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2
2
/22
剩余2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审题人: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隔着镜头,屏幕上与你通话的一个面庞,哪怕表情再逼真,也不足以说明这就是真人。随着人脸识别技术、音视频合成技术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变脸”诈骗正成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法,威胁到人们的财产甚至生命安全。近年来,传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到持续、有力的打击和治理,犯罪实施空间被大幅打压,但一些新型的诈骗手段也在随着技术升级不断出现。近日,浙江省一案例显示,骗子截取了某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用AI技术对视频中人物“换脸”,再用“假脸”向其好友行骗。人们会对“亲眼所见”大幅减低怀疑和顾虑,因而更容易因为看见而相信。这对有效防范和打击此类诈骗提出了挑战。强化源头治理,对网络空间的个人身份信息数据加强监管,才能有效遏制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公安部“净网2021”专项行动中,警方在一个犯罪团伙的电脑中,发现了十几个G的公民人脸数据,包括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手持身份证照片、自拍照等。这些数据不仅被成套出售,且几经转手;因为价格便宜,往往被批量采买。而这些信息的主人却全不知情。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时代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安全更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的一块重要基石。特别是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这就要求,在对个人信息数据合法合规进行采集后,无论是企业或是平台,必须对这些数据严格保护和管理,绝不能让它们在网络空间随便买卖,甚至流转成为犯罪分子的诈骗工具。“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实施犯罪所采用的技术不断更新,识别、防范、侦破的技术也须升级迭代,“以牙还牙”,以技术手段及时压制新型犯罪手法扩散的苗头,及时阻断犯罪分子进一步冒险行骗的路,更迅速、更大范围地保护好人们的财产安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对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在有关部门持续高压打击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需绷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这根弦,对视频来电者的身份留意验证、小心核实,对涉及较大金额的交易、转账等加强警惕。各方联手共同织密反诈防诈防护网,每个人都时刻保持防范警惕之心,纵使诈骗手段百变,也一定会让诈骗分子没有可乘之机。(摘编自人民网《警惕“变脸”诈骗,防诈也应与时俱进》)材料二:在一个看脸的时代,不少人享受到了刷脸带来的生活便利,但隐私保护问题也随之出现。几年前,一款一度火爆社交网络的AI换脸软件,曾引发严重的隐私争议。据悉,用户只需把一张正面人脸照片上传到该软件,就可以把选定视频中的明星面部替换掉,生成以自己为主角的视频片段。这让一些人在兴奋之余,也感到不安:当人脸数据化之后,会不会导致某种失控?这么强大的技术会不会被滥用?事实上,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人体密码”不像数字密码那样可以随意更改,这几乎是个体信息安全最后的防线。只要能模拟一个人的外貌、声音,犯罪分子就能在网络世界中伪造出一系列的个人真实行为,后果不堪设想。溯本追源,打击“变脸”诈骗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个人隐私进行有效保护。一方面,个体需要加强隐私保护意识,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技术提升和法律监管构筑起一道坚实的“人脸防火墙”。特别是后者,保护好人脸数据,在技术上和法律上都还存在不少疏漏,需要齐抓共管、一起发力。保护人脸数据首先离不开技术防范。专家提出,针对深度合成技术滥用现象,应以技术规制技术,利用技术创新、技术对抗等方式,提升和迭代检测技术的能力。要能通过技术实现人脸信息从采集到使用的全链条保护,使得不法分子不能再非法获取他人人脸信息。而当系统检测到问题行为,相关部门也要及时排查,加大对相关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让公众不再为“脸面”担忧,法律也要发力。网上售卖人脸数据,既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肖像权,也涉嫌侵犯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甚至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但技术如何使用算合理使用,哪些情形下应禁止使用等,目前缺少具体规定。收集或收购个人声纹、照片,使用人脸、指纹、DNA、虹膜等个人生物信息等行为,在哪些范围内构成犯罪、将面临怎样的惩罚,也需要司法裁判进一步给出明确指引。 (摘编自胡欣红《遏制“变脸”诈骗亟需构筑一道“人脸防火墙”》)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传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到有力打击,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变脸”等网络诈骗正成为一种主要犯罪手法,对人们的财产甚至生命安全形成威胁。B.受“眼见为实”的思维习惯影响,人们往往会对“亲眼所见”大幅减低怀疑和顾虑,因而更容易因为“看见”而相信。这对有效防范和打击此类诈骗提出了挑战。C.保护好人脸数据,在技术上和法律上都还存在不少疏漏,需要齐抓共管、一起发力。