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2
2
/22
剩余2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22-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起来时只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摘编自钱锺书《谈中国诗》)材料二: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22-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轻鸢剪掠”意思是说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作者以此想说明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B.“空泛”即宽松的形式选择,“确切”是确定的情感表达。二者关联,能留下无穷的艺术想象空间。C.中国诗“暗示”手法表现为:静默不言,欲说还休;故说“不知”,不了了之;问而不答,以问为答。D.语言形象中概念的意义和潜在的力量交织,使诗歌产生暗示性,暗示性又使诗歌具有感染性启发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谈中国诗应该采用比较文学的方式,只有将中外诗歌进行比较,才能避免出现泛论、概论等针对中国诗歌不实的评价。B.中国诗歌具有诗体的浓缩性和诗心的延长性特点,二者结合使中国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产生“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C.中国诗歌的文字表现和情感意蕴有“说出来的话”“不说出来的话”“说不出来的话”之分,它们有艺术境界的高下之别。D.中国古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造就了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特点,相比较而言,西洋诗歌的艺术风格则厚重豪放得多。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B.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C.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D.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4.材料一是钱锺书先生1945年在上海对美国人发表的演讲稿节选,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演讲稿体现了钱锺书先生怎样的演讲艺术。5.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借一位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写道:“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州。”对于尾句,俞平伯认为“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俞平伯为什么会有上述评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2- 【答案】1.B2.D3.C4.①从演讲的受众来说,面对美国观众,大量引用了西方诗人的诗句和评论,使用了“贵国”等尊称,便于观众接受,针对性强。②从演讲思路上来说,条理清晰。由外国人对中国诗一般印象入手,然后由浅入深地谈及中国诗的特征。③从演讲语言上来说,生动形象,使用了较多的比喻、对比等手法,便于听众理解。5.①中国诗讲究在有限的字数里寻找无限的意蕴,“肠断白蘋州”近乎实写,过于直白,没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②俞平伯与钱锺书“一种怀孕的静默”的观点是吻合的,千帆、斜晖、江水等意象,具有丰富的暗示性,足以表现抒情主人公无穷的怅怨和不尽的情思。【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空泛’即宽松的形式选择,‘确切’是确定的情感表达”说法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三段“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可知“空泛”,指中国诗蕴含的难以言传的境界,“确切”指确定的语言及其形式。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中国古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造就了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特点”说法片面,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可知中国诗轻淡安和的原因不仅是独特的审美情趣,还跟“语言的本质”有关。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中的观点是:中国诗歌富于暗示性:ABD都具有暗示落叶飘零之意。C.“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中“木”是树木的意思,没有暗示“落叶”,不符合材料二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观点。-22- 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从演讲的受众来说,面对美国观众,“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大量引用了西方诗人的诗句和评论,“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使用了“贵国”等尊称,便于观众接受,针对性强。