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半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所谓“出场定型”,意为人物一出场,作者即总体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以使读者对此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对他们的出场,作者就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以给读者一个总体的深刻印象。二人正式出场是在第三回,作者以内视点的方法集中笔墨次第写来,先在林黛玉眼中写贾宝玉,再于贾宝玉眼中写林黛玉。作者着意在对方眼中写出,可谓别出心裁,颇有深意。黛玉见宝玉是先视形,再由形窥神,由神知人。形包括服饰与容貌等方面,服饰描写一再强调,冠、褂、袄、裤、靴、玉齐全,纯用工笔,显出贵族公子的气派;容貌描写双重用墨,面、色、鬓、眉、目、态具在,昭示其美男子的神韵。“虽怒时而若笑,即瞑视而有情”重在写其内心之情,强调他是古今少有的多情种。两首《西江月》,意在揭示其与传统评价标准相违背的带有叛逆色彩的独特思想性格。似贬实褒、明贬暗褒、寓褒于贬,全面地概括了贾宝玉不合时宜的特征,为统领贾宝玉形象的总纲。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再细描;先观貌,次看神,后写心。总写只用八个字:“细看形容,与众各别。”这是形神兼备的包括气质、风度在内的出类拔萃的整体感觉。细描重在借形传神,以“眉目”传情达意。“眉”以“似蹙非蹙”状之,现出其多愁善感;“目”以“似喜非喜”状之,写出她敏感多疑。而“态”、“娇”、“闲静”、“弱”、“病”等词语意在突出她的气质的独特性。“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相互映衬,相互印证。凡此可见,“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是颇为允当的,它可以在人物亮相的瞬间一下子使其形象鲜明起来,给读者一个明确深刻的总体印象,使读者容易把握。同时,也为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节选自关四平、陈默《谈<红楼梦>的人物出场艺术》,有删改)材料二:作者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 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如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雪雁送手炉等生活细节把林黛玉的敏感、尖酸的“小性儿”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反复刻画、渲染、衬托,而对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能通过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如贾琏与鲍二家的私通,让两个小丫头放风,凤姐、平儿回来,两个小丫头,一个吓得“回身就跑”,一个见躲不过,“越性跑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只这个简单的细节,就把两个性格不同的丫头勾画出来了。(节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有删改)材料三:不同人物之间性格的对照可以使彼此之间的性格“区别得更加鲜明”,相互起衬托作用,而带有较高审美意义的人物性格的外部对照,应当是《红楼梦》式的对照,对照的双方都应当具备丰富的性格内涵,只有这种对照才是高级的对照方式。那么这种高级的性格外部对照方式怎样才能实现呢?关键是必须从外转入内,即依赖性格内部的美丑对照和美丑的二重组合,并且,典型性格内部的对照,很少只是单纯的一组对照关系,它往往形成多组对照关系,并形成性格内部的对照系统。在这个对照系统中,“杂多”的性格元素,通过一定的中介,分别形成一组一组的对立统一联系,这就是性格整体中的二重组合单元,这些二重组合单元,在性格内部积极运动,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形成丰富复杂的性格。以项羽为例,他的性格就是一个复杂的对照系统。钱锺书先生汇集《史记》中其他人物对项羽的评价,找出项羽多种性格元素的两极对照,他说:“‘恭敬慈爱’与‘剽悍猾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项羽丰富复杂性格系统包括善与恶、残暴与仁爱等多种性格的二重组合单元,由于两极对照中又有心理中介与感情中介的联系,因而形成犁然有当的性格运动。在成功的文学作品中,不仅主要人物可以形成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次要人物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例如《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具有自己复杂的性格对照系统,而次要人物晴雯、袭人等,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以袭人为例,她既恪守奴才的本分,全心全意地尽奴仆之职,但也流露出对自己“奴才命”的不满。她对主子极其温顺,似有逢迎之嫌,但她又同情刘姥姥,惜老爱贫,似无势利之心。她对宝玉既有“从”也有“爱”,既有奴仆对主子卑微的恭顺,也有青春少女对恋人真实的痴情。袭人性格内里包含着美丑、善恶的对照,这种对照是由很多二重组合单元互相交叉构成的,因此,袭人的性格也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袭人的性格塑造与晴雯的性格塑造,都 是非常成功的。她们两人形成一种性格对照,让人感到她们的性格虽然清晰,但又不是一览无余,没有人为的对照痕迹。这因为她们自身的性格是丰富的,其内部也有对照,也有联结,也有统一,深层结构中蕴涵着许多一家独有的内容。这些内容既确定又不确定,既复杂又深邃。这样,她们的性格外部对照,由于自身性格内涵的丰富,而获得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一部作品的形象体系,尽管作家可采取多种对照手段,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物性格内部的对照和组合。