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仁寿一中北校区高2022级9月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我国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户均耕地规模仅相当于欧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四百分之一。“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是我国许多地方农业的真实写照。这样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各地都像欧美那样搞大规模农业、大机械作业,多数地区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国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保持完整。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要继续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并不断总结推广。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镇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要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强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摘自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材料二:制民恒产,就是要制度化保障老百姓有一份丰衣足食的土地和房屋等恒产,有了恒产就会安居乐业,就会有向善的恒心,本来就有的良心还会泯灭吗? 保有足够的恒产,是老百姓应有的权利;“制民恒产”,是用制度保护这种权利。老百姓的恒产是什么?“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时代及后世,恒产主要有土地、房屋等。在今天,恒产就不仅仅限于这些,发明专利、科研成果、著作权等都是恒产;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从事某种产业等也是恒产。但无论什么样的恒产,都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恒产如土地、房屋,一旦拥有,老百姓原来就有的善心就会安稳、恒定,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社会自然而然也就安定了,有恒产就会有向善的恒心,有向善恒心就会有良心,有良心的人就是善人、好人,有良心的社会就是太平盛世、大同世界。所以,“制民恒产”,并不仅仅只是老百姓生活安定的事,也直接关系到天下的安危。“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制民恒产”中所说的“百亩之田”就是井田,那意思很明白,即要实现理想的小康社会,必须要恢复和完善西周的井田制。对此,孟子在回答滕文公派来咨询井田制的使者毕战提问时,谈得很具体:“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划分井田的田界,为何在孟子看来,是实行仁政的开始呢?因为井田田界的重新划分,标志着已经废止的井田制的恢复。只有严格按照西周井田制的规定来重新划定井田的田界,孟子所说的“制民恒产”中的“百亩之田”才能兑现。同时,按照公平的原则,也能保证老百姓有恒产,防止暴君和贪官污吏伺机侵夺田地,伤害百姓利益,加重百姓负担。毫无疑问,孟子希望恢复井田制的构想主观愿望是好的,他希望通过重新划定井田的田界,以保证老百姓有赖以生存的最大的恒产土地,藉以安身立命,休养生息,实现他构想的那种大同社会式的理想王国。尤其是他主张轻赋薄税,限制暴君和贪官污吏对老百姓的刻剥,无不体现了他一贯的贵民思想,这在那个群雄割据,诸侯争霸的时代尤为可贵和难得,就是在当代,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节选自田玉川《孟子良心观》有改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农业多数地区要走小规模农户加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的路径。B.搞好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就能搞好城乡融合发展。C.孟子强调“制民恒产”的重要,把它提高到百姓是否有永恒向善的意志和信念,社会是否安定,国家是否强盛的高度。D.在孟子看来,井田制体现了公平原则,能保证百姓“百亩之田”这类恒产的兑现,能防止暴君和贪官污吏侵夺田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让老百姓保有恒产的问题,都体现了“民本” 的思想,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从孟子“五亩之宅”等相关表述来看,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可能有了家庭农业、农户农业等农业经济形态的雏形。C.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振兴乡村必须按规律办事,必须走好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融合。D.孟子希望恢复井田制的构想,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极具战略眼光,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德法兼治”的观点的一项是()A.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韩非子·诡使》:“道私者乱,道法者治。”C.桓宽《盐铁论·刑德》:“德明而易从,法约而易行。”D.