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1分,共16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原创) A.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形容声音很大)我欲因之梦吴越(于是) B.失向来之烟霞(原来)须行即骑访名山(等待) 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澈) D.恍惊起而长嗟(猛然惊醒的样子)迷花倚石忽已暝(昏暗)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原创) A.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   惟觉时之枕席  (睡觉) 契阔谈䜩(同“宴”,宴席,宴会) 方宅十余亩(方形)B.使快弹数曲  (赶快)   秋月春风等闲度(平常,随随便便)   少无适俗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约束)C.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去来江口守空船(离去回来)  对酒当歌(应当)      何时可掇(拾取,摘取)D.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青冥浩荡不见底(天空) 一去三十年(离开)    枉用相存(问候、探望)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原创)A.羁鸟恋旧林 (约束) 无边落木萧萧下(萧瑟)B.榆柳荫后檐 (树荫)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中小洲)C.忽魂悸以魄动(因惊惧而心跳)  风急天高猿啸哀(高远)D.暧暧远人村 (温暖的样子)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百年)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原创)A.委身为贾人妇(托身,这里是嫁)  凡六百一十六言(总共)B.弦弦掩抑声声思(悲伤)      间关莺语花底滑(鸟声婉转)C.东船西舫悄无言(静)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D.四弦一声如裂帛(同时)      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义和今义全相同的一项是(  )(原创)A.烟涛微茫信难求铁骑突出刀枪鸣B.暮去朝来颜色故人生几何C.门前冷落鞍马稀列缺霹雳  D.凄凄不似向前声整顿衣裳起敛容6.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深度改编)①明年秋②潦倒新停浊酒杯③曲罢悯然④漂沦憔悴⑤艰难苦恨繁霜鬓⑥万里悲秋常作客⑦恬然自安⑧因为长句⑨山不厌高⑩曲终收拨当心画A.①②⑤⑥B.①③⑧⑨C.②③④⑦D.④⑤⑨⑩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原创)A.虎鼓瑟兮鸾回车  B.对此欲倒东南倾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D.云青青兮欲雨8.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原创)例句:遂命酒,使快弹数曲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闻舟中夜弹琵琶者C.商人重利轻别离D.举酒欲饮无管弦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原创)例:栗深林兮惊层巅 A.鼓瑟吹笙B.天下归心 C.乌鹊南飞D.梦啼妆泪红阑干10.下列各句中,不全是省略句的一项是()(原创)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送客湓浦口B.我欲因之梦吴越感斯人言C.且放白鹿青崖间使快弹数曲D.脚著谢公屐谪居卧病浔阳城11.下列各句中,不是文言特殊句式的一项是()(原创)A.歌以赠之B.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D.弟走从军阿姨死1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原创)A.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与之相似的有“歌”“行”。B.“教坊”是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C.五岳山脉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包括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等五座山峰。D.“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有职无权;“青杉”,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13.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原创) A.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从诗句的字数看,有四言、五言和七言等。其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B.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C.“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与“歌”相似,常合称“歌行体”。D.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阮瑀、应玚)。14.下列各句中,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深度改编)A.这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拆迁政策,村民依然很不满意,看来,政策的制订还是没有站在村民的角度来全面考虑。B.处在“阿拉伯之春”漩涡中的叙利亚和利比亚,可说“同是天涯沦落人”,而不同的是,利比亚的卡扎菲已被西方武力支持的反对派打死,叙利亚的巴沙尔还在苦苦地挣扎中。C.面对仇敌,打不能打,杀不能杀,他牙关紧咬,两眼喷火,却一言未发,只把扣住扳机的手指松开按上,按上松开。《顺溜》一剧中,对于这场戏的处理可说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完全靠演员的表情动作来突现人物内心。D.官场混迹十多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用尽了积蓄,到如今,依然是司马青衫,连个七品芝麻官都没有混上,真叫人不得不说一句当今大学生的口头禅“好郁闷”啊。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深度改编)A.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岁月 指点(指责)江山 漫(遍布)江B.浪遏(阻止)飞舟 岁月稠(多) 怅寥廓(寂寥广阔)C.恰(正值)同学少年 激扬(激浊扬清) 万户侯(此指大军阀、大官僚)D.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谁主(主宰)沉浮 粪土(粪和土)当年万户侯16.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深度改编)①听其声②问其人③遂命酒④命曰《琵琶行》A.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B.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C.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D.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相同。二.阅读题(一).小说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深度改编)过梁马加从涞源到察哈尔的大道,呈现着异样荒凉的景象。凝结的薄冰破碎了,枯黄的马兰草被践踏得面目全非,羊粪露出在雪的外面,水成岩的石子上涂抹了斑斑的烂泥,仿佛有一列长距离的军队刚从这里走过。孙林注意着路上的现象,无论是一颗土粒或是一根草。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他迫切地需要知道在两点钟前是否有队伍从这里经过,因为抗联司令员给他一道紧急的命令,要他把刚刚离开的一个大队追回来。孙林的耳轮很大,平滑的额角,看起来没有精神的石灰色的眼球,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一分钟也不会转动一下。这个人就有个长处,他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送信时跑得脚板生出大饼厚的僵皮,他向来不对谁抱怨一句。道路崎岖得不能骑马,可是丢开马以后,更觉得身体难以支持下去。他四肢瘫软无力,头昏脑乱。显然是急行军和夜里没有睡眠的结果。他的意识里浓重地潜伏着疲惫。他想到他会消失最后的挣扎力而倒在路旁,也许因为寒冷而得到可怕的结果。他的思想近于混乱,但是有一种力量还能支持他继续前进,那便是对革命工作所发生的热情。雪花从甸子梁最高的山尖上抖撒下来,带着一种附着力,吻合在低矮的甸坡的茅屋上。