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耕读文化的延传和发扬,他曾指出,耕读文化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要对耕读文化有科学的认知态度,本着真诚的理念和勤奋的作风,发挥“干劲”“闯劲”和“钻劲”,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每个人的力量。挖掘、传承和赓续耕读文化等传统文化,是汇聚精神力量、积攒前行动力、积淀创新文化的重要途径。耕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传承耕读文化可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耕和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根本”的观点,懂得“勤读”和“力耕”是取得成功和实现梦想的根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弘扬与传承耕读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激发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应有之义。在这样的关键节点,每个人都应将个人的梦想和国家、民族的梦想结合起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因此,新时代要大力弘扬耕读文化精神,让每个中国人根植“劳动最光荣”的革命理想和奋斗理念。(摘编自吕叙杰刘广乐《论耕读文化的价值意蕴及启示》)材料二:耕读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肇始于管仲,他把当时的社会群体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孔孟进一步强化了耕读分野,孔子认为“耕”是小人的事情,“读”是君子的追求,二者不可兼得;孟子进一步发扬了孔子这一思想,认为人天生有两种,劳心者和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因此,先秦时期耕读观念是二者相对立,“读”被认为是高贵的事业,“耕”是卑贱的事情,并在民间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理念。我国耕读文化虽源远流长,但真正走向成熟是在宋代。唐宋以前,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之间有着较为固定的职业划分和等级秩序,士、农之间很难转化并相互融通,半耕半读主要集中在少数隐逸之士和书生身上。如“躬耕“南阳”的诸葛亮,“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等。这一时期,耕读文化主要特点是“读主耕辅”,耕种的目的是养学。如朱熹曰:“予闻古之所谓学者非他,耕且养而已矣。”但是,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实施和唐中后期门阀士族的瓦解,为士、农结合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大量平民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入仕,大大激发了平民家庭读书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大量落榜士子沉淀在农村,过着“半为儒者半为农”的乡居生活。中国耕读文化至宋代已经发展成为一股
社会洪流。这一时期,耕读文化的实践主体不仅仅是少数耕隐的和识分子,耕读文化也呈现出全民化的趋势。士大夫阶层不再以耕作为耻,读书之余也经营农业。他们认为“耕”是生存之本,“读”是精神之需,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儒家修齐治平的价值理想中。农民阶层也不再认为读书无用,耕作之余又教导子弟读书。宋代以后,江南一带出现了许多世家大族,如杭州赵氏、江苏常熟钱氏、无锡荣氏等,他们或秉承“诗书之泽,衣冠之望,非积之不可”的治家之要,或秉承“养父母曲尽孝敬,涉书史体意入微”的家教传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蓄,成为当时耕读传家的名门望族。(摘编自刘亚玲雷稼颖《耕读文化的前世今生与现代性转化》)材料三:耕读文化影响了中国的家训理念、农学思想、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使知识分子思想接近人民,养成务实的作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耕读为本”为价值取向的耕读文化,耕读成为一种普及性的生活方式。很多家庭宅院的门楣上大都悬挂有以“耕读传家”“耕读第”“耕读修身”“耕读家声”等为题的牌匾。耕读文化是一种亦耕亦读的文化模式,人们以“耕”为生存之本,以“读”为立命之本,许多家训中有着与此相辅相成的治家理念。如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说到“要当家穑而食,桑麻而衣”。晚清名臣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中多次强调耕读传家。中国的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的农学家,产生了大量的古农书。古代的农书大都出自过着耕读生活的知识分子之手。他们熟读诗书,有写作能力,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实践过程中,对农时、农事有了具体了解,具备写作农书的条件,从而完成从农业生产到农学思想的提升。南宋陈旉隐居扬州,过着耕读生活,他平生读书,不求仕进,种药治圃以自给。在实践中,他善于细心观察和虚心向老农求教,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在古稀之年写成了介绍江南水田生产及经营的专著《陈旉农书》。知识分子通过耕读生活,接近农业生产实际,写出了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作品。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古代的田园诗也可看作耕读文化的产物。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根据自己的耕读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田园诗篇。《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诗篇反映了诗人的田园生活和耕读志趣。这种强调耕读歌咏的闲逸生活理念,对文人学士们择取耕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词人辛弃疾根据自己的耕读体验,写下了许多反映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和乡风民俗等方面的田园词,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等,用淳朴的语言述说田家生活,描绘田园风景,寄托人生理想。(摘编自葛欣旭《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1.下列对材料二“耕读”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主要代表:管仲、孔子、孟子耕读观念:耕读对立,读贵耕贱B.魏晋时期主要代表:诸葛亮、陶渊明
耕读观念:读主耕辅,耕以养学C.唐宋时期主要代表:朱熹耕读观念:耕与读相辅相成D.宋代以后主要代表:江南一带的世家大族耕读观念:耕读并重,耕读传家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挖掘、传承和赓续耕读文化等传统文化,就能汇聚精神力量,积攒前行动力,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梦想贡献力量。B.先秦时期,孔孟提出耕读分野,二者不可兼得;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认为耕读相辅相成。可见,儒家对待耕读的态度是发展的。C.耕读文化在促进平民子弟读书人仕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鲤鱼跃龙门、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又对耕读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D.农学家陈旉和词人辛弃疾结合自己的生产生活经验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可见耕读文化在宋代以全民化为特征趋向成熟。