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2
2
/22
剩余2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仁寿一中南校区高2021级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本堂考试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今年年初,根据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引发收视热潮。电视剧再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以及在时代变迁下普通人平凡朴素、充满着人间烟火的生活。不久前,中国国家话剧院根据季字中篇小说《最后的电波》改编的话剧《铁流东进》上演,从一个通信兵的成长、转化、觉醒,进而奔赴战场,折射出新四军坦荡爱民的真诚情义和英勇救国的热血豪情,同样受到观众热捧。电视剧、话剧的热播热演,也让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作为影视改编母本文学的力量,尤其是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翻开当代文艺发展史,严肃文学和其他文艺形式融汇而成的风景,可谓是璀璨夺目,蔚为大观。从改编自茅盾、鲁迅小说的电影《林家铺子》《伤逝》,到改编自路遥小说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从改编自陈彦小说的电视剧《装台》到改编自周大新小说的电影《安魂》,严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在双向赋能、双向驱动中,构成了人们对中国文艺的美好记忆。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的快节奏、强情节、类型多样,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爽点”,瞬间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统计显示,在2018年、2019年的309个热播影视剧中,来自网络文学改编的就有65个,特别是在热度最高的100部影视剧中,网络文学改编的就有42个。而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另一边,严肃文学遭受冷遇,改编数量和传播热度急剧下降。近几年,只有《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等少数几部作品激起了收视和口碑的浪花。究其原因,一方面,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时代、环境的铺陈渲染,注重语言文字的韵致美感,而缺少对故事、情节的强势快速推进。比如,小说《长恨歌》第一章就没有任何情节,全部在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上海的人情世故和地域风情,这是小说 成功很重要的特色。影视改编主要汲取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重视叙事和情节,而语言本身很难被改编,甚至很难被转译。正如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柳德米拉·乌利兹卡娅所说,文学作品越出色,就越难找到相一致的电影语言来表达。另一方面,视觉时代更偏重快节奏、浅阅读,情节快速推进、故事线条清晰成为影视剧刚需,在视频平台,倍速观看已成为人们观剧标配,这是严肃文学无法满足的。网络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影视剧所需的各种故事和情节,或是惊险离奇,或是甜蜜美好,或是神话玄幻,或是权谋争斗,精彩纷呈,取之不尽,所以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也是“你情我愿”,正成磅礴之势。如果把影视剧比作一道美食大餐的话,我们既需要清凉可口、沁人心脾的开胃小菜,也需要精心选材、用心烹饪的主莱大餐,尤其后者更能满足我们对食物的口腹之欲,以及对美食的品位追求。严肃文学是贴着大地和人民创作的,更接近生活的真实,并且经过作家的观察、思考、萃取、艺术加工,最能体现历史的经络、民族的命运和心灵的蝶变。经由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由此有了精神的宽度、灵魂的底色和史诗的纵深。在《白鹿原》中,我们通过两大家族的兴衰沉浮,洞察民族的历史命运,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在《平凡的世界》中,通过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人生抉择,体味时代变迁下人的命运的起伏变动;在《装台》中,通过小人物的生活镜头,捕捉日常烟火中的人性之光。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曾指出,我们的影视剧“最缺的倒不是技术,也不是教人在现场傻乐,也不是好莱坞式的大场景,更不是‘堕落又光彩夺目,野蛮又魅力非常’的娱乐至死,而是人性的深度和哲思的力量”。当今,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史诗性的影视剧。而文质兼美、炽烈凝重的严肃文学作品,可以为影视剧创作注入史诗气质。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繁花》《北上》《这边风景》等小说已先后宣布将被改编成电视剧,我们期待有更多像《人世间》这样的史诗剧目不断涌现!(摘编自刘江伟《严肃文学为影视剧创作注入史诗气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严肃文学作品的语言很难被改编、转译,是导致严肃文学影视化改编遭受冷遇的原因之一。B.作家要有正确的创作观,不能无视人民的真实生活,要把他们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C.《白鹿原》《装台》等经由严肃文学改编的优秀影视剧,具有史诗的纵深、精神的宽度等特质。D.雷达认为,我们的影视剧最缺少的不是好莱坞式的大场景,而是人性的深度和哲思的力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从电视剧《人世间》、话剧《铁流东进》受热捧的现象入手,略作分析,顺势提出中心论点。B.第二段列举多部改编自名家名作的影视剧,阐明严肃文学和其他文艺形式融汇发展成就斐然。C.第三段运用事实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分析网络文学与严肃文学的发展状况。D.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将影视剧比作美食大餐,把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比作其中的主菜大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质兼美的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独具价值,所以其作为影视改编的母本文学才是 唯一选择,众望所归。B.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既得益于其快节奏、强情节、类型多样等特点,也与视觉时代人们观剧习惯的改变有关。C.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时代、环境的铺陈渲染等,因此,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D.