孙林悄悄地走到一家院里,在马槽的附近,碰见一个贩麻的老头子,正用扫帚扫着落在麻捆上的积雪。他告诉了孙林关于部队通过甸子梁的事情。“你是在梁上碰见队伍的?”孙林望着村外一片白茫茫的山峰,问着老头子。“有些队伍已经下梁了,有些队伍在雪里滚……”这老头子没有说完,又贪馋地把烟管插进嘴里去。孙林的脚尖刚刚触到了雪块,一种莫名的战栗震撼着神经末梢,仿佛他的感觉器官触到冰柱上了一样,血管也要凝结起来,他在那雪块上揉了两下,没有说一句话。不知道是受了老头子的影响,还是自己打不定主意,孙林跟老头一道走进屋里。“我从来没有走过这鬼地方!”他不耐烦地跺了一脚。“除了五台山外,甸子梁是周围八九百里最冷的地方。每年七八月都要冻死人。从甸坡到甸子梁还有五里地。到梁上地就平了,风也大了,雪也深了。中间三十里没有人家,假如你的火力不足,到半路上就冻完蛋了!”老头子想起了舒适一下自己的身体,解开皮袄,拢起火。把葫芦里的烧酒倒在一只青鹅羚碗里,快活地呷了一口,然后把酒碗递给青年人: “同志,烘烘肚子吧!”“我们军队不准喝酒。”孙林想起了部队的纪律,皱一皱眉。“你不喝酒,过梁的时候会冻死你的!”老头子叫着。他的红沙眼燃烧得有些肿了,闪烁着火花:“我成了习惯啊,过梁就要喝酒。”孙林走到外面去,雪还是下着,拴在石槽上的骡子跑到马棚的门口,雪落在它的头上,它一次又一次不安地闪着耳朵。孙林很长时间地望着天空。他知道雪不会停下来。而山上的路又被雪掩盖住了,辨认出道路的痕迹是很困难的,天气是这样寒冷,就算是狗和麻雀也应该都躺在自己的窝里。似乎整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再冒险地走路,也没有人愚蠢地和无情的严寒开玩笑。他快快地回到冰冷的房子里,靠着锅台,失望地瞧着老头子的下巴。“今天不能过梁吗?”“梁上有三不过,你不知道吗?”老头子反问,他好奇地望着孙林的两只耳朵,“过梁有过梁的规矩,阴天下雪不过梁,赶早贪黑不过梁,单身汉不过梁。”“我今天……”孙林的面孔变得苍白起来。“你今天不能过梁!”老头子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摇着头,又喝了一口酒。老头子伤感地咳嗽着。缄默了一会儿,突然,发酒疯一样摇着孙林的胳膊。“咳咳!你们八路军真是能吃苦呀,希望老天爷睁开眼睛。”老头子的同情使孙林感到难过,每当想起任务,他的思想立刻陷入被谴责的不安状态。他霍然站起身子,背起马枪,踏着门板踉跄地跑到外面,老头子惊讶地望着他坚决的表情,扑灭地上的火,也随着走到外面。“老天爷留你在这里过夜的。”“不!我要过梁去!”孙林冷静地回答说。风雪吹开了他的薄薄的棉衣,他的身子已经被风雪吹打得摇抖不定。“过梁去……你疯了么?”老头子惊骇地抓着孙林的胳膊,摇了两摇。“我要……”孙林没有说出他所要说的话,望着前面雄伟的山峰,一种热望从他的心底燃烧起来。“同志,你过梁会冻死的!”老头子同情地恳求着。孙林没有听从老头子的话,背起马枪,勇敢地向着山顶走去。五分钟后,他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只有洁白的雪地上残留着脚印的痕迹,没有多久,又被雪花掩盖住了。两天以后,抗联在涞源打了一个胜仗,老头子从甸坡赶着骡子回了家,在烧坏敌人汽车的战场上,他又碰见了那个年轻的通讯员,他坚毅的表情里愈发显露出青春的健康,对着汽车的碎铁片发着微笑,仿佛有什么快乐事情一样,只是左部脸上冻掉了一只耳朵。1941年7月作于延安(有删改)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孙林对如何完成任务感到焦急,因担心无法完成任务而产生不安心理。B.孙林的眼睛“看起来没有精神”“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体现出他疲惫而无助。C.通过对路上异样的荒凉景象的细致观察,孙林能够确认,自己的队伍刚从此经过。D.老头子对孙林最终的决定感到惊骇又同情,表明老头子能理解孙林的急切,只是担心他这样过梁会死掉。1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中除了对任务进行描写之外,还实写了骡子、狗和麻雀等动物,意在通过动物在严寒中的表现衬托主人公不畏严寒,坚持过梁的形象。B.小说中“梁上三不过”的说法,既是当地民众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老头子认为孙林不能过梁的原因,又从侧面突出了孙林决定过梁的决心。C.小说中写孙林“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使小说的主题也更好地凸显。D.小说末尾写孙林虽然冻掉了左耳却面露微笑,表现他在胜利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满足,与前文所叙老头子好奇地望着他的两只耳朵相照应。19.小说多处写“雪”,结合文本分析有何作用?(6分)20.小说题为“过梁”,却并未具体描述主人公过梁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深度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后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十三年春,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B.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C.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D.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22.有关加点词的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崩,古人关于死有不同的说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B.妻子,古代的妻子和现代汉语不同,文中指的是妻子儿女。C.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如升级叫迁谪,左迁;降级叫右迁。D.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曹操为官有方,而又不贪恋官职。在济南相职位上,全郡治理肃然;而董卓擅权之后,想要重用曹操,曹操却改名换姓暗中离去。B.曹操在乱世之中被反对董卓的盟军举荐为盟主,以奋武将军的名号率军讨伐。C.曹操年少之时不被人们所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尚义任侠、放荡不羁,但是梁国桥玄、南阳何颙二人却认为当时曹操非同常人。D.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东平毕谌因为亲人被挟持而离开曹操,也没回到曹操身边,后来曹操打败吕布生擒毕谌,又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西江月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①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②。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③。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①蕲水: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②障泥未解玉骢骄:障泥,即马鞯,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③琼瑶:美玉。25.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是(  )(3分)(深度改编)A.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短短五十四个字,即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作者的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B.上片首句“照野”,突出地点,点明了月色之佳。“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在明月朗照之下,这无限的空间,美好的自然,便和诗人旷达的襟怀融合在一起了。C.下片“解鞍欹枕绿杨桥”一句,词人借酒消愁却不胜酒力,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表现了他因乌台诗案被贬的郁结的内心。D.词人在词中不去写小序中“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的景致,而是抓住了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将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26.结合全词,请简要赏析词人如何来表现出黄州春景清新明丽的自然之美。(6分) 三.理解性默写27.按要求填写诗句(每空一分,共10分)(1)比喻能增加音乐描写的形象性,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的“”一句与韩愈《听颖师弹琴》中的“昵昵儿女语”喻体相似,“”一句与韩诗中的“勇士赴敌场”喻体相似。(2)古人常借助猿啼来表情达意,而由于个人遭际的不同,传递的情感也会有所区别。比如,同样是写猿啼,杜甫《登高》中的“”,就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3)《晋书·陶潜传》中记载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由此“折腰”一词便有了屈身事人之意,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4)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5)当人们在都市里尝尽冷暖、历经喧嚣后,回归田园,过恬淡安静的日子。