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宁省沈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沈阳市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7页,第Ⅱ卷第7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2B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水性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书写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共计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3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第31——3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每选对一项得1分,选错或者不答得0分。)1.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出现龙山文化,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表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A.丰富多彩B.多元一体C.满天星斗D.源远流长【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出现于不同的地点,体现了多元的特点;但在这些文明中都出现了精美的玉器和大规模的祭坛、神庙等,说明这些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是一体的表现。因此中华文明的特点是多元一体,B项正确;丰富多彩和满天星斗的描述都无法体现它们“一体”的特点,排除AC项;源远流长只能说明这些文化历史悠久,无法体现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性,排除D项。故选B项。2.春秋时期,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孔子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据此可知,孔子的政治主张是()A.隆礼重法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为政以德【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强调统治者应重视民心,爱惜民力,用道德感化民众, 反映出其治国理念是“为政以德”,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孔子重视“法”的作用,排除A项;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主张,与材料中孔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项;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3.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县主要官吏均由朝廷任免,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些措施客观上()A.巩固了国家统一B.加重了财政负担C.引发了农民起义D.削弱了基层管理【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下还有乡、里两级管理体制,说明建立了自上而下管理体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从而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A项正确;这些措施并不一定加重财政负担,排除B项;这些措施是加强了基层管理,有利于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因此不一定引发农民起义,也不是削弱了基层管理,而是加强了,排除CD项。故选A项。4.下图为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据此推知,西晋少数民族的内迁()A.推动了江南的开发B.有利于民族交融C.保障了边疆的安全D.促进了对外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时期,匈奴等少数民族纷纷内迁,与汉族人民共同生产、生活,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多,有利于民族交融,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北方人民南迁到江南地区,与江南劳动力和技术的发展推动江南开发不符,排除A项;少数民族内迁和民族关系的复杂化,不能得出其有利于边疆安全的结论,排除C项;少数民族内迁与中国的对外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史记》将少数民族作为记传对象,创立了民族传的书写模式。在各少数民族传记中, 清楚地交代了各民族的起源,并将其与中原相连,建构了贯通古今、囊括四海的黄帝谱系。《史记》中民族传记的书写()A.突出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B.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说明了华夏认同观开始出现D.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司马迁为中原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立传,建构了贯通古今、囊括四海的黄帝谱系,有利于华夏认同,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项正确;《史记》将少数民族作为记传对象,建构了贯通古今、囊括四海的黄帝谱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突出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排除A项;《史记》将少数民族作为记传对象,无法体现强调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排除B项;C项错在“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6.《新唐书·礼乐志》中说,唐代乐舞中,“东夷乐有高丽、百济:北狄有鲜卑、吐谷浑:南蛮有扶南、天竺、南诏、骠国;西戎有高昌、龟兹、疏勒、康国、安国,凡十四国之乐。”这反映了唐代()A.中外密切交往的盛况B.兼收并蓄的文化生态C.经济繁荣的社会生活D.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答案】B【解析】【详解】唐代乐舞中有东夷、北狄、南蛮、西戎等十四国之乐,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文化风貌,B项正确;唐代乐舞中有东夷、北狄、南蛮、西戎等十四国之乐,体现了唐朝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无法体现中外密切交往,也无法体现唐朝经济繁荣的社会生活,排除AC项;材料体现了唐朝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无法体现唐朝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排除D项。故选B项。7.《新唐书》记载:“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法弊坏。”780年唐朝政府实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客观上()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D.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答案】C【解析】【详解】780年,唐朝政府实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以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客观上减轻了封建官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项正确;租庸调制中,庸指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排除A项;纳银代役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商品化,两税法与农产品商品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两税法扩大了税收对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 收入,排除D项。故选C项。8.辽朝境内既有以游牧、渔猎生活为主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部族,也有以农耕为主的汉人;各民族、各地方之间经济、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社会发展水平判若云泥。辽朝统治者据此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B.南、北面官制C.猛安谋克制D.金瓶掣签制【答案】B【解析】【详解】辽朝统治者根据各民族、各地方之间经济、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采取“因俗而治”的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B项正确;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清朝在西藏实行金瓶掣签制,排除ACD项。故选B项。9.祈风和祭海起源于民间,希望保佑航海者的平安。到了宋代,政府把民间的这项祭祀活动变成了一项国家的制度,成为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主持的一种典礼。这反映了()A.政府鼓励航海贸易活动B.祈风祭海活动的世俗化C.造船航海技术相对落后D.