在当代文艺发展史上,严肃文学与网络文学双向赋能、双向驱动,两者的影视剧改编正成磅礴之势,但我们仍缺少史诗剧目。【答案】1.B2.A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要把他们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第四段“严肃文学是贴着大地和人民创作的,更接近生活的真实,并且经过作家的观察、思考、萃取、艺术加工”可知,严肃文学“更接近生活的真实”“经过作家的观察、思考、萃取、艺术加工的”,不等于作家要把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顺势提出中心论点”说法错误。从文章内容分析,第一段中“电视剧、话剧的热播热演,也让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作为影视改编母本文学的力量,尤其是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只是作者的一个观点,但并非中心论点,可以视为文章的论题。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所以其作为影视改编的母本文学才是唯一选择,众望所归”于文无据,依据原文第一段“电视剧、话剧的热播热演,也让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作为影视改编母本文学的力量,尤其是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可知,文中没有提到“是唯一选择,众望所归”。C.“因此,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强加因果,依据原文第三段“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时代、环境的铺陈渲染,注重语言文字的韵致美感,而缺少对故事、情节的强势快速推进”可知,二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且“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与原文不符,原文为“……缺少对故事、情节的强势快速推进”。D.“严肃文学与网络文学双向赋能、双向驱动,两者的影视剧改编正成蓬勃之势”说法错误,依据原文 第二段“严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在双向赋能、双向驱动中,构成了人们对中国文艺的美好记忆”可知,应是“严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而不是“严肃文学与网络文学”;再依据原文第三段“所以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也是‘你情我愿’,正成磅礴之势”可知,“正成磅礴之势”的应是“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而不是“严肃文学与网络文学两者的影视剧”。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材料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用户获取音频、视频、图文等信息的成本,也降低了内容生产者作品创作和传播成本,行业进入门槛随之降低,吸引了大量内容创作者入局。知识付费内容生产者从最初的行业大V、KOL等专业人士逐渐转向“全民皆师”的局面,不论是行业专家还是精通某个领域的普通知识传播者,均有机会成为知识付费的内容生产者。特别是时下流行的零工经济更激发了知识付费生产端“全民皆 师”趋势。在传统概念上,UGC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内容生产方式,PGC则是以专业机构或团体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方式。“全民皆师”作为知识付费行业内容生产者的一个新特点,即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是一种PGC+UGC的模式,即为UGC形式产出的相对接近PGC的专业内容,兼具UGC的个性化特征与PGC的精良制作。材料三“35岁+”群体对知识付费内容的偏好和消费能力的凸显正对知识付费行业产生深刻影响。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35岁+”群体购买知识付费的比例达到58.8%,其中主要购买者年龄范围为35~45岁。该类人群文化素养和收入水平较高,心智审美相对成熟、具备一定消费能力,对真正有价值且能丰富内心的内容付费意愿较强。与世俗的追求名利不同,“35岁+”群体的对知识付费内容的偏好和消费体现了“焦虑”“捷径”等关键词。同时具备中年危机与家庭意识,催生了其内心的觉醒,他们开始主动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及本质状态,面对事业、金钱、家庭、健康等重重关卡,通过知识付费的手段去获取信息和方法。这一现象成为知识付费行业的主流。材料四通过算法推荐,平台为用户精准推送感兴趣的内容。对于掌握大量数据分析技术的平台而言,其算法团队基于海量用户行为进行建模,分析用户需求,能提高流量转化效率和运营效率,在竞争中不断占领新高地。譬如百度的算法团队基于百度海量用户行为借助AI技术建模,通过深度个性化的付费推荐系统,精准刻画付费用户和付费作者的画像,助力百家号付费专栏和训练营在流量运营、用户运营、作者运营等多维度提升运营效率,实现用户与付费专栏、训练营等课程的精准连接,既为用户带来最佳的付费内容消费体验,又满足作者对优质流量高效触达的需求,有效匹配交易双方,实现作者与用户的双赢。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1.1%的“35岁+”受访用户一定会购买相同或相近类型的知识付费课程,另有近半用户需要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决定是否购买相同或相近课程。知识付费课程的用户忠 诚度较高,但最终打动用户的,还是课程内容本身具备的吸引力。用户知识付费是为了获得自身所需、能让自身成长的知识给养。平台所提供的知识内容能否契合消费者心意、能否达到高质量标准,是平台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付费头部平台在稳定一二线城市等主要市场的前提下,应逐步往下沉市场实行线上线下融合。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下沉市场将成为知识付费行业用户充实的后备军。随着中国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三、四线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其对自身知识的涉猎领域及知识深度的要求将不断提升,下沉市场机会进一步拉大。(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文媒咨询·2022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报告》,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据图1,自2016年开始,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增长态势,预计到2022年将突破5亿。B.据图1,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的增长量在2017—2018年最大,预测2022—2023年最小。