“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由外国人对中国诗一般印象入手,然后由浅入深地谈及中国诗的特征。从演讲思路上来说,条理清晰。从演讲语言上来说,生动形象,“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使用了较多的比喻、对比等手法,便于听众理解。【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整合并运用文本信息的能力。材料一第四段“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可知中国诗讲究在有限的字数里寻找无限的意蕴,“肠断白蘋州”直抒胸臆,过于直白,少了回味的空间。材料一第四段“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俞平伯与钱锺书“一种怀孕的静默”的观点是吻合的,千帆、斜晖、江水等意象,具有丰富的暗示性,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寻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足以表现抒情主人公无穷的怅怨和不尽的情思。结尾即使不直白说出,读者也能领略到思妇的情感。所以俞平伯认为“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石榴-22- 玄月七月,太阳把大地晒得热热的,石榴的花红红艳艳,小石榴即将诞生了。在枫丹园,一棵石榴树兀自立着。和周边的香樟、朴树、红叶李、桂花树不同,石榴树大热天开花,到了秋天就挂满红灯笼般的石榴。石榴籽抱团,又甜得很,小区人路过,都会仰头看上几眼,畅想一阵子。石榴是麻叔栽下的。麻叔住一楼,向南的门前是空地,空地植了草坪,他就在这草坪上栽了石榴树,和其他的树隔空相望。石榴树栽下时,也就手指头粗细,没人注意它,倒是一些宠物狗发现了,常对着它撒上几滴尿。几年过去,树长大了,花开得旺了,小区物业找上门,说绿地是大家共有的,不能乱栽树。麻叔据理力争,说,树不是乱栽的,也不是自己的,有阴凉儿大家乘,有花大家看,好事一桩。围观的人打圆场,物业也就得过且过,石榴树算是有了小区的“户口”,安顿了下来。叫麻叔为“麻叔”有点儿不恭敬,他小时得过天花,人活下来了,落了一脸的麻子。什么时候、什么人喊了第一声“麻叔”不可考,但既已喊出了,小区人就不分老幼地喊,麻叔也应得脆生生的。麻叔人好,和石榴树一样好。石榴树在枫丹园是唯一的,一旦开花就诱人得很。做父母的会对孩子说,这红红的花是石榴花。孩子们记下了,实际上做父母的也是想多望几眼的,石榴花多美呀!麻叔多半这时是坐在石榴树下的,含着笑,把粒粒麻子都挣开了。石榴挂果了,孩子们闹着父母要摘了玩儿。父母不允,麻叔就会救急,摘上一枚,把孩子哄笑了。麻叔的理论是,让孩子知道不熟的果子涩,是好事。如此,到秋天石榴熟时,往往就只剩下树梢的几颗石榴了。树梢上的石榴熟得裂开了嘴,是采摘的时候了,麻叔就找来保安,要他们帮忙,把石榴摘下。这日子一定是在周末,孩子们聚在石榴树下玩的时候。摘三个是三个,摘五个是五个,掰开了让孩子们品尝。孩子们图个新鲜你抢我抢,麻叔在一边乐。不过麻叔有讲究,不论石榴大小年,麻叔总会让保安留一个在树上。保安也不问为什么,留就留吧,一棵树上挂一个果子,远远地望,还挺好看。麻叔望着树上仅剩的一个石榴,似有千言万语。麻叔一个人过日子,儿子买的房子,平时来看望得少,来了也是风一阵雨一阵,匆匆地就过去了。麻叔平时和人说,儿子是好儿子,不容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没有人多过问。算算麻叔住枫丹园已有十年了,人们再算,石榴树也在枫丹园草坪上长十年了。十年树木,石榴树已蔚为大观了。连年石榴都结得多,树长高了,枝头的石榴就难摘到了,又吸引了一批人拿着手机拍照,把-22- 拍好的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石榴多子(籽)多福,赚了不少的赞。有时拍照片的人还将麻叔拍了进去,多在不经意间,麻叔笑得灿烂,笑容浮在脸上,一粒麻子也看不到。石榴树大,挂果多,麻叔请人摘下,放在门卫室,见人就送上一个,派送得均匀。这样的日子,枫丹园像过节,人人的嘴都是甜的。不知为什么,今年六七月间雨水大,不停地下,下得天昏地暗。石榴树起先怀了一树的蕾,麻叔欢喜,心想又是石榴的大年。雨不停,石榴花还是开了,但开得短命,和雨滴一样的滴落,落得麻叔的心一阵阵绞痛,树上的花都落地上了,还了得!好不容易天晴了,麻叔看到树上挂了小石榴,心中窃喜,尽管比往年少,还是数不过来。麻叔天天拎把椅子坐在树下,拿了棍棒,怕鸟把石榴踩落了。没喜上几天,挂枝的石榴开始脱落,成批地落。麻叔想制止,可又有什么办法制止呢?麻叔仰着头,心中猫抓样难受。麻叔少有地打电话让儿子回来。儿子进门,麻叔劈头盖脸一句话:“石榴都落了。”儿子问麻叔:“就为这事?”麻叔说:“天大的事。”麻叔拉着儿子去石榴树下,让儿子找树上的石榴。石榴树上空得很,原本挂满石榴的枝头只剩下了叶片。还是儿子眼尖,一声惊呼:“爸,有一个,有一个!”麻叔顺着儿子的指示,果然看到一个石榴,周周正正,红彤彤的像张笑脸。枫丹园的秋天少了一次节庆,本该甜一次的嘴消停了一天。秋深了,一树黄黄的石榴叶落尽了,只剩下一颗硕大的石榴,裂着嘴挂在枝头。石榴树美,一颗果夺目,还是引来了许多人驻足观望。下雪了,石榴树上覆了一层雪,那颗独一的石榴仍挂在高高的枝头。一只灰喜鹊盯着红红的石榴籽,半天没下嘴。麻叔病了,躺在床上,窗口正对着石榴树,独自的石榴灌满了他的眼睛。儿子看到了灰喜鹊,挥手去赶,麻叔忙抬起艰难的手制止了。灰喜鹊还是飞走了,麻叔突然鼓足了劲儿,喊了声:“石——榴。”声音乘着灰喜鹊的翅膀,飘进茫茫风雪里。儿子热泪奔涌,父亲喊的是一个人的名字。母亲去世二十年了,她的名字叫作石榴……枫丹园的石榴成了一景,只是少了麻叔。(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5月16日公众号,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2- A.文章开篇扣题,点明在枫丹园里红艳艳的石榴花和红灯笼般的石榴与众不同,并引出了对麻叔的介绍。B.石榴在枫丹园获得了大人孩子的一致喜爱,善解人意的麻叔还会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小区里的孩子们。C.麻叔的儿子来得少,麻叔认为石榴脱落是天大的事,他却不以为意,意在表现麻叔的儿子不孝顺。