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上饶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部分高中学校3月第一次大联考高二语文考试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和下册第一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绘画、园林、建筑、戏曲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艺术浸润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天,充分开掘传统艺术宝库,发挥传统艺术的美育功能,对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构筑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艺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丰厚土壤,既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传统艺术更是种类多样,特色鲜明。以历史悠久的中国书法为例,它通过篆、隶、楷、行、草等不同形态的书体,通过点线变化、字形组合、章法布白,展现神采气韵和节奏律动,显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传统书法融汇汉字之美、书者情感和中华美学精神,深受中国人喜欢,成为活在当下的文化遗产。中国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被称作世界三大古戏剧。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中国戏曲历经千余年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一直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长久以来,许多经典剧目通过“形于美”“动于情”“达于礼”“致于和”来实现其社会功能,它们在主题意蕴上弘扬正气,褒奖忠义,鞭挞丑恶,观众能通过这些剧目观照现实生活中的忠与奸、美与丑、善与恶,从而明辨是非,通情达理。可以说,中国传统艺术凝结着历代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心血,是对现实生活体验和认知的凝练升华;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开掘传统艺术的丰富矿藏和深厚内涵,不仅要看到传统艺术的艺术价值,也要看到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看到传统艺术背后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传统艺术成为涵养当代中国人心灵的重要源泉。(摘编自龙开胜《充分发挥传统艺术的美育功能》)材料二: 如今,美术不再只是启迪心灵、提升修养的纯艺术,更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美术正成为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的“有为之学”。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段村镇的横坡村,1平方公里的土地“挤”着两山五岭九条沟。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四校师生深入这个山圪梁上的小村庄,以设计创新来改造传统民居,在保留老窑洞风貌的同时,引入必要的现代生活设施,使一孔孔老窑洞旧貌换新颜。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深入研究当地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通过设计创新激活当地传统文化,并将特色元素融入服饰、包袋等产品设计中。这些产品在伦敦设计节上一经亮相,便大受欢迎,许多样品被外国观众一抢而空。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传统和资源,以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自觉实践。漫步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艺术街,提升改造后的沿街建筑外墙焕然一新。每栋建筑都披上了彩绘“外衣”,其中不乏罗中立、庞茂琨等名家的美术作品。新建的艺术廊,既是贴近生活的展陈空间,又是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使居民和游客都能更近距离地感受黄桷坪浓厚的艺术气息与创造活力。在各地,越来越多美术工作者将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融入城市规划和景观营造。北京城市色彩规划设计、雄安新区“城市家具”规划设计、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等千余项大型城市设计项目,让都市生活更加缤纷多彩。一批美术工作者将满足人民的实际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设计创新。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国家级设计类展览——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上,从新型可变编组动车组工业设计,到超薄智能键盘设计,再到能感知人体温度、湿度而做出相应响应的服装设计,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设计领域的新理念、新产品,更能深刻感受到中国设计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不断增强原创能力,持续为人们生活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与美学引领的新风尚。纵览我国工业设计领域“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的参赛作品,同样可以发现,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审美的时空界限,带来全新的价值观照。