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浙北2校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浙北2校期中联考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请用钢笔或水笔将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4.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2年浙江省有多所重点中学都举办了120周年的校庆活动。下列事件与这些学校的建立最有可能相关的是A.戊戌变法B.清末新政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广义上的辛亥革命可以指自十九世纪末迄辛亥年之后推翻清朝统治这一时间段内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下列事件,属于这一范畴的是①保路运动②武昌起义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④护国战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时绘制的一张示意图,并且在图下标注了各阶段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事件,在时间点D至E之间他列举了以下几个事件,错误的是A.“中日民四条约”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第一次世界大战D.“华北自治运动”4.历史上的国民政府曾经数易其所在地,每一次的变动,其背后都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意义,观察下图,在②处发生的事件,标志着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D.抗日战争的胜利5.右图是《西北文化日报》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报道的照片,下列关于图中所报道的事件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在公元1937年12月12日B.其顺利解决主要依靠英美调停C.此事件后国共内战基本结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6.1946年冬,由于美国在北京的驻军军纪败坏,爆发了“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下列口号符合这一运动特征的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7.毛泽东在1961年末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道:“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错误占第二位。我们十二年,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下列史实属于“这十二年”成功经验的是A.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C.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的开展D.“三线建设”开发西部地区8.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A.使新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B.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C.体现“一边倒”的和平外交方针D.取代国际法在世界上的地位9.有同学在学习某单元知识后,制作了学习提纲(见下表)。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一、毛泽东思想二、邓小平理论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科学发展观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D.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10.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走出去”和“引进来”开放战略B.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中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11.下列图片反映古代两河流域地区文明成就的是ABCD12.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罗马帝国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古代世界的大国都要修大通道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帝国内部的联系B.加强君主专制C.发动战争并宣扬国威D.促进经济发展13.依据下列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卡片描述的是Δ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Δ信仰伊斯兰教,最高统治者是苏丹Δ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Δ首都伊斯坦布尔一度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俄罗斯帝国          D.拜占庭帝国14.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始创于11世纪末,被称为欧洲所有大学的母校。12-13世纪,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继出现。这些大学的成立主要得益于A.国家统一的实现        B.资本主义的发展C.城市自治的发展        D.人文主义的复兴15.基辅,今乌克兰首都,俄罗斯历史即发端于基辅罗斯。基辅罗斯A.起源于13世纪的留里克王朝B.深受拜占庭帝国政治文化影响C.曾长期处于匈奴人的统治之下 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16.有学者认为:“在15世纪80年代,欧洲人可能已经在纽芬兰岛周围捕鱼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哥伦布的远航不是第一次,而是最后一次对美洲的“发现”。……哥伦布的重要性首先可归因于欧洲形势的改变,而不是他到达了一个‘新’大陆。”该学者强调的是A.哥伦布之前就已经发现了新大陆B.哥伦布航海活动的深远影响C.哥伦布并不知道他发现了新大陆D.哥伦布航海活动的历史条件17.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18.下图是16世纪马尼拉大帆船的版画。画中5艘马尼拉大帆船停泊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港口,水手通过小船接上岸,岸上码头的工人准备卸货。对该版画表述正确的是A.能够证明葡萄牙是航海贸易强国B.可用于研究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C.能够反映菲律宾独立斗争的史实D.可用于研究近代太平洋海上贸易19.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A.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B.深受古希腊罗马人文主义影响C.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D.导致基督教世界的又一次分裂20.“在这样的一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工人们必须是守纪律的,按固定的工作时间上下班,一个工人不按时就会延误整个工序,因此他们必须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不可以自由散漫。”上述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引起了A.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大发展B.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C.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D.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21.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A.在伦敦了解国会议事程序B.在曼彻斯特参观工厂C.在巴黎购买火车模型一具D.在柏林觐见德国皇帝22.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3.19世纪后半期,欧美更多的先进企业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技术创新,并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说明A.科学管理日益受到了重视B.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C.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D.垄断组织获取了高额利润24.一战前,德国按速决战思想制定了作战计划,提出“必须避免两线同时作战,德国必须扑在最强大最有力最危险的那个敌人即法国身上,迅速击溃它”。