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中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仁寿一中北校区高三上学期九月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5题,共300分,共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i-59As-75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洗涤时需要高速长时间离心以便彻底分离白细胞和红细胞B.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与其所带电荷量有关,与分子形状大小无关C.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D.用磷酸缓冲液进行透析时可除去样品中小分子杂质【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时,首先通过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释放、离心等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即样品处理;再通过透析法除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即样品的粗分离;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蛋白除去,即样品纯化,纯化过程中凝胶应用蒸馏水充分溶胀后,配制成凝胶悬浮液,而不是用生理盐水;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详解】A、红细胞洗涤时需要低速短时间离心,高速、长时间会破坏血红蛋白,A错误; B、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与其所带电荷量有关,与分子形状大小有关,B错误;C、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不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凝胶柱中移动的速度不同而分离开。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后洗脱出来,C错误;D、用磷酸缓冲液进行透析时可以除去样品中小分子杂质,D正确。故选D。2.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但含有秋水仙素的培养液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来抑制着丝粒的分裂B.检测DNA双链上3H标记情况可判断DNA复制的方式C.通过计数分裂后期细胞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可推测复制次数D.细胞完成第二次DNA复制时有一半的染色单体被标记【答案】A【解析】【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粒的正常分裂,A错误;B、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为一条含有3H标记,一条不含有3H标记,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正确;C、1个DNA复制n次后的数目为2n个,分裂后期两条链都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为2n-2,则可通过计数分裂后期细胞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可推测DNA复制次数,C正确;D、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复制结束后产生的两个DNA分子都是一条含有3H,一条不含有3H,第二次复制时对应产生的两个DNA分子中一个DNA分子是一条含有3H,一条不含有3H,另一个DNA分子是两条链都不含有3H,即两个DNA分子一个含有标记,一个不含有标记,则细胞完成第二次DNA复制时有一半的染色单体被标记,D正确。故选A。3.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表示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协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b表示生殖隔离;c表示新物种形成,d表示地理隔离,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B、b表示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C、b生殖隔离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协同进化,C正确;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故选C。4.近日,武汉某高校出现了一例霍乱病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该菌主要生活在含盐的沿海水域和河口,经常寄生在浮游动物和贝类体内,遇到合适时机,即可感染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霍乱弧菌与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细胞结构B.寄生在贝类体内的霍乱弧菌需利用贝类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C.严重腹泻会导致病人脱水,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就能恢复正常D.将贝类煮熟后再食用可避免被霍乱弧菌感染,这与高温导致蛋白质变性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霍乱弧菌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含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详解】A、霍乱弧菌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霍乱弧菌与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 在于前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错误;B、霍乱弧菌为细菌,自身有核糖体,寄生在贝类体内霍乱弧菌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错误;C、严重腹泻会导致病人失去大量的水和无机盐,需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C错误;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高温会导致霍乱弧菌的蛋白质变性,故将贝类煮熟后再食用可避免被霍乱弧菌感染,D正确。故选D。5.科学家发现了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依次参与呼吸酶分泌过程C.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囊泡的参与,该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D.图中T—SNARE与VSNARE的结合存在特异性【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内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产生的囊泡包裹运输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又由囊泡包裹蛋白质将其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详解】A、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即细胞中所有的生物膜均属于生物膜细胞,也包括细胞中的囊泡膜,A正确;B、呼吸酶是胞内酶,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参与,B错误;C、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囊泡的参与,该过程中高尔基体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同时将加工成熟的蛋白质以囊泡的形式转运出去,可见,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在该过程中先增大后减小,C正确; D、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故图中T-SNARE与V-SNARE的结合存在特异性,D正确。故选B。6.胰岛素是我们体内与血糖平衡有关的重要激素。