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4.“民为贵”出自《孟子》,它早已成为执政者执政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5.材料二中的“制民恒产”的思想在材料一中有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一归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制民恒产”的措施要点。【答案】1.B2.D3.A4.①人民最为重要,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②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的“民贵”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所以只有以民为本,才能与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解决乡村振兴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保障乡村振兴道路行稳致远。5.①多数地区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要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②要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就能……”错误,过于绝对,由材料一第四段可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仅仅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之一。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错误,由材料二“这在那个群雄割据,诸侯争霸的时代尤为可贵和难得”可知当时的时代特点是“群雄割据,诸侯争霸”,因此“孟子希望恢复井田制的构想”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并不相符,因此他并没有“准确地把握到时代发展的脉搏”。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意思:用法制禁令来治理百姓,用惩罚来整顿百姓,老百姓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消除为恶之心:用道德规范和行为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会耻于为恶而自觉为善。两句并列,强调治国需德法兼治。B.“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只强调了“法”的作用。C.“德明而易从,法约而易行”意为:道德标准明确,人们就容易遵从,法律条款简约,人们就容易实行。强调的是道德标准的明确和法律条款的简约,不能体现“兼治”。D.“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只强调了“德”的作用。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民为贵”即人民最为重要,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通过题目可知,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就是把人民放在首位,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的“民贵”思想;结合“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要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可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以民为本的思想与乡村振兴战略是一致的,只有以民为本,才能与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解决乡村振兴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保障乡村振兴道路行稳致远。【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多数地区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可概括出,多数地区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要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结合“要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可概括出,要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宝玉挨打贾政听了这话,又惊又气,即命唤宝玉出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忙赶来。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莽,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宝玉听了,唬了一跳。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大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贾政上前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 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袭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方才好端端的,为什么打起来?