D.石榴,是小说的行文线索,起到了组织全篇的作用;石榴还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了麻叔的生命状态。7.文中关于灰喜鹊这一意象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灰喜鹊盯着红红的石榴,半天没有下嘴,不忍吃下这夺目的果实,这一画面赋子灰喜鹊人性化色彩。B.麻叔在病床上,制止了儿子赶走灰喜鹊的行为,表现了麻叔顺应生命、顺应自然的心理状态。C.灰喜鹊飞走时麻叔鼓足了劲儿喊出亡妻的名字,他把灰喜鹊当作了亡妻的化身,寄托了自己的思念。D.喜鹊在民间是代表吉祥的鸟,灰喜鹊的出现赋予小说浪漫主义色彩,反衬了小说结局的凄恻哀婉。8.文章结尾两段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请简要赏析。9.《祝福》多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这篇小说多次写到麻叔的麻子,请赏析这种手法。【答案】6.C7.C8.①读者本以为麻叔喜爱的是石榴,结尾却点出麻叔的妻子叫石榴,由物到人的变化,出人意料。②全文有多处伏笔,如“麻叔总会让保安留一个在树上”“麻叔望着树上仅剩的一个石榴,似有千言万语”,使得结尾在情理之中,表现了麻叔对妻子深深地思念。③这样写,能使故事情节波澜有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进一步升华。9.①这是外貌上的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给读者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②《祝福》通过祥林嫂的眼睛,表现了祥林嫂一步一步走向麻木的精神状态,形象地展现了祥林嫂的人生轨迹和悲惨命运。③麻叔的麻子是人们称呼他为“麻叔”的原因,表现他的性情随和;麻叔在石榴树下麻子“挣开了”“看不到”,表现麻叔的幸福与心满意足。【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22- C.“意在表现麻叔的儿子不孝顺”错,小说主题并非表现儿子不孝顺。麻叔说“儿子是好儿子,不容易”,且儿子到底还是来了,只是到最后才理解父亲种石榴树是为了纪念母亲。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他把灰喜鹊当作了亡妻的化身”错。“一只灰喜鹊盯着红红的石榴籽,半天没下嘴”,灰喜鹊与石榴让麻叔想起了自己与亡妻的过去,“石榴”代表的是亡妻。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手法和作用的分析鉴赏能力。出人意料:前文写麻叔在小区草坪上种石榴树,养护石榴树,给孩子们和小区的人们分石榴,给人的感觉是麻叔很喜爱石榴;而结尾麻叔躺在病床上喊了一声“石榴”,麻叔的儿子才知道父亲在思念母亲,“母亲去世二十年了,她的名字叫作石榴……”,原来“石榴”代表的是“人”。由物到人的变化,出人意料。在情理之中:全文有多处伏笔,如“不过麻叔有讲究,不论石榴大小年,麻叔总会让保安留一个在树上”“麻叔望着树上仅剩的一个石榴,似有千言万语”,这些描写让读者感觉麻叔与这石榴树有“故事”。有了这样的伏笔,使得结尾在情理之中,表现了麻叔对妻子深深地思念。效果:“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是欧亨利式的结尾,这样写,结尾与前文形成波澜,能使故事情节曲折有致;结尾揭示麻叔对亡妻的念念不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进一步升华。【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写作手法的能力。关于麻叔的“麻子”,文章这样描写,“叫麻叔为‘麻叔’有点儿不恭敬,他小时得过天花,人活下来了,落了一脸的麻子”,可见这是外貌上的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给读者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眼睛有三处典型描写,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二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22- 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灾难仍向她袭来。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而最后已经成为乞丐的她“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神情完全麻木,对生活彻底绝望。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通过祥林嫂的眼睛,表现了祥林嫂一步一步走向麻木的精神状态,形象地展现了祥林嫂的人生轨迹和悲惨命运。“麻叔”的得名是因为他长了一脸麻子,“什么时候、什么人喊了第一声‘麻叔’不可考,但既已喊出了,小区人就不分老幼地喊,麻叔也应得脆生生的”,麻叔的麻子是人们称呼他为“麻叔”的原因,“应得脆生生的”表现他的性情随和;“麻叔多半这时是坐在石榴树下的,含着笑,把粒粒麻子都挣开了”“麻叔笑得灿烂,笑容浮在脸上,一粒麻子也看不到”,麻叔在石榴树下麻子“挣开了”“看不到”,表现麻叔的幸福与心满意足。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三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郑)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不可无礼。”文公曰:“诸侯亡公子过者多矣,安能尽礼之!”詹曰:“君如弗礼,遂杀之;弗杀,使即反国,为郑忧矣。”文公弗听。三十七年春,晋公子重耳反国,立,是为文公。秋,郑入滑,滑听命,已而反与卫,于是郑伐滑。周襄王使伯犕(bèi)请滑。郑文公怨惠王之亡在栎,而文公父厉公入之,而惠王不赐厉公爵禄,又怨襄王之与卫滑,故不听襄王请而囚伯犕。王怒,与翟人伐郑,弗克。