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未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未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三明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埃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强盛繁荣的唐代的到来,中国诗歌也进入了巅峰时期,继而产生了古代文学中最为辉煌的唐诗。文学艺术的繁荣离不开必要的社会条件,唐诗也是如此。公元618年,自汉末以来长达400年的混乱局面告终,中华大地上迎来了繁盛、统一的唐王朝。国力强盛,经济富足,百姓安居乐业,士人意气风发,这是唐诗繁荣的肥沃土壤,也是唐诗超越前代诗歌的有利条件。唐诗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其中尤以盛唐、中唐两个时期的诗坛最为光辉夺目。盛唐是指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在此期间全面繁荣。彼时,由于国家繁荣,社会安定,诗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人生追求。有些诗人以侠少的身份出现,成为热情的进取者,希望通过从军立功等方式施展抱负;另有一些诗人则以隐士的身份出现,成为恬静的退守者,希望幽居山林以获得生活与心境的宁静。当然,也有一些诗人身兼上述两种身份,因时变化。展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首推李白的诗作。李白以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取向和惊人的艺术造诣,成为盛唐诗坛上最耀眼的明星。他热情地讴歌现实世界中的美好事物,对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渴望自由、追求解放,虽然受到现实限制却一心要征服现实的态度。乃是中华民族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的强大精神力量的典型。所以,以浪漫想象为主要特征的李白诗歌,事实上蕴涵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想落天外的精神漫游仍以对人世的热爱为归宿。笑傲王侯、桀骜不驯的“诗仙”李白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爱,原因就在于此。 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杜甫,在青年时代也受到盛唐诗坛浪漫氛围的影响,但他很快就从浪漫主义诗人群体中游离出来。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深刻而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杜诗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记录历史,它还记录了动荡时代的急风骤雨在诗人心中激起的思绪和情感波澜。杜诗中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显。在艺术风格上,李白的诗飘逸奔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两者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后代诗歌的审美趣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鼎盛的标志,最典型地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唐代诗人始终将目光对准人间,从江南春雨到塞北秋风,唐代诗人描写的风光都是自然存在的人间山水,而是虚构的天堂乐土;从民间疾苦到文士不遇,唐代诗人描写的生活背后都是真实的社会现象,而不是幻想的神话故事。王维、孟浩然等人在风光秀美的山水田园中潇洒徜徉。高适、岑参等人在风沙弥漫的塞外大漠中驰骋豪纵,李白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低吟“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襟心甚劳”……他们的诗作都是对人生百态的生动描绘,都是对内心真实情感的淋漓抒发。可以说,当人们想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时,唐诗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窗口,而世界上其他民族通过阅读唐诗来理解中华民族,也可获得格外真切鲜明的印象,且可领会其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如果把唐诗比作一位绝代美女,她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明眸皓齿及翠羽明珰,还有眉尖颦笑及心底波澜。所以,如呆要向世界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唐诗绝对是一张最合适、最精美的文化名片。(摘编自莫砺锋《唐诗:璀璨华章成就“诗的国度”》,有删改)材料二:从唐代文人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这首诗中,岑参主要写了自己途经凉州与老朋友欢聚的状况。在诗中,诗人描述了凉州的边境风貌和一些民俗风情,如“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一句展现出了当时国泰民安背景下凉州城歌舞繁华、和平安定的景象。而“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这一句中,诗人并不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而是提到岁月催人老,所以我们要尽快建功立业。在杜荀鹤的《泾溪》中,前两句“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主要描述的是泾溪里面的礁石突出,浪流端急,所以人们在路过的时候非常小心,因此长年累月都不会听到有人溺亡的消息。而在后两句中提到“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往往在水流缓慢且没有礁石的地方,经常会出现有人溺死的现象。这首诗让更多人了解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在《钓鱼湾》这首诗中,储光義清晰地描写了自己在垂钓时所感受到的春日美景,表达出了一种平静闲适的心情。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盛唐时期有些诗人可能会在仕途上遭遇不顺,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仍然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笑看人生,进一步展现出了盛唐诗人洒脱乐观的个性特征。