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任务群一信息类文本阅读课件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0

2/260

3/260

4/260

剩余25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任务群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语文 内容索引启航课 能力是核心,方向是关键任务一 内容理解与信息筛选任务二 分析行文思路与技巧任务三 内容概括与综合分析任务四 信息的迁移运用与观点探究特色任务一 基于实用类文本命题的特色题目特色任务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启航课 能力是核心,方向是关键 信息类文本阅读是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材中,信息类文本阅读涉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五个任务群29篇文本和《乡土中国》。这些作品,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或发现。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我们提高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高考对信息类文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的要求,均可以在文本中找到对应点。一、学情与考情,从教材到高考 考情纵览试题信息考查角度卷别选文学科素养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2022新高考Ⅰ卷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信息筛选观点推断论据支撑社会现象分析分析概括,探究观点新高考Ⅱ卷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等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信息图示转述观点推断材料分析内容理解要点概括 试题信息考查角度卷别选文学科素养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2021新高考Ⅰ卷朱光潜《诗论》/钱锺书《读<拉奥孔>》提升审美素养信息筛选观点推断论据支撑分析思路信息迁移运用新高考Ⅱ卷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规则意识与网络文明信息筛选观点推断观点概括分析结构现象分析 试题信息考查角度卷别选文学科素养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命题规律1.选材: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要选取学术论文、政论文和时评等,重视文本立德树人的价值,关注信息的当代性、应用性和实践价值,凸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2.命题:题型相对稳定,新高考卷5道题,主客观结合。客观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筛选整合,内容的理解分析,观点的推断,论据与论点的支撑关系;主观题多考查论证特点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概括和信息的迁移运用等。 真题热身(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7分)真题文本 材料二①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④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读文策略第一步,边浏览,边勾画,抓住关键词句。信息类文本大多是严谨的论述类文本或有条理的说明性材料,其关键词句具有“纲目”作用,要善于在浏览阅读中勾画出来。如文中勾画示例。第二步,边梳理,边思考,画出结构图。阅读的过程,也是梳理思考的过程。先给文本段落标注序号,这样便于答题时快速找到答题区间;然后对圈画出的关键词句进行梳理,进而思考文本的行文思路。 材料一共两段:第①段的关键句是“中华文明”“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进而指出传承的三个“要”:“要加强”“要推动”“要围绕”。第②段的关键句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由此可知,这是要求处理好“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问题,使论述更科学,更辩证。总结材料一可知,这两段文字是并列关系,论述对待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方法。 材料二共四段:第①段,指出问题。“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第②段,分析原因。以唐代为例,说明要建立自己的文化传统,再吸收四方异域文化;指出当代新诗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第③段,寻求方法。“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然后吸收外来因素。首要任务是寻找并激活自己的诗歌传统,同时拉开师洋与师古两扇窗户。第④段,总结收束。进而阐明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优点,增强文化自信。 结构框图如下: 第三步,边综合,边概括,把握材料主旨。材料一,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层联系和伟大意义,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材料二,主要讨论重建中国本土诗歌传统和传统诗论的现代转化等问题,提出“没有传统何谈创新”及古典诗论的当代人文价值等看法,与材料一的核心观点紧密相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答案D解析D项,“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答案B解析B项,“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说法绝对。原文说“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答案C解析首先把握材料一的观点: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A项,强调学习古圣先贤。B项,强调学习外国先进技术。D项,强调东西方文化地位的变化。C项,“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指要借鉴世界成果,“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指不能失去传统文化的固有根脉。只有C项符合材料一的观点。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参考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学的“恕道”,体现了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②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进步提供思路和方法,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①要加深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②要批判性地吸收、借鉴西方文论。③要寻求与当下审美需求相契合的形式,协同解决新诗面临的问题。④要发挥中国古典诗论在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信息类文本阅读能力的要求:在熟悉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二、知识与能力,从积累到运用 (一)了解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征1.论述类文本的种类分类概念特点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学术论文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术性文章。学术论文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论证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分类概念特点文艺评论是运用文艺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一种文体。文艺评论观点鲜明,经常旁征博引,引用与文学作品有关的各种材料论证观点。时评是评论时事的一种文体。时评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时评以说理为主,叙议结合。书评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其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章。书评采用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其写作目的是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推介书的特色。 2.论述类文本的三大要素(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表述为一句话。它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有的出现在结尾,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一篇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就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它是使论点成立并使人信服的理由或根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称为事实论据;一类是人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称为道理论据。论据要求真实、典型,必须能够证明论点。 (3)论证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般而言,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因果法、喻证法、类比法、归谬法等。三要素关系如下: (二)了解实用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实用类文本中的材料,多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同一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实用性明显,易于比较。从近年试卷看,这类材料主要节选自消息、通讯、访谈、报告、科普文章等。现就这些体裁的特点概括说明如下:1.消息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它一般具备新闻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 2.通讯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内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或记述新闻事件,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上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通讯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3.访谈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访谈的对象多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事件当事人,具有专业知识或拥有新闻事件的第一手材料。观点准确、深刻,材料真实、可信是访谈的特点。 4.报告报告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文章。一般分为情况调查、经验调查、问题调查。5.科普文章科普文章是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原理的说明性文章。科普文章往往有着宏观叙事的风格,即以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为基础,告知读者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它的适用面很广,既有“小题大作”的,也有“大题小作”的。它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社会生活联为一体。 