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支撑材料三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A.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B.东汉崔根据自己的农耕经验写出按月安排各项农事活动的农书《四民月令》。C.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插秧歌》中写到“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D.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训子语》中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4.三则材料都提到“耕读文化”,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古往今来,耕读文化对个人发展、家族传承、社会进步和民族兴盛都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C2.C3.A4.①材料一侧重论述传承/发扬耕读文化对当下的重要价值/意义/传承的必要性/,②材料二侧重梳理我中国古代耕读观念的演变进程,③材料三侧重介绍耕读文化对我国家训理念、农学思想、文学艺术三个方面的影响。5.①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农学方面的人才和著作/也促使知识分子通过耕读生活创作出相关文学作品,对其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也产生深远影响;耕读文化也让平民家庭的子弟能够通过读书而踏上仕途,改变命运。②耕读文化强调“勤读”“力耕”,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蓄,凝炼了流传甚广的家训理念/有利于当时社会形成耕读传家的家教传统/促进家族的文化传承。③耕读文化的兴起和发展,逐渐转变了我国民间形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统/读贵耕贱的价值理念,至今仍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
育作用。④当下,弘扬耕读文化精神可以激发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勇气,发挥“干劲”“闯劲”和“钻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个人力量。【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唐宋时期耕读文化主要代表人物是朱熹的说法有误。选文引用朱熹“予闻古之所谓学者非他,耕且养而已矣”只是他对唐宋以前耕读传统的评价,不能说明其是主要代表人物。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只要……就”说法绝对。原文为“挖掘、传承和赓续耕读文化等传统文化,是汇聚精神力量、积攒前行动力、积淀创新文化的重要途径”,挖掘、传承和赓续耕读文化等传统文化只是汇聚精神力量,积攒前行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非唯一途径。B.“孔孟提出耕读分野”曲解文意。由材料二“耕读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肇始于管仲,他把当时的社会群体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孔孟进一步强化了耕读分野”可知,是管仲把当时的社会群体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孔孟则是进一步强化了耕读分野。D.“可见”强加因果。农学家陈旉和词人辛弃疾结合自己的生产生活经验在相关领域取得成就得益于耕读文化的影响,也是典型代表,他们的例子说明“中国的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的农学家,产生了大量的古农书”“知识分子通过耕读生活,接近农业生产实际,写出了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作品”,故选项前后部分不具有因果关系。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三强调“耕读结合”的观念。A.句子意思是,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体现的是“耕读分离”观念,不适合作为支撑材料三观点的论据。其他三项中,根据自己的农耕经验写书,杨万里创作赞美劳动的诗歌《插秧歌》,读而废耕、耕而废读的害处,都体现了主张“耕读结合”的观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材料一,结合“挖掘、传承和赓续耕读文化等传统文化,是汇聚精神力量、积攒前行动力、积淀创新文化的重要途径”“传承耕读文化可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弘扬与传承耕读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激发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应有之义”可概括出,侧重论述传承、发扬耕读文化对当下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及传承的必要性;材料二,结合“耕读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肇始于管仲”“我国耕读文化虽源远流长,但真正走向成熟是在宋代”“宋代以后,江南一带出现了许多世家大族……秉承‘养父母曲尽孝敬,涉书史体意入微’的家教传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蓄,成为当时耕读传家的名门望族”及题目《耕读文化的前世今生与现代性转化》可概括出,侧重梳理我中国古代耕读观念的演变进程;材料三,结合“耕读文化影响了中国的家训理念、农学思想、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使知识分子思想接近人民,养成务实的作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耕读为本’为价值取向的耕读文化,耕读成为一种普及性的生活方式。很多家庭宅院的门楣上大都悬挂有以‘耕读传家’‘耕读第’‘耕读修身’‘耕读家声”等为题的牌匾”“中国的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的农学家,产生了大量的古农书”“知识分子通过耕读生活,接近农业生产实际,写出了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作品”可概括出,侧重介绍耕读文化对我国家训理念、农学思想、文学艺术三个方面的影响。【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从个人发展看,结合“中国的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的农学家,产生了大量的古农书……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实践过程中,对农时、农事有了具体了解,具备写作农书的条件,从而完成从农业生产到农学思想的提升”“大量平民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入仕”可知,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农学方面的人才和著作,也促使知识分子通过耕读生活创作出相关文学作品,对其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也产生深远影响;耕读文化也让平民家庭的子弟能够通过读书而踏上仕途,改变命运。从家族传承看,结合“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耕读为本’为价值取向的耕读文化”“耕读成为一种普及性的生活方式”“‘勤读’和‘力耕’是取得成功和实现梦想的根本”“他们或秉承‘诗书之泽,衣冠之望,非积之不可’的治家之要,或秉承‘养父母曲尽孝敬,涉书史体意入微’的家教传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蓄,成为当时耕读传家的名门望族”可知,耕读文化强调“勤读”“力耕”,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蓄,凝炼了流传甚广的家训理念,有利于当时社会形成耕读传家的家教传统,促进家族的文化传承。从社会进步看,结合“耕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士大夫阶层不再以耕作为耻,读书之余也经营农业。他们认为‘耕’是生存之本,‘读’是精神之需,二者相辅相,统一于儒家修齐治平的价值理想中”可知,耕读文化的兴起和发展,逐