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早死。公怒,溉逐群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闻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22- 四十五年,文公卒,子兰立,是为穆公。穆公元年春,秦穆公使三将将兵欲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于崤。初,往年郑文公之卒也,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秦兵故来。三年,郑发兵从晋伐秦,败秦兵于汪。(节选自《史记·世家·郑》)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B.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C.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D.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十六年,王公年次纪年法,多用于春秋战国时代,本国诸侯王即位的第一年为元年。B.文公,公,春秋时期爵位名;文,谥号,威严尚武坚强睿智的人死后可以谥为“文”。C.“怨襄王之与卫滑”中的“与”与《六国论》“与蠃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思相同。D.后稷,帝喾之子,周部落始祖,辅佐大禹,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被尊为五谷之神。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国攻打滑国,郑文公不尊崇周襄王的请求,囚禁了周襄王的使者,并与周襄王兵戎相见,最终没有打赢。B.“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即《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无礼于晋”,这成为秦晋联军讨伐郑国的原因之一。C.郑国公子子兰能够回国被立为太子并即位为穆公,外有晋文公武力胁迫,内有大夫利用母族优势进言帮助。D.郑国守城官缯贺出卖国家情报,引来秦军,郑国爱国商人弦高诈称犒军骗走秦军,秦军在崤山被晋军击败。13.春秋之义,汉语成语,指春秋时代通行义法,核心是王命为重。请分析“春秋之义”在叔詹身上的体现。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齐桓晋文之事》)(2)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答案】10.B11.B12.A13.①叔詹提请郑文公应该以礼对待重耳。②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建议,叔詹又提出要杀掉重耳。③-22- 晋国讨伐郑国时叔詹为了救国,自杀而死。14.(1)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2)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况且夫人的儿子都已不在世了,剩下的儿子没有比得上兰贤能的。现在晋国包围郑都很急迫,晋国替子兰请求回郑,没有比这个条件更好的了!“尽已死”作“夫人子”的谓语,结构完整,“死”后断开,“余庶子”作主语,偏正结构,“余”作定语,之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A、C。“孰大焉”意思是:有什么比这个更大的……,要有和它搭配的主语,所以“利”放后一句,表示没有比这个条件更好的了,据此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B.“威严尚武坚强睿智的人死后可以谥为‘文’”错,应该是“经天纬地道德博闻”谥为“文”。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郑文公……最终没有打赢”错,根据原文“王怒,与翟人伐郑,弗克”襄王十分生气,联合翟人攻打郑国,没有获胜,所以是周襄王没有获胜。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这题,找到叔詹以王命为重的具体事例即可。根据“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不可无礼’”可知,叔詹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对流亡到郑国的晋国公子重耳的品德和才识有深刻的认识,知道重耳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叔詹见郑文公因为缺乏对重耳的正确认识而慢待重耳,就劝谏郑文公尊重厚待重耳,但郑文公不听。-22- 根据“君如弗礼,遂杀之;弗杀,使即反国,为郑忧矣”可知,叔詹见郑文公不能厚待重耳,怕重耳将来登上晋国君位后成为郑国祸患,就劝郑文公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根据“‘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原也。’乃自杀”可知,后来,果然像叔詹预料的那样,重耳成为晋国的君主。重耳登上君位后,兴兵讨伐郑国,重创郑国,叔詹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权”,动词,称量,衡量;“然后”,这样以后;“度”,动词,量(长短);第二个“然”,这样。(2)“可欲”,名词,想要得到的东西;“自戒”,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是“戒自”,警戒自己;“有作”,大兴土木;“安”,使动用法,使……安宁。参考译文:三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路过郑国,郑文公没有礼待他。文公的弟弟叔詹说:“重耳是贤人,又与咱们同姓,处境窘迫经过您处,您不能对他无礼。”文公说:“诸侯中路过此处的逃亡公子有很多,怎么都能按礼招待他们呢!”