从采集到使用全链条保护,将使得不法分子不能再非法获取他人人脸信息。D.各方联手共同织密反诈防诈防护网,加大对相关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每个人时刻保持防范警惕之心,尽管诈骗手段百变,诈骗分子也很难有可乘之机。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遏制“变脸”诈骗首先要强化源头治理,只要对网络空间个人身份信息数据加强监管,就能有效遏制各类电信网络诈骗。B.有关部门持续有力地打击了网络诈骗,识别、防范、侦破的技术正升级迭代,使犯罪分子在强大的防范技术面前束手无策。C.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中,犯罪分子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模拟一些人的外貌、声音,在网络世界中伪造出一系列的个人真实行为。D.随着人脸识别技术、音视频合成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个人的人脸、指纹等“人体密码”可以像数字密码那样被随意更改。3.下列各项中,最能印证材料一首段提出的社会现象的一项是()A.吴忠市利通区丁某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快递公司的客服,以快递丢失需向其理赔为由骗取0.4万元。B.南京刘女士按照骗子引导把银行卡里的钱财转到“安全账户”内,操作期间民警向其拨打了多个警示电话,都被刘女士挂断。C.昆明的陶先生在一个短视频社交平台上认识了一名陈姓网友,陶先生点开陈某发来的神秘投资链接,被骗走3万余元。D.浙江张某、余某等人运用技术手段骗过支付宝人脸识别认证,并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注册支付宝账户,非法获利数万元。4.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论述特点。5.“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谈 谈你对如何加强对网络诈骗防范能力的理解。【答案】1.A2.C3.D4.①通过对换脸软件可能引发的后果的拷问,导出要重视隐私保护的观点;②首先提出问题:人们在享受刷脸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接着分析问题:这些担忧的必要性,最后解决问题:从个体意识、技术提升和法律监管等方面论述如何对个人隐私进行有效保护;③运用事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5.①每个人需绷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这根弦,时刻保持防范警惕之心;②企业或是平台在对个人信息数据合法合规采集后,要对这些数据严格保护和管理,绝不能让它们流入犯罪分子手中成为诈骗工具;③不断发展新型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以技术手段及时压制新型犯罪手法扩散的苗头,及时阻断犯罪分子冒险行骗的路;④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防范生态。【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变脸’等网络诈骗正成为一种主要犯罪手法”错误。“变脸”诈骗正成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法,而非“主要犯罪手法”。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只要对网络空间的个人身份信息数据加强监管,就能有效遏制各类电信网络诈骗”错误。从原文“溯本追源,打击‘变脸’诈骗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个人隐私进行有效保护。一方面,个体需要加强隐私保护意识,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技术提升和法律监管构筑起一道坚实的‘人脸防火墙”来看,选项的判断过于绝对。B.“使犯罪分子在强大的防范技术面前束手无策”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实施犯罪所采用的技术不断更新,识别、防范、侦破的技术也须升级迭代,“以牙还牙”,以技术手段及时压制新型犯罪手法扩散的苗头,及时阻断犯罪分子进一步冒险行骗的路,更迅速、更大范围地保护好人们的财产安全”,“束手无策”无中生有。 D.“个人的人脸、指纹等‘人体密码’可以像数字密码那样被随意更改”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人体密码’不像数字密码那样可以随意更改,这几乎是个体信息安全最后的防线”,“可以像数字密码那样被随意更改”不符文意。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首段提出的社会现象是:“变脸”诈骗正成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法,威胁到人们的财产甚至生命安全。D.是利用“变脸”技术进行犯罪,与材料一首段所提社会现象最对应。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观点的提出,由“当人脸数据化之后,会不会导致某种失控?这么强大的技术会不会被滥用?”可知,通过对换脸软件可能引发的后果的考问,导出要重视隐私保护的观点;论证的思路:材料二共有五段,第一段,指出刷脸技术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在兴奋之余,也感到不安”,即人们在享受刷脸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第二段,结合“事实上,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可知,分析这些担忧的必要性;第三、四段,结合“一方面,个体需要加强隐私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技术提升和法律监管构筑起一道坚实的‘人脸防火墙’”分析可知,解决问题:从个体意识、技术提升和法律监管等方面论述如何对个人隐私进行有效保护。