当代中国设计在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美术工作者以火热的激情、优质的艺术与设计资源,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探索出“自然建造”“生态织造”等设计新方法,总结出“山水城乡”四方融合、“文教商旅”四维联动等发展新模式,找到了艺术设计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社会发展的现实路径。(摘编自高世名《满足审美新期待服务美好新生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结晶,浸润涵养了无数中国人,我们充分开掘传统艺术宝库的目的就是构筑当代人的精神家园。B.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戏曲虽然历经千余年,但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观众能通过戏曲观照现实生活,从而明辨是非,通情达理。 C.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中国美术正成为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的“有为之学”,在改造传统民居等方面可大显身手。D.美术工作者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探索出一些设计新方法,总结出一些发展新模式,找到了实现审美效果的现实路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受国人喜欢的中国传统书法融汇了汉字之美、书者情感和中华美学精神,现在依然具有价值。B.“形于美”“动于情”“达于礼”“致于和”等特点是中国戏曲历经千余年仍然活跃的关键。C.老窑洞在经过大学师生的设计和改造后旧貌换新颜,表明中国美术在新时代可以助力乡村振兴。D.美术设计被应用于新型可变编组动车组工业设计等领域,能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上发挥作用。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融合传统美术与舞台艺术特点,合力呈现出山水画的无穷诗意。B.国家博物馆综合运用图像、文字、视频、新媒体等手段表现中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内容。C.在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舞蹈《立春》惊艳全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D.我国某美术与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学子设计的服装获国际大奖,将投入生产并投放市场。4.在很多重要场合,中国人有张贴对联的习惯。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5.如何让中国美术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上发挥作用?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C2.B3.D4.①对联既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的具体体现,又具有喜庆色彩和教育意义,中国人在很多重要的场合都会张贴对联。②对联书法有艺术魅力,还融汇了汉字之美、书者情感和中华美学精神,深受中国人喜欢。5.①美术工作者要将满足人民的实际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来推动设计创新。②美术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实际,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重大活动之中。③相关部门在举办相关活动和推进相关工作时,要倾听美术工作者的意见,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我们充分开掘传统艺术宝库的目的就是构筑当代人的精神家园”错误,原文是说“今天,充分开掘传统艺术宝库,发挥传统艺术的美育功能,对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构筑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理解为“充分开掘传统艺术宝库”对于“构筑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并不能表明“充分开掘传统艺术宝库”的目的就是“构筑当代人的精神家园”,选项曲解了 文意。B.“观众能通过戏曲观照现实生活,从而明辨是非,通情达理”错误,原文说“许多经典剧目……它们在主题意蕴上弘扬正气,褒奖忠义,鞭挞丑恶,观众能通过这些剧目观照现实生活中的忠与奸、美与丑、善与恶,从而明辨是非,通情达理”,原文是说“许多经典剧目”,选项扩大了范围。D.“找到了实现审美效果的现实路径”错误,原文是说“……找到了艺术设计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社会发展的现实路径”。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等特点是中国戏曲历经千余年仍然活跃的关键”错误,选项于文无据,根据原文意思,“中国戏曲历经千余年仍然活跃”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美术不再只是启迪心灵、提升修养的纯艺术,更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美术正成为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的‘有为之学’”。A.内容仍停留在美术“启迪心灵、提升修养”的作用上;B.内容仍停留在美术“启迪心灵、提升修养”的作用上;C.说的是舞蹈节目,没有涉及美术。D.获奖的服装将投入生产并投放市场,这里服装设计不仅是艺术,“更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生活常识,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同时,对联也有自我勉励或劝勉他人的作用,故又具有教育意义,然后结合材料一“中国传统艺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丰厚土壤,既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传统艺术更是种类多样,特色鲜明。