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中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中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仁寿一中南校区2021级高二(下)3月月考语文本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问题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二是对比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西晋郭象、东晋支遁与南宋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来说,在阅读这类经典性的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式的阅读,就会有效地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尽管联想式的阅读不大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但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先天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人们需要弄清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型阅读,哪些领域又需要知识型阅读,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摘编自左东岭《从知识型阅读到研究型阅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都会将自己所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看法与正确结论。B.人们只要精选阅读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说法,就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C.研究型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对阅读对象持怀疑态度,具备质疑眼光。D.在研究型阅读过程中,不用归纳知识点,只关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异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为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着重论述了研究型阅读的三种主要方式。B.文章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D.文章在论述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张三有质疑能力就能取得学术上的进展。B.经常进行联想式阅读能有效训练眼光敏锐性与思维鲜活性,因而能有效提高思辨能力。C.研究者阅读经典古籍时选择几种权威注本进行细读对比,一定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D.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二者缺一不可。【答案】1.C2.B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A.“读者都会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中“都会”有误,由原文“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可知,原文是“往往”会,而不是“都”会。 B.“只要……就能……”转述有误,由原文“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可知,原文中还有“加以记忆”,且说法绝对,原文是“追求”,没有说必然“就能”。D.“不用归纳知识点,只关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异同”中“不用归纳知识点”“只是”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分析有错,根据原文,旨在证明“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张三有质疑能力就能取得学术上的进展”说法绝对。由原文第二段“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可知,有了质疑能力,学术上不是肯定有进展。C.“一定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说法绝对化由原文第三段“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知,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定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D.“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二者缺一不可”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一段“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可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两者并非缺一不可。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当人们开始通过栽培植物获得食物的时候,农业开始出现并成为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伴随着食物稳定的获得,人口发生第一次爆炸性的增加,这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远古传说中很多都以农业生产为内容:伏羲氏结绳而制网,驯养鸟兽;神农氏尝百草,发明耒耜;黄帝播百谷,嫘祖亲蚕;大禹治水,更是反映了远古时代先民从采集向原始农业过渡的历史;尧舜时代,史书就有“食哉惟时”的记载,“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是治国安民的第一件大事。