任务一 内容理解与信息筛选 信息类文本阅读客观题占9分,至关重要。从题干要求看,表现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材料内容,有关说法是否正确”和是否“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判断等;从考查的能力看,包括如下方面: 题点1文内信息筛选文内信息筛选一般是信息类文本阅读的第1题,命题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题干通常表述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均围绕文本的内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有九种;解题要采用题文比对的方式。 [典题精练明考法]设误方式(一)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用来迷惑考生的。 [即时体验]选项(2022·全国乙卷,T1-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对应原文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比对分析选项无中生有。文中只说“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至于西方语言有没有这一特点及其作用文中并未提及。 设误方式(二)以偏概全选项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导致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以次要代主要(或相反)等错误。 [即时体验]选项(2022·浙江卷,T8-D)袁枚把人文主义融入饮食,大致表现在这样三方面: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物尽其用;物为人用,要保护生命。对应原文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认为诗应直抒心灵,表达真意,这一主张也融合到了饮食中:他认为在烹饪之前要了解食材、尊重物性,注意食材间的搭配和时间把握;他反对铺张浪费,提出“肴佳原不在钱多”,食材之美更在于物尽其用;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比对分析选项以偏概全。袁枚把人文主义融入饮食,只表现在“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上,即对可食之物的生命的尊重。 设误方式(三)曲解文意选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即时体验]选项(2020·全国Ⅱ卷T3—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对应原文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比对分析选项曲解文意。“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错误,作者认为艺术品在流传、收藏和陈列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即另一种有生命价值的东西,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因此艺术品本来的环境、组合等是无法还原的。 设误方式(四)偷换概念选项在解释概念或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或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换、改变或混淆。 [即时体验]选项(2020·全国Ⅱ卷T1—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对应原文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比对分析选项偷换概念。原文认为,“实物并不等于原物”,因而需要质疑的是“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而非“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这里属于“偷换概念”。 设误方式(五)张冠李戴选项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意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即时体验]选项(2021·全国甲卷T1—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对应原文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史》中表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比对分析选项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可知,“强立名义”是发展进程中的“中国目录学史”的缺点,而非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的缺点。 设误方式(六)推断绝对选项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从而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效等,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即时体验]选项(2020·新高考Ⅰ卷T2—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对应原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比对分析根据原文信息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的原因有“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扩大研究领域”,并没有说哪个原因是主要的。选项“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的推断绝对化。 设误方式(七)强加关系选项有意混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将充分(必要)条件说成必要(充分)条件。要特别注意因果关系的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因”等;二是强加因果,即把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即时体验]选项(2020·新高考Ⅰ卷T1—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对应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比对分析选项强加因果。从原文可看出,沿革地理的部分研究内容与儒学和历史研究有关联,但不构成因果关系。由中国沿革地理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可以推断“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的说法曲解文意。 设误方式(八)混淆是非选项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即时体验]选项(2019·全国Ⅰ卷T1—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对应原文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比对分析选项混淆是非。原文说“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选项中“无须考虑”将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混淆是非。 设误方式(九)混淆时态选项故意将“未然”(还未实现)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将“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将“必然”说成“或然”。 [即时体验]选项(2021·全国乙卷T3—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对应原文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比对分析选项混淆时态。根据原文可知,“数字人文”还只是刚出现,还得依赖具体的学者个人,并未实现“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选项将未然变已然。 [知能建构提素养]一、文内信息设题的三种情形1.句群内设题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信息往往集中在一段内的几句话组成的句群中,做题时需要对相应的句群所表达的语意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和选项进行细致比对,并加以判断。2.层次内设题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信息往往分散在两段或多段文字中,做题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层次对这些信息进行检索、整合、概括,然后和选项进行细致比对,并加以判断。 3.语篇内设题选项内容往往是对整体文意的概括分析,是依据对原文信息的理解而作出的推理判断,做题时需结合对整体文意的把握来加以分析判断。 二、文内信息理解分析“三步骤”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有一个在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古代学子们并没有明确的毕业期限。夏商时期的学校制度无史料可考,西周“官学”——国学的学制,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有记载,当时的学生八岁进入“小学”学习“六艺”,十五岁入“大学”,培育道德素养,学习“修齐治平”之道。至于学子们何时毕业,《近思录》中说:“古之士者,自十五入学,至四十方仕,中间自有二十五年学,又无利可趋,则所志可知。”这些学子们需经过长达二十五年的学习生涯,直到四十岁才能踏入仕途,但这并不意味着二十五年就是固定的毕业期限,因为并非所有“大学”学子都能够步入仕途,相当一部分没有出仕的学子,即使学习的时间足够,也不能算是“毕业”。 西汉武帝时,在都城设立“太学”作为国家最高教育机构,立“五经博士”为教官,教授学生儒家经典。“太学”的学生来源主要有二:一是由太常进行选拔,《汉书·儒林传》载:“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二是各郡县地方高级官员推荐,“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这些学子经荐举进入太学后,每年参加固定的考试,成绩优异者即可取得做官的资格,“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从而顺利“毕业”。结合西周官学与汉代太学不难看出,科举制度出现以前,在政府官学学习的学子们不论长幼,亦不论学习时间长短,从学校毕业的唯一标准就是入朝为官。 隋唐以降,随着科举制度兴起,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唐代有六大官学,皆隶属于国子监,对所招收的学生有年龄规定:“凡生,限年十四以上,十九以下。”针对学习不同儒家经典的学子,官学也规定了不同的修习年限,如果学生没有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将被除名。对于在官学或地方私学就读的广大学子来说,科举是他们进入官场的必由之路。此时,他们毕业的标准由“出仕”转为“及第”,而每一届科举考试也就成了这些学子们的“毕业考试”。 宋承唐制,在唐代科举的基础上增设殿试一级,学子们只有通过殿试才能真正称之为毕业。明清时期,基本延续了这个标准,而又有其时代特点。此时,考中进士仍是学子“毕业”的正途,但因国子监监生的地位提高,学子们即使没有考中进士,只要进入国子监继续读书并通过考核,也能够取得做官的资格。清代还开设博学鸿词、孝廉方正等制科,作为选拔“非常之才”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但不变的是,学子们的毕业标准仍是入朝为官。(摘编自邱涛《中国古代学子的毕业与毕业礼》) 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即使学子们需经过长达二十五年的学习生涯,也不意味着能“毕业”。B.西汉武帝时,“太学”的学生要由太常和地方高级官员同时进行选拔和推荐。C.科举制度下,学子不分年纪大小和学习时间长短,从学校毕业的唯一标准就是入朝为官。D.唐代的六大官学对学生年纪没有具体的规定,十四到十九岁之间的都可以入学学习儒家经典。 答案A解析B项,“同时”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到“太学”学生的来源,但并没有说是同时进行。C项,“科举制度下”混淆时态,原文是说“科举制度出现以前”,而不是“科举制度下”;“学子”扩大范围,原文是说“在政府官学学习的学子们”。D项,“对学生年纪没有具体的规定”混淆是非。由原文“对所招收的学生有年龄规定:‘凡生,限年十四以上,十九以下。’”可知,对学生年纪是有具体的规定的。 