C.据图2,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总体保持增长,其中,2021年较2015年增长率已达42倍。D.据图2,2015—2021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的增长率起伏波动大,尤其是2017—2019年间。5.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识付费行业出现“全民皆师”的局面,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行业成本和行业进入门槛。B.“全民皆师”是知识付费行业内容生产者的新特点,兼具UGC的精良制作和PGC的个性化特征。C.据调研数据,2021年“35岁+”群体购买知识付费的比例为58.8%,其中35~45岁用户是主力。D.“35岁+”用户付费获取知识时注重内容丰富度和平台知名度,更偏爱综合类平台与音频类平台。6.请结合材料四,概括知识付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答案】4.C5.B6.①算法推荐应用促使大平台优势更为明显;②高品质课程主导购买意愿;③逐步往下沉市场实行线上线下融合。【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增长率已达42倍”说法错误。增长率的倍数应该用2021年675.0亿元减去2015年15.9亿元之后,再除以15.9亿元,应该是不到42倍,故应为增长率近42倍。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兼具UGC的精良制作和PGC的个性化特征”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二段“即为UGC形式产出的相 对接近PGC的专业内容,兼具UGC的个性化特征与PGC的精良制作”可知,选项将UGC和PGC说反了。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第一段“通过算法推荐,平台为用户精准推送感兴趣的内容。对于掌握大量数据分析技术的平台而言,其算法团队基于海量用户行为进行建模,分析用户需求,能提高流量转化效率和运营效率,在竞争中不断占领新高地”可以总结出:算法推荐应用促使大平台优势更为明显。从第二段“知识付费课程的用户忠诚度较高,但最终打动用户的,还是课程内容本身具备的吸引力。用户知识付费是为了获得自身所需、能让自身成长的知识给养。平台所提供的知识内容能否契合消费者心意、能否达到高质量标准,是平台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总结出:高品质课程主导购买意愿。从第三段“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下沉市场将成为知识付费行业用户充实的后备军。随着中国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三、四线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其对自身知识的涉猎领域及知识深度的要求将不断提升,下沉市场机会进一步拉大”可以总结出:逐步往下沉市场实行线上线下融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出关①鲁迅老子②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的绕着。他想爬城。城墙倒并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是勉强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却没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班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玩意。总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然而他更料不到当他弯进岔路的时候,已经给探子望见。一群人马就从后面追来了。那个探子跃马当先,其次是关尹喜,还带着四个巡警和两个签子手。“阿呀!”关尹喜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滚鞍下马,打着拱,说道:“原来是老聘馆长。这真是万想不到的。”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含含糊糊的说,“我记性坏……”“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先生在城围边溜溜?”“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到得关上,立刻开了大厅来招待他。让老子休息一会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老子早知道这是免不掉的,就满口答应。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同来的八人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账房和厨房。有几个还带着笔,刀,木札,预备抄讲义。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在动起来了。大家即割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只听得他慢慢的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磕睡来,哗郎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老子没有牙齿,打着陕西腔,又爱说什么“哂”:大家还是听不懂。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老子等了一会,就加上一句道:“场,完了!”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里,请他去休息。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的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大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录,可惜非常,所以要请他补发些讲义。“来骂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账房说。老子也不十分听得懂,但看见别的两个把笔,刀,木札,都摆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一定要他编讲义。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不过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开始。第二天早晨,天气有些阴沉沉,老子觉得心里不舒适,不过仍须编讲义,因为他急于要出关,而出关,却须把讲义交卷。他看一眼面前的一大堆木札,似乎觉得更加不舒适了。然而他还是不动声色,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于是取了绳子,穿起木札来,计两串,扶着拄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一面自己亲手从架子上挑出一包盐,一包胡麻,十五个饽饽来,送给老子做路上的粮食。并 且声明:这是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优待。