《诗经》中有关农业和粮食经济思想的内容极其丰富。首先,《诗经》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和百姓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当周公还政于成王时,便告诫他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可贪图逸乐。而周成王 也把每年督促农业生产作为国之大事,《周颂·噫嘻》中说:“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这些是周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生动体现。而在《唐凤·鸨羽》中,借农夫之口发出感慨,“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则表达了广大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其次,还讲到了粮食储备。《诗经》中“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说需要成千上万的仓与箱来装载粮食。这些记载歌咏了农业生产的丰收,也说明当时奴隶主贵族们高度重视粮食的储备。再次,《诗经》中还讲到了抗击自然灾害的办法与措施。《小雅·大田》说“田祖有神,秉其炎火”,当虫灾肆虐时,先民们除了期待神灵的降临,也想到了对付虫害的办法!《周礼》认为,农业是决定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要求地方官员“遂大夫”对农业生产进行督促和检查,“以教稼穑,以稽功事”“简稼器,修稼政”。同时,还规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凡庶民不蓄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树者无椁,不蚕者不帛,不织者不衰”;对那些不尽力耕织者,会予以经济制裁,或者进行政治和道德的歧视,贬低其政治地位。在救灾抗灾方面,《周礼》非常强调政府的作用,并将荒政列为国家的大政之一,通过设置救灾管理机构,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做好灾前准备以及灾后救济等措施,保证粮食正常供应。应该说,《周礼》中的粮食安全思想是对先秦时期粮食思想的一个新的发展,它更加注重政府在维护粮食安全上的作用,是粮食安全思想的雏形。《管子》一书,集中体现了齐桓公国相管仲的粮食安全思想。首先,他认为强国富民的根本是“强本事”。英明君主抓好了农业这个根本,“然后民可富”,这样富国就有了保证。其次,《管子》指出,“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只有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成就其王业,这是从战略高度上来认识粮食生产和积储的重要性。第三,管仲始终把粮食作为万物的主宰来看待,惟国脉民生所系。在增加粮食供给的同时,还注重粮食储备的调节作用,建立了粮食分级储备制度。第四,发挥齐国的粮食储备优势。管仲还提出掌握粮食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积极拓展海外贸易,通过渤海与燕国进行海上粮食贸易。总之,管仲的粮食政策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等方面做了充分论述,无疑成为后世历朝历代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参照,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独具特色的粮食安全思想的发展。(摘编自《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探析》)材料二:自然灾害种类繁多,频率高发,为了加强防范,保障百姓日常生活的粮食需要,自夏朝起就产生了仓储制度。长期以来,仓储制度在各朝各代都是一项重要的制度,以此来储备粮食物资。在战乱频繁时期,仓储制度也满足了国防需要,捍卫国家主权领土不受侵犯。到了周朝,仓储的用途分工详细,不同的仓储有着不同的功能并由专门人员掌管,发展了官办仓储;秦汉与隋唐时期,也有许多史料记载了仓储制度的优势。宋代南北两朝,三百多年,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发展。大兴水利,大规模开荒,兴建梯田沙田,不断拓展农耕土地的面积,农业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尽管农具创新,水利发展,但宋代抵御天灾的能力、 对风险的承受度仍然很低,因此,宋朝设置了包括赈巢仓、平止仓、续惠仓等十多种功能各异、管理方式不尽相同的仓储,并且受到了朝廷官员和百姓的重视。许多规模庞大、全国性的仓储,多建于北宋时期,如常平仓、义仓、社仓等;而南宋更倾向于建设地方性质的仓储,如赈巢仓、平籴仓、平止仓、平巢仓、平济仓、永利仓等。仓储的管理,以官筹民办为主。仓本的来源,有的是地方剩余的经费,有的是各地上供剩余的粮食,也有的来自政府税收。各朝各代,仓储多设置于城市中或近郊地区。但是在宋朝,不仅将社仓、永利仓、续惠仓等设置在乡村中,还建设了如义仓这样存在于州县中但专门为乡村服务的仓储,改变了“藏于州县,所恩不过市井惰游辈,至于深山长谷,力穑远输之民,则虽饥饿致死而不能及”的局面。在宋朝的基础上,以后的各个朝代对仓储制度不断革新,为中国历朝历代的百姓提供了生存保障,为各朝代的繁荣富强提供了稳定的制度建设。但仓储制度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疏于管理,导致许多救济成果不够显著,效果打了折扣,产生了许多弊端。但不能否认,这是中国古代政府对百姓生活保障做出的一项较为成功的努力尝试。(摘编自《宋朝仓储制度在乡村的应用》)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所以古人在开始通过栽培植物获得食物时,就已经意识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B.