白居易在《红线毯》一诗中就直白地宣泄了自己的情感,如“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一 句体现了太守官员在表明自己对上层统治者的忠心时,就会要求底层的织工不断地织就精美的红线毯,这些官员丝毫没有考虑到红线毯制作的艰难过程,仅仅只是为了取悦上位者,就不断地压榨下层劳动力。到了最后两句“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诗人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既是对这些官员的控诉,也是对他们的怒斥。(摘编自苏逸飞《由盛唐诗歌看唐代文人的文化自信》,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唐朝的繁荣强盛,中国诗歌也进入了巅峰时期,继而产生了古代文学中最为辉煌的唐诗。B.唐诗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诗在盛唐时期全面走问繁荣。C.作为盛唐代表的两位诗人,他们风格迥异,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二者鲜明的个性特征。D.作者把唐诗比作一位绝代美女,通过阅读可以使人获得鲜明的印象,也可领会深刻的精神内涵。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盛唐时期国家繁荣、社会安定,所以诗人们有通过多种途径展现人生追求的愿望。B.李白的诗歌具有双重特性,既浪漫飘逸又根于现实,这也是李白受人们热爱的根本原因。C.杜甫青年时期曾受浪漫气息的影响,他很快游离而出的原因是认识到反映现实的重要性。D.两则材料都从盛唐诗歌手,借此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凸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唐代诗人始终将目光对准人间”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C.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D.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阅读材料一,填写下面的表格。段落梳理写作思路简要分析第1、2段概述唐诗繁荣的社会条件①第3-5段②重点列举李白、杜甫两大杰出代表第5-8段③④5.“当人们想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时,唐诗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窗口”,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有哪些文化性格?【答案】1.C2.D3.A 4.①指明唐诗繁荣的有利条件是国力强盛,经济富足,百姓安居,士人自信;②指出唐诗全面繁荣的表现;③揭示唐诗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或典型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④举例论述唐诗具有绘人生、抒真情的文化特征。5.①心怀抱负,展现雄心壮志;②居安思危,心存忧患意识;③积极乐观,书写洒脱人生:④以人为本,关心民生福祉。【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展现二者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说法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李白的诗飘逸奔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两者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后代诗歌的审美趣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相关表述可知,作者将李杜诗风的对比,目的是说明不同的诗歌风格并存的价值和深远意义,并没有“展现二者鲜明的个性特征”,只是概括性总结。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综合分析和推断能力。A.“因为盛唐时期国家繁荣、社会安定,所以诗人们有通过多种途径展现人生追求的愿望”的说法强加因果、曲解文意,且表述显得绝对。根据材料一“彼时,由于国家繁荣,社会安定,诗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人生追求”的语句可知:国家繁荣、社会安定只是诗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展现人生追求的愿望”,而不是“实现人生追求”。B.“这也是李白受人们热爱的根本原因”的说法无中生有,材料一的原文是“以浪漫想象为主要特征的李白诗歌,事实上蕴涵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想落天外的精神漫游仍以对人世的热爱为归宿……李白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爱,原因就在于此”,即原文没有说是“根本原因”。C.“他很快游离而出的原因是认识到反映现实的重要性”的说法牵强附会、强加因果,材料一的相关表述是“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深刻而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但文章并没有说他游离出来的“原因是”认识到反映现实的重要性。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材料一“唐代诗人始终将目光对准人间”的意思是:唐代诗人描写的风光都是自然存在的人间山水;唐代诗人描写的生活背后都是真实的社会现象。A.李贺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句话的意思是: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诗人李贺此处用的是夸张、想象的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非凡的音乐魅力,这不符合材料一“唐代诗人始终将目光对准人间”的内涵。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一的段落结构和行文思路的梳理和概括能力。第1、2段主要讲唐诗繁荣的社会条件,即“国力强盛,经济富足,百姓安居乐业,士人意气风发,这是唐诗繁荣的肥沃土壤,也是唐诗超越前代诗歌的有利条件”。换句话说就是唐诗繁荣的社会条件是:国力强盛,经济富足,百姓安居乐业,士人意气风发等等,第3-5段重点列举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两大杰出代表,是为了说明唐诗作为文学艺术样式全面繁荣的集中表现就是李杜为代表的诗歌华章。