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目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或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或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人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我们举的中国人的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 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甚至根本没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如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中文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加以表达的。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一类的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摘编自《中国人的精神》)材料二: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大”,在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云:“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与“有惧”。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工夫。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从人忧慌失据,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他把艰难困苦当 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材料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孕育而成的意识,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这次大考的胜利不能脱离民族精神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质。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之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主权。这不仅没能打垮中国人民,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呼唤人们挺身而出,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正是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的一次次磨难中拼搏奋起。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从耄耋古稀之年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从湖北、武汉当地医院的迎难而上到外省市医疗队的紧急驰援;从广大党员干部的守土尽责到联防联控的人民战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长城。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以伟大梦想精神为航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创新工作方式,发扬奋斗精神。疫情期间,脱贫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摘编自《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抗疫力量》)1.下列对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A.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 板。B.中国的语言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外国人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反而难得多。C.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的,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D.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生活。C.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D.外国的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B.真正的勇者要心系道义,坚守道义,并把困境当作机遇,在困境中修炼自己“勇者不惧”的品格。C.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勇者不惧”的大勇。D.材料三第三段列举名言事例论证了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这三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民族精神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答案】1.A2.D3.A4.论证结构上:文章采用的是层递式结构思路。一至二段阐释“勇”的概念内涵。三至四段分析“勇”的行为特点:有锐气,也有静气。五至六段阐述“勇”的培养方式。论证方法上:引用论证,文章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的格言,体现出中华民族“尚勇”的精神传统源远流长。举例论证,列举夫子困陈、蔡之间,却始终沉着冷静,论述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类比论证,文章末段将玉和“勇者”进行类比,分析了两者在自身品格与磨砺过程上的相似性。