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北仑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初返校考语文试卷(全年级+外高班使用)命题:高二语文组审题:高二语文组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虽然在一部叙事作品中插入韵文往往具有华彩意味,但《红楼梦》中的每一个华彩段落都蕴含着丰富的隐喻性和强烈的叙事性。当人们在倾听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大段大段人物独白时,他们感受到的仅仅是人物的情感思想以及复杂的内心活动,但一旦进入《红楼梦》诗词曲赋的阅读,人们就会发现他们所读到的远不啻是这些内涵。换句话说,如果删去莎翁戏剧里的独白部分,其所叙述的故事依然完整无缺,但如果抽掉《红楼梦》中的所有韵文部分,那么叙事就会变得残破不堪。韵文之于叙事的这种整体性,不仅在西方文学史上,即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同样是韵文,在《三国演义》《西游记》或《金瓶梅》等小说中不过是人物形象、山川湖海或者云雨私情的渲染和描绘,而整个故事的叙述却在这种当口停格,等到诗意挥发完毕,画面才继续流动。《红楼梦》中这种韵文部分的独特性在叙述韵文和人物韵文这两个层面上同时展开。所谓叙述韵文指的是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所插入的一首首诗作,所谓人物韵文指的是小说中诸种人物所抒写的一次次吟唱。相形之下,人物韵文的比重远远超过叙述韵文,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其隐喻意味和叙事功能上人物韵文在整个韵文部分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李劫《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有删改)材料二:《红楼梦》里融入的诗词抒情是一种浸润了东方文化特质的诗情。在西方文学中,这种融入了强烈情感和生命哲学的小说作品,所见亦多。但不同的是,它们大多没有《红楼梦》那种含而不露、融化无迹和自然打动人心的艺术品质,也没有曹雪芹在叙述过程中统一于显扬和隐饰、热烈和冷静的艺术节制和游刃有余的艺术魄力,而多是在作品中加入大量的心理独白一类抒情因素,提炼出一两个思想主旨,让它们成为主人公性格和灵魂的根源,并通过人物思想性格来推动故事发展,使故事达到高潮后再归于无限的遐想与反思。与《红楼梦》相比,西方的这类小说则显出其艺术上的粗糙。《红楼梦》中的诗词韵文是一些关联叙事的整体,往往寓示着人物命运,能主动参与到小说故事的结撰中去,因而与叙事相融合。这种融诗入文的诗笔在西方小说中并不多见。西方小说中的“诗笔”其实不能算诗,它们只是用来渲染场景,烘托情节的抒情文字,用得不好则只能算作一种机械的文学手法。在红楼诗歌中,诗歌意象的功能被发挥到极致。如作者以 “花”“竹”“泪”等意象比黛玉,以“石”“玉”比宝玉。而更妙的是,作者用一些意象来暗寓某些人物的关系。如宝玉“绛芸轩”之“绛”、“怡红院”之“红”,与黛玉“绛珠仙子”之“绛”及《葬花吟》“红消香断有谁怜”,《桃花行》里面桃花之“红”都互相关联映照,从而使物象带上某种情思意蕴和寓意,融入小说整体中去。而中国自《周易》爻辞中的“龙”“枯杨”“鹤”而至《诗经》里的“雎鸠”“桃夭”“硕鼠”到屈原《离骚》中的“美人香草”,这种以物比兴的手法就一直影响着中国诗歌意象系统的构建,使古典诗歌里的意象含有丰厚的文化意蕴,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和传统的情思指向。西方小说在物与情的关系上就更谈不上融合了。西方小说往往只是将物件赋以某种象征意义,然后将其贯穿于整个故事过程中,使其成为小说的线索,并且不断地以它来提示文章的主题。比如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的黑猫的意象,还有一些小说中的镜子的意象。《红楼梦》中以诗歌为载体进行的抒情寄托委婉含蓄,继承了中国诗歌“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传统。石头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请谁记去作奇传”以及黛玉《葬花吟》《唐多令》等,无不体现了婉约之美。同时,因为红楼诗歌意象“比”的运用,使得诗歌的指寓性很强,几乎大多数的诗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在这点上,太虚幻境中上演的寓言人物命运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可说是其典范。西方叙事文学中的抒情则直白而且强烈。其中多是大篇幅的心理独白,如《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自白;或者是作者自己直接进入文中去进行议论或者抒情,如《安娜·卡列尼娜》中一直都贯穿着主人公列文的思想情感发展历程这条主线,小说中有很多以列文自己的身份而发的抒情或者议论。(何跃《〈红楼梦〉叙事中的诗词运用》)材料三:《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删除莎士比亚戏剧中大段大段的人物独白,并不会影响所叙述故事的完整性,也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B.