论证的方法:材料二主要运用了事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如“特别是后者,保护好人脸数据,在技术上和法律上都还存在不少疏漏,需要齐抓共管、一起发力”运用道理论证,强调保护好人脸数据需要齐抓共管、一起发力;如“几年前,一款一度火爆社交网络的AI换脸软件,曾引发严重的隐私争议”运用事实论证,论证刷脸软件引发的隐私争议和安全隐患。【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在有关部门持续高压打击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需绷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这根弦,对视频来电者的身份留意验证、小心核实,对涉及较大金额的交易、转账等 加强警惕。各方联手共同织密反诈防诈防护网,每个人都时刻保持防范警惕之心”分析可知,每个人需绷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这根弦,时刻保持防范警惕之心;结合“在对个人信息数据合法合规进行采集后,无论是企业或是平台,必须对这些数据严格保护和管理,绝不能让它们在网络空间随便买卖,甚至流转成为犯罪分子的诈骗工具”分析可知,企业或是平台在对个人信息数据合法合规采集后,要对这些数据严格保护和管理,绝不能让它们流入犯罪分子手中成为诈骗工具;结合“更要通过技术提升和法律监管构筑起一道坚实的‘人脸防火墙’。特别是后者,保护好人脸数据,在技术上和法律上都还存在不少疏漏,需要齐抓共管、一起发力”分析可知,不断发展新型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以技术手段及时压制新型犯罪手法扩散的苗头,及时阻断犯罪分子冒险行骗的路;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防范生态。(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许先生贾平凹茶棚沟取名于沟里有家卖茶的。这家人姓许,卖了两辈人的茶。其实那不是茶,是从山上采的一种叫猫眼翠的草,再加上胎菊、甘草、决明子熬出的汤,生津止渴,祛湿利尿。到了第三辈,出了一位中医,那一年老屋大梁上生出灵芝,茶是不卖了,给人看病,四十几岁便声名隆起,人称许先生。茶棚沟距沟外的三岔镇三十里,镇政府让许先生去镇上开铺坐诊,许先生不愿意去,村里人也不愿意许先生去。镇上人甚至县上人有了疑难杂症都到茶棚沟村子来。来的人多了,村里二十户每家都是客舍,村主任就负责给患者挂号,分配着这家住两个人,那家住三个人。许先生到了六十岁时不再亲自上山采药,这些人家的女人们经营客舍,而男人们全成了药农,但也分工明确,有专门挖丹参、当归、黄芪、茯苓的,有专门饲养飞鼠收五灵子的,有专门背了绳索在崖上采石斛、灵芝和独叶草的。药草挖采来了,卖给许先生。许先生号脉是一绝,一搭手就能说出病在哪儿,病人拿出在县医院做过的仪器检查单,和检查的结果相同。病人说:你是神啊!许先生说:我摸了半天才知道你的病,仪器一照就清楚了。病人说:可我花了那么多钱呢,在县医院没治好呀,你救救我!许先生就对症下药,药量都不大,一日一服,五服一疗程。病人在客舍住下,服药三个疗程或五个疗程,大多是病好了,临走时要给许先生磕头。 许先生说:病是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是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是治了也不好。不让磕头,说可以去植一棵树。社会杂乱,难以做到出入无疾。患癌的人越来越多,那些发现就是晚期的,去了县医院甚至出山去了省医院,凡是被告知回去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死马要当活马医,就又到茶棚沟找许先生。许先生对这些病人都用一种药,同时发给两只塑料桶。服药后,一只桶是盛了山泉水不停地喝,然后不停地在另一只桶里吐或泻。病人上吐下泻得呼天抢地,或许就软瘫在床上奄奄一息,或许就眼睛发亮,脸上退了灰气。能渡过了第一关,软瘫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再服一种药,眼睛发亮,脸上退了灰气的又再服另一种药,差不多十个疗程过后,该死的就死了,能活着的就身轻体健。县上一位交通局局长来治疗了三个疗程,头一疗程结束,还批了款要扩建进沟的路,第三个疗程没完,人却死了。局长的儿子认为许先生的泻药太猛,导致了父亲去世,愤愤不平,向县卫生局上告,说是茶棚沟人发财致富,集体草菅人命,并且还附了一张当年死在茶棚沟十二个病人的明细表。县卫生局曾九次来人调查,八次被病人和病人家属围住村子不让进。最后一次是进去了,经过十天详细查证,认为许先生的医疗方案没有问题,药草没有问题,所有人家的客舍也没有问题。风波算是过去了,茶棚沟又恢复了往常的景象。又过了五年,村子前后已经绿树成林,林中百鸟鸣叫,春夏秋冬都有花开,许先生家大梁的灵芝也有了盆子大,而许先生自己却病了。他病得不轻,但医不自治,浑身疼痛不止,关节里犹如无数的虫蚁在咬噬。六月初三入伏那天,许先生晚上吃过饭,对人说:把灵芝摘下来吧。大家以为摘下灵芝要炮制药呀,许先生却叫唤起村主任,村主任赶了来,他交给村主任一个瓷罐儿,说罐子里有钱,村口应该搭个棚了,把灵芝就挂在棚里。到了半夜,三间老屋起了火,等人们发现时火大得已不能救,整个屋顶塌了,四堵墙全部朝里倒下,许先生就死在了火里,埋在了墙土下。许先生一死,带走了病痛,带走了委屈,也带走了茶棚沟人的一部分。茶棚沟不再有病人来,所有的客舍全废,没有了收入。村主任从瓷罐里取出一万元,这算他的积蓄,还有一个纸条,写着祖传的茶配方。村口是新建了茶棚又开始卖茶,但过往的行人太少了,茶一直要卖到日落。这一天,村主任在茶棚里看着日头渐渐落去,忽然醒悟:日落日还在天上啊!开始重新谋划起茶棚沟的未来。第二年冬季,茶棚沟联合县里一家制药厂就生产出了健字牌的“茶棚冲剂”,在市场上销售。(选自《人民文学》2022年第2期《秦岭记》,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许家前两辈人都是以卖茶为生,许先生弃卖茶而从医,在山村给人治病,不符合有关医疗管理规范。B.许先生不愿意应政府之邀去三岔镇上开铺坐诊,是他的精明谨慎之处,因为他最知道自己的底细。C.许先生未能治愈所有病人,印证了文中“治了也不好”的说法,也说明医学探索之路漫长而曲折。D.局长的儿子为了泄愤将许先生告上卫生局,调查结果证明这是一场闹剧,对许先生没有造成伤害。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的所叙人物故事跨度长达几十年,行文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的特点,开枝散叶有余,凝练集中欠缺。B.作品善于通过侧面叙述对主人公进行烘托,如村里人不愿让他去镇上坐诊,调查组前来调查,八至而不得入。