《管子》中所蕴含的粮食安全思想,强调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为当时齐国富国强兵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C.宋朝乡村中设置有社仓、永利仓、续惠仓、义仓等,为乡村百姓生活提供保障,可视为当时的一种惠民政策。D.宋朝仓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来源多样,依靠当时的仓储制度可以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经》中的一些诗句可知,周朝时仓储问题就得到了当时奴隶主贵族的高度重视。B.《周礼》中的举措虽不能明确惩罚那些惰民,但能提高耕织者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C.仓储制度在宋朝国家治理体系中地位十分重要,可为当今研究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参考。D.宋朝突破了其他朝代仓储多为城市服务的局限,这是宋朝仓储制度的一种创新性发展。6.材料一的三本古籍都强调粮食生产重要、重视粮食储备,它们对粮食问题的看法有何不同呢?材料二从哪些角度介绍了仓储制度的有关内容?请简要回答。【答案】4.B5.B6.(1)《诗经》涉及抗灾的办法和措施,《周礼》强调政府及地方官员的作用,《管子》则重视粮食贸易。 (2)①仓储制度的历史沿革及价值,②宋朝仓储的形成原因、种类及特点,③实行仓储制度的利弊。【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所以古人在开始通过栽培植物获得食物时,就已经意识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错误。由原文“伴随着食物稳定的获得,人口发生第一次爆炸性的增加,这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可知,“伴随着食物稳定的获得,人口发生第一次爆炸性的增加”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且“所以”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C.“宋朝乡村中设置有……义仓等”错误。由原文“不仅将社仓、水利仓、续惠仓等设置在乡村中,还建设了如义仓这样存在于州县中但专门为乡村服务的仓储”可知,“义仓”并不是建在乡村中。D.“依靠当时的仓储制度可以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错误。由材料二“宋代抵御天灾的能力、对风险的承受度仍然很低”“但仓储制度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疏于管理,导致许多救济成果不够显著,效果打了折扣,产生了许多弊端”可知,依靠仓储制度并没有有效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周礼》中的举措虽不能明确惩罚那些惰民”错误。由材料一“对那些不尽力耕织者予以经济制裁,或者进行政治和道德的歧视,贬低政治地位”可知,《周礼》中的举措明确惩罚那些惰民。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诗经》是从三个角度来强调粮食生产重要、重视粮食储备:“首先,《诗经》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和百姓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其次,还讲到了粮食储备”“再次,《诗经》中还讲到了抗击自然灾害的办法与措施”。《周礼》是从三个角度来强调粮食生产重要、重视粮食储备:“《周礼》认为,农业是决定国民经济主要产业,要求地方官员‘遂大夫’对农业生产进行督促和检查,‘以教稼穑,以稽功事’‘简稼器,修稼政’”“同时,还规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在救灾抗灾方面,《周礼》非常强调政府的作用,并将荒政列为国家的大政之一,通过设置救灾管理机构,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做好灾前准备以及灾后救济等措施,保证粮食正常供应”。《管子》是从四个角度来强调粮食生产重要、重视粮食储备:“首先,他认为强国富民的根本是‘强本事’”“只有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成就其王业,这是从战略高度上来认识粮食生产和积 储的重要性”“第三,管仲始终把粮食作为万物的主宰来看待,惟国脉民生所系。在增加粮食供给的同时,还注重粮食储备的调节作用,建立了粮食分级储备制度”“第四,发挥齐国的粮食储备优势。管仲还提出掌握粮食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积极拓展海外贸易,通过渤海与燕国进行海上粮食贸易”。综合以上,三本古籍都强调粮食生产重要、重视粮食储备。但《诗经》涉及抗灾的办法和措施;《周礼》强调政府及地方官员的作用;《管子》则重视粮食贸易。材料二说到从夏朝起就产生了仓储制度;到了周朝,仓储的用途分工详细,不同的仓储有着不同的功能并由专门人员掌管,发展了官办仓储;秦汉与隋唐时期,也有许多史料记载了仓储制度的优势;宋朝设置了包括赈巢仓、平止仓、续惠仓等十多种功能各异、管理方式不尽相同的仓储,并且受到了朝廷官员和百姓的重视;在宋朝的基础上,以后的各个朝代对仓储制度不断革新,为中国历朝历代的百姓提供了生存保障,为各朝代的繁荣富强提供了稳定的制度建设,所以材料二论述了仓储制度的历史沿革及价值。由“宋代南北两朝,三百多年,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发展。大兴水利,大规模开荒,兴建梯田沙田,不断拓展农耕土地的面积,农业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尽管农具创新,水利发展,但宋代抵御天灾的能力、对风险的承受度仍然很低”可知,这是宋朝设置十多种功能各异、管理方式不尽相同的仓储的原因。由“许多规模庞大、全国性的仓储,多建于北宋时期,如常平仓、义仓、社仓等;而南宋更倾向于建设地方性质的仓储,如赈巢仓、平籴仓、平止仓、平巢仓、平济仓、永利仓等”可知,这是宋朝仓储的种类;由原文“仓储的管理,以官筹民办为主。仓本的来源,有的是地方剩余的经费,有的是各地上供剩余的粮食,也有的来自政府税收。