《三国演义》《西游记》中的韵文对人物形象、山川湖海等进行描绘和渲染,使故事叙述充满诗意,画面具有流动感。C.《红楼梦》追求含而不露、融化无迹和自然打动人心的艺术品质,没有融入西方文学那种强烈情感和生命哲学。D.相较于西方叙事文学的抒情直白与强烈,《红楼梦》的韵文“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大多指寓性较强,言在此而意在彼。2.根据材料,下列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针对《红楼梦》韵文的特点,材料一运用对比论证论述它的叙事性,材料二运用举例论证论述它的隐喻(指寓)性。B.《红楼梦》常借助人物韵文表现该人物的情感与思想,显得含蓄委婉,不同于莎翁戏剧采用直接显豁的内心独白方式。C.《红楼梦》韵文的“意象”蕴意丰富,与西方小说中的“物象”相似,都贯穿于整个故事中,提示小说的主题。D.《红楼梦》韵文形式多样,人物韵文贴合其性格特质,显示出作者曹雪芹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3.根据材料,下列对《红楼梦》韵文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人物韵文)B.《葬花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叙述韵文)C.《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人物韵文)D.《咏白海棠》:“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人物韵文)4.根据材料二和你阅读《红楼梦》的体验,分析《终身误》“丰富的隐喻性”。(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浣衣母废名自从李妈的离奇消息传出之后,这条街上,每到散在门口的鸡都回进厨房的一角漆黑的窠里,年老的婆子们,按着平素的交情,自然的聚成许多小堆;诧异,叹惜而又有点愉快的摆着头:“从那里说起!”李妈今年五十岁,一对纸扎的玩具似的脚,慢慢把日子一个个走过去。祖父们常说李妈曾经住过高大的瓦屋,李妈的李爷,是一个酒鬼。当李妈还年轻,家运刚转到蹇滞的时候,确乎到什么地方做鬼去了,留给李妈的:两个哥儿,一个驼背姑娘,另外便是这间茅草房。这茅草房建筑在沙滩的一个土坡上,背后是城墙,左是沙滩,右是通到城门的一条大路,前面流着包围县城的小河,河的两岸连着一座石桥。李妈利用这天然形势,包洗城里几家太太的衣服。孩子都还小,自己生来又是小姐般的斯文,吃不上三碗就饱了;太太们也不像打发别的粗糙的婆子,逢着送来衣服的时候,总是很客气的留着,非待用过饭,不让回去;所以李妈并没实在感到穷的苦处。朝前望,又满布着欢喜:将来儿子成立……城里太太们的孩子,起初偶然跟着自己的妈妈出城游玩一两趟,后来也舍不得这新辟的自由世界了。李妈的荷包,从没有空过,加以善于鉴别糖果的可吃与 不可吃,母亲们更是放心。太太们的姑娘,吃过晚饭,偶然也下河洗衣,首先央求李妈在河的上流阳光射不到的地方寻觅最是清流的一角——洗衣在她们是一种游戏,好像久在樊笼,突然飞进树林的雀子。李妈这时刚从街上回来,坐在门口,很慈悲的张视他们;他们有了这公共的母亲,越发显得活泼而且近于神圣了。姑娘们回家去便是晚了一点,说声李妈也就抵得许多责备了。傍晚,卖柴的乡人歇下担子在桥头一棵杨柳树下乘凉,也时常意外地得到李妈的一大杯凉茶,他们渐渐也带点自己田地里产出的豌豆、芋头之类作报酬。李妈的哥儿长大了,酒鬼父亲的模样,也渐渐显得没有一点差讹了。李妈咒骂他们死:一个终于死了,那一个逃到什么地方当兵。人都归咎李妈,早年不到幼婴堂抱养女孩给孩子做媳妇,有了媳妇是不会流荡的。李妈也深悔自己的失计。但是,高大的瓦屋,消灭于丈夫之手,不也可以希望儿子重新恢复吗?李妈愤恨而怅惘了。守城的兵士,渐渐同李妈认识。驼背姑娘起初躲避他们的亲近,后来也同伴耍小孩一样,真诚而更加同情了。李妈的名字遍知于全营,有两个很带着孩子气的,简直用了妈妈的称呼;从别处讹索来的蔬菜同鱼肉,都拿到李妈家,自己烹煮,客一般的款待李妈;衣服请李妈洗,有点破敝的地方,又很顽皮的要求缝补;李妈的柴木快要烧完了,趁着李妈不在家,站在桥头勒买几担,李妈回来,很窘的叫怨,他们便一溜烟跑了。李妈用了寂寞的眼光望着他们跑,随又默默的坐在板凳上了。李妈的不可挽救的命运到了——驼背姑娘死了。这小小的死,牵动了全城的吊唁:祖父们从门口,小孩们从壁缝;太太用食点,同行当的婆子用哀词。李妈只是沉沉的想,抬头的勇气,大约也没有了。今年夏天来了一个单身汉,年纪三十岁上下,一向觅着孤婆婆家寄住,背地里时常奇怪李妈的哥儿:有娘不知道孝敬。一日想到,在李妈门口树荫下设茶座,生意必定很好,跑去跟李妈商量;自然,李妈是无有不行方便的。人们不像从前吝惜了,用的是双铜子,每碗掏两枚,值得四十文;水不花本钱,除偿茶叶同柴炭,可以赚米半升。那汉子苦央着李妈不再洗衣服:“到了死的日子还是跪!”李妈也就过着未曾经历过的安逸了。然而寂寞!疑心这不是事实,成天闲着。王妈带着孙儿来谈天:“老来的好缘法!”李妈也陪笑,然而不像王妈笑的自然。富人的骄傲,穷人的委随,竞争者的嫉视,失望者的丧气,统行凑合一起。每天,那汉子提着铜壶忙出忙进,然而李妈并不显得几大的欢欣,照例招呼一声罢了。晚上,汉子进城备办明天的茶叶,门口错综的桌椅当中,坐着李妈一人;除掉远方的行人从桥上行过来,只有杨柳树上的蝉鸣。朝南望去,远远一带山坡,山巅黑簇簇,好像正在操演的兵队,然而李妈知道这是松林;还有层层叠叠被青草覆盖着的地方,比河边荒地更是冷静。