细读第5-8段,可知该部分主要是说明第5段的语句“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鼎盛的标志,最典型地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人;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说明这些诗人“始终将目光对准人间”,他们的诗作都是对人生百态的生动描绘,都是对内心真实情感的淋漓抒发。【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概括和归纳能力。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有哪些文化性格?从材料二的第2段“诗人并不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而是提到岁月催人老,所以我们要尽快建功立业”,可以概括出本民族心系家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文化性格。从材料二第3段“这首诗让更多人了解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可以概括出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的文化性格。从材料二第4段“有些诗人可能会在仕途上遭遇不顺,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仍然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笑看人生,进一步展现出了盛唐诗人洒脱乐观的个性特征”可以概括出:积极昂扬、乐观向上的文化性格。从材料二第5段“诗人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既是对这些官员的控诉,也是对他们的怒斥”等语句可以概括出:嫉恶如仇、忧国忧民的文化性格。(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深夜时分,在一条小路上,老梁领着杨晓冬政委在快步走着。老梁穿一身青色粗布棉衣,腰间系着红色牛皮带,上面斜插着金鸡圆眼大机头的盒子炮,棉衣瘦得裹身,两个袖口挽得挺紧,加上他那矫健而轻快的步伐,使人感到他是个手脚利索头脑灵活的人,打起仗来准是把好手。当他刚要横跨过路的时候,听见有人喊叫:“站住!”“你是什么人?”老梁反问时,发现前面村头路口趴下五六个人。他像狸猫般一个箭步蹿到旁一棵树背后,趁势拔出腰间的手枪。“浑小子,这是东亭镇!”听到东亭镇,老梁知道来的必是一帮特务。于是怒火涌上心头:“龟孙子们,你们眼瞎,耳朵也聋。没听说过姓梁的神枪手?”“你是武工队的梁队长!”为首的发慌了。“不要耍蛮,我们有一个班,你占不了便宜。”另一个特务壮着胆子说,偷偷抬头看梁队长。“梁队长,今天狭路相逢,可是碰巧的。依我说,咱们两方便好不好?”为首的人又说。“那你们必须赶快退回去,今天通夜不许出门!”特务们夹着尾巴走了。这一段谈话,杨政委听得十分清楚。心里暗想:“只当他是个普通的警卫交通员,想不到他在敌人面前还这么大的声威呢。”杨政委站在屋檐下,等着老梁去找向导。不久,老梁把个伪保长押了过来。出村不远,就看到封锁沟。伪保长迈上沟沿,指着深不见底的封锁沟说:“两丈多深,哪能过呢,插翅也飞不过去。”杨政委走过来,想对伪保长做说服工作。梁队长做了个制止的手势,扭转头说:“爬沟、过楼任你挑,出了差错,这第一颗子弹是给你准备的。”伪保长便改说炮楼附近沟浅,也能通行,就怕被敌人发觉。梁队长叫他领路奔炮楼走。接近炮楼处,果然沟浅,且有行人踏践的小路。这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炮楼里的挂灯。伪保长发抖的声音说:“楼上正打牌,趁这机会,你们快过吧!”梁队长根本不理睬,助杨政委过路后返身扒住沟沿,亮开嗓门喊:“伪军们听着!你们还当看门狗呀?赶快低头认罪,要再执迷不悟,留心武工队的神枪。”话音未了,他举枪啪的一声,那盏明亮的挂灯给打灭了,黑暗的炮楼上吓得死一般寂静。 他们从北面进了村。西高坡上有矮矮的三间土房。老梁很熟悉地搬开两个秫秸捆,敲击着门。敲到第三遍时,门开了,一个头发蓬松的女人,把他们让进去。梁队长领先朝里走,到屋之后,摸出火柴,点亮灯,然后拉下条棉被,叫杨政委上去暖和一会儿。杨政委刚躺下,眼睛就睁不开了。朦胧之际,听到外有说话的声音。他竭力尖起耳朵,听到下面的对话:“我在这儿休息一天,行不行?”“不行!”女人说得挺干脆。“那你可得早些过路去呀。”“急什么!等我把这位首长送到内线以后再说。”“孩子能带过去吗?放在这边没人照管哪!”“这些问题上你少操点心。拿着个男子大汉,偏这么婆婆妈妈蝎蝎螫螫的。”杨政委奇怪了。琢磨着,他们进屋来了。梁队长发现杨政委没睡觉,并给他介绍这位女同志,说她的名字叫金环。杨政委说自己叫杨晓冬,见她年纪不过廿四五岁,面色微黄,身材纤瘦,但是隐藏着一股子泼辣和傲气。金环知道客人的身份之后,很大方地同他说话,说她家里只有她们母女两人,没有多余地方,希望首长不要见外。并说这地方已近敌区,可以放下头睡。万一敌人来查,她笑着说:“你就说是俺孩子的爸爸。”听到这句话,客人有点犹豫。梁队长看到他的神情,解释说:“都是自己的同志,没说的。”杨政委冻得还在发僵的手,被梁队长攥得麻酥酥的。……轻微的拉风箱声,把杨晓冬从梦中惊醒了。他轻轻起身,隔着半撩起的门帘,看到灶门吐出的烟火。火光映照下,女主人比昨天鲜气多了。凸鼻梁,长型脸,脸上擦了一层白粉,再不显微黄。眼睛比昨天更加明亮。上身穿的是灰薄袄,下身是藏青裤,脚下穿的是白夹鞋。处处显得洒脱干练。杨晓冬急于要同这位闻名未见的肖部长会面,草草吃了早餐,就催金环出发。金环说:“别忙,先向你交代清楚。比政治,我服从你;走路进城,你得听我的。”杨晓冬应从了。今天正逢四九大集。照金环的意见,杨晓冬换好便服,抱着小离儿;金环提着小包,打扮成夫妻走亲模样。沿着集镇大道,两小时以后,走到了河头镇的东寨口。寨口蹲着两个冻狗似的伪军。行至跟前,冻狗拿枪挡住金环,调皮地问她往哪儿去。金环说是回娘家去。伪军用猥亵的腔调指着杨晓冬,问她:“是一对吗?”金环脸一沉,说:“谁家没有男婚女嫁的。”说着,拿出自己的“良民证”来。伪军们放他们进入寨口。喧哗嘈杂,似乎要把村镇架空似的。杨晓冬蹲在一家棚子旁边,等待金环。中午时分,金环从人群里钻出来,朝杨晓冬点点头。后者跟着她,穿街过巷,走到一所僻静的宅院里。金环说:“肖部长前天已经走了。他给你留下一封信。”信上写着: 晓冬,我亲爱的老战友:昨晚,接到平原区党委来信,要我参加一个紧急会议,因而只能笔谈了。我俩一别九年,为寻找搞地下工作的社会力量,我查看干部档案,无意中,发现了你的名字,多么高兴啊!这项工作,你是最好的人选。当即发电报请示。军区党委批准了。党要求你,立刻以失业市民的身份,打入到敌占区去。外线由梁队长援助你,金环负责外线交通员。内线力量有高氏。给他们作联系的人叫银环。你就依靠这些力量,去同省城全部敌特人员作战。今天,你是携带着革命种子去拓荒。革命种子播在沦陷区人民的心里,必然要开花结果。杨晓冬急忙翻到最后一页,看到签字处写的是:老战友肖峰。(节选自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部分直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在深夜时分,体现了情况之紧急、任务之隐秘。B.在遇特务与见金环时,以杨晓东的视角表现老梁的不同性格,这使得人物丰满真实。C.“特务们夹着尾巴走了”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务们仓皇狼狈的逃跑情状。