C.小说通过一个偏远山村的变化映照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势,以小见大,凝聚了丰富的时代和历史的底蕴。D.传统文化中灵芝具有吉祥如意、富贵美好等寓意,这篇小说中的关于灵芝的细节设计也具有象征意义。8.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许先生这一形象的特点。9.小说中“日落日还在天上”,在不同层面有不同涵义,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6.C7.A8.①医术高明,善于钻研,治好许多疑难杂症,还积极探索治疗晚期癌症的方法;②具有济世爱民的胸怀,采用现代商业的管理方式,利用山村资源,帮助村民发家致富;③清廉尚义,为造福桑梓无偿贡献出祖传配方,捐献毕生积蓄,还关心自己身后的山村经济;④具有开放的现代意识,认同现代医疗技术;把对个人的感恩行为转化为改善环境的义举;⑤性情平和,内心刚强,受到不公的指控,强忍内心伤痛;被病魔折磨时选择有尊严的离去。9.①时势虽然衰落,但生活还在继续,茶棚村要开启新岁月,迎来新发展;②客舍废了,但许先生留下的祖传配方还在,将继续造福乡民;③许先生去世了,但他的可贵人格、崇高精神将代代传下去(或者说活在人们心中)。【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不符合有关医疗管理规范”错误。许先生具有济世爱民的胸怀,医术高超,“不符合有关医疗管理规范”过度解读。B.“是他的精明谨慎之处,因为他最知道自己的底细”错误。他不是因为怕露怯,而是要带动茶棚村村民走上致富路。D.“对许先生没有造成伤害”错误。文中说他的死“带走了委屈”。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开枝散叶有余,凝练集中欠缺”错误。作品以许先生悬壶济世引领村民致富为主线,不枝不蔓,不存在凝练集中欠缺的问题。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结合“镇政府让许先生去镇上开铺坐诊,许先生不愿意去,村里人也不愿意许先生去。镇上人甚至县上人有了疑难杂症都到茶棚沟村子来”“许先生号脉是一绝,一搭手就能说出病在哪儿”“患癌的人越来越多,……许先生对这些病人都用一种药,同时发给两只塑料桶。服药后,一只桶是盛了山泉水不停地喝,然后不停地在另一只桶里吐或泻。病人上吐下泻得呼天抢地,或许就软瘫在床上奄奄一息,或许就眼睛发亮,脸上退了灰气。能渡过了第一关,软瘫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再服一种药,眼睛发亮,脸上退了灰气的又再服另一种药,差不多十个疗程过后,该死的就死了,能活着的就身轻体健”分析可知,许先生医术高明,善于钻研,治好许多疑难杂症,还积极探索治疗晚期癌症的方法;结合“许先生到了六十岁时不再亲自上山采药,这些人家的女人们经营客舍,而男人们全成了药农,但也分工明确,有专门挖丹参、当归、黄芪、茯苓的,有专门饲养飞鼠收五灵子的,有专门背了绳索在崖上采石斛、灵芝和独叶草的。药草挖采来了,卖给许先生”分析可知,许先生具有济世爱民的胸怀,采用现代商业的管理方式,利用山村资源,帮助村民发家致富;结合“村主任从瓷罐里取出一万元,这算他的积蓄,还有一个纸条,写着祖传的茶配方”分析可知,许先生清廉尚义,为造福桑梓无偿贡献出祖传配方,捐献毕生积蓄,还关心自己身后的山村经济; 结合“病人说:你是神啊!许先生说:我摸了半天才知道你的病,仪器一照就清楚了”“病人在客舍住下,服药三个疗程或五个疗程,大多是病好了,临走时要给许先生磕头。许先生说:病是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是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是治了也不好。不让磕头,说可以去植一棵树”分析可知,许先生具有开放的现代意识,认同现代医疗技术;把对个人的感恩行为转化为改善环境的义举;结合“而许先生自己却病了。他病得不轻,但医不自治,浑身疼痛不止,关节里犹如无数的虫蚁在咬噬”“到了半夜,三间老屋起了火,等人们发现时火大得已不能救,整个屋顶塌了,四堵墙全部朝里倒下,许先生就死在了火里,埋在了墙土下”“许先生一死,带走了病痛,带走了委屈,也带走了茶棚沟人的一部分”分析可知,许先生性情平和,内心刚强,受到不公的指控,强忍内心伤痛;被病魔折磨时选择有尊严的离去。【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含义,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作答本题,理解“日落日还在天上”的含义,关键要明白“日落”的含义。首先,结合“村口是新建了茶棚又开始卖茶,但过往的行人太少了,茶一直要卖到日落”分析可知,“日落”指的是时势,许先生去世后,村口是新建了茶棚卖茶,但是生意不好,村主任“看着日头渐渐落去”醒悟了,时势虽然衰落,但生活还在继续,于是“开始重新谋划起茶棚沟的未来。第二年冬季,茶棚沟联合县里一家制药厂就生产出了健字牌的‘茶棚冲剂’,在市场上销售”茶棚村要开启新岁月,迎来新发展。其次,结合“茶棚沟不再有病人来,所有的客舍全废,没有了收入”分析可知,“日落”指客舍废了,但是“茶棚沟联合县里一家制药厂就生产出了健字牌的‘茶棚冲剂’,在市场上销售”,许先生留下的祖传配方还在,将继续造福乡民;最后,结合“许先生一死,带走了病痛,带走了委屈,也带走了茶棚沟人的一部分”“村主任从瓷罐里取出一万元,这算他的积蓄,还有一个纸条,写着祖传的茶配方”“第二年冬季,茶棚沟联合县里一家制药厂就生产出了健字牌的‘茶棚冲剂’,在市场上销售”分析可知,“日落”指许先生去世了,但他的可贵人格、崇高精神将代代传下去(或者说活在人们心中)。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濂溪先生①墓碣铭 (宋)蒲宗孟周君世为营道人,少孤,养于舅家。自其穷时,慨然欲有所施,以见于世。故仕而必行其志,为政必有能名。初从吏部调洪州分宁主簿。未几,南安狱上,屡覆,转运使荐君为南安军司理参军。分宁有狱不决,君至一讯立辨。南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欲深治之。君争不胜,投其司理参军告身以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转运使感悟,囚卒得不死。君益思以奇自名,屠奸剪弊,如快刀健斧,落手无留。富家大姓、黠胥恶少,惴惴怀恐,不独以得罪于君为忧,而又以污善政为耻也。今资政殿学士赵公为使者小人阴中君赵公惑比去尚疑君有过。嘉佑中,转国子博士,通判虔州。赵公来守虔,熟视君所为,执君手曰:“几失君矣!”君以朝廷躐等见用,奋发感厉。