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地理
>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高二地理试题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2年3月21日是第10个国际森林日,其主题是森林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森林为人们提供了生活所需的资源与诸多服务,研究表明森林有着巨大的固碳能力。然而当前世界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森林有着巨大的固碳能力,说明森林具有很强的()A.供给服务功能B.调节服务功能C.文化服务功能D.支撑服务功能2.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保障。下列符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是()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可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故森林有着巨大的固碳能力,说明森林具有很强的调节服务功能,B正确;森林的固碳能力并没有体现其供给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和支撑服务功能,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遵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原则,是促进世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保障,D正确;禁止对森林砍伐不符合发展的需求,A错误;注重开发,追求森林的经济效益,忽视了保护森林的环境效益,B错误;禁止木材的流通和买卖,违背了经济正常发展要求,C错误。故选D。【点睛】植被的常见作用:增加空气湿度;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n化环境;降低噪声;吸烟除尘;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收益,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下表为我国陆地部分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一级类型二级类型甲乙丙丁供给服务食物生产0.330.431.000.36原材料生产2.980.360.390.24调节服务气体调节4.321.500.722.41气候调节4.071.560.9713.55水文调节4.091.520.7713.44废物处理1.721.321.3914.40支撑服务保持土壤4.022.241.471.99维持生物多样性4.511.871.023.69文化服务提供美学景观2.080.870.174.69合计28.1211.677.9054.773.表中甲、乙、丙、丁依次为()A.森林草地农田湿地B.森林农田草地湿地C.湿地草地农田森林D.湿地农田草地森林4.下列湿地开发利用,其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明显的是()A.休闲垂钓B.滩涂观光C.移植红树林D.水稻田养蟹【答案】3.A4.C【解析】【3题详解】读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图可知,丁价值总量54.77,是最高的,在气候调节、水文\n调节和废物处理上价值当量也是最高的,说明丁为湿地;甲在原材料生产、气体调节、保持土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价值当量突出,优势明显,可推断其为森林;根据常识,草地和农田相比,草地在保持土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价值当量高于农田,且在供给服务中,农田价值当量应大于草地,故可推断乙为草地,丙为农田。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休闲垂钓、滩涂观光和水稻田养蟹均体现了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湿地的适度开发,有利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ABD错误;移植红树林会使红树林减少,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故四个选项中,移植红树林会使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明显,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农村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住建部发布的《中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状况公报》显示,我国60余万个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仅占6.7%,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的居民环保意识不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有助于农村地区污水治理的措施主要有()①发展“种一养一加”农业循环经济②促进分散的乡镇企业集聚发展③鼓励工商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④提高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在农村水污染防治方面,一些本地大学生环保组织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学生环保组织主要工作方向有()①积极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②监督企业的行为,将污染重的企业关停③对污染重的水域进行积极地治理④积极进行农村水污染调查\n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5.A6.B【解析】【5题详解】发展“种—养—加”农业循环经济有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助于农村地区污水治理,①正确;促进分散的乡镇企业集聚发展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扩散,并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减轻水体污染,②正确;鼓励工商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会加重农业污染,不利于农村地区污水治理,③错误;三次产业中工业产生的污染最严重,提高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会加重污染,不利于农村地区污水治理,④错误。故选A。【6题详解】根据材料“我国60余万个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仅占6.7%,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的居民环保意识不足”,可知大学生环保组织的主要工作是积极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积极进行农村水污染调查,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①④正确;监督企业的行为,将污染重的企业关停,对污染重的水域进行积极地治理,属于政府部门的职能,不是大学生环保组织的工作方向,②③错误。故选B。【点睛】防治农村水污染的措施:1、发展生态农业;2、加强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3、加快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提倡农村社区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下图为1949一2016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n7.1949一2016年,我国粮食()A.播种面积持续上升B.单位面积产量持续上升C粮食缺口不断打大D.总产量呈加速增长趋势8.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A.减少粮食浪费B.保障粮食供给C.减少粮食需求D.提高粮食生产成本9.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前提是()A.提高农业科技B.实行精耕细作C.扩大耕地面积D.