各朝各代,仓储多设置于城市中或近郊地区。但是在宋朝,不仅将社仓、水利仓、续惠仓等设置在乡村中,还建设了如义仓这样存在于州县中但专门为乡村服务的仓储”可知,这是宋朝仓储的特点。所以材料二还论述了宋朝仓储的形成原因、种类及特点。由“为中国历朝历代的百姓提供了生存保障,为各朝代的繁荣富强提供了稳定的制度建设。但仓储制度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疏于管理,导致许多救济成果不够显著,效果打了折扣,产生了许多弊端。但不能否认,这是中国古代政府对百姓生活保障做出的一项较为成功的努力尝试”可知,这是对实行仓储制度的利弊进行的论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黎明罗广斌杨益言漆黑的夜,连星光也照不进地下牢房的铁窗。小萝卜头蜷曲在床头,早已进入梦乡。……小萝卜头觉得自己在公路上走着,特务看守员正把他带进城去。那个城真大,墙很高,还有城门:两扇厚实的铁签子门。城墙上面有电网,电网烧得红红的,很是吓人。街的两边一长串一长串的房间,都有门,门也是用铁条子钉起来的,中间有个方洞,可以伸出头来。 “抓人呐!抓人呐!”小萝卜头听见有人在喊。天上蓝蓝的没有云,只有几只鹰在盘旋。唉呀,不是鹰,是特务长了翅膀!突然,一个特务扑下来,一伸手一手上的爪子又钩又尖,从门洞里抓了一个人出来。小萝卜头看见那个人的眼珠一下子掉出来了,大大的眼珠,黑白分明,落在地上滚了一阵,突然停住,死死地盯着他。小萝卜头忽然害怕了,心里通通直跳,不禁恐怖地狂喊起来:“妈妈!妈妈!”紧紧地抱住妈妈,小萝卜头从噩梦中吓醒转来,浑身冷汗。微弱的光线,从石墙上的小窗口透进房间,地下牢房厚厚的墙外已经是早晨。小萝卜头是个九岁多的孩子,头长得很大,身子却很纤瘦。看见他的人,都爱摸着他可爱的脑袋,叫他“小萝卜头”,连爸爸和妈妈也这样叫他。只有一个人,他的老师黄以声,才从小就叫他的名字——宋振中。在特务看守长的监视下,妈妈正在收拾东西。把衣服和那些零碎的用具收捡起来,把他每天读的书也一一包好。小萝卜头站在妈妈身边,没有去帮忙,他心里想着许多事情。“妈妈,我要出去……”。“走慢点,别摔倒了!你去给黄伯伯辞行呀。”“是,妈妈。”小萝卜头答应一声,跑进了牢门外那条漆黑的隧道。他早已走熟了,在又黑又长的隧道里,不要灯就可以跑得出去。小萝卜头爬上了楼,走到黄以声的门口。每天早上他来上课的时候,都要得到允许,才跨进门去。这回大概黄伯伯还不知道,他今天不是来读书,而是来告诉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小萝卜头在黄伯伯的牢房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走出来。黄伯伯递过来一本书,他抱在怀里,又紧紧地拉着黄伯伯的手。过了一会儿,小萝卜头又向黄以声隔壁的牢房走来。成岗看见小萝卜头,就走到门口,蹲下来,隔着牢房的签子门,招呼这个可爱的孩子。小萝卜头今天穿着一身干净衣服,整整齐齐地,像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告诉你,我们要走了。”孩子的声音里,带着神秘和激动。“哪一天?”“就是今天。”成岗阴沉地望着小萝卜头——这个没有幸福童年的孩子。成岗想起了第一次看见他的情景,那是将近一年以前的事情一到白公馆的第二天早晨,成岗发现了一个孩子站在牢门前。他在门口站了好久,似乎不想走开。成岗好奇地端详着这孩子。孩子大胆地把圆脑袋伸进了风门:“喂,你姓什么?”成岗眨了一下眼睛。“我叫成岗。你是谁?”“我是小萝卜头!”成岗忍不住笑了起来。真像个“萝卜头”呀!可是成岗接着又沉默了,无言地注视着这个营养不良的、畸形的孩子。“你受刑了吗?”“没有。” “你说谎!”小萝卜头机灵的眼睛,从成岗的脸上,找到了伤痕,像命令一样地用认真的声音说道:“把手伸出来我看!”成岗没有懂得他的意思,伸出了手。小萝卜头看见了成岗被扭歪了的指头。他用一种在他这样的年纪还不应该有的,充满悲哀和痛苦的眼光,同情地望着成岗。“你没有说吗?”“没有。”“那……你是好人。”孩子用他自己最简单的纯洁的心灵,准确地辨别着人的种类。“你是共产党不是?”孩子又问了。成岗不想和一个孩子谈这样的问题,可是他又不能欺骗这个纯洁而又过于早熟的孩子。于是反问道:“你看我是不是呢?”“我看?”小萝卜头大睁着眼,闪着又信任又快活的眼光叫了起来:“啊!我晓得了!”“你晓得了什么?”“我晓得你……可是我不说!”小萝卜头似乎很有把握。成岗愉快地看着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这孩子,太可爱了。现在,小萝卜头要走了。成岗的脑海里,又闪现出那些难以忘怀的印象……“你看!这是我画的。”小萝卜头把一张纸从门洞里递了进来。“你留着吧,做个纪念。”一张鲜明的水彩画。顶上是一片蓝天,过多的颜色,把天空涂得浓浓的。下边是金黄。的山,翠绿的森林,山头上露出半个大太阳,放射着耀眼的红光。角上写着两个丰满的字:“黎明”。在这离别的瞬息,成岗来不及表露自己的许多联想,也无法把心中激动着的感情告诉孩子。他不能让孩子感到诀别的悲哀,他只能默默无言,紧紧地、紧紧地抓住小萝卜头的手……小萝卜头依依不舍地向成岗说:“我走了。真的走了。”“再见啊,小萝卜头。”成岗始终捏着小萝卜头的小手不放,强迫自己笑眯眯地说:“小萝卜头,你回来的时候,一定再给我们一张画。”“什么画呀?”“那时候,你画一张——”成岗抬起头来,衷心地说:“你要画一张祖国的黎明。”(节选自《红岩》,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插叙成岗与小萝卜头相识的情景,现实与回忆相交织,极大丰富了小萝卜头的形象。B.面对小萝卜头的告别,成岗感情复杂但极力掩饰,不愿意让小孩子看到自己的脆弱。C.黄以声一直以来称呼小萝卜头以大名宋振中,对小萝卜头充满着爱护、尊重和期望。D.“黎明图”色彩艳丽意境深远,长期身处牢狱的小萝卜头心中蕴藏无限憧憬和抱负。8.小说开头用大量篇幅描写小萝卜头的梦,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岩》,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红岩精神”的理解。【答案】7.B8.①交代了共产党员处境的险恶,渲染了恐怖压抑的气氛。②突出了敌人的残暴凶狠,反 衬了共产党人的坚强无畏。③吸引读者,用梦制造悬念,增添故事的紧张感和神秘感。9.①身处逆境,宁难不苟。面对敌人的严刑拷问,成岗的脸上有伤,手指被扭歪了,依然保守党的机密。②友爱互助,团结一心。对战友真诚友爱,互帮互助,为了祖国的明天,心与心紧紧的连在一起。