(节选自刘再复《红楼梦悟》,有删改)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场定型”是指人物一出场,就从总体上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的一种方法,可以使人物在亮相瞬间形象鲜明。B.塑造贾宝玉这一形象时,作者采取了“出场定型”的方法,借林黛玉的眼,从服饰、容貌、内心之情等方面为贾宝玉“定型”。C.《红楼梦》对主要人物的描写渲染,不仅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更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反复刻画出来的。D.在人物性格内部的对照系统中,“杂多”的性格元素可以分别形成多组对立统一联系,即性格整体中的二重组合单元。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雪芹塑造人物善于以形写神,如对林黛玉“眉”“心”的描写就写出了她多愁善感、敏感多疑的“神”。B.材料二运用了举例论证,选取《红楼梦》中的典型例子将两种塑造人物的方式进行比较阐述,增强了说服力。C.材料二论述了《红楼梦》塑造人物的几种方式,这些方式,虽有所不同,但能让所刻画的人物呈现在读者面前。D.材料三通过袭人和晴雯形象间性格差异的分析,论证了次要人物的塑造成功主要来自外部的对照和比较。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是林黛玉眼里王熙凤的出场定型。B.贾宝玉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呈现了外表英俊、眉目含情、喜怒无常的不合时宜的整体形象。C.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正派和反派性格单一又鲜明对立,这种塑造方法不属于作者所说的高级人物性格对照方式。D.《鸿门宴》中,项羽的英勇霸气、天真轻信与刘邦的能屈能伸、虚情假意形成对比,这属于高级的对照方式。 4.材料三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5.请结合材料分析《祝福》中“我”的形象是如何体现“性格对照”的。【答案】1.C2.D3.B4.举例论证,举了大量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如以项羽、袭人为例,论证人物可以形成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内容丰富。5.①内部对照:“我”一方面是一个对鲁镇保守、冷漠的社会气氛感到愤懑的启蒙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却只能选择逃避,不断陷入无力挽救的困境。②外部对照:我对祥林嫂的命运充满着同情与悲愤,与鲁镇其他人的冷漠无情形成对比。(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不仅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更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错,曲解文意,材料二第二段是“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原文说的是“不是”,而不是“不仅是”。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论证了次要人物的塑造成功需要来自外部的对照和比较”错,材料三第三段“她们两人形成一种性格对照,让人感到她们的性格虽然清晰,但又不是一览无余,没有人为的对照痕迹。这就因为她们自身的性格是丰富的,其内部也有对照,也有联结,也有统一,深层结构中蕴涵着许多一家独有的内容……因此,一部作品的形象体系,尽管作家可采取多种对照手段,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物性格内部的对照和组合”,由此看出,材料以“袭人和晴雯的性格对照”论证了人物性格内部对照和组合的意义,它在一部作品的多种对照手段中具有绝对性意义。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喜怒无常”错,原文“显出贵族公子的气派”“昭示其美男子的神韵”“强调他是古今少有的多情种”,从材料一中无法看出贾宝玉“喜怒无常”。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 钱钟书先生汇集《史记》中其他人物对项羽的评价,找出项羽多种性格元素的两极对照……项羽丰富复杂性格系统包括善与恶、残暴与仁爱等多种性格的二重组合单元,由于两极对照中又有心理中介与感情中介的联系,因而形成犁然有当的性格运动”“例如《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具有自己复杂的性格对照系统,而次要人物晴雯、袭人等,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以袭人为例,她既恪守奴才的本分,全心全意地尽奴仆之职……”可知,使用举例论证,举了大量文学作品中的例子,论证人物可以形成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内容丰富。【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①内部对照:材料三关于内部对照表述是“性格内部的美丑对照和美丑的二重组合”。《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对鲁四老爷充满憎恨,对鲁镇保守、冷漠的社会气氛感到愤懑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虽然无力拯救祥林嫂,但却是小说中唯一深刻同情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人。相对于漠然的短工、麻木迷信的柳妈和鉴赏祥林嫂痛苦的民众,“我”依然不失为一个有正义感、有觉悟的新党。“我”的忽说有鬼神忽说没有,都是建立在对祥林嫂是否有害的担心上。