不惮出入之勤、瘴毒之侵,虽荒崖绝岛,人迹所不至处,皆缓视徐按,务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设施置措,未及尽其所为,而君已病矣。病且剧,念其母未葬,求南康以归。葬已,君曰:“强疾而来者为葬耳,今犹欲以病污麾绂耶?”上南康印,分司南京。赵公再尹成都,闻君之去,拜章乞起君。朝命及门,疾已革。熙宁六年六月七日卒,卒年五十七。君自少信古喜义,以名节自高。李初平守郴,与君相好。初平卒,子幼,不克葬。君曰:“吾事也”。往来其家,终始经纪之。虽至贫,不计赀恤其宗族朋友。分司而归,妻子饘粥不给,君旷然不以为意也。生平襟怀飘洒,有高趣,尤乐佳山水。酷爱庐阜,买田其旁,筑室以居,号曰濂溪书堂。乘兴结客,跨松萝,蹑云岭,放肆于山巅水涯,弹琴吟诗,经月不返。及其以病还家,犹篮舆而往,登览忘倦。吾尝谓茂叔为贫而仕,仕而有所为,亦大概略见于人,人亦颇知之。然至其孤风远操,寓怀于尘埃之外,当有高栖遐遁之意,则世人未必尽知之也。(选自《全宋文》,有删改)①北宋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资政殿学士赵公/为使者小人/阴中君/赵公惑比去/尚疑君/有过/B.今资政殿学士赵公/为使者小人/阴中君/赵公惑/比去尚疑/君有过/C.今资政殿学士赵公为使者/小人阴中君/赵公惑比去/尚疑/君有过/D.今资政殿学士赵公为使者/小人阴中君/赵公惑/比去/尚疑君有过/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告身,朝廷颁发给各级官吏的身份证明,类似于后来的委任状。B.博士,职官名,起源于唐,从事教职兼学术顾问,韩愈曾任此职。 C.躐等,任用官员时,不按通常次序,而是超越等级,破格提拔。D.麾绂,分别指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和系印章的丝绳,文中代官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敦颐在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时,宁可不当官也不愿枉杀罪囚取媚上司。B.周敦颐清正果敢,惩恶除弊,曾使豪门富户奸吏恶少受到震慑和感化。C.周敦颐勤政为民,冒着恶劣环境深入调研,制订施政之策,直至病故。D.周敦颐轻财好义,宁可自家生活艰困,妻儿挨饿,也要接济亲朋好友。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荒崖绝岛,人迹所不至处,皆缓视徐按,务以洗冤泽物己任。(2)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14.古人评价周敦颐“以名节自砥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0.D11.B12.C13.(1)即使是荒凉的山崖,无路可通的岛屿,人迹不到之处,都慢慢地考察调查,务必以洗刷冤情施恩百姓为己任。(2)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管理百姓的官吏喜好多发政令,好像很怜爱百姓的样子,到头来因此害了他们。14.①清贫自甘,却扶贫济困。卸任后寄情山水,保持身心的高洁。②坚持原则,不阿谀取媚,宁可弃官不做,也不污损操守。③主动作为,惩奸治恶,为民造福,赢得官民的赞誉和信赖。【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当今的资政殿学士赵抃出任使者,有小人暗地里中伤周先生。赵先生心存疑惑。等到赵公离开,仍然怀疑周先生真有过失。本题中,“今资政殿学士赵公为使者”,“资政殿学士赵公”主语,“为”谓语,“使者”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小人”为下一句的主语,“者”后断开,AB;“赵公惑”,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疑”的宾语为“君有过”(主谓结构也不断开),动宾结构之间不断开,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博士,职官名,起源于唐”错误。起源于战国,秦汉设置,各代职司有差异。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直至病故”错误。“葬已,君曰:“设施置措,未及尽其所为,而君已病矣。病且剧,念其母未葬,求南康以归”,可见“直至病故”错误。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绝”,断;“徐”,慢;“按”,考察,调查;“泽”,施恩;“物”,百姓。(2)“长人者”,管理百姓的官吏;“烦”,频繁;“若”,好像;“卒”,最终;“祸”,祸害。【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结合“君自少信古喜义,以名节自高”“虽至贫,不计赀恤其宗族朋友”“生平襟怀飘洒,有高趣,尤乐佳山水”“及其以病还家,犹篮舆而往,登览忘倦”可知,清贫自甘,却扶贫济困。卸任后寄情山水,保持身心的高洁。结合“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可知,坚持原则,不阿谀取媚,宁可弃官不做,也不污损操守。结合“君益思以奇自名,屠奸剪弊,如快刀健斧,落手无留”“富家大姓、黠胥恶少,惴惴怀恐,不独以得罪于君为忧,而又以污善政为耻也”可知,主动作为,惩奸治恶,为民造福,赢得官民的赞誉和信赖。参考译文:周敦颐先生世代都是营道人,他年少时父亲亡故,被舅舅家收养。他还没有入仕时,就满怀壮志想有所作为,显露于世。所以做了官就必定践行自己的志向,行政必然享有能干的美誉。起初从吏部调洪州分宁县任主簿。不久,南安军的案件报上来,多次审核后,转运使举荐周先生做了南安军的司理参军。分宁有案件不能决断,周先生到后一经讯问立刻清晰无疑。南安军有一囚犯,按法律不能判死刑,转运使想严厉处置他。周先生力争而不能说服转 运使,就丢下他的司理参军的委任状离任了,他说:“这样行事还能当官吗?杀人来讨好上司,我不干。”转运使受到触动明白过来,那个囚犯最终得以活命。周先生越发想以非常之举扬名天下,(于是)镇压奸徒,剪除弊端,如快刀利斧,下手干脆,不拖泥带水。富户豪门、狡诈小吏,邪恶青年,都胆战心惊心怀恐惧,不只以得罪周先生为忧虑,还以玷污了良好的政事为羞耻。当今的资政殿学士赵抃出任使者,有小人暗地里中伤周先生。赵先生心存疑惑。等到赵公离开,仍然怀疑周先生真有过失。嘉佑年间,转国子博士,任虔州通判。赵公任虔州知州,仔细观察周先生的所作所为,拉着他的手说:“差点误解你啊!”周先生因为朝廷越级重用自己,更加感奋激励。不惧出入的辛劳、瘴毒的侵害,即使是荒凉的山崖,无路可通的岛屿,人迹不到之处,都慢慢地考察调查,务必以洗刷冤情施恩百姓为己任。