叔詹说:“您如果不礼待他,就杀死他;不杀,他假使返回国内,就是郑国的忧患了。”文公不听从叔詹的意见。三十七年的春天,晋公子重耳返回晋国,即位了,这就是晋文公。秋季,郑国攻入滑国,滑国唯郑命是听,不久,滑国又亲附卫国,于是郑国又攻打滑国。周襄王让伯犕替滑国说请,郑文公怨恨惠王曾逃到栎,是文公的父亲厉公护送惠王回朝复位的,但惠王却没有赏赐厉公爵位俸禄,又怨恨襄王亲附卫国、滑国,所以文公不听从襄王为滑国的说请反而囚禁了伯犕。襄王十分生气,联合翟人攻打郑国,没有获胜。四十一年,郑国帮助楚国攻击晋国。因晋文公当年路过郑,郑对他无礼,所以郑国背叛晋国帮助楚国。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同包围郑都,讨伐郑君帮助楚国攻打晋国,以及文公路过郑国时郑君无礼的罪行。当初,郑文公有三位夫人,五个宠爱的儿子,都因罪早死。郑文公厌恶其他各位公子,都赶走了。子兰逃到晋国,跟从晋文公包围郑都。当时子兰事奉晋文公很恭敬,晋文公十分宠幸他。他在晋暗中活动,借机要求回郑做太子。晋国这时想得到叔詹并杀死他。郑文公很害怕,不敢对叔詹说,叔詹听到这个情况,告诉郑君说:“我曾对您说,要杀死重耳,您却不听从我的意见,晋国终于成为我国的忧患了。可是晋国之所以包围郑都就是因为我,我死了而能赦免郑国,这是我的心愿。”于是叔詹自杀了。郑人把叔詹尸首送给晋国。晋文公说:“一定想见一下郑君,污-22- 辱他后再离去。”郑人担心这件事,就派人私下对秦国说:“打败了郑国对晋国有好处,并非对秦国有利。”秦军听后才撤军。晋文公送子兰到郑国做太子,借机通报了郑国。郑国大夫石癸说:“我听说姓姞的女儿是后稷的元配,她的后裔应当有兴发的,子兰的母亲就是他的后裔。况且夫人的儿子都已不在世了,剩下的儿子没有比得上兰贤能的。现在晋国包围郑都很急迫,晋国替子兰请求回郑,没有比这个条件更好的了!”于是郑国答应了晋国,与晋国订立盟约,终于立子兰为太子,晋军才撤走。四十五年,郑文公逝世了,子兰即位,这是穆公。穆公元年的春天,秦穆公派三位将军率军想攻打郑国,到了滑国,遇上郑国商人弦高,弦高诈称奉郑君之命用十二头牛犒劳秦军,所以秦军没再继续进军就回国了,晋军在崤打败秦军。当初,郑文公逝世后,郑国都城的卫戍官缯贺把郑国的内情出卖给秦国,所以秦军才来攻打郑国。三年,郑国派军跟从晋国攻打秦国,在汪打败秦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西江月·重九①张孝祥冉冉寒生碧树,盈盈露湿黄花。故人玉节有光华,高会仍逢戏马。万事只今如梦,此身到处为家。与君相遇更天涯,拚了茱萸②醉把。[注]①乾道二年六月,张孝祥在广西桂林任上遭谗言落职东归,重九日应湖北蕲州知州仲弥性之邀来蕲州逗留。②茱萸,一种植物,这里指茱萸制成的酒。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一项是()A.起首两句描绘了一幅重阳秋景图。“冉冉”“盈盈”分别写出了枝条的柔弱低垂、菊花的鲜润秀丽。B.“故人”两句写出了宴会高朋满座热闹非凡。“玉节有光华”,这是词人在称颂友人的穿着华丽,光彩四溢。C.下阕由上阕对情境的描写转向情感的刻画,“此身到处为家”一句,信手拈来,语言朴实无华,包含无限思绪。D.天涯沦落,故人相遇,把彼此的感情寄托在酒上,下阕后二句喝茱萸酒照应题目,将抒怀推向了高潮。16.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请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清高自持。碧树黄花象征词人内心的高洁追求,表现其虽受谗言但不与-22- 世俗同流合污。②壮志难酬。词人因谗言落职,抱负无法施展,有一种悲愤无奈之情。③豪迈豁达。词人经历坎坷,看透世事不过如梦一场,与故人相遇,诗酒高歌。【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玉节有光华’,这是词人在称颂友人的穿着华丽,光彩四溢”错。“玉节有光华”是词人在称颂友人的高尚的节操。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乾道二年(1166)六月,三十五岁的张孝祥在广西桂林任上遭谗言而落职东归,应湖北蕲州仲弥性之邀于重九日来此逗留。是词冠题“重九”,作于知州仲弥性宴席上,上片写途经蕲州聚会重九的情景,下片借题发挥以抒怀达意。开头二句中,“碧树”是“绿树”,在重阳到来的秋季,树还能保持自己的绿色,不畏严寒侵袭,这是难能可贵的;“黄花”,谓菊花;“冉冉”和“盈盈”都是形容词,形容菊花枝条柔弱低垂、花瓣清澈端庄。“菊花”自古就是高洁君子的象征,“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此处的碧树黄花象征词人内心的高洁追求,表现其虽受谗言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可见词人清高自持。“世事只今如梦,此身到处为家”吐出入官场以来的满腔郁愤,真诚地向世人表白,词人在经历了世俗的坎坷之后,对所有世事、世路早已看惯,不过如梦一场。也就是说,词人现今对世间功名富贵早已看得很淡薄。作者本来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人,他积极支持收复中原的主张,由于南宋政权腐败,他却两次无端被贬谪,抱负无法施展,有一种悲愤无奈之情。所以,深谙世态炎凉的他,也就难免产生超脱尘世、返归自然的思想。可见词人壮志难酬。虽然被贬,但词人并未过于伤感,“世事只今如梦”,带着一种看透尘世的洒脱。“高会仍逢戏马”,遇到友人,词人可以与之开怀畅饮,此句写宴会上大家一边饮酒,一边驰马取乐或观看操练。“与君相遇更天涯,拚了茱萸醉把”,词人与故人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更是英雄惜英雄,就冲这能辟除邪恶之气的茱萸酒,拚了大醉一场又何妨!词人经历坎坷,看透世事不过如梦一场,与故人相遇,诗酒高歌。可见其豪迈豁达。(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22-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了秦对百姓的残酷剥削,控诉了秦的挥霍无度和自私无道。(2)《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恢宏气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景抒情,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悲叹之情。