此时,可以吟咏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句子“,”来抒发回归自然的欣喜之情。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一).成语病句(深度改编)2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从善如登,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肯纳谏的皇帝了。但他接受意见,并不总是那么痛快,思想斗争往往也是很激烈的。②天津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王平一段《野猪林》中的“大雪飘”,唱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③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④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21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⑤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错误也一笔抹杀了。⑥写文章,最好是开宗明义,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尤其是考上作文更是这样,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更清楚。A.②③⑥B.①②④C.②⑤⑥D.①③⑤2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由爱孩子的父母联合起来删除不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B.从一定意义上说,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语言交际场,学生在这里通过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可以更好地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语言交际本领与素养。C.“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体现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我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非凡智慧,传递我省为千万农民创造的美好生活。D.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及“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等相关内容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和运营,对我们这个汽车大国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每题3分,共6分)(深度改编)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经,专指儒家文化。因为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超越诸子百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作社会发展中的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______。史,便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总称为“二十六史”。子部,就是指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______、鲜活有力。集部,泛指一切文化艺术,包括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______的文化大厦,那么:经,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史,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筋的昂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而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却也使得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所以,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门窗的参与,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集部,像是大厦里一切装潢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______的殿堂。3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而“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B.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C.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D.“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3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中流砥柱  生生不息  高耸入云  美轮美奂B.擎天之柱  生生不息  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C.中流砥柱  栩栩如生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D.擎天之柱  栩栩如生  高耸入云  古色古香(三)、句子补写(每空2分,共6分)人类天性享受甜味带来的快感,所以对糖总是欲罢不能。可是随着健身观念的普及,慢慢地“糖”便和“肥胖”建立起了不好的联系,人们认为①。于是,代糖应运而生。代糖是什么?这就要从甜味剂的分类说起。甜味剂指的是能给予食物甜味的物质,根据是否可以产生热量给人体提供能量,②。营养性甜味剂主要包括糖类和糖醇,是人体供能的主要来源。非营养性甜味剂也包括两类,一类是从植物中天然提取的甜味剂如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等,另一类则属于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这类甜味剂的特点是几乎不含热量,但甜度超高,所以多使用为代糖。传统认为,代糖由于不会被人体吸收降解,所以不会对血糖浓度造成影响。但早在2014年,研究人员发现小鼠摄入代糖后微生物组的变化与血糖反应之间存在关联性。最近一项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学术论文则更是表明,③。所以使用代糖并不能代表健康,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打着“无糖”标签的饮料,大家一定要在购买前仔细阅读配料表。3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五.作文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60多年前,河南林县,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用17个月时间奋战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成为一代青年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缩影。缠绕在太行山绝壁上的红旗渠,被称为“幸福渠”,是30万林州人民苦干10年创下的人间奇迹。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时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事实上,吃苦与幸福往往相互伴随,对此的认知折射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的智慧,也是青年人必须思考的人生课题。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1分,共16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形容声音很大)我欲因之梦吴越(于是)  B.失向来之烟霞(原来)须行即骑访名山(等待)  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澈)  D.恍惊起而长嗟(猛然惊醒的样子)迷花倚石忽已暝(昏暗)答案:A因:依据。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   惟觉时之枕席  (睡觉) 契阔谈䜩(同“宴”,宴席,宴会) 方宅十余亩(方形)B.使快弹数曲  (赶快)   秋月春风等闲度(平常,随随便便)   少无适俗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约束)C.