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下)高二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儒家以家庭为中心,认为“孝”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孝”是人人都可以体会到的、无法逃避的情感,从中可以领会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存在意义,进而可将其涵养扩充到人与人的其他关系上。父母作为人可知而且不可逃遁的血缘亲族,对塑造我们的情感体系有一种现世关照的意味,正是父母的存在使我们不断领会到“孝”的现实感和必要性。为人父母后的角色转换又使我们进一步从下一代“孝”意识中涵养我们早年作为人子的“孝”情感,从而将“孝”作为人情的基本存在状态固定下来,传递下去。儒家传统中的祭祀祖先是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祖先作为看不到的、但是仍然可以体会到的“父母”而进入我们的意识之中。我们通过祭祀祖先,感受到自身生命力量的来源,好像有一种生命的源头活水在我们血脉中流淌,体会到我们的存在是对这一血脉的实际护持。选择清明祭祖是因为清明节是一个阳气上扬、天地清明的时令,人们可以从阳气的上升中体会生命从祖先那里贯串下来的力量,让我们的心穿过生与死的界限,领会到生命存在本身的蓬勃和高扬,从而进一步在人伦日用中保养扩充这种“孝”意识。人们通常不太明白“身”的由来、它的具体存在方式以及“命”的建立问题。我们得到“身”似乎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缘,但其中有非常深远的缘起。也就是说,生命表面上似乎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但其实它是从我们遥远的祖先代代相续、血脉相继才维系到今天的。我们的生命力在世间是不断建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即是我们的“命”,如果找到“命”的源头,就为“命”设定了一个稳固的起源,我们的生命意识就不再漂泊,生命过程也就可以有所建立。儒家伦理的基本原点是“孝”,而别的伦理意识,如悌、忠、信都是从“孝”延伸出去的。孔子的“文、行、忠、信”就是要力图说明儒家君子行事的分际,也就是家庭的孝悌伦理延展到社会上时,需要如何通过在经典的学习(文)、社会的实践(行)中表现出忠与信。这是对他人的责任,在行事中体现出合理的人情尺度,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为方式。君子是那些在“忠”和“信”方面做得好的人,小人则对他人的感情缺乏必要的同情,更缺乏因为他人的同情而能够修正自己行为的能力。换言之,君子力图在君臣、 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之间建立和谐关系,而其中父子关系,由于其无可逃避和无可替代性成为其他各伦的基础。儒家的政治伦理也因此首先是家庭的伦理,制度伦理也首先就是人情伦理。(摘编自温海明张凤琴《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材料二:社会在发展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在变化着,在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也会随之有所变化。中国古代社会是一带有宗法性的农业社会,家庭既是生活单位,也是生产单位:而今天家庭无疑仍是一生活单位,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家庭作为生产单位却在逐渐变化中。从社会实情看,也许我国的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作为生产单位还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但终究会逐渐淡出。这就是说,在家庭伦理中“孝”的内涵必定会有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则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应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又如“三纲”中的“父为子纲”,因社会关系的变化,父子之间的关系也要随之变化。那种强调单方面统治与服从关系的权力结构的“三纲”是与现代社会自由、平等相悖的。其实先秦儒学并不讲“三纲”,只是在汉朝特别是到东汉《白虎通义》中才把“三纲”法典化,作为维护皇权专制的工具。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三纲”的“父为子纲”时说:“倘如旧说,掉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真情,播下乖剌的种子。”鲁迅的批判一针见血。对这绝对的无理的统治与服从关系,不知在历史上曾造成了多少悲剧。而我们也可以看出鲁迅认为“父子”之间的关系是“爱”,是“实际的真情”,是“无求报的心情”。