D.文本主要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凸显小说的主题。7.对小说中金环这一人物相关情节的描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队长与杨晓东前后催促金环早些出发,金环分别用“急什么”“别忙”来答复,显示出她与二人的亲疏关系,也表现出她的沉着冷静。B.面临敌人可能来查的突发情况,金环“笑着”主动提出让杨晓东假扮“孩子的爸爸”,客人的“犹豫”更凸显金环识大体、顾大局的品格。C.面对伪军盘查,金环沉脸说“谁家没有男婚女配”,《党费》中,面对抓捕,黄新大喊“程同志,往西跑啊”,二人都机敏对敌,把谎撒得理直气壮。D.水生嫂编着席,白洋淀的优美风光衬托出其温柔体贴,金环在火光映照下,“比昨天鲜气多了”,“脸上擦了一层白粉”,更体现她的洒脱干练。8.小说最后写了信的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9.《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节选部分是如何处理叙事节奏?这样处理有何效果?【答案】6.C7.D8.①解释了杨晓东从事地下工作的缘由;②体现了杨晓东与老战友肖峰的深厚情谊;③交代了后文杨晓东等人同敌特作战的情节,暗示今后革命任务的艰巨性;④表达了革命必胜的信念。9.第一问:在情节设置上张弛有度。遇特务、奔炮楼、过寨口,情节紧张;押保长、见金环、看书信,情节舒缓。 第二问:①从情节的设置安排来看,突出了情节的跌宕起伏、错落有致。②从人物的形象塑造来看,凸显了人物形象特点,如遇特务时情节紧张,体现了老梁的机智勇敢;对金环外貌描写细腻,体现其外在形象特点。③从读者的阅读感受来看,调动了读者的情绪,增强小说的感染力。【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特务们夹着尾巴走了’采用比喻手法”分析错误。此处是将特务们比拟为狗,是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D.“‘脸上擦了一层白粉’,更体现她的洒脱干练”分析错误。“脸上擦了一层白粉”不能体现她的洒脱干练,只能体现出她女人爱美的本性。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在选文的最后,作者详细写了肖部长写给杨晓东信的内容。从其中“我俩一别九年,为寻找搞地下工作的社会力量,我查看干部档案,无意中,发现了你的名字,多么高兴啊!这项工作,你是最好的人选。当即发电报请示。军区党委批准了”可知,这些内容解释了杨晓东从事地下工作的缘由,补充了故事情节。从“我俩一别九年”可知,杨晓东与肖峰是老战友,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战斗情谊。从“党要求你,立刻以失业市民的身份,打入到敌占区去。外线由梁队长援助你,金环负责外线交通员。内线力量有高氏。给他们作联系的人叫银环。你就依靠这些力量,去同省城全部敌特人员作战”可知,在信中,赵肖峰交代了后文杨晓东等人同敌特作战的情节,将他以后的工作同志做了简单介绍,同时,“你就依靠这些力量,去同省城全部敌特人员作战”的说明,暗示今后革命任务的艰巨性。最后,肖峰写了自己对杨晓东未来工作的期许,“今天,你是携带着革命种子去拓荒。革命种子播在沦陷区人民的心里,必然要开花结果”,表达了革命必胜的信念。【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安排特点的分析能力。小说开头写老梁护送杨晓东过封锁线的情节,在半路遇到特务,双方剑拔弩张,非常紧张;接着写老梁把 保长押来,让他带自己和杨晓东过封锁线,情节又舒缓下来;再写三人从炮楼附近过封锁线,过去之后老梁又打灭炮楼上的挂灯,警告伪军好自为之,又让情节紧张起来;接下来的见金环、看书信的情节则是舒缓的。所以,在情节安排上,选文张弛有度,非常好的调动了读者的阅读热情。关于这样设置情节的效果。首先是在张弛有度的情节设置中,能够突出情节的跌宕起伏、使其错落有致,避免了平铺直叙。其次,在这样情节设置中,能更好的凸显人物形象特点。如在遇特务时情节紧张,“发现前面村头路口趴下五六个人。他像狸猫般一个箭步蹄到旁一棵树背后,趁势拔出腰间的手枪”“‘不要耍蛮,我们有一个班,你占不了便宜。’另一个特务壮着胆子说,偷偷抬头看梁队长”等情节,体现了老梁的机智勇敢;而对金环外貌的细腻描写,“门开了,一个头发蓬松的女人,把他们让进去”“见她年纪不过廿四五岁,面色微黄,身材纤瘦,但是隐藏着一股子泼辣和傲气”体现其外在形象特点。所以,这样的情节设置对人物形象塑造起到很好的作用。最后,这样设置情节最大的好处是调动了读者的情绪,让读者情绪随着情节的紧张而紧张,随着情节的舒缓而放松。这样就大大调动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二、古诗文阅读(39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4分)10.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②垣墙周庭③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④一觞一咏⑤死生亦大矣⑥园日涉以成趣⑦乐琴书以消忧⑧鸣鼓而聚之⑨虽大风浪不能鸣也⑩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A.①③⑥/②④/⑤/⑦/⑧⑨/⑩B.①③⑥/②⑧⑨/④/⑤/⑦/⑩C.①③/②④/⑤⑦/⑥/⑧⑨/⑩D.①③/②⑥/④/⑧⑨/⑤⑦/⑩【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①“外”,名词做状语,在外面。句意: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②“垣墙”,名词做动词,修筑垣墙。句意:院子四周砌上围墙。③“手”,名词做状语,亲手。句意: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④“觞”,名词做动词,饮酒。句意:一边饮酒,一边赋诗。⑤“大”,形容词做名词,大事。句意: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⑥“日”,名词做状语,每天。句意: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⑦“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句意:以抚琴读书为乐自然可以解闷消愁。 ⑧“聚”,使动用法,使……聚焦。句意:击鼓把人们聚集起来。⑨“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句意: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⑩“全”,形容词做动词,保全。句意:那么它的生长规律就得以保全,他的天性就获得了。故①③⑥为名词做状语;②④为名词做动词;⑤为形容词做名词;⑦为意动用法;⑧⑨为使动用法;⑩为形容词做动词。故选A。11.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问征夫以前路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③而刘夙婴疾病④农人告余以春及⑤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⑥故不我若也⑦石之铿然有声者⑧古之人不余欺也⑨传其事以为官戒也A.