以历史悠久的中国书法为例……,展现神采气韵和节奏律动”可知,对联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的具体体现,所以中国人在很多重要的场合都会张贴对联。“以历史悠久的中国书法为例……显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传统书法融汇汉字之美、书者情感和中华美学精神,深受中国人喜欢,成为活在当下的文化遗产”,对联书法有艺术魅力,还融汇了汉字之美、书者情 感和中华美学精神,深受中国人喜欢。【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结合“一批美术工作者将满足人民的实际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设计创新”分析,可概括为:美术工作者要将满足人民的实际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来推动设计创新。结合“美术工作者以火热的激情、优质的艺术与设计资源,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分析,可概括为:美术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实际,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重大活动之中。结合“美术不再只是启迪心灵、提升修养的纯艺术,更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美术正成为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的‘有为之学’”“新建的艺术廊,既是贴近生活的展陈空间,又是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使居民和游客都能更近距离地感受黄桷坪浓厚的艺术气息与创造活力。在各地,越来越多美术工作者将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融入城市规划和景观营造”分析,美术的作用日益重要,美术工作者的贡献不容小觑,故相关部门在举办相关活动和推进相关工作时,应该多倾听美术工作者的意见,提供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落难寻母口李准李麦和长松等十几家人,来到寻母口时,已经入秋了。虽然赤杨岗离寻母口不到一百里地,他们在路上却走了一个多月。黄河发水后,遍地都是支流,再加上涨涨落落,木筏根本无法走。出来没几天,他们就把木筏卸了,用木料在当地换了点粮食,开始从旱路走。一路上也不知蹚了多少条河,过了多少渡口,到了寻母口时,各家的家具、衣服差不多在路上都被变卖光了。到了寻母口后,他们把小车、挑子扎在一座破龙王庙里。这里是难民聚集的地方。李麦他们来到时,这里已经住着几十家往西待渡的难民。天亮先到渡口打听了一下。听撑船的说:渡口上已经半个月不让过难民了。船都忙着运货物,船价高得吓人。一个卖馍的从西岸来到东岸,就要花两块钱。船只虽然是拨来接送难民的,却被河防军队霸占着走私运货。小孩子们向街上跑着,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他们看着街上那些黄焦的油条和雪白的包子,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李麦上街转了一圈,她看着人来人往像流水一样,商店里到处都是货物。心里想:看来这里还能混,当下顾嘴要紧。她转到一家旅店门口。看见十几个跑单帮的商人,骑着满载布匹和棉纱的自行车来到门口。旅店的掌 柜热情地向他们招呼着:“住店吧!到里边!到里边!有茶水,有洗脸水!”那几个跑单帮的商人,进到旅店里看了看却又出来了。只听他们说:“太脏了!被子跟卖油条盖的一样!”旅店掌柜忙解释着说:“不脏啊,那都是浮灰,拍拍就掉了!”几个跑单帮的也没理他。他们说:“走,到河沿看看!”说着都骑上自行车一溜烟走了。旅店掌柜看着生意跑了,眨巴眨巴眼睛说:“才赚了几个钱,还讲究哩!”李麦这时走过来说:“这位掌柜的,我想打问个事,你这里边拆洗被子不拆?”旅店掌柜打量她一眼问:“你是哪里人?”李麦说:“我们是逃荒过来的难民,专门管拆洗被子。当天拆洗当天做好,不耽误您的生意。您要拆洗了,我们就来拿。”旅店掌柜听说当天能送来,就动了心。他说:“拆一条被子多少钱?”李麦说:“您随便。我们这都是逃荒出来的。您权当行好。给多少我们都不争。被子拆洗好您看就是了。”旅店掌柜看她说话实在,就说:“这样吧,一条被子二斤面。洗五条被子再给一条肥皂。你看行不行!”李麦说:“行。你说多少都行。我们明天来取被子吧!”旅店掌柜想了一下说:“你现在就捎走五条吧!天黑前送来。”李麦把被子扛回龙王庙,把情形和杨杏、王跑家、凤英等讲了讲,大家都高兴地拆起被子来。李麦交代她们一定要把被子洗干净,活做好。她说:“咱们到一个生地方,头三脚难踢,全凭一个实在。”几个妇女在河滩里把被子洗好晾干,拣了八条干净席子铺在地上套了套,晌午过后就给旅店送了去。旅店掌柜看她们把被子洗得雪白,心里高兴,给她们称了十斤面,又让她们背回十条被子。龙王庙里有了这十斤面,各家的锅底下又冒烟了。妇女们看有了营生,走路也有劲了,说话也有音了,到了晚上,大家围在一块商量怎么办。长松、春义和王跑等几个男的也到街上转了转。他们看着这个渡口眼花缭乱的生活,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里没有地种,能干啥呢?长松说:“咱在这个地方不行,卖个开水也得张嘴吆喝!咱张不开嘴。”王跑说:“我看好了点事。到东大路上赶脚。反正我有条驴。”徐秋斋说:“你不怕,王跑,你还会个木匠手艺,在这里木匠还能闲住?我明天也上街,把我的卦摊摆出来。”天亮说:“算了吧,大爷,兵荒马乱的谁还算卦?”徐秋斋说:“咳,越是这年景,问吉凶的人越多。好歹还能赚个馍吃。”春义抱着头没吭声,他深深感到自己在这里是“百拙无一能”。蓝五也叹了口气说:“我到这儿,真是老水牛掉在井里边——踢腾不开了!”李麦说:“咱们不要发愁,明天我再到街上瞅瞅。是鸡都带着两只爪,是人都长着两只手。只要不怕出力,还能顾不住个嘴?咱出来门,头一条就是不能脸热怕丢人!你就是打个小工,也得张嘴问问喊喊。要不你在街上转一百圈,人家也不知道你是干啥的。在这集镇码头上混,全凭一个嘴勤腿勤。咱们大伙都要打起精神干,能积攒点粮食,咱们就能上路了。”申奶奶也有点精神了,她说:“天亮他娘,这些小孩们也得给他们安排个营生,能吃在外,就省在家,明天我领着他们到街上要饭去。你们各家都给自己孩子准备个篮子,准备个碗。” 李麦说:“婶子,也好,明天你就领着他们去吧!反正要一口得一口,要饭碗孩子们该拿也得拿。”夜里,一群孩子围着申奶奶。申奶奶给他们讲着要饭知识。她说着:“……到那些饭摊子前要饭的时候,向买饭的要,别向卖饭的要。要饭得先学会喊叫,比如见年纪大一点的人,就说:‘行行好吧!大爷!’‘给俺一口吧!大爷!’见年轻一点的就喊大叔,见老婆们,就喊奶奶,年轻一点,盘着头的就喊婶子、大娘,没盘头留着辫子的,喊人家个姑姑……另外要的时候,要学得有眼色一点。