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两条链之间通过3个二硫键连接在一起,二硫键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的,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为五十一肽,其中含有50个肽键B.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减少了104个氢原子C.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空间结构决定D.该蛋白质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的氨基【答案】B【解析】【分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详解】A、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形成51-2=49个肽键,A错误;B、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脱去51-2=49个水分子,形成3个二硫键,共减少了49×2+3×2=104个氢原子,B正确;C、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故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C错误;D、每条多肽链的两端含一个游离的氨基、羧基,R基中也可能含有氨基、羧基,因此含有两条多肽链的胰岛素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的氨基,D错误。 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7.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2表示细胞中两种结构的组成物质与元素的关系,图3表示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小麦种子中物质Ⅰ主要有_____,在动物细胞内,物质Ⅰ主要指_____。(2)物质P是_____,其结构的特点是_____。(3)鉴别细胞中Ⅱ、Ⅲ的分布,使用的试剂是_____。本实验需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细胞,盐酸对结构1的作用是_______(4)图3表示胰岛素分子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3个甘氨酸且分别位于第8、20、23位,若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_____条多肽,形成的产物(含甘氨酸)比原多肽多_____个氧原子。【答案】(1)①.淀粉②.糖原(2)①.氨基酸②.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3)①.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②.盐酸能够改变结构1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4)①.3##三②.6##六【解析】【分析】分析图1:Ⅰ是多糖,Ⅱ是DNA,Ⅲ是RNA,Ⅳ是蛋白质,Ⅴ是脂肪,所以X是葡萄糖,Y是脱氧核苷酸,Z是核糖核苷酸,P是氨基酸,A是N、P元素,B是N元素。分析图2:甲是磷脂,乙是蛋白质,丙是DNA,A表示N、P,B表示N。【小问1详解】Ⅰ是多糖,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主要是糖原。【小问2详解】Ⅳ承担生命活动,是蛋白质,P是其单体,为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小问3详解】鉴别细胞中ⅡDNA和ⅢRNA的分布,使用的试剂是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本实验需用盐酸处理细胞,则盐酸对结构1(细胞膜)和结构2(染色体)的作用分别是增大结构1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结构2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小问4详解】图3表示胰岛素分子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3个甘氨酸且分别位于第8、20、23位,若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要断裂6个肽键,产生三条多肽和一条二肽,需6个水分子,因此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多6个氧原子。8.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下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下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2过程是以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_________(填“左”或“右”)。(2)图1所示过程为图3中________(填写图中字母标号)过程。在图3的各生理过程中,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_______(填写图中字母标号);在高度分化且未被病原体侵染的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图3中的______(填写图中字母标号)过程。 【答案】(1)①.RNA(d)②.右(2)①.b、e②.a、b、e③.a、c、d【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1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图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中。分析图2:图2表示翻译过程,其中a为多肽链;b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c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d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分析图3:a为DNA分子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c为逆转录过程,d为RNA分子复制过程,e为翻译过程。【小问1详解】图2是翻译过程,该过程是以mRNA(d)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根据tRNA的移动方向可知,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右。【小问2详解】图1所示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对应图3中的b和e过程。T2噬菌体为DNA病毒,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a、b、e。c、d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不会发生DNA的复制过程,即a过程。9.种子中储藏着大量淀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植物的种子中,这些有机物的含量差异很大。通常根据有机物的含量将种子分为淀粉种子、油料种子和豆类种子。下列是油料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1)脂肪的消耗过程需要水的参与,这说明水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幼苗发育过程中含氮的无机盐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2)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分别以淀粉和脂肪为主要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这两种物质都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现有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各一组,请根据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时O2消耗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设计实验以确定种子的类型:实验思路:分别检测这两组种子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或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比值),并比较两组比值的大小。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_________的一组为油料种子。请解释原因:_________。【答案】(1)①.作为细胞代谢过程的反应物②.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①.大②.