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6 《藤野先生》课件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3/31

4/31

剩余2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新课导入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遇到的藤野先生,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藤野先生 6藤野先生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重点)2.把握本文的线索,体味含义丰富的语言,特别是反语的作用。(难点)3.学习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素养)第一课时 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也被称为“民族魂”。 《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这些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这一本集子。 字词积累瞥见畸形解剖杳无消息不逊诘责扒手油光可鉴发髻深恶痛疾抑扬顿挫piējīpōuyǎoxùnjiéjiànwùdùncuòpájì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油光可鉴】课文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抑扬顿挫】形容声音、语调等跌宕起伏,节奏分明,富有变化。 整体感知1.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2.以“我”的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在东京第二部分(4-34):在仙台第三部分(35-37):离开仙台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3.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在东京在仙台离开仙台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仙台医专的职员优待“我”藤野先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爱国青年”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我”将藤野先生改正的讲义装订、收藏“我”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公寓墙上,激励自己途径“日暮里”“水户” 细节探究找出对藤野先生外貌、举止等进行描写的句子,说说藤野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初印象。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人物身份:仙台医学院的医学教授一位严谨、朴素、古板的老师 文中具体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正直热忱、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真诚关怀、正直无私、热情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 藤野先生感到悲伤、惋惜,但是尊重作者的决定。可以从“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叹息”等词句中看出来。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告知藤野先生后,藤野先生的态度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装订收藏讲义。2.悬挂先生照片。3.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作者离开仙台后,是如何怀念藤野先生的?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找出文章的一条叙事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 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感知了课文内容,按照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这条线索学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中没有写藤野先生的部分。 课文开头,作者交代了自己离开东京的缘由。写这些有什么用意?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的生活。作者远大的抱负与当时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含在这些句子中,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细节探究 作者来到仙台,颇受优待,不仅学校不收学费,还有人操心食宿问题。在作者看来,受优待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是“物以稀为贵”。他感到的并不是尊重与友好,而是作为弱国国民的无比心酸,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两件事改变了作者的救国道路——弃医从文。第一件事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激发作者树立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人的不觉悟——这是造成中华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作者,使他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无论是离开东京的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还是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都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由此,我们可以找出文章的另一条叙述线索: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作者文笔犀利、幽默、讽刺,自成一派。读课文,体会作者独到的语言魅力。语言探究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憎恶的感情。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表示推测、估计。在仙台,作者虽然得到一些优待和关照,但面对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作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辛酸,一种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内心的辛酸,这里反映出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 居然睡安稳了。出乎意料,竟然。前面说这个客店的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地睡安稳了,表现了作者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不以为意的态度。“居然”一词加强了幽默感。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弱国”与“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加以强调,这是作者有意用这种表达方式来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也无怪”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精神麻木的人们极其沉痛的情感。 文章题目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合作探究 写“清国留学生”,交代了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日本“爱国青年”,反衬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写弃医从文,是为了交代鲁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段,高度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无私、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全篇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概括主题课堂小结 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明线)爱国情怀(暗线)相识相处离别怀念在东京仙台求学受优待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自题小像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903年,鲁迅在《浙江潮》上发表了《斯巴达之魂》歌颂斯巴达人以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借以抨击清朝统治者的丧权辱国,唤醒中国人民起来斗争,并毅然剪掉象征封建传统和种族压迫的辫子,在一张剪掉辫子的照片背面题写了这首诗送与好友许寿裳。 “灵台无计逃神矢”,诗一开头就用希腊神话白虹神箭射心这个形象的比喻,倾诉了作者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风雨如磐暗故园”,是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犹如磐石压顶,使祖国暗无天日,景象惨淡,岌岌可危。这句诗,高度概括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黑暗悲惨的现状,是产生“灵台无计逃神矢”这一强烈感情的客观原因。“寄意寒星荃不察“,“意”,指作者的救国救民的理想。“荃”,指人民。这里,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想象表达自己拯救祖国的希望,希望他的救国救民的理想能为“荃“所理解,即希望祖国人民觉醒起来。最后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对祖国、对人民发出的庄严誓言,决心为祖国、为人民而献身。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22 15:33:01 页数:31
价格:¥3 大小:1.1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