渐转变了我国民间形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和读贵耕贱的价值理念,至今仍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民族兴盛看,结合“我们要对耕读文化有科学的认知态度,本着真诚的理念和勤奋的作风,发挥‘干劲’‘闯劲’和‘钻劲’,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每个人的力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弘扬与传承耕读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激发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应有之义”可知,当下,弘扬耕读文化精神可以激发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勇气,发挥“干劲”“闯劲”和“钻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个人力量。(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圆世界李新文①团湖被大批量的荷叶、荷花覆盖,俨然魅力无穷的生命场。还别说,进入视野的荷太多了,多得无法用数字计算。放眼望去,仿佛除了阳光,便是梦幻丛生的景致。当然,还有一湖好闻的气息。②比翠绿还绿的荷,在天空下交集着,铺排着,涌动着,宛若另一种河流呈现人间。这么说吧,不管你愿不愿意,荷叶准会把形如波浪的绿色送给你,从上至下,从左到右,涂满荷的色彩、光芒和质地。随后,钻进你的脑子和每一根神经,好让你与整个场域一同呼吸、脉动,成为湖的一部分。这样的荷看久了,再看什么都是绿的了。那就闭上眼吧。可眼一闭,骤然听见大地在律动,阳光有降落,荷花在悄悄开放,好比展开一个隐秘的妙趣横生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感到荷的影子无所不在,把她们的光与影、声与色、美与洁、梦与幻,以及生命里的宁静与超脱等,都推向极致。不一会儿,又变成连通天地广宇的大象。迷幻中,感觉自己也像一根植物在阳光里生长,拔节,开花,结果。至少,这些过程在你的体内悄然发生。便想,一个在紫陌红尘中行走的人,能与这片荷色相遇或听一听荷的声音,真是福气。③有鸟在叫。唧哟,唧哟,唧哟。简约明快得充满不可理喻的弹性与张力,像在呼唤什么,又像略带伤感的内心独白。睁眼一瞅,是翠衣鸟,与荷一个颜色。起先,它在柳树上叫了几声。一会儿,从树丫间蹿下来,栖在一片荷叶上,扭一下头,抖一下翅膀。看得出,这鸟飞了不短的路程,来到这里很累了,少不得小憩一会儿或休整一番,再出发。④我也倦了。⑤面对不俗的荷花,我想起一个人——屈原。对了,还真是屈原。那个身心忧悒的人被楚怀王抛弃后,只好风一程、雨一程,在江南的山水间流转,再次作生命的出发。起初,我满以为流放不过是古代很轻松的刑罚,大可获得精神上的自由。然而我错了,到如今总算明白,流放绝不是什么放任自流,更不是让你游山玩水、随心所欲,而是比任何一种酷刑都残酷的惩罚——终日艰难跋涉,作苦苦的精神泅渡,甚至看不到生命的彼岸。然而,屈原遭遇的偏偏是流放。毫无疑问,团湖是一脉水,汨罗江也是一脉水,纵
使从团湖到汨罗江得绕一个大弯,也仅仅数十里水路。可恰恰就是这曲折的生命线,勾勒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图景。似乎,他的脚跟丈量的不是水路,而是某种精神性的距离——完成一个冥冥中设下的生命大圆,仿佛水就是他生命的起点与终点。此刻,站在团湖边,我不知哪一朵荷花属于屈原,哪片花瓣上还残留着他的体温。只觉得,满湖的荷声,像是从两千多年前的阳光下传过来的,那么缥缈而又真实。走近这片荷,心里的许多事情仿佛一下全消散了。⑥吁口长气,细细想来,人世间还真像由一个个这样那样的圆组成的。就我来说,这么些年从乡下出发,以谋食为圆心、为半径,绕着圈跑了很多地方,现如今浑然不觉转到绿意浓郁的团湖寻求心灵的净化。想想,这不是个圆,又是什么呢?⑦傍晚时分,夕阳照红一湖莲花,莲花在风里摇曳,融成绝美的景致。不多久,村庄的瓦屋上,白色炊烟袅袅升起,增添了不少静谧。远远地,一群农人牵着耕牛归来,一只只牛蹄敲打着土地,清脆、悦耳,夹杂着几分湿漉,间或一声长哞,摇动一湖荷色。⑧月儿上来了,挂在柳树的枝丫间。雇一条木船,在湖里慢慢荡开来。这滋味,与汉乐府里采莲的情形有得一比。月光并不太皎洁,从树丫的缝隙里钻出来,落在大片的荷叶上,如蒙着一层薄雾。不远处站着一座凉亭,高耸突兀的样子,像一个人在沉思,又像在观望一个个日子。透过月光,我恍惚看见成群结队的月光分子以及荷的香气分子一个劲地涌向木亭,继而进入亭子的内心,而此时的木亭,似乎已经成为夜色里的一个精神性象征了。⑨船在荷丛中穿行,如同浮在梦里。月下看荷,一片墨绿,显出只可意会的风味。而莲花在月色里睡去,流露着难以言说的美,似乎把一湖心事掩藏起来。我躺在船头,顺手摘一片荷叶把脸遮着,然后大口呼吸,口鼻一张一翕间,不单感受到荷的清香,还有天地宇宙的静谧与阔大,像与喧闹的世界隔着很远的距离。倏忽间,只剩一个由天空、月色、荷花以及湖泊组成的大圆。我在这样的“圆”里,什么也不再想,让荷的香气和月光的味道一遍遍渗入身心……(选自《散文》2020年9月刊,有删改)[注]团湖又称莲湖,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广兴镇,原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后经长期的淤积围垦治理形成“湖中湖”,人们因其形状而习惯称它为团湖。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末句作者觉得“真是福气”,是因为人与团湖的那片荷完美契合,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能获得极好的体验。B.因为团湖距汨罗江不远,加上自己与屈原心境相似,作者自然而然想到屈原,及其流放的路线所勾勒出的精神图景。C.当感受到团湖荷花与屈原的关联,作者联想到屈原苦苦的精神泅渡,觉得自己人生中所遇到的精神困扰也无足轻重了。
D.文章结尾“什么也不再想”与《荷塘月色》中“什么都可以不想”意思相同,都表达出作者对当时氛围的喜爱和享受。7.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③段中写小鸟“像略带伤感的内心独白”“很累了”,暗示作者心绪不佳,渴望得到慰藉。B.作者为谋生跑了很多地方,可谓身心俱疲,呼应前文“我也倦了”,引出下文净化心灵之说。C.第⑧段中的木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色彩,与当时的氛围融为一体,成为宁谧、深邃的存在。D.本文语言优美雅致,熟练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通感、设问等,极富文采。8.文章第⑦段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面,请从艺术特色的角度简要赏析。9.文章以“圆世界”为题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6.B7.D8.①借景抒情/精选意象。夕照、荷花、炊烟、归家的农人等共同组成了一幅极美的团湖夕照晚归图,充满了静谧恬淡的田园气息,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尘嚣的团湖风景的喜爱之情。②视听结合。视觉方面温暖的夕照、摇曳的莲花、袅袅的炊烟,和听觉方面清脆悦耳的牛蹄声、牛叫声结合在一起,景物更加立体,画面更加灵动,颇有诗情画意;③动静结合,静态的夕照和团湖,动态的莲花、牛蹄声、牛叫声,以动衬静,营造了静谧的氛围。④俯仰结合/远近结合。村庄的屋瓦、袅袅的炊烟是从仰视的角度,摇曳的莲花、农人牵牛归来是从俯视的角度,视角多变,更有层次感;⑤语言色彩鲜明。红色的夕阳和莲花,白色的炊烟,明艳的颜色让画面鲜活有层次;⑥用词讲究,夕阳“照红”莲花,化静态阳光为动态,突出“照”的作用;动词“照红”“摇曳”“敲打”“摇动”等描摹出画面感;⑦运用叠词。如“袅袅”写出白色炊烟的动态之美,“远远”写出农人牵牛归来的悠闲之态,形成一种匀称和谐的音韵美。⑧多用短句。如“清脆、悦耳”等,简洁明快,活泼灵动。⑨通感,牛叫声“夹杂”着“湿漉”,化无形的潮湿为有形可“夹杂”之物,将听觉与触觉、视觉连通。(答出任意三个层面,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9.①眼前的团湖。团湖因其形状而得名,作者与团湖邂逅,周游在这个圆形的世界里。②屈原毕生求索的生命“大圆”。屈原被楚怀王抛弃,遭受流放,跋涉泅渡的曲折生命线弯弯绕绕,终于勾勒出了屈原的精神图景,完成了生命的大圆。③人世间的种种“人生之圆”。比如作者从淳朴自然的乡下走出来,为谋生不停奔波,辗转多地,生出伤感疲倦,又重回自然洗涤尘俗的心,实现了心灵的净化。④由团湖扩展开的一个“大圆”。作者在团湖里感受荷的清香,天地宇宙的静谧与阔大,远离世界的喧闹,在由天空、月色、荷花以及湖泊组成的大圆里享受那份美好。【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自己与屈原心境相似”理解错误,本文是写作者远离喧嚣的世界,享受团湖的宁静氛围,在这种宁静