提高耕地质量【答案】7.B8.A9.D【解析】【7题详解】由图可得,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先增后减又增加,A错误;单位面积产量一直持续上升,B正确;题目中只能获得粮食产量的相关信息,不能获得粮食需求的相关信息,粮食缺口无法判断,C错误;总产量折线一直上升,但是增长速度先加速上升后又减缓趋势,D错误。故选B。【8题详解】粮食仓储中会出现生虫、鼠咬及陈化现象,造成粮食浪费,故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可以减少此类粮食浪费,A正确;粮食需求量是由市场决定的,与粮食储藏方式关系不大,C错误;两种方式都是储藏,都可以保障粮食供给,B错误;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可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D错误。故选A。【9题详解】目前,我国实施“藏粮干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通过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所以该战略的关键是提高耕地质量,D正确;提高农业科技和实行精耕细作是提高产量的做法,与“藏粮于地”关系不大,AB错误;藏粮于地是着眼现有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不是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保障粮食产量,C错误。故选D【点睛】“藏粮于地”是指通过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地生产力,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在粮食生产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有效地调整土地产业结构,将部分土地改作种植经济作物或从事其他经营,\n让过度消耗的耕地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保障和提升耕地地力,当出现粮食紧缺的时候,可很快恢复耕地生产能力,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稀土是镧(La)、铈(C)、钪(Sc)等17种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下图为2021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稀土资源()A.属于可再生能源B.是现代社会必需战略资源C.分布不均,集中在发达国家D.2021年中国产量大于储量11.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A.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B.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C.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答案】10.B11.A【解析】【10题详解】由材料“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成缺的重要原料”可知,稀土资源现代社会必需的战略资源,B正确;稀土资源属于非可再生的金属资源,A错误;由2021年全球稀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可知,分布不均,中国、越南、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C错误;中国储量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大,但中国产量没有大于储量。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保障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应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A\n正确;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不现实,也不利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B错误;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不利于资源保护,可能会出现资源枯竭,C错误;扩大开采规模不能提高价格,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枯竭,D错误。故选A。【点睛】我国稀土资源的特点是:储量大、类型多、品种全、分布集中,并且共生矿占的比例大。白云鄂博是我国最大的稀土资源基地。稀十元素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异磁、光、电性能,对改善产品性能,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于稀土作用大,用量少,已成为改进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元素,被广泛应用到了冶金、军事、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业和新材料等领域。天然大蚝生长在水流和缓的海域,附着在海底礁石上生长,靠开闭壳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生。茅尾海位于广西软州湾北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大蚝养殖。早期养殖主要是滩涂插养方式,多选在倾斜度较小的滩涂养殖,以防干露的时间过长,影响大蚝生长。近年来采用浮筏吊养方式养殖,增产效果良好。下图为茅尾海位置及大蚝吊养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海域中蚝排数量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13.推测蚝排吊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①养殖密度更大②便于投放饵料③摄食时间更长④阻挡海流扰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2.D13.B【解析】\n【12题详解】从材料“天然大蚝生长在水流和缓的海域”可知,丁处于内海的河流入海口附近,水流缓慢且饵料丰富,适合天然大蚝生长,故丁地海域中蚝排数量最多,D正确;甲乙处于茅尾海海域出口处,岛屿众多,海域狭窄,水流较急,故生长条件不好,AB错误;丙处距河流入海口较远,河流带来的饵料有限,故蚝排数量有限,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早期养殖主要是滩涂插养方式,与滩涂插养方式相比,蚝排吊养充分利用了广阔的水域空间,养殖密度更大,且吊养使得生蚝接触水面增加,摄取浮游饵料就更丰富,摄食时间更长,①③正确;滩涂插养方式更靠近岸边,投放饵料更为方便,阻挡海流扰动会使得浮游生物减少,不利于增产,②④错误。故选B。【点睛】利用蚝排悬挂细绳吊养生蚝的技术,无论是时间上还是产值上都优于传统的插养方式,每个蚝排可吊养上千串生蚝,养殖密度更大,节约海水滩涂养殖面积,吊养的生蚝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易收成、易安放、经济效益好。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三江源区植被退化和土壤侵蚀日趋加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1年11月,国家在三江源地区设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环境逐渐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类型主要是()A.水力侵蚀B.风力侵蚀C.冻融侵蚀D.工程侵蚀15.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答案】14.C15.C【解析】【14题详解】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冻融侵蚀作用明显,土壤或岩石裂缝中\n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即为冻融侵蚀,C正确;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存在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但不是其主要的侵蚀类型,该地区人烟稀少,工程侵蚀类型不明显,AB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湿地广布,能够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是三大江的源头,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自然环境独特,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②④⑥正确;海拔高,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不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①⑤错误;该处湿地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冰川融水,位于三江源头,对三江洪水的调节作用不大,③错误。