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去来江口守空船(离去回来)  对酒当歌(应当)      何时可掇(拾取,摘取)D.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青冥浩荡不见底(天空) 一去三十年(离开)    枉用相存(问候、探望)【答案】DA.觉:醒。方:四周环绕。B.快:畅快。韵:气质,情致。C.当: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 (约束) 无边落木萧萧下(萧瑟)B.榆柳荫后檐 (树荫)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中小洲)C.忽魂悸以魄动(因惊惧而心跳)  风急天高猿啸哀 (高远)D.暧暧远人村 (温暖的样子)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百年)答案:DA.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B.荫:遮蔽。C.全对D.暧暧:迷蒙隐约的样子。百年:晚年。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委身为贾人妇(托身,这里是嫁)  凡六百一十六言(总共)B.弦弦掩抑声声思(悲伤)      间关莺语花底滑(鸟声婉转)C.东船西舫悄无言(静)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D.四弦一声如裂帛(同时)      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答案】C暂,“一下子”。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义和今义全相同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铁骑突出刀枪鸣B.暮去朝来颜色故人生几何C.门前冷落鞍马稀列缺霹雳  D.凄凄不似向前声整顿衣裳起敛容【答案】c6.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①明年秋②潦倒新停浊酒杯③曲罢悯然④漂沦憔悴⑤艰难苦恨繁霜鬓⑥万里悲秋常作客⑦恬然自安⑧因为长句⑨山不厌高⑩曲终收拨当心画A.①②⑤⑥B.①③⑧⑨C.②③④⑦D.④⑤⑨⑩答案:C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虎鼓瑟兮鸾回车  B.对此欲倒东南倾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D.云青青兮欲雨答案:B名词作状语。ACD为名词活用为动词8.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命酒,使快弹数曲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闻舟中夜弹琵琶者C.商人重利轻别离D.举酒欲饮无管弦【答案】AA.名词活用为动词B.名词作状语C.形容词活用为动词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栗深林兮惊层巅 A.鼓瑟吹笙B.天下归心 C.乌鹊南飞D.梦啼妆泪红阑干答案:B.使动A.名词活用为动词C.名词作状语D名词作状语10.下列各句中,不全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送客湓浦口B.我欲因之梦吴越感斯人言C.且放白鹿青崖间使快弹数曲D.脚著谢公屐谪居卧病浔阳城10.B我欲因之梦吴越非省略句11.下列各句中,不是文言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歌以赠之B.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D.弟走从军阿姨死答案:DA宾语前置B状语后置C被动句1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与之相似的有“歌”“行”。B.“教坊”是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C.五岳山脉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包括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等五座山峰。D.“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有职无权;“青杉”,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答案:C南岳衡山、北岳恒山13.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从诗句的字数看,有四言、五言和七言等。其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B.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C.“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与“歌”相似,常合称“歌行体”。D.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阮瑀、应玚)。答案:B.靖节先生是谥号。14.下列各句中,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拆迁政策,村民依然很不满意,看来,政策的制订还是没有站在村民的角度来全面考虑。B.处在“阿拉伯之春”漩涡中的叙利亚和利比亚,可说“同是天涯沦落人”,而不同的是,利比亚的卡扎菲已被西方武力支持的反对派打死,叙利亚的巴沙尔还在苦苦地挣扎中。C.面对仇敌,打不能打,杀不能杀,他牙关紧咬,两眼喷火,却一言未发,只把扣住扳机的手指松开按上,按上松开。《顺溜》一剧中,对于这场戏的处理可说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完全靠演员的表情动作来突现人物内心。D.官场混迹十多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用尽了积蓄,到如今,依然是司马青衫,连个七品芝麻官都没有混上,真叫人不得不说一句当今大学生的口头禅“好郁闷”啊。【答案】D“司马青衫”常用来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岁月 指点(指责)江山 漫(遍布)江B.浪遏(阻止)飞舟 岁月稠(多) 怅寥廓(寂寥广阔)C.恰(正值)同学少年 激扬(激浊扬清) 万户侯(此指大军阀、大官僚)D.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谁主(主宰)沉浮 粪土(粪和土)当年万户侯答案:CA.指点:评论B.寂寥:宇宙高远辽阔D.粪土:视……如粪土16.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听其声②问其人③遂命酒④命曰《琵琶行》A.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B.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C.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D.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相同。答案:B二.阅读题(一).小说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过梁马加从涞源到察哈尔的大道,呈现着异样荒凉的景象。凝结的薄冰破碎了,枯黄的马兰草被践踏得面目全非,羊粪露出在雪的外面,水成岩的石子上涂抹了斑斑的烂泥,仿佛有一列长距离的军队刚从这里走过。孙林注意着路上的现象,无论是一颗土粒或是一根草。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他迫切地需要知道在两点钟前是否有队伍从这里经过,因为抗联司令员给他一道紧急的命令,要他把刚刚离开的一个大队追回来。孙林的耳轮很大,平滑的额角,看起来没有精神的石灰色的眼球,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一分钟也不会转动一下。这个人就有个长处,他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送信时跑得脚板生出大饼厚的僵皮,他向来不对谁抱怨一句。道路崎岖得不能骑马,可是丢开马以后,更觉得身体难以支持下去。他四肢瘫软无力,头昏脑乱。显然是急行军和夜里没有睡眠的结果。他的意识里浓重地潜伏着疲惫。他想到他会消失最后的挣扎力而倒在路旁,也许因为寒冷而得到可怕的结果。他的思想近于混乱,但是有一种力量还能支持他继续前进,那便是对革命工作所发生的热情。雪花从甸子梁最高的山尖上抖撒下来,带着一种附着力,吻合在低矮的甸坡的茅屋上。孙林悄悄地走到一家院里,在马槽的附近,碰见一个贩麻的老头子,正用扫帚扫着落在麻捆上的积雪。他告诉了孙林关于部队通过甸子梁的事情。“你是在梁上碰见队伍的?”孙林望着村外一片白茫茫的山峰,问着老头子。“有些队伍已经下梁了,有些队伍在雪里滚……”这老头子没有说完,又贪馋地把烟管插进嘴里去。孙林的脚尖刚刚触到了雪块,一种莫名的战栗震撼着神经末梢,仿佛他的感觉器官触到冰柱上了一样,血管也要凝结起来,他在那雪块上揉了两下,没有说一句话。不知道是受了老头子的影响,还是自己打不定主意,孙林跟老头一道走进屋里。“我从来没有走过这鬼地方!”他不耐烦地跺了一脚。“除了五台山外,甸子梁是周围八九百里最冷的地方。每年七八月都要冻死人。从甸坡到甸子梁还有五里地。到梁上地就平了,风也大了,雪也深了。中间三十里没有人家,假如你的火力不足,到半路上就冻完蛋了!”