谣言哄动了全城,都说是王妈亲眼撞见的。王妈很不安:“我只私地向三太 太讲过,三太太最是爱护李妈的,而且本家!”李妈这几日来往三太太很密,反复说着:“人很好,比大冤家只大四岁。……唉,享不到自己儿的福,靠人的!”三太太失了往日的殷勤,无精打采的答着。李妈也只有无精打采的回去了。姑娘们美丽而轻便的衣篮,好久没有放在李妈的茅草房当前。年轻的母亲们,苦拉着孩子吃奶:“城外有老虎,你不怕,我怕!”只有城门口面店的小家伙,同驴子贪恋河边的青草一样,时时刻刻跑到土坡;然而李妈似乎看不见这爬来爬去的小虫,荷包里虽然有铜子,糖果是不再买的了。那汉子不能不走。李妈在这世界上唯一的希望,是她的逃到什么地方的儿子,倘若他没有吃子弹,倘若他的脾气改过来。(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诧异”“叹惜”“愉快”三词,表现了婆子们因李妈没有恪守妇道而震惊、感慨,又因此有了谈资而兴奋的心理。B.李妈在酒鬼丈夫死后能受到人们礼遇和关照,因为她善良慈爱,像“公共的母亲”,更主要的,她是传统秩序的遵循者和维护者。C.王妈造谣李妈和年轻汉子有“出格举动”,导致“三太太失了往日的殷勤”“汉子不能不走”,这正是李妈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D.小说淡化对李妈悲苦命运的正面描写,人物的悲剧性生活事件只散落在情节或画面的缝隙处,叙述者也自始至终未表露自己的态度。6.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意蕴?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6分)7.有人说废名的小说是对“人情美的哀悼”,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二)孔子曰君子求诸已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夫皇极之道,施之于天地,人皆不可须臾离,故孔子曰:“道之不明也,我知之也,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介甫之智与贤皆过人,及其失也,乃与不及之患均,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宋·司马光《与王介甫书》)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议事每不合每:每次。B.于反覆不宜卤莽反覆:(书信)往来。C.贷息钱,鄙事也鄙:卑鄙。D.乃与不及之患均均:平均。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B.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C.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D.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10.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石信中“区区”“某”“窃”,都是表自称的谦辞,运用它们能体现写信者的教养。B.“终必不蒙见察”“百姓之不见保”的“见”字表被动,与“冀君实或见恕”的“见”不同。C.“与王介甫书”意为“写给王安石的信”,古人还常用“鸿雁”“尺素”“锦书”代指书信。D.“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的“用心”有费心、专心之意,与《劝学》中“用心一也”相同。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石明知会遭受众人怨恨非议,依然力行改革,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魄力和改革家的远见卓识。B.面对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派的汹汹言论,王安石借用盘庚迁都的史实表明自己不怕非议坚持改革的决心。C. 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智慧和德行超出了一般人,使得世人无法理解和接受他,最终必然导致变法失败。D.王安石与司马光所持政见不同,以书信往来展开辩驳,但言辞恳切,只谈公事,不泄私愤,展现两人坦荡的胸襟。12.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道之不明也,我知之也,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和陶《归园田居》(其四)苏轼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莫言陈家紫①,甘冷恐不如。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注】①陈家紫:荔枝名品之一。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诗“误落尘网”含有无奈、追悔之情,与结尾“复得返自然”的欣喜相照应。B.陶诗“羁鸟”“池鱼”喻客居在外的游子,借互文形式强化他们对故园的情感。C.苏诗中老人年已八十,远离城市喧闹,幽居在水北,与同辈们一起在山丘玩乐。D.苏诗写老人劝人怀抱荔枝回家,要有酒就喝,看轻钱财,表现他性情的洒脱旷达。