5.材料一,重点论证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所以才有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材料二,从概念内涵、行为特点和培养方式三个层面对“勇者不惧”进行了充分论证。材料三,重点论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解析】【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A.“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错,材料一是说中国人“缺乏精确的习惯”,因为“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A.“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错,材料一“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是外国人的一种误解,不是作者观点。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错,材料一是说“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选项说法与此矛盾。C.“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错,材料一是说“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空间,不是所有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选项以偏概全。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因果倒置,材料二夫子困陈、蔡之间,子贡要铭记不幸,而孔子视之为“幸”。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所以才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论证结构上:文章采用的是层递式结构思路。共有六段,一至二段阐释“勇”的概念内涵。第一段由“尚勇”引出“勇者不惧”,强调“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第二段“‘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阐释“勇”的概念内涵。三至四段“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分析“勇”的行为特点:有锐气,也有静气。五至六段“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工夫”“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阐述“勇”的培养方式。论证方法上:引用论证,“《礼记》有云:‘有义之谓勇敢。’”“每临大事有静气”“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文章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的格言,体现出中华民族“尚勇”的精神传统源远流长。举例论证,“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 绝粮。情势危急之下从人忧慌失据,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列举夫子困陈、蔡之间,却始终沉着冷静,论述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类比论证,“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文章末段将玉和“勇者”进行类比,分析了两者在自身品格与磨砺过程上的相似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材料一,“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重点论证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所以才有强大的同情的力量。开头亮明观点,主体部分举例论证。材料二,围绕“勇者不惧”的话题,采用层递式结构。一至二段阐释“勇”的概念内涵。三至四段分析“勇”的行为特点:有锐气,也有静气。五至六段阐述“勇”的培养方式。从概念内涵、行为特点和培养方式三个层面对“勇者不惧”进行了充分论证。材料三,开篇亮明观点“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孕育而成意识,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重点论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然后从五千年文明历史到当代中国展开论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理石鸽子凯尔德·阿贝尔(丹麦)祖母做油煎饼的诀窍是:两磅面粉、一磅砂糖、八个鸡蛋……再放到清油里,现在它们变成淡褐色了,瞧,这就是油煎饼。所有食物上都放满了炒杏仁。我的天哪,还有八天就是圣诞节了!喔,对了,您知道吗,等您盼来了圣诞前夜,也就精疲力尽了。圣诞节那天您就会吃腻了鹅肉,圣诞节第二天,圣诞树的松针撒落一地,圣诞节第三天简直就令人诅咒了。“哼,您倒说得轻巧。”一位愁眉苦脸的姑娘边嘟囔边跨上她的自行车。她小名叫安娜,她的父母都去世了。她对人生的一切都敬而远之,每天坐在商店的收款机前闷闷不乐地工作,日复一日,心如死灰。商店里顾客如潮,人们拥进拥出,采购最后一批圣诞礼品——好一派圣诞良辰的热闹气氛。可是,如果无处享受这圣诞节气氛,那么它来临不来临又有什么两样呢?安娜,那位心情忧郁的姑娘,边骑自行车边这样想。她在车筐里放上一支圣诞蜡烛,朝着教堂墓地蹬去,她要让那些长眠地下的人也知道,现在正是节日。在墓地的门口,她买了一束圣诞节时才开放的郁金香,这束花虽然枝细叶瘦,却顽强地用它那炽烈的颜色引人注目 。安娜要把这几朵插在枝条拂地的松树上,剩下的要点缀大理石白鸽子底座四周围着的镀镍栏杆。其他扫墓人正陆续离去,他们毫不悲戚,愉快而迅速地履行了对故人与往事的义务。这些人掩饰不住脸上迫不及待的神情。安娜肃立在墓前。这块在寒冬中由石砾和玫瑰花组成的方寸之地是她的财产,是她在大地脸上一星星私产。在这块土地下面安葬着催人回首往事的故人,而高悬于大地之上的苍穹却对安娜此时庄重肃穆的仪式无动于衷。