基于孔子“仁学”的“亲亲”应有高尚的道德价值,而不是为取得私利的手段。我想,如果把“父子”“夫妇”“兄弟”等等的关系建立在“实际的真情”上,那么家庭会和谐了,如果把孔子“仁学”由“亲亲”扩大到“仁民”而“爱物”,将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提供可供思考的路子。(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以家庭为中心,对父母的“孝”是儒家伦理的基本原点,围绕该原点就可以找到“命”的源头,生命过程也就可以有所建立。B. 祭祀祖先是对父母“孝”的扩充与延展,我们不但要重视祭祀这种形式,还要从祖先那里获得血脉相承的护持,达到记住祖先的根本目的。C.当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时,“四世同堂”“养儿防老”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其所表现出的家庭伦理中的“孝”也与当代不同。D.当代家庭伦理中“孝”并不排斥孔子“仁学”中的“亲亲”,只是要对汉朝时形成的“三纲”进行改造甚至废除,不能再遵循这样的观念。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以子女对父母孝为核心谈儒家伦理,材料二论述孝时论述角度有变化。B.人们如果明白了“身”的由来,就可知晓这不仅是一种偶然,还有深远的缘起。C.家庭孝悌伦理延伸到社会上时,要以孝悌为各伦基础,将忠与信落实在社会实践中。D.建设和谐社会涉及方方面面,以家庭的“孝”为原点向外扩展不失为一条路子。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有子说:“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B.曾子说:“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C.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D.明朝《增广贤文》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4.有人写了一首《劝孝》歌:“胎婴至成人,父母时艰辛。……孝乃德之先,儿孝理当然。”请结合材料二对这首歌“孝”的本质加以分析。5.儒家伦理中的“孝”对今天和谐社会的伦理建设有着什么样的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B2.C3.A4.“孝”的本质是仁爱,一颗仁心;是父母子女之间的“爱”和“真情”,是不求回报的无私之爱。5.儒家伦理中的“孝”可以转化成为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伦理指导,和谐社会的伦理建设应当恢复源初性的活泼的“仁”心。【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还要从祖先那里获得血脉相承的护持,达到记住祖先的根本目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我们的存在是对这一血脉的实际护持”可知,“我们的存在是血脉相承的护持”;根据原文“选择清明祭祖是……从而进一步在人伦日用中保养扩充这种‘孝’意识”可知,祭祀祖先根本目的应该是“在人伦日用中保养扩充这种‘孝’意识”。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C.“要以孝悌为各伦基础”错误,根据原文“父子关系,由于其无可逃避和无可替代性成为其他各伦的基础”可知,父子关系才是各伦的基础。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A.“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孝顺父母,恭敬、顺从兄长,是仁爱的根本”意思是说“孝”是“仁”的根本,而“仁”又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观点,所以可以论证“‘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B.“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孝道有三个层次,大孝是‘尊亲’,中孝是‘弗辱’,小孝是‘能养’”,讲的是“孝”的含义;不能论证材料一观点;C.“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意思是“父亲与儿子之间有亲情、君王与臣子之间有节义、夫妻间有区别、年长与年幼者有主次、朋友之间有信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五伦”关系,不能论证材料一观点;D.“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单纯的强调孝顺父母,不能论证材料一观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情感、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则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可知“孝”的本质是仁,一颗仁心。