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讲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 -【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3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精选试题)一、单选题1、秦统一后,对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一做法A.有利于发挥郡的政治辐射作用B.体现了“农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C.有利于对城市人口的行政管理D.体现了按“犬牙交错”划分的特点【答案】A。【解析】根据“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可以看出,政府强调对郡划分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影响到周边边地区,加强对周边的管理,因此这有利于发挥郡的政治辐射作用,A项正确;“农工商皆本”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城市,排除C;材料只涉及到郡的设置,不能反映“犬牙交错”的特征,排除D。2、春秋以前,地方民众多聚族而居,由族长进行管理。春秋战国时期,乡里民众逐渐打破了血缘聚居的形式,其管理者也由政府任命的乡长、里长及伍长所代替。据此可知,当时A.郡县制度普遍推行B.宗法观念日益消亡C.行政管理日趋严密D.统一进程不断加快【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从“聚族而居”到“打破了血缘聚居的形式”,从“由族长进行管理”到“政府任命的乡长、里长及伍长”的变化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行政管理日趋严密,故选C项;材料只是在阐述地方乡里制度的变化,体现不出郡县制度普遍推行,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宗法制度受到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宗法观念的日益消亡,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统一进程的加快,排除D项。3、《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以推知A.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B.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C.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D.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答案】A。【解析】由材料“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可以看出朝议传统制约皇权,A项正确;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排除B;C、D项不能体现材料负面影响,排除。 4、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运用这-观点,对图1和图2关系推论最合理的是A.诸侯国的争霸战争愈演愈烈B.国家土地转为私有的速度加快C.铁农具、牛耕取代了新石器D.由“变”而“治”的历史趋势【答案】D。【解析】图一是周代的分封制,图二是秦朝的郡县制,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了由“变”而“治”的历史趋势。即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D项正确;A项只适合图一,图二是秦朝统一后的内容,排除A;材料看不出国家土地转为私有的速度加快,排除B;C项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排除C。5、西汉初,丞相选用列侯(列侯:一种爵位,在中央任职)充任,汉武帝时不用列侯为相,而是在确定丞相后才封侯,东汉光武帝则干脆废除丞相封侯的制度。这一变化A.极大削弱了地方诸侯的势力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C.说明内外朝制度正不断完善D.旨在防范权臣加强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从汉武帝到东汉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都削弱了丞相的地位,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打击防范权臣加强君主的权威,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君权和相权的关系,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B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内外朝制度,故C项错误。6、下图为秦始皇巡行路线及石刻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秦始皇的巡行 A.意在全面推行郡县制度B.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C.增进了华夏文化的认同D.形显了秦始皇的仁德之心【答案】C。【解析】由图示内容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巡行路线遍及全国,这一做法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从而促进华夏文化的认同,故选C;秦统一后已经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与秦始皇的巡行无关,排除A;陈胜吴广起义是在秦始皇去世后,排除B;秦始皇的巡行是为了稳固统治,而非为了彰显仁德之心,排除D。7、对比分析下面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最能说明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B.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逐步解决C.中央行政制度进行了调整D.西汉历代统治者积极开拓疆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汉高帝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由15郡发展为108郡、国,尤其是汉景帝以后郡级政区快速增加,这是汉景帝、汉武帝持续削弱封国势力的成果,特别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大的王国被分成较小的侯国,无力再对抗中央,西汉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逐步解决,故B项正确;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变化,与“中央行政制度进行了调整”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汉高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几任帝王的统治,未体现“西汉历代统治者积极开拓疆域”,故D项错误。8、 汉武帝开创了献策上书为郎的选官途径,在一定限度内欢迎批评政治的意见。原本担任低级职官的田千秋就是因为上书言事称旨,很快被任命为列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不过数月又迁为丞相。这种做法A.使贵族特权垄断地位被打破B.促进了汉代官僚政治的发展C.表明汉代察举制遭到了破坏D.为“中朝”形成奠定了基础【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汉武帝鼓励献策上书为官,这拓宽了选官的途径,打击了贵族特权的垄断,从而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发展,故选B;商鞅变法时期的军功爵制就已经打破了贵族特权的垄断地位,排除A;献策上书为官不代表察举制遭到破坏,排除C;材料内容和“中朝”的形成没有关系,排除D。9、公元56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将吕后神位从高祖刘邦神位旁移走,生前并不受高祖刘邦太多宠爱的薄太后神位被放在高祖神位旁,接受后人高规格的祭拜,史称“退吕进薄”。光武帝此举意在A.改变皇室祭拜习俗B.震慑外戚加强皇权C.清除吕氏残余势力D.匡正薄氏太后名分【答案】B。【解析】两汉外戚干政的现象频繁发生,光武帝“退吕进薄”的举措,意在告诫当时的皇后阴氏外戚,不要效仿汉初吕后外戚专擅朝政,从而为太子顺利接班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故答案为B项。