安娜怀着悲痛的心情扫了墓,然后坐在长铁椅上陷入沉思。她的脸庞已有些憔悴,从来没有人赠给她礼品。圣诞节并不见得是孩子们的节日,不然也会有她的份的,她向来是一个乖孩子。墓碑之间的空地黑的,只有那只大理石小鸽子散发出洁白的光彩。它真可爱啊!它总是守候在故人与鲜花中间。除了这里,它又何处能去呢。“你不要紧吧?”那只鸽子扬了扬头说,“我心里好难受啊,我独自一个陪伴着这墓地,那碑文我能倒背如流了。你认为这有什么乐趣吗?绝对没有!”安娜一下子目瞪口呆。“是的,你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难受!我这只紧闭双喙的鸽子越来越像一只漫画上的秃鹰了。而你跑到这儿来,拔拔草,松松土,把所有干枯的树叶扫到人家的墓地里,这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一种乐趣罢了!”“鸽子啊,你怎么冤枉人呢!”这是安娜惟一能讲的话。“哼,别把我与你的鸽子混为一谈!我是大理石之身,即使不是大理石鸽子,我也会成为石碑的。我奉劝你赶快回家,你简直令人讨厌。我憎恨那些靠着往事而生存的人,尤其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你这只可恶的鸽子,心眼儿太坏了!”“是的,你说得不错。可你到底是何等人呢?你只不过是人口普查表上的一张照片,近况:未婚,特征:接受不起别人的礼物。”“可是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什么呀。”安娜用戴着手套的手指边擦鼻子边抽泣着说。“没有吗?你知道我在想什么?我想向别人夸夸口。”“喔,这样可不好。”安娜说着抬起眼睛。“不好?……好吧,随你去说吧。我要说的东西的的确确是值得夸耀的,很值得夸口的。它不是别的,而是这大地,整个地球!”鸽子边说边高傲地展开翅膀,它立足不稳,险些栽进后面的扁柏丛里。“可是我要大地有什么用呢?”她说,这时候一泓泪水已含在她的眼里,她几乎哭起来,因为那鸽子在逗弄她。“瞧,你自己瞧!”那鸽子暴躁地叫着。“你既不知道人家送你什么,也不情愿接受人家给你的礼物。实际上,早在许多年前你第一次过生日的时候就得到了它。但是你的父母当时说,对你来说嘛,还是等一等更好。这样一来,地球殷切地等了你多年,它以为你总有一天会想到它的 。然而你却没有,直到现在我再次慷慨大方地把它送给你时,你还是不愿笑纳。它太大了,是不是?放不进抽屉里。你要大地究竟有什么用呢?当然是在它的怀抱里生活,生活——我说的是生活!我的礼物太妙了,简直太美了。好了,他们要关门了,你还是快走吧。你以为我愿意守在这里看着你一整夜吗?”那鸽子再也不吭声,又去聚精会神地默读墓碑上死者的生卒年月和姓名了。在公墓外边,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间充满了音乐和油煎饼,还有用粉红纸包装、彩带缠绕、插着松枝的礼物。所有松树都好像要去参加化装舞会的人们一样,被打扮得异常美丽。安娜,那位郁郁寡欢的姑娘站在那里,双手抚摩着自行车。突然之间,空气变得清新宜人,点心和炒杏仁的气味被净化掉了,那姑娘弯下身去,把手放在大地上说:“谢谢,谢谢,我愿意要你。”当她骑着自行车顺着街道驶去时,那马路说道:“祝你圣诞节快乐!”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手法,如直接描写、内心独白,行动表现、环境烘托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B.安娜去墓地表面上是为了让长眠地下的人知道节日,其实更是在孤独感伤中寻求自我的心理安慰。C.文中写墓地中方寸之地是她在大地上的星星私产,暗示了她一无所有,也她为下文接受大地礼物作了铺垫。D.小说开头结尾都写油煎饼,意在启示人们,人生就是一个闭环,谁也改变不了,抱怨是没有意义的。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郁金香起到了引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B.郁金香枝叶细瘦还隐喻了主人公,是一位贫穷瘦小的女孩子形象。C.郁金香枝叶细瘦照应了圣诞节的时令特征,是寒冬时节。D.郁金香的顽强,反衬了主人的懦弱可怜与无助,能引发读者的同情与怜悯。8.安娜对石鸽子的情感态度与她的人生态度变化密切相关,请简要分析。9.小说让石鸽子、马路开口说话,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答案】6.D7.A8.(1)安娜开始对石鸽子的指责感到委屈、不满;(2)接着安娜对石鸽子的话感到气愤;(3)安娜听了石鸽子的话有所触动;(4)安娜听懂了石鸽子的话,她对人生又充满了信心。9.这是运用的浪漫主义手法。作者大胆幻想,通过奇特的构思,赋予大理石的鸽子和马路以人的灵性,并能先知先觉地开导心情忧郁的主人公明白生活的真谛,形成了一种人、物一体、幻象幻觉的思想境界,充满浪漫主义特色。【解析】【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意在启示人们,人生就是一个闭环,谁也改变不了,抱怨是没有意义的”错。小说开篇描写油煎饼,是为了渲染一种圣诞的节日喜庆气氛,与愁眉苦脸、闷闷不乐的安娜形成鲜明的对比;而结尾再次写油煎饼,暗示安娜的生活态度已经转变,她感受到了节日的美好。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及作用的分析能力。A.“郁金香起到了引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错。关于郁金香的描写只有这一处,它与后面安娜与石鸽子的对话及安娜态度的转变没有关系,因而没有起到引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情感态度的能力。首先找到石鸽子对安娜说的话,然后找出表现安娜态度的句子加以概括。首先,石鸽子说“你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难受!我这只紧闭双喙的鸽子越来越像一只漫画上的秃鹰了。而你跑到这儿来,拔拔草,松松土,把所有干枯的树叶扫到人家的墓地里,这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一种乐趣罢了”,石鸽子的意思是别人扫墓只是履行义务,愉快而迅速;你却迟迟不肯离去,靠着往事而生存,所以你一无所有。我憎恨你这种生活态度,你不能再这样生活了;安娜的态度是“鸽子啊,你怎么冤枉人呢”,可见安娜对石鸽子的指责感到委屈、不满。接着石鸽子说“哼,别把我与你的鸽子混为一谈!我是大理石之身,即使不是大理石鸽子,我也会成为石碑的。我奉劝你赶快回家,你简直令人讨厌。我憎恨那些靠着往事而生存的人,尤其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鸽子的话戳中了安娜的痛点,安娜说“你这只可恶的鸽子,心眼儿太坏了”,她对石鸽子的话感到气愤。然后石鸽子说“是的,你说得不错。可你到底是何等人呢?