中休憩、净化心灵”。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D.本文没有使用设问手法。“想想,这不是个圆,又是什么呢?”是反问,不是设问。其他三种修辞,以文章最后一段为例,比喻有“在荷丛中穿行,如同浮在梦里”,拟人有“而莲花在月色里睡去,流露着难以言说的美,似乎把一湖心事掩藏起来”,通感有“让荷的香气和月光的味道一遍遍渗入身心”。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写景技巧层面:借景抒情/精选意象。这是一段景物的描写,其中“夕阳照红一湖莲花,莲花在风里摇曳”“色炊烟袅袅升起”“一群农人牵着耕牛归来”为画面的主体,这里有“夕照、荷花、炊烟、归家的农人”等一系列意象,呈现出傍晚时分团湖的恬静与优美。视听结合。“夕阳照红一湖莲花,莲花在风里摇曳”“白色炊烟袅袅升起”为视觉描写,“一只只牛蹄敲打着土地,清脆、悦耳,夹杂着几分湿漉,间或一声长哞”为听觉描写,视听结合,画面生动。动静结合。“夕阳照红一湖莲花”为静态描写,“莲花在风里摇曳”“清脆、悦耳,夹杂着几分湿漉,间或一声长哞”为动态描写,动静结合,营造了和谐静谧的乡村氛围。俯仰结合/远近结合。“村庄的瓦屋上,白色炊烟袅袅升起”为仰视,“莲花在风里摇曳”为俯视,“一群农人牵着耕牛归来”为远景描写,描写灵活,视角多变,更有层次感。用词层面:语言色彩鲜明。“夕阳照红一湖莲花”“白色炊烟袅袅升起”运用色彩词语,使画面色彩丰富。用词讲究。“照红”“摇曳”“敲打”“摇动”等描摹形象生动,动词的使用增强了画面的生动。运用叠词。“袅袅”“远远”叠音词既描绘了意象的情态,也传达出和谐优美的韵律。句式层面:多用短句。“傍晚时分”“不多久”“远远地”把时间词和空间词独立出来,形成简短停顿;“清脆、悦耳,夹杂着几分湿漉,间或一声长哞,摇动一湖荷色”句式简短,短句的使用,使句子简洁明快,活泼灵动。修辞层面:通感。“清脆、悦耳,夹杂着几分湿漉”本是描绘牛叫的声音,用“湿漉”诉诸视觉和触觉,打通了不同的感觉器官,引发读者的联想。
答出任意三个层面即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眼前的团湖。结合“团湖被大批量的荷叶、荷花覆盖,俨然魅力无穷的生命场”和注释“人们因其形状而习惯称它为团湖”可知,团湖因其形状而得名,作者与团湖邂逅,周游在这个圆形的世界里。屈原毕生求索的生命“大圆”。结合“那个身心忧悒的人被楚怀王抛弃后,只好风一程、雨一程,在江南的山水间流转,再次作生命的出发”“屈原遭遇的偏偏是流放。毫无疑问,团湖是一脉水,汨罗江也是一脉水,纵使从团湖到汨罗江得绕一个大弯,也仅仅数十里水路。可恰恰就是这曲折的生命线,勾勒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图景”“他的脚跟丈量的不是水路,而是某种精神性的距离——完成一个冥冥中设下的生命大圆,仿佛水就是他生命的起点与终点”可知,屈原被楚怀王抛弃,遭受流放,跋涉泅渡的曲折生命线弯弯绕绕,终于勾勒出了屈原的精神图景,完成了生命的大圆。人世间的种种“人生之圆”。结合“人世间还真像由一个个这样那样的圆组成的。就我来说,这么些年从乡下出发,以谋食为圆心、为半径,绕着圈跑了很多地方,现如今浑然不觉转到绿意浓郁的团湖寻求心灵的净化”可知,作者从淳朴自然的乡下走出来,为谋生不停奔波,辗转多地,生出伤感疲倦,又重回自然洗涤尘俗的心,实现了心灵的净化。由团湖扩展开的一个“大圆”。结合“我躺在船头,顺手摘一片荷叶把脸遮着,然后大口呼吸,口鼻一张一翕间,不单感受到荷的清香,还有天地宇宙的静谧与阔大,像与喧闹的世界隔着很远的距离。倏忽间,只剩一个由天空、月色、荷花以及湖泊组成的大圆。我在这样的‘圆’里,什么也不再想,让荷的香气和月光的味道一遍遍渗入身心……”可知,作者在团湖里感受荷的清香,天地宇宙的静谧与阔大,远离世界的喧闹,在由天空、月色、荷花以及湖泊组成的大圆里享受那份美好。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
①,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②酸而螨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注]①滫(xiǔ):泔水,已酸臭的淘米水,此处指脏水、臭水。②柱:柱,通“祝”,折断。③醯(xī):本意指醋。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侣鱼虾而友麋鹿B.所渐者然也而半山居雾若带然C.火就燥也金就砺则利D.无以至千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B.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C.以羽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D.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庶人,我国春秋时期对农业劳动者的称呼,后泛指平民、百姓。B.质的,箭靶,“的”是箭靶的中心。“有的放矢”的“的”即是此义。C.跬步,指跨脚的距离,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跨出一脚为“步”。D.驽马,指劣马,质性钝劣的马,也用来比喻才能低下平庸的人。1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强调学习要善于利用外物,并选择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学业有所成就。B.荀子认为诸事皆有其根源,人的语言和行动即是产生荣誉或耻辱的根源。C.选文运用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观点,设喻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形式灵活。D.选文在排比、对偶句中适当使用散句,匀称而又错落有致,使文气更加流畅。1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3)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15.选文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答案】10.C11.D12.C13.B14.(1)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结交(朋友)必定要接近有学问品行的人,用来防止品行不端(或走上邪路)而接近正道。(2)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3)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15.①比喻(或类比)论证,如“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②因果论证,如“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句意:我曾经整日思索。/以鱼虾为伴侣,和麋鹿做朋友。B.这样/……的样子。句意:而是所浸泡的臭水使它这样了。/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就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C.都是趋近、靠近的意思。句意:燃烧起来火势总是往干燥的方向走。/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D.介词,用来/介词,在。句意:就没有用来远达千里的办法。/我在乾隆三十九年。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鸟蛋全部摔烂。“以发”是“编”的后置状语,“以发”前不能断开,排除AC;“风至苕折”和“卵破子死”结构一致,二者单独成句,排除B。故选D。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跨出一脚为‘步’”错误,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人的语言和行动即是产生荣誉或耻辱的根源”错误,原文是说“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意即荣辱的降临与德行相应。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游”,结交;“就”,接近“所以”,用来。(2)“相若”,差不多、相近;“羞”;意动,感到……耻辱/羞耻。(3)“几”,几乎;“负”,背,覆盖;“烛”,照。【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言文艺术手法的能力。①比喻(或类比)论证,如“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人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灾祸就会发生,就如同肉腐了生蛆,鱼干枯了生虫一样,使用了比喻或类比的论证方法;②因果论证,如“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因为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所以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使用了因果论证的论证方法。