老子再三称谢,收了口袋,和大家走下城楼,到得关口。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大路慢慢的走去。大家回到关上,好像卸下了一副担子,好些人跟着关尹喜走进公事房里去。“这就是稿子?”账房先生提起一串木札来,翻着,说。书记先生也凑上去,念道:“‘道可道’……哼,还是这些老套。老实说,我是猜他要讲自己的恋爱故事,这才去听的。要是早知道他这么胡说八道,我就压根儿不去坐这么大半天受罪……”“这家伙真是‘心高于天,命薄如纸’,想‘无不为’,就只好‘无为’,自说是上流沙去的,”关尹喜说。“看他走得到。”窗外起了一阵风,括上黄尘来,遮得半天暗。这时关尹喜向门外一看,只见还站着许多巡警和探子。“呆站在这里干什么多”他吆喝道。“黄昏了,不正是私贩子爬城偷税的时候了吗?巡逻去!”关尹喜用袍袖子把索上的灰尘拂了一拂,提起两串木札米,放在堆着充公的盐,胡麻等类的架子上。(有删改)文本二:在《故事新编》中隐含着一个轮廓清晰的文化批判的思想图式。除了《补天》、《奔月》,其余小说则与对周季三大显学儒、墨、道的思想价值的处理有关,鲁迅对它们既有所拒绝又有所承担。差不多可以说,《故事新编》中小说人物与史籍原型的符合程度与鲁迅对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的承担程度大致是成正比的。(摘编自高远东《现代如何“拿来”》,有删改)【注】①《列异传》载关尹喜见“紫气浮关”,而老子骑青牛而过。②《史记》载孔子曾盛赞老子是“其犹龙邪”的圣人,而鲁迅自述本文创作缘由时,认为老子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事不做,徒做大言”。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开篇强调老子的无计可施,隐约预示着故事的走向:老子及其哲学思想将在现实中遭遇更多的窘困。B.“这是免不掉的”一句在文中两次出现,描写出老子在关上的真实处境:讲学写讲义,均非老子主动请求,而是不得自主的无奈之举。C.作别老子后,众人对其大肆评议,而讲义最终被搁置于充公的物品旁边。这主要缘于讲学的内容与听众事先的预期不相符,引发心理落差。D.小说塑造的老子形象,与史籍原型中的道家先圣大相迥异。这一差异,为读者考察鲁迅对传统道家思想的态度提供了一种解读的途径。8.小说关于众人听老子讲学的情节,写得很有层次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出关》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故事新编”,即“取古代的事实,注进新的生命去”。请问“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C8.①满含期待:众人齐聚大厅的屋子,并备好笔,刀和木札,预备抄讲义,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充满期待;②诧异惊讶:在听讲初期,众人面面相觑,感到惊讶和意外,没有料到老子的讲学内容是“道”;③不胜厌烦:众人对老子的讲学愈发失去兴趣,心生失望和厌烦,显出苦脸,但又无法中断讲学,只能继续熬着,继续听讲。④如释重负:在老子宣布讲学结束后,众人双腿早已麻木,又惊又喜,如蒙大赦。9.①人物塑造新。传统文化中老子是超凡入圣的道家先圣,而文本塑造的老子在关上处处受窘,狼狈不堪,徒有大言却未能解决现实的困境,削弱了圣贤身上的神圣光环,颠覆了老子的传统形象。②情节设置新。《列异传》中的老子情节非常简略,而本文采取细节虚构,扩充情节,让老子爬墙出关却受阻,受迫讲学和写讲义,稍显戏谑,而又寄寓讽刺。③主题表达新。《列异传》的故事充满宗教神话色彩,而文本通过老子及其思想在现实中处处受窘的故事,暗寓作家对道家思想的批判和反思,深化了主题。④表现手法新。本文既查考典籍,取材于传统典籍和历史典故,又不时掺入现代词语,古今杂糅,带来新的阅读体验,作品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C.“主要缘于讲学的内容与听众事先的预期不相符,引发心理落差”错,并不是主要原因。听众事先想听老子讲“恋爱故事”,而老子讲“圣人之道”,这种心理落差只是导火索,并不是众人最后鄙夷老子的主要原因。根源在于老子的“思想”与众人相去甚远,脱离实际。老子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而关尹“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巡警、签子手、探子等“巡捕私贩子爬城偷税”,他们是市侩功利之士。双方并非同一类人。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由原文“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同来的八人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账房和厨房。有几个还带着笔,刀,木札,预备抄讲义”“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在动起来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可知,大家知道老子将要来讲学,于是众人齐聚大厅的屋子,并备好笔,刀和木札,预备抄讲义,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充满期待。由原文“只听得他慢慢的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可知,在听讲初期,众人面面相觑,感到惊讶和意外,没有料到老子的讲学内容是“道”。由原文“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郎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老子没有牙齿,打着陕西腔,又爱说什么‘哂’:大家还是听不懂。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可知,众人对老子的讲学愈发失去兴趣,心生失望和厌烦,显出苦脸,但又无法中断讲学,只能继续熬着,继续听讲。由原文“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老子等了一会,就加上一句道:‘场,完了!’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可知,在老子宣布讲学结束后,众人双腿早已麻木,又惊又喜,如蒙大赦,如释重负。【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的绕着。他想爬城。城墙倒并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是勉强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却没法搬出城外去”“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第二天早晨,天气有些阴沉沉,老子觉得心里不舒适,不过仍须编讲义,因为他急于要出关,而出关,却须把讲义交卷。他看一眼面前的一大堆木札,似乎觉得更加不舒适了。然而他还是不动声色,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可知,本文塑造的老子在关上处处受窘,狼狈不堪,徒有大言却未能解决现实的困境,而传统文化中的老子是超凡入圣的道家先圣,所以在人物塑造上本文削弱了圣贤身上的神圣光环,颠覆了老子的传统形象。本文开篇写到老子到了函谷关后,没有直接走通到关口的大道,而是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的绕着。他想爬城。