等着人家快吃完了,也快吃饱了,再把碗伸过去,他剩一点就给你了。人家刚买了一盘包子,一碗面条还没有吃,你就伸着去要,人家就不会给咱了!……”申奶奶一句一句地教着这些孩子们。孩子们瞪着小黑眼珠用心地听着。他们像上课听讲一样,不过这个课的内容既不是加减乘除,也不是“人之初,性本善”……(有删改)[注]《黄河东流去》以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黄河水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1938年到1948年经历的深重灾难。本文为节选内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塑造了那个时代饱受磨难贫苦百姓群像,李麦、徐秋斋、长松、春义和王跑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共性突出,缺少个性。B.李麦上街转悠,她在旅店门口看到客人因嫌弃被子太脏而走了,就请求掌柜给她拆洗被子的机会,她的处境打动了掌柜。C.小说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李麦看到商店里到处都是货物后,“看来这里还能混”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她的精明。D.申奶奶准备领着孩子们到街上要饭去,让各家给孩子准备个篮子和碗,申奶奶一句一句地教着这些孩子们一些要饭知识。7.关于文中李麦和长松等十几家人逃难到寻母口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麦和长松等十几家人一起逃难,赤杨岗距寻母口的路程不到一百里,他们却走了一个多月才来到寻母口,此时已经入秋了。B.逃难路上木筏不管用,他们就把木筏卸了,用木料换粮食,开始走旱路。到了寻母口时,各家的家具、衣服差不多被变卖光了。C.到了寻母口后,他们聚集到龙王庙里,这里已经住着几十家难民,他们将和这些难民在此安营扎寨,准备长期居住下去。D.黄河发水后,支流遍地,逃难的百姓成群结队,河防军队却不顾难民死活,趁机把拨来接送难民的船只霸占着走私运货。 8.有评论家认为《黄河东流去》的语言“带有河南农村的乡土气息,而淘洗了过于生僻粗野的东西”,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小说的语言特点。9.《黄河东流去》荣获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李准在卷首写道,“是想在时代的天平上,重新估量一下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小说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生命力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D7.C8.①从整体上看,小说语言通俗,多用口语,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②在叙述语言上,采用经过加工的口语,如“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生动活泼,优美精巧。③在人物对话上,多用生动形象的口语,还引用一些方言和俗语,如蓝五的“我到这儿,直是老水牛掉在井里边——踢腾不开了”,李麦的“头三脚难踢”“是鸡都带着两只爪,是人都长着两只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趣味性。9.①中华民族有极为顽强的求生能力和生存智慧。到了寻母口后,李麦在街上善干观察,捕捉机会,很快找到拆洗被子的活,挣到十斤面,让各家锅底下又冒烟了;王跑准备赶脚,徐秋斋要摆卦摊。②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有坚强不屈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李麦找到活后和大家一起干,春义和蓝五为营生发愁时,李麦鼓励大家要打起精神干;为找活计大伙互相商量和鼓励,申奶奶要带领孩子们到街上要饭。【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A.“缺少个性”说法错误,通过文中对李麦、徐秋斋、长松、春义和王跑等人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如李麦泼辣能干、长松老实内向等,所以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有共性,也有个性。B.“她的处境打动了掌柜”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旅店掌柜听说当天能送来,就动了心”“旅店掌柜看她说话实在……”可知,是她的诚恳和实在打动了掌柜。C.“小说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说法错误。应是小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C.“他们将和这些难民在此安营扎寨,准备长期居住下去”说法错误。结合原文“李麦他们来到时,这里已经住着几十家往西待渡的难民”可知,这些难民在此是暂住;另外说他们“准备长期居住下去”于文无据。故选C。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从整体上看,小说语言通俗。由文中“看来这里还能混,当下顾嘴要紧”“您权当行好。给多少我们都不争”“我看好了点事。到东大路上赶脚”等句子中的“顾嘴”“权当行好”“赶脚”等用词可以看出,小说多用方言口语,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叙述语言生动活泼,优美精巧。如“他们看着街上那些黄焦的油条和雪白的包子,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用“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孩子们因饥饿而对食物产生的强烈渴望。人物对话多用生动形象的口语,引用一些方言和俗语,展现出河南农村的乡土气息。如“蓝五也叹了口气说:‘我到这儿,真是老水牛掉在井里边——踢腾不开了’”用俗语的方式生动地写出了他在新环境中的迷茫和不适应;“李麦说:‘……是鸡都带着两只爪,是人都长着两只手……’”“咱们到一个生地方,头三脚难踢,全凭一个实在”,通过方言化的俗语形象地刻画出了主人公李麦的能干。这样的语言既富有趣味,又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文中“黄河发水后,遍地都是支流,再加上涨涨落落,木筏根本无法走”以及文下注解可知,小说是以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老百姓生活的饥寒交迫,但从文中“他们就把木筏卸了,用木料在当地换了点粮食,开始从旱路走。