谷类种子含有较多的淀粉,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对于同质量的淀粉来说,脂肪含有更多的H,而含较少,所以以脂肪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原料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要大于以淀粉为原料时的比值【解析】【分析】谷类种子含有较多的淀粉,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相对于同质量的淀粉来说,脂肪含有更多的H,而含氧较少,所以以脂肪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原料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要大于以淀粉为原料时的比值。【小问1详解】脂肪的消耗过程需要水的参与,这说明水可作为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在幼苗发育过程中含氮的无机盐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这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小问2详解】谷类种子含有较多的淀粉,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从元素组成上看,脂肪中的O元素的含量远远低于淀粉,H元素远远高于淀粉。因此相同质量的脂肪和淀粉氧化分解时,脂肪消耗的氧气多,即油料作物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会较大。而种子萌发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的比值低的一组为谷物种子。10.科研人员对猕猴(2n=42)的酒精代谢过程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乙醇积累使得猕猴喝酒易醉,乙醛积累则刺激血管引起猕猴脸红,两种物质都不积累的猕猴喝酒不脸红也不醉。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猕猴种群中的个体多数是喝酒不醉的,种群中偶尔出现喝酒易醉或喝酒脸红的个体,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一只易醉猕猴与野生型猕猴杂交,子一代都表现为野生型,子一代雌雄相互交配,子二代出现三种表型,其比例是9∶3∶4,这三种表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易醉猕猴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子二代脸红的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控制酶1合成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酶2合成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3)为了进一步研究乙醇积累对代谢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野生型猕猴中转入了一个D基因,并筛选获得了纯合子,将此纯合转基因猕猴与一只非转基因的纯合易醉猕猴杂交,子一代雌雄相互交配后,子二代易醉与不醉个体的比例为13∶3,请据此推测D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控制合成酶1或酶2的相关基因突变,不能产生有足够活性的酶1或酶2,导致乙醇或乙醛积累 (2)①.不脸红也不醉(野生型)、脸红、易醉②.aabb③.A_bb(或AAbb、Aabb)(3)D基因通过抑制A基因表达或者抑制酶1活性而使酒精积累【解析】【分析】酶1活性受到抑制的猕猴乙醇积累增加,猕猴易醉,酶1正常、酶2活性受到抑制的猕猴体内乙醛积累,易脸红,酶1和酶2都正常的猕猴不容易醉,据此分析。【小问1详解】如果酶1基因突变而不能产生酶1,则会导致乙醇积累,猕猴会醉,如果酶2基因突变不能产生酶2,则会导致乙醛积累,猕猴喝酒会脸红。如果相关突变基因的频率足够高,种群中某一代可能突然出现多只喝酒易醉或喝酒脸红的个体。【小问2详解】由于子二代表型比例是9∶3∶4,说明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野生型,亲本中野生型的猕猴是不醉的,说明其基因型是AABB,则亲本易醉猕猴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9∶3∶4的比例中,9是双显性状,为不醉,包括A_B_个体,4中含有双隐性状,已知aabb表现为易醉,所以4是易醉个体,包括aa__个体,则3为脸红个体,包括AAbb、Aabb个体。【小问3详解】纯合转基因猕猴为DDAA,非转基因的纯合易醉猕猴为ddaa,两者杂交,子一代为DdAa,子二代易醉与非易醉个体的比例为13∶3,除了ddA_为不醉个体外,D_A_、D_aa、ddaa为易醉个体,D_A_为易醉个体,ddA_为不醉个体说明D基因通过抑制A基因表达或者抑制酶1活性而使酒精积累。(二)选考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11.黄曲霉素(C17H12O6)是由黄曲霉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研究人员利用黄曲霉素筛选出能高效降解黄曲霉素的菌株,部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常从霉变的花生、玉米中采样,原因是__________。(2)过程②为选择培养,常将1号培养基置于摇床上振荡,其目的是___________。(3)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不能降解黄曲霉素的菌株比例会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2号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分类属于__________,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计数结果一般比实际活菌数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经过培养得到多个菌落,一般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与分类,原因是_________。【答案】(1)霉变的花生、玉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在此环境下可能含有能降解黄曲霉素的菌株(2)有助于菌株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和增加溶氧量(3)①.不能降解黄曲霉素的细菌因缺乏碳源不能增殖,而能降解黄曲霉素的细菌能够增殖②.固体培养基③.稀释涂布平板法④.少⑤.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4)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解析】【分析】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微生物培养基需要为微生物繁殖提供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对特殊营养物质,pH和O2的需求。培养基按照其物理状态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基按照功能可以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数值往往偏小,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小问1详解】黄曲霉素一般来自污染的食品,因此在霉烂的食品中富含黄曲霉素,其中可能含有较多的黄曲霉素降解菌,筛选时可以从霉变的花生、玉米中采样,因为霉变的花生、玉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在此环境下可能含有能降解黄曲霉素的菌株。【小问2详解】常将1号培养基置于摇床上振荡,有助于菌株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和增加溶氧量【小问3详解】不能降解黄曲霉素的细菌因缺乏碳源不能增殖,而能降解黄曲霉素的细菌能够增殖,所以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不能降解黄曲霉素的菌株比例会下降。培养基按照其物理状态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2号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分类属于固体培养基,接种方法一般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计数,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其计数结果一般比实际活菌数少。【小问4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10-03 20:40:01 页数:11
价格:¥3 大小:803.0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