城墙倒并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是勉强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却没法搬出城外去。总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然后又写到老子被关尹喜发现并被请到关上讲学,大厅坐满了听讲的人们,老子被迫开始讲学,讲学之后,大家有请他补发些讲义,于是老子内心感到很不舒适开始编写讲义,所以本文采取细节虚构,扩充情节,让老子爬墙出关却受阻,受迫讲学和写讲义,稍显戏谑,而又寄寓讽刺。但《列异传》中的老子情节非常简略,所以本文在情节设置上比较新颖。本文写到老子爬墙出关却受阻,受迫讲学和写讲义,当众人齐聚大厅的屋子,并备好笔,刀和木札,预备抄讲义,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对老子的讲学充满期待。在听讲初期,众人面面相觑,感到惊讶和意外,没有料到老子的讲学内容是“道”。众人对老子的讲学愈发失去兴趣,心生失望和厌烦,显出苦脸,但又 无法中断讲学,只能继续熬着,继续听讲。在老子宣布讲学结束后,众人双腿早已麻木,又惊又喜,如蒙大赦。说明老子及其思想在现实中处处受窘的故事,暗寓作家对道家思想的批判和反思,而《列异传》的故事充满宗教神话色彩,本文深化了主题。本文出自作者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差不多可以说,《故事新编》中小说人物与史籍原型的符合程度与鲁迅对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的承担程度大致是成正比的。所以本文既查考典籍,取材于传统典籍和历史典故。由原文“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班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玩意”“因为他急于要出关,而出关,却须把讲义交卷”可知,本文不时掺入现代词语,古今杂糅,带来新的阅读体验,作品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二、古代诗歌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节选自班固《汉书·李陵传》)【乙】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死伤积野,余不满百。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需要断句位置的字母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诏A陵以九月发B陵将其步卒五千C出居延D至浚稽山E与单于相直G骑可三万F围陵军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奇材剑客也”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中两“奇”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B.“一以当千”与“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中两“当”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C.“群臣皆罪陵”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两“罪”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D.“兵尽矢穷”与“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苏武传》)中两“穷”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条理清晰地记载了李陵请缨出塞、勇战单于、突围失败、被迫投降、病死匈奴的一系列事件。B.据甲文,因兵少无援突围不成,加上韩延年等战死、四百多人逃还,李陵见大势已去,于是投降。C.乙文中,李陵屡用强烈对比,极力渲染双方兵力悬殊,意在表达自己投降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D.两文都描写了李陵与匈奴作战的经过,甲文为史传,偏于客观,乙文为书信,更具文学感染力。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2)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答案】10.BDG11.D12.B13.(1)恰逢李陵军中的军候管敢被校尉凌辱,逃出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出“李陵的军队没有后援,弓箭将要用完”。(2)如今没有武器再战,天亮就坐等被俘,(不如)像鸟兽一样各自分散开,(或许)还有能逃回去报告皇上的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武帝传诏李陵在九月发兵。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和单于相遇,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诏陵以九月发”,“以九月”作“发”的状语,句意完整,后面B处断开;“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陵”主语,“将其步卒五千”作“出”的状语,“居延”为宾语,后面D处断开;“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省略主语,“至浚稽山与单于”作“相直”的状语,句意完整,单独成句,G处断开。故BDG三处需断句。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形容词,奇特。/意动用法,认为……奇特。句意:奇才、剑客。/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B.正确。抵挡。/判处。句意:一人要敌千人。/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C.正确。动词,归罪。/名词,罪责。句意: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我知道欺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D.错误。尽。/困境。句意:兵器耗尽,箭也射完。/丁令部落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四百多人逃还,李陵见大势已去,于是投降”错误。原文为“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李陵投降后,他的部下四百多人逃还。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会”,恰逢;“为校尉所辱”,被动句,“为……所”表被动;“亡”,逃;“具”,详细地。(2)“兵”,武器;“鸟兽”,像鸟兽一样;“报”,报告。参考译文:【甲】李陵字少卿,被授为骑都尉,带领五千精兵,在酒泉、张掖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在天山攻击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运送粮草。李陵向武帝叩安请求说:“我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可用力掐住老虎,射箭必中,希望能自成一军,分散单于兵力。”武帝说:“没有马匹拨给你。”李陵答道:“我愿意以少击多,用五千步兵进入单于王庭。”