西汉时,封建皇室祭拜先帝先祖的习俗并未改变,排除A项;清除吕氏残余势力、匡正薄氏太后名分发生在西汉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D项。10、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出,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秦和汉初的朝议制度A.蕴含制约君权的有利因素B.体现了政治决策的复杂多变C.扩大了相权造成皇权旁落 D.实现了监督皇权和君臣共治【解析】A。【解析】材料中的廷议和集议体现的是皇帝对大臣意见的参考,说明大臣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君主的决策,蕴含制约君权的有利因素,A正确;B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1、从“屏藩”愿景到“离心”现实,再到武帝集权强汉,西汉最棘手的内政问题的化解,主要是通过A.设立刺史监国B.使王国郡县化C.推行崇文抑武D.实施盐铁官营【解析】B。 【解析】西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使王国越分越小,属于郡县管辖的区域越来越大,从而通过王国的郡县化来解决“离心”问题,故答案为B;设立刺史监国只是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排除A;崇文抑武政策为宋朝国策,排除C;实施盐铁官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中央集权,但不是解决“离心”问题的主要措施,排除D。12、从西汉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后期,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A.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解析】C。【解析】从西汉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符合当时国势强盛的时代特点;东汉中后期,以抒情为主的“小赋”兴盛,符合当时东汉国力衰弱的特点,因此表明汉赋风格受时代影响,故选C;材料表明汉赋风格的变化主要是受到时代影响,没有涉及皇帝喜好,排除A;东汉中后期的赋以抒情为主,所以不能说明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排除D。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何尊有铭文122字,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其中有“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句,意思是“以此地(洛阳)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的《尚书》在《梓材》篇中也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文中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句,意思是“上天既已把中国的臣民和疆土都付给先王”。这是“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材料二 就我所知,“中国人民”这一名称的提出,首先见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货殖列传》。《史记》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就是说“中国人民”这一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了。《货殖列传》所说的中国人民,实际上包含汉朝所设郡县内的各个民族。——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原文有改动(1)指出材料一所引两则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指出“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含义。由此,你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认识?【答案】(1)“何尊”是实物资料,属一手资料,考证“中国”一词出现的时间更准确;《尚书·梓材》是文献资料,属二手资料,年代较远,文中“中国”一词出现的时间缺乏直接证明。但二者记录了同一件事,可以互相印证“中国”一词的出现。 (2)含义:“中国”指西周王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方。“中国人民”指汉朝所设郡县内的各个民族。认识:中华民族是由小到大逐渐由各民族融合而成;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有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中华民族所在地域不断扩大。(言之成理皆可)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表明,适度的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当它与封建君主制结合在一起,不得不以君主制作为自己的历史形态时,其作用和意义也是历史性的。中央集权一旦与君主制度结合在一起,哪怕是往前走一小步,也极易造成君主权力的过度扩张,形成君主专制。但就中国封建社会的总体情况来看,我们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君主专制,在思想上更不主张极端君主专制。真正的历史学家总能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双重制高点,对复杂的历史因素采取分而析之的态度,并且因应时势变化而损益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而不是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摘编自周群《中央集权不等于专制》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观点:我认为“中央集权不等于专制”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评析:首先,作为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之间保持相对统一和协调的关系,而专制的基本特征是权力集中于一人或极少数人,即使在统治者内部也没有民主,中央集权并不必然导致专制。其次,中央集权是秦朝以后古代中国两千多年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适应了巩固和维护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认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观点从基本概念出发,厘清了中央集权和专制的区别。因此,中央集权是大一统国家形成和发展的产物,而非专制统治的工具。示例二:观点:作者的观点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分析方法。评析:唯物史观要求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历史地看待是指要把历史问题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其当时出现的原因,评价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避免用今天的眼光去苛责古人。辩证地看待是指分析历史问题既要全面又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其局限又要发现其积极作用和价值。作者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君主制度的认识,坚持了“历史地”与“辩证地”的统一,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分析方法。因此,评价历史问题时,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多角度概括。可根据“但就中国封建社会的总体情况来看,我们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君主专制,在思想上更不主张极端君主专制。”概括得出“中央集权不等于专制”这一观点。论述时可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入手,分析君主专制与中央集的区别,并列举在古代历史发展历程中加强君主专制与加强中央集的具体史料加以说明即可。其它角度言之有理亦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3 09:18:01 页数:8
价格:¥3 大小:688.87 K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