你只不过是人口普查表上的一张照片,近况:未婚,特征:接受不起别人的礼物”,意思是你的生活刻板、单调、死气沉沉,已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你不敢接受婚姻,也不敢接受别人赠送给你的礼物。你要改变这种孤单无助的现状;这时安娜冷静下来为自己辩解“可是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什么呀”;然后石鸽子说“没有吗?你知道我在想什么?我想向别人夸夸口”“我要说的东西的的确确是值得夸耀的,很值得夸口的。它不是别的,而是这大地,整个地球”,鸽子的意思是你要好好地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时候安娜快要哭了,她说“可是我要大地有什么用呢”。这表明安娜已经开始思考石鸽子的话。最后石鸽子说“实际上,早在许多年前你第一次过生日的时候就得到了它…… 直到现在我再次慷慨大方地把它送给你时,你还是不愿笑纳。它太大了,是不是?放不进抽屉里。你要大地究竟有什么用呢?当然是在它的怀抱里生活,生活——我说的是生活”,石鸽子的意思是要她接受别人的友情,好好地生活;安娜最后的表现是“突然之间,空气变得清新宜人,点心和炒杏仁的气味被净化掉了,那姑娘弯下身去,把手放在大地上说:‘谢谢,谢谢,我愿意要你。’”,她已经听懂了石鸽子的话,她对人生又充满了信心。【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手法的能力。本文中石鸽子能够开口说话,并且成功劝导安娜,石鸽子被赋予人的灵性,如“‘你不要紧吧?’那只鸽子突然扬了扬头说,‘我心里好难受啊,我独自一个陪伴着这墓地,那碑文我能横着、竖着、正着、倒着背诵如流了。你认为这有什么乐趣吗?绝对没有!’”,它先以自己开口抱怨吸引安娜的注意,然后开始逐步引导安娜反思,直到最后成功劝说安娜要懂得感恩,接受友情,好好地幸福地生活下去;马路也一样具有人的特征,“当她骑着自行车顺着街道驶去时,那马路说道:‘祝你圣诞节快乐!’”它能够开口祝福安娜圣诞节快乐;石鸽子、马路开口说话,这应该是作者大胆幻想、奇特构思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作者赋予大理石的鸽子和马路以人的灵性,并能先知先觉地开导心情忧郁的主人公明白生活的真谛。这样的表现手法使得现实世界和思想的幻想世界、人与物融为一体,充满浪漫主义特色。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节选自《墨子·兼爱上》)文本二: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 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节选自《墨子·兼爱中》,有改动)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天下兼相爱兼:兼顾,无差等。B.故不孝不慈亡亡:同“无”。C.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鼓励。D.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之:的。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B.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C.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D.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盗贼,古人注:“盗贼通名,分而言之:则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与现代汉语中“盗”“贼”的释义不同。B.子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对他的尊称,后一个“子”跟“老子”“孔子”“庄子”“孙子”中“子”的含义和用法相同。C.“君说之”与“范增说项羽曰”(《鸿门宴》)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D.室,文中义是指“家”,与杜甫《石壕吏》中的诗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中“室”的意义相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之间,如果不互相亲爱,就会都只为自己着想而损害对方的利益,而这正是祸乱之因。B.大夫和诸侯也都有爱,不过他们只爱自己的封地或封国,不爱他人的封地或封国,所以会互相攻击,互相损害。C.墨子列举晋文公、楚灵王的例子,旨在论证在上位的人有怎样的爱好,则这种爱好就会广泛普及到种种人身上。D.“犹有不孝者乎?”等形成一组排比句,内容集中,对比鲜明,语势酣畅淋漓,语意有非常强的启示作 用。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2)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其故何也?【答案】10.D11.D12.C13.C14.(1)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2)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无义。句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都没有了。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乱了队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达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鼓”是“音”的定语,二者一起作“闻”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左右”是“百人有余”的主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C.错误。高兴,喜欢;游说,劝说。句意:因为君主喜欢这样/范增劝项羽说。D.正确。句意:看待别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样/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旨在论证在上位的人有怎样的爱好,则这种爱好就会广泛普及到种种人身上”错误,这两个事例与勾践的事例一样,旨在论证只要国君把“兼爱”体现在治理政事之中,则人们就会兼爱。