你也不早来透个信儿!”焙茗急的说:“偏生我没在跟前,打到半中间我才听见了。忙打听原故,却是为琪官金钏姐姐的事。”袭人道:“老爷怎么得知道的?”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袭人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挨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节选自曹雪芹、高鹗《红楼梦》有删节)6.下列对文本及《红楼梦》整本书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喜欢上忠顺府王爷的人琪官,是宝玉被打的原因之一。这从侧面反映了贾府在皇宫中并不得势,从结构看,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妙。B.痛打宝玉这一节的动词用得特别准确传神,如“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的“盖”,它写出了贾政在打宝玉时举得重落得轻的矛盾心理。C.黛玉见宝玉时,详写宝玉的心态和言行,从侧面表现黛玉对宝玉的爱情;略写黛玉的言行,以极简的笔墨表达极浓烈的爱情和极复杂的情绪。 D.贾政痛打宝玉,反应了遵循封建正统的父辈与处在青春判逆期的子辈间价值观、人生观的激烈冲突,是一个失望至极的父亲采取的决绝手段。7.对文段划线处的人物描写,某班开展了“文学人物心灵独白补写”活动,下列补写最恰当的一项是()A.(王夫人见“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王夫人:“哼,我要是没了宝玉,这深宅大院中如何活得下去?今天我死给你看!”B.(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贾母:“你老爸当年也没这么打你,你为什么要下死手打儿子?”C.(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袭人:“作为佣人,一天累死累活,让他们忙,我清闲一下。”D.(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宝钗:“唉,谁叫你我爱得那么深呢?你是我的疼啊!”8.有人说“青春与毁灭”是阅读《红楼梦》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也可以在本选段中望见宝玉的“青春与毁灭”,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9.《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33回中在“气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处脂评是“为天下父母一哭”,这一回后的总评又说“严酷其刑以教子,不情中十分用情”,请结合选段及整本书谈谈你对这两处评语的理解。【答案】6.B7.B8.①宝玉有青春期孩子的共性:自由生活,心性单纯,思想行为叛逆;②宝玉自毁前程:作风不检,荒疏学业,必定自毁前程;③宝玉被专制粗暴的家庭教育压制了:贾政不顾一切的下死手教训宝玉,反映了礼教中体罚式教育的暴虐性和毁灭性。。9.①痛打宝玉明显含有反荒废、反堕落的教育目的,但宝玉却荒疏学业,作风不检,贾政恨铁不成钢,为儿不争气而气愤,所谓“为天下父母一哭”“严酷”“刑以教子”“不情”。②虽下手过重,但其中蕴含的父爱却是真诚的,深挚的。在痛打之前竟然“气喘吁吁”“直挺挺”“满面泪痕”,王夫人劝解时,他“不觉长叹一声”“泪如雨下”,为儿不争气而气愤而痛心而无奈,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深沉的父爱似隐实显,所谓“为天下父母一哭”“十分用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的‘盖’,它写出了贾政在打宝玉时举得重落得轻的矛盾心理”错误。“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的“盖” ,写出了贾政是用整个身体的力量在重打宝玉的气愤心理,由其后一句“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也可看出打得重。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以及情境补写的能力。A.陈述的王夫人的心理“哼,我要是没了宝玉,这深宅大院中如何活得下去?今天我死给你看”,好比说“要宝玉的命如同是要我的命”,这应是“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这处情节对应的。“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这处情节对应的的心理应是肯定贾政打宝玉的正确性,不逆贾政之意,想要缓住局势。B.由贾母的话“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可推知不恰当。C.由“袭人满心委屈”“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可以看出袭人的委屈和对宝玉的疼爱。“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的心理应该是:作为贴身丫鬟,最疼宝玉,可是现在帮不上忙,真的委屈。D.从整本书的情节来看,此时宝钗对宝玉单相思的爱意在变浓,但宝玉对宝钗并没有爱情之意,而且这种心灵独白也不符合宝钗内敛的性格。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由“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莽,无故引逗他出来……宝玉听了,唬了一跳”“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可知,宝玉有青春期孩子的共性:自由生活,心性单纯,思想行为叛逆;由“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莽,无故引逗他出来”“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大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可知,宝玉自毁前程:作风不检,荒疏学业,必定自毁前程;由“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可知,宝玉被专制粗暴的家庭教育压制了:贾政不顾一切的下死手教训宝玉,反映了礼教中体罚式教育的暴虐性和毁灭性。