武帝传诏李陵在九月发兵。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和单于相遇,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李陵搏战出击,千箭齐发,敌兵中箭倒下。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召集八万多骑兵一起攻打李陵。第二天再战,斩杀三千多敌人。单于命令他儿子率骑兵向李陵发起攻击,李陵的步兵在树林间步行与匈奴骑兵拼杀,又杀敌几千人,趁机连发弩箭射单于,单于下山逃跑。李陵的军队战斗一整天不下几十回合,又杀死两千多敌人。匈奴不能取胜,准备撤走。恰逢李陵军中的军候管敢被校尉凌辱,逃出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出李陵的军队没有后援,箭将要用完。单于非常高兴,让人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汉军向南行走,士兵还剩三千多,空手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军吏们拿着短刀,到山下,单于的军队挡住了他们的退路,单于兵顺着山势滚下石块,很多士兵被砸死,不能 前行。黄昏后,李陵叹息说:“我不战死,不是壮士。再能有几十支箭,就能逃脱。如今没有武器再战,到了天亮就会被捉住。不如分散开,或许还有逃回去报告天子的人。”夜半时分,李陵与韩延年一同上马,十几名壮士跟随他们。几千匈奴骑兵追赶,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没有脸面去见陛下啊!”于是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多人。后来听说李陵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乙】从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以五千士兵,对付十万敌军;指挥疲敝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马队。但是,依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我军与敌军的形势已不相称,步兵与马队的力量更加悬殊。疲兵再战,一人要敌千人。阵亡与受伤的士兵遍地都是,身边剩下的不满百人。兵器耗尽,箭也射完,手无寸铁,还是光着头高呼杀敌,争着冲上前去。单于认为不可能再俘获我,便打算引军班师,不料叛逃的邪臣管敢出卖军情,于是使得单于重新对我作战,而我终于未能免于失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龙吟①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⑧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大宋沦陷的北国江山。B.“斗牛光焰”与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都指斗宿和牛宿。C.“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空”均是空荡的意思。D.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一派和平景象。1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这首《水龙吟》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答案】14.C15.①相同。都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叹。②“廉颇老矣”句,借廉颇老了,还有人要启用他,而自己却无人过问,慨叹自己报国无门。③“元龙老矣”句,则是借陈元龙代指自己,可是如今已经老了,还不如归隐,过“冰壶凉簟”的日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抑郁愤懑之情。【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体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对“空”的理解错误。两个“空”的意思不一样,“潭空水冷”指空荡;“泪空流”中指徒劳的。说还没有灭胡鬓发就白了,白白地流了。陆游《诉衷情》中的“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故选C。【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道比较分析词的情感的题目,是古诗词的常考的题目之一。此类试题解答时,回答词句表达的作者的情感,除了回答出具体的情感,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回答词句的表现手法,要先答出具体的手法,然后再回答此手法的具体表现和表达效果。联系词文作答是鉴赏的必然步骤。本题需要明确观点——情感相同。然后结合词句内容分析情感相同的原因。本词中“廉颇老矣”句,运用廉颇的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显然是对廉颇当年人虽老而心犹壮的敬仰,同时也暗含对他最终未被任用的同情和感慨。联系词人自己的经历,词人慨叹自己报国无门的忧虑之情。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章”,用反语,以淡静之词,勉强抑遏自己飞腾的壮志。这时作者年已在五十二岁以后,任福建提点刑狱之职,是无从施展收复中原的抱负的。以下千古兴亡的感慨,低徊往复,表面看来,情绪似乎低沉,但隐藏在词句背后的,又正是不能忘怀国事的忧愤。两句情感相同,都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叹、愤懑之情。【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后世一直传诵不已,苏轼《赤 壁赋》中就曾引用过。(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诗人贬谪之地的偏僻与被贬时间之久。(3)“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互文是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手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月明星稀②.乌鹊南飞③.巴山楚水凄凉地④.二十三年弃置身⑤.主人下马客在船⑥.举酒欲饮无管弦(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稀、鹊、置、笼、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大气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风范、态度、气质、气度,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散发出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大气是一种___①___、心怀日月的气概,一种从容大方、___②____的气量,一种成熟宽厚、宁静和谐的气度。你对人要宽容,不斤斤计较。你待人豁达大度、胸怀宽广,你就会赢得尊重。这是一个人具有良好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曰:“君子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在沟通中,经过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学会互相帮助、配合的磨合过程,我们才能形成合力。