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视”,看待;“弟子”,弟弟、儿子;“恶”,怎么,哪里。(2)“期”,满一年;“朝”,朝臣;“故”,缘故。参考译文:文本一: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人与人不相爱。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象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样,谁会盗窃?看待别人就象自己一样,谁会害人?所以盗贼没有了。还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谁会侵犯?看待别人的封国就象自己的封国,谁会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都没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象这样,天下也就太平了。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相互憎恶则会混乱。所以墨子说不能不鼓励爱别人,道理就在此。文本二: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从前越王句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放火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乱了队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达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所以墨子说道:“象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去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种兼爱有什么难施行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将进酒〔唐代〕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注】鼍(tuó)鼓:用鼍皮制作的鼓。鼍:扬子鳄。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绚丽斑斓,有声有色,给读者极强烈的感官刺激。B.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这里意为“劝酒歌”。此诗通过大胆诡异的想象力,直抒胸臆表达对人生苦短的哀叹。C.诗歌结尾笔锋突转,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用人间乐事极力地反衬出死的可悲。D.作者写花瓣随风如雨而落,真是令人目眩神迷的美。但每一秒的美丽,都是以死亡为代价的。何等奢侈的美丽。16.前五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15.B16.这首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绚丽斑斓,有声有色,给读者极强烈的感官刺激。诗歌运用列锦的表现手法,“琉璃钟”“琥珀浓”“真珠红”“烹龙炮风”“罗帏绣幕”,作者将一系列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生动、鲜明的画面感,拓展了读者联想的空间。【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直抒胸臆”错,此诗借助场面描写(酒宴)、景物描写(桃花)、历史典故(刘伶)来抒发感情,而非直抒胸臆。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前五句“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极力描写缤纷绚烂的宴饮歌舞场面,有声有色,极具画面感,让人目不暇接。明净的琉璃杯中,斟满琥珀色的美酒,淅淅沥沥槽床滴,浓红恰似火齐珠,煮龙肝,爆凤髓,油脂白,点点又似泪珠涌,锦乡帷帘挂厅堂,春意浓浓。运用列锦的手法,物象之间没有动词连接,就像一组蒙太奇镜头,将画面与画面按照内在逻辑顺序一一呈现出来。杯、酒、滴酒的槽床……这些具体意象的相继出现,描绘了一场华贵丰盛的筵宴。这种省略叙写语言的手法,不但大大增加了形象的密度,同时也能启迪读者活跃的联想。(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老子》四章中用无论多么高大的楼台都是从一筐土开始筑起的作比喻,来说明事物的发展都是从小到大逐步形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衣》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情形。(3)《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归途艰难和遥远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九层之台②.起于累土③.修我甲兵④.与子偕行⑤.斜月沉沉藏海雾⑥.碣石潇湘无限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累、偕、藏、碣、潇、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成都乘车出发的时候还是的天气,但是来到峨眉县就见蒙蒙细雨而来,远远望见的峨眉山在云里雾里,真像含愁的美人一样凝眉双锁。是秋天了,绿暗红稀,雨里的峨眉特别显得萧索;山上游客也很少。由于我们来迟了一步,使这八天上山下山的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清音阁下面就是峨眉山最幽静的去处双飞桥,但见“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两条石桥下面的黑、白二水而来。两水当中的牛心石和奔泻下来的急流激起白浪如雨,溅到石上的杉树枝头,凝聚了一层冰花;道旁的幽邃,遮天的峭壁,都能找到十二年前的痕迹。水流过牛心石,水势便缓下来,雷鸣一般的声音也低下来;水清得可以看得清楚水底的白色的石子。即使在夏天,这里的水也清凉得叫人打战。现在已是秋天了,但是趁着忽然从云里伸出来的一缕阳光。我还是跳到水里去洗澡去了。好凉啊!好凉啊!可是又是那么爽快!这种清凉的,叫人头脑清醒的感觉我到今天——过了四个月之后还能感觉得到。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秋高气爽缠缠绵绵若隐若现风驰电掣B.