一路上也不知蹚了多少条河,过了多少渡口,到了寻母口时,各家的家具、衣服差不多在路上都被变卖光了”“心里想:看来这里还能混,当下顾嘴要紧”等内容可以看出,老百姓们有着极为顽强的求生能力;由文中“旅店掌柜看她们把被子洗得雪白,心里高兴,给她们称了十斤面,又让她们背回十条被子”“王跑说:‘我看好了点事。到东大路上赶脚。反正我有条驴。’徐秋斋说:……”可以看出,他们也有着强大的生存智慧。由文中“李麦把被子扛回龙王庙,把情形和杨杏、王跑家、凤英等讲了讲,大家都高兴地拆起被子来。……几个妇女在河滩里把被子洗好晾干,拣了八条干净席子铺在地上套了套,晌午过后就给旅店送了去”“咱们大伙都要打起精神干,能积攒点粮食,咱们就能上路了”“申奶奶也有点精神了,她说:‘天亮他娘,这些小孩们也得给他们安排个营生,能吃在外,就省在家,明天我领着他们到街上要饭去’”等内容可知,李麦找到活后是带领妇女们一起干的;春义等人为营生发愁时,李麦积极鼓励大家,为他们鼓动干劲儿;连上了年纪的申奶奶也要带领孩子们出一份力,不吃白食。这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坚强不屈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既见,太后怒骂之曰:“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侧长御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及莽改号太后为新室文母,绝之于汉,不令得侍元帝。堕坏孝元庙,更为文母太后起庙,独置孝元庙故殿以为文母篹①食堂,既成,名曰长寿宫。以太后在,故未谓之庙。莽以太后好出游观,乃车驾置酒长寿宫,请太后。既至,见孝元庙废彻涂地,太后惊,泣曰:“此汉家宗庙,皆有神灵,与何治而坏之!且使鬼神无知,又何用庙为!如令有知,我乃人之妃妾,岂宜辱帝之堂以陈馈食哉!”私谓左右曰:“此人嫚②神多矣,能久得祐乎!”饮酒不乐而罢。自莽篡位后,知太后怨恨,求所以媚太后无不为,然愈不说。莽更汉家黑貂,著黄貂,又改汉正朔伏腊日。太后令其官属黑貂,至汉家正腊日,独与其左右相对饮酒食。太后年八十四,建国五年二月癸丑崩。三月乙酉,合葬渭陵。太后崩后十年,汉兵诛莽。司徒掾班彪曰: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③。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选自《汉书·元后传》,有删改)【注】①篹,同“馔”,安排食物。②嫚,轻视,轻慢。③新都,王莽被封为“新都侯”。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B.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C.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D.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便利时”与“因利乘便”(《过秦论》)两句中的“乘”字含义相同。B.“狗猪不食”与“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C.“绝之于汉”与“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义不同。 D.癸丑,干支名称,可用来纪年、纪月、纪日,这里是纪日,后一天是甲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莽即位后,指使安阳侯王舜向太后传达其意,请求太后交出传国玺。太后先是拒绝了,后在王舜的劝说下答应了其请求。B.王莽将太后的尊号改为新室文母,毁坏了孝元皇帝的寝庙,重新给文母太后修建寝庙,命名为长寿宫,这引起了太后的不满。C.王莽在长寿宫摆设酒宴,请太后前去。太后看到孝元庙不堪入目的破败景象,感慨万千,认为王莽轻慢她,最后不欢而散。D.王莽篡汉后,更改了汉家侍中穿黑貂的制度,侍中都身着黄貂。太后反对这种做法,心念汉朝,让自己的手下人都身穿黑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②自莽篡位后,知太后怨恨,求所以媚太后无不为,然愈不说。14.对孝元后的一生,司徒掾班彪进行了怎样的总结和评价?请简要说明。【答案】10.A11.B12.C13.①太后听到王舜说得很恳切,唯恐王莽胁迫自己,就拿出传国玺,扔在地上给王舜。②王莽自从篡夺皇位以后,知道太后心中怨恨,就寻求奉承太后的办法而没有不做的(或就寻求了一切奉承太后的办法),然而(太后)越来越不高兴了。14.①孝元后经历了汉朝四代天子,母仪天下,在位六十多年。②孝元后的弟弟们相继掌权,把持朝政,封侯拜将,最终新都侯王莽篡权夺位。③孝元后手握一方传国玺,不想交给王莽,孝元后只有妇人之仁,却不懂治国之道,十分可悲。【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更改了历法和服饰车马制度,也就应当自己制作国玺,传之万代,为什么还要这方亡国而不吉祥传国玺,而来求得呢?我是汉家的老寡妇,快要死了,想和这方传国玺一同下葬,你们最终拿不到它!“服制”,服饰车马制度,固定词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C。“我汉家老寡妇”,为判断句,二者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A.“乘便利时”中的“乘”,趁着,利用。句意:利用便利条件和时机。“因利乘便”(《过秦论》)中的“乘”,趁着,利用。句意:凭借有利的形势。B.“狗猪不食其余”中的“食”,动词,吃。句意: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中的“食”,通“饲”,喂。句意: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两句中的“食”字含义不相同。C.“绝之于汉”中的“绝”,断绝。句意:和汉朝断绝了关系。“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中的“绝”,横渡。句意:而能够横渡江河。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认为王莽轻慢她”理解错误。从文中“此人嫚神多矣”可知,应是“认为王莽轻慢神灵”。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切”,恳切;“胁”,胁迫;“授”,给。②“所以”,用来……的办法;“媚”,讨好,奉承;“说”,通“悦”,高兴。【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文中班彪对孝元后的一生的评价为“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班彪认为,孝元后经历了汉朝四代天子,母仪天下,在位六十多年。