另一方面,小说写出了“我”对祥林嫂虽然深切同情,但却无力挽救、只能逃避的困境,深刻地表现了在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禁锢着整个社会思想的情况下,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那种欲救拔而不能的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由此可见,一方面是一个对鲁镇保守、冷漠的社会气氛感到愤懑的启蒙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却只能选择逃避,不断陷入无力挽救的困境。②外部对照:材料三关于外部对照的表述是“不同人物之间性格的对照可以使彼此之间的性格‘区别得更加鲜明’,相互起衬托作用”。小说中出现了很多人物,有鲁四老爷这样冷漠的卫道士,即使祥林嫂死了还要骂她是“谬种”,认为她死的不是时候;有同情祥林嫂命运既而麻木的鲁镇人,这些人对祥林嫂未必没有同情,但却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麻木不仁,甚至把她的悲剧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有柳妈这样的迷信人物,她与祥林嫂本来同是底层人物,却跟祥林嫂说地狱的事,劝她“捐门槛”赎罪,间接促成了祥林嫂的死亡。而“我”却同情祥林嫂,想要让她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对祥林嫂的命运充满着同情与悲愤,与鲁镇其他人的冷漠无情形成对比。(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风波鲁迅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场边靠河的乌柏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囱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放下小桌子和矮凳,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 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柏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见七斤从小巷口转出,七斤嫂对他嚷道:“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他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七斤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六斤坐在他身边,叫他爹爹。七斤没应。七斤慢慢地抬起头来,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地道:“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七斤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皇帝要辫子么?”“皇帝要辫子。”“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赶忙地问。“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七斤嫂直觉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伊忍不住动怒,装好一碗饭,操在七斤的面前道:“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太阳收尽了他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土场上一片碗筷声响,人人的脊梁上又都吐出汗粒。七斤嫂吃完饭,偶然抬起头,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发跳。伊透过乌柏叶,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学问家。他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七斤嫂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坐着吃饭的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皇恩大赦?——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七斤和他的女人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七斤嫂站起身,自语地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家,都靠他养活的人……”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七斤嫂用筷子指着七斤的鼻尖说:“ 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八一嫂连忙解劝说:“七斤嫂,算了罢。人不是神仙,谁知道未来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示……”七斤嫂没有听完,两个耳朵早红了,说:“阿呀,这是什么话呵!八一嫂,我自己看来倒还是一个人,会说出这样昏诞胡涂话么?那时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谁都看见;连六斤这小鬼也都哭……听八一嫂说了“衙门里的大老爷没有告示”这话,赵七爷有些生气。他说:“大兵是就要到的。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几个剪过辫子重新留起的便赶快躲在人丛后面。赵七爷说完,通过人丛,跨上独木桥,扬长去了。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他们也仿佛想发些议论,却又觉得没有什么议论可发。也就慢慢地走散回家,关上门去睡觉。第二日清晨,七斤照例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没有听到些什么。”“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他们没有说。”