14.同写田园山野之乐,陶诗呈现物事之美,苏诗偏重人情之美。请结合诗歌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报任安书》中表明比起财富和尊位,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能为后人称道的句子是“,”。(2)温庭筠《菩萨蛮》中与崔护 “人面桃花相映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3)《青玉案·元夕》中形容女子盛装打扮、满心欢喜地前去参加灯会的句子是“,”。(4)刘克庄在《贺新郎》中巧用双关和拟人手法写出边关战事吃紧、国势危急的句子是“,”。(5)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含蓄表达自己无惧困难、抵抗外敌、收复山河的信念与希望的句子是“,”。(6)《礼记·礼运》中最能体现全社会关爱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①。原始社会晚期以来,随着氏族部落的吞并,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巨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掉甚或吃掉氏族、部落的敌人是原始战争以来的史实,杀俘以祭本氏族的图腾和祖先,更是当时的常礼。因之,吃人的饕餮倒恰好可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准符号。②,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像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在它狞厉可畏形象下,还积淀着一股沉没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社会愈文明,也才愈能欣赏和评价青铜饕餮③。在宗法制时期,它们并非审美观赏对象,而是诚惶诚恐顶礼供献的宗教礼器;在封建时代,也有因为害怕这种狞厉形象而销毁它们的史实。恰恰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宗教观念逐渐凉薄、残酷凶狠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那些体现出历史前进力量的艺术,才能真正为人们所欣赏、理解和喜爱。16.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B.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C.很白亮的一堆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D.让全中国人民彻底摆脱饥饿和贫困。——这就是我的人生理想。1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三、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34年8月,沈忠芳出生在上海,曾经历过战斗最惨烈的淞沪会战。从他记事起,生活就笼罩在日军飞机的轰炸扫射之中。在①的年代,沈忠芳断断续续才读完小学课程。沈忠芳认为,“ 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自己的飞机,一定要打得他们②。”于是,1953年高中毕业时,看到报考目录有北京航空学院,沈忠芳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飞机设计专业。直到学校成立了火箭导弹专业,这让一直把飞机制造作为目标的沈忠芳产生了投身导弹研发事业的想法。仅仅有厉害的飞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厉害的导弹才能真正保卫国家。沈忠芳三次担任导弹研发任务的总指挥。面对关乎国家未来的大事,敢于拍板做决定的人③。沈忠芳每次都能够在看清风险后,理智做出决定并将责任扛在自己肩头。“成功了是集体的,失败了我个人负责。”沈忠芳的“一肩挑”让团队成员们看到了责任与担当,有这样的领头羊,路又怎么会走歪呢?2009年国庆,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亮相阅兵式,观礼台上的沈忠芳热泪盈眶,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用自己的力量来强大我们的民族。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请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五、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五一假期,高一学生小杨放假在家。父亲老杨对小杨说:“今天我们去亲戚家喝喜酒。”小杨说:“我不去了,我要和好朋友聚会。”父亲有点生气地说:“像你这样,连喜酒都不去喝,亲戚都要断了。”小杨说:“断就断呗,反正也不熟悉,平时也不往来。”父亲说:“亲戚往来是必须的礼节。万一哪天有事,我们还要靠亲戚帮忙呢!”小杨说:“这种礼节最烦了,有事我找朋友。”父子俩不欢而散。对于这种断亲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观点。