事无论大小,不管好坏,都不要太在意,太当回事儿。切莫一见好事就___③___,兴奋得不得了;一遇坏事就愁眉苦脸,霜打茄子一样蔫头耷脑。遇事不敢担当,怎么能成大器?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第二段中,前面用了三个“你”,然后转换成“我们”,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说明。【答案】17.①“海纳百川”或“虚怀若谷”;②“泰然自若”或“从容不迫”;③“喜形于色”或“眉开眼笑”18.示例一:我们要在沟通中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学会互相帮助、配合,经过这样的磨合过程,才能形成合力。示例二:在沟通中,要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学会互相帮助、配合,经过这样的磨合过程,我们才能形成合力。19.①用第二人称“你”,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就像作者与读者面对面交谈,分析一个人具有心胸和气度的好处,增加亲切感,说理时更具有感染力。② 转换成第一人称,由分析道理转到谆谆引导,加深文意,很郑重地强调无论你我,每个人都必须有开阔的心胸气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合力。【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空,语境中有“心怀日月的气概”的提示,所填写的词应有大度、容纳之意,故可填写“海纳百川”或“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也指心胸宽广)。“虚怀若谷”,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善于接受别人意见和观点。第②空,语境强调的是从容之意,修饰“气量”,故可填写“泰然自若”或“从容不迫”。“泰然自若”,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态度镇静,一点也不慌乱。“从容不迫”,镇定沉着,形容遇事镇定自若,不慌不忙。第③空,语境强调不要一见好事就兴奋得不得了,所填写的词应有“忘形”“过度高兴”之意,故可填写“喜形于色”或“眉开眼笑”。“喜形于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十分高兴。“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提取句子主干,“我们才能形成合力”;然后找修饰成分,发现“过程”有较长的修饰语,可将其独立出来,改成“在沟通中”“要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学会互相帮助、配合”;“经过……磨合过程”,用“这样”概括原来较长的修饰语,改成“经过这样的磨合过程”;最后按着逻辑顺序整理答案:在沟通中,要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学会互相帮助、配合,经过这样的磨合过程,我们才能形成合力。或者把“在沟通中,经过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学会互相帮助、配合”直接加上主语,改成“我们要在沟通中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学会互相帮助、配合”;第二个句子同样改成“经过这样的磨合过程”;第三个句子承前省略主语“我们”,变成“才能形成合力”。整理答案为:我们要在沟通中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学会互相帮助、配合,经过这样的磨合过程,才能形成合力。【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人称变换效果的能力。“你对人要宽容,不斤斤计较。你待人豁达大度、胸怀宽广,你就会赢得尊重”,第二人称的好处是仿佛与读者面对面交谈,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告诫读者“要宽容”,分析好处是“你就会赢得尊重”。这样的表达增加亲切感,说理时更具有感染力。 “在沟通中,经过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学会互相帮助、配合的磨合过程,我们才能形成合力”,由第二人称的“你”转换成第一人称“我们”,是因为此句内容相比“赢得尊重”语意加深,思考的是如何“形成合力”,即每个人都必须有开阔的心胸气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合力;而用“我们”,包括作者在内的每个人,所有人,都需要注意这一点,这就由分析道理转到谆谆引导,很郑重地强调无论你我,每个人都必须有开阔的心胸气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合力。(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宝玉所居名曰“①”,他平生有个“爱红的毛病”,而雪芹撰写此书,所居之处也名为“悼红轩”。“红”是七彩之首,代表着美丽、欢乐、喜庆。过年了,千门万户贴上春联,那是一片红。结婚了,庆寿了,衣饰陈设,一片红。只要有吉祥喜庆之事,必然以红为主色。“红”还代表鲜花,花有各种颜色,古诗中有“②”。而人之中,“红”就属于女性了,“红妆”“红袖”“红裙”“红颜”“红粉”……都是对女性的代词与赞词。雪芹在开卷不久即大书:“此书大旨谈情。”石头投胎,有一批“情鬼”下凡历劫,它才被“夹带”在内,一同落入红尘。《红楼梦曲》引子劈头一句就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须知,那情痴情种,不是别个,正指宝玉和雪芹。儒教不敢多谈情,把人的真情装镶在伦常、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服饰”箱框里,③,他赋予情更自由的空间,以及更新、更高、更大的精神文化涵义和容量。雪芹写书绝不会是单为了一男一女之间的“爱情”的“小悲剧”,他是为“普天下女子”痛哭。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级的博大崇伟的深情。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落红”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答案】20.①怡红院;②落红不是无情物;③雪芹却把情从箱框里放出来。21.C【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处是宝玉的住所,结合“爱红”“悼红轩”,可填“怡红院”。②此处要填一句古诗,结合“‘红’还代表鲜花,花有各种颜”可知,诗句与花有关,还要有“红”字, 可填“落红不是无情物”。③结合前后文“儒教不敢多谈情”“他赋予情更自由的空间”可知,此处曹雪芹的做法和前文为转折关系,对照“把人的真情装镶……箱框里”,可填“雪芹却把情从箱框里放出来”。【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落红”用了借代手法,用颜色借代花。A.比喻,飞霜比喻空中散落的皎洁月光。B.用典。化用《饮马长城窟行》中:“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C.借代手法,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代指富贵生活。