参考译文: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变得更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加疾劲,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远达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窝所系的地方使它成为这样。西方有种叫“射干”的树,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树能长高,而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使它这样。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泥里,就会和黑泥一起变黑。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不靠近它,百姓不使用它。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所浸泡的臭水使它这样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必定要接近有学问品行的人,用来防止品行不端而接近正道。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干枯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灾祸就会发生。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自身邪恶污秽,就会造成灾祸。柴是一样的,但燃烧起来火势总是往干燥的方向走,地是平的,但水流过来,总往有湿气的地方走。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堆土成山,风雨就在这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品德,就会得到非凡的智慧,具备圣人的心怀。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集细流,就没有用来形成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还没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拿刀刻东西,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蟹有六(实为“八”)条腿,还有两只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②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金陵:南京的古称,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古都。凤凰台:故址在金陵凤凰山上。②二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一作“一水”。③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语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金陵凤凰台如今“台空”“凤去”,唯有江水依旧奔流不息,蕴含无限感慨B.颔联“吴宫”“晋代”两词,写出凤凰台作为东吴东晋兴亡的见证者,极富沧桑感。C.颈联对仗工整,用词形象,“半落”“中分”两词巧用拟人写出江南山水的妩媚秀美。D.尾联“长安不见”暗点诗题中的“登”字,诗人以“使人愁”三字收束全诗,饶有余味。17.本诗与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同为咏史怀古类作品,它们所运用的抒情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16.C17.①借景抒情。辛词上片由眼前“千古江山”和刘裕住所景象联想起孙权、刘裕两位著名的英雄人物感叹英雄千古难再,借以对韩侂胄进行讽喻与劝诫;李诗颈联写眼前所见古都金陵的自然风物,寄寓对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朝代兴废的感慨。②借典抒情(用典)。辛词中用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等典故,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当权者的警醒、正告,最后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也被朝廷弃而不用或用而不信,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李诗用“浮云蔽日”这一典故,表达诗人对君王被奸邪小人蒙蔽的担忧。③对比抒情。辛词借孙权、刘裕等建立丰功伟业的历史英豪与怀才不遇的自己对比,抒发渴望建功立业之志;借孙权、刘裕开创基业的历史与南宋朝廷苟安的现状对比,暗含对南宋偏安的讽刺;借刘裕与刘义隆的对比,告诫南宋统治者不可急功冒进;借“烽火扬州路”痛击金兵的历史与“一片神鸦社鼓”的遗民现状对比,抒发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李诗借三山、青天、长江、白鹭洲等自然的永恒与吴宫花草、晋代衣冠等人事的多变对比,表达物是人非的历史思考;借当年金陵的繁华吴与今日的荒芜破败对比,表达昔盛今衰的历史感叹。【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巧用拟人写出江南山水的妩媚秀美”错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是说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半落”“中分”两词没有运用拟人手法,其目的也不在描写江南山水的妩媚秀美,选项表述与原文不符。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同运用的抒情手法有以下几点:①借景抒情。结合李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可知,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作者通过“三山”“青天”“二水”“白鹭洲”等意象,写眼前所见古都金陵的自然风物,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寄寓对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朝代兴废的感慨。结合辛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知,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脑子里一一闪过千百年来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
到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可是如今,像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的了。诗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而后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上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他当年修建的“舞榭歌台”,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了。下三句写眼前景,词人联想起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写刘裕,由他的遗迹再联想起他的功业。然后在最后三句回忆刘裕的功业。作者想到刘裕的功勋,非常钦佩,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可是刘裕这样的英雄,他的历史遗迹,如今也是同样地找不到了,只有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借以对韩侂胄进行讽喻与劝诫。②借典抒情(用典)。结合李诗“总为浮云能蔽日”可知,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这句诗寄寓着深意。