理解歌词“孝乃德之先,儿孝理当然”。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则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可知,虽然“孝”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但“仁爱”仍是“孝”的核心理念,这在当今时代依然没变。由此可知,“孝”的本质是仁爱;仁心对每个人都是有要求的,孩子对父母的仁心称为孝,弟弟对兄长的仁心称为悌。反过来,父母对孩子的仁心称为慈,兄长对弟弟的仁心称为友。儒家讲究“反求诸己”,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孝,不是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应该是孩子自省的标准。如果父亲要求孩子孝,孩子反过来要求父亲慈,君王要求臣子忠,臣子要求君王仁。这样要求来要求去,最终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成了霸权,有违“仁”的本义。仁的核心是,反躬自省,仁爱于人。父慈子孝,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根据材料二的第三段“那种强调单方面统治与服从关系的权力结构的‘三纲’是与现代社会自由、平等相悖的”,和第四段“鲁迅认为‘父子’之间的关系是‘爱’,是‘实际的真情’,是‘无求报的心情’”可知,父母子女之间情感的本质是“爱”和“真情”,是一种不求回报的无私之爱。【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根据原文“基于孔子‘仁学’的‘亲亲’应有高尚的道德价值,而不是为取得私利的手段。我想,如果把‘父子’‘夫妇’‘兄弟’等等的关系建立在‘实际的真情’上,那么家庭会和谐了,如果把孔子‘仁学’由‘亲亲’扩大到‘仁民’而‘爱物’,将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提供可供思考的路子”可知,和谐社会的伦理建设应当恢复源初性的活泼的“仁”心。把儒家伦理中的“孝”转化成为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伦理指导。也就是说,和谐社会的道德是“仁”心的恢复和创生,是重新回到儒家“孝”的意识上去开发出来的贯穿心性与宇宙的人文意识。也就是重新将人作为宇宙的创生者在伦理的层面凸显出来,在宇宙之道和个人之德中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即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尚书·大禹谟》),让个人的“仁”心与宇宙的浑体之“仁”默契相通,从而建立人与他人之连贯的心通,进而建立与社会、世界通达不二的和谐关系。这就是说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人情的和谐,而人情的和谐的根本在于认识到人的意念与宇宙创化之源的相通不二,同是一种生生之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采薇鲁迅伯夷和叔齐一路向北,讨着饭,晓行夜宿,终于到了首阳山。 这确是一座好山。既不高,又不深,没有大树林,不愁虎狼,也不必防强盗:是理想的隐居之所。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里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他们就满心高兴,用拄杖点着山径,一步一步地挨上去,找到上面突出一片石头,好像岩洞的处所,坐了下来,一面擦着汗,一面喘着气。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沉,倦鸟归林,啾啾唧唧地叫着,没有上山时候那么清静了,但他们倒觉得也还新鲜,有趣。在铺好羊皮袍,准备就睡之前,叔齐取出两个大饭团,和伯夷吃了一饱。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栗”,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所以当晚把它吃完,从明天起,就要坚守主义,绝不通融了。他们一早就被老乌鸦闹醒,后来重又睡去,醒来却已是上午时分。伯夷说腰痛腿酸,简直站不起:叔齐只得独自去走走,看可有可吃的东西。他走了一些时,竟发见这山的不高不深,没有虎狼盗贼,固然是其所长,然而因此也有了缺点:下面就是首阳村,所以不但常有砍柴的老人或女人,并且有进来玩耍的孩子,可吃的野果子之类,叔齐一棵也找不出,大约早被他们摘去了。叔齐一下子失了锐气,然而还在想,挣扎地想,仿佛是在爬出一个深潭去。爬着爬着,只向前。终于似乎自己变了孩子,还是孤竹君的世子,坐在保姆的膝上了。这保姆是乡下人,在和他讲故事:黄帝打蚩尤,大禹捉无支祁,还有乡下人荒年吃薇菜。