题点2信息的图示转述信息的图示转述依然属于文内信息筛选题,即把文中筛选出的信息用示意图的方式转述出来,题干通常表述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第1题。常见错误类型与解法跟信息筛选题相同。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1](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思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 “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 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摘编自杨乃乔《<红楼梦>与TheStoryofthe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A)(3分) 思维点拨此题考查信息的图示转述。解答的关键是将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进行比对,同时要提防题点1中讲述的九种设误方式。选项对应原文比对分析A项材料一“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思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相关表述。材料二“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材料三“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A项正确。 选项对应原文比对分析B项材料一“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思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相关表述。材料二“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霍克思的省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根据材料一可知,选项关于霍克思译本翻译主体的表述正确。根据材料二可知,霍克思的省译不是为了“迎合读者”,而是出于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选项曲解文意。 选项对应原文比对分析C项材料一“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材料三“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根据材料一可知,“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等特点”是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特点,不是杨译本的语言特点。选项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三可知,选项关于杨宪益译本翻译立场的表述是正确的。 选项对应原文比对分析D项材料三“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根据材料三“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观念……生成”可知,选项中关于霍克思译本的语言特点的表述是正确的。根据材料三“超越了《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的适应性”可知,“超越原作的字面意义”在原文中是有依据的,但原文并未提及“增强译作的思想深度”。选项无中生有。 [知能建构提素养]解答信息的图示转述题要强化两种意识信息的图示转述,往往采用箭头“→”、图框“□”和简明的文字表述对文本信息进行梳理。对于这类筛选整合信息的选择题,要准确还原符号的含义,辨别各选项与文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作出选择。因而,要强化两种意识:1.通读意识做题前一定要通读所有材料——文字的,图表的;正文的,注释的。务必整体理解,全面把握。 2.细节意识①文字细节。对筛选出来的文字信息,要进行辨别,与原文比对,要比出有关与无关,比出事实与结论;要分出主要与次要,辨出观点与材料。②选项细节。对于选项的呈现方式,要注意“关键词”和“符号”,特别是符号的指示意义,分清是包含关系还是层进关系。 对点训练(原创)(原文见题点1对点训练《中国古代学子的毕业与毕业礼》)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解析A项,说法绝对,“二十五”“四十”并不是固定的期限。B项,“年十八以上,补博士弟子”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太学”的学生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二是“各郡县地方高级官员推荐”。C项,扩大范围,并不是“参加科举考试”就能毕业,应该是“及第”。D项正确,原文是“宋承唐制”,可见入学年龄与唐代一样,且“学子们只有通过殿试才能真正称之为毕业”。 题点3文内信息的推断文内信息的推断题是信息类阅读的必考题,此类题目的选项内容概括性强,观点较隐蔽,并且暗含逻辑关系,属于在原文信息概括、理解、分析基础上的逻辑分析题;选项只能在原文中找到部分相关信息,而且比较分散,往往跨段落或者跨材料。命题人常在依据与结论的一致性、逻辑关系的合理性方面设置错误点。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2](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①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②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雕塑《拉奥孔》③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④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⑤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⑥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做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⑦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⑧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⑨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⑩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①《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②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声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3分)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思维点拨 [知能建构提素养]一、文内信息推断需要掌握的逻辑关系和推理关注点逻辑关系推理特征关注点假设关系根据非现实情境,抽象出其实质成分并得出逻辑结论的思维过程。常用“如果……就……”“即使……也……”。看假设的前提是否正确,假设的结论是否必然。因果关系因果推论要求原因先于结果,原因与结果同时变化或者相关,对于结果不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强调原因的唯一性。常用“由于”“因此”“可见”“之所以……是因为……”。看有无因果颠倒、一果多因的问题,是否强加因果。 逻辑关系推理特征关注点目的关系前者和后者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常用“为此”“为了”“以”“以致”。看是否无中生有。条件关系如果A能推出B,那么A就是B的充分条件。常用“如果……那么……”“若……则……”和“只要……就……”来表示充分条件。看是否错置条件,把充分说成必要、把必要说成充分;条件和结果是不是一对一关系;有无以偏概全或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有A而未必有B;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则A就是B的必要条件。常用“只有……才……”或“不……不……”来表示必要条件。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A,都(总、总是、也)B。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 二、文内信息推断题解题“三要领”1.关注选项中表示推理、判断的关键词及表示逻辑关系的关联词。2.要有全文意识。要前后联系,结合全文的观点倾向去分析判断。同时,注意分辨作者观点与他人观点。作者常常会列出若干人的观点加以辨析,或赞同,或否定。我们要注意分辨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是作者的。3.比对仔细全面,分析选项的观点是否与原文的观点匹配。注意在本环节中,应综合分析,结合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作出准确判断。要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所述结果或结论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或逻辑事理,要看推断过程是否合理。 特别提示并非所有选项都能在文本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文字(有的只能找到个别相关词句),做题时需要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句,在文中找到大体的对应区间。 对点训练(原文见题点1对点训练《中国古代学子的毕业与毕业礼》)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商时期的学校制度现在无法查看史料考证,西周时期的“官学”则有史料可考。B.汉代太学里学子每年都有固定的考试,通过考试者可以做官,最高可以担任郎中。C.唐朝时,可以把每一届科举考试看成是学子们的“毕业考试”,看其能否“及第”。D.明清时期,广大学子要取得做官的资格,必须进入国子监继续读书并通过考核。 答案D解析D项,“必须进入国子监继续读书并通过考核”曲解文意。根据原文“考中进士仍是学子‘毕业’的正途,但因国子监监生的地位提高,学子们即使没有考中进士,只要进入国子监继续读书并通过考核,也能够取得做官的资格”可知,是没有考中进士的学子可以“进入国子监继续读书并通过考核”从而取得做官的资格。 题点4文外信息的印证分析文外信息的印证分析,主要体现在观点与材料关系分析类的题目上。这类题目,其实就是分析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论证关系。运用论据,要做到不篡改、不歪曲,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3](2020·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上面材料中心论点的一项是(B)(3分)A.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曾经说过:“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B.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表示:“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C.微生物学家们开展过“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的思维实验,并得出结论:“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D.生物学家勒内·杜博写道:“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思维点拨把握观点理解内涵作出判断根据原文内容分析概括可知,“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为第一段中心句;“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为第二段中心句。综合两段内容来看,中心论点应当是:所有生命都与许多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并持久往来、互动。A项内涵: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强调微生物的主体地位,认为在生命演化过程中动物远不如微生物重要。论据不可以证明材料观点。B项内涵: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的核心思想是微生物与动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互动而形成的。论据可以证明材料观点。C项内涵:学者们开展思维实验的结论说明了微生物对于自然界中的生物非常重要。论据不可以证明材料观点。D项内涵:生物学家勒内·杜博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某些细菌对人体有益,并希望微生物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论据不可以证明材料观点。 [知能建构提素养]一、“四点定位”判定论据是否符合论点定位文中概念或观点重点注意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注意题干判定的是哪一则材料的观点,具体到观点是什么。定位各选项表达的内容或观点从内容层面,理解论据表达的意思;从表达层面,如果是古诗文,还要注意诗文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或主旨义,要还原诗歌或古文的具体语境,分析其真正的意旨。定位论据适用的对象或限制条件事实论据是从实践上证明论点,道理论据是从理论上证明论点。这些事实或理论,均有叙述的对象或适用的范围,在使用中有一定的限制条件。选项往往故意忽略论据适用的对象或限制条件而设误。定位论据有无特殊论证手法有些论据采用了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的方法,还要注意这些论证方法的特殊之处。 二、文外信息的印证分析“三步骤” 对点训练(2021·新高考Ⅰ卷)(原文见例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答案D解析A项的意思是,诗歌要空灵,才是好诗,可以入画的诗还是眼中的“金屑”,即诗歌如果能入画,那就还有障眼之物,不算空灵的好诗。本句主要强调的是评判好诗的标准,此选项不能支持莱辛的观点。B项的意思是,文章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文章,两种艺术形式不同而志趣一致。这是诗画同质。C项认为诗画能圆满结合,显然是认为诗画同质。D项,这句中前句写图画可摄取表现连贯动作的某一画面,而后句写诗歌可以描绘出人被爱神之箭射中的过程,能支持莱辛的观点。故选D项。 题点5文中概念的理解推定文中的重要概念一般是文章的话题或重要词语,理解概念含义一般是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判断。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4](2020·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D)(3分)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思维点拨选项分析A项“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对应“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B项“赤壁之战地名考释”对应“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C项“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对应“水道的变迁”,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D项“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侧重于对其变化发展的原因和背后规律的研究,属于历史地理学研究范畴,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 [知能建构提素养]一、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它表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比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每一个概念又都有它适用的范围,比如“人”这个概念适用于古今中外的一切人,不仅仅是“中国人”或“现代人”;不适用于猩猩、狗……概念所适用的范围叫作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涵有多有少。如“中国人”这个概念比“人”这个概念的内涵要多,因为“中国人”除了具有“人”的本质属性以外,还具有中国国籍等属性。 概念的外延有大有小。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外延,比“中国人”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因为“人”包括了古今中外一切的人,外延极大;而“中国人”却只包括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外延比“人”小得多。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它的外延就越小;反过来,概念的内涵越少,它的外延就越大。 二、文中概念理解推定“三步骤”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诗的境界产生的第一个条件是直觉所“见”的意象,第二个条件则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零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光点,和它们邻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见”为直觉时尤其如此。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摘编自刘晓宁《论朱光潜的诗学》)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充分体现关于“诗的境界”论述的一项是()A.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答案B解析材料中说“诗的境界产生的第一个条件是直觉所‘见’的意象”,可见“意象”是构成诗的境界的首要条件。而“蚕丛”与“鱼凫”并非材料中所说的“意象”,因而B项不能充分体现关于“诗的境界”的论述。 任务二 分析行文思路与技巧 信息类文本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两大文类。论述类文本的行文思路即论证思路,实用类文本的行文思路即作者安排材料的顺序。行文技巧对论述类文本而言,就是论证方法与论证特点;对实用类文本而言,就是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各种手法技巧,比如说明的方法等。 题点1分析行文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来体现的,只有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分析行文思路”这一题点常见的命题角度:①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②材料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③材料围绕某观点是怎样展开论证的;④材料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等等。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1](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网络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 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信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地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不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从而尊重其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 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都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思维点拨首先,分析各段的内容:第一段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第二段提出论点,即青年的网络行为需要规范;第三段从“不能做什么”的角度阐述底线意识,论述“五不”的具体内容;第四段从“能做什么”的角度简要阐述基准意识;第五段具体阐述基准意识所包含的“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内涵。 其次,分析论述的层次,本文可分为三层: 参考答案①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先提出“网络行为尤其是青年的网络行为需要规范”这一论点,然后从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两个角度展开论证;②“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又构成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触类旁通]品悟经典考题领悟答题策略(2020·新高考Ⅰ卷)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考法提醒】分析行文思路是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常考点,题干用语较为灵活,或为“论证思路”,或为“行文脉络”,或为“论证结构”。答题一般是按照文本的先后顺序,采用表顺序的词语串联文本内容;或采用总分的表述方式,先总提某个观点,然后分几点展开论述,各分论点是什么,得出怎样的结论。 [知能建构提素养]一、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思路要注意的问题1.论点的提出方式及作用论点的提出方式作用标题显示论点论点旗帜鲜明,让读者一目了然。开头第一句提出论点论点的提出开门见山,简洁明快。由某个故事或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论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简明地阐释后提出论点论点的提出有理有据,自然流畅。就所涉及的现象或问题发问,进而引出中心论点论点的提出更加有力,引发读者的思考。结尾总结出论点卒章显志,顺理成章,让人信服。 2.整体结构(思路)安排论述类文本一般由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但它又是富有变化的:有的只有引论、本论,无“结论”;有的只是在开头提出论题,在结尾点明论点;有的文章是驳论文,采用破立结合的结构方法。从整个文本结构上来看,主要有总分总式、总分式和分总式。 3.“本论”的结构(思路)安排“总分”结构中的“分”即议论文的本论部分,这是论述类文本论证分析部分,其内部层次有:并列式各分论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阐明中心论点,各论点、各段落是平行的;有时,提示分论点的语言形式也大致相同。对照式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角度或相对的两个方面作分析。层递式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过程。综合式综合运用几种结构方式,如先并列,再层递;先对照,再层递等。特殊式针对驳论文的破立式,有的先破后立,有的先立后破,有的边破边立。 二、分析行文思路“三步骤” 特别提示若是对某一段的脉络层次的梳理,则要注意合理给本段分层,然后理清段内层次的关系和逻辑。 对点训练(2021·新高考Ⅰ卷)(原文见任务一例2)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参考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题点2分析行文技巧文类不同,行文技巧也就不同。此处所说的行文技巧,就论述类文本而言,是论证方法;就说明类文本而言,是说明方法。至于其他实用类文本的行文技巧,我们将在“特色任务”中讲解。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2](2021·八省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材料一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理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蒂芬·霍金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一些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由于极度单调无趣,或者说得更玄一点,失去了生存的意志,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材料二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弦。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 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 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种高声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一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Q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思维点拨第一段中的“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情与义”分别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一般“文匠”进行对比。