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由“贾政听了这话,又惊又气,即命唤宝玉出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忙赶来。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莽,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可知,痛打宝玉明显含有反荒废、反堕落的教育目的,作为父亲的他迫切希望宝玉能读书上进,认真走仕途之路,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但宝玉却荒疏学业,作风不检,天下哪一个家长见到孩子这样,不是气得要命?贾政恨铁不成钢,为儿不争气而气愤,所谓“为天下父母一哭”“严酷”“刑以教子”“不情”。由“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可知,虽下手过重,但其中蕴含的父爱却是真诚的,深挚的。贾政要求严格,望子成龙,为之计深远,是真爱的表现。在痛打之前竟然“气喘吁吁”“直挺挺”“满面泪痕”,王夫人劝解时,他“不觉长叹一声”“泪如雨下”,为儿不争气而气愤而痛心而无奈,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深沉的父爱似隐实显,所谓“为天下父母一哭”“十分用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宋仁宗)庆历三年正月春癸巳,元昊上书请和时西鄙用兵日久帝心厌之乃密诏庞籍招纳之籍遣李文贵还以通意,元昊闻之大喜,仍使文贵至延州议和,然犹倔强不肯削僭号,且云:“如日方中,止可顺天西行,安可逆天东下?”籍以其言未服,乃令自请。诏籍复书许之。元昊知朝廷许和有绪,乃遣其六宅使贺从勖与文贵至延州上书,自称“男邦泥定国兀卒,上书父大宋皇帝”。籍送使者阙下。夏四月癸卯,贺从勖至京师,帝命著作佐郎邵良佐如夏州,许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岁赐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富弼言:“元昊臣契丹而不臣我朝,则是谓契丹无敌于天下矣。须令称臣,乃可许和。”蔡襄亦言:“元昊自称兀卒,既又译为吾祖,特以侮慢朝廷。使朝廷赐之诏而亦曰吾祖,是何等语邪!不可许其请。”帝皆不听。时元昊倚契丹,邀索无厌,晏殊等厌兵,将一切从之。韩琦力陈其不便,帝嘉纳之。良佐至夏州,元昊亦遣嘉鼎聿舍、张延寿等来议和及岁币。四年五月,元昊复遣使上誓表,乞画番、汉所居中为界,于内听筑城堡;凡岁赐银、绮、绢、茶二十五万五千,乞如常数;乞颁誓诏,世世遵守,永以为好。帝遣使赐元昊诏,从之。十二月,遣尚书员外郎 张子奭充册礼使,册元昊为夏国主。仍赐对衣、黄金带、银鞍勒马、银二万两、绢二万匹、茶三万斤;金涂银印,文曰:“夏国主印。”约称臣,奉正朔;许自置官属;使至其国,相见用宾客礼;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命国子博士高良夫等会夏人画疆界。然朝廷使往,止留馆宥州,终不复至兴、灵,而元昊帝其国中自若也。(选自《宋史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夏元昊拒命》,有删节)材料二: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节选自苏洵《六国论》)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元昊上书A请和B时C西鄙用兵D日久E帝心F厌之G乃密诏H庞籍I招纳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阙,本指建在宫殿门前两边的大型建筑物。后转指帝王的住所,即宫殿。“阙下”就是宫阙之下,帝王所居的宫殿之下,这里借指京城。B.癸卯,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法是使用天干地支相配记录日序的方法。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C.厌,这里是“厌恶、讨厌”的意思,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何厌之有”中的“厌”意义不相同。D.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六国与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12.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昊派人到延州议和,却不肯放弃帝号,并出言不逊。在之后的延州上书中,他虽然认宋皇帝为长辈,但却自称“兀卒”,有故意侮辱大宋之嫌。B.在谈判议和的过程中,宋臣们的态度不一致:富弼、蔡襄等人主张对西夏要强硬;晏殊、韩琦等人主张满足西夏的一切请求。C.宋和夏达成了议和协定: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宋每年赐给夏大量银、绮、绢、茶,设置边境交易场所,划定双方边界等。D.夏虽表面向宋称臣,奉宋为正统,但在夏国国内,元昊却依旧自称为帝。宋每次派使者前往,夏都在宥州接待,宋使者根本进不了兴州、灵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日方中,止可顺天西行,安可逆天东下?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4.材料一“庆历和议”是中国有名的历史事件,可视为苏洵写《六国论》的背景之一。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简述材料二的写作意图。【答案】10.BEG11.C12.B13.(1)答案示例:犹如太阳正当中午,只可以顺应天道自然向西移行,怎么可以违背天道自然从东落下?