老头子想起了舒适一下自己的身体,解开皮袄,拢起火。把葫芦里的烧酒倒在一只青鹅羚碗里,快活地呷了一口,然后把酒碗递给青年人:“同志,烘烘肚子吧!”“我们军队不准喝酒。”孙林想起了部队的纪律,皱一皱眉。“你不喝酒,过梁的时候会冻死你的!”老头子叫着。他的红沙眼燃烧得有些肿了,闪烁着火花:“我成了习惯啊,过梁就要喝酒。”孙林走到外面去,雪还是下着,拴在石槽上的骡子跑到马棚的门口,雪落在它的头上,它一次又一次不安地闪着耳朵。孙林很长时间地望着天空。他知道雪不会停下来。而山上的路又被雪掩盖住了,辨认出道路的痕迹是很困难的,天气是这样寒冷,就算是狗和麻雀也应该都躺在自己的窝里。似乎整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再冒险地走路,也没有人愚蠢地和无情的严寒开玩笑。他快快地回到冰冷的房子里,靠着锅台,失望地瞧着老头子的下巴。“今天不能过梁吗?”“梁上有三不过,你不知道吗?”老头子反问,他好奇地望着孙林的两只耳朵,“过梁有过梁的规矩,阴天下雪不过梁,赶早贪黑不过梁,单身汉不过梁。”“我今天……”孙林的面孔变得苍白起来。“你今天不能过梁!”老头子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摇着头,又喝了一口酒。老头子伤感地咳嗽着。缄默了一会儿,突然,发酒疯一样摇着孙林的胳膊。“咳咳!你们八路军真是能吃苦呀,希望老天爷睁开眼睛。” 老头子的同情使孙林感到难过,每当想起任务,他的思想立刻陷入被谴责的不安状态。他霍然站起身子,背起马枪,踏着门板踉跄地跑到外面,老头子惊讶地望着他坚决的表情,扑灭地上的火,也随着走到外面。“老天爷留你在这里过夜的。”“不!我要过梁去!”孙林冷静地回答说。风雪吹开了他的薄薄的棉衣,他的身子已经被风雪吹打得摇抖不定。“过梁去……你疯了么?”老头子惊骇地抓着孙林的胳膊,摇了两摇。“我要……”孙林没有说出他所要说的话,望着前面雄伟的山峰,一种热望从他的心底燃烧起来。“同志,你过梁会冻死的!”老头子同情地恳求着。孙林没有听从老头子的话,背起马枪,勇敢地向着山顶走去。五分钟后,他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只有洁白的雪地上残留着脚印的痕迹,没有多久,又被雪花掩盖住了。两天以后,抗联在涞源打了一个胜仗,老头子从甸坡赶着骡子回了家,在烧坏敌人汽车的战场上,他又碰见了那个年轻的通讯员,他坚毅的表情里愈发显露出青春的健康,对着汽车的碎铁片发着微笑,仿佛有什么快乐事情一样,只是左部脸上冻掉了一只耳朵。1941年7月作于延安(有删改)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孙林对如何完成任务感到焦急,因担心无法完成任务而产生不安心理。B.孙林的眼睛“看起来没有精神”“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体现出他疲惫而无助。C.通过对路上异样的荒凉景象的细致观察,孙林能够确认,自己的队伍刚从此经过。D.老头子对孙林最终的决定感到惊骇又同情,表明老头子能理解孙林的急切,只是担心他这样过梁会死掉。1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中除了对任务进行描写之外,还实写了骡子、狗和麻雀等动物,意在通过动物在严寒中的表现衬托主人公不畏严寒,坚持过梁的形象。B.小说中“梁上三不过”的说法,既是当地民众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老头子认为孙林不能过梁的原因,又从侧面突出了孙林决定过梁的决心。C.小说中写孙林“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使小说的主题也更好地凸显。D.小说末尾写孙林虽然冻掉了左耳却面露微笑,表现他在胜利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满足,与前文所叙老头子好奇地望着他的两只耳朵相照应。19.小说多处写“雪”,结合文本分析有何作用?(6分)20.小说题为“过梁”,却并未具体描述主人公过梁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答案】17.C18.A19.①渲染了气候的严寒,写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使得文章笼罩在一种庄严的氛围中;②烘托了孙林等战士钢铁般的意志;③凸显了主题,歌颂了革命战士信念的执着,以及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20.(1)小说主要描写的是过梁前的内容,展示了孙林的疲惫、尽责以及老头子对他的劝阻等内容,来衬托孙林尽管知道过梁危险,但他为了完成任务,毅然走向风雪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2)表达作者对孙林可贵品质的颂扬;这是我们成功的保障;(3)不具体描述孙林过梁的过程,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解析】17.C.“孙林能够确认,自己的队伍刚从此经过”错误,结合原文“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他迫切地需要知道在两点钟前是否有队伍从这里经过”可知,他并不能确认队伍是否从这里经过。18.A.“还实写了……狗和麻雀等动物”错误,原文是“天气是这样寒冷,就算是狗和麻雀也应该都躺在自己的窝里”,可见没有实写狗和麻雀。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文章描写雪的地方很多,有直接描写,如“雪花从甸子梁最高的山尖上抖撒下来,带着一种附着力,吻合在低矮的甸坡的茅屋上”“村外一片白茫茫的山峰”,有间接描写,如老头子的介绍,“除了五台山外,甸子梁是周围八九百里最冷的地方。每年七八月都要冻死人。从甸坡到甸子梁还有五里地。到梁上地就平了,风也大了,雪也深了。中间三十里没有人家,假如你的火力不足,到半路上就冻完蛋了!”“过梁有过梁的规矩,阴天下雪不过梁,赶早贪黑不过梁,单身汉不过梁”等,这些描写渲染了气候的严寒,写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使得文章笼罩在一种庄严的氛围中。文章多处写“雪”,烘托了孙林等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如“有些队伍在雪里滚”“孙林的脚尖刚刚触到了雪块,一种莫名的战栗震撼着神经末梢,仿佛他的感觉器官触到冰柱上了一样,血管也要凝结起来”“他知道雪不会停下来。而山上的路又被雪掩盖住了,辨认出道路的痕迹是很困难的,天气是这样寒冷,就算是狗和麻雀也应该都躺在自己的窝里。似乎整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再冒险地走路,也没有人愚蠢地和无情的严寒开玩笑”“风雪吹开了他的薄薄的棉衣,他的身子已经被风雪吹打得摇抖不定”“五分钟后,他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只有洁白的雪地上残留着脚印的痕迹,没有多久,又被雪花掩盖住了”,“有些队伍在雪里滚”写出了革命队伍在这样的天气中行进的艰难;而孙林即使疲惫到极点,也知道这样的天气,自己这样的身体状况过梁有多危险,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毅然走向风雪中,去追赶队伍。关于“雪”的描写恰恰烘托出革命战士意志的坚强。“雪”的描写也凸显了主题。“他的思想近于混乱,但是有一种力量还能支持他继续前进,那便是对革命工作所发生的热情”“孙林没有说出他所要说的话,望着前面雄伟的山峰,一种热望从他的心底燃烧起来”“他坚毅的表情里愈发显露出青春的健康,对着汽车的碎铁片发着微笑,仿佛有什么快乐事情一样,只是左部脸上冻掉了一只耳朵”,文章通过对孙林冒雪过梁的描写,体现了革命战士信念的执着,以及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的能力。小说主要描写的是过梁前的内容,如孙林如何追赶队伍,“孙林注意着路上的现象,无论是一颗土粒或是一根草。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 ;孙林的疲惫:“看起来没有精神的石灰色的眼球,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一分钟也不会转动一下”“道路崎岖得不能骑马,可是丢开马以后,更觉得身体难以支持下去。他四肢瘫软无力,头昏脑乱。显然是急行军和夜里没有睡眠的结果。他的意识里浓重地潜伏着疲惫。他想到他会消失最后的挣扎力而倒在路旁,也许因为寒冷而得到可怕的结果”;以及遇到老头子的劝阻,“过梁有过梁的规矩,阴天下雪不过梁,赶早贪黑不过梁,单身汉不过果”“‘你今天不能过梁!’老头子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过梁去……你疯了么?’老头子惊骇地抓着孙林的胳膊,摇了两摇”。这些内容都表明,孙林过梁极端危险,他很可能会被冻死在半路上,“‘同志,你过梁会冻死的!’老头子同情地恳求着”;但是孙林依然执着的过梁,他要完成任务,“望着前面雄伟的山峰,一种热望从他的心底燃烧起来”“孙林没有听从老头子的话,背起马枪,勇敢地向着山顶走去”。这些内容表现出了孙林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这是我们的革命队伍能够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凶残敌人的法宝;这是因为这样的革命品质,我们的队伍才能打胜仗,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是孙林过梁的精神支柱,有了这样的品质,孙林过梁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会退缩和畏惧。有了这些描写,再细写孙林过梁就显得重复、多余;不具体描述孙林过梁的过程,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后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十三年春,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B.