他制订了种种措施,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施行,已然病重了。在病情趋向严重的时候,他想到自己的母亲去世后还没有下葬,请求调往南康,归葬其母。安葬完母亲,先生说:“带病强撑而来,为的是葬母而已,现在还想以病躯来玷污官位吗?”就上交了南康知州官印,到南京任闲职。赵抃二度任成都知州时,听说先生离开了,上奏章请求起用先生。朝廷的任命刚到府上,他的病情已经沉重。熙宁六年六月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七。先生从小相信古理喜欢道义,以名望和节操自重。李初平为郴州郡守,与先生交好。李初平去世时,儿子年幼,不能举办丧葬。先生说:“这是我的事。”来往于其家,有始有终办理完丧事。虽然贫困极了,也不顾及家财照顾其宗族朋友。由分司回归家中,老婆孩子稀饭也吃不饱,先生心胸旷达不放在心上。先生平生襟怀洒脱,有高雅的志趣,特别喜爱美好的山水。特别喜爱庐山,在山边置买了田地,建造房子住下来,名之为“濂溪书堂”。乘着兴致结交友人,跨越山中的树木,登上高岭,在山顶水边尽情遨游,弹琴吟诗,一个月也不回家。等到他因病离职回家,仍然乘坐竹轿前去,登高览胜不知疲倦。我曾经以为先生因贫而出仕,为官而有所作为,也大致显于人世,人们也很了解他。然而,说到他独特的风范高远的节操,向尘世之外寄托情怀,当怀有隐居的心思,那世人未必都了解这些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金陵晚眺艾可叔【注】星移物换千年事,虎踞龙蟠万雉城。归巷乌衣秋缥缈,点州白鹭雪分明。江分南北天为限,淮接东西地最平。 目断青峰是何处,单于吹角莫云横。【注】艾可叔:南宋咸淳四年(1268)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入元不仕。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突出金陵城的悠久历史,给人沧桑之感;描写雄伟险峻的地貌特征,为写眺望作铺垫。B.颔联借燕子归巷、白鹭点洲两个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高洁情怀。C.颈联由颔联的动景描写转入静景描写,而视野越来越阔大,十分自然地引出了结尾的抒怀。D.尾联采用视听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描写敌占区景象,融情入景,苍凉沉郁,耐人寻味。16.人们评价艾可叔的诗“幽忧悲感,多亡国之痛”,请结合本诗最后两句作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诗人眺望北方,表现了对沦陷区的牵挂,对国家失地未收的沉痛与悲哀。②诗人用弥漫的暮云传达低徊惆怅的内在情绪,用敌人的角声表达失地未能回归的残酷现实。这就让人感觉诗人的痛苦更加深沉蕴藉。【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颔联借燕子归巷、白鹭点洲两个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高洁情怀”错误。景象的概括和情感的分析与全诗的抒情格调不吻合,“秋缥缈”“雪分明”描写了苍凉、旷远之景,表达诗人悠远而深沉的情思。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尾联“目断青峰是何处,单于吹角莫云横”意思是:傍晚时分,诗人眺望北方,触目所及的地方是一片青峰,不知归属何方?暮云低垂,只有敌人苍凉的号角声在低回飘荡。“目断青峰是何处”,“目断青峰”,青峰遮挡了诗人眺望的视线,北方敌占区无法看见,一句“是何处”,表现了对沦陷区的牵挂,对国家失地未收的沉痛与悲哀。“单于吹角莫云横”,暗含回答“是何处”,“莫云横”以景衬情,弥漫的暮云传达低徊惆怅的内在情绪;“单于吹角”,用敌人的角声表达失地未能回归的残酷现实。这就让人感觉诗人的痛苦更加深沉蕴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⑴在《过秦论》中贾谊借秦国灭亡的教训发表治国理念,他认为强秦之灭表面上是由于陈涉起义,即“_______”,实际上是由于不识时势变化实行暴政,他概括为“______”。⑵《陈情表》中作者用结草报恩的典故,向武帝承诺自己他日一定会竭尽所能,报答朝廷恩情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⑶鸥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杜甫的《客至》和黄庭坚的《登快阁》都写到了鸥鸟。其中杜诗用“______”的诗句表达了闲适中的孤寂落寞之情;黄诗用“______”的诗句表达了厌倦官场、归隐田园的心理。【答案】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③.臣生当陨首④.死当结草⑤.但见群鸥日日来⑥.此心吾与白鸥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陨、结、隳、施、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读过的唐诗里,关于饮食的诗句,最令我难忘的是杜甫的“夜雨剪春韭,()。”那顿老朋友招待的饭被写成了千古美餐:春天,有当令的菜蔬;雨夜,有湿度和气氛;餐桌上有鲜艳悦目的色彩,有朴素天然的香味。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食欲美、人情美在温暖的氛围中 。到了宋代,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苏东坡的胃口好得很,他不但发明了像“东坡肉”这样的名菜,还在笔下留下了 的美味。“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雪沫乳花”的茶和“蓼茸蒿笋”的春盘,同为清香之物,超尘脱俗,又有白有绿,鲜明生动,使“有味”“清欢” 。明清的文人中,写吃写得多且妙的要数郑板桥,他写吃往往是一派平民风味: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我很喜欢这副对联,()但是如此清洁自守、为民不谀、为官不贪,且 ,这样的茶饭最干净,吃着最安心。18.下列填入第一段括号中的诗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A.腊酒寄黄柑B.新炊间黄粱C.叠卧双白鱼D.粳香等炊玉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氤氲勾魂摄魄水到渠成自得其乐B.晕染惊心动魄水乳交融自行其是C.氤氲惊心动魄水乳交融自得其乐D.