他又记得了自己问过薇菜的样子,而且山上正见过这东西。他忽然觉得有了气力,立刻站起身,跨进草丛,一路寻过去。果然,这东西倒不算少,走不到一里路,就摘了半衣兜。他还是在溪水里洗了一洗,这才拿回来;还是用那烙过松针面的石片,来烤薇菜。叶子变成暗绿,熟了。撮起一株来,放在自己的嘴里,闭着眼睛,只是嚼。“怎么样?”伯夷焦急地问。“鲜的!”两人就笑嘻嘻地来尝烤薇莱;伯夷多吃了两撮,因为他是大哥。他们从此天天采薇莱。先前是叔齐一个人去采,伯夷煮;后来伯夷觉得身体健壮了一些,也出去采了。做法也多起来: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然而近地的薇莱,却渐渐地采完,虽然留着根,一时也很难生长,每天非走远路不可了。搬了几回家,后来还是一样的结果。而且新住处也逐渐地难找了起来,因为既要薇菜多,又要溪水近,这样的便当之处,在首阳山上实在也不可多得的。叔齐怕伯夷年纪太大了,一不小心会中风,便竭力劝他安坐在家里,仍旧单是担任煮,让自己独自去采薇。 伯夷逊让了一番之后,倒也应允了,从此就较为安闲自在。然而首阳山上是有人迹的,他没事做,脾气又有些改变,从沉默成了多话,便不免和孩子去搭讪,和樵夫去攀谈。也许是因为一时高兴,或者有人叫他老乞丐的缘故罢,他竟说出了他们俩原是辽西的孤竹君的儿子,他老大,那一个是老三。父亲在日原是说要传位给老三的,一到死后,老三却一定向他让。他遵父命,得麻烦,逃走了。不料老三也逃走了。两人在路上遇见,又不料现在的周王竟“以臣弑君”起来,所以只好不食周粟,逃上首阳山,吃野菜活命……等到叔齐知道,怪他多嘴的时候,已经传播开去,没法挽救了。但也不敢怎么埋怨他;只在心里想:父亲不肯把位传给他,可也不能不说很有些眼力。叔齐的预料也并不错:这结果坏得很,不但村里时常讲到他们的事,也常有特地上山来看他们的人。有的当他们名人,有的当他们怪物,有的当他们古董。甚至于跟着看怎样采,围着看怎样吃,指手画脚,问长问短,令人头昏。而且对付还须谦虚,倘使略不小心,皱一皱眉,就难免有人说是“发脾气”。不过舆论还是好的方面多。后来连小姐太太,也有几个人来看了,回家去都摇头,说是“不好看”,上了一个大当。这时候,伯夷和叔齐也在一天一天地瘦下去了。这并非为了忙于应酬,因为参观者倒在逐渐地减少。所苦的是薇莱也已经逐渐地减少,每天要找一捧,总得费许多力,走许多路。然而祸不单行。有一天,他们俩正在吃烤薇菜,不容易找,所以这午餐已在下午了。忽然走来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女人,先前是没有见过的,看她模样,好像是阔人家里的婢女。“您吃饭吗?”她问。叔齐仰起脸来,连忙陪笑,点点头。“这是什么玩意儿呀?”她又问。“薇。”伯夷说。“怎么吃着这样的玩意儿的呀?”“因为我们是不食周粟……”伯夷刚刚说出口,叔齐赶紧使一个眼色,但那女人好像聪明得很,已经懂得了。她冷笑了一下,于是大义凛然地斩钉截铁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在吃的薇,难道不是我们圣上的吗!”伯夷和叔齐听得清清楚楚,到了末一句,就好像一个大霹雳,震得他们发昏;待到清醒过来,那丫头已经不见了。薇,自然是不吃,也吃不下去了,而且连看看也害羞,连要去搬开它,也抬不起手来,觉得仿佛有好几百斤重。 (有删改)【注】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殷商遗民。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夷叔齐到了首阳山,所见风景让他们“满心高兴”,他们下定决心,在这个地方“坚守主义”,绝不通融。B.伯夷叔齐天天采薇菜,还弄出许多做法来,表现了隐居首阳山的哥俩也能享受到生活的情趣,乐在其中。C.父亲不肯把位传给伯夷,“也不能不说很有些眼力”,表现的是叔齐责怪哥哥到处炫耀不接受王位的做法。D.人们对伯夷叔齐的看法不一,“指手画脚,问长问短”,侧面表现了伯夷叔齐想隐居而不断被打扰的无奈。7.关于小说中叔齐采薇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叔齐对在首阳山上找不到可吃的野果子感到失望,但为了生存只能继续向前爬行。B.叔齐想起保姆时充满了温馨感,他认识到乡下人的聪明,能在荒年给人指条活路。C.叔齐采薇菜很是兴奋快乐,这与小说结尾忽然不能再采薇了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D.伯夷多吃了两撮薇菜的细节,既写出了他的欣喜,也表现了他对叔齐劳动的肯定。8.伯夷叔齐听了女好的话“就好像一个大霹雳,震得他们发昏”,这个细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史书上说,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靠采薇而活,最终饿死。鲁迅将此故事新编为伯夷叔齐因食周薇羞愧而死。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A7.D8.①对女子言论的震惊;②对自己行为的羞愧。9.①故事情节方面,在原有史料故事的基础上借助作者的想象,增添了史料中没有的情节。②叙述方法方面,本文用戏谑的叙述口吻,改变了讲述历史的庄重风格。③故事主题方面,本文不再固于传统的对伯夷叔齐大义的赞美,表现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理性思考。