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B.①④/②/③/⑤⑦/⑥⑧⑨C.①②④/③/⑤⑦/⑥⑧/⑨D.①②④/③/⑤⑨/⑥⑧/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①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前路问征夫。句意: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②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句意:我又在庭院里夹杂种植兰花、桂树、竹子。③被动句,动词“婴”本身表被动。句意:而祖母刘氏一直被疾病缠身。④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农人以春及告余。句意: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⑤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凡长安为观游豪富人及卖果者。句意:凡是长安把种树作为观赏游玩的及种树卖果营利的富豪人。⑥宾语前置句,故不若我也。句意: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⑦定语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词+者”的形式。句意:敲起来可以响亮发声的石头。⑧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句意:古人没有欺骗我啊。⑨省略句,完整句子为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句意: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故①②④为状语后置句,③为被动句,⑤⑦为定语后置句,⑥⑧为宾语前置句,⑨为省略句。故选C。(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子问居长洲之甫里,余女弟婿也。余时过之,泛舟吴淞江,游白莲寺,憩安隐堂,想天随先生之高 风,相与慨然太息。而子问必挟《史记》以行。余少好是书,以为自班孟坚已不能尽知之矣。独子问以余言为然。间岁不见,见必问《史记》,语不及他也。会其堂毁,新作精舍,名曰花史馆。盖植四时花木于庭,而庋《史记》于室,日讽诵其中,谓人生如是足矣,当无营于世也。夫四时之花木,在于天地运转、古今代谢之中,其渐积岂有异哉!人于天地间,独患其不能在事之外,而不知止耳。静而处其外视天地间万事如庭中之花开谢于吾前而已矣。自黄帝迄于太初,上下二千余年,吾静而观之,岂不犹四时之花也哉!吾与子问所共者,百年而已。百年之内,视二千余年,不啻一瞬。而以其身为己有,营营而不知止,又安能观世如《史》、观《史》如花也哉!余与子问言及此,抑亦进于史矣。遂书之以为记。(选自《花史馆记》,[明]归有光)(二)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见其感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以为君子之处世,轻重之衡,常在于我,决不当以一时之所遭,而身与之迁徙上下。设不幸而处其穷,则所以平其心志、怡其性情者,亦必有其道。何至如闾巷小夫,一不快志,悲怨憔悴之意动于眉眦之间哉?盖孔子亟美颜渊,而责子路之愠见,古之难其人久矣。(节选自《陶庵记》,[明]归有光)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静[A]而[B]处[C]其[D]外[E]视[F]天[G]地[H]间[I]万[J]事[K]如[L]庭[M]中[N]之[O]花[P]开[Q]谢[R]于[S]吾[T]前[U]而[V]已[W]矣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弟,古代亦称呼妹妹为“弟”,女弟此处指妹妹,与《苏武传》中“独有女弟二人”中的“女弟”含义相同。B.相与,意为相互交往,“相与慨然太息”与《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相与”含义相同。C.记,文体的一种,它可以记人、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D.闾,既指闾巷的大门,古代也指古代居民组织单位,二十五家为一闾。闾巷,是人居住的地方,泛指乡里民间。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子问每次出行都要携带《史记》,并认为从班固之后就没有完全理解此书的人了,作者十分认同他这一观点。B.文本一中,子问的书室被毁,新修精舍,题名花史馆,其命名原因是庭院中种上了四季花木,又收藏 《史记》于此。C.文本二中,作者将君子与闾巷小夫的处世态度进行对比,最后发出古人难于做到平其心志、怡其性情的感叹。D.作者在两个文本中都提到年少时自己对《史记》的喜爱,文本二中说道,读《史记》使他情感激动,无法抑制。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日讽诵其中,谓人生如是足矣,当无营于世也。(2)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16.有人认为:“此文之作,不在于对《史记》的推崇,而在于他观世如《史》、观《史》如花的独特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2.EKP13.B14.A15.(1)每天在书房里诵读诗篇,认为人生像这样就足够了,在这世上也没有什么其他可追求了。(2)看郭橐驼种的树,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并且高大茂盛,结果实早且多。16.①“观史如花”,看史有如观花,花开花谢有其自身规律,应该静而观之。②“观世如史”,看待世事如同看史,两千年历史于百年人生不过只在一瞬之间,要静处其外,心平气和地去看待。③“观史如花,观世如史”表达出作者遵循自然规律,置身天地间万事之外,体现他淡泊豁达的心境。【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冷静地处于事情之外,看天地间万事万物,就像这庭中之花,开开败败于我们面前罢了。“静而处其外”作状语,故E处需加句读;“视天地间万事”为动宾结构,可独立成句,故K处需加句读;“如庭中之花”介宾短语作状语,故P处需加句读。故选EKP。【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女弟”,均指妹妹。句意:是我的妹夫;/家中只有两个妹妹。B.“含义相同”错。“相与”,与之相比;/相处、相交往。句意:与之相比不自觉地自我叹息;/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C.正确。 D.正确。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子问……并认为从班固之后就没有完全理解此书的人了,作者十分认同他这一观点”错。