(2)答案示例: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自降身份(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先例、旧例、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14.①委婉表达对北宋统治者采取的外交政策的不认可。②借古讽今,劝谏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或“不要被敌国威势胁迫而一味地屈膝求和。”)③警告北宋统治者应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元昊上书请和,当时西部边防用兵的时间长了,仁宗心里厌战,便密诏庞籍招纳元昊。“请和”为“上书”的内容,内容紧凑,中间不能断开,应从“请和”后面断开,故选B;“时”是“西鄙用兵”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日久”是指用兵的时间,应从“日久”之后断开,故选E;“帝心厌之”中“帝”是“心”的定语,“厌之”是谓语和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故选G。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的能力。C.“厌恶、讨厌”“意义不相同”错误,两个“厌”意义相同,皆为“满足”之意。句意:所求没有满足。/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晏殊、韩琦等人主张满足西夏的一切请求”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材料一第二段“韩琦力陈其不便”可知,韩琦尽力陈述满足西夏所有请求会大不利于宋。故选B。【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方”,正当;“止”,只;“西行”,向西移行;“安”,怎么;“逆”,违背;“东下”,从东落下。(2)“苟”,如果;“以”,凭借;第二个“下”,降低身份;“故事”,旧事,先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十二月,遣尚书员外郎张子奭充册礼使,册元昊为夏国主。仍赐对衣、黄金带、银鞍勒马、银二万两、绢二万匹、茶三万斤;金涂银印,文曰:“夏国主印。”约称臣,奉正朔;许自置官属;使至其国,相见用宾客礼;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命国子博士高良夫等会夏人画疆界。然朝廷使往,止留馆宥州,终不复至兴、灵,而元昊帝其国中自若也”和材料二“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可知,苏洵不赞同宋朝的妥协议和,苏洵写《六国论》委婉表达对北宋统治者采取的外交政策的不认可。②根据材料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知,苏洵写《六国论》借古讽今,劝谏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③根据材料二“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可知,苏洵写《六国论》警告北宋统治者应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参考译文:材料一:宋仁宗庆历三年正月癸巳日,元昊上书请和,当时西部边防用兵的时间长了,仁宗心里厌战,便密诏庞籍招纳元昊。庞籍将李文贵(先前诈降被扣的西夏人)遣送回西夏来通达这一意图,元昊听了之后大喜,仍然派李文贵到延州议和,然而还是态度倔强,不肯削去帝号,并且说:“犹如太阳正当中午,只可以顺应天道自然向西移行,怎么可以违背天道自然从东落下?”庞籍因李文贵的言论尚未顺服,便令他自己请和。(朝廷)诏令庞籍复书西夏答应议和,元昊闻知朝廷允许议和一事已有头绪,便派他的六宅使贺从勖与李文贵至延州上书,自称“男邦泥定国兀卒,上书父大宋皇帝。”庞籍送使者到京师。夏四月癸卯日,贺从勖来到京师。仁宗命著作郎邵良佐到夏州与西夏议和,允许册封元昊为夏国主,每年赐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富弼说:“元昊臣属契丹而不臣属我朝,这是说契丹无敌于天下。应当使他称臣,才能许可议和。”蔡襄也说:“元昊自称‘兀卒’,即又可以译为‘吾祖’,特意以此来侮辱轻慢朝廷,假使朝廷所赐的诏书中也说‘吾祖’,这竟是些什么话!不可以允许他们的请求。”仁宗一律不听。当时,元昊依仗契丹,所求没有满足。晏殊等人厌恶用兵,一切听从契丹的请求,韩琦尽力陈述这样做是不利的,仁宗赞许并采纳了韩琦的建议。 四年五月,元昊又派遣使者上呈誓表,请求(在边境上)划定番、汉杂居地区的中间为界,界内听任各自修筑减堡;每年所赐的银、绮、绢、茶总数是二十五万五千,请定为每年赐予的常数;请求颁发誓言诏书,想以此来世代遵守,永远结为友好。仁宗派使者赐予元昊诏书,听从元昊的请求。十二月,派遣尚书郎张子奭充任册礼使,册封元昊为夏国主。仍赐给对衣、黄金带、银鞍勒马、银二万两、绢二万匹、茶三万斤;金涂银印,印文是“夏国主印。”约定称臣,奉宋朝的正朔;允许夏国主自己设置官属;宋使到达夏国,相见时用宾客的礼节;在保安军及高平砦设置边境交易场所;命国子博士高良夫等人会同夏人划定边界。然而朝廷使者前往西夏,只能在宥州停留接受夏的接待,始终不到兴、灵二州,而元昊在其国中称帝依然如此。材料二: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每日每月割让土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自降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咏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①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白海棠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②。欲偿白帝③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注】①月窟仙人:月宫嫦娥。