语文期初考参考答案1.DA.“也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无中生有,原文是“如果删去莎翁戏剧里的独白部分;其所叙述的故事依然完整无缺”,没有谈到是否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B.“使故事叙述充满诗意,画面具有流动感”错,原文是“同样是韵文,在《三国演义》《西游记》或《金瓶梅》等小说中不过是人物形象、山川湖海或者云雨私情的渲染和描绘,而整个故事的叙述却在这种当口停格,等到诗意挥发完毕,画面才继续流动”,可见《三国演义》《西游记》中的韵文没有参与到故事的叙述之中,也没有让画面具有流动感。C.“没有融入西方文学那种强烈情感和生命哲学”错,原文是“《红楼梦》里融入的诗词抒情是一种浸润了东方文化特质的诗情。在西方文学中,这种融入了强烈情感和生命哲学的小说作品,所见亦多”,可见《红楼梦》中也融入了强烈情感和生命哲学。 故选D。2.CC.“与西方小说中的‘物象’相似,都贯穿于整个故事中,提示小说的主题”错,原文是“这种以物比兴的手法就一直影响着中国诗歌意象系统的构建,使古典诗歌里的意象含有丰厚的文化意蕴,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和传统的情思指向”“西方小说往往只是将物件赋以某种象征意义,然后将其贯穿于整个故事过程中,使其成为小说的线索,并且不断地以它来提示文章的主题”,可见《红楼梦》韵文的“意象”不同于西方小说中的“物象”,“贯穿于整个故事中,提示小说的主题”只是西方小说中“物象”的作用。故选C。3.D材料一:所谓叙述韵文指的是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所插入的一首首诗作,所谓人物韵文指的是小说中诸种人物所抒写的一次次吟唱。A属于叙述韵文,B属于人物韵文,C属于是叙述韵文。故选D4.①《红楼梦》中的诗词韵文往往寓示着人物命运。《终身误》暗示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人物命运:宝玉虽然娶了薛宝钗,却始终忘不了林黛玉,最终出家;而宝钗只能独守空房,遗憾一生。②《红楼梦》中诗歌意象具有丰富的暗示性,在《终身误》中,“意象”丰富的暗示性得到充分发挥,比兴手法的运用使之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和情思指向。比如“雪”谐音“薛”,指薛宝钗,“雪”的纯洁、洁白,暗喻薛宝钗的高洁和洁身自好;“雪”的清冷暗示宝钗的冷漠和和超然的处世态度。5.CC.“这正是李妈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错误。李妈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旧社会旧的观念,王妈造谣李妈和年轻汉子有“出格举动”,导致“三太太失了往日的殷勤”“汉子不能不走”只是李妈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故选C。6.意蕴:“骄傲”“委随”“嫉视”“丧气”都是对谣言中李妈找到年轻汉子后的否定态度的表现,这句话形容李妈此时得到周围人的否定后内心的寂寞和苦闷。作用:①表现李妈生活的旧时代人们思想的狭隘,衬托李妈悲苦的命运;②为下文详写不同人对谣言中李妈找男人的否定态度和表现做铺垫。7.认同:①城里的几家太太对李妈很是友好,这使李妈并没实在感到穷的苦处,但因为李妈找男人的谣言,太太们成了封建婚姻观念的卫道士,开始冷嘲热讽起来,这种有暖到冷的转变传达出对人情美的哀悼;②太太的女儿、年轻的母亲们以前的友好也随着李妈找男人的谣言就变得疏远,这种由亲近到疏远的转变传达出对人情美的哀悼; ③李妈内心淳厚,与人为善,但命运悲苦,这是对人情美的打击,表达作者对人情美的哀悼。8.BA.每:经常,常常。句意: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B.反覆:(书信)往来。句意: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C.鄙:鄙陋。句意:放款收利息,这是鄙陋的事情。D.均:相等。句意:竟然跟愚者、不贤者的“不及”行为相等。故选B。9.C句意:孔子说:“君子要求的是自己。”您也当自己想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哪里,不可单单归罪于天下的人。“君子求诸己”是一句完整的话,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此句中,“所以致其然者”是“当自思”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C。10.DA.正确。B.“见”字表被动,句意: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老百姓没有被爱护。/“见”,代词,我。句意: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C.正确。D.“用心”有费心、专心之意,句意:这就是我所说费心过了头。/“用心”因为用心,句意:因为用心专一。故选D。11.CC.“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智慧和德行超出了一般人,使得世人无法理解和接受他”错误,司马光认为世人无法理解和接受王安石是因为他的改革的措施有误,跟愚者、不贤者的“不及”行为相等,而不是因为王安石的智慧和德行超出一般人。