“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也没人说。”“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辩子又盘在顶上了。”“你想,不坐龙庭了罢?”“我想,不坐了罢。”现在的七斤,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地招呼。六斤新近裹脚,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往来。(有删改)【注】①长毛时候:清初要求百姓剃发,否则视为不忠,犯杀头罪。②张大帅:指张勋。原为清朝军官,辛亥革命后,他和所部官兵仍留着辫子。1917年7月1日他扶持清废帝溥仪复辟,7月12日即告失败。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农村环境的燥热,给人一种沉闷而没有生气的感受,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B.撑航船往返城乡的七斤因经常带回城里的时政新闻,成了村子里一位有见识的人物。C.赵七爷得知城中变故后虽立即提醒七斤注意危险,但态度傲慢,这反映了人物的局限。D.结尾写“新近裹脚”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样子,暗示社会风貌并无多大改变,引人深思。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第三人称叙事,冷静的描写中蕴含着叙述者的情感倾向,具有寓热于冷的艺术风格。B.小说以“辫子”为线索,围绕张勋复辟后因辫子有无而起的风波展开,情节较为曲折完整。C.小说人物语言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和幽默气息,如“死尸”“大老爷”等,令人印象深刻。D.小说善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如写赵七爷把辫子盘上又放下,含蓄中寓有强烈的讽刺色彩。8.小说中村里人对七斤的态度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请结合文章分析其变化过程。9.请结合文章中的典型人物和社会环境,分析“辫子”能引发风波的原因。【答案】6.D7.C8.①张勋复辟前,“尊敬”——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②张旭复辟时,“幸灾乐祸”并刻意“回避”——“所以对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③张勋复辟失败后,又保持“尊敬”。——现在的七斤,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了。(意思相近即可)9.①七斤及其家人思想保守落后,只能从“辫子”的角度去解读张勋复辟,认为辫子的有无和自身安危密切相关,因此引发风波。②社会风气世俗投机,赵七爷及部分村民把“辫子”当作恐吓报复他人的资本或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引发风波。(意思对即可)【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A.“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说法错误,全文的气氛并不紧张,只是小说中的一些人物感到紧张,并不是小说的气氛紧张。B.“时政新闻”“有见识的人物”错误,七斤的时事是“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这些都不是“时政新闻”,也并不能显示七斤是一个有见识的人物,相反从后文听说皇帝坐龙庭,担心没有辫子会被治罪来看,并没有多少见识。C.“提醒七斤注意危险”错误,原文为“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赵七爷过来是恐吓剪了辫子的人,庆贺恢复帝制。故选D。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小说人物语言具有……幽默气息”错误。结合“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这死尸自作自受……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这囚徒自作自受……这活死尸的囚徒”等,可知这些语言极富个性色彩,但并不幽默。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态度变化的能力。张勋复辟前,“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村人对他的态度是:尊敬。张旭复辟时,“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第二日清晨,七斤照例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村人们对七斤的犯法幸灾乐祸,也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刻意回避。张勋复辟失败后,“现在的七斤,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地招呼”,村人又对七斤保持尊敬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物象以及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七斤及其家人思想保守落后,“七斤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皇帝要辫子”“七斤嫂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只能从“辫子”的角度去解读张勋复辟,认为辫子的有无和自身安危密切相关,因此引发风波。社会风气世俗投机,“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所以对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赵七爷及部分村民把“辫子”当作恐吓报复他人的资本或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引发风波。