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4月份月考试题一、选择题(48分)1.公元前383年,楚悼王“废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楚悼王的做法A.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B.改变了王位继承的方式C.抑制了旧贵族的势力D.废除了世袭的分封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楚悼王“废公族疏远者”,同时减削官吏的禄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是世卿世禄制度,楚悼王的举措打击了贵族势力,C项正确;材料中的举措并不能看出加强君主专制权力,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王位继承方式的转变,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打击贵族,而非废除世袭的分封制,排除D项。故选C项。2.春秋时期,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汉代董仲舒却对商鞅进行过一定的批判,认为汉代很多社会问题源于商鞅,下列可能成为其理由的是A.商鞅法家代表,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B.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C.商鞅提倡重农抑商,压抑社会经济活力D.商鞅奖励军功,冲击了门第对选官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土地被地主占有。农民一无所获,B正确;汉代注重儒家思想,A错误;重农抑商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C错误;商鞅奖励军功,冲击的世袭的官制,D错误。3.商鞅从"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这一原则出发,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一措施A.促成了尚武风气形成B.确立了官僚政治体制C.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D.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商鞅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即便宗室贵族,若无军功,同样取消贵族待遇,而平民只要获得战功,就可以授予爵位,这一措施激发了秦军的战斗力,故选D 项;春秋战国之际,由于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大多具有尚武的民风,故排除A项;郡具制在全国的确立标志着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故排除B项;有军功的宗室贵族仍然可以对秦国政治产生影响,故排除C项。4.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这些措施A.实现了秦国的国富民强B.提高了秦国的土地生产率C.促使自耕农的大量增加D.导致秦国劳动力严重过剩【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体现的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制,有利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增加自耕农的数量,C正确;A属于夸大商鞅变法的作用,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5.钱穆先生在多种论著中谈到“北朝胜于南朝”:“(北朝)到底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一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新制度……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据此可知,北朝胜于南朝在于()A.民族交流趋势的凸显B.自身体制的不断创新C.皇权与世族相互依赖D.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而且这一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度……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可知,北朝胜于南朝的原因在于自身体制的不断创新,B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自身体制的不断创新,“民族交流趋势的凸显”、“皇权与世族相互依赖”、“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在材料信息中均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6.翻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裤。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A.各民族文化上互鉴交融B.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C.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D.汉族文化占主体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裤”体现的是中原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A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外文化交流,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融合,并非是民族隔阂,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7.汉武帝时期,发生灾异时君主发表“罪己诏”成为一项制度。孝文帝是北魏首位下发“罪己诏”的皇帝,并先后五次颁发“罪己诏”检讨过失。孝文帝多次颁发“罪己诏”说明北魏A.灾异现象频发B.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C.政权实现汉化D.治国理念深受儒学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汉武帝发表“罪己诏”是受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孝文帝先后五次颁发“罪己诏”检讨过失,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深受儒学影响,故D正确;灾异现象频发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故A错误;“深入人心”说法欠妥,故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充分说明政权实现汉化,故C错误。8.王安石曾提出“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特别强调官吏队伍建设重要性。但从变法结果看,“用人不当”却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变法在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B.治国理念实现需要精准施策C.新旧党争影响变法措施实施D.后世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虽然王安石强调吏治的重要性,但他在变法中却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由此可知治国理念还需要能够精准落实,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的治国理念没有得到精准落实,而非在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没有涉及新旧两党的斗争,排除AC;后世研究通过史料的印证也可以还原历史真相,D项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D。9.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出资在若干重要城市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这有利于平抑物价、抑制兼、增加国库收入。同时市易务还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关税,进一步扩大征 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的干预,C项正确;从某种程度上看,市易法会激化政府与商人、地主的矛盾,排除A项;市易法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但与“强兵”没有直接关联,从历史上看,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排除B项;市易法不能直接减轻人民的差役负担,排除D项。故选C项。10.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①实行均输法②兴建水利工程③鼓励百姓养马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兴修水利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有利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这都与救荒思想有关,故D项正确;①③项涉及商品交换以及养马,与主旨无关,排除ABC项。11.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三舍法: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以上变法措施的共同点是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C.