沿海港口的专业化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宋代政府将起源于民间的祈风和祭海活动变成了国家制度,说明宋代政府从国家层面鼓励出海贸易,为了给出海的船只祈求平安而举行这些活动,A项正确;祈风和祭海活动本身就是起源于民间的世俗化活动,排除B项;宋代的造船航海技术实际上非常先进,“相对落后”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祭祀制度,与港口的专业化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宋代诗人观察世界时,总显出智心思考的痕迹,如欧阳修《画眉鸟》以林中画眉的随意自在肯定冲开禁锢的可贵;王安石《登飞来峰》以峰顶塔上的骋目无碍揭示高屋建瓴的道理;朱熹《观书有感》以半亩方塘的清澈可鉴强调读书养性的重要。这反映了宋代()A.思想的多元特征B.崇文抑武方针的实行C.世俗文学的兴起D.诗词创作受理学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宋代诗人观察世界时,总显出智心思考的痕迹”,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理学兴起,受理学影响,宋代士大夫注重从寻常事物和日常事件中挖掘独特的物理,通过诗歌 来表现哲理感悟,D项正确;材料强调宋代诗人的诗歌渗透出哲理感悟,无法体现思想的多元特征,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崇文抑武方针,排除B项;世俗文学描写的对象是普通老百姓及其日常生活中的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1.宋人赵彦卫说:“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闾阎富室(民间富有人家)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据此可知,宋代()A.科举制度发展完善B.商人社会地位尊贵C.门第等级观念淡化D.宗族势力日益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赵彦卫的观点是宋代的人已经不再过度关注门第等级。即便是王公贵族之女,如果家境贫寒也会在大龄时嫁不出去。而如果是富裕人家,那么就可以和贵族、科举进士联姻。说明时人更注重资财,门第等级观念淡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门第等级观念的淡化,无法体现科举制的完善,排除A项;商人在古代的社会地位始终是不高的,不是社会地位尊贵,排除B项;门第等级观念淡化不代表宗族势力日益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12.明朝以前,我国香料多依赖域外输入,主要在宫廷和贵族之间流通使用。明朝以后,香料实现了全民化和日常化,在生活各方面广泛使用,这种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B.市民消费水平提高C.新的生产方式出现D.海禁政策日益松弛【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明朝时期,香料由宫廷和贵族使用奢侈品逐渐普及到平民生活中,这主要是因为香料供应充足、成本低廉,使得香料贸易异常繁荣,逐渐成为各个阶层民众均可获取的一般生活用品。因此这种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繁荣,A项正确;香料的普及不一定是市民消费水平提高,也有可能是香料价格低廉,排除B项;香料的普及不能说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排除C项;香料的普及并不代表海禁政策日益松弛,排除D项。故选A项。13.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强调: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的主权管辖。下列选项中西藏与中原王朝关系正确的是()A.宋朝以和亲与会盟形式维护友好关系B.元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吐蕃事务C.明朝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理乌思藏D.清朝以法律形式落实对西藏的管辖权 【答案】D【解析】【详解】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D项正确;唐朝以和亲与会盟形式维护与吐蕃(西藏)的友好关系,排除A项;清朝设立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排除B项;明朝设立在黑龙江流域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理东北地区,西藏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乌思藏,排除C项。故选D项。14.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移植明朝的政治制度,设立府县等各级行政机构;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又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这些措施客观上()A.推动了经济发展B.普及了学校教育C.促进了国家统一D.打击了殖民势力【答案】C【解析】【详解】郑成功及其儿子在台湾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增强了台湾与大陆人民的民族、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统一,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A项;郑经在台湾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并不代表普及了学校教育,排除B项;材料措施与打击殖民势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5.清代中叶出现新的小说类型——侠义公案小说。小说内容大多为皇帝钦点的清官统率侠客,惩暴护民、伸张正义。与传统的“法外维持正义”“重然诺、轻生死”侠义小说迥然不同。这反映出清代()A.专制集权空前强化B.伦理秩序遭到破坏。C.法治观念日益普及D.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清代出现的侠义公案小说中,侠客都是皇帝钦点的清官所统率的,不再是传统的“法外维持正义”“重然诺、轻生死”的侠客,这种变化体现了对皇权的顺从,说明清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A项正确;这种变化反映的是对皇权的顺从,是专制集权的空前的强化,并不代表伦理秩序遭到破坏,更不意味着法治观念日益普及,排除BC项;材料内容和市民阶层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A.开启了近现代化发展历程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激化了社会各阶级的矛盾D.拉开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答案】B【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列强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侵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项正确;开启中国近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是洋务运动,并非列强的侵略活动,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关系的影响,不能得出其激化了社会各阶级矛盾的结论,排除C项;拉开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序幕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17.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曾颁布一份文件,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该文件未能实施。这一文件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应诏统筹全局折》D.《钦定宪法大纲》【答案】B【解析】【详解】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颁布了《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第一次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由于其不能够反映农民阶级的要求,再加上战争的环境,该文件未能得到实施,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排除A项;《应诏统筹全局折》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排除C项;《钦定宪法大纲》是晚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的一部法律文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D项。故选B项。18.两次鸦片战争,洋人已让满清士大夫们饱尝到了“利器精兵,百倍中国”的厉害。少数先知先觉者,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运动。这场运动()A.是清政府变法自强的序幕B.冲破了封建社会思想束缚C.展现了中国人民坚强意志D.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部分先进的士大夫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发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创办近代军工和民用企业,发展近代教育等活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D项正确;洋务运动并非19世纪末清政府变法自强的序幕,排除A项;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并未冲破封建社会思想束缚,排除B项;洋务运动是少数封建士大夫掀起的自救运动,并未展现中国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坚强意志,排除C项。故选D项。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 和权利。