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貂勃常恶田单曰:“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且今使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斗,徐子之狗犹时攫公孙子腓而噬之也。若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安平君曰:“敬闻命。”明日,任之于王。王有所幸臣九人之属,欲伤安平君,相与语于王曰:“ 燕之伐齐之时,楚王使将军佐齐,今何不使使者谢于楚王?”王曰:“左右敦可?”九人之属曰:“貂勃可。”故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日不反。九人之属相与语于王曰:“夫一人之身而牵留万乘者,岂不以据势也哉?且安平君之与王也,君无臣礼而上下无别,且其志欲为不善,愿王之察之!”异日,王曰:“召相单来。”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貂勃从楚来,王赐诸前,酒酣,王曰:“召相田单而来。”貂勃避席稽首曰:“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曰‘单’。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安平君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计之于道,归之于义,以为不可,故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今国已定,王乃曰‘单’,且婴儿之计不为此。王不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不然,国危矣!”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B.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C.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D.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是本来的意思,与《庄子·庖丁解牛》中“因其固然”的“固”含义不同。B.“万乘”为兵车万辆,“乘”与《论语侍坐章》“千乘之国”的“乘”含义相同。C.“道”是道义的意思,与《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道”含义不同。D.“谢”为道歉的意思,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单常遭貂勃的诋毁,却并未直接反击,反而宴请貂勃,在得知貂勃有想投靠他的愿望后,田单第二天就让貂勃在朝廷任职。B.齐王九个宠臣为陷害田单,让貂勃出使楚国,后挑拨田单与齐王的关系,诬陷其将谋反,貂勃揭穿他们阴谋,让其受到惩罚。C.貂勃从楚国返回后,齐王赏赐他饮酒,但未请田单参与,酒酣之时,竟直呼田单之名,这可推断出齐王已听信谗言,冷落了田单。 D.貂勃指出齐王对田单的不尊重有让国家陷入危险的可能,并陈述了多条理由,最终改变了齐王的态度,这也显示了貂勃对田单的忠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日不反。(2)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答案】10.C11.A12.B13.(1)于是貂勃出使到楚国,楚王接受了(齐国的谢意)并留貂勃饮酒,过了好几天(貂勃)没有回国。(2)(齐)王于是杀掉这九个人并放逐了他们的家眷,又把万户的夜邑加封给安平君。【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田单摘下帽子,光着脚,赤着上身来进见,然后退一步请求死罪。过了五天,襄王对田单说:“您对我没有罪过,您尽到您的臣子之礼,我尽到我的君王之礼就行了。”“死罪”是“请”宾语,“五日”是“王曰”的时间状语,所以应从“死罪”和“五日”中间断开,排除BD;“于寡人”是“无罪”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含义不同”有误,两个“固”含义相同,都是本来的意思。句意:狗本来就对不是它主人的人狂吠。/顺着它本来的结构。B.正确。“乘”,两句中都是量词,古时称四匹马拉的车为一乘。句意:一个普通的貂勃,竟然滞留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君那里。/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C.正确。道,道义/道路。句意:然而安平君从道义上谋划。/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D.正确。句意:大王不如赶快杀掉这九个人,以向安平君谢罪(道歉)。/第二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貂勃揭穿他们阴谋”分析有误,文章没有貂勃揭穿这九个人的阴谋的相关信息。故选B。【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使”,出使;“受而觞之”省略句,“受”后省略“齐国的谢意”;“觞”,名词作动词,饮酒;“反”,同“返”,返回。(2)“逐”,放逐;“家”,家眷;“益”,增加;“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夜邑万户益封安平君”。参考译文:貂勃经常中伤田单,说:“安平君是个小人。”安平君听到后,特意摆设酒宴召请貂勃,说:“我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先生,竟然在朝廷上被您赞美(被您诋毁)?”貂勃说:“盗跖的狗对尧狂吠,它并不认为盗跖高贵而尧卑贱,狗本来就对不是它主人的人狂吠。再说,如今假如公孙子贤明,而徐子不成器,然而假如公孙子和徐子打起来,徐子的狗,必将扑上去咬公孙子的腿肚子。如果让这狗成为贤明人的狗,难道只是扑上去咬别人腿肚子就完了吗?”安平君说:“恭敬地听到您的命令了。”第二天,就把他推荐给齐襄王。齐襄王有九个宠幸的侍臣纠合在一起,想要谋害安平君,他们共同对襄王说:“燕国攻打齐国的时候,楚项襄王派将军帮助齐国。