理学是其指导思想D.保障地主阶级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保甲法有利于加强军事战斗力,三舍法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考核,三个措施的共同点是都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措施是为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不存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问题,A项错误;材料所述措施都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没有体现理学对其指导思想的地位,C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材料所述措施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不是保障地主阶级利益,D项错误。12.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A.青苗法保甲法B.均输法保甲法C.市易法将兵法D.免役法保马法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主要是官府贷款给农民,类似于“官办之劝业银行”。保甲法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符合“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故选A。均输法、市易法与市场相关。保马法、将兵法、免役法与上述材料无关。13.1906年,清政府改革官制,计划设立责任内阁,废除军机处,遭到部分大臣的反对。慈禧太后在谕旨中说:“军机处为行政总汇……办事较为密速,相承至今,尚无流弊,自勿庸复改。”军机处得以保留。这一事件说明()①军机处仍然能适应时势②清朝政治改革流于形式③官制改革遭到巨大阻力④皇族内阁维护君主专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改革官制的过程中保留了军机处,而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说明清朝政治改革流于形式,②正确,“计划设立责任内阁,废除军机处,遭到部分大臣的反对”说明官制改革遭到了巨大的阻力,③正确,B项正确;军机处仍然能适应时势说法错误,①错误,排除A项;皇族内阁维护君主专制与材料主旨不符,④错误,排除CD项。故选B项。14.1898年8月26日光绪帝上谕说:“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虽经严旨敦迫,(各省)犹复意存观望。即如刘坤一、谭钟麟身任封圻,于本年五六月间谕令筹办之事,并无一字复奏。”上谕所述状况A.降低了皇权集中的程度B.导致了地方割据的形成C.加剧了边疆地区的危机D.加大了社会变革的难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虽经严旨敦迫,(各省)犹复意存观望”可知政令得不到执行,戊戌变法的难度增加,故D正确;材料只是谈及戊戌变法的诏令地方持观望态度,并不能说明降低了皇权集中的程度,故A错误;地方官员放缓执行诏令并不能说明地方割据形成,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边疆问题,故C错误。15.戊戌变法失败后,变法风气仍然长存,“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人们坚信:“此百日中新政,中国将来必仍举行,此时遏之愈甚,再举行之期益速耳。”由此可知,戊戌变法()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C.唤醒了民众革命激情D.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戊戌变法失败后,变法风气仍然长存”、“此百日中新政,中国将来必仍举行,此时遏之愈甚,再举行之期益速耳”可知,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A项正确;戊戌变法已经失败,且其缺少相应的群众基础,排除B项;材料侧重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且戊戌变法主张改良,排除C项;“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6.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结果分为最优、优、中、上、最下5等,获得相应的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5级,再被分配、担任相应的官职。这A.促成了教育的近代化B.动摇了传统儒学的统治地位C.废除了科举选官制度D.表明改革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答案】D【解析】【详解】学堂选官制度将毕业考核成绩与官品相对应,而且官品显示着浓厚的风建色彩,由此证明当时的学制改革具有浓厚的封建性,选项D正确;材料主旨在于说明当时的改革是将学堂和选官结合,并不能得出教育近代化的结论,排除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而且当时清政府在学堂中教授的内容依然以儒学为主,排除B;科举制度废除是在1905年,排除C。17.18世纪末,俄国国内市场的粮食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上升。19世纪中叶,俄国市场上的粮食有90%来自地主的庄园。列宁对此评价道:“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种生产在农奴制后期特别发达).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对列宁所说的“生产”起推动作用的是A.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B.俄国的农奴人口比重大C.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D.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当时地主出卖粮食主要是由于粮食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上升,所以对这种“生产”其推动作用的是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故选A;农奴人口比重大是实际情况,不是原因,排除B;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是旧制度崩溃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C;当时俄国实行的是农奴制,因此不是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加强,排除D。18.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他认为1861年改革主要是由于 A.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B.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C.调动农奴生产积极性D.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恩格斯的观点可知,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给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所以1861年改革是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是进行改革的原因之一,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项;进行改革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的需要,而非是为了调动农奴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统治基础,排除CD。故选B。19.俄国1861年改革后,土地可以转让和作为遗产继承的意识逐渐被村社农民所承认;农户分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份地愈分愈小,许多青年农民被迫租出土地,外出做工。这反映出当时俄国A.农村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B.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得到确立C.农民获得了完全的人身自由D.亟待实现农业的集体化生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土地可以转让和作为遗产继承的意识逐渐被村社农民所承认;农户分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份地愈分愈小,许多青年农民被迫租出土地,外出做工”可得出随着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转让更频繁,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在减弱,A正确;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B;C项太绝对,排除C;材料与集体化无关,排除D。20.1872年,明治政府宣布“自今以后,允许四民买卖和私有”。1873年,政府又规定:取消过去封建贡租按村摊派,由实际耕种者缴纳的办法,改为由持有土地执照的土地所有者交纳。政府还按地税的1/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村费。这些措施()A.推动了日本土地所有制变革B.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四民平等C.阻碍了近代日本资本原始积累D.