据此可知,《临时约法》()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蕴含了人民主权思想C.防止了袁世凯称帝D.削弱了列强在华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B项正确;中华民国是民主共和制,且材料与君主立宪制无关,排除A项;袁世凯1915年复辟帝制,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削弱列强在华利益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漫画是对历史生动的反映。上图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B.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文化革新C.辛亥革命促进思想解放D.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德先生”“赛先生”可知,漫画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B项正确;漫画并非强调新式交通工具,排除A项;漫画内容与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21.下图是江苏省档案馆藏的传单。 该传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是彻底反帝反封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B.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重要里程碑【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诸君知欧洲和约各国均已签字乎,诸君知我国代表青岛问题拒绝签字乎”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操纵和日本的威胁下,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后,举国震惊,五四运动爆发,以学生为先锋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等口号,这体现了材料所述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A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内北洋军阀卖国行为的爱国运动,没有体现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的性质,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没有强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内容强调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没有强调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2.红船精神中“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出自于神农舍身尝百草的大无畏精神;来自于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之心;来源于苏武牧羊宁死不屈的忠贞;来源于岳飞精忠报国,奋勇杀敌的壮烈。这表明了红船精神是()A.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的探索B.对全民族抗战伟大力量的验证C.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传承升华D.共产党人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动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出自于神农舍身尝百草的大无畏精神;来自于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之心;来源于苏武牧羊宁死不屈的忠贞;来源于岳飞精忠报国,奋勇杀敌的壮烈”可知,红船精神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在此基础上升华除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红船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不能说明是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的探索,排除A项;红船精神诞生在全民族抗战之前,因此不能说是对全民族抗战伟大力量的验证,排除B项;材料说明红船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D项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A.推翻了北洋军阀统一中国B.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1年是土地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创建人民政权的尝试,B项正确;推翻北洋军阀是在国民革命中,1931年是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以后,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才初步建立,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项;1931年是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是1946年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24.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初,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成立毛泽东在内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C项正确;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排除A项;召开于1929年的古田会议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洛川会议直到1937年才召开,且其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5.1940年秋,日军侵华大本营在给山西日军的作战命令中说:“此次扫荡,要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八路军根据地内的人民。”“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食,不能运输的,亦一律烧毁,锅碗要一律打碎,并要一律埋死或投入毒药”。这一作战命令()A.完成了侵华大本营的作战任务B.源于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抵抗C.旨在摧毁根据地消灭抗日军民D.给国统区军民造成巨大的灾难【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1940年秋,日军组织对山西地区进行 大扫荡,强调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其根据地内的人民,杀光、烧光和抢光一切人员、物资,甚至指示投毒等,旨在摧毁根据地消灭抗日军民,C项正确;只有命令内容,不能说明日军已完成了侵华大本营的作战任务,排除A项;当时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抵抗相对低落,并非日军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的根源,排除B项;日本对八路军及其根据地内的残暴扫荡,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而非国统区军民造成了巨大灾难,排除D项。故选C项。26.下表是某校学生为撰写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而收集的资料。抗战时间最长长达14年付出代价最大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抗击日军最多歼灭日军150多万人。抗击日本陆军兵力最高达94%,牵制日军240万人支援盟国情况牵制日本北上和南下,支持了苏、美、英盟军的作战:中国军队两次入缅作战,直接支援盟军在印、缅战场对日作战据此推知,论文的主题是()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B.日军的侵华暴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C.全民族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D.日本不断扩大战争规模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抗战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抗击日军最多”和“支援盟国情况”可知,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没有体现日军的侵华暴行,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日本失败的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27.下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根据这一命令,解放军发起了()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团于1949年4月在北平进行的停火谈判。拟定《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于20日签字。20日,政府电告南京代表团拒绝签字。2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即发起渡江战役,D项正确;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等三大战役都是在这一命令发布之前就已经宣告结束,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28.