因为她的关系,孝元后的弟弟们相继掌权,把持朝政,封侯拜将,最终新都侯王莽篡权夺位。她在位时不懂得治国之道,却在国家覆亡之际,手握一方传国玺,不想交给王莽,妄图以这种方法阻止王莽篡位,孝元后只有妇人之仁,十分可悲。参考译文:等到王莽即位,请求(太后交出)传国玺,太后不肯给他。王莽指使安阳侯王舜向太后传达其意。王舜拜见太后,太后就发怒骂他说:“你们这些人父子家族蒙受汉家的恩泽,世代得到富贵,不但不报答,接受了托孤的任务,却趁机夺取他人国家,不再顾念恩义。像这样的人,猪狗不如,天下怎么会有你们这样的兄弟!况且自己利用金匮符命做了新皇帝,更改了历法和服饰车马制度,也就应当自己制作国玺,传之万代,为什么还要这方亡国而不吉祥的传国玺,而来求得呢?我是汉家的老寡妇,快要死了,想和这方传 国玺一同下葬,你们最终拿不到它!”太后一边哭泣一边说,身旁常侍随从以下的侍者都掉了眼泪。王舜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过了很久才抬头来对太后说:“我们这些人已经无话可说了。王莽一定要得到传国玺,太后难道能始终不给他吗?”太后听到王舜说得很恳切,唯恐王莽胁迫自己,就拿出传国玺,扔在地上给王舜。等到王莽将太后的尊号改为新室文母,和汉朝断绝了关系,不想让她配享元帝。就毁坏了孝元皇帝的寝庙,重新给文母太后修建寝庙,特地把孝元庙原来的正殿作为文母太后设宴用餐之地,建成之后,命名为长寿宫。因为太后健在人世,所以没有称为庙。王莽因为太后喜欢出来游玩观光,就在长寿宫摆设酒宴,用车驾请太后前去。太后到达之后,看到孝元庙的破败景象不堪入目,大为震惊,哭着说:“这是汉家的宗庙,都有神灵保佑,和你毫不相干,为什么毁坏了它!况且若是鬼神没有知觉,又何必建造寝庙呢!如果鬼神有知觉,我作为先帝的妃妾,怎么可以辱没了先帝的庙堂而为我陈设食品呢!”就私下对左右侍者说:“这个人屡屡轻慢神灵,哪里能够长久地得到保佑啊!”这次饮酒也就不欢而散。王莽自从篡夺皇位以后,知道太后心中怨恨,就寻求奉承太后的办法而没有不做的(或就寻求了一切奉承太后的办法),然而(太后)越来越不高兴了。王莽更改了汉家侍中穿黑貂的制度,侍中都身着黄貂,又更改了汉朝的正朔之日和伏日腊日的日期。太后让自己的手下人都身穿黑貂,每到汉朝的元旦和腊日,就特意和身边的侍者对坐饮酒吃东西以示不忘汉朝。太后八十四岁那年,也就是在建国五年二月癸丑日逝世。三月乙酉日,和元帝合葬在渭陵。太后逝世十年后,汉兵诛灭了王莽。司徒掾班彪说:等到王莽兴起,由于孝元后经历了汉朝四代天子,母仪天下,在位六十多年,他的弟弟们相继掌权,把持朝政,一共封了五个将军,十名列侯,终于由新都侯王莽实现了野心。朝代都已经改变了,可是孝元后还忠心耿耿地手握一方传国玺,不想交给王莽,妇人之仁,真是可悲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晴泛舟陆游童莫笑是陈人①,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②柳丝摇麴尘③。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注]①陈人,指旧人,故人。②嫋嫋(niǎo),形容轻盈柔弱。③麴(qū)尘,借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似黄尘。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在湖上泛舟,活泼的孩童嘲笑他是年岁已高的“陈人”,诗人感慨万千。B.颔联写“惊蛰”给自然带来了变化,春雷萌动,风行雨来,天地别有一番新气象。 C.尾联诗人说本来想回到亭子里却再次划起了船桨,不好好享受这美景是一种浪费。D.这首诗不同于陆诗常见的“雄奇奔放”而“沉郁悲凉”的风格,显现出明快和欢乐。16.请从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答案】15.A16.①情感表达:精炼细腻描绘了波光粼粼的湖水和袅娜而随风摇曳的鹅黄嫩柳,突出“惊蛰”时节春景的生机与美好,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②结构安排:颔联总体描写“惊蛰”给自然带来的变化,颈联则具体描写了这种变化,自然引出尾联,为写诗人再次泛舟享受美景做铺垫。【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情感、风格、形象的能力。A.“活泼的孩童嘲笑他是年岁已高的‘陈人’”错误,应是诗人自己看见周围都是活泼的孩童,觉得自己年老了。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情感和作用的能力。情感表达上:“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写波光粼粼的江水上淹没了黑色的礁石,嫩黄柔软的柳丝摇摆,色淡如黄尘。用了“鳞鳞”和“嫋嫋”两个叠词,一来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二来形象地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湖水和袅袅娜娜的柳丝,突出了“惊蛰”时节江水上涨,水面波光荡漾,柳枝鹅黄嫩柳,袅袅娜娜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景的喜爱之情。结构安排上:颔联“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描写惊蛰的气候——“雷动风行”“天开地辟”,整个宇宙就像天地初开时一样,是一番新气象。总写惊蛰带给自然界的变化。颈联用湖面、柳枝两个意象来具体描绘这种自然界的变化,从而引出尾联“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内容,诗人看到如斯美景,不忍离去,本来年纪大了,想要回到亭子里却再次划起了船桨,因为这美好的景色不好好享受,真是一种浪费呀!为写诗人再次泛舟享受美景做铺垫。(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两句以乐景写哀请,诗人通过描写诸葛亮祠堂外的景色抒发了凭吊之情。(3)柳永《望海潮》中,运用比喻手法描述钱塘江涨潮时波浪翻滚、江面宽广无边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答案】①.扪参历井仰胁息②.以手抚膺坐长叹③.映阶碧草自春色④.隔叶黄鹂空好音⑤.怒涛卷霜雪⑥.天堑无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扪”“胁”“膺”“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过去,天上一颗星,地面对应一个站。现在天上卫星多了,地面上需要建造许多对应的站点,这就会带来诸多问题:天线的相互遮挡,电磁兼容,场站的隔离布局建设,整个系统的维护和可靠性,等等。