确立了封建领主的土地私有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取消过去封建贡租按村摊派,由实际耕种者缴纳的办法,改为由持有土地执照的土地所有者交纳。政府还按地税的1/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村费。”可得出日本在改革过程中对旧有的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推动了日本土地所有制变革,A项正确;平等并没有实现,排除B项;这有利于日本的原始积累,排除C项;封建领主的土地私有制在幕府统治时期已经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21.明治维新中,改革派领袖大久保利通提出:“若徒鼓励人民,不予以低息贷款,人民依何振兴产业?”随后,政府颁布了《日本银行改定条例》,鼓励成立公、私银行。政府此举 A.目的在于强化国营企业B.推动了日本的土地私有C.打击了传统的幕藩体制D.有利于殖产兴业的推行【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对民间设厂的资金和政策鼓励,有利于殖产兴业的发展,D正确;日本明治维新主要发展的私人企业,A排除;材料未涉及土地问题,B排除;废藩置县政策打击了传统的幕藩体制,C排除。故选D。22.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藩治职制”改革,任命各藩主为藩知事,主管地方行政,同时另设管理藩主家政的“家知事”;对于藩政,“其人员黜陟均应随时呈报太政官”。这一改革()A.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B.确立了西方民主体制C.促进了封建关系的瓦解D.推动了地方自治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藩治职制’改革”“其人员黜陟均应随时呈报太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维新后,政府首先将占领的幕领和敌对藩的领地划为最初的直辖地,同年,政府设立了分离藩行政与家臣的藩治职制,1869年,推行“版籍奉还”,将藩的领地和臣民变成国家的领土和臣民,明治政府的这些措施主要针对藩领地,意在削弱其权利,扩大中央权力,所以明治政府实行的“藩治职制”改革促进了封建关系的瓦解,C项正确;“封建等级制度”并未被废除,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西方民主体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地方的权利被削弱,中央权力加强,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3.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 表格数据变化的情况是:从康熙到嘉庆年间,中国赴日本商贸的船只数锐减,中国对日本出售的生丝、丝棉织品及皮革急剧下降,而糖、药材等数量有所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日本江户时代末期,也就是19世纪末,缫丝已经是日本农村地区的重要副业,在日本开港后的海外贸易中,制成的生丝曾是日本出口的主打商品。特别是由于其原材料“蚕茧”是完全日本国产的,所以缫丝对日本的贡献非常大,B项正确;A项仅展示中国赴日商贸,既不符合表格也不符合船只数锐减的情况,排除A项;C项不符合此时期的历史背景,此时西方殖民对中日商贸的破坏力十分有限,排除C项;D项是中国近代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24.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思想界肯定和认可王安石变法,甚至用当时西方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对王安石的政策主张进行了新的诠释。这一变化表明A.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B.历史真相还原需要考辨史料C.历史结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D.历史解释呈现客观性的特征【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思想界肯定和认可王安石变法”表明对某一事件的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对王安石变法不同时期认识有所变化,无法得出历史真相还原需要考辨史料的结论,排除B项;“历史结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是正确结论,但是与材料主旨有所偏离,排除C项;历史解释呈现客观性的特征,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印证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月革命后,为“建设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1918年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关于土地社会化”的法令。其中明确规定:“发展农业中的集体经济……减少个体经济,以便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粮食贸易,无论是外贸或内贸,都应由国家垄断”,“土地首先交给为公共利益而不是为谋取个人利益而且愿在土地上劳动的人使用”。对农民平均分配的只是革命前劳动农民实际使用的土地,而没收的地主、教会、官府的土地作为国家的后备土地,并没有在农民中平均分配,农民得到的土地比他们期望的要少得多。国家鼓励的不是个体农民经济,而是给集体经济形式以优先权。——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著《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上)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 提出保存富农经济,不动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以保护中农和分化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阻力,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政权建立初期,中俄两国土地政策变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俄两国土地政策变革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答案】(1)特点:俄国:政府主导;突出集体经济;突出公共利益;重视国家后备土地建设;没有充分满足农民的愿望。(任意两点满分,言之成理即可)中国:政府主导;重视法律保障;充分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对不同阶层农民区别对待;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任意两点满分,言之成理即可)(2)历史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新政权面临一战造成的严峻危机;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希望直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俄国农民获得土地的迫切愿望。(任意三点满分,言之成理即可)中国:不同于老解放区,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未完成;朝鲜战争的影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目标;民族地区的特殊历史因素和现实考量。(任意三点满分,言之成理即可)(3)历史经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并充分考虑新形势、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地区差异、民族差异;加强制度化保障。(任意三点满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1)特点:俄国:根据材料“粮食贸易,无论是外贸或内贸,都应由国家垄断”可知,政府主导;根据材料“土地首先交给为公共利益而不是为谋取个人利益而且愿在土地上劳动的人使用”可知,突出公共利益;根据材料“发展农业中的集体经济……减少个体经济,以便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可知,突出集体经济;根据材料“对农民平均分配的只是革命前劳动农民实际使用的土地,而没收的地主、教会、官府的土地作为国家的后备土地,并没有在农民中平均分配,农民得到的土地比他们期望的要少得多”可知,重视国家后备土地建设;根据材料“农民得到的土地比他们期望的要少得多。国家鼓励的不是个体农民经济,而是给集体经济形式以优先权”可知,没有充分满足农民的愿望。中国:从主导力量看,中国政府主导;根据材料“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知,重视法律保障;根据材料“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可知,充分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根据材料“保存富农经济,不动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以保护中农和分化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阻力,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可知,对不同阶层农民区别对待;根据材料“到1952 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可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2)历史背景:俄国:根据材料“十月革命后,为‘建设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1918年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关于土地社会化’的法令”可知,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维埃新政权面临一战造成的严峻危机;根据材料“发展农业中的集体经济……减少个体经济,以便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可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希望直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俄国农民获得土地的迫切愿望。