应是“我”认为从班固之后就没有完全理解此书的人了,子问认为“我”说的话有理。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讽诵”,诵读;“营”,追求、谋划;“无营于世”,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世无营”。(2)“或”,或者;“移徙”,移植;“实”,做动词,结果实。【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原文“人于天地间,独患其不能在事之外,而不知止耳。静而处其外,视天地间万事,如庭中之花,开谢于吾前而已矣”可知,“观史如花”,看史有如观花,花开花谢有其自身规律,应该静而观之;②由原文“吾与子问所共者,百年而已。百年之内,视二千余年,不啻一瞬”可知,“观世如史”,看待世事如同看史,两千年历史于百年人生不过只在一瞬之间,要静处其外,心平气和地去看待。③由原文“而以其身为己有,营营而不知止,又安能观世如《史》、观《史》如花也哉”可知,“观史如花,观世如史”表达出作者遵循自然规律,置身天地间万事之外,体现他淡泊豁达的心境。参考译文:(一)住在长洲县甫里一地的子问先生,是我的妹夫。我偶尔到他那里去,在吴淤江上泛舟,游览白莲寺,在安隐堂休憩,想象天随先生的高风亮节,与之相比不自觉地自我叹息。而且子问每次出行都要挟带《史记》,我小的时候也是爱读此书,并认为从班固之后就没有完全理解此书的人了。惟独子问认为我说的话有理,隔年不见,一旦相见都要问《史记》,不谈论其他的事。不巧他的书室被毁,便新修了一座房子,题名为花史馆。这是因为在庭院中种上了四季花木,而又收藏《史记》于书房中,每天在书房里诵读诗篇,认为人生像这样就足够了,在这世上也没有什么其他可追求了。四季花草树木的成长,在于天地运转,新陈代谢,其中的积累难道有什么怪异的吗?人生在这世上,惟独担心的是自己不能常常立于事情之外,而且不知尽头。冷静地处于事情之外,看天地间万事万物,就像这庭中之花,开开败败于我们面前罢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上下两千多年, 我静静地观察研究,难道不像四季之花吗?而我和子问所共有的,最多也就一百年。以百年之期和两千多年相比,就像一瞬间内,把身外之物占为己有,来来往往地不知止境,观察世事如看《史记》一般,看《史记》犹如看花!我和子问提及这件事,抑或也可以进入史书里吧,于是记载下来成为此记。(选自《花史馆记》,[明]归有光)(二)我年轻的时候喜欢阅读司马迁的《史记》,看见文章的内容情感愤激、充满了愤恨抑郁不平之气,这种情感十分激烈,抑制不住。我认为君子处在这个世上,权衡事物的标准、尺度,始终在于自己的个人,决不应该因为一时的遭遇,或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改变。假设不幸处于困窘的处境,那么利用这种处境使自己的心态平和,性情得到愉悦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方法。哪里会像那些道德修养不高的普通人,一旦外界的环境不符合他的心意,悲伤哀怨憔悴的神情就会表现在眉目之间呢?孔子多次赞美颜渊,责备子路的恼怒,古人难于做到(平其心志、怡其性情),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节选自《陶庵记》,[明]归有光)(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新年陆游寄迹人间梦已长,新年脱帽始微霜。坐中使气如秦侠,陌上行歌类楚狂。扫榻欲招贫与语,杜门聊以醉为乡。稽山刻曲虽堪乐,终忆祁连古战场。【注】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当时陆游在山阴。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寄迹人间梦已长”中“梦”被寄寓深意,内涵丰富,给人意味深长之感。B.颔联“陌上行歌类楚狂”中“楚狂”用了《论语》中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的典故。C.颈联“扫榻”指打扫床榻,表示迎接新年的到来,但最终还是关门饮酒自娱自乐。D.诗歌主要以抒情为主,叙述为辅,表达了新年到来之际,内心的复杂情感变化。18.有人说,《书愤》的情感在《新年》中都有呈现,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7.D18.①《书愤》中“衰鬓先斑”与《新年》中的“脱帽微霜”都表达了年华空老、理想不得实现的感伤。②《书愤》中自许“塞上长城”,最终落空,与《新年》想如“秦侠使气”却只得“楚狂行歌”,都表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③《书愤》中回忆“夜雪战船”“秋风铁马”的过去,与《新年》中“终忆古战场” 都表达出诗人关心国事,渴望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诗歌主要以抒情为主,叙述为辅”分析错误。应是“诗歌主要以叙述为主,抒情为辅”。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在《书愤》中,作者在表达自己对年华空老、理想不得实现的感伤时写到“镜中衰鬓已先斑”,是说自己功业未成,但到如今鬓发已渐渐变白,盼恢复都城已成空谈。本诗中也表达了这一情感,在首联“新年脱帽始微霜”中,作者在新年摘下帽子后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花白,不仅感慨,流露出年华空老、理想不得实现的感伤。其次,陆游终其一生都对收复故国抱有强烈的愿望。他文武兼修,一直梦想到前线去杀敌报国。在《书愤》的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中,作者以“塞上长城”自许,想报国杀敌,但“空自许”表明诗人对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而本诗颔联“坐中使气如秦侠,陌上行歌类楚狂”中,作者表达自己虽然有侠客般的英雄气概,但却只能像楚国的狂人般在街市上狂歌,报国无门。所以也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最后,作者在两首诗中还表达了关心国事,渴望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陆游曾有在前线作战的经历,还曾经在前线射杀过一只猛虎。在《书愤》一诗的颔联中,作者回忆曾经的军旅生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蕴含着真挚的爱国之情。而本诗中,尾联中“终忆祁连古战场”一句,让作者回忆起早年的战场生活,表达了诗人渴望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之口表达在永恒的大自然面前个体生命的短暂之意,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面对自然万物的繁荣生机,也表达了与此相同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2)周邦彦的《苏幕遮》中,得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构图精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客至》中杜甫笔锋一转,写客至之后的情形,描绘主人待客之简、家境之贫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4)“香草美人”在诗词中喻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如《离骚》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善万物之得时②.