③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即使身处黑暗之中,仍不放弃,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念,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不愿意让小孩子看到自己的脆弱”错误,应该是“他不能让孩子感到诀别的悲哀”。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从小萝卜头的梦境来看,里面有烧得红红的电网,长了翅膀的特务,这此特务手是又钩又尖的爪子,特务的眼珠子落在地上滚,并且还死死地盯着他。从整个梦境来看,非常恐怖,由此可知,共产党员处境非常险恶。分析其作用,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从环境氛围来看,作者以梦境渲染恐怖压抑的气氛;二是从形象的角度考虑,梦境中的特务是凶狠残暴的,而特务的表现是对共产党人的反衬,以此衬托共产党人的坚强不屈;三是从表达效果上来看,梦境的作用就是吸引读者,从而增添故事的紧张感的神秘感。【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及作品主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对“红岩精神”进行揭示,需要结合文本中关于共产党人的描写,从而概括出“红岩精神”。从小萝卜头与成岗的对话可以看出,成岗遭到了敌人毒打,但是他严密党的机密,由此可知,红岩精神的一个特征就是“身处逆境,宁难不苟”。在监狱当中,被关押的这些都是互相关爱的,成岗及黄以声等,都关心着小萝卜头,他们为了一个信念,一个目标,团结在一起,由此可以概括第二个特征:友爱互助,团结一心。小萝卜头画了一张名为“黎明”的画,“成岗抬起头来,衷心地说:‘你要画一张祖国的黎明。’”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三个特征就是“坚定信念,锲而不舍”。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少为军卒,事梁太祖。末帝即位,迁濮州刺史。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王铁枪。 梁、晋①争天下,为劲敌,彦章常为先锋。是时,晋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宰相敬翔顾事急入见末帝乃引绳将自经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末帝问破敌之期,彦章对曰:“三日。”左右皆失笑。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具鞴炭,乘流而下。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趋德胜。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浮桥断,南城遂破,盖三日矣。后彦章至杨刘,攻之几下。晋人筑垒博州东岸,彦章引兵攻之,不克,还击杨刘,战败。是时,段凝已有异志,与赵岩、张汉杰交通,彦章素刚,而嫉岩等所为。尝谓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闻之惧,与凝协力倾之。及杨刘之败也,赵岩等从中日夜毁之,乃罢彦章。彦章驰至京师入见,自陈胜败之迹,岩等讽有司劾彦章不恭,勒还第。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东路。是时,梁之胜兵皆属段凝。彦章至递坊,以兵少战败。彦章伤重,被擒。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使人慰谕彦章,彦章谢曰:“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晋高祖时,追赠彦章太师。(节选自《新五代史·死节传》)【注】晋:指晋王李存朂,后称帝建后唐。与后文“庄宗”为同一个人。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宰相敬翔顾事/急入见末帝/乃引绳将自经/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B.宰相敬翔顾事急/入见末帝/乃引绳将自经/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C.宰相敬翔顾事/急入见末帝/乃引绳将自经/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D.宰相敬翔顾事急/入见末帝/乃引绳将自经/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帝王庙号。庙号指皇帝于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如太宗、高祖、庄宗、哀帝等。B.龙德三年,此处是用梁末帝年号来纪年,常见的纪年方式还有干支纪年、帝王即位年次纪年等。C.京师,古代对首都的一种称呼。“京”寓意大,“师”寓意众多,表明天子居所规模大,人口多。D.追赠,也称追封、加赠等。多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或者其父祖、子孙等追授官职爵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彦章武艺高强,屡为作战先锋。王彦章不仅能光脚走荆棘百步,还可手握铁枪骑马飞奔。在梁晋争夺天下时,他常做梁国先锋。B.王彦章智勇双全,如期赢得战争。与晋王作战,他表面宴请将士,暗中却带领甲士烧铁锁,斩浮桥,于南城大战三日,成功打败敌军。C.王彦章嫉恶如仇,遭到小人报复。王彦章刚毅有节,他立志诛杀奸臣,毫不留情。却反被赵岩等小人伺机中伤诋毁,惨遭免官归家。D.王彦章坚持忠义,最终守节而死。因军力不济,王彦章不幸战败被擒。面对后唐庄宗的赏识和招降,他忠贞不二,宁死不肯屈从投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趋德胜。(2)段凝已有异志,与赵岩、张汉杰交通,彦章素刚,而嫉岩等所为。【答案】10.D11.A12.B13.(1)彦章(与将士)聚饮,喝到中途,假装上厕所,率领数千精兵,沿河奔赴德胜。(2)段凝已有二心,与赵岩、张汉杰常勾结串通。彦章平时刚正,仇恨赵岩等人的所作所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宰相敬翔看到事情紧急,进见末帝,拿出绳子准备自己勒死。末帝使人制止,问他有什么话要说。翔说:“事急了,不用彦章不行!”