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C.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D.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22.有关加点词的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崩,古人关于死有不同的说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B.妻子,古代的妻子和现代汉语不同,文中指的是妻子儿女。C.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如升级叫迁谪,左迁;降级叫右迁。D.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曹操为官有方,而又不贪恋官职。在济南相职位上,全郡治理肃然;而董卓擅权之后,想要重用曹操,曹操却改名换姓暗中离去。B.曹操在乱世之中被反对董卓的盟军举荐为盟主,以奋武将军的名号率军讨伐。C.曹操年少之时不被人们所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尚义任侠、放荡不羁,但是梁国桥玄、南阳何颙二人却认为当时曹操非同常人。D.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东平毕谌因为亲人被挟持而离开曹操,也没回到曹操身边,后来曹操打败吕布生擒毕谌,又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答案】21.D22.C23.B24.(1)天下将要大乱,不是闻名于世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的,能使天下安定的,大概只有您了!(2)众人都替毕谌担心,太祖说:“那个人对他的父母孝顺,难道不也会对君主忠诚吗?这正是我渴求的人才啊。”【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计划除掉宦官,太后不听建议,何进于是召见董卓,想要以此威胁太后。董卓到了之后就废黜皇帝为弘农王,而后推立汉献帝即位,于是京城出现大乱。“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为完整的主谓宾句子,“大将军何进与袁绍”作主语,“谋诛”作谓语,“宦官”作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乃召董卓”的主语应是“进”,而不是“太后”,应在“不听”和“进”之间断开,排除C。 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升级叫迁谪,左迁;降级叫右迁”错误。降级叫迁谪、左迁,升级叫右迁。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曹操……被……举荐为盟主”错误。原文说“推绍为盟主”,可见盟主为袁绍,非曹操。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命世之才”,意思是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济”,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挽救局势;“安”,使……安定;“其”,表推测,大概。(2)“为”,替;“惧”,担心;“孝于其亲”,介词结构后置,对他的父母孝顺,正常语序“于其亲者孝”;“岂”,难道;“忠于君”,介词结构后置,对君主忠诚,正常语序“于君忠”;“求”,渴求,寻求。(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西江月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①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②。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③。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①蕲水: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②障泥未解玉骢骄:障泥,即马鞯,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③琼瑶:美玉。25.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是(    )(3分)A.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短短五十四个字,即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作者的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B.上片首句“照野”,突出地点,点明了月色之佳。“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在明月朗照之下,这无限的空间,美好的自然,便和诗人旷达的襟怀融合在一起了。C.下片“解鞍欹枕绿杨桥”一句,词人借酒消愁却不胜酒力,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表现了他因乌台诗案被贬的郁结的内心。D.词人在词中不去写小序中“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的景致,而是抓住了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将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26.结合全词,请简要赏析词人如何来表现出黄州春景清新明丽的自然之美。(6分)【答案】25.C“词人借酒消愁却不胜酒力……表现了他因乌台诗案被贬的郁结的内心”错误,词人在此处并无借酒浇愁,苏轼在这首小词里,反映他在黄州的旷放生活,表达了他乐观而豁达的胸襟。26.①使用叠词,用“弥弥”形容“浅浪”,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隐隐”形容云层,写出云层隐隐约约地在若有若无之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②侧面烘托,“我欲醉眠芳草”通过词人不胜酒力,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侧面烘托此处芳草之幽美、清新。③借喻,将月色喻为美玉,突出皎洁月色之下周遭环境的清丽、静谧、纯洁。④以动衬静,通过杜宇在黎明的一声啼叫,衬托出了野外春晨的静谧、清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弥弥”,是水盛的样子;“隐隐”,是若隐若现的样子。作者使用叠词,用“弥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盈盈涌动、溪流潺潺流淌的景象生动的描绘出来了;用“隐隐”形容“层霄”,是说广阔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云层若隐若现,从而更巧妙地衬托了月色的皎洁迷人。此处,运用“弥弥”“隐隐”等叠词,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朗朗上口。“横空隐隐层霄”,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作者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我欲醉眠芳草”,是说“我就想在这芳草之上醉卧入眠”,侧面烘托出此处芳草之幽美、清新。野外是广寂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间仙境中,诗人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把白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微风轻轻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辉,真像缀了一溪晶莹剔透的珠玉。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以月色为“琼瑶”。由于感情的真挚浓郁,使比喻的客体上升到突出的地位,因而它的形象显得更鲜明,更生动。又进一步突出了皎洁月色下环境的安宁祥和之美。从“杜宇一声春晓”可知,作者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由“醒来的时候听见杜鹃在黎明时的一声啼叫”,衬托出了野外春晨寂静清幽的特征。三.理解性默写27.按要求填写诗句(每空一分,共10分)(1)比喻能增加音乐描写的形象性,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的“”一句与韩愈《听颖师弹琴》中的“昵昵儿女语”喻体相似,“”一句与韩诗中的“勇士赴敌场”喻体相似。(1)小弦切切如私语铁骑突出刀枪鸣(2)古人常借助猿啼来表情达意,而由于个人遭际的不同,传递的情感也会有所区别。比如,同样是写猿啼,杜甫《登高》中的“”,就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2)风急天高猿啸哀渌水荡漾清猿啼(3)《晋书·陶潜传》中记载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由此“折腰”一词便有了屈身事人之意,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4)鼓瑟吹笙月明星稀(5)当人们在都市里尝尽冷暖、历经喧嚣后,回归田园,过恬淡安静的日子。