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任务3考点突破第1讲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古代诗歌鉴赏客观题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2

2/42

3/42

4/42

剩余3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任务三 考点突破第1讲 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古代诗歌鉴赏客观题 近年高考中,全国卷的古代诗歌阅读的客观题,都是分值为3分的四选一的形式。从近年的考查情况看:1.四个选项涉及诗歌的词句含意、表现手法、思想情感、语言特点、营造意境以及文化常识等,考查内容综合性更强,考查范围更广;2.鉴于古代诗歌的内容含蓄委婉而理解难度较大,所以选项内容仍以诗句含意的理解为主; 3.在理解所给诗歌的同时,试题有时会加入与教材有关联的课内诗歌或文化常识,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相对来说,如果平时对古诗词知识的积累较少,对古代诗歌的阅读较少,那么对古代诗歌的语感和领悟能力就会较弱,较难应对古代诗歌的考查,特别是稍不注意就会选错的客观题。在这种情况下,掌握客观题的解题策略就十分必要。 (一)解答综合客观题“四要求”1.通读诗歌。从标题、作者、正文到注释(如果有),要务求全面。看清诗歌的体裁、题材,提取题目中的关键词。2.看准要求。这类题目往往是从“理解”“分析”“鉴赏”的角度设题。但更重要的是看清题干要求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是一项还是几项,是不是有“最恰当”之类的词语。 3.细品选项。诗歌鉴赏选择项的设置,往往按照内容上的先后,逐联设题。要落实选项的内容在诗词中对应的语句,留意命题点在诗词中的位置,要注意是从语言、形象、手法还是情感角度设置,诗词中有无相应的关键词或提示点。4.学会排除。诗歌鉴赏选择项的错误设置存在望文生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因果错置、断章取义等问题,也存在选项之间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些都要在准确、全面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巧妙排除,也可以带入原诗中,结合上下语句检验。 (二)错误选项的九种设误方式方式一 错解词语意思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错项示例:第六句“空复情”的意思是满满的思念之情。错用分析:“空”的意思是徒劳地、白白地。判别技法: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 方式二 错解诗句意思燕①李录事韦应物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②。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注】①燕:通“宴”。②赤墀:宫中殿庭前涂成朱红色的台阶。 错项示例:颔联承首联的“侍”字,回忆皇帝的奢靡生活,暗示唐朝必然走向衰败。错用分析:“回忆皇帝的奢靡生活,暗示唐朝必然走向衰败”错误。从“花开汉苑”“雪下骊山”“经过处”的气势以及“沐浴时”的奢华中,可以看出诗人因随从皇帝出游而感到骄傲。判别技法: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 方式三 艺术手法辨析错误池上早秋①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干②柳意衰。过潘③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注】①唐宝历元年(825),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②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自己年迈体衰。③潘:潘岳,曾在32岁时写《秋兴赋》,悲早生白发,仕途不顺。 错项示例:颈联写了蝉、柳这两种对秋敏感的物象,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以衬托秋天的寂寥。错用分析:颈联“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错误。应是使用了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的写法。本联表面是写蝉、柳,实际暗寓诗人数十年人世的沧桑之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判别技法:凡是有表达技巧的选项要特别关注,要慢读、细读诗句,找到切实的依据,再作判断;切不可脱离诗句而只看选项,以免被命题人诱导而选错答案。 方式四 思想感情分析错误独酌成诗杜甫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错项示例:首联点明时间与诗人此时情态,正值元宵佳节,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错用分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错误。从颔联可知诗人是为客异乡,颈联可知身处战乱,尾联可知官微无力报国,所以首联是诗人以酒浇愁,并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之意。判别技法:找出诗歌中的情感词句来确定诗眼,把握诗歌感情的总基调;关注诗歌中的言行描写,体会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方式五 忽视注释致误《池上早秋》(见“方式三”)错项示例:《池上早秋》前六句写景,结尾抒发了作者对中唐衰败的惋惜之情,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错用分析:忽视了注释中的暗指自己年迈体衰,错解了诗人的感情。诗人抒发的是“人生的黄昏将至,命运无法预料,内心忧苦”之情。判别技法:诗歌的注释,诗前的小序,甚至标题,都是解读诗歌的重要信息,要认真审读,仔细分析,不可忽视。 方式六 形象特点(景物气氛)概括不当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①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北周时期所作。 错项示例: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清新明亮的意境。错用分析:意境特点“清新明亮”概括不当,应为“凄清孤寂”。从“残月”“露泣”“萤飘”等意象可以看出。判别技法: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确体悟其特点或氛围;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忌孤立理解。 方式七 典故分析有偏差《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见(“方式六”)错项示例:《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写自己如同那个可以同“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错用分析:“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虽言”“定自”两个虚词是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通过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 判别技法:准确了解典故,是准确理解作品的前提。