末帝才召彦章为招讨使,用段凝为副。“事急”为主谓结构,共同作“顾”的宾语部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召彦章为招讨使”为兼语结构,“彦章”作“召”的宾语“为”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如……哀帝等”错误,哀帝是谥号而非庙号。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王彦章……带领甲士烧铁锁……于南城大战三日”错误,原文为“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人……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趋德胜。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南城遂破,盖三日矣”,可见王彦章并 没有亲自带领甲士烧铁锁,斩浮桥,而是暗中安排布置舟兵甲士做这些事情;也没有在南城大战三日,其中两日到滑州,南城战应该是一日。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佯”,假装;“更衣”,上厕所;“引”,率领;“趋”,奔赴。(2)“异志”,二心;“交通”,勾结串通;“嫉”,仇恨;“素”,向来。参考译文: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年少时当军卒,在梁太祖部下。末帝即位,升濮州刺史。彦章骁勇有力,能光着脚从荆棘上走百步。握铁枪,骑马奔驰,快速如飞,别人举都举不起来,军中称他“王铁枪”。梁、晋争天下是劲敌。彦章常为先锋。那时,晋已完全占有河北,用铁锁截断德胜口,在黄河南、北两岸修筑两座城寨,号称“夹寨”。然而梁末帝昏庸,小人赵岩、张汉杰等专权,大臣宿将多被谗言离间。龙德三年夏,晋攻占郓州,宰相敬翔看到事情紧急,进见末帝,拿出绳子准备自己勒死。末帝使人制止,问他有什么话要说。翔说:“事急了,不用彦章不行!”末帝才召彦章为招讨使,用段凝为副。末帝问破敌的日期,彦章回答说:“三日。”左右都失笑。彦章接受命令出来,奔驰两天到滑州,大宴将士,背地里派兵在杨村准备船只,命甲士六百人都拿着巨斧,冶炼者装木炭,顺流而下。彦章(与将士)聚饮,喝到中途,假装上厕所,率领数千精兵,沿河奔赴德胜。船上军士用火烧锁链,用巨斧斩浮桥,彦章引兵攻击南城,浮桥断,南城被攻破,恰好三天。后来,王彦章到达杨刘,几乎攻下杨刘。晋军筑垒博州东岸,彦章引兵攻打,未攻下,回军攻杨刘,战败了。当时,段凝已有二心,与赵岩、张汉杰常勾结串通。彦章平时刚正,仇恨赵岩等人的所作所为,曾对人说:“待我破贼回来,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听说了很害怕,与段凝共同努力推倒他。到杨刘战败,赵岩等人从中日夜毁谤他。末帝罢免彦章。彦章赶往京城进见,自讲胜败经过,岩等示意有司弹劾彦章不恭敬,勒令回家。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去守东路。那时,梁的精兵都在段凝手里。彦章至递坊,因兵少战败。彦章伤重,马倒被擒。庄宗喜欢他的勇敢,不想杀他,派人慰问彦章,彦章表示感谢说:“臣受梁大恩,不死不能报,哪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的道理呢?活着有啥面目见天下的人呢?”于是被杀,年六十一岁。晋高祖时,追赠彦章为太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辛弃疾秦望山①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②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月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③,冷烟寒树啼乌。【注】①秦望山,一名会稽山,在会稽东南四十里处。②范蠡曾到若耶溪上请西施西去吴国,以美人计迷惑吴王,吴王和西施曾游于姑苏台。麋鹿姑苏:伍子胥曾因劝谏吴王而不被采纳,叹息吴国将亡,姑苏台就要成为麋鹿漫游的荒凉之地。③王亭谢馆:王羲之曾集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以“看”字领起,尽写秦望山云雨苍茫之景象。借“倒立江湖”来描绘暴风骤雨,生动形象。B.须臾之间,万里长空,云雨散尽,词人借“月明”“天籁”“万窍”等意象营造出澄净安宁之境。C.上片景象由乱云急雨到风雨散尽,在自然的变化中暗含着人事的更迭变迁,寓理于景,构思巧妙。D.词作上片写景,意境开阔,笔力雄健,情随景迁;下片怀古,借古喻今,语言含蓄,情感深沉复杂。15.词人善于用典,请概括下片典故的情感内涵。【答案】14.B15.(1)借范蠡以奇计报国雪耻之事,来表达对建功立业的积极渴望。(2)借吴王不听劝谏,导致亡国,告诫统治者应该引以为戒,不可重蹈覆辙,宜奋发而有所作为。(3)借王亭谢馆荒凉来寓意世事沧桑无常,进而表达及时行乐的无奈的自我慰藉。【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词人借‘月明’‘天籁’‘万窍’等意象营造出澄净安宁之境”说法错误。此处是作者认为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中,阴晦可以转为晴明,晴明又含着风起云涌的因素;失败可以转为胜利,胜利了又会起风波。此处暗示着抗金之路虽然看似曲折,但前途一片光明,广大民众的抗敌呼声如同夜空刮过的西风,将会变成巨大的积极力量影响着时局朝着乐观方向发展。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词下阕共用了三个典故,首先“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是借范蠡曾到若耶溪上请西施西去吴国,以美人计迷惑吴王,吴王和西施曾游于姑苏台的典故,希望国家也重用人才,实现国家的复兴。作者此处用此典来表达对建功立业的积极渴望。 其次,词中“麋鹿姑苏”是借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谏,将越王勾践放虎归山,最后终致亡国。作者在此是借这一典故,告诫统治者不能只是贪图享乐而忘了复国的大业,要以吴王夫差为戒,应该重用人才,广开言路,奋发而有所作为。最后,“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中,“王亭”,指王羲之修禊所在的会稽山阴之兰亭;谢馆,指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有别墅。