阳光明媚缠缠绵绵藏头露尾龙腾虎跃C.秋高气爽弥天盖地藏头露尾风驰电掣D.阳光明媚弥天盖地若隐若现龙腾虎跃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来迟了一步,使这八天上山下山的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B.由于我们来迟了一步,这八天上山下山的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C.我们来迟了一步,这上山下山的八天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D.由于我们来迟了一步,使这上山下山的八天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B.“卖布——卖布嘞,卖布——卖布嘞!”这开头一句他唱得很有声势,在早晨清澈的空气中,货郎跑遍园中的每一个角落。C.要夸张,要断言,要一遍遍重复,绝不能讲理去证明什么——这是公会上的演说家都知道的说话技巧。D.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答案】18.D19.C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①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阳光明媚:形容天气晴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句中强调天气晴朗,故选用“阳光明媚”更恰当。②弥天盖地:布满天空,盖遍大地。形容来势很猛。缠缠绵绵:形容萦绕不止。句中突出雨势迅猛,故选用“弥天盖地”更恰当。③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故意藏一点儿露一点儿,不完全表露出来。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句中陈述对象是峨眉山,故选用“若隐若现”更恰当。④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闪电一样快。龙腾虎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句中形容水流很快,但也不至于“风驰电掣”这么夸张。故选用“龙腾虎跃”比较合适。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二:一为表意不明,“八天上山下山”可以理解为“八天中的每天都上山下山”,也可理解为“上山下山共八天时间”,应改为“这上山下山的八天时间”,排除AB。二为成分残缺,“由于……使”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任删其一,排除D。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原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A.与原文中的破折号都表示补充说明。B.表示声音延长。C.表示总结上文。D.表示语意转折。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可以想办法种点儿菜。”以往,这句话总用来形容中国人的“种菜情结”。当下语境中的种菜,已不是长辈的专属,①。对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时尚性是当今阳台种菜的第一位。“今天,你种菜了吗?”成了都市流行寒暄语。不少年轻人还将阳台种菜视为一种自我减压的方式,小阳台成为“桃花源”。阳台虽小,但在方寸之间,与泥土、种子相处,②,放松身心,享受难得的田园时光。“阳台种菜”是一种精神寄托,种下的是“希望”,盛开的是“诗与远方”之芬芳。因为有了阳台种菜,庸常的生活也多了许多期待。当然,在住宅小区的阳台种菜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毕竟城市空间人口密集,楼上楼下邻居因为阳台浇菜渗水而争吵的现象时有发生。③,是建设“阳台菜园”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家和邻居共享瓜果之乐。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B.“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C.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D.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D22.①而成为城市年轻人的时尚②能让人缓解压力③不影响邻里关系(邻居和他人)【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代词的用法的能力。题干中的“你”是泛指,没有具体指代某人或某物。A.“你”是特指,指周萍。 B.“你”是特指,指祥林嫂。C.“你”是特指,指水生。D.“你”是泛指,没有具体指代某人。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对应上文“已不是”,下文应用“而是”,结合下一段首句“对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时尚性是当今阳台种菜的第一位”可知,此处是说“种菜已成为城市年轻人的时尚”,故此处可填“而成为城市年轻人的时尚”。第②处,上文说“不少年轻人还将阳台种菜视为一种自我减压的方式”,下文“放松身心”则是压力得到缓解的结果,故此处应填“能让人缓解压力”。第③处,上文说楼上楼下邻居因为阳台浇菜渗水而争吵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建设‘阳台菜园’的先决条件”是应解决好邻里关系问题,故此处可填“不影响邻里关系(邻居和他人)”。(三)语言文字运用Ⅲ(本题共1小题,5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运动员体能包含多种要素,项目不同表现不同,举重主要比力量,长跑主要比耐力,体操需要超强的柔韧性,羽毛球则看重协调能力。研究表明,在由影响竞技体育成绩的各种因素组成的金字塔中,最基础的底部是基础体能,往上是专项体能,再往上是专项技术,最上面才是竞技成绩。体能储备充足,有利于运动员保持稳定的竞技水平,从而延长运动生涯。一些优秀运动员,平时体能和身体素质训练大概占总训练量的70%。因此,运动员体能达标的要求,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三个句子构成整句。每句不超过10个字。