可知有对比论证。第一段中列举了人类智能中一些“大智若愚”的现象,第二段中列举了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可知有举例论证。第二段中的“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可知有比喻论证。 参考答案①对比论证,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②举例论证,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③比喻论证,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 [知能建构提素养]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和说明方法1.论证方法论证是用严密的分析说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物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引用论证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 2.说明方法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更能增强说服力。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不同事物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增强说明的形象生动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引用引用具体的事例、名言、格言、谚语等,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谜语、逸事趣闻等,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对点训练(原创)(原文见任务一例2)简要分析材料一(朱光潜《诗论》)在论证方面的特点。参考答案①从论证结构上看,材料一采用了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论述了诗画异质的观点;②从论证手法上看,材料主要采用了引证法,大量的引用不仅很好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任务三 内容概括与综合分析 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的特点就是信息丰富,因此命题人会围绕信息的筛选整合、比较分析设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整合、比较分析主要有两个题点:一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二是比较材料的异同与侧重点。 题点1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是信息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查点,既可以考查归纳概括单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也可以考查归纳概括多则材料的信息要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一般有明确指向,涉及观点、特点、原因、意义等多个方面。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现今,在互联网引领的时代下,各种思想意识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单一或相对简单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社会环境下时代的发展。口述历史就是通过收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进一步说,它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影像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式。 就其基本的科学属性而言,口述历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就其科学性质来讲,口述历史首先是一种科学方法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口述历史是以普通人为主体的,与以往的历史学论著不同,以往的历史学论著更多的是关于权力精英的声音。口述历史不仅以真实的历史方式再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而且为历史研究本身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使得有关历史的“声音”日趋多元和逼真。口述历史的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日益多样化。随着20世纪40年代电子音像技术的进步,在搁置了几千年之后,口述历史复兴于20世纪中期。此外,口述历史功能作用是多元性的。实际上,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对民间、社会资料的发掘。这也是各种研究最基本的需要,这说明了口述历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斗争,这反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如何运用新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主题。 口述历史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保存了即将失去的过去的声音”。历史上有许多事件,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留下书面记录,人们需要了解历史真相,必须对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口头调查,并收集口头凭证。比如在党的早期的许多重要的会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以及党在白区的斗争活动等,由于当时斗争的严峻形势,或出于安全原因,没有留下书面材料。今天,那段历史对我们的历史研究和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事人或知情者对那段历史的口述回忆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客观要求下,就必须大力加强对口述历史的研究。(摘编自赵彬彬、张慧峰《以口述史形式彰显中华民族精神》) 在新的形势下,口述历史这种形式有何重要的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思维点拨概括内容要点,首先要检索各段中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然后进行整合。根据“单一或相对简单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社会环境下时代的发展”等信息可知,“口述历史”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根据“口述历史不仅以真实的历史方式再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而且为历史研究本身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使得有关历史的‘声音’日趋多元和逼真”等信息可知,“口述历史”填补了历史空白,丰富了治史的方法。根据“实际上,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对民间、社会资料的发掘”“口述历史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保存了即将失去的过去的声音’”等信息可知,“口述历史”发掘了民间、社会资料,丰富了治史素材。 参考答案①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②填补了历史空白,丰富了治史的方法。③发掘了民间、社会资料,丰富了治史素材。 [触类旁通]品悟经典考题领悟答题策略(2020·新高考Ⅰ卷)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考法提醒】下定义是概括的一种特殊形式,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式上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严格的定义必须符合“被定义概念”+“是”+“种差”(事物的本质特征)+“属概念”(包含被定义概念范围的上一级概念)的格式要求。 [知能建构提素养]一、概括内容要点“三步骤” 二、下定义,用好“四条原则”1.定义必须相称外延相等,不可“过宽”,也不能“过窄”,如“知识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因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一般都可称为“知识分子”。2.定义不能循环如“魔术是一种……魔术”。3.定义不能否定如“浪漫主义不是唯美主义”。4.定义不能比喻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对点训练(2022·新高考Ⅱ卷)(原文见任务一例1)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参考答案①能够起到如实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②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③可以引发国外读者关注,并得到其认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题点2比较材料的异同与侧重点信息类文本阅读是由多则不同材料构成的,比较材料的异同自然成了应有之义。考查内容一般有比较材料的立场观点、重点内容及表达方式、材料的侧重点等。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崇高体验是艺术家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艺术家面对浩瀚星空,想到物质不灭,人类渺小,产生透心的自卑,在大痛中奋发,以昂扬斗志投入生活时;登临山水眺望长河落日,大漠惊沙,觉得逝者如斯,个体如流星划过天幕,产生莫名的悲哀,进而振作,把有限之我汇入无限之彼,力争发一星微光时;遭遇狂暴风雨、翻滚怒涛、澎湃火山侵袭,初恐惧,继镇定,蓦然发现“你伟大,但我能观照、超越你,因而更伟大”,进入狂喜时;面对专制高压袭来,非人制度桎梏,觉得生不如死,但不消沉,而以坚定信念与之抗衡时……都可视为崇高体验。 崇高体验是由衷的、诚挚的高尚体验,它摒绝一切矫饰和虚伪。说它是高尚的,因为其中渗透着深沉的道德律令,不管是大自然激起的慨叹和抗争,还是专制制度引发的愤怒和献身,都有利于公理、正义的树立。崇高体验有一缕维护人类社会正常发展和人类物种不致毁灭的健康向上的正气。关于道德律令、正义激情的地位和功能,西方的朗吉弩斯、荷迦兹、康德,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黄宗羲、李大钊等人都有让人倾倒的论述。正因如此,崇高体验是美学领域一种极致的美,一种充实而有光辉的“大美”。 崇高体验是遭受挫折后的异常体验。在自然界,不管是数学的还是力学的崇高,首先都是威慑和震撼,使人自惭形秽,反躬自问:如此苍茫的宇宙,如此渺小的我,其存在是否太可笑、太不值一提?在社会领域,制度、教条亦迫人作如是想:我是什么?从哪里来?为什么非得接受统治并服从教条?挫折中,艺术家往往消沉、茫无所措,陷入浸透骨髓、无法排遣的痛苦。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说明着当时的心境。艺术家似乎代人类受苦,代人类思考,但崇高体验又是对挫折的超越。他发现,人格力量和向上决心可以携带“我”飞升,超越狰狞、丑陋,获得非凡能力和意料不到的观世高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体验到一阵难以言说的欢欣。“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他忽然看到事物按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有些无法参透的人生难题,砉然迎刃而解,这真是一个使人洞悟的狂喜时刻。 崇高体验渗透着强烈的献身冲动。由于人生奥秘的顿悟,未来的憧憬,超越外物、高翔远引的追求,猛烈、持续地刺激着艺术家,其情绪情感像飓风一样高速旋转、扶摇而上,将艺术家裹挟而去。此时,他甘愿为崇高事业忍人所不能忍,抛洒热血,贡献生命。如果目标值太高,难以实现或一时无法实现,他可能产生无限的焦虑。“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都是此类焦虑的流露。 