根据“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可知,李白这句诗运用典故,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结合辛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可知,作者用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等典故,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当权者的警醒、正告,最后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也被朝廷弃而不用或用而不信,壮志难酬、报国无门。③对比抒情。结合李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可知,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作者借三山、青天、长江、白鹭洲等自然的永恒与吴宫花草、晋代衣冠等人事的多变对比,表达物是人非的历史思考。结合李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可知,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作者借当年金陵的繁华吴与今日的荒芜破败对比,表达昔盛今衰的历史感叹。结合辛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知,孙权凭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三国鼎峙之势。用孙权、刘裕通过百战开创基业与南宋朝廷苟安江南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词人借思古之幽情,感叹孙权之流不再有,抒发对南宋统治者萎靡不振的不满情绪。结合辛词“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可知,借刘裕与刘义隆的对比,告诫南宋统治者不可急功冒进。结合辛词“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可知,曾经的南宋子民也有过痛山金兵、挫败强敌的史例,而今沦陷敌手里的南宋百姓,由于朝廷长期的“媚外和戎”策略,民族敌对情感渐趋淡忘,甚至忘却,百姓安于异族的统治,出现了“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的祥和之音,繁荣之象。昔日战况与而今遗民现状,两两比照之中,指斥统治者长期放任国土沦落敌手,人民对朝廷的感情日益淡薄,渗透着词人辛弃疾伤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三)名篇名句默写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天姥山拔地参天、横空出世的雄伟形势。(2)苏轼的作品中曾写到曹操军队的战船,如《赤壁赋》中“________”写出了曹军战船首尾相接、顺江而下的壮阔气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则形象描绘出曹军败于赤壁的战争画面。(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流露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也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无奈。(4)悬挂在天上的月亮时常会进入我国古代文人的诗词作品中,这在必修上册课本所学的诗词中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天姥连天向天横②.势拔五岳掩赤城③.舳舻千里④.樯橹灰飞烟灭⑤.雕栏玉砌应犹在⑥.只是朱颜改⑦.明明如月⑧.何时可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赤城”“舳舻”“樯橹”“雕栏”“砌”“朱颜”“掇”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与“禾”有关的一组汉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种植谷物的全过程。在种植谷物之前,首先要撒种,撒种的“种”最初的字形写作“種”,撒种种地的动作则写作“穜”,两个字都从“禾”。播种是农业生产最初的步骤之一,这是“年(秊)”的开始。春分时节,种子萌生后长出的小芽就是“稍”;当长出的种子再慢慢成长,就变成了幼小的禾苗“稚”;继续成长为茎秆儿有了一定长度的“秧”。夏天,秧苗开始吐出麦芒,就成了“秒”,到了农历六月初六前后,谷物开始吐“穗”,这个“穗”的尖尖的顶端被称为“颖”,它尚未被注浆、但已非常漂亮的穗壳则被称为“秀”,能够“秀外慧中”可看作谷物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胜利。因此,古代读书读到一定阶段的人,①
。有了穗之后的谷物继续成长,慢慢地为干瘪的穗内注浆,这个初始成熟的谷物就是“祗”。秋天,谷物成熟。当把这些禾谷都整理之后,人们就开始“年(秊)”了。由古人种植收获禾谷的全过程看,“年(秊)”实际上是②,也是人们开始庆祝丰收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刻进行庆祝,“过年”也就不足为奇了。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要求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9.①也被称为“秀”一样的“才”/也被称为“秀才”;②该过程的最终收获阶段20.长出的小芽(“稍”)再慢慢成长,就变成了幼小的禾苗“稚”;“稚”继续成长,就变为茎秆儿有了一定长度的“秧”。【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此处是以谷物喻人,前面说“秀外慧中”可看作谷物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胜利,此处主语是“读书读到一定阶段的人”,说明知识已经比较丰富,内容应与“秀”联系,可填:也被称为“秀”一样的“才”/也被称为“秀才”;第二空,由“当把这些禾谷都整理之后,人们就开始‘年(秊)’了”和“也是人们开始庆祝丰收的时刻”可知,“年”是谷物种植到收获这一过程的最后阶段,可填:该过程的最终收获阶段。【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1)不合逻辑,前面说“种子萌生后长出的小芽就是‘稍’”,第二句应该接着说“小芽”或“稍”慢慢成长,而原句却是“当长出的种子再慢慢成长”,故修改为:长出的小芽(“稍”)再慢慢成长;(2)成分残缺,“继续成长为茎秆儿有了一定长度的‘秧’”主语残缺,应在前面加上“稚”。(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未曾断流的主要载体和表征。中华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并称为世界四大古文明。四大古文明在起源条件上具有相似性,皆处于自然条件优越的河流周边,古巴比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之间的“新月沃土”地带,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下游,古印度文明产生于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华文明则诞生于黄河流域。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的主体文化,在中华文明长期发展繁荣中占据主导地位,支撑和印证着中华文明的①、生生不息。如黄河流域的文字发展书写传承着中华文明,汉字体系的最早形式甲骨文最初发现于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