故选C。12.(1)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乎道义,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2)中庸之道不能被发扬,我是知晓的啊:贤明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明的人达不到它。参考得分点:(1)“为”,因为;“故”,缘故;第一个“度”,计划;第二个“度”,考虑;“义”,合乎道义,“是”,认为是对的。(2)“明”,被发扬;“过”,超过;“及”,达到。参考译文:文本一:答司马谏议书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 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逐一替自己辩护。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 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气是否符合(实际),名气符合实际后,天下之间就没人会去阻拦他了。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陛下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陛下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陛下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文本二:与王介甫书孔子说:“君子要求的是自己。”您也当自己想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哪里,不可单单归罪于天下的人。说到侵夺原有官吏的职权,只能把政治秩序搞乱,您反而以为是治国良法而首先实施;放款收利息,这是鄙陋的事情,您反而作为王道善政而尽力推行;劳役自古都由平民负担,您反而打算征收免役钱,而由官府雇人代为服役。这三项措施,普通的人都知道不适合,而您独自以为可行;并不是您的见识比不上普通的人,而是特意想要建立非同寻常的功业以致忽略了普通人所知道的常识。正大而恰当的治国之道,可以施行于天地之间,人们都片刻不能离开它,所以孔子说:“道之所以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明智的人实行得超过它的限度;愚蠢的人却够不上标准。道之所以不能被人们认识的原因,我知道了:有德行的人要求过高,没有德行的人又要求太低。”您的智慧与德行都超过了一般人,等到其失误的时候,竟然跟愚者、不贤者的“不及”行为相等,这就是我所说的用心过了头。 13.AB.“‘羁鸟’‘池鱼’喻客居在外的游子”错误,“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C.“与同辈们一起在山丘玩乐”错误,“同侪尽丘墟”指同辈的人都已去世,自己的年寿超过同辈。D.“要有酒就喝,看轻钱财”错误,“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意思是老人还请“我”喝酒,也不问“我”有没有钱。故选A。14.陶诗用“开荒”“守拙”句表现农事之简单快乐;以“方宅”四句写出生活环境的宁静,自然景物之纯美;用“暧暧”四句写出农家生活之恬静闲适。苏诗借老人的述说传达人情之美:老人种荔枝,讲陈家紫不如自家荔枝,形象展现老人自豪之感;让诗人吃荔枝,并拿回给儿子吃,表现出老人的热情;要酒不要钱,则体现出老人的疏放之情。15.略16.B文中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A.表示话题的转换。B.表示补充说明。C.表示语意的转折。D.表示总结上文。故选B。17.①战争就是这种最野蛮的手段之一②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③所具有的崇高狞厉之美18.恰恰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宗教观念逐渐淡薄、残酷凶狠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那些体现出历史前进力量的艺术,才能真正为人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原句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应把“宗教观念逐渐凉薄”改为“宗教观念逐渐淡薄”;二是语序不当,应把“欣赏、理解和喜爱”改为“理解、欣赏和喜爱”。19.①战火纷飞②落荒而逃(落花流水)③寥寥无几20.比喻和反问。①把沈忠芳比作“领头羊”,生动的表现出沈忠芳在研发导弹任务中所担任的重要责任和起到的榜样作用,引领中国防空武器的发展。②反问的手法强调了成员对沈忠芳的信任,坚信导弹研发路线的正确,突出沈忠芳的责任与担当。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暑期返校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24 16:10:02
页数:13
价格:¥3
大小:40.6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