精读作品,在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全篇内容,找到典故内容与作品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的相似点或者相异点,才能真正理解典故的作用。生僻的典故一般有注释。 方式八 主旨意图理解有偏差海 棠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注】①东坡谪黄州,居定慧院之东,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作者目其为知己。 错项示例:《海棠》后两句写担心海棠花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这样写主要是想表达爱花、惜花之情。错用分析:根据注释“目其为知己”可知,海棠其实就是作者本人,海棠的遭遇就是作者自己的遭遇。“爱花、惜花”不是作者“主要”之意,作者借物抒怀,大有良辰易逝、盛时不再之感。判别技法:在解读作品时,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浮于表面、主观臆断、无中生有、脱离语境任意阐发、模式化理解,都会使主旨意图的理解出现偏差。 方式九 语言风格表述不当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方岳①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里,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③,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方岳:南宋词人。②《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命驾而归。”③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词中有“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句。 错项示例:这首词从登平山堂所见景物写起,转入抒情、议论,风格近乎辛派词风,雄浑浪漫、暗含悲凉,表达词人伤怀之情。错用分析:“浪漫”的说法不恰当。本词中词人通过对山色、身世的描写,融抒情、议论为一体,含意深广,具有一种淡淡的感伤色彩。从语言风格来看,与辛派词风相近,辛词是豪放词风,意象多宏肆;意境慷慨激昂、雄豪悲壮。而“浪漫”一词恰与其风格相反,故错误。 判别技法: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首先要知人论世,因为作者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即使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其次需要分析用词、写景、抒情的特点来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 (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①。【注】①七月诗:指《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C 解题指津:第一步: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第二步:运用知识作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选项对应诗歌内容分析推断A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句意为:我自己岁靡廪粟,无功无劳,这一点我是有自知之明的,那么你们用什么来回报这政治清明的时代呢?再结合标题和后面内容,可知首联提出问题,由问题领起全篇内容,后文接着以告诫儿子的做法照应问句 选项对应诗歌内容分析推断B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句意为:农夫还是读书人,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对待国家、亲人最重要的是做到不欺瞒。“事国事亲惟不欺”强调了家与国都不能欺骗,突出“不欺”的重要性 选项对应诗歌内容分析推断C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句意为:六经之中,大道岂有尽头?所以要常常读书明道。百亩之田,只要勤劳耕种,生活就无饥饿之患。作者认为无论是出仕朝廷,为官一方,还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陇亩,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 选项对应诗歌内容分析推断D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句意为:如今把自己最关切的事托付给你们,那就是躬耕读书,“事亲”报国。“最亲切处”表明诗人告诫儿子们的都是最真切、最切实的话语 第三步:分析对比细推敲,巧用排除得结论。C项,“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错误。由颔联“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可知,作者认为无论是出仕朝廷,为官一方,还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陇亩,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并没有在两种方式中作出比较选择。 特别提示答题思维模式归纳读懂诗歌是关键,主客变化不离宗。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运用知识作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正选排除巧妙用,确保选项得满分。 1.(2023·常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石州慢①贺铸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②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注】①《能改斋漫录》记,贺铸眷恋一女,久别后,女寄诗曰:“独倚危楼泪满襟,小园春色懒追寻。深思总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贺铸遂作此词。②龙沙:塞外沙漠之地。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首句“寒”字一语双关,既写出早春时节天气的漠漠轻寒,又表达出与爱人天各一方的孤寂。B.本词由不同时空串接,由写眼前春景,到追忆昔日的画楼饯别,再回到如今的两地相思,别有情致。C.“顿成轻别”,在“别”前着一“轻”字,写出了词人对当初分别的不在意,也蕴含着如今的追悔莫及。D.下片词人以“共有几许新愁”设问,却问而不答,转写芭蕉、丁香等眼前景物,以景结情、意蕴悠长。 A解析:A项,“又表达出与爱人天各一方的孤寂”错误。“薄雨收寒”意思是薄雨收敛寒气。由下句“斜照弄晴,春意空阔”可知,应是表现出初春的暖意融融。 2.(2023·潍坊模拟)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夏花明韦应物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篇点题,“绿”“朱”二字分别描写枝条和花朵,色彩鲜艳,画面感强。B.颈联上句以“乱”状风中叶,下句以“妍”写水边花,诗人好恶之情溢于言表。C.尾联由物及人,“荧煌”一词生动地写出诗人眼前光色闪烁、花影迷离的感受。D.本诗体物精细,意境闲淡,显示了诗人细致的观察力以及高超的绘景造境功力。B解析:“颈联上句以‘乱’状风中叶”“好恶之情”不正确,颈联上句也是写花的,且并没有好恶之情。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21 13:50:02 页数:42
价格:¥2 大小:238.8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