如今为什么不派使者向楚王表示谢意?”襄王说:“身边的人谁可以呢?”这九个人都说:“貂勃可以。”于是貂勃出使到楚国,楚王接受了齐国的谢意并留貂勃饮酒,过了好几天(貂勃)没有回国。九个人又纠合起来去对襄王说:“一个普通的貂勃,竟然滞留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君那里,难道不是因为仰仗田单的势力吗?再说安平君对大王,没有君臣礼节,上下没有个分别,况且他的心里想要干坏事,希望大王详察!”有一天,襄王说:“把相国田单召唤来。”田单摘下帽子,光着脚,赤着上身来进见,然后退一步请求死罪。过了五天,襄王对田单说:“您对我没有罪过,您尽到您的臣子之礼,我尽到我的君王之礼就行了。”貂勃从楚国回来,齐襄王当面赏赐他饮酒,酒喝得正高兴,襄王说:“把相国田单叫来。”貂勃离开坐席,向襄王行了稽首之礼说:“大王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周文王得到吕尚,把他尊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把他尊为仲父,如今大王得到安平君却偏偏叫‘单’。作为臣子而建立功勋的人,有谁的功劳能比安平君更大呢?燕国人发兵来袭击齐国故城,大王逃到城阳的山中。安平君凭擒获了燕国的司马骑劫,使千里失地返归齐国,这些都是安平君的功劳。正当这个时候,如果田单关闭城阳自立为王,城阳,天下的人没有谁能制止他。然而安平君从道义上谋划,从大义出发,认为不能那样做,因此到城阳山中去迎接大王和王后,大王才能返回故国。如今国家已经安定,民众已经安生了。大王却叫他‘单’。就是小孩如果考虑一下也不会这样做。大王不如赶快杀掉这九个人,以向安平君谢罪,不这样做的话,国家就危险了!”襄王于是杀掉这九个人并驱逐了他们的家眷,又把万户的夜邑加封给安平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大阅①陆游千步球场爽气新,西山遥见碧嶙峋。令传雪岭蓬婆外②,声震秦川渭水滨。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属橐③缚裤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注】①大阅:大阅兵。②雪岭蓬婆外:岷山主峰以外的地区,名义上属四川制置使统辖,实则为吐蕃占据。下句中的“渭水”,指长安地区,当时被金人占据。③橐:箭囊。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爽气新”写了秋季雨后的特点,与“遥见”相呼应,描绘出开阔清新的景象。B.颔联写描写阅兵的场景,以夸张手法渲染了阅兵声势的浩大,笔调雄壮,气势昂扬。C.颈联以旗影闪动暗指社会局势,情感转入低沉,再写马蹄经雨,衬托出将士们的精神状态。D.尾联先以闲淡的笔触写自己以戎装参加阅兵,后化用杜甫诗句,抒发了对过往人生的感慨。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4.C15.①抒发参与阅兵的喜悦与豪情及对士兵训练有素的赞美;②表达对收复失地的渴望;③对自身“儒冠误身”的遗憾与感慨。【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低沉”错误,从诗中来看,颈联写大阅兵的情形,如果说颔联是雄壮的话,那么颈联趋于场面的宁静、整齐、严肃;“以旗影闪动暗指社会局势”错误,“旗脚倚风时弄影”是写风吹而旗影闪动。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第一联写大阅的时令和环境。“千步球场”,写阅兵校场的阔大。诗不明点“秋”字,“爽气”二字写出秋季特征,即是点秋。“新”字既接“爽气”,写其新鲜;从第六句看,又兼写雨后,因为雨后的秋气尤其新鲜。第一句从近处写,第二句转写远处。“碧嶙峋”写出山势峻峭,山色青碧。这一联用笔轻淡,却已把大阅的时令、环境写得鲜妍可爱,烘托出诗人参加大阅的愉快与豪情的心情。颈联则转入写实,写风吹而旗影闪动,用“倚”字、“弄”字,见风势不大。“马蹄”能“不沾尘”,一是明指“经雨”之故,即雨后尘埃不扬;一是暗指士兵训练有素,驰马轻捷。这 一联从动态中反映校场中的宁静、整齐、严肃的气氛,是对大阅的赞美,笔调精细、疏淡。结联抒情。“属囊缚裤”,写自己身着军装;“毋多恨”,写乐意为此,表达了对收复失地的渴望。结尾乐意的原因是诗人久抱从戎壮志,恨“儒冠”的“误此身”,这一句乃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儒冠多误身”句。这一联在喜悦中带有感慨余音,是对自身“儒冠误身”的遗憾与感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7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杜甫《登岳阳楼》一诗,用“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恢弘的气象。(3)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舟行江面、水鸟高飞的景致。(4)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写水面在月光的照耀下皎洁而邀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答案】①.为国以礼②.其言不让③.吴楚东南坼④.乾坤日夜浮⑤.彩舟云淡⑥.星河鹭起⑦.玉鉴琼田三万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礼”“坼”“彩”“鹭”“鉴”“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雪有柔媚之姿、慧洁之质。由于这些自然特质,使得冰雪世界一直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所钟爱并竞相描绘的画面。在中国漫长的艺术史中,雪景山水画并非___①____,而是在继承与创新中向前发展着,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艺术形式,并显示出其独特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雪景山水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起源___②___地指向一个人,此人便是东晋画家顾恺之。