该“作战计划”破产的标志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25.“凡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成为文明之神圣任务,此项任务之履行应载入本盟约。”国际联盟的这一规定体现了A.全体一致原则B.维护和平原则C.委任统治原则D.集体安全原则26.列宁指出:“在农业与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列宁所说的“政策”A.通过粮食税等措施建立工农联盟B.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C.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D.是战争条件下的特殊政策27.右图是讽刺20世纪3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漫画,漫画中戴礼帽的人物代表英法两国,后面的观看者代表美国,小旗上写的是“去东方”,盘中肉上写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据此推断,这一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B.英法等召开慕尼黑会议C.德国撕毁条约突袭苏联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28.以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德国入侵苏联  ②美国对日宣战③德国闪击波兰    ④《联合国家宣言》签署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29.2023年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有关该战役说法正确的是A.标志着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英法等国继续推行绥靖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重要保障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的不同之处是①其强权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②形成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并存的格局③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走向美苏对峙局面④以严厉制裁战败国和瓜分殖民地为目的A.②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31.土地一直是亿万农民最关心的核心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八七会议中,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他响亮地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个重要论断。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明白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刘启春《历史的选择:中共早期领导人纪实》材料二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各根据地的土改政策开始向彻底分田的方向变化,对地主不再给予照顾,并开始触动富农的土地,但各地土改的政策与方法未尽一致,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政策指导。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有各根据地代表参加的全国土地会议,9月13日,通过了《》,明确提出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废除土改前的一切债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材料三一九五O年六月六日至九日,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首要条件。刘少奇在会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过去老区的土地改革,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谁胜谁负还不明朗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尽量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动员农村的人力物力参加和支援人民解放战争,争取战争的胜利。新区的土地改革,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全国转入和平的经济建设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除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尽快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这一中心任务。”——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共中央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革命方针。简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贯彻这一方针的。(8分)(2)请写出材料二空格处的文件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文件实施的背景。(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新区的土地改革”对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32.欧洲是近代文明的发祥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欧洲知识界引起了一场地震。……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把握,人类就可以握住自己的命运咽喉。——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法国民法典》书影 材料三倘若读者摊开一张欧洲地图,在巴黎市立起一个圆规,然后画出一个方圆五百英里的圆圈,那就将标出一个地区,把大约1640年以来近代“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大都囊括在内了。世俗社会、近代自然科学、发达的资本主义、近代国家、议会政治、民主思想、机械工业等等,不是发端于这个地区,就是首先在这里得到充分表现的。各种最迅猛的变化都发生在圆圈内的地区。……自十七世纪以来的两百多年间,这个地区成了人类学家称为文化传播的地球核心。——改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用一个词概括材料一中“世界观”的含义。近代欧洲的进步环环相扣,请指出材料一涉及哪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国民法典》的颁布者,并分析此人对推动法国乃至欧洲历史进步作出的贡献。(7分)(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机械工业”“发端于这个地区”的标志。请你辩证地就材料三中加着重号的句子所反映的观点谈谈看法。(9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2023.4)12345678910BADBCDABDB11121314151617181920BABCBBDDAC21222324252627282930DACACABABA31.(1)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2分);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6分)(2)《中国土地法大纲》(2分);背景:国共全面内战的爆发,要求推动解放区加快土地改革;各地土改的政策和方法有差异,需要统一的政策指导(4分)(3)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任意三点,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6分)32.(1)“世界观”:理性主义。(2分)联系: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2分)(2)颁布者:拿破仑。(1分)贡献: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也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他颁布的《法国民法典》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蓝本。(6分)(3)标志: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3分)看法:欧洲优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欧洲优势地位并非一成不变;欧洲优势地位的影响正反皆有。(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24 15:15:06 页数:8
价格:¥2 大小:2.4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