【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A.“到了首阳山,所见风景让他们‘满心高兴’,他们下定决心”错,根据原文“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所以当晚把它吃完,从明天起,就要坚守主义,绝不通融了”可知,“下定决心,在这个地方‘坚守主义’,绝不通融。”是在到首阳山之前,且此时并未见到风景。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既写出了他的欣喜,也表现了他对叔齐劳动的肯定”错误,原文中存在关于“伯夷多吃了两撮薇菜”的描写,也做出了解释,即“因为他是大哥”。但是选项后半部分的分析不完全正确,并未表现对叔齐劳动的肯定。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就好像一个大露雳,震得他们发昏”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出了伯夷和叔齐震惊的心理,再结合后文“蔽,自然是不吃,也吃不下去了,而且连看看也害羞,连要去搬开它,也抬不起手来,觉得仿佛有好几百斤重”可知,伯夷和叔齐的心理是“对女子言论的震惊”“对自己行为的羞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从故事情节看,传统的史料故事是伯夷叔齐因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饿死的故事,作者在本文加进些新的情节,如“他记得在山上正见过这东西。他忽然觉得有了气力,立刻站起身,跨进草丛路寻过去。果然,这东西倒不算少,走不到一里路,就摘了半衣兜。他还是用那烙过松针面的石片,来烤薇菜。叶子变成暗绿,熟了”“他们从此天天采薇菜。先是叔齐一个人去采,伯夷煮;后来伯夷觉得身体健壮了一些,也出去采了。做法也多起来: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在吃的薇,难道不是我们圣上的吗!”等,介绍伯夷叔齐“菜”的丰富做法,薇并没有让兄弟俩营养不良,至少能将就活下去,促成他们死亡的,是一个叫阿金的女人这些情节想象丰富,使故事增添了新意,增加了可读性。从叙述手法看,改变了史料叙述的庄重与严肃,改用戏谑的叙述口吻,伯夷叔齐不再是史料记载中神圣的形象,在作者笔下变得风趣幽默,耐人寻味,貌似无厘头,其实很有新意。 从主题看,《采薇》体现了鲁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古代忠臣形象的全新价值判断。通过对历史人物伯夷与叔齐的“故事新编”,鲁迅对“骨气”“忠诚”的定义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所以当晚把它吃完,从明天起,就要坚守主义,绝不通融了”“因为我们是不食周粟”“薇,自然是不吃也吃不下去了,而且连看看也害羞,连要去搬开它,也抬不起手来,觉得仿佛有好几百斤重”鲁迅在小说中赋予故事全新的主题,用自己的怀疑、否定的眼光剥落了伯夷、叔齐神圣的外衣,并不是取他们的骨气,而是用戏谑的口吻,用他们的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表现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理性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舜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有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节选自《吕氏春秋·贵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B.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C. 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D.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禅位,古代君王将首领之位禅让给贤人。文本中提到的尧、舜、禹依次禅让,传为佳话,体现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B.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C.西伯,爵位,周代的爵位依次分为公、伯、侯、子、男五等,均世袭。西伯一般指周文王姬昌,文中指的是周武王。D.甲子,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文中“甲子”用来计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王运筹帷幄,善于利用敌方弱点,看准殷商混乱的时机,举兵伐纣,获得成功。B.武王重诺守信,告诉胶鬲到达殷都郊外的日子后,不顾劝阻,日夜兼程,准时到达。C.武王礼贤下士,虚心向长者询问殷商亡国的原因;长者在约定的时间内告诉了他。