宋代的雪景山水画继承了顾恺之的风格,在艺术成就上堪称高峰,在中国和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___③___。宋朝画家皆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着各自内心的雪景寒林,他们在雪景寒林的造境中运用水墨手法的典范④,如王说的《渔村小雪》、宋徽宗的《寒江雪棹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马远的《雪景图》等。范宽笔下的《雪山萧寺图》,给观者的第一印象便是画境稳健,深蕴中正、平允之态。画中严谨细致而又不取繁饰的描绘,或许难以让人联想到“抒情” 二字,但这种呼之欲出的震慑力,正是源自画家纵览山川、含毫命素之际的审慎态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无限热爱与深沉敬畏。他笔下的寒山紧密相连,以一种无以撼动的姿态见证着人世沧桑。宋画中常见的“孤寒”可视为画家独立高标、不同流俗的猬介,他们用孤峰寒林象征自己的心境,视孤寒为归处,向孤寒求适意。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抒情”二字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B.在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我觉得像你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为妙。C.我不远千里,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D.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难道不怕别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答案】17.①一成不变②不约而同③一席之地④比比皆是18.示例:由于这些自然特质,冰雪世界一直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所钟爱并竞相描绘的景致。19.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语境“在继承与创新中向前发展着”强调变化,此处用于否定句,可用“一成不变”。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②语境形容在雪景山水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起源上看法一致,可用“不约而同”。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③语境说“在中国和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可见是说有自己的位置,可用“一席之地”。一席之地: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④语境形容运用水墨手法的典范非常多,可用“比比皆是”。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成分残缺,“由于……,使得……”介词淹没主语,“使得”或“由于”可删掉其一;搭配不当,“冰雪世界……是……的画面”主宾不搭配,改为“冰雪世界……是……的景致”。【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引号是着重强调。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反语讽刺;C.表示着重强调;D.表示引用。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最近“冷静期”这个概念挺“火”。北京市对休闲健身行业预付费服务交易合同示范文本进行修订,___①___,这期间只要消费者尚未开卡使用,便允许无条件一次性退费。此前,已有不少地区推行了“健身卡办卡7天冷静期”,不少消费者直呼“暖心”。__②___,只是已被确定的“后悔权”的表现形式而已,在网购等消费场景中,设立“冷静期”早已成惯例。如今,___③____,可谓把准了这一行业的脉搏,切中了预付式消费的痛点,实实在在地迎合了消费者的需要。“大浪淘沙始见金”,休闲健身行业是朝阳产业,越是如此,越不能急功近利。经营者不妨多下点功夫,为客户提供优质健身体验和服务,多花些心思,有效引导人们养成运动健身习惯。“冷静期”也将成为最好的引流方式,为行业健康发展打下行稳致远的根基。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请逐段概括休闲健身行业推行“冷静期”的好处,每句不超过10个字。【答案】20.①提出“7天冷静期”的规定﹔②“冷静期”并非新鲜事物;③将“冷静期”引入健身行业(意思相近即可)21.示例:①让消费者感到暖心;②迎合消费者的需要;③为行业健康发展打基础。【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结合前文可知,此处应是说“北京市对休闲健身行业预付费服务交易合同示范文本进行修订”后的做法,再由后文对“7天冷静期”的解释,可知此处应该填写“提出‘7天冷静期’的规定”这类话。第②处,由后文“只是已被确定的‘后悔权’的表现形式而已”以及“设立‘冷静期’早已成惯例”可知,“冷静期”先前已有,故此处可填“‘冷静期’并非新鲜事物”。第③处,由前文“在网购等消费场景中,设立冷静期已成惯例”以及“如今”,再结合本文段在谈休闲健身行业也开始推行“冷静期”可知,此处可填“将‘冷静期’ 引入健身行业”。【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题干要求逐段概括休闲健身行业推行“冷静期”的好处。由第一段的末尾“不少消费者直呼‘暖心’”可概括出第一点:让消费者感到暖心;由第二段“可谓把准了行业脉搏,切中了预付式消费的痛点,实实在在地迎合了消费者的需要”可概括出第二点:迎合消费者的需要;由第三段“如此‘冷静期’将成最好的引流方式,为行业健康发展打下行稳致远的根基”可概括出第三点:为行业健康发展打基础。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小明喜欢物理,但物理成绩中等;历史成绩拔尖,但兴趣不在历史。高一选科时,他和父母的意见不能统一。小明想从兴趣爱好出发选择物理,父母却认为历史比物理更易博取高分而要求他选历史。