此时,可以吟咏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句子“,”来抒发回归自然的欣喜之情。 (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一).成语病句2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从善如登,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肯纳谏的皇帝了。但他接受意见,并不总是那么痛快,思想斗争往往也是很激烈的。②天津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王平一段《野猪林》中的“大雪飘”,唱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③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④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21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⑤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错误也一笔抹杀了。⑥写文章,最好是开宗明义,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尤其是考上作文更是这样,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更清楚。A.②③⑥B.①②④C.②⑤⑥D.①③⑤【答案】A【详解】从善如登:跟着学好就像登高一样艰难。比喻学好不容易,要花力气。而此句是肯定唐太宗是一位肯纳谏的皇帝,但指出他接受意见慢,该成语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荡气回肠:使肝肠回荡,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这里指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该成语使用正确。   纲举目张:抓住事物关键便可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这里指要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的关键抓,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该成语使用正确。    吉光片羽: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珍贵的诗文字画等文物。此句是说时间的短暂,该成语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一笔抹杀:偏正式;作谓语。抹杀:涂掉。一笔涂掉的意思,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此句语境是“我们的错误”,该成语不合语境。开宗明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根据该句中“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可知此句是说写文章,最好是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可见该成语使用正确。成语使用正确的是②③⑥。2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由爱孩子的父母联合起来删除不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B.从一定意义上说,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语言交际场,学生在这里通过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可以更好地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语言交际本领与素养。C.“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体现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我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非凡智慧,传递我省为千万农民创造的美好生活。D.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及“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等相关内容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和运营,对我们这个汽车大国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答案】DA项,语序不当,“使用、识别、传播”应为“识别、使用、传播”。B项,“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应删去“素养”。C项,成分残缺与搭配不当,“传递”与“美好生活”搭配不当,应在“美好生活”后面加“的理念”。D项,没有语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每题3分,共6分)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经,专指儒家文化。因为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超越诸子百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作社会发展中的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______。史,便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总称为“二十六史”。子部,就是指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______、鲜活有力。集部,泛指一切文化艺术,包括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______的文化大厦,那么:经,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史,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筋的昂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而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却也使得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所以,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门窗的参与,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集部,像是大厦里一切装潢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______的殿堂。3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而“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B.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C.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D.“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3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中流砥柱  生生不息  高耸入云  美轮美奂B.擎天之柱  生生不息  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C.中流砥柱  栩栩如生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D.擎天之柱  栩栩如生  高耸入云  古色古香【答案】30.A31.A【解析】3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缺少主语,从句意上分析,应将“一说起”删去,让“经史子集”作其主语; 二、语序不当,应是先说“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再讨论“经史子集”的意义。分析题目中的四个选项,只有A项全部修改正确。3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擎天之柱”,古代传说中支撑上天的柱子,现在指能控制局面或在危难中能转危为安的人。语境强调儒家思想在思想文化界中的地位,故应选“中流砥柱”。第二空,“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生生不息”,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语境中强调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旺盛,故应选“生生不息”。