如果沿着这个思路,将来的场站就是“天线农场”,这可不行,所以必须①。蔚保国和团队在反复论证后最终提出了一种用一个地面站同时管理多颗卫星并让它们在天上既相互支持又听地面指挥的数字多波束测量和注入的方案。他们专门在试验场搭建了一个缩比系统,进行室内仿真和外场无线试验。科学家的苦恼,外人难以想象。那是黑暗中的绝望,绝望中的挣扎,挣扎中的坚持。常常因为一个技术问题,就卡壳好几周。后来,他们又搭建了一个更真实的信标塔,进行各种星地模拟试验。蔚保国和团队历经挫折和失败,但②,坚持让他们在山穷水尽后迎来③。经过2800多天的攻坚,蔚保国和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数字多波束测量系统,解决了多星测量难题,为“北斗二号”系统的构建攻克了核心堡垒。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另辟蹊径②百折不挠③柳暗花明19.①蔚保国和团队经过反复论证,②最终提出了一种数字多波束测量和注入的方案。③这个方案是用一个地面站同时管理多颗卫星,④让它们在天上既相互支持又听地面指挥。【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前文说“这个思路”不行,因此需要想另外的办法,开辟另外的路,填“另辟蹊径”。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第二空,前文说“蔚保国和团队历经挫折和失败”,“但”表示转折关系,因此是说面对挫折不屈服,填 写“百折不挠”。百折不挠:虽然受到很多挫折,但仍不动摇、退缩或屈服。形容意志坚强。第三空,语境是说团队坚持研究,不屈服于困难,最终“在山穷水尽后迎来了”新生,填写“柳暗花明”。柳暗花明:比喻在曲折艰辛之后,忽然绝处逢生,另有一番情景。【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首先要提取句子主干,然后看状语否需要单独成句,最后将定语划分层次,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拆分、重组。“蔚保国和团队在反复论证后最终提出了一种用一个地面站同时管理多颗卫星并让它们在天上既相互支持又听地面指挥的数字多波束测量和注入的方案”的主干是:蔚保国和团队提出了一种数字多波束测量和注入方案。句子的状语是“在反复论证后”,可以将其加上主语变为:蔚保国和团队经过反复论证。定语部分为“用一个地面站同时管理多颗卫星并让它们在天上既相互支持又听地面指挥的数字多波束测量和注入”,根据句子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切分为:用一个地面站同时管理多颗卫星/并让它们在天上既相互支持又听地面指挥/最后按照逻辑关系排序,首先是论证,然后是提出方案,最后是方案的内容,因此原句变为:①蔚保国和团队经过反复论证,②最终提出了一种数字多波束测量和注入的方案。③这个方案是用一个地面站同时管理多颗卫星,④让它们在天上既相互支持又听地面指挥。(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谪居黄州,虽是苏轼人生命运的滑铁卢,却是其词作艺术的高峰时期。标志有二:一是词作数量最多,二是①。为什么在人生低谷困顿时期,苏轼能创造词作的辉煌?②。从外在的客观条件来看,当时诗尊词卑的词体观念,为苏轼提供了自由作词的适宜环境。苏轼因写诗而酿成乌台诗案,所以在谪居黄州期间,他不敢多写诗,以免再惹事端。作词在北宋当作一种娱乐方式,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不敢写诗,而且可以放心大胆地作词,作词成了苏轼挥洒苦闷、宣泄才情的方式。从内在的主观条件来看,在痛苦的磨砺中,苏轼的思想境界、人格精神逐步走向成熟,从而为作词提供了新的情思。黄州词作全面立体地展现了苏轼在痛苦中挣扎、探求、超脱的心路历程,提升了词的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艺术精度。苏轼的黄州词,标志着其词体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深刻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开启了词作的新路向,提供了新的抒情范式。黄州与苏轼成就了彼此:黄州成就了苏轼及其词作;③,让小城黄州声名远扬。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请结合材料简要阐释文中加点词语“滑铁卢”“成就”的含义。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①名篇佳作最多;②这有主客观方面原因;③苏轼及其词作也成就了黄州。21.①滑铁卢,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了,代指遭遇失败;这里指的是苏轼的什途遭遇失败。②成就,指事业上的成绩,也指完成。这里指谪居黄州的经历助力苏轼逐步走向成熟,也提升了苏轼黄州词的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艺术精度。黄州也因为苏轼及其词作而声名远扬。22.作词在北宋被当作一种娱乐方式,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不敢写诗,却可以放心大胆地作词,作词成了苏轼宣泄苦闷、挥洒才情的方式。【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对应“词作数量”,这里应是说词作的“质量”,所以可填:名篇佳作最多。第②空,依据下文“从外在的客观条件来看”“从内在的主观条件来看”可知,这里是统领句,可填:这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第③空,前文说“黄州与苏轼成就了彼此”,所以这里可填:“苏轼及其词作也成就了黄州”。【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滑铁卢”一词是出自滑铁卢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拿破仑失败了,所以滑铁卢代表失败。后也代指职业生涯遭遇失败。文中“滑铁卢”对应的语境是苏轼被贬。所以此处“滑铁卢”的意思就是指苏轼的人生命运遭遇挫折、失败。依据后文“黄州成就了苏轼及其词作;苏轼及其词作也成就了黄州,让小城黄州声名远扬”可知,这里的“成就”应是动词,是说黄州和苏轼彼此成全、造就:谪居黄州的经历助力苏轼逐步走向成熟,也提升了苏轼黄州词的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艺术精度;而黄州也因为苏轼及其词作而声名远扬。【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1.成分残缺,“作词在北宋当作一种娱乐方式”应是“作词在北宋被当作一种娱乐方式”;2.