【答案】①.奈何取之尽锱铢②.用之如泥沙③.吴楚东南坼④.乾坤日夜浮⑤.六朝旧事随流水⑥.但寒烟衰草凝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锱铢”“坼”“乾坤”“衰”“凝”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积累与运用(20分)(一)《红楼梦》整本书阅读(11分)18.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灵宝玉是青埂峰下那块顽石的幻相,正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曾被宝玉摔过两次。它穿插在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中,起到了线索的作用。B.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小说借其视角展开了对荣国府建筑布局、人物及人物关系的描述,相对于林黛玉来说,这一切构成了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C.《红楼梦》的情节主要围绕宁荣二府和大观园展开,特别是大观园,更是承载了诸如共读西厢、晴雯撕扇、香菱学诗、湘云醉眠等经典情节。D.《红楼梦》以梦入幻,以幻示真。如太虚幻境中“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判词分别暗示了香菱、迎春的命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D.“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不是香菱的判词,是妙玉的判词。故选D。19.“你大抵是倦了,竟回我这般敷衍”“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林黛玉发疯文络平台走红,一些网友给她取了“林怼怼”的外号。你认为此外号符合林黛玉的形象吗?为什么?-22- 【答案】观点一:不符合。林黛玉心思敏感,虽然有时出言尖刻,但她形象丰富,是个美丽多情、性情纯真、气质灵动、才气卓绝的女子,以“林怼怼”形容林黛玉未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观点二:符合。林黛玉虽然是一个性情纯真、才华卓绝的女子,但她的确犀利刻薄,出言尖酸,多次怼得宝玉和贾府众人无话可说,以“林怼怼”形容寄人篱下、心思敏感的林黛玉,是有道理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林怼怼”的外号说明有些网友认为林黛玉说话尖刻,爱怼人。可以从《红楼梦》中选择相应的事例,如第7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周瑞家的好心给黛玉送宫花,结果林黛玉冷笑一声: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第8回“贾宝玉大醉绛云轩”,林黛玉前来梨香院做客,丫环紫鹃、雪雁担心天气冷,黛玉会冻着,便好心送来暖手炉,结果却被林黛玉当做调侃打趣贾宝玉的契机:谁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后文也有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说林黛玉“这张嘴说出话来,比刀子还尖”,薛宝钗也说林黛玉“颦丫头这张嘴,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滴翠亭那回中贾宝玉的丫头林红玉也说“林姑娘的嘴爱刻薄人”。总之,林黛玉虽然是一个性情纯真、才华卓绝的女子,但她的确犀利刻薄,出言尖酸,多次怼得宝玉和贾府众人无话可说,以“林怼怼”形容寄人篱下、心思敏感的林黛玉,是有道理的。假如不同意这种说法,也需要找出理由。纵观全书,看看林黛玉都刻薄了哪些人?受林黛玉揶揄最多的是贾宝玉,他和林黛玉关系特殊,属于恋爱中的小儿女,两个人吵吵闹闹也很正常。除此之外,林黛玉还会揶揄薛宝钗,因为金玉良缘的风声,当然和贾宝玉“见了姐姐忘了妹妹”也有关系,处于恋爱微妙关系的三个人,林黛玉揶揄他们两个属于正常心理反应,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也常有发生。再有林黛玉刻薄周瑞家的,周瑞家的在送宫花的时候,最后一个送给林黛玉,林黛玉当时就来了一句“我就知道别人挑剩的才给我”,让周瑞家的尴尬不已。其他的时候,再也不好找林黛玉刻薄人的文句出现了。不过林黛玉说的这些刻薄话,都是当面说的,有不满立刻表达出来,不背地里评论别人的是与非。林黛玉外露的是尖刻,内藏的是宽厚。而且黛玉形象丰富,是个美丽多情、性情纯真、气质灵动、才气卓绝的女子,以“林怼怼”形容林黛玉未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20.《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写到元宵之夜,两个说书的女先生儿介绍了一段叫做《凤求鸾》的新书,才说到才子佳人出场便被贾母打断,贾母还猜出之后的故事发展,将这类才子佳人的故事挖苦了一通,并告诫众人:“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贾母为何不同意说此书?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贾母认为《凤求鸾》中才子佳人故事不合理,不合规矩。这样的故事容易破坏世宦之-22- 家的礼法秩序,不能在贾府里讲。贾母作为世家大族权力中心,要维护封建礼教的权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红楼梦》里贾母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而紧接着贾母就不厌其烦地从方方面面来对这种所谓的“才子佳人”的俗套进行了大肆的批判。从故事中的主人公、到发生的时间地点,再到写书人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最终就是将此类故事否定的一无是处。