第三空,“富丽堂皇”,多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高耸入云”,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高峻挺拔。语境中强调国学这座文化大厦的高峻坚实,并没有富丽华美之意,故应选“高耸入云”。第四空,“古色古香”,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语境中说的是中国文化这座殿堂高大漂亮,故应选“美轮美奂”。(三)、句子补写(每空2分,共6分)人类天性享受甜味带来的快感,所以对糖总是欲罢不能。可是随着健身观念的普及,慢慢地“糖”便和“肥胖”建立起了不好的联系,人们认为①。于是,代糖应运而生。代糖是什么?这就要从甜味剂的分类说起。甜味剂指的是能给予食物甜味的物质,根据是否可以产生热量给人体提供能量,②。营养性甜味剂主要包括糖类和糖醇,是人体供能的主要来源。非营养性甜味剂也包括两类,一类是从植物中天然提取的甜味剂如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等,另一类则属于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这类甜味剂的特点是几乎不含热量,但甜度超高,所以多使用为代糖。传统认为,代糖由于不会被人体吸收降解,所以不会对血糖浓度造成影响。但早在2014年,研究人员发现小鼠摄入代糖后微生物组的变化与血糖反应之间存在关联性。最近一项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学术论文则更是表明,③。所以使用代糖并不能代表健康,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打着“无糖”标签的饮料,大家一定要在购买前仔细阅读配料表。3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①过多摄入糖类就会引发肥胖   ②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甜味剂   ③代糖确实会提高人体血糖浓度【解析】整个语段的大致内容是介绍代糖并揭示人们对代糖认识的一些误区。①处,上文指出“糖”和“肥胖”建立起了不好的联系,因此,该空是对上一句的展开和解释,应填写“过多摄入糖类就会引发肥胖”;②处,上文提到要解释代糖的概念就要从甜味剂的分类说起,后文提到了根据热量甜味剂可以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两个大类;因此空缺处是对下文的总述,填“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甜味剂”;③处,根据上文分析,传统认为代糖不会影响血糖浓度,但14年的研究指出二者之间存在关联,而近期的研究“则更是表明”的“更”字表示了递进关系,说明不但存在关联,而且代糖确实会提高人体的血糖浓度,因此空处填“代糖确实会提高人体血糖浓度”。五.作文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60多年前,河南林县,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用17个月时间奋战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成为一代青年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缩影。缠绕在太行山绝壁上的红旗渠,被称为“幸福渠”,是30万林州人民苦干10年创下的人间奇迹。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时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事实上,吃苦与幸福往往相互伴随,对此的认知折射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的智慧,也是青年人必须思考的人生课题。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的第一段为青年在红旗渠建设中的典型事迹,强调老一辈青年的吃苦与奋斗精神。材料的第二段交代红旗渠苦干而成,以及“幸福渠”的称号,暗示吃苦与幸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述习近平主席在考察红旗渠时对当代青年的要求,突出吃苦与奋斗,强调要“摒弃骄娇二气”。第三段是对话题的提示,指出吃苦与幸福的关系,引导思考话题背后的深层内涵,并再次强调对青年的意义。因此,本题有三个关键词:青年、吃苦、幸福。写作时,可以首先概述材料,指出红旗渠是靠着林县人民的艰苦奋斗才建成的。然后引出对于红旗渠中蕴含的吃苦与幸福的关系的思考,正是300名青年在陡峭的太行山上风餐露宿,一锤一钎劈山开石,正是靠着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才干成了事业,惠及全县人民。此后,可从两方面展开对于苦与乐关系的思考,一方面是历经艰苦方有幸福成果;另一方面则是由此启发我们,唯有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吃一些个人奋斗的苦,方能实现个人价值,享受到个人成功及复兴祖国的大乐。论证时可以深度思考“苦”对于“幸福”的意义,如正是吃苦,才懂得珍惜幸福;正是吃苦,,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能力,为幸福的到来铺路。立意:1.长路漫漫,唯有艰苦奋斗可让国家享复兴之乐。2.安逸之乐非真乐,咀嚼苦难得幸福。 3.心有航标,苦中作乐。4.吃苦是获得快乐的前提条件。参考译文:魏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代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曹操)年少时候机智警觉,有谋略,然而凭借勇力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放纵自己、不受约束,不从事正当的职业,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只有梁国桥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出现动乱的局面),不是闻名于世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的,能使天下安定的,大概只有您了!”二十岁的时候通过察举孝廉被推荐为郎,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又升迁为顿丘县令,被皇帝征召授予为议郎。广和年末,黄巾军起事。太祖被授予骑都尉一职,讨伐颍川的反贼。后来又升迁为济南相,济南境内有十多个县,县官们大多迎合附和君主的内外亲族,贪赃受贿,行为卑污,名声败坏,于是太祖上奏朝廷免去其中八个县的县官;禁止断绝了过分的不合礼制的祭祀,为非作歹的人向外逃离,郡县之内都很恭敬。过了较长的时间,征召太祖为东郡太守;太祖没有前去就职,称病回到家乡。金城边章、韩遂刺杀了刺史太守后,发动叛乱,统率十多万人马,天下不安宁了。朝廷征召太祖为典军校尉。正赶上汉灵帝驾崩,太子继承皇位,太后上朝处理政务。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计划除掉宦官,太后不听建议,何进于是召见董卓,想要以此威胁太后。董卓到了之后就废黜皇帝为弘农王,而后推立汉献帝即位,于是京城出现大乱。董卓上表举荐太祖为骁骑校尉,想要跟他商计事情。太祖却改名换姓,暗中向东回归故里。董卓于是杀掉太后和弘农王。太祖到了陈留,分散家中财物,来组织义兵,将要讨伐董卓。初平元年春天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一个时间一同起兵,军队各有数万人,推举袁绍为义兵盟主。太祖以奋武将军职位行事。建安元年春天正月,太祖军队到了武平,太祖将要迎接天子。汝南、颍川的黄巾军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人,各自率领数万人马,当初响应袁术,后来又依附了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伐并打败了他们,杀死了刘辟、黄邵等,何仪和他的手下也都投降了。天子封太祖为建德将军,升迁为镇东将军,封为费亭侯。天子授予太祖节钺,总领尚书省的事物,后来授予太祖大将军,封为武平侯。当初,太祖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的毕谌为别驾从事。张邈发动叛乱后,张邈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太祖打算拜别遣还毕谌,说:“您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您可以离去。”毕谌顿首向太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可太祖离开后,毕谌就逃还了东平。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太祖军队生擒了。大家都为毕谌担忧,太祖曹操说:“这个人能对他的亲人孝顺,怎会不对君主忠诚呢!这正是我所需求的人啊。”于是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十三年春季,汉朝免去三公官职,设置了丞相、御史大夫。夏季六月的时候,任命太祖为丞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1 07:30:01 页数:14
价格:¥2 大小:70.3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