②痕:指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③白帝:古代传说的西方之神,管辖秋事。15.下列对这两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位诗人都以花自况托物言志,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与情怀,表现出二人非同寻常的才情和孤傲自赏的性情。B.林诗颔联写白海棠似洁净的梨蕊,且具有梅的精魂风韵;“偷来”贬词褒用,“借得”朴词见新,巧妙别致。C.薛诗首句以“珍重芳姿”一语双关,既写其珍惜白海棠,又写其珍重自我,尽显其大家闺秀的端庄与矜持。D.“半掩门”可知黛玉追求自由的“风流别致”,“昼掩门”则足见宝钗恪守并极力维护妇德的“含蓄浑厚”。16.这两首诗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社长李纨认为“要推宝钗这诗有身份”,众人也都认为“潇湘妃子当居第二,含蓄深厚,终让蘅稿”,贾宝玉却提出“蘅潇二首还要斟酌”。请你根据对《红楼梦》的阅读理解,简析李纨、探春等人推崇薛诗和贾宝玉独推黛玉的原因。【答案】15.A16.①薛诗中抒情主人公稳重、矜持、淡雅、清洁、守拙,属闺中之秀。而李纨、探春等人偏爱薛宝钗的诗,很大程度上因为其诗句暗合李纨等人的人生观。薛宝钗诗中颂扬的朴素高洁、端庄持重的人生观,深深契合李纨等人的心意,所以她们推崇薛诗。②林诗中物象白海棠表现出的高洁、多愁善感、深情的形象,充分体现了林黛玉鄙弃世俗、纯洁坚贞、深情孤傲的思想性格。而贾宝玉独推黛玉,一方面是他引黛玉为知己,另一方面则是诗歌也体现宝玉鄙弃世俗功名的态度。【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表现出二人非同寻常的才情和孤傲自赏的性情”说法有误。薛诗写白海棠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而非孤傲自赏。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名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薛诗中,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冰雪魂” 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下句承“冰雪”句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愁多”句应是以宝黛之多愁善感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实指自然,全联的意思是说: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亭亭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不语”一词可见宝钗的稳重,“凭清洁”之语更可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而李纨等人偏爱薛宝钗的诗,很大程度上因为其诗句暗合李纨、探春等人的人生观。对李纨来说,她出身仕宦大家,乃国子监祭酒之女,从小接受“贞洁烈女”的传统礼法教育,嫁入贾家后,青春守寡,从此深居简出,时时处处维护自己“贞洁寡妇”的名声。而对于探春而言,她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抗争意识,但本质上还是出身仕宦大家的深闺少女,一样从小接受传统礼法教育,在思想观念上更偏向薛宝钗。而林黛玉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都是她的自我写照。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中,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写出了种花人对白海棠的重视,也借冰玉来暗示种花人的品格的高洁。此处是借种花人来暗喻林黛玉。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梨蕊三分白”形容白海棠花的洁白,而“梅花一缕魂”则是说白海棠有着梅花一样的坚贞性格。此处以白海棠来喻指林黛玉,突出林黛玉的高洁与孤傲。颈联“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则是描绘了一个幽怨、悲愁的白海棠形象,联系林黛玉的遭遇可知,她本是生在官宦之家,自幼受到父母的宠爱,饱读诗书,但不幸母亲早亡,只能寄居在外婆家,此处是借白海棠的遭遇来突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寂寞与孤独。尾联“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则是描写白海棠无处诉说的情态,这也是林黛玉自身的写照,她虽然多情,但不敢表露,只有压在心底。所以此联是突出林黛玉的多情。所以诗中描绘出一个高洁、哀愁、深情的白海棠形象,这也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而结合对《红楼梦》阅读可知,宝玉不稀罕功名,行动上也不为世人观阅称赞,因而不拘于世俗也远离世俗,因此在思想上轻功名,远世俗。就比如他在为晴雯写祭词时就曾自言“若学那世俗之奠礼,断然不可……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所以,黛玉诗中展现出的孤高自傲、不落于凡尘俗世的形象,最切合贾宝玉心意。(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劝诫唐太宗应该保持谦虚、戒骄戒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与司马光政见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信末则用 “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对司马光的敬慕之情。