首先,在贾母看来,那些真正的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书达理,管教甚严,怎么可能轻易地就“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了”?在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不合理,不合规矩。古代特殊的教育模式,使女孩子大多深居简出,极少有和外人接触的机会,更别提同龄异性。在古代三纲五常的伦理框架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天经地义,不要说是大家闺秀们不敢轻易考虑终身大事,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都得服从父母的安排。“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贾母在这番评论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社会传统价值观的维护倾向。换言之,贾母所推崇的依然是传统社会三纲五常那一套,贾母作为世家大族权力中心,要维护封建礼教的权威。她不允许才子佳人的故事破坏世宦之家的礼法秩序。(二)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这个“宅”意十足的春天,凭借《本草纲目》毽子操等极富感染力的健身直播,艺人刘畊宏变身“现象级云健身”主播,成为居家健身“火出圈”的标志人物。若有网友认为刘畊宏的好身材就是跳《本草纲目》跳出来的,那可以说是()。互联网像一把双刃剑,其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途径虽然(),但质量(),也容易让缺乏运动常识的人落入选择陷阱。高人气健身博主中有一部分拥有专业资质的人士,也有普通的健身爱好者以及分享个人减肥经历的“过来人”。因此,对线上健身内容,须()其科学性和规范性。尤其对健身“小白”而言,若选择跟随网络主播居家运动,应从自身实际出发___①___,千万不可只因“粉丝多”“风很大”就盲目追随当红博主。不常健身的人突然频繁健身,___②___,就可能导致局部运动负荷过大,从而造成伤病。除关节疼痛、肌肉拉伤等常见的运动损伤外,偶尔运动、用力过猛,上大强度、上大运动量,甚至会有诱发运动中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专家建议,___③___,按照正常作息科学安排,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2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2- A一叶障目琳琅满目良莠不齐鉴识B.一叶障目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甄别C.一叶知秋五花八门参差不齐鉴识D.一叶知秋琳琅满目良莠不齐甄别22.在以上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B22.①选择具有专业背景的主播②如果没控制好运动强度和时间③健身初学者应循序渐进【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细微迹象推知整个形势。“一叶障目”,指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这里作者指出网友认为刘畊宏的好身材就是跳《本草纲目》跳出来属于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用“一叶障目”更合适。第二空:“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五花八门”,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意思是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此处形容“途径”,用“五花八门”更好。第三空:“良莠不齐”用于人,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这里修饰质量,用“参差不齐”适用。第四空:“鉴识”,多指识别人才。“甄别”,指审查辨别真伪、优劣。语境为线上健身内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用“甄别”合适。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前文“若选择跟随网络主播居家运动”可知这里是讲如何选择网络运动主播,前文“高人气健身博主中有一部分拥有专业资质的人士,也有普通的健身爱好者以及分享个人减肥经历的‘过来人’”有讲到健身博主的构成,结合后文“千万不可只因‘粉丝多’‘风很大’就盲目追随当红博主”对当红博主的否定可推知这里应该是推崇专业运动博主,可以填:选择具有专业背景的主播。-22- 第二空结合“就可能导致局部运动负荷过大,从而造成伤病”可知前后应该是假设关系,句式上用“如果……”,结合“不常健身的人突然频繁健身”“局部运动负荷过大”可知讲的是运动强度和时间等,综合起来可以填:如果没控制好运动强度和时间。第三空结合“按照正常作息科学安排,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可知强调运动应循序渐进,结合前文“不常健身的人突然频繁健身……”可知此处专家建议主要针对的是不常健身的人或者初学者,综合起来可以填:健身初学者应循序渐进。四、作文(60分)23.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今贤达深知自己肩负着社会、国家的责任,孜孜以求。孔孟圣人不辞劳苦,奔波于世,推行自己的思想;烛之武不畏艰险临危受命,智退强秦。今之学者亦不忘“匹夫之责”,屠呦呦、袁隆平等科学家执着探索、攻坚克难,以已之力引领众人前行。“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以不同身份、不同角色承担着责任。