故选C。【点睛】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农业类型主要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部分为绿洲农业)。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副热带高压控制B.蒙古高压控制C.距离海洋较远D.地形平坦开阔\n17.“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交错带()A.风力侵蚀减弱B.自然植被减少C.荒漠面积减少D.固定沙丘增多18.为防治“生态裂谷”现象,应该()A.发展节水农业B.增加植被覆盖度C.大力发展畜牧业D.禁止开采地下水【答案】16.C17.B18.A【解析】【16题详解】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较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甚至有些区域不受海洋水汽影响,C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不会控制我国西北地区,A错误;蒙古高压只在冬半年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导致西北地区寒冷干燥,B错误;西北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多数地区地势崎岖,起伏较大,D错误。故选C。【17题详解】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A错误;根据材料,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交错地带,生态环境退化,自然植被减少,B正确;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荒漠面积变大,C错误;生态环境退化,植被减少,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增加植被覆盖度,B错误;“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发展节水农业,A正确;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力发展畜牧业,C错误;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材料可知,“生态裂谷”形成在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可以判断外力以风力为主,根据图例判断绿洲分布位置,推理出河流流向,地下水流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千星区,水源是最主要限制因素,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0年9月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也首次被写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n告。碳中和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实现“零排放”。下图为2020一206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及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到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的特点最可能是()A.能源消费量达到峰值B.以非化石能源为主C.化石能源占比约75%D.非化石能源超过30%20.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措施有()①优化产业结构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③向其他国家购买碳排放权④提高能源利用率⑤植树造林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19.D20.C【解析】【19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及预测情况,此图能够看出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占比,但无法判断能源消费量的大小,A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为40%,化石能源所占比例为60%,故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不可能以非化石能源为主,B选项错误。我国在实施碳中和目标时,属于逐次逐阶段达成,故其能源变化速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2025年到2035年化石能源比重下降18%,故平均每年大概下降1.8%,到2030年,其化石能源比重大约为69%左右;从2025年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比重上升18%,故平均每年大概上升1.8,到2030年其非化石能源比重大约为31%左右;本题数据虽未有2030年,\n但因其变化过程的速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考虑“最可能”,综合判断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故选D。【20题详解】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较高,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①正确。积极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②正确。向其他国家购买碳排放权并非真正实现“零排放”,这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相违背,③错误。为实现碳中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能减排,④正确。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森林可有效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⑤正确。①②④⑤正确,故选C。【点睛】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若尔盖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平均海拔3500m,该地区分布着我国较大的泥炭沼泽型湿地(下图)。若尔盖草原湿地被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目前,若尔盖草原湿地退化严重,鼠害、虫害频繁发生。沙漠化侵吞了若尔盖草原上大量的草扬,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若尔盖草原湿地退化的原因主要有()①气候变暖,蒸发增强②草原鼠害、虫害严重③挖垦滥伐、开采泥炭④高原生态环境脆弱\n⑤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掩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22.若尔盖草原湿地退化对国家安全影响最大的是()A.畜产品供应紧张B.旅游体验降低C.牧民被迫迁徙D.生态功能下降【答案】21.C22.D【解析】【21题详解】若尔盖草原湿地退化,其自然原因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导致湿地变干;鼠虫灾害严重以及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使得湿地遭破坏;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不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泥炭沼泽型湿地,牧民采挖作为燃料)、开挖药材等导致植被破坏,加剧荒漠化,导致湿地退化,①②③④正确;该湿地为泥炭沼泽型湿地,且冻土广布,河流含沙量较小,泥沙淤积不明显,⑤错误。