【答案】①体能表现各有特点②体能储备应该强化③体能训练必须达标【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概括要点的能力。第一段的核心句是“运动员体能包含多种要素,项目不同表现不同”,可概括为:体能表现各有特点;第二段的核心句是“体能储备足,有利于运动员保持稳定的竞技水平,从而延长运动生涯”,可概括为:体能储备应该强化;第三段的核心句是“要求运动员体能达标,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可概括为:体能训练必须达标。概括时注意字数限制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但是,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士不可以不弘毅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每读《论语》至此,总是掩卷长叹,眼前浮现出闻一多那置生死于度外的慷慨演讲,王荆公那“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言壮语,以及鲁哀公那“终没吾世,不敢以儒为戏”的由衷感叹。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朝闻道,夕死可矣”。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士子,就是在这样的召唤与鞭策中前赴后继地走上了那条求道而又殉道的悲壮而又光辉的道路。  面对任重而道远的情况,有的人忍辱负重,跨越一个个沟壑,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艰辛而完满的句号。勾践遭受亡国之痛,却能卧薪尝胆;司马迁遭受宫刑,却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古代女将花木兰,承担起替父从军的责任,还成为了将军;宋濂担起求学的责任,手冻僵也要继续,一日三餐,只吃两餐,且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无慕艳意;焦裕禄明知兰考是个有名的穷县,却毅然决然来到这里当县委书记;马丁·路德·金多次受到死亡威胁,几乎在监狱度过半生,却仍然初心不改;海伦·凯勒盲聋哑,却以自己坚强的意志书写了人生华章。这些人中,哪一个不是忍辱负重,哪一个不是负重前行?从这个角度讲,他们都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勇士,都是值得我们点赞的“弘毅”之“士”。然而有的人不堪忍受背负责任的沉重,遗憾地给自己的生命草草地画上了充满悲情的叹号。日本颓废派作家太宰治在其作品《人间失格》中写道:“生而为人,我很遗憾。”为什么要遗憾?太宰治的遗憾, 是在认清了人之本性和社会现实中的虚假、黑暗与冷淡之后的遗憾,他多次自杀未遂,最终还是自己结束了生命,这也许就是不堪重负倒下的例子吧。他的生命止步于重负之下,然而,认识到现实残酷的人不止他一个,为什么他不堪重负而选择了绝路呢?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跨越千年的梦幻,绽放精彩的魅力,我们很幸运,赶上了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在“中国梦”的引领下走向辉煌的时代。站在新时代的门槛前,长城在我们脚下延伸,黄河在我们胸中沸腾,星火为了夜,木柴为了光,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勇敢担起重担,不怕路途遥远,不畏流血流汗,才铺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大道。而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作为21世纪的“00后”,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同时也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充满考验的时代。复杂多变的局势需要我们勇担责任,为“中国梦”增添色彩。那么,就让我们以“焦裕禄”们为榜样,接过前辈手中的大旗,也汲取前辈们“弘毅”的力量,做一个合格是“弘毅”之“士”,承担起属于我们的时代重任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由材料和任务两部分组成。第一则材料是《论语》中曾参的话,讲的是君子必须要宽宏坚毅。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这句话要求君子应抱负远大,意志坚强,重点是“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弘毅”的原因。这是初中教材必背内容,对考生来说没有理解难度,但考生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材料,应在此基础上开放,进一步思考青年一代当今之“士”的使命和担当,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的成长、成才路,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没有哪一个能够一蹴而就,因而“士”必须要意志坚强,背负重任,奋然前行于漫漫征途。第二则材料是来自《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的一段话,结合“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以及“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我们可以体会到焦裕禄当时的压力,也能够感受到他的决心。再联系焦裕禄在兰考的事迹,我们不难发现,焦裕禄就是“弘毅”之士的典型代表,他践行了《论语》当中的这句话,是“士”的好榜样,也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好榜样。据此,考生应围绕第一则材料立意,作文的立意中应包含这几个要素:勇担重任,意志顽强,心系国家,不断奋进。还应当在第二则材料的引导下思考什么叫做“弘毅”,并“结合当前社会现实”思考应当如何做到“弘毅”,如何做一个像焦裕禄一样的“弘毅”之“士”。立意:1.青年要有承担重任的勇气。 2.争做“弘毅”之“士”,书写奋斗华章。3.国奋斗,任重道远。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23 18:30:01 页数:21
价格:¥2 大小:55.1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