并在殷墟时期延续发展成为成熟文字,记录着当时商代的阶级结构、社会形态和生产力水平。黄河流域的龟甲刻符奠定了后世汉字“六书”造字的基础,此处出土的金文、陶文、帛书、简书等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世界其他较早产生的文化多数因为气候变化、灾害发生、河流断绝、族群更迭等原因而绝迹、失落或中断,只有黄河文化绵延赓续、②,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2.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中词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哦,香雪》)B.他想了一会儿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与地坛》)C.“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上图书馆》)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拿来主义》)【答案】21.①源远流长②历久弥新22.C【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本处是形容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可用“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②本处是说黄河文化变得更加有活力,有价值,可用“历久弥新”。“历久弥新”,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引号表示特殊称谓。A.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引号表示引用;C.引号表示特殊称谓;D.引号表示讽刺或否定。故选C。四、整本书阅读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答。(1)下列《乡土中国》概念对比表,所列出的是该书中用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请结合《乡土中国》整本书内容,在表格空白处任选两处填写合适的概念。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礼俗社会法理社会面对面的社群(文盲的社会)借助文字的社会团体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团体道德小家族②男女有别两性恋爱礼治秩序法治秩序司法诉讼体系无为政治有为政治血缘社会(2)从上题所填的概念中任选一个概念,结合该书相关内容,解释其含义。示例:礼治秩序——根据通过教化让人主动服从传统来进行治理,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秩序。【答案】(1)①差序格局;②家庭;③无讼;④地缘社会。(2)示例:①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以亲属、地缘等关系为主轴,延伸出来的亲疏有别、有差等次序的人际关系格局。②家庭一一以夫妇为主轴,只履行生育功能,而无需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夫妇共同经营的团体。③无讼——指人们在发生纠纷时,不主张利用法律诉讼来解决问题,而利用传统的伦理教化,借助权威,人物来调解纠纷、维持秩序的现象。④地缘社会一一以地理位置为联结纽带,从商业社会发展而来的,可视作契约社会基础的社会关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著中概念含义的能力。根据“团体格局”可知此处是说人际关系的格局,应填“差序格局”。根据“小家族”可知此处是说关于家庭的组成,可填“家庭”。根据“诉讼”可知,此处对应乡土社会的“无讼”。
根据“血缘社会”可知此处是社会关系的组成特点,可填“地缘社会”。【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著中概念含义的能力。此题的解答要在充分理解识记名著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概念字面的文字,再根据事例提示和生活实际,进行语言的整合和概括。“差序格局”是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西方“家庭”的概念只包括夫妇及子女,以夫妻为主导,以完成生育功能为主要职责,以外的政治、经济、宗教等相关功能则不具备。关于“无讼”,《乡土中国》中说,乡土社会,人们比邻而居。“生活各方面,人和人得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这套规则从小熟悉,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形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权利,而在身内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克己……”。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公俗良序、道德。因而,早些年间,百姓有争端,往往推举乡绅出面“调解”,先无论情理,起冲突本身先自带三分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再根据公序良俗裁决。目的是“教化”作用。因而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地缘社会”是指以地理位置为联结纽带,由于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活动而交往产生的人际关系。如同乡关系、邻里关系。故土观念、乡亲观念就是这种关系的反映。现代国家地缘关系,是指以地理位置、综合国力和距离等地缘要素为基础的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明等关系。以上为各概念的基本信息,示例的概念为偏正结构的单句,据此筛选整合以上信息即可。24.《乡土中国》一书的第一至十四章分别是:①《乡土本色》②《文字下乡》③《再论文字下乡》④《差序格局》⑤《系维着私人的道德》⑥《家族》⑦《男女有别》⑧《礼治秩序》⑨《无讼》⑩《无为政治》⑪《长老统治》⑫《血缘和地缘》⑬《名实的分离》⑭《从欲望到需要》。请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准,将这十四篇文章分组,并简要说明理由。分组(画“/”):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理由:【答案】示例:分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理由:《乡士本色》为总论;《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主要论述乡土社会中文字的使用;《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主要论述乡士社会的社会结构;《家族》《男女有别》主要论述中国传统感情;《礼洽秩序》《无讼》《无为政诒》《长老统治》主要论述宗法制度;《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主要论述社会变迁如何产生。【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把握能力。《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其二,不流动性。其三,熟人社会。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这两章说明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和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最大特点——“私”。《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章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家是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所以,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中国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纪律排斥了私情,这在“男女有别”中有进一步的说明。《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诒》《长老统治》,这四章讨论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解释了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着重介绍了教化权力(长老权力)。《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这几章讲了血缘社会与地缘社会各自的特点与差异,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引出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乡土社会中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综上所述《乡土中国》一书的第一至十四章中:《乡士本色》为总论,《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主要论述乡土社会中文字的使用;《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主要论述乡士社会的社会结构;《家族》《男女有别》主要论述中国传统感情;《礼洽秩序》《无讼》《无为政诒》《长老统治》主要论述宗法制度;