感吾生之行休③.水面清圆④.一一风荷举⑤. 盘飧市远无兼味⑥.樽酒家贫只旧醅⑦.扈江离与辟芷兮⑧.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休”“飧”“樽”“醅”“扈”“纫”。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在中国古代,优美的抒情作品实在太多了,但像《离骚》这样的华丽的交响则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就是空前绝后的,而其结构的繁复,主题的丰富,情感的深厚,更是令人①。作为抒情诗,而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他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的缘由,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深入,而逐层打开,深入到精神的深处,游历到精神之原的开阔地带。抒情诗而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的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的历史飞跃。”“伟大的诗人”,须有绝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②,自成格式。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是③的。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案】20.①叹为观止/赞不绝口/赞叹不已/拍案叫绝②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别具一格③当之无愧/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空前绝后21.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他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而逐层深入,深入到精神的深处,游历到精神之原的开阔地带。【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结合前文“单从篇幅上讲,它就是空前绝后的,而其结构的繁复,主题的丰富,情感的深厚,更是……”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其结构的繁复,主题的丰富,情感的深厚,更是令人叹服称赞,故此处应填 “叹为观止/赞不绝口/赞叹不已/拍案叫绝”。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到了极点。赞不绝口:形容对人或事物极其赞赏。赞叹不已:不停口地赞赏。形容发自内心地赞赏。拍案叫绝: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第②处,结合前文“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及后文“自成格式”可知,此处强调的是艺术创造上自成格式,故此处应填“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别具一格”。标新立异: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格或一家。别出心裁:心中另外创造一种设计或筹划。多指在美术、建筑、诗文等构思方面,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另有一种格调或另外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第③处,此处语境强调的是屈原在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这两点上都做到了,故此处应填“当之无愧/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空前绝后”。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而无须感到惭愧。独一无二:形容没有可以相比的,是唯一的。绝无仅有:空前绝后:形容极其少有。【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由于他自设情节的缘由”句式杂糅,应改为“由于他自设情节”或“他自设情节的缘由”;二语序不当,“逐层深入,而逐层打开”语序不当,应是先“打开”,再“深入”,故应改为“逐层打开,而逐层深入”故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可修改为: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他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而逐层深入,深入到精神的深处,游历到精神之原的开阔地带。(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烧烤(Grill,Barbecue),可能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虽然淄博烧烤火出圈,但大家也应该听说“烧烤要少吃”的说法。首先,烧烤过程中,会发生“梅拉德反应”。随着香味的散发,维生素遭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氨基酸也同样遭到破坏,①。其次,肉类中的核酸在梅拉德反应中产生基因突变物质,②。在烧烤的环境中,会有一些致癌物质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内而诱发癌症。最后,烧烤食物外焦里嫩,③,甚至还是生肉,尚未烤熟的生肉是不合格的肉,如“米猪肉”,食者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埋下了罹患脑囊虫病的隐患。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与文中加点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这温良而机警的兽,自然要时时躲避野狗。(《一个消逝了的山村》)B.外边的趁机而入,一时四边向里挤,里边向外扛,人的漩涡涌起。(《秦腔》) C.于是想到赵太爷的威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阿Q正传》)D.但他信里有些话是错误的,政治犯而上镣,并非从他们开始。