晕染勾魂摄魄水到渠成自行其是20.将下列四句话填入第三段括号内,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样的茶饭,真是一贫到底了②粯子是粗麦粉,菊花是纯天然③表面上全是静物,而其人自在④纯素朴,而品格自华A.①②④③B.③①④②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答案】18.B19.A20.D【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下文“春季”排除A项;C.上下两句词性不相对;D.与下文“鲜艳悦目的色彩”不符,且尾句仄起平收。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也有“充满”的意思。晕染:晕渲,用色彩渐次浓淡来表现物体的透视。此处不是作画,应用“氤氲”。第二空,勾魂摄魄:形容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或威吓的力量。惊心动魄:原形容作品的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此处形容美味,应用“勾魂摄魄”。第三空,水到渠成:比喻有条件之后,自然会成功。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同为清香之物,超尘脱俗,又有白有绿,鲜明生动”是“有味”“清欢”的条件,应用“水到渠成”。 第四空,自得其乐:形容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自行其是: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此处是形容平民风味的乐趣,应用“自得其乐”。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与排序的能力。根据前文语境“我很喜欢这副对联”,③句是对喜欢原因的具体阐述,可排除A和C项;④中“纯是素朴”接②中“纯天然”,而①句,既有对前三句的总结,也与下文语境相符,放在最后,排除B。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站在凤城河畔,你一眼能看到的就是望海楼,它初建于南宋绍定二年,被誉为“江淮第一楼”。此楼屡毁屡起,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相传康熙年间重起之时,始则大雨雷鸣,继则晴空鹤翔,民众惊视此象,以为大吉之兆,便愈加敬重此楼。历代登高者,既有本地人士如施耐庵、郑板桥、柳敬亭、梅兰芳,亦有外地人士如陆游、范仲淹、欧阳修、岳飞、孔尚任。……我们的画舫到了望海楼下的码头,上岸后抬头便能看到望海楼的全貌。重建后的望海楼为宋代建筑风格,外观三层环廊,主体色彩取栗壳、青灰二色,古朴典雅,与泰州现有古建筑保持和谐一致的风格。每到重要节日,望海楼都会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如舞龙舞狮、摇花船、采红菱、方言相声等。清人咏望海楼诗云:“忍见荆榛老夕阳”,“建楼一夕万户忙。”今荆榛已除,夕阳未老,新楼既成,万户更忙。忙于登临,忙于接待,忙于怀古,忙于畅想。正可谓:本为望海筑此楼,岂料远近皆望楼。风晨雨夕独登临,方知何处是泰州。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如今荆榛早已除去,夕阳也未落山,新楼已经建成,千家万户更加忙碌,忙着登临、接待、怀古、畅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2.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望海楼的主要特点。【答案】21.①从语体风格看,原句具有文言色彩,古朴典雅,与文段风格一致;②从修辞手法看,原句使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表达更有韵味;③从句式特点看,原文均为四 字短语,句式工整,节奏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④从表达效果看,原句抒情性更强,充分表达望海楼的崭新气象以及泰州人民忙碌而充实的生活状态和愉悦而满足的精神状态。改句没有以上效果。22.①历史悠久,饱经沧桑;②人文荟萃,远近闻名;③古朴典雅,历久弥新。【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今荆榛已除,夕阳未老,新楼既成,万户更忙”具有文言色彩,古朴典雅,与文段风格一致,例如第一段“此楼屡毁屡起,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相传康熙年间重起之时,始则大雨雷鸣,继则晴空鹤翔,民众惊视此象,以为大吉之兆,便愈加敬重此楼”;“夕阳未老”使用拟人手法,赋予夕阳人的生命,生动形象。“忙于登临,忙于接待,忙于怀古,忙于畅想”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使用短句,均为四字短语,句式整齐,节奏分明,朗朗上口;原句抒情性更强,充分表达望海楼的崭新气象以及泰州人民愉悦而满足的精神状态。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它初建于南宋绍定二年……此楼屡毁屡起,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可知,历史悠久,饱经沧桑;根据“历代登高者,既有本地人士如施耐庵、郑板桥、柳敬亭、梅兰芳,亦有外地人士如陆游、范仲淹、欧阳修、岳飞、孔尚任”可知,人文荟萃,远近闻名;根据“重建后的望海楼为宋代建筑风格,外观三层环廊,主体色彩取栗壳、青灰二色,古朴典雅,与泰州现有古建筑保持和谐一致的风格。每到重要节日,望海楼都会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可知,古朴典雅,历久弥新。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75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03亿,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7.29亿,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02亿……当代文艺正呈现出新的变化和新的格局。近些年,网络文艺热情拥抱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韵和价值,使得二者自然相融、深情相拥,出现了诸多“破圈”产品。