《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主要论述社会变迁如何产生。故可分组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五、写作2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从夏到秋,脱去青涩,拥抱梦想,你是否还记得那汗与泪交织的青春味道?走进课堂,吟咏诵读,论辩推理,赏诗词曲赋,悟情思哲理,你是否品尝到了知识的味道?漫步校园,同学少年,指点江山;回到宿舍,同窗好友,促膝长谈,你是否读懂了友情的味道?投身社会,参与生活,手捧《乡土中国》,抑或《我与地坛》,又或《毛泽东自传》等作品,你是否明白了如何品味道理、坚守本真,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请以“的味道”为题,结合你进入高中后一个学期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味道”的感悟与思考。要求:思想健康,情感真挚;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结构清晰,语言流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青春的味道青春是一剂绕人心弦的香。 前调是酸涩的柠檬清香。步入高中,迎来了住校生活。犹记那天妈妈送我,在狭窄的空间里来回穿梭,给我铺床,教我叠被,打扫宿舍,不辞辛劳。而我站在旁边手足无措,只看着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间沁出、滴落。我鼻子一阵酸涩,夺过她手中的扫把,慢慢地、笨拙地扫着墙角的灰尘。我看着妈妈的眼神由不解变得欣慰,又被泪水充盈。他眼角的笑纹在泪花中升起,像两道小彩虹。 懂得感恩,走向独立是青春。 中调是苦涩的咖啡浓香。开学已几个月了,我已经适应了学习生活。犹记那晚挑灯夜战的场景。已经到点熄灯,我从书包里轻声拿出作业,摸出枕头底下的手电筒,蒙上被子,在新的战场继续奋斗。我头蒙在被子里,用手小心翼翼地塞好被子的四角,把我四周围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我按开手电按钮,在昏黄的光芒下奋笔疾书,但没有一会儿,我开始流汗流浃背,额间的汗滴流入口中,是苦涩的味道。我便从被子打开一个小角,透进一点风来,可光却不敢透露出去半点。最后一个笔画写完,我把按钮关掉,伸出头来,收拾好作业,进入梦乡。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挑灯夜战,勇敢拼搏是青春。 尾调是甜蜜的莓果芳香。一次英语检测结束后,又是周四的面批时间。英语课代表走到我桌前,轻叩桌面,说:“英语老师让你去趟办公室。”无数烟花在我脑海里炸响。我起身,挪向办公室。英语老师坐在桌前,桌上摆着一摞试卷,我的大名在最上面的一张试卷上。老师一转头,正对上我的目光,她说:“
这次考试你写的不错。”我有点诧异,她又说:“虽然较前面的同学有较大差距,但是对你自己来说却上升了很多,尤其是你的作文,书写认真,语法没有错误,虽然句式比较简单,但是总体上很好。”我内心顿时被喜悦充盈,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收获喜悦,收获赞扬也是青春。酸味、苦味、甜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剂余香缭绕的青春之香。愿你鲜衣怒马少年时,且歌且行且从容,让这香伴你走过青春花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作文材料共四句,以“味道”为中心词展开,以“进入高中后”的校园生活为情境背景,叙写了不同场景中的“味道”。第一句是“青春味道”,是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中,在追梦的路途中所经历的付出、悲伤等多种情绪交织的体验。第二句是“知识的味道”,是在课堂中学习各学科知识的过程中的收获的体验。第三句是“友情的味道”,是与同学好友在交往过程中的或共同追寻理想,或促膝谈心的体验。第四句是在社会生活体验中,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坚守。这一句中包涵着“变”与“不变”的哲理,以及找准定位,不忘初心的道理。写作要求“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提示文体应为记叙文,在记叙中适当议论、抒情。行文时,要先要参考材料所给内容,结合自身高中生活经历,将半命题作文补充完整,展开写作。可围绕材料四句话的主要内容补充标题,也可综合概括补充。可用列小标题的方式,选择几个具体场景续写不同的“味道”,也可记叙一件完整的事件,写从中体会到的各种“味道”。若要使作文立意更深刻,可以材料的第四句为中心,记叙自己如何在社会生活实践,如读一本书、参加一次劳动等过程中逐渐找寻到自己的理想,体味到高中生活特有的“味道”。立意:1.青春的味道,是在奋斗与拼搏中品尝的,有经历打击后的苦,也有收获后的甜。2.高中生活的味道,是丰富多样的,师爱之厚重,友情之香醇,都让我甘之如饴。3.读书的味道是酸甜苦辣,但最终给人的感觉却是愉悦快乐,读书让人宁静,不忘初心。26.完成作文。身为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学习困境:比如学习被动,疲于应试,感到学习枯燥、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等;又如手机、网络的普及使学习的主体性越来越弱,过多的视听娱乐使专注的学习越来越远,学习的功利化使坚守学习的价值越来越难……通过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的学习,相信你一定在某种程度上领悟了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体会到了一些学习的价值与乐趣,形成了自己的
学习心得与感受。该单元学习结束,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召开班级讨论会进行总结。请你结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某一篇或几篇课文,联系自身经历及感受谈谈你对“学习之道”的理解,以“我说‘学习之道’”为副标题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可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列举了学生会遇到的几种学习困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在困境,即由于自己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学习困难;一类是外在困境,即由于外在因素造成的学习困难。第二部分,则指出课本内容能起到指导学习的作用。材料提出通过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这一主题下的课文内容的学习,考生应该能在领悟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体会学习的价值与乐趣方面,有心得、体会。在引导语部分,创设的写作情境是在“召开班级讨论会”上发言,并规定了副标题为“学习之道”。综合起来看,本命题是要求考生,把在“学习之道”这一单元时获得的心得、体会运用到对“学习之道”的深入理解和自己的学习管理上去。而且,文章要写成演讲稿。在“学习之道”这一单元中,有《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等课文,涉及了对学习的方方面面的思考:要爱好从师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学习要避免各种形式主义,借助读书学习可找到生活的意义,借助读书可以完善自我、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写作时,可以抓住其中某一篇课文的关于学习的某一见解,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深入分析。比如,可以选择《劝学》的中心观点“学不可以已”为基点,谈自己对学习之道的理解。先挖掘“不已”的内涵:持续学习,无止境地学习,终身学习。接下来,谈永不止息地学习的意义:有利于个人的一再成长,能让人生实现一再突破,能让人更有思想活力和生命热情。最后可以联系现实,谈怎么去做:要有求知欲,要有毅力,要专心专心致志,要抵抗外界诱惑。当然,也可以把从几篇课文获得的道理整合起来,提出自己对“学习之道”的看法。比如,把《劝学》《师说》《上图书馆》整合起来,提出观点:学不可以已,但学习要讲究途径。接下来可以分别论证:要找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开拓学习的渠道——去图书馆读书。立意:
1.学须专心,习须坚持。2.既要师傅领进门,又需个人勤修行。3.遍读群书,用心一处。4.读书为了修心,学习能助立身。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