里凫须说:‘你还有什么面目再来见我呢?’”谒者对里凫须说了这些话,里凫须回答说:“我听说过,正在洗头的人,他的心是被遮蔽的,心被遮蔽的人说的话也一定是荒谬的,臣料想国君大概是在洗头吧?要不怎么会说出如此荒谬的话呢?”谒者回复了晋文公,于是晋文公接见了里凫须,说:“你说‘国君怎会说出如此荒谬的话’,这是为什么?”里凫须说:“是的。您回到晋国,晋国有一半的人心里很不安稳,您是宁可放弃晋国这一半的民心呢,还是想拥有晋国全部的民心呢?”晋文公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里凫须说:“得罪了您的人当中,没有比我罪责更大的了。您如果赦免了我,在您显赫外出时让我做您的车右,像我这样罪责深重的人,您都能够赦免,更何况罪责比我轻的人呢?”晋文公 说:“听从您的高论。”于是赦免了里凫须。第二天外出巡视国都时,让里凫须担任车右,晋国的人心果然都安定了。所以说:“贤明的君主用谋而不听任怒气,昏暗的君主听任怒气而不用谋略。计谋胜过怒气的会强大,怒气胜过计谋则会灭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韦秀才赴举①顾况鄱阳中酒②地,楚老③独醒年。芳桂君应折,沉灰我不然④。洛桥⑤浮逆水,关树接非烟⑥。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⑦。[注]①此诗作于贞元五年至九年诗人任饶州司户时。②中酒:醉酒。③楚老:屈原。④然:同“燃”。⑤洛桥:洛阳之天津桥。⑥关树:潼关一带(古之桃林塞)的树木。非烟:此以“非烟”代指“卿云”,谓帝京祥云缭绕。⑦日边:都城长安。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上句点明送别地点,下句暗用屈原的典故;“独醒”与“中酒”照应,耐人寻味。B.颔联上句预祝韦秀才登第;下句说“我”并不认为自己心若沉灰,透露出强烈的自信。C.颈联虚写,想象韦秀才赴京应举路上所见风景,借“非烟”意象暗示韦秀才如其所愿。D.与结尾劝慰被送之人的送别诗不同,本诗结尾的表现重心由被送之人转到诗人自己。15.有人说本诗尾联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表达的情感内涵相似。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本诗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4.B15.(1)不同意。(2)理由: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的是迟暮之年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②本诗尾联说余生只能在梦境中到达帝都,联系上文的“楚老”“沉灰”等意象,可见该联抒发了诗人年迈坎坷、仕途多舛、壮志未酬的失落、绝望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典故、情感、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能力。B.“‘我’并不认为自己心若沉灰,透露出强烈的自信”理解有误。然:同“燃”。“不然”不能理解为“不以为然”。“沉灰我不然”,是以死灰自比,表达自己被贬之后对仕途不再抱任何幻想。故选B。【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情感内涵的能力。题干着眼于尾联,与经典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关联,从情感内涵角度设问,要求考生进行比较鉴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的是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宏伟抱负。本诗尾联“唯有……犹……”呼应上文“楚老独醒年”“沉灰我不然”,抒发的是年迈坎坷、仕途舛逆的失落、绝望之情。因此,二者表达的情感内涵是明显不同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一碗饭,一碗汤,如果是“______________”,那乞丐也不愿意接受;而有人“____________”,这一句孟子批评不加分辨地接受优厚俸禄的行为。(2)韩愈《师说》“或师焉,或不焉”一句中,前一个“或”指的是“_____________”(填原文),后一个“或”指的是“_______”(填原文)。(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一句写周瑜刚娶小乔时的风采,“______________”一句写词人的外貌,与周瑜的风采形成鲜明对比。【答案】①.蹴尔而与之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③.句读之不知④.惑之不解⑤.雄姿英发⑥.早生华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蹴、辩、姿、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锋利的绞刀“啃”碎海底坚硬的岩石,海沙随即被吹填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疏浚“神器”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是①的“国之重器”。疏浚“神器”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鲲,取名于中国古代传说,寓意着天鲲号自诞生之日即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建造天鲲号时国内尚无此类船舶的设计建造经验,且不具备重型自航绞吸船建造模拟实验环境。从船舶初步设计到技术规格书制订,再到生产设计,整个过程②,只能在实际生产中步步推进。为此,中交天航局召集了多名年轻人组成了一支专业青年技术团队。以王东、杨家旺为代表的青年技术人才,成功打破发达国家技术,我国疏浚装备技术世界领先的重大跨越。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与重型装备制造高度融合的里程碑,天鲲号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 的完美蝶变。天鲲号被列为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一直以来,天鲲号全体青年船员锚定“世界一流”目标,主动扛起“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③践行着“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强国发展”的初心。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天鲲号团队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请你依据以上材料,以中学生的身份,编辑一条祝福信息,表达你的祝贺和敬佩,要求使用排比修辞手法,只写正文,不少于60字。【答案】17.①名副其实②步履维艰③矢志不渝18.示例一:成功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实现了我国疏浚装备技术世界领先的重大跨越。示例二:成功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使我国疏浚装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示例:你们是人民功臣,把工程当作“战场”,把绞刀当作“武器”;你们是大国工匠,把古代神话传说变成了国之重器;你们是光辉榜样,把“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能力。