(3)《说“木叶”》所谈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颇为多见,如“云”这一物象,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我们所学诗歌中含有这样特性的“云”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②.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③.所操之术多异故也④.不任区区向往之至⑤.众鸟高飞尽⑥.孤云独去闲(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谦、溢、曛、瀚、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樱花是美的寄托,日本人爱樱花,爱其绽放时轰轰烈烈、凋零时利落决断、宁静时素洁不染。1972年,终其一生追求美的川端康成,也将自己活得如樱花般。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四年,便随着花季的结束而(A),将他的美学贯彻到了生命的终点。一般人看来,川端康成是亚洲第二位获得诺奖的作家,是从高中时期就热爱旅行,又毕业于东京大学这样的名门,有美满的家庭,又有崇高的名誉。可以说他是极其成功的,再无不满了。但其实,①。名作《古都》中的一句话,已经含蓄地流露了他的思想,“也许幸运是短暂的,而孤单却是长久的”。看完他的一生,或许便能明白,他是如何生长,②,如何凋落,如何成为将生命活成了樱花的名士。川端康成早年的家境不好,这也养成了他孤僻的性格。他的亲人寥寥无几。出生的次年父亲便去世了,而这才只是个开始。两岁那年,川端母亲因肺结核病逝,小学一年级祖母去世,小学四年级姐姐去世。他只能和近乎失明的祖父(B)。他经常盯着祖父的脸看,而祖父却并不知道,这让他养成了瞪大眼睛看人的习惯。十四岁那年,祖父也去世了。从此,川端再也没了直系亲人,孑然一身,成了彻底的孤儿。回顾他的一生,好像一直都在参加葬礼,成了实实在在的“精通葬礼的人”。一般人如果偶尔碰上亲属去世,往往(C),不知如何是好,而川端却很从容镇定,因为他已经历了多次亲友的死亡。后来,时年二十二岁、还十分年轻的川端竟写了一篇名为《参加葬礼的名人》的小说,颇有自述的意味,为他的人生奠定了悲凉的基调。在《雪国》中,这份自怜自伤达到了极致——“ 这种生活可以说是徒劳无益的,也可以说是对未来憧憬的悲叹”。魔方在不同的人手里,会有无数种方式被还原。就像川端康成的作品,③,但他都是川端康成。18.请在文中A、B、C三处分别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这种生活可以说是徒劳无益的,也可以说是对未来憧憬的悲叹”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B.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成为“福礼”了。C.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D.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不得改变原意。21.请在文中①②③处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爱其绽放时轰轰烈烈,爱其凋零时利落决断,爱其宁静时素洁不染”,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18.A.溘然长逝(与世长辞/撒手尘寰等)B.相依为命(相须为命/相依相伴等)C.手忙脚乱(手足无措/束手无措等)。19.D20.川端康成是亚洲第二位获得诺奖的作家,高中时就热爱旅行。(或川端康成是亚洲第二位获得诺奖的作家,在高中时就热爱旅行。/或川端康成是亚洲第二位获得诺奖的作家,从高中时就热爱旅行。)21.①他的人生并没有那么完美;②如何绽放;③在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理解22.①原句是一个长句,复杂绵长,紧凑贯通,将对樱花三种状态下的爱一气呵成地表达出来了。②改后变成了三个短句,并且构成了一组排比句,从三个角度强烈地表达了对樱花的爱。③改后的句子短促有力,更有音韵感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学味儿更浓。【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根据空后句“将他的美学贯彻到了生命的终点”可知,此处是指川端康成忽然死去,故可填溘然长逝(或与世长辞/撒手尘寰等)。溘然长逝:忽然死去。与世长辞:同人世永远辞别,婉指死去。撒手尘寰:指人去世。B处,根据前文“ 他的亲人寥寥无几。出生的次年父亲便去世了,而这才只是个开始。两岁那年,川端母亲因肺结核病逝,小学一年级祖母去世,小学四年级姐姐去世”可知,此处是指川端康成的亲人只剩下祖父,他只能和祖父互相依靠着生活。故可填相依为命(或相须为命/相依相伴等)相依为命:不能分离地互相依靠着生活。相须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相依相伴:相互依赖共同做伴。C处,根据空前句“一般人如果偶尔碰上亲属去世”和空后句“不知如何是好”可知,这里是指一般人如果偶尔碰上亲属去世,往往做事慌乱,没有条理。故可填手忙脚乱(或手足无措/束手无措等)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手足无措:指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常用于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束手无措: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的引号表示引用。A.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引号表示特定称谓。C.引号表示讽刺,讽刺当时平民化主张的虚伪。D.引号表示引用。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主谓搭配不当,第二个动词“是”和主语“川端康成”不搭,应该删掉或改成介词“在”或“从”。【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根据空前的“但”字可知,此句内容应与前文“可以说他是极其成功的,再无不满了”构成转折关系,是指川端康成的人生并不完美。