不合逻辑,“不敢写诗”和“放心大胆地作词”是转折关系,“而且”可改成“却”; 3.搭配不当,“挥洒苦闷、宣泄才情”应改成“宣泄苦闷、挥洒才情”。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读过一些反映革命文化的作品,认识了一些革命英雄人物,了解了一些革命故事。从上海石库门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从江西瑞金到陕西延安,从河北西柏坡到北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等光荣革命传统,这些光荣革命传统饱含着无数革命志士的奋斗与牺牲。2022年,中国共产党顺利召开“二十大”,并团结带领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对肩负实现民族复兴梦想重任的广大青年来说,如何对待革命传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以上材料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承革命传统砺吾辈壮志在革命历史渐渐被人遗忘的当前,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光荣革命传统,也在当代青少年的视野与脑海中被逐渐遗忘,甚至曾经为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红色英雄人物不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我认为:光荣革命传统不应该被淡忘,传承英雄主义精神,砥砺吾辈豪情壮志,当从继承光荣革命传统,从当下做起。承革命传统,慕那时英雄。从小我们就沐浴在红色之光下,赫然的红色基因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号。就比如阅读革命经典作品,从《小英雄雨来》中我们领略到雨来的机智聪明,决心成为一个一心向党、不屈不挠的好少年;在《红岩》中我们被身陷囹圄但一心向国的江姐所感动,决心成为一名不忘初心、保家卫国的好青年;在《芦花荡》中身虽年迈志却坚的年迈老者,使我们决心成为意志坚定、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文学经典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革命英雄,无论是鹿兆鹏还是高觉慧,亦或是王二小,他们虽然活在文学作品中,但是那种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与革命传统,至今还在人们心中激荡。承革命传统,传革命精神郁达夫曾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 说,他们所代表的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弘扬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精气神。历史的波涛滚滚向前,而他们的精神、民族的意志却在革命传统中得到传承和体现。传颂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应成为新时代的风尚,更要成为青年的使命担当。英雄青春态,报国进行时。新时代新青年,要通过继承光荣革命传统来学习英雄、争当英雄,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承革命传统,做时代新人。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光荣革命传统,记录着与现实相连的革命记忆,蕴含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光荣革命传统是自20世纪开始的几代人不断努力、奉献牺牲的结果。因此,在当代商品经济的社会背景下,通过深入走进革命文学经典、革命历史文化遗迹等方式来继承革命传统,对青少年的激励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传承革命传统,需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相关内容的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认同感;需进一步增加青少年学生对革命传统的认知,立足新时代,深入了解革命传统;需从当下做起,从你我做起。承革命传统,砺吾辈壮志,续写“英雄谱”,是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继承革命传统,用心学习、用行实践,不忘历史、方得始终。继承革命传统,传承英雄主义精神,你我必须行动起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从革命文化作品、革命英雄人物、革命故事等引出“革命传统”这一主题,然后历数代表中国革命传统各时期的典型地名,说明其中所蕴含的光荣革命传统。在这一段革命历史岁月中,无数革命英雄人物,都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作文题重在借此考查考生对于光荣革命传统的认知,引导考生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从而坚定志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因此,材料第二段才会引申到2022年这一时期,要求广大青年思考在当今新时代,以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革命传统的问题。所以行文时,考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认知,须有所体现。写作时可以先提出观点,先从自己了解中国革命传统的相关内容如革命经典、参观革命胜迹等的感受,来表达对革命传统的认知;然后上升一个层次,从革命文学经典与民族革命精神方面的联系来谈继承革命传统的重要性;最后回归到我们时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来谈应该如何去做。立意: 1.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核心价值观。2.继承革命传统,成就家国梦想。3.继承革命传统,实现民族复兴。4.学习英雄品质,做新时代英雄。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02 10:40:01 页数:21
价格:¥2 大小:53.2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