①处,据前文“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和后文“国之重器”,可以填“名副其实”。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②处,据前文“从船舶初步设计到技术规格书制订,再到生产设计,整个过程”和后文“只能在实际生产中步步推进”,强调整个过程艰难,可以填“步履维艰”。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③处,据前文“一直以来”“锚定……目标”“扛起……使命担当”和后文“践行”“初心”,形容坚守初心不会改变,可以填“矢志不渝”。矢志不渝:立志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打破”缺宾语,在“技术”后加上“堡垒”;二是结构混乱,“我国疏浚装备技术世界领先的重大跨越”,偷换主语,改为“实现了我国疏浚装备技术世界领先的重大跨越”或“使我国疏浚装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鲜明、得体、生动形象,以及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几个要求:所写的内容要依据材料,要表达祝贺和敬佩之情,要使用排比修辞手法,注意句式整齐,字数不少于60字。作文祝福语,可以使用第二人称“你们”,从功臣、工匠、榜样 三个角度表述,语言表达要得体,符合中学生的身份。(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打算送一件礼物给一位友人。我才忽然发现,这世界上原来有一种人,你简直无法用任何东西来增加他,他自己已是一个完美的宇宙。也许我可以学别人一样,把猪肉干、牛肉干之类的东西当成土特产送给他。但我知道一个忙碌的、席不暇暖的人,他不可能有时间坐下来嚼零食。他的一副眼镜架已经用了十年了,松得滑在鼻翼上,他仍然不肯换,只说:“何必呢?都成了老朋友,已经有了感情了!”送他一点奢侈品吗?他只过最简朴的日子。任何生活里牵牵绊绊的小物件对他而言都未必有意义。他是一个经常忘记自己的人——他必须经别人的反复提醒才会猛然意识到自己这个人的存在。也许,我可以送他一本书,但对一个已经拥抱了这世界的人,还有什么书可以增加他的智慧?还有什么知识可以提高他的价值?原来这世界上有一种人,你简直无法用任何东西来增加他,他自己已是一个完美的宇宙。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21.文段中两处圆横线的句子几乎相同,把后面一处的“原来”一词放到与前一处相同的位置好不好?为什么?【答案】20.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的友人对旧物的珍爱之情,突出其不追求物质的崇高精神。21.不好。前面一句,“原来”放在“有”字前面,突出上文的“忽然发现”。后面一句,“原来”放在句首,突出“忽然发现”的正确性。【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结合原文“他的一副眼镜架已经用了十年了,松得滑在鼻翼上,他仍然不肯换,只说:‘何必呢?都成了老朋友,已经有了感情了’”可知,“老朋友”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眼镜架当作老朋友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我”的友人对旧物的珍爱之情。结合原文“已经用了十年了,松得滑在鼻翼上,他仍然不肯换”可知,突出其不追求物质的崇高精神。【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揣摩、品析遣词造句艺术技巧的能力。结合原文“我才忽然发现”可知,“这世界上原来有一种人”的“原来”放在“有”字前面,突出上文的 “忽然发现”。结合原文“你简直无法用任何东西来增加他,他自己已是一个完美的宇宙”可知,“原来这世界上有一种人”的“原来”,放在句首,突出“忽然发现”的正确性。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曙光在头上,不抬起头,便永远只能看见物质的闪光。(《“圣武”》)②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论睁了眼看》)③危险?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到自己生命的力。在危险中漫游,是很好的。(《秋夜纪》)④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生命的路》)⑤“安贫”诚然是天下太平的安道,但倘使无法指定究竟的运命,总不能令人死心塌地。(《运命》)复兴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校本课程《鲁迅杂文选读》选修课上,同学们正在交流各自摘抄的“鲁迅语录”。以上是部分为同学们所喜欢的语录。请你也来品读与玩味,并任选其中深有感触的两条,提炼一个主题,联系当下社会现实,结合个人成长体验,写一篇文章,参与即将召开的“鲁迅语录纵横谈”读书心得分享会。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虚拟了“鲁迅语录纵横谈”读书心得分享会的写作交际情境,提供了“校本课程《鲁迅杂文选读》选修课”的背景信息。所给五条语录均摘自鲁迅杂文。试题要求任选其中深有感触的两条,自主提炼一个写作主题,这就要求考生通过对所给言论进行理解、比较,进而综合、归纳,建构与自我阅读感悟相适应的写作主题。试题还要求“联系当下社会现实,结合个人成长体验”,这是引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体会鲁迅语录背后蕴含的深刻思想,须与时代际遇、社会现实、个体人生进行对话,从而促进自我思想的成熟,这是本题立德树人的命题宗旨的体现。所给五条语录分别关涉如下思想内涵要点:①要有崇高理想、美好希望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的牵引;②勇敢正视现实,敢于担当负责;③在危险中挑战自我,迸发生命活力;④要有向上走的精神动力,突破阻碍;⑤不必“安贫”,不能“躺平”,不能苟安于现状,要奋斗,要突破。 如果写成议论文,应在文章开头简短引入主题,可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方法引入中心论点,如“正视现实,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正文部分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先论述正确认识现实的必要性;接着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把勇于担当和逃避责任进行对比论证;最后可以论述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可走出困境,走向光明。行文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实有力地说理,可列举创业成功的残疾人陆鸿、带领乡亲艰难脱贫的杨宁等事例,来论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必要性。立意:1.要有崇高的理想或更高的精神追求。(①④)2.锐意进取,勇于挑战、突破。(④⑤或③⑤)3.正视现实,勇于担当,迎难而上。(②③)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0-28 04:25:02 页数:21
价格:¥3 大小:580.2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