崇高体验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有某些共同点:它们都是心灵深处的狂喜和激情,是无与伦比的人生体验,都有“来自内部的信号和内部喊出的声音”,也都有外在触媒和机缘。所不同的是,高峰体验像情绪浓雾,包裹人,使人陷溺却不自觉;又像是幸福的情感河流,麻醉人,使人如沐春风,身心荡漾在无名的快乐中。崇高体验则像激情瀚海,波涛汹涌,使人振奋,使人清醒并进击,又是带有痛苦成分的情感激流,人类命运的十字架被沉重地负在肩上,以寻求救赎的曙光和突破点。崇高体验会自觉地变成内驱力,强迫艺术家以呐喊、吁求的方式或扎实的行动进入生活、投入创作。因此,崇高体验是蕴藏着丰富的心理能量,洋溢着十足的阳刚之气的深层体验。(摘编自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 材料二崇高感往往是瞬间产生的,是一种借助艺术激起的“震惊”体验,也即视觉与心灵的震撼。现代艺术不再以传达美为己任,而试图传达一种状态乃至观念,并以此与一般审美习惯相碰撞,产生“震惊”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美国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都认为,“震惊”是摄影等高度还原现实的技术带来的独特审美体验——如此精确透明的现实呈现,几乎无须观众的任何联想与想象。随后百年里,摄影技术深深影响了美术创作,更直接改变着“现实主义”的使命与意义:它不再以逼真再现为要义,而试图将客观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与情感的真实。从此角度而言,现实主义绘画所能带给观众的“震惊”,是对现实生活的精细揣摩、对动人瞬间的精彩捕捉、对人间真情的集中与释放,总之是客观世界不轻易示人的美学向度,是对现实的指引与凝练,使观者触摸到精神,并与之产生情感互动,而不是被动地观看。 在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美术创作中,凝固的历史瞬间被深度发掘、整理,最终在历史的脉络里,成为获得崇高体验的叙事形式。创作者们将战争的冷酷、悲壮与人性的脆弱、温暖相碰撞,艺术以生命的“痛感”,构建起国家与个人的联系,一种血肉相连的崇高情感,充实了现实主义的崇高精神内涵。(摘编自张晴《彰显现实主义的崇高精神》) 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崇高体验的论述角度、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思维点拨两则材料论述的话题都是“崇高体验”,比较材料可知,两则材料具体论述角度不同,分别从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角度,即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角度展开论述。材料一的第一段是从艺术家的角度给崇高体验下定义并列举崇高体验产生的现象,第二段至第四段是从艺术家的角度写崇高体验的三个特征,第五段是从艺术家层面总结崇高体验和高峰体验的异同点。材料二的第一段是从艺术作品的角度论证“震惊”体验如何获得,第二段从艺术作品的角度谈如何传达崇高体验,彰显崇高精神。 参考答案材料一从艺术家(创作主体)的角度展开论述,侧重论述艺术家崇高体验的产生及其特征;材料二从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创作)的角度展开论述,侧重论述摄影、绘画等现代艺术应如何传达崇高体验,彰显崇高精神。 [知能建构提素养]比较材料的异同与侧重点解题“三步骤” 对点训练(2022·新高考Ⅱ卷)(原文见任务一例1)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参考答案①霍克思追求译文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②杨宪益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的形神皆似。 任务四 信息的迁移运用与观点探究 近年,信息类文本阅读增加了探究性题目,一是用文内的观点、方法解读文外材料的信息迁移运用,二是在新的情境下对文本观点谈看法与理解的观点探究。 题点1信息的迁移运用文本信息的迁移运用是近年出现的新考法,它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文本内的观点去分析、评价文本外的现象或材料,考查的是考生真正读懂文本、真正把握文本观点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读懂文本是前提,对照分析评价是关键。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宴饮作为一种仪式象征,同时也是家族伦理的存在方式,因此宴饮活动不仅是贵族家庭的一项基本生活内容,而且是出于维护一个和谐稳定的家族伦理结构和等级秩序的功利目的。《红楼梦》中宴饮活动的座次方位、场所位置等空间因素无处不在彰显着伦理化、仪式化的礼制要求。《左传·庄公十八年》云:“名位不同,礼亦异数。”礼制要求人们的行为表现必须亦步亦趋,循礼遵节,合乎规范,如此一来,“辨方正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各种传统礼仪都是按男左女右,辈分亲疏,依次排列。平时吃饭坐席,左上方为上席,一般妇女是不能坐的。通过辨别方向,使各种身份的人适得其所,以正其位。 在贾府举行的正式豪宴中,在宴请具有尊贵身份的客人的情况下,通常遵循的是尊爵原则。尊爵是依据政治关系而形成的礼制秩序,爵位的高低成为隆重宴会场合中安排空间座次的依据和原则。在有男性家长在场的宴饮场合中,座次安排会依照性别因素,最主要是依照男尊女卑的原则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在没有男性家长参与的宴饮场合中,辈分成为安排座次及方位的总体指导原则,而在有些宴饮场合的座次安排中,又较明显地体现出以客为尊的原则。 《红楼梦》中宴饮活动入席就座的一般是贾府的主子阶层,但并不是只要隶属主子阶层就有入席的资格。根据不同性质的宴会场合,媳妇辈的女主们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入席就座的,而只能在地下站立伺候,个别场合中,若有座位也会独立一桌。宴饮场合中礼制的支配力量几乎起着主导性作用,可以说礼制的约束无处不在,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宴饮场合,偶尔也允许暂时挣脱礼制的束缚而出现人情流动与越位现象。如欧丽娟所言:“礼制的语法原则是一种僵化森严的空间政治表现,而人情的流动原则却提供平等主义的温暖与弹性。”贾母因其自身具备了至高无上的母权,从而成为贾府中最高权力的代表和最尊地位的象征,凡贾母在场的宴饮场合中, 贾母的喜好或宠爱便成为超越礼法的最高人情力量,使得在非礼筵盛典的宴饮空间里可以不那么严格地讲究尊卑原则,甚至偶尔可暂时泯除主仆的阶层之分。而在贾母缺席的宴饮场合中,人情也往往力图挣脱礼制的约束,旨在表现宝玉与众青春女儿的诗意人生价值,张扬一种活泼的自由的平等的浪漫精神。(摘编自上官文坤《<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贾母、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等众人在藕香榭游园、吃螃蟹,座次安排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材料,分析这样的座次安排反映的宴饮礼仪遵守的原则。(6分) 思维点拨此题考查对文中信息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文中信息(宴饮礼仪遵守的原则)在图片中的表现。根据座位表:贾母的座位放在主桌的第一位,宝玉的座位在左侧,林黛玉的位置在下面,这样的座位顺序符合了传统礼仪中按男左女右、辈分来依次排列的原则。薛姨妈同贾母一起坐在第一桌,体现出在以辈分论的基础上以客为尊的原则。李纨、王熙凤作为媳妇辈,也单设一桌,这样的座位设置符合了在个别场合中,媳妇辈的女主们若有座位也会独立一桌的原则。宝钗、黛玉、宝玉因受贾母宠爱而得以享有宴席上越位僭上的优待;平儿、彩云、彩霞等人在主人座位之外,也能单独设座位,这样的座位设置符合了在礼制当中依据人情的流动原则提供平等主义的温暖与弹性的原则。 参考答案①符合了传统礼仪中按男左女右、辈分来依次排列,而在有些场合中又以客为尊的原则。②符合了在个别场合中媳妇辈的女主人们若有座位也会独立一桌的原则。③符合了在礼制当中依据人情的流动原则提供平等主义的温暖与弹性的原则。 [知能建构提素养]解答观点迁移运用题“三步骤” 对点训练(2021·新高考Ⅰ卷)(原文见任务一例2)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参考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题点2新情境命题与观点探究与信息的迁移运用相似,信息类文本阅读探究题还有一种就是在新情境下谈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这种认识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也是文本观点在新情境下的运用。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2](2021·新高考Ⅱ卷)(原文见任务二例1)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中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思维点拨谈对某种现象的看法,首先要明确这种现象的性质,亮明自己的观点。针对为炫技故意植入病毒的行为,首先要明确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犯了法律,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接着可以分析针对这种情况,青年应当怎样做。 参考答案①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中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违反了“五不”的底线要求,体现了“反身意识”和“价值意识”的缺失,而且触犯了法律,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②青年人应当引以为戒,坚持“五不”原则,用四种意识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传播健康的网络信息,做合格、文明的青年网民。 [知能建构提素养]一、准确把握材料观点 二、探究观点态度“两步骤”第一步,亮明观点评价社会现象,要根据材料观点,客观评价,亮明观点;评价材料观点,一般是肯定、赞同材料观点,不要轻易去否定它。 第二步,说明理由这一步很关键。理由在哪里?理由还在材料中。答题的关键、答案的要点还是在材料内。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是同一话题,观点、角度、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所以,寻找理由首先要弄清每则材料的观点和角度。在某一前提下根据题干观点看看信息源分布在哪些材料中,材料中的哪些句子中,对一些表达复杂或隐晦的材料或句子,需要通过分层抽取、转换视角等方式把它们一点一点地提取出来,再整合成答案所需的表达形式。这一寻找理由的过程是精细阅读、精细筛选与思维深加工的过程。要努力做到充分挖掘、多方思考,保证理由充分合理。 虽然答题主要限定在材料中,但是适度的拓展发散有时还是必要的:(1)注意内引外联。利用命题人在题干中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以文为本,筛选辨析,联系现实社会,特别是现实中的热点,调动知识储备,探寻创作背景,解读作者创作意图。(2)注意扩大储备。有的试题要求联系生活或社会实际,考生可能无法单纯从材料中选择信息组织答案,这时就需要平时有较多的相关资料的积累。 对点训练(2021·八省适应性测试)(原文见任务二例2)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示例(1)同意。①材料一是悲观的,认为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威胁,在对待人工智能的问题上,必须树立底线思维;②材料二是乐观的,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人类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是机器人无法比拟的。(2)不同意。①两者关注的领域不同,材料一讨论的是科技发展领域的人工智能,材料二讨论的是文学创作领域的人工智能;②因为关注领域不同,即使两者态度有所不同,也不构成截然相反的关系。 特色任务一 基于实用类文本命题的特色题目 从目前的情况看,信息类文本阅读选材整体上看侧重于论述类文本,但并不排除选取实用类文本命题的可能性,2020年新高考Ⅱ卷就选取了科普文作为命题材料。因此,复习中要了解基于实用类文本命题的特色题目。 题点1科普文的特色考法科普文章,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文章。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大多为科学小品。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1](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材料一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呢?是中国人。西汉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这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可是在其后的古文献中,却没有人去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摘编自杨振宁《对称与物理》) 材料二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的观察对象。