故选C。【22题详解】若尔盖草原退化直接导致草原生产力下降,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威胁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给国家自然环境基础的安全带来威胁,若尔盖草原处在黄河流域上游,能够调节黄河径流,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湿地生态功能下降,对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D正确;若尔盖草原湿地不是我国畜产品的主要供应地,旅游业也不是其主要产业,牧民迁徙对国家安全影响不大,以上影响均不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湿地减少的原因: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②泥沙淤积③海岸侵蚀→滩涂湿地不断消失。人为原因:①围垦、开垦湿地②水利工程建设,破坏植被→泥沙淤积③填海造陆,滩涂湿地减少④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泥炭化加速(河湖沼泽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自然资源的数量决定了自然资源的可开发和可利用规模。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资源总量上,还体现在资源种类与结构及人均资源占有量等方面。下表为中国与世界主要自然资源数量比较(2015年)。\n资源类型中国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值耕地面积20.2亿亩31.47亩*0.43淡水总量2.8万亿m36①*0.25森林面积31.2亿亩5②关0.26石油储量25.7亿吨131.87吨23.38吨③煤炭储量2440亿吨2177.58吨155.77吨④铁矿储量210亿吨4*⑤0.66(1)据表计算我国淡水、森林、石油、煤炭、铁矿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及世界比较。(2)说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特点。(3)阐述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①2038m3②2.27亩③0.08④1.14⑤23.15吨(2)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主要自然资源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大多数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有利于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体系,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导致有些地区自然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制约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与世界主要自然资源数量比较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的自然资源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本题首先需要掌握人均占有量计算公式,人均资源占有量=资源总量÷人口总数。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我国耕地面积资源总量和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可以得出计算出我国的人口总数,大约为13.74亿人。所以根据公式可以得出,我国淡水人均资源占有量=2.8万亿m³÷13.74亿=2038m³;森林人均资源占有量=31.2亿÷13.74亿=2.27\n亩;我国石油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值=1.87/23.38=0.08;我国煤炭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值=177.58/155.77=1.14;我国人均铁矿占有量=210亿吨÷13.74亿=15.28吨,故世界人均铁矿资源占有量=15.28/0.66=23.15吨。故几组数据分别为①2038m³②2.27亩③0.08④1.14吨⑤23.15吨【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和表格可以看出,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煤炭、铁矿等自然资源总量相当丰富,各种自然资源均储量大,类型较为齐全,且多数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使得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数值较小,多数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小问3详解】据表可知,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巨大,类型多样,种类齐全,产业规模巨大,工业体系完整,庞大的资源数量,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但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低,导致我国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对外依赖程度较大,资源压力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排入大洋(图1)。十年来在关闭的福岛核电站厂区内,储存冷却核废水的部分罐体发生轻微位移及泄露。2021年4月13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120万吨核废水排入太平洋,遭到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日本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国家之间应对国家间环境安全问题有冲突与合作两种方式(图2)。\n(1)在图中画出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主要扩展方向____,并指出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____。(2)简述日本福岛核废水的排放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3)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指出我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①绘图如下:②.大气环流(盛行西风)、洋流(北太平洋暖流)。(2)污染海水,水质下降;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污染物质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海洋渔业发展,不利于太平洋沿岸国家经济发展。(3)\n范例:敦促日本政府正视自身责任,不得擅自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积极与利益攸关方和国际机构协商谈判,全面及时公开信息;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加强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并保留作出进一步政治和经济制裁的权利。【解析】【分析】本题以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为背景材料,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措施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主要扩展方向应向东向南扩散,首先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再加上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利亚寒流等使其沿图示方向运动。