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可知,不同于老解放区,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未完成;根据所学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朝鲜战争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的特殊历史因素和现实考量。(3)历史经验:从土改的对象看,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材料“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可知,重视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并充分考虑新形势、新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举措可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地区差异、民族差异;从保障看,要加强制度化保障。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部分)历史学家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人物评价(清)赵翼“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认为孝文帝一味学习汉族制度礼仪,以文治国,丢弃了鲜卑族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国势由盛而衰。吕思勉鲜卑无法永远凭借武力和汉族相持,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钱穆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白寿彝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通过汲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答案】示例一:认识:孝文帝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阐述:孝文帝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通过经济方面的改革,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方面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然而,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严重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综上所述,孝文帝改革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但是功大于过,孝文帝所推行的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孝文帝改革。示例二: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民族融合成为历史潮流。公元5世纪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动荡的局面,加强了北方民族间的融合。为了吸收汉族文化,巩固北魏统治,北魏孝文帝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实施了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措施。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答案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材料列举了四位学者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根据材料可知,主要涉及两个主题:一是孝文帝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二是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选择其中一个主题阐述即可,如选择“孝文帝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通过经济方面的改革,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方面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然而,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严重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综上所述,孝文帝改革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但是功大于过,孝文帝所推行的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孝文帝改革。如选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关于阐述可围绕民族融合的内容展开分析。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通过修订总理衙门时代的旧有制度,制定一系列新的规章,建立了一支高效、稳定、正规的外交官队伍。第三,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第四,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人才培训机构——储才馆,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并重,重视提高外交官的业务素质。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成功变革得益于庚子惨败后清廷统治集团中形成的积极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变革氛围。洋务运动时期的努力最终为清末新政时期的改革铺平了道路,新政中外务部的官员大部分“都在国外学习或在驻外使馆工作过”。中国的现代外交体制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哪里需要变、如何变必然以西方模式作为参照系,这就更要扩大中外交往以“广见闻”。一些国内重臣对推动外交体制的变革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粤督陶模在1901年提出政府要设十部,外务部位居第二;袁世凯也积极号召政府将礼仪性外交活动制度化。——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末新政时期的外交体制变革。(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答案】(1)评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完成了对旧机制的割舍与新体制的创建,推动晚清外交制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要求;利于提高外交人员的素质,改变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有利因素:统治集团中形成了浓厚的变革氛围;国内重臣的推动;中外交往不断扩大;外交事务日益繁杂;洋务运动的推行。【解析】【详解】(1)本题属于评价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积极的角度分析,可从材料“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措施、从推动晚清外交制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角度思考问题。可概括为: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完成了对旧机制的割舍与新体制的创建,推动晚清外交制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要求;利于提高外交人员的素质,改变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依据材料“庚子惨败后清廷统治集团中形成的积极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变革氛围。洋务运动时期的的改革铺平了道路,新政中外务部的官员大部分“都在国外学习或在驻外使馆工作过” 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统治集团推动、中外交往扩大以及洋务运动推行等角度思考回答。【点睛】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的改革题一般都由两问组成。第(1)问基本上都是归纳改革的措施,第(2)问大都是分析改革的作用、影响。归纳措施时主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分析影响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06 20:45:02 页数:14
价格:¥2 大小:107.5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