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次具体记录雪花的形态。(摘编自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 材料三雪晶会根据其形成的云层中的温度和过饱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状,在一些温度范围内雪晶呈柱状,在另一些温度范围内则呈板状。随着过饱和度的升高,雪晶变得越来越大,形状也越来越复杂。雪晶的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在-2℃左右时呈板状,在-5℃左右时呈柱状,在-15℃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25℃时呈柱状或板状。雪晶的结构更多地取决于过饱和度,即取决于生成速度: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5℃)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15℃)。 雪晶形态图(摘编自肯尼思·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 (1)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3分) 答案B解析材料三中提到“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能体现这种变化的只有A、B两项。再根据材料三“当湿度高时”“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可知,A项将六角形板状晶体与星状的枝蔓晶体放反了,可排除。故选B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韩诗外传》中“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B.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C.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但是受到当时的知识限制,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D.雪晶的具体形状是受到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过饱和度则会影响雪晶结构的复杂性。 答案D解析A项,“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B项,“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错误,根据材料二可知,开普勒对雪花形状形成原因的思考未停留在“材质”上,而是对其机制进行了猜想,这对未来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强加因果,“因此”前后并不存在因果关系。C项,“与水汽无关”错误,根据材料二可知,开普勒只是依据“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断定研究雪花形状形成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可能存在”错误,材料二说的是“只能存在”;“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错误,材料二交代“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 (3)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6分) 思维点拨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第一问,材料一说“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表明开普勒关于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的思考以及对机制的猜测给后人提供了研究方向。第二问,“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可结合开普勒在研究中的做法思考。如“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表明科学研究要善于观察,有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度,并善于进行分析和思考,还要敢于大胆假设、推理。 参考答案意义:开普勒发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能够促使更多的科学家去探寻雪花的奥秘,这些研究可以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启示:①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并尝试利用专业知识去解释问题;②应该透过现象去探寻事物的本质。 [触类旁通]品悟经典考题领悟答题策略(2021·全国甲卷)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①水的纯度因素。②泥土颗粒间的气孔因素。③气压因素。(2020·新高考Ⅱ卷)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埃德·扬《我包罗万象》)①作者借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表达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人类也不例外。②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并非想证明奥逊·威尔斯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想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兼具文采地表达观点、总结全文。 品悟经典考题领悟答题策略(2012·山东卷)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4分)(叶永烈《古怪的重水》)①严谨。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严谨地说明了重水的特性和功用。②简明。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明白。③朴素。语言朴素自然,平实客观。④生动。有些句子运用了修辞,如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2012·山东卷)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叶永烈《古怪的重水》)(示例)合适。①“古怪”一词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兴趣。②“古怪”准确地表现了重水稀奇少见的特点。③正文重点写重水与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面的巨大差异,文题一致。④重水有多种用途,它既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可以用于工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答出两条即可)(如果认为不合适,理由充分亦可) 【考法提醒】上述考查题目基本能体现科普文的考查特色:2022年侧重于科普内容的启发意义;2021年和2020年侧重对科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早年的山东卷考查了科普文的语言特色和标题特点。 [知能建构提素养]一、科学小品的特点科学小品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科技说明文,形式简短,内容通俗,语言既准确简明又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1.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要使文笔生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要善于穿插趣闻,三要善于运用修辞。3.内容的通俗性科学小品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 二、科普文章的结构特点科普文章的结构一般如下:首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或新问题、新挑战,然后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的形态、构造、成因、功用、原理、演变、发展、现状、评价等。三、科普文章的说明顺序一般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原因到结果、主要到次要、整体到部分、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特点到用途、总分总等)。科普文的整体布局一般有漫话式、穿插式、拟人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局部安排一般有引用材料、讲述故事、设置悬念、留下问题等。 四、科普文章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作诠释、引资料、摹状貌等。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然后在阅读时将它们标注出来,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其作用。五、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科普文章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这也是由其科学性决定的。由于展现的科学内容需要具备客观性和科学性,因而语言就必须严谨准确。科普文章的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它的语言除了准确严谨外,往往还具有趣味性、形象化、通俗易懂的特点,以便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轻松愉快地理解科学知识。如善于记叙和描写,善于穿插趣闻,善于运用修辞等。 题点2新闻访谈的特色考法访谈是新闻文体的一种,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的是人物专访。 [典题精练明考法][例2](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答案D解析文中熊育群认为“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而选项认为熊育群“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这是曲解文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答案D解析在“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是疫情,“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是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选项张冠李戴。 3.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思维点拨此题考查访谈的技巧,通读文章可以发现,全文共有四次提问:第一次,结合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谈作者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的初衷;第二次,结合作品的内容,谈为什么要写钟南山的过往经历;第三次,抓住作品中的关键词语,谈为什么用“时代的记忆”概括钟南山;第四次,结合作者的创作实际,谈为什么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无论是对方的写作情况还是对方的作品,钟红明都很熟悉,这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必然结果。由“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你在后记里说”“你以往的作品”等可以看出,钟红明在提问时采用对方的说法,重视对方观点,以此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在谈及作者的写作动机,作品的内容、写作方式,作者的文学观时,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参考答案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②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后问到对方的文学观。 [触类旁通]品悟经典考题领悟答题策略(2014·广东卷)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5分)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②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③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④要重视材料问题。(2014·广东卷)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逐层分析。(6分)①中国古建筑学家、一代大师。②爱好做手工,从小就喜欢做手工、画画之类。③讲信用、有责任感。牢记梁思成先生文物保护的嘱托。④具有执着的探寻精神。考查和探寻长城60多年,一百多次。⑤敢于面对困难和危险,勇于付出。考查长城时,差点付出生命。⑥谦虚,谈吐生动不凡;见解独到深刻。认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木石的史书。⑦注重培养新人和技术传承。对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提出建议。 【考法提醒】访谈文本的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访谈的技巧,包含提问技巧以及回答问题时所采用的表现技巧等。高考常考查的是访谈的内容和提问的技巧。 [知能建构提素养]一、访谈的特点访谈的特点(1)针对性:由于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情境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2)专题性:对要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出访谈的价值。访谈的特点(3)典型性:访谈是在一定的起点或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的专访,其内容必须具有代表性。 二、访谈的技巧特色访谈的技巧主要表现在态度、提问技巧和话语技巧等方面。态度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提问技巧一般提问方法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进双方的距离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旁问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应变追问方法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再次提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访谈者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谈及的领域进行引导,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对比访谈者对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的不同陈述进行对比提问,或者引入一些其他人对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话语技巧修辞技巧引用、比喻、反问、反复等思路开门见山表明态度;委婉含蓄呈现观点;层层推进揭示本质;顾左右而言他巧避锋芒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三、解答访谈提问技巧类题“两步骤” 特色任务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从2022年高考对《红楼梦》的考查情况看,作为唯一要求整本书阅读的社会科学论著,《乡土中国》进入高考试题只是时间早晚的事。至于《乡土中国》以什么形式考查,我们可以参看2022年高考对《红楼梦》的考查形式,高考可能不会直接考查某一章节的具体内容,但我们要熟知整本书的观点、文中的重要概念,以及篇章之间的关系。 [阅读积累提素能]一、全书框架《乡土中国》是根据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成,共14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其整体框架如下图: 二、各篇内容篇章内容简介1.《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作者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切入,探讨了乡下人的“土气”所涉及的“信用”以及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通过这两种社会的比较,赞扬了乡土社会的“本色”——土气。2.《文字下乡》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里,文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必要性。3.《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发展的土壤,同时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作辩护。 篇章内容简介4.《差序格局》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丢石子形成同心圆波纹结构)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5.《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指出道德体系中最大的特点——私。6.《家族》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结构、原则及功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7.《男女有别》阐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爱情观,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篇章内容简介8.《礼治秩序》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地服于成规。9.《无讼》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产生了很多副作用。10.《无为政治》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11.《长老统治》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篇章内容简介12.《血缘和地缘》说明了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13.《名实的分离》论述了在长老统治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虚伪在这种情境中是必须的。承接第10、11篇,引出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14.《从欲望到需要》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三、核心概念(1)村落:依附于土地的人们由于耕地面积小、需要合作、安全、平等继承等诸方面原因而聚集在一起居住的社区。(2)熟悉社会:因见证了每个人的生长过程从而使人和人、人和物形成了最为熟悉的社会关系的村落式社会形态。(3)面对面社群:由于人们终日面对面相处而形成直接交流会意有时甚至无须语言这一媒介的社区形态。(4)文化: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5)差序格局:乡土社会里的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依据私人关系向外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关系圈。 (6)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的主义。(7)团体格局:是指由各种各样由若干人组成的关系平等、界限分明、互相合作的团体构成的社会形态。(8)小家族:以父系关系为主线沿亲属序差向外扩大而形成的具有经营事务功能的团体性社群。(9)家: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10)感情定向:文化规定感情可以发展的方向。(11)亚普罗式文化:关于人需接受超于人力创造而由宇宙来安排完善的秩序的文化观念。 (12)浮士德式文化:关于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克服各种冲突形成的阻碍的过程的文化观念。(13)男女有别:为了社会稳定,在男女间不必求同的理念之下,从行为到心理形成的男女之间的鸿沟。(14)人治:人依据礼的规则来治理社会的治理模式。(15)法治:人依法而治的治理模式。(16)礼治社会:运用教化的形式让人们形成的主动服膺于传统习惯的维持社会稳定的方法。(17)无为政治:乡土社会因不具备横暴权力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不具有同意权力所要求的分工体系而形成的微弱和松弛的统治形态。 (18)横暴权力:发生在阶级斗争里的以自己的意志驱使被支配者而带有压迫性质的权力。(19)同意权力:在社会分工的状态下,因人们必须遵守契约来维持各人的工作、维持各人可以互相监督的责任而发生的共同授予的权力。(20)长老统治:区别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的以教化形成的礼的统治形式。(21)血缘: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22)地缘: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以契约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23)时势权力:当社会结构不能答复人的需要的时候,一些有能力、有办法改变社会结构并能获得群众的信任的人物所拥有的支配他人的权力。(24)反对与反抗:在同意权力结构中行使监督权时所发表的异议就是反对;在横暴权力中的对立行为就是反抗。(25)欲望与需要:乡土社会的欲望是人类经过时间累积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印合于生存条件的文化事实;需要则是人们为了生存经过分析研究后作出的理性选择。 四、赏评要点1.语言质朴无华书中多用口语,文字朴实,浅显易懂,给人以随和亲切之感,没有华丽的辞藻,体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创作意境。如:本书开篇首先对大多数人认为的农村人存在的“土”和“愚”进行了反驳。“土”不应该是贬义词,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农业大国,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土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是乡下人的命根,所以沾染土气是难免的。“愚”也是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导致的。乡下人见车慌了手脚,不知所措,城里人认为他“愚”,城里人对于农耕知识不懂装懂,乡下人也可以认为他“愚”。文字难以传入乡下是环境所致,农村圈子小,是熟悉的人之间的交流。在这里,“乡下人”“命根”“慌了手脚”等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使活生生的中国乡村历历在目,把乡土中国的“乡土味”表达出来了。 2.比喻生动形象使用比喻既可使文章中的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又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文章更有感染力;还能够使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比如:解释中国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见解独到,比喻生动,用石子投入水中的波纹,比喻社会结构的差序特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社会存在了多年的问题。 3.多用对比明是非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如:分析社会结构时,用“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两个概念进行对比,突出了乡土中国以“己”为中心,层层向外扩展的富于伸缩性的网络。其他内容的对比,如“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无讼”和“司法诉讼”等,从正反两面分析,让概念的诠释更准确、更深入人心。 [命题前瞻悟考法]一、信息类文本选取《乡土中国》的片段,进行单独考查或与其他材料组合在一起考查。二、文学类文本选取有乡土情结或要素的小说或散文,从主题上与乡村发展的人、事等相关联,在阅读中运用《乡土中国》的某一核心概念或观点解读材料。三、语言文字运用选取《乡土中国》中的文段,或以具有乡土风情的文章片段为材料,灵活设置考点。四、写作选取《乡土中国》中的某些观点作为题目的材料,考查学生的认识评价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24 13:00:03 页数:260
价格:¥3 大小:7.7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