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以“责任与担当”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肩负责任,勇往直前浩瀚夜空,因背负着收纳繁星皓月的责任,才越显深邃神秘;莽莽大地,因背负着收容嫩草绿树的责任,才呈现勃勃生机;潺潺溪流,因背负着收留游鱼细石的责任,而更显其清澈可人;绚丽花朵,因背负着招待忙蜂舞蝶的责任,才有秋日香甜硕果。人也一样,因背负着责任,勇往直前,才有更灿烂的明天。背负责任,使人获得成功。唐太宗李世民因肩负拯救天下百姓的责任而推翻暴政,获得了百姓的拥戴;邓世昌因肩负保卫祖国的重任而驾驶着战舰与敌人同归于尽,光荣地被载入了史册;黄旭华因肩负国富民安这一伟大责任而忘我工作,终身战斗在科研一线,使我国单薄的海防强大起来。从古到今这些事例都诠释了一个道理,只有肩负责任,才能最大可能获得成功。背负责任,使人彰显伟大。王顺友,一位朴实坚强的邮递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过滩涉水,翻山越岭,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演绎了一段世界邮政的传奇。为什么他要这样做?这是因为收信者与寄信者的期待化为了厚重的责任,时刻激励着他,才造就-22- 了投递准确率100%的奇迹。一位凡人,历经艰难,背负责任,而彰显伟大。背负责任,使人造福世界。袁隆平,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老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权威的胆识;当他名誉天下的时候,却只专注于田间,淡泊名利。为什么他要这样做?这是因为在他的心中背负着让人远离饥饿的责任。一介农夫,播撒智慧,肩负责任,而造福世界。背负责任,使人超越对死亡的畏惧。桂希恩,一位温和而坚定的仁者。他把温暖传递,他让爱心凝聚,直到更多的人向艾滋病患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为什么他要这样做?这是因为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世界有博大的爱。一位仁者,汇聚爱心,肩负责任,而超越对死亡的畏惧。歌德曾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这种爱使那些真正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们获得成功与荣誉,并受到人们的尊敬。责任,是不可丢弃的使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肩负责任,勇往直前,奔赴人生最美的桃花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材料+话题作文题。材料是总分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列举了古代对社会、国家肩负责任的孔孟圣人和烛之武;第二部分指出当今仍有不忘“匹夫之责”,孜孜以求、执着探索、攻克难关,以己之力引众人前行的学者;第三部分是省略号之后的总结,责任不分大小,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以不同身份、不同角色承担着各种责任。可见材料的内容体现的就是“责任与担当”这一话题,意在引领学生正视自己,思考人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考量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考虑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首先,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应对自己负责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奋努力,拼搏进取,勇往直前,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就是对自己负责。其次,新时代的年轻人要勇于担当责任。中华民族具有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许多仁人志士常“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杨继盛“铁肩担道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当今社会责任担当仍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敢于担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创造人生的精彩,对他人、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赢得人们的尊敬。再次,担当责任需要自信,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实力……于担当责任的人,有舍我其谁的气魄,有“铁肩担道义”-22- 的胸襟,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不计较自己的荣辱,不畏惧流言蜚语,不害怕艰难困苦……于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担当的人,才是大丈夫、真英雄,才是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什么是责任,责任对我们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承担责任。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就其中一个方面来谈。观点要鲜明,脉络要清晰。立意:1.扛起责任,是国富民强的保障。2.肩负责任,砥砺前行。3.肩负责任,牢记使命。4.莫忘匹夫之责。-2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6-18 00:25:04
页数:22
价格:¥2
大小:93.6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