然而,部分作者为吸 引眼球而一味地追求凸显个性,甚至以故意扭曲、丑化、恶搞的表现方式来标新立异。请结合上述材料,以“自然相融与刻意创新”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课上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多一点自然相融,少一点扭曲丑化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刚刚结束的高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送考场面:一群老师,有男有女,全都穿着旗袍。网络上,满屏的旗袍照,期望考生们能旗开得胜。同学们,明年的高考,你赞同老师也穿上旗袍来送我们进考场吗?我先表明我的态度:语文老师,小鸟依人,可以穿;数学老师,高大威猛,还是别穿了吧。这跟迷信不迷信“旗开得胜”没关系,我只是关心旗袍:好好的旗袍,不能被玩坏了,太可惜了。高大威猛的数学老师,穿着旗袍,美吗?他不会因为穿上旗袍就变美,本来很美的旗袍,却因为他,视觉冲击力特强,强到会让我们笑出声来——这固然是一种解压方式,却无人听见旗袍的哭泣。何止是旗袍在哭泣呢?有些网络文艺的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刻意创新,甚至以故意扭曲、丑化、恶搞的表现方式来标新立异,这不就像高大威猛的中年男人穿旗袍吗?有些传统,是应该以更好的方式,继承并发扬下去的。假如我今天也穿上旗袍,在这里发言,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也许会毫不留情地嘲笑我,穿着跟自己身份不相称的服装。假如我们排演《雷雨》,让我饰演繁漪,我不穿旗袍都不行。这说明,旗袍和人,和场景,要自然融合,才和谐,才美,才是对旗袍的尊重,对旗袍的发扬光大。旗袍如此,网络文艺也是这样。我们今天在这里谈网络文艺的发展,我以为,网络文艺就应该像我们语文老师穿旗袍,才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拥抱,是传统和现代的自然相融。李子柒火遍全国,火出国界,她是怎么做到的?她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今天的生活场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借助于网络的力量,这才“破圈”,我们才能欣赏到,还能受到不少启发。这才是网络文艺应有的模样。 我不反对创新,哪怕是刻意创新来吸引眼球。我反对没有底线的刻意创新。假如追求个性的创新者,能学习借鉴李子柒式的做法,多一点自然相融,少一点扭曲丑化,岂不更好?虽然高大威猛的数学老师,穿上旗袍的样子不那么和谐,假如数学老师愿意逗同学们一乐,我还是挺佩服他的牺牲精神的——丑化自己来娱乐他人,这个可以有。千万不能丑化别人娱乐自己,这是我理解的底线原则。所以,同学们,我再问一遍,明年,你赞同老师穿旗袍送考吗?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节,用详实的数据概括了当代文艺发展的背景——网络用户的规模庞大。材料二中的“破圈”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某个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一个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纳并认可,用在这里是指“规模效应”。材料二的意思是网络文艺利用网络的规模效应,易“破圈”。这种“破圈”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然相融”的破圈,一种是“刻意求新”的吸引眼球。这两种情况,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当代文艺得益于网络,蓬勃发展。有的文艺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融合,正确的价值观带来“破圈”是正常的,应有更多流量;有的文艺却刻意创新,为求标新立异不惜故意扭曲、丑化、恶搞,没有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对这种作者,我们要辩证接受;对这种产品,我们要辩证认识。当代青年要树立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担当责任的人生价值观,“自然相融”就体现了这一价值观。自觉继承并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是当代青年的责任。而“刻意创新”是个人主义的,是只考虑自己不考虑社会责任的,需要辩证认识。“自然”和“刻意”是对立的,“相融”和“创新”则是统一的;“相融”是对传统的更新迭代,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创新”离不开“相融”:创新不是无中生有,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的连接,在他人未曾想到的二者之间建立联系,而建立联系的过程本身就是“相融”的过程。行文时,可以首先引述材料,提出论点——多一点自然相融,少一点刻意创新;再从“自然相融是有序发展,刻意创新是野蛮破坏”的对立角度和“自然相融是迭代更新,刻意创新是除旧迎新”的统一角度展开论述;然后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自然相融与刻意创新彼此借力,取长补短,自然相融就能越来越多,刻意创新就能被有效管理,共建和谐生态;最后表明自身态度,照应开头,收束全文。最后还要注意题目中规定的文章体裁,按照发言稿的格 式进行书写。立意:1.创新有原则,应遵循正确的价值观。2.融旧于新,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3.坚持正确导向,抵制“审丑”。4.流量之外,更应重视正能量。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高邮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宿迁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4-14 02:52:01
页数:22
价格:¥2
大小:47.2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