(《为了忘却的纪念》)2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2.D23.①食物的营养价值会降低/吃烧烤会影响上述物质的摄入②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③有的肉里面还没有熟透【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词义的能力。文章句子中的“而”表示因果关系,“因而”。A.表并列关系,“并且”;B.表修饰关系;C.表转折,“然而,但是”;D.表示因果关系,“因而”。故选D【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随着香味的散发,维生素遭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氨基酸也同样遭到破坏”可知,这里说的是烧烤的“梅拉德反应”会破坏食物自身的营养成分,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故可填“食物的营养价值会降低/吃烧烤会影响上述物质的摄入”。第二空,前文说的是烧烤会产生一些基因突变物质,而根据后文“在烧烤的环境中,会有一些致癌物质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内而诱发癌症”可知,这些基因突变物质往往是致癌物质,故可填“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第三空,根据后文“甚至还是生肉,尚未烤熟的生肉是不合格的肉”可知,这里说的是有些外焦里嫩的肉实际上里面还没有熟,故可填“有的肉里面还没有熟透”。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喝茶能体现出君子做事情的六种品质,叫“君子六成”。第一,茶要炒制,做人要修炼。第二,茶要下沉,做人要谦和。第三,茶失色于水,做人需融合于众。第四,茶有清香,做人需诚敬。第 五,茶释其味,做人要奉献。第六,茶要品味,做人需修德。以上材料中的“修炼”“谦和”“融合”“诚敬”“奉献”“修德”,都是品茶得出的人生道理,请结合材料,任选三个词,谈谈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在品茶中品出人生,茶文化源远流长,通过炒茶、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行为,加之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便形成为一套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处世哲学。“修炼”“谦和”融合”“诚敬”“奉献”“修德”是君子做事情的六种品质。“修炼”——绿叶要变身为茶需要炒制,这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需要凤凰涅磐的勇气。做人亦需像茶一样,需百炼成钢,无论顺境逆境,都要稳定心态。积极去见世面、经风雨、搏激流,在实践中增长本领,锤炼意志,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提高综合素质。“谦和”——茶冲到水里后会慢慢下沉至杯底,用娇弱的身躯托起沉重的清水。为人要像茶那样主动沉下去——时刻保持谦和、低调。要懂得低姿态即是进步,如果趾高气昂,夜郎自大,就会什么也学不到,也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融合”——茶冲到水里慢慢下沉时,不断与水融合,吸收水份,释放颜色,实现中和交融。茶失色于水,做人需融合于众。不仅需要身入,更需要心入,要学会用心倾听、将心比心。积极与人为善,真正把自身融入社会、融入大众。同时,君子和而不同,还应保持做人原则,而不是成为乌合之众。“诚敬”——茶有悠悠清香、绵绵茶情,如绕梁之音,令人回味,这叫诚敬。诚即诚心,《中庸》言:“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以诚心待人,以诚心观己。敬即处事待人之态度,存恭敬之心,以礼待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少吾少以及人之少的态度,真心尊敬他人、包容他人。“奉献”——茶到了水里,香味给了水,人们喝了水,却扔了茶叶,茶叶便算舍身奉献了。做人亦需像茶叶那样去舍身、去奉献。当今社会和平稳定,发展迅猛,舍身的机会已然不多,但奉献精神仍然亟需。奉献能够让苦成乐,变难为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果没有别的东西奉献,那就付出辛劳的泪水和血汗。“修德”——茶是有生命和意境,喝茶需要细细品味,与其说喝茶不妨说品茶更准确。茶之内涵如人之品德,需要不断的修德、立德,增强自己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强化自己的内 心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心态从容,内心淡定,守住“德”这个修心立身之本,做一个内心强大、品德高尚、内涵丰富的复合型人才。以上每一种品质都是由茶道得出,六个词关系丰富,既有并列关系,又有递进关系,还有包容关系。可以向上统筹,即前五个词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修德”;也可向下兼容,即“修炼”为做人之基,之后的五个词都要建立在此基础上。认为要求“任选三个词”,一定要对所选的关键词进行有机组合,既要对每个词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和理性的思辨认识,又要厘清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可以结合现实,综合三者关系来探讨人生的道理:可以侧重某一关键词的纵深突进;可以是“君子六成”的感悟;也可以是个人成长路径的规律总结。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品一杯佳茗,感悟人生真谛。接下来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茶要炒制,君子需修炼,茶的炒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痛苦的过程,做人亦如此,要想百炼成钢,要想成为精英,就要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二、茶要下沉,君子宜谦和,为人要像茶那样主动沉下去——时刻保持谦和、低调。要懂得低姿态即是进步。三、茶有清香,君子怀诚敬。茶有香气,绵绵茶情,如绕梁之音,令人回味,谓之诚敬。君子常怀恭敬之心,实现一分宁和,三分爱意,七分温存,十分幸福。立意:1.修炼自我,融合他人,修德成人。2.修炼自我,融合于人,奉献于众。3.品茶中三味,悟人生真谛。4.茶有清香自沉底,人亦修身以成德。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优质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11 03:39:01
页数:21
价格:¥2
大小:56.0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