D.比喻,青丝比喻黑发,雪比喻白发。故选C。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最近,一段幼儿园老师在课堂上教小朋友跳《花园种花》的手指舞视频,以龙卷风般的架势席卷全网。网络时代,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他人分享的见解、生活等可以一览无遗;而自己的观点、状态等也很容易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在“关注”与“被关注”的过程中,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深感其苦。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注意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在“关注”中你我同行最近,一段幼儿园老师在课堂上教小朋友跳《花园种花》的手指舞视频,备受网民关注。毫不夸张地说,在网络时代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关注”与“被关注”的命运,因为网络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同样具有复杂的社会属性,你、我都是网络社会肌体中的一个个活生生的细胞,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关注”与“被关注”就是我们现行生活的基本常态,既然无可避免,就当理性面对。其实,我们不应该用“逃脱”关注这类贬义词,更不应该悲观地将其视为痛苦的渊薮;因为当我们太过看重所谓的“隐私权”和群己界限时,我们可能会陷入自我主义的漩涡而忘记了我们作为现代公民应具有的责任与义务。健康的网络生态需要我们共同建构,和谐现代社会需要我们共同缔造并维护。自我的观点、看法若不分享给他人,自然不会引起他人的“关注”,但那样的话,我们与“窥私者”又有何异?再进一步想,我们一味要求别人分享,而自己却藏着掖着,这种被单向的“关注”所左右的生态环境又怎能 持久?因而,既积极地“关注”他人,又大方地“被关注”,才是一个平等的交流态度,才能构建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网络生态。关注他人分享的见解和生活,既可以分享他人的“喜乐”,也可以分担他人的“哀怒”,而且,在我们的密切关注中,众多的违法乱纪行为得到惩治,公平正义得以伸张,温暖也可以传递到社会的角角落落。而我们被他人关注,既是我们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外界对我们的激励和督促。以消极和戒备的心态来看待“被关注”,必然深感其苦,而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坦然待之,我们就会“乐在其中”。说到底,这其中的区别,不仅是责任意识的反映,也是一个人心态的直观体现。在“关注”与“被关注”中交流融合,个人才能成长为更为大度理性的人,社会也会成长为更为开放包容的社会,而国家也必定会焕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网络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国家走过的痕迹。因为积极地推进“关注”与“被关注”,才有汉唐盛世;也因为拒绝“关注”与“被关注”,我们关起国门做那“天朝上国”的美梦,“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但“天朝上国”不是那么好当的,列强的“坚船利炮”让一个自我封闭的国家认清残酷的现实,于是一百多年的民族屈辱史就此开始。总而言之,不论“关注”还是“被关注”,我们的目的是交流、分享和借鉴,网络时代,愿我们拥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由热门新闻指出,在社交媒体上,无论是他人分享的见解、生活,还是自己的观点、状态,都可以一览无余,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面对“关注”与“被关注”,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可见,材料的主旨是:在网络时代,如何面对“关注”与“被关注”。这是一个见仁见智、因人而异的问题,考查的是考生的思辨能力。“关注”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性的选择,可以关注对自己有积极意义、能带来正能量的、给予自己启发和引领的人与事,不花费精力去关注那些毫无意义的、专为博人眼球的、哗众取宠的、蹭热度的、无厘头的人与事。这样,自己的关注才有意义,有价值,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才值得。面对林林总总的见解和态度,我们还应该有选择、甄别的能力,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对于他人的见解和态度既要免于狭隘的不以为然,也不应该丧失独立判断而盲目跟风。尤其在“流量”利益驱使下,“关注”会成为营销的手段,要有清醒的判断。网络时代“被关注”也有不同的情况,有的人主动展示自我;有的人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隐私”;有的人被误读和曲解……主动展示自我的,要做好受到不同评价的心理准备。面对被关注,如果是由衷的, 善意的,可以积极互动,表达感谢,交流感受,分享经验,用更好的状态回应他人的关注;也可以礼节性地表示感谢后保持沉默。如果是不怀好意的、吹毛求疵的甚至道德绑架的,可以不予理睬,可以适时辩驳,还可以选择屏蔽。深受个人“隐私”暴露之苦的,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面对误读和曲解,要能理性看待,并进行自我调试。总之面对关注和被关注,不必刻意迎合,也不必故作清高,乐意为之者可以乐此不疲,苦不堪言者可以退避三舍,只要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不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条文,都无可厚非。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网络时代关注与被关注的表现,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关注与被关注,这样做对我们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运用正反对比式结构谈,在网络时代我们如何去关注别人,又如何去面对别人的关注。还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谈在网络时代无论是关注还是被关注,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立意:1.默默关注是种修养,被关注也是一种认可。2.关注与被关注的底线是善意和不打扰。3.关注与被关注的苦与乐。4.关注要有选择力,被关注要有定力。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数学(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英语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中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22:49:01
页数:22
价格:¥3
大小:326.5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