如图:【小问2详解】由于核废水放射性强,是很严重的污染源,故核废水的排放会导致海水污染、水质下降;核废水污染了海水,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核废水产生的污染物质,进入海洋生物体内,人类食用海洋生物,导致污染物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海洋污染使得鱼类受到影响,而太平洋沿岸众多国家依赖海洋捕捞业发展经济,故核废水的排放会影响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信息,针对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这一做法,如果其能正视自身行为和责任,采取措施及时止损,我国可通过协商谈判、合作应对等措施来维护两国关系,积极处理该问题,如果日本政府一意孤行,继续损害人类利益,我国政府将采取外交抗议、政治和经济制裁等措施,并同国际社会一道关注此不当行为,同时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n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油气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配置不佳(图1)。石油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晴雨表,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9%,是一个重要的风险“警戒线”。国际石油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图2)。我国石油进口逐年增加,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至73%,石油进口渠道及石油运输等均可能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威胁。(1)概括我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特点。(2)据图分析造成世界石油危机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3)针对我国石油供需状况,试提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建议。【答案】(1)\n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分布不均;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川渝、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地区。(2)战争、金融危机、供需矛盾、石油开采成本等(3)技术创新,稳定国内石油产量;推广节油技术,发展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降低石油消耗;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增强抵御极端风险能力;实行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石油、天然气分布和能源安全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能源安全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我国陆上石油资源在华北、西北、东北分布较多,天然气资源在新疆、青海、四川盆地和陕甘宁地区分布较多,说明我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小问2详解】由图2可以看出两伊战争、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OPEC减产需求增加、美国页岩油革命等为代表的国际事件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综合图示各种影响因素可知,战争、金融危机、供需矛盾、石油开采成本等易造成世界石油危机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小问3详解】我国石油开采量远小于需求量,对外依存度较高,供需矛盾突出,为此,我国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创新力度,稳定国内石油产量;推广节油新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寻找可替代石油的能源,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我国石油消耗量巨大,应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还应多渠道从世界各国进口石油,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确保我国石油安全。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就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下左图)。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1988年中国在永署醮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观察站,为过往南海的中外船只提供可靠的航海水文气象保障。近年来,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起吹填造地,建设永暑岛。随着礁盘上人工岛的建设,其地下逐渐会形成“淡水透镜体”(下右图)。\n(1)说出永暑岛建设前后陆地空间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析吹沙填海对当地出现淡水透镜体的作用。(3)阐述永暑岛的建设开发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答案】(1)随着人工岛的建设,永暑礁成为永暑岛;采用吹沙造陆后,永暑岛面积扩大,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的陆地空间。(2)大规模吹沙填海扩大了陆地面积,使大气降水下渗增多;碎珊瑚和浅地表岩层砂石集中,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砂石的集中堆砌减弱了海水渗入。(3)增加海洋国土面积,宣示国家海洋国土主权;加强我国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控,有利于保障我国南海安全;岛上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物质运送和人员往来,进一步促进当地海洋资源的开发。【解析】【分析】本题以南沙群岛永暑礁人工岛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人工岛建设的影响以及我国海洋权益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永暑岛建设前,当地以珊瑚礁为主,陆地空间面积较小,永暑岛建设后,随着吹沙造陆工程的实施,面积较小的珊瑚礁变成面积较大的岛屿,随着岛屿面积扩大,岛屿陆地空间充足,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空间。【小问2详解】由于当地降水丰富,但储水区域有限,吹沙填海是当地岛屿面积增大,陆地空间增多,地表能够收纳更多的大气降水,然后下渗到地下,较大的陆地面积和岛屿岩层利于储存地下水,岛屿面积增大,砂石增多,有效减少了海洋咸水的渗入。【小问3详解】\n永暑岛的建设开发,吹沙填海造陆标志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巨大提升,岛屿面积的增加使我国国土面积增加,也宣示了我国的海洋权益,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南海海域的管理和控制,保证了我国海洋权益神圣不可侵犯,岛屿的开发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为我国物质运输和人员往来提供后勤补给保障,同时以岛屿为中心,为岛屿周边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便利和支撑。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Word版带解析)
山东省滕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山东省滕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带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2-05-24 08:33:30
页数:21
价格:¥3
大小:2.4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