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临沭县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份月考历史试题2023.4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历史上,每当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总有一批仁人志土舍生取义,慷慨赴国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闻鸡起舞”的祖逖、“不辱君命持节牧羊”的苏武等均为其中的典范。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A.建功立业B.知常达变C.精忠报国D.孝悌忠信2.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A.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B.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C.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3.在儒家观念中,服装为礼仪之基础。佛教传入后,原本布幅裏身、袒露肩臂的服装形制不断変化,至唐朝时期发展为与世俗服装相近的交领右衽、两袖俱全的款式。这一变化说明A.佛教服饰开始走向世俗化B.佛教逐渐同儒家思想融合C.唐朝文化的包容与开放性D.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倾向4.当代印度著名政治家、哲学家、作家拉贾戈帕拉查理曾经说过:“一个人旅行了全印度,看到了一切东西,可是除非他读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他不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在此,他所要强调的是两部作品的A.文学价值B.艺术价值C.精神价值D.史学价值5.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土了大批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据下表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来自中原的物品大量的开元通宝铜钱;宝花纹铜镜;刻有“谨封”二字的一枚印章(唐代官方传递公文的密封专用章);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道教符篆锦两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是“.上天太阳神光明,诸神佑护市易,大吉必来,急急如太上律令”。藏文化方面的物品藏文木牍、木简十余枚;写有古藏文的骆驼头盖骨、羊肩胛骨数块;藏文佛经及佛像壁画残片。 自西方的物品东罗马金币一枚;波斯锦、波斯镀金人头像等波斯物品;镀金银质佛舍利容器、玛瑙珠、铜香水瓶等粟特物品。A.自古以来柴达木盆地就是兵家必争之地B.柴达木盆地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C.道教受到南北朝至隋唐各民族热烈追捧D.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6.公元1704年,罗马教皇克莱芒十一向中国的教会与信徒发布了七条禁约,内容包括禁止教堂悬挂带有“敬天”字样的匾额,禁止基督徒祀孔、祭祖,禁止教徒家中供奉牌位等。这些禁约A.传播了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B.折射出中西文化冲突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阻断了东西方的交流7.如表为阿拉伯历史上“百年翻译运动”时期(约750—850)所翻译书籍的情况。据此可知,百年翻译运动所译书籍的来源侧重的领城波斯文学古希腊科学、哲学印度数学、天文学、医学A.旨在融合东西方文化B.以翻译古希腊典籍为主导C.侧重自然科学的研究D.丰富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8.《拉丁美洲史稿》书中提到:“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因而,比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来说,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A.旨在强调欧亚文明的先进性B.揭示了西方侵略美洲的必然性C.说明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兴衰D.反映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9.下图为亚欧民族大迁徙地图。据此可知A.亚欧民族迁徙推动区域文化发展B.西哥特人不断南迁灭亡东罗马帝国 C.当时中国没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D.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10.如表为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的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可知时间欧洲亚洲拉丁美洲1901—192085%4%4%1961—197033%13%39%1981—199010%38%47%A.亚洲和拉美的移民逐渐成为美国的主要居民B.美国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质C.欧盟的成立是欧洲移民迅速减少的重要原因D.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移民去向11.下表为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年份1849185018521854输出人数3234471843425063据此推知A.导致了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问题C.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D.华工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贡献12.据统计,1990年中国流动人口为2135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1.89%;五年后流动人口几乎翻了两番,达到7073万人,占比提高到5.86%。造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期B.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吸引C.城乡差別发生根本性改变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13.前苏联的东方学专家巴托尔德指出:“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西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材料意在说明A.蒙古西征促进了地域间文化的交流B.商贸发展推动统一的蒙古帝国建立C.蒙古西征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D.蒙古帝国实现对欧亚地区直接统治14.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与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已有明显不同,这一时期希腊文化的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宗教、科学等方面,都包含了一定的东方文化的因素。由此可见,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征是A.内容丰富的城邦文化B.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C.雅典式的民主和文化D.向东扩散的古典文化15.恩格斯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它原则上承认平等。”据此可见拿破仑战争A.摧毁了欧洲封建社会B.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重构 C.受到欧洲人民的欢迎D.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16.民族自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进程中的重要概念,但是新独立的波兰三分之一人口不说波兰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只占新共和国的67%,其余的人由德意志人、俄罗斯人和匈牙利人组成。这一现象可以从侧面印证A.战胜国利益制约着领土划分B.东欧国家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C.民族自决完全是一个幌子D.殖民统治的实质没有根本改变17.戊戌变法时期,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指出“中国不变法则必亡矣。”1918年严复又力主回归传统,高呼:“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一战暴露西方文明的弊端C.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凸显D.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18.1982年春,一场国民性的“东方价值观教育运动”在新加坡开展起来。运动的发起者对此解释说:“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让每个新加坡国民将自己归属于新加坡,把新加坡看作扎根于斯的乡土。”