请你选择一种身份(家长或者小明),给对方写一封信,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特征明显;⑧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关注自身发展,明确选科方向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你们因为我的选科而产生了矛盾,其实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好,都是为了我将来的发展。说实话,面对新的高考改革,我也有许多困惑,特别是关于高中选科的问题,我思考了很多,现在我想告诉你们,我对物理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关乎我将来的学习潜力,因此,我想跟你们谈谈选科时兴趣的重要性。我认为,高考选科前应当一定要全面了解自己,关注自身的发展,明确选科的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选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了解自己,就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自己对哪一门课感兴趣,哪一门课成绩好,哪一门课学习比较吃力,在选科时尽量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成绩较好的科目,这样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喜欢,就一定能学好。我比较喜欢物理,我觉得选择物理可能比较好一点儿,因为这几门课都注重思辨和运用能力,注重分析和运用。所以说,选科要根据我的兴趣特长来决定。除了根据兴趣爱好来决定选科,我还要考虑将来的职业选择。 爸爸认为我应当选择历史,因为我历史成绩高,容易考高分,因此将来就业也相对容易。虽然我物理成绩不如历史,但是将来我想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职业,所以要选物理方面的组合,因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再根据职业的需要选科,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选择喜欢的职业,我才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就像屠呦呦研究药品一样,像袁隆平研究水稻一样,只要我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兴趣爱好和职业方向是选科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我觉得还需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当然,我也应该了解一下社会对各种职业的需求,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就社会需要和热门职业而言,祖国发展科技自主自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作为新一代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我想,我选择科目更应道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以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而不是一味追逐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个人利益。正如大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担负起时代赋予我的历史使命。最后,我想说,感谢爸爸妈妈为我劳神费力,我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所以,请允许我选择自己向往的人生吧。此致敬礼!儿子小明X年X月X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设置了高一学生面临选科的情境,反映现实中很多学生的苦恼和困惑,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喜欢物理,但物理成绩中等;历史成绩拔尖,但兴趣不在历史”“小明想从兴趣爱好出发选择物理,父母却认为历史比物理更易博取高分而要求他选历史”,指出了学习中“兴趣”“理想”与“成绩”“现实”的矛盾。写作时注意结合选科的情境,辩证性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选科,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仅只是基于个人兴趣的简单科目选择,它直接关系未来的职业规划。对于高中生来说,此阶段最重要的便是要多了解、认识自我,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与特长等,同时也要关注社会需求,明确选科方向,做到“兴趣爱好”与“未来规划” 的和谐统一。本题涉及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等角度的问题,写作时需要综合考虑,注意观点不能偏颇。试题要求选择一种身份(家长或者小明),给对方写一封信,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写作时注意明确身份,明确观点和立场。如以家长身份来写,就要站在家长的立场,阐明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强调博取高分在目前的现实意义。如以小明的身份来写,就要坚持兴趣爱好第一的观点,从人生长远规划的角度进行阐述。注意书信体的格式要求。立意:1.兴趣特长是选科的方向。2.规划职业生涯从选科开始。3.关注自身发展,明确选科方向4.关注社会需求,明确选科方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5-30 12:30:03 页数:19
价格:¥2 大小:47.8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