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在拟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表明:“对朝鲜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我们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的头上,以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据此可知,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旨在()A.维护国家安全B.反对美国干涉我国内政C.争取民族独立D.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指出不能放任美帝的侵略活动,必须防范其通过侵略朝鲜、台湾和越南,侵略中国,表示中国不会对朝鲜战争置之不理,反映出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旨在维护国家安全,A项正确;反对美国干涉我国内政只是部分信息,并非当时党中央对全局的战略思考,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任务已完成,排除C项;材料强调维护国家安全,并未涉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等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29.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八条规定: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在我国投资企业,他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反映了1982年《宪法》()A.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B.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C.为历史性转折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D.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在我国投资企业,他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材料中1982年《宪法》的内容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D项正确;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排除A项;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排除B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历史性转折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排除C项。故选D项。30.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迅速启动,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在很短时间内拔地而起,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市外16个市州(林区)。这()A.显示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B.体现出我国医疗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C.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D.说明了新冠疫情公共关注度有特提升【答案】C【解析】【详解】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迅速启动,体现了党中央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C项正确;材料不是突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公共关注度,而是强调全国齐心协力应对疫情,排除AD项;没有与世界其他地区比较,不能得出我国医疗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故选C项。31.在中国古代水利历史上留下过很多闻名于世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相当高,说明古代的人类对水文知识的掌握也已经相当丰富。下列水利工程兴 修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有()A.都江堰B.郑国渠C.芍陂D.京杭大运河【答案】ABC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是战国末期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的,芍陂是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ABCD项正确。故选ABCD项。32.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后,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这些措施有()A.参知政事协理财务B.文官出任地方各州长官C.地方财税上缴中央D.设“四监司”监控各州【答案】BC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后,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文官出任地方各州长官、地方财税上缴中央;宋太宗还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合称“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BCD项正确;参知政事是协理政务,不是财务,排除A项。故选BCD项。3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的反抗有()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答案】ABC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抗争,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抗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抗争,并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ABCD项正确。故选ABCD项。34.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 取得军事胜利有()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答案】B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7年9月,日军逼近山西太原。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BD项正确;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是国民党军队组织的正面会战,与八路军无关,排除AC项。故选BD项。35.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受住了各种风险挑战,各项经济指标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下面属于我国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的有()A.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B.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答案】ABC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使中国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ABCD项正确。故选ABC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汇编时间历史事件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① 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②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一时期经济困难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填写表格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启示。【答案】(1)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2)①十一届三中全会;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世界贸易组织。(3)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解析】【详解】(1)根据“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投机商人囤积居奇、倒卖银元、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而采取的措施是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其影响根据“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 的信任”可知是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所以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是世界贸易组织。(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06 10:39:02 页数:17
价格:¥2 大小:559.1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