这场运动兴起的背景是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凸显B.外向型经济对移民社会的冲击C.美苏冷战对文化上的角逐加剧D.国内封建思想残余的持续蔓延19.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A.中国的辛亥革命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C.阿尔及利亚独立D.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20.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蔡元培认为大学的功能是A.促进学术研究B.实现仕途通达C.发展新兴学科D.培养专业人才21.2018年9月启动的“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强调“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在修缮过程中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传承”。这体现了对文物古迹保护要遵循的原则是A.完整性B.合理利用C.原真性D.慎重重建22.继2021年春节推出的《唐宫夜宴》(图4)"出圈"后,河南卫视在端午节推出一场名为《端 午奇妙游》的主题晚会,其中水下舞蹈节目《洛神水赋》(图5),把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通过水下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效果“炸场”。这些节目的“火出圈”图4图5A.说明创新是文化传承的第一要素B.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厚重与辉煌C.媒体传播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D.体现了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体23.“商朝的外服”主要指一些慑于商王武力强大而服属于商王的时叛时服的异族邦;而在西周,(诸侯国)则成为商王朝在边疆有力的“屏藩”。由此,与商朝相比,西周王朝A.统治的时间更为长久B.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血缘成分封的唯一依据D.与地方的关系趋于紧密24.春秋后期,诸侯国中卿大夫势力崛起,他们在经济上掌握了大量的私田和隐民,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所属官吏,在军事上有自己的军队,甲兵和徒兵,这种现象反映出A.原有统治模式的瓦解B.周天子势力开始衰微C.血缘纽带关系的强化D.诸侯国内部更趋稳定25.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孔子则说:“仁者,爱人”“君子义以为上,闻义不能徙”。这反映了二者A.阶级立场的迥异B.治世理念的分歧C.道德修养的高低D.所处时代的不同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教的传入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的区别如此之大,以至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百年。——摘编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材料二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化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华文化传入欧洲的原因,并简析对近代欧洲产生的影响。(8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表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趋势并分析原因。(18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部分)时间历程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代西亚地区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在北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城形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在南亚次大陆上形成了古印度文化;在东亚形成了中华文化。公元前5世纪以后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了古代希腊文化;此后,古罗马在大量吸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5世纪以后在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城文化。16世纪之前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有代表性。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西方殖民者对残留下来的印第安人实行欧化,通过语言、宗教、艺术、教育等文化的移植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17世纪以后英国开始侵略印度,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兴办学校,强行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19世纪上半期面对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独立后的印度接受来自西方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又注重发展传统文化,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后,政府大力复兴民族文化,现代埃及文化既具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又带有欧洲和西亚的文化元素。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与传播》等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做出合理解释。(18分)临沭县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份月考历史答题纸2023.426题(1)(2)27题28题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23.41、CCDDB6、BDDAB11、DDABB16、ABBBA21、CBDAB26、(1)特点:南北文化统一;文化统一依赖于政治统一;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融入外来宗教思想;具有包容性、开放性。(任答3点即可,6分)(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社会转型的精神需求(或思想需求);儒学内容本身的吸引力(任答2点即可,4分)。影响: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4分) 27:趋势:①数量不断增加;②范围不断扩大;③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④由强迫移民到自愿移民;⑤知识精英移民成为新趋势。(任答4点即可8分)原因: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不同:在近代,主要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而引起,导致欧洲人口大量流向美洲和澳洲,非洲奴隶和华工被作为苦力流向美洲、澳洲;工业革命的开展,一方面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一方面为国际移民提供先进的交通工具等。(6分)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发达国家拥有较高的工资水平、较好的社会福利和移民政策吸引发展中国家移民迁入;发达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精英移民成为新趋势。(任答2点即可4分)28.阶段一:16世纪之前,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2分)解释: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交通工具相对落后。(4分)阶段二:16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西方文化的扩张。(2分)解释:新航路的开辟之后,西方开始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进步;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形成。(4分)阶段三:20世纪50年代后到80年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创新。(2分)解释:二战后,欧洲殖民国家受重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二战进一步暴露了西方文化的弊端;大量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各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新兴民族国家现代化的推进。(4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06 21:00:02 页数:10
价格:¥2 大小:344.9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