作者此处写王谢当年的旧迹,如今已是冷清萧索,联系作者大半生不得重用,胸中复国的抱负一直无法施展,再联系上阕中作者对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体会,此处作者借王亭谢馆的荒凉来寓意世事沧桑无常,进而表达及时行乐的无奈的自我慰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答案】①.乍暖还寒时候②.最难将息③.人生如梦④.一尊还酹江月⑤.封狼居胥⑥.赢得仓皇北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乍”“尊”“酹”“胥”“仓皇”。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些年,“哪吒”“敖丙”“杨戬”“姜子牙”“白蛇”“青蛇”“花木兰”“孟姜女”等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纷纷走进影视作品,受到人们关注,体现了民间文艺强大的生命力。以“哪吒”为例,《哪吒闹海》《封神榜传奇》《哪吒传奇》《哪吒·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等作品中对神话的反复讲述,引发了全民观看、讨论的热潮。“哪吒”形象与文化符号的使用,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创编中就已出现,当时人们慨叹于哪吒“削肉还父,剔骨还母”,保护陈塘关百姓的献身精神;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动画系列片《哪吒传奇》中则更多感受到的是哪吒、李靖、杨戬、姜子 牙等神话人物身上展现的人性美、人情美;而在当下,人们①的,是一个颠覆传统形象,振臂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小英雄哪吒。影视的创编者②地对古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民间文艺进行现代重述,有的民间故事也成为主旋律影视的素材来源。如“阿娜尔罕”的故事,在2013年被拍摄为电视剧。这个故事在新疆地区广为流传,它主要讲述了新疆喀什地区贫农的女儿阿娜尔罕反抗地主,最终在解放军的帮助下重获新生。影视制作者汲取民间文艺养分进行创作,使得其创作本身与民间故事之间构成一种“交流”与“对话”。近年来,电视剧《觉醒年代》《功勋》《山海情》,电影《革命者》《悬崖之上》《长津湖》《1921》等深受观众喜爱。这些影视作品人物形象塑造③,表达贴近生活,引发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和讨论。不少作品通过民间“二次创作”的方式得以广泛传播。以《觉醒年代》为例,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上的“二次创作”和剪辑作品就达800多个。歌曲《说书人》作为背景音乐的视频剪辑,借用了说书艺人的讲述方式重述革命年代的英雄人物,让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也获得了正向的价值导向。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7.①津津乐道②孜孜不倦③活灵活现18.在新疆地区广为流传的主要讲述了新疆喀什地区贫农的女儿阿娜尔罕反抗地主,最终在解放军的帮助下重获新生的“阿娜尔罕”的故事在2013年被拍摄为电视剧。19.以歌曲《说书人》作为背景音乐的视频剪辑,借用了说书艺人的讲述方式重述革命年代的英雄人物,让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也获得了正向的价值引领。【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语境指人们对哪吒形象的谈论兴趣,可用“津津乐道”。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②处,语境指影视的创编者对民间文艺不断进行重述的勤勉工作态度,可用“孜孜不倦”。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③处,语境形容影视作品人物形象塑造非常传神,可用“活灵活现”。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传神,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短句变长句,首先选定一个主干句,保持单句形式,如以第一句作为主干句:“阿娜尔罕”的故事在2013年被拍摄为电视剧。然后把其它句子化为这个主干句的修饰语,注意去掉主语,添加表示定语成分的“的”:“这个故事在新疆地区广为流传”化作定语“在新疆地区广为流传的”;“它主要讲述了新疆喀什地区贫农的女儿阿娜尔罕反抗地主,最终在解放军的帮助下重获新生”化作定语“主要讲述了新疆喀什地区贫农的女儿阿娜尔罕反抗地主,最终在解放军的帮助下重获新生的”。最后按照语言逻辑梳理句子成分之间的顺序。【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第一处,“歌曲《说书人》作为……”成分残缺,句首应加上介词“以”;第二处,“获得了正向的价值导向”搭配不当,应改为将“导向”改为“引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屏风,中国传统家具陈设之一,①:一、古建筑物较为松散,为了挡风制造了这种家具,起到屏障的作用;二、②因此古代又叫做扆。这一称谓源于“扆,依也,在后所依倚也”。(《释名·释床帐》)到了唐宋时期,因为家具发生了变革,屏风的作用也进入了新阶段,由以前古朴变为华丽、端庄、精巧的风格。审美意义成了其首要特征。进入明清后,屏风制作技巧更为精湛,这时的屏风几乎只剩下一个功能:装饰功能。早在商周时期,天子专用的屏风,屏面以帛制成,上面绘有斧纹,只有黑白两色,象征天子身份。两汉魏晋的屏风多绘制经史古诗,也有奇珍异兽,但题材还是较少。唐宋期间,③,各类人物、山水、花鸟、博物均可入画。《图画见闻志》、《画继》中记载了很多善画屏风的画家。现当代艺术百花齐放,作品多元化,屏风绘画样式仍极具魅力。它可以是一件物品、是一种艺术媒材、是一种绘画母体,或者三者兼有之。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称谓源于“扆,依也,在后所依倚也”。(《释名·释床帐》)B.