故可填“他的人生并没有那么完美”。②处,根据空前句“他是如何生长”和空后句“如何凋落”可知,所填句子也应用“如何”一词,而“生长”和“凋落”之间是绽放,故可填“如何绽放”。③处,根据前句“魔方在不同的人手里,会有无数种方式被还原”可知,后面是说对于川端康成的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故可填“在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理解”。【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原句是一个长句,“绽放时轰轰烈烈、凋零时利落决断、宁静时素洁不染”复杂绵长,写出了樱花绽放、凋零、宁静的三种状态,紧凑贯通,句子开头用“爱其”将对樱花三种状态下的爱一气呵成地表达出来了。 ②改后变成了三个短句,并且连用三个“爱其”构成了一组排比句,分别从樱花绽放、樱花凋零、樱花宁静三个角度强烈地表达了对樱花的爱。③改后的三个句子短促有力,更有音韵感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学味儿更浓,对樱花喜爱的情感表达的更强烈。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7岁的马克思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奋斗终生,成为革命导师;钱学森秉承科技报国初心,初选铁道工程,再选航空工程,成就了自己,有功于国家;加来道雄因为两件童年趣事从此开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探索世界,推动科学进步;留守女孩钟芳蓉因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而选择报考“冷门”的考古专业,心之所向,勇敢追梦;安徽90后小伙王恒奎自主创业,本着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创立了具有浓厚民族特征的矿石自然文化资源品牌“磐石坊”……青史如镜,鉴照峥嵘岁月;初心如炬,辉映复兴之路。请联系自身实际情况,以“时代·爱好·选择”为主题,写一封信,阐释你的职业规划是怎样与时代要求相应、与爱好相和的。收信人可以是父母、老师,也可以是同学、朋友。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作文题瞄准社会热点,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体现了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落实。材料主要列举了马克思、钱学森、加来道雄、钟芳蓉、王恒奎的事例,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别、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但他们都因正确的择业观而在各自的领域有了不同的成就。材料重点在强调职业选择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马克思和钱学森的选择侧重考虑时代需求和国家需要,这是一种崇高的责任意识;加来道雄和钟芳蓉则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不被旁人影响,择心之所向;王恒奎则更是把时代需求和个人爱好结合起来,走出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由此可见,择业观可以有多种,但离不开时代、国家和个人层面。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决定了一个人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最终决定这个人的成就;一个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也决定一个人的选择,当然,这个选择最终也最终决定这个人的成就。因此说,一个人的选择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也可以从对国家 民族的责任感入手,但是无论由于何种动机,做出何种选择,都应该对人类、对社会、对国家、对个人有意义。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获得启示,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职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从写作任务来看,要求联系自身实际情况,也就是从青年学生身份入手,阐释自己的职业规划,主题是“时代·爱好·选择”,也就是说,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与时代要求相应,与个人爱好相和。收信人可以是父母、老师,也可以是同学、朋友。也就是说,不同的收信人,侧重点不同,父母、老师,主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同学、朋友,则侧重与他们交流自己的选择。写作时,可以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个人的职业选择要与时代相应,再与个人爱好相和。主体可以先写个人的职业选择为什么要与时代相应,个人的职业选择对于时代发展有何作用等;再写个人的职业选择也可兼顾个人的爱好,因为爱好,才会更有热情,才容易做出更大的成就。最后,再照应开篇,重申观点。立意:1.选择职业要与时代相应,爱好相和2.为了国家民族发展,做好自己的选择。3.选择要从个人爱好出发。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中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11:30:03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4.8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