屏风的作用也进入了新阶段,由以前古朴变为华丽、端庄、精巧的风格。 C.《图画见闻志》、《画继》中记载了很多善画屏风的画家。D.它可以是一件物品、是一种艺术媒材、是一种绘画母体,或者三者兼有之。【答案】20.①最初产生时有两个功能(作用)②放在身后供人倚靠③屏风题材已经非常丰富21.B【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此处后面的冒号可知,此处为本段后面内容的总说;根据后文的“一……为了挡风制造了这种家具,二……”可知,此处是列举屏风的功能,可以填入“最初产生时有两个功能(作用)”之类的内容。第二空,根据其后的引文“在后所依倚也”可知,屏风的第二个作用可以填入“放在身后供人倚靠”之类的内容。第三空,根据前后文“早在商周时期……两汉魏晋……但题材还是较少”“各类人物、山水、花鸟、博物均可入画”可知,此处和前面的两个时期形成对比,所以可以填入“屏风题材已经非常丰富”之类的内容。【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小括号所引内容是对引文的解释,属于句内括号,所以应放在句号前。C.两个书名号之间不需要使用顿号。D.“是一件物品”“是一种艺术媒材”“是一种绘画母体”是省略掉主语的句子,句子之间不用顿号,应使用逗号。故选B。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拙中得巧,清光自来古语曰:“宁拙勿巧。”有人又云巧干胜于蛮干。巧意味着机数,拙则意味着踏实稳干。二者看似相悖,但巧有巧的简便,拙有拙的稳妥,二者结合,先是有“词劣而后工”般拙的积淀,再随着它“新去月婆安”,巧妙应变,也会悟得那条“人道是,清光更多”。是故在拙中觅巧,清光自然来。老歌《笨小孩》近期刷屏网络,便是大众对拙这样持续努力的态度认可。无论是《阿甘正传》里的励志阿甘,还是《垫底辣妹》里逆风翻盘的女孩。全社会都在肯定这不怕重头再来的勇气,这沉心静气的心境。但他们,是有智慧地“拙”,是头脑请醒地拙。而反思当今,为何那么多人,在高中,是小镇做题家,不注意方法,肝脑涂地也换不来理想大学通知书;在工作里,被迫“乙里乙气”,带着乙方的“奴”姿态,仅被指挥付出全力,而不去主导局面,终究成了心底抑郁的、沉默的大多数。如阿麦克·韦斯的“后视镜”理论,只顾着当前之路,而忘记来因与去路。这是“拙”的悲哀,而反之,“巧”又如何不是一样?的确有人取巧夺胜:在改革开放初期,随意游深圳,获一身黄金,在文物并购低谷时二两拨千金,成顶级收藏家。但这样没有积淀的巧,不死守,很难出位。所以有明星乘直播快车敛财,终获诈骗丢脸一条龙服务进监狱,所以有《看不见的城市》云:所谓得巧而沉醉在城市者,终成欲望之奴。”“拙”与“巧”孤立则均有风险,然合则有无穷的制胜潜力。就文学领域而言,我们深知杜甫苦心孤诣,不成好文不罢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来的是多么自然与灵巧,可反观时人授机取巧“萧萧搏黍声中日,漠漠春鉏影外人”,博黍与春鉏就是黄鹏与白鹭,“萧萧”与“漠漠”也来自名篇的寻章摘句。怎的,就让该诗默默无闻?这倒反衬出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深谙平易近人的传唱之学。而生活中亦存拙巧皆用的现象。近日,世界技工大赛中,中国农民工如盘古开天辟地般首次为中国夺得金奖。他顺利创新了新式砖以补建筑之弊,我们却不能不去看他走出巧思之路后三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研究。靠搬砖以数量结算工钱,可他则是细细观察,暗悟“砖之道”。还有三个月在全网创造1200万粉丝的“张同学”,他巧妙地走着农村质朴生活的视频拍摄之路,而一个视频达200多个分镜头却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努力与积淀。拙中得巧,是一个人毫不放弃的咬牙坚持,还有从不麻木的敏捷。正如那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样,当你有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努力,才有机会去选择哪一片海域,创造哪一方润土。且就坚持安而后工吧,待到新春能有丰富的枝条荡漾,再斫去月婆娑,得那清光更多。“拙”中得“巧”,清光不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词是“拙”与“巧”“巧干”和“蛮干”等。材料一从“科研态度”的角度,提出“宁拙勿巧”的观点:诚实、不投机取巧、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肯干。注意的是,此处的“拙”做褒义解,相关的词条有:拙朴、拙诚、守拙、古拙、大巧若拙。“巧”偏向于贬义的“取巧”:用巧妙的手段谋取利益(多指不正当的)或躲避困难,类似的词语还有:投机取巧,奇技淫巧,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巧立名目,巧伪夸饰等。材料二从“讲究方法”的角度,认为“巧干胜于蛮干”,即要学会使巧劲,用巧力,巧妙行事,灵巧变通。注意的是,此处的“蛮干”(不顾客观规律或实际情况去硬干)是贬义词,和前面的“拙”有所不同,所以不宜立意为“巧干不如蛮干”。试题说“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我们可以从某一则材料入手,也可结合两则材料。最佳角度应该是结合两则材料,辩证地思考“拙”与“巧”的关系,并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没有限定文体,议论文和记叙文均可。“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最好结合现实,使文章更有针对性,内容更充实。立意:1.既要脚踏实地,又要讲究方法。2.踏实做事,灵活处事。3.诚实为人,不投机取巧。4.脚踏实地,宁拙勿巧。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中南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中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考语文模拟预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25 10:48: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3.6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