D.作者认为禹、舜、汤、武等先贤的成功,与他们善于凭借外物、因势行事等分不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2)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14.殷商灭亡的内部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10.A11.C12.C13.(1)我已经让胶鬲把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禀报给他的君主了,如果甲子日不能到达,这就是让胶鬲没有信用。(2)他人(武王)做的是人们所希望的事情,自己(纣王)做的却是人们所厌恶的事情,事先摆好阵势又有什么用处呢?14.①纣王任用奸邪小人,疏远忠良之人;②国内矛盾突出,统治者残暴镇压,百姓敢怒不敢言;③统治者不守信用,失信于民。【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此挑选了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名,朝会诸侯时以甲子日为期,而纣王被擒获了。这样看来,武王本来就知道纣王无法与自己为敌,善于利用敌方的力量,还有什么敌手呢?“朝”是“朝会诸侯”;“要”是“约定”;“甲子之期”是约定的时间,状语后置,“而”表承接关系的连词,“而”后要断开,故排除CD。“何敌之有矣”,宾语前置,应该为“有何敌”,故其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B。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见文化常识的能力。C.“公、伯、侯、子、男五等”错,周代的爵位依次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长者在约定的时间内告诉了他”错,根据原文“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有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可知,武王和周公旦第二天提前去了,却没有见到那个人,殷商亡国的原因,是周公告诉武王的。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报”,禀报;“至”,到达;“信”,信用;“是”,这;“是令胶鬲不信也”,判断句。(2)第一个“人”,他人(指武王);第二个“人”,人们;“为”,做;“恶”,厌恶;“陈”通“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殷商灭亡的“内部原因”;根据“谗慝胜良”可知,纣王任用奸邪小人,疏远忠良之人;根据“百姓不敢诽怨矣”可知,国内矛盾突出,统治者残暴镇压,百姓敢怒不敢言;根据“言而不信”可知,统治者不守信用,失信于民。 参考译文:夏商周三代最宝贵的东西没有什么比得上顺应、依凭外物了,顺应、依凭外物就能所向无敌。禹疏通三江五湖,让水流入东海,是顺应了水的力量。舜迁移了三次形成国家,后来尧就把帝位让给了他,这是顺应了人心的结果。汤、武王凭着诸侯国的地位制服夏、商,是顺应了人民的愿望。周武王派人刺探殷商的动静,那人回到歧周禀报说:“殷商大概要出现混乱了。”武王说:“它的混乱达到什么程度?”那人回答说。“邪恶的人胜过了忠良的人。”武王说;“混乱还没有达到极点。”那人又去刺探,回来禀报说:“它的混乱很厉害了!”武王说:“达到什么程度?”那人回答说:“老百姓都不敢讲怨恨不满的话了。”因此挑选了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名,朝会诸侯时以甲子日为期兵至牧野,而纣王被擒获了。这样看来,武王本来就知道纣王无法与自己为敌,善于利用敌方的力量,还有什么敌手呢?武王伐纣到了鲔水,殷商派胶鬲刺探周国军队的情况,武王会见了他。胶鬲说:“您将要到哪里去?不要欺骗我。”武王说:“不欺骗你,我将要到殷去。”胶鬲说:“哪一天到达?”武王说:“将在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你拿这话去禀报吧!”胶鬲走了。天下起雨来,日夜不停。武王加速行军,不停止前进。军官们都劝谏说:“士兵们很疲惫,请让他们休息休息。”武王说:“我已经让胶鬲把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禀报给他的君主了,如果甲子日不能到达,这就是让胶鬲没有信用。胶鬲没有信用,他的君主一定会杀死他。我加速行军是为了救胶鬲的命啊。”武王果然在甲子日到达了殷都的郊外,殷商已经先摆好阵势了。武王到达以后,就开始交战,结果把殷商打得大败。这就是武王的仁义。他人(武王)做的是人们所希望的事情,自己(纣王)做的却是人们所厌恶的事情,事先摆好阵势又有什么用处呢?正好让武王不战而获胜。武王进入殷都,听说有个德高望重的人,武王就去拜见他,问他殷商之所以灭亡的原因。那个德高望重的人回答说:“您如果想要知道,那就请定于明天日中之时。”武王和周公旦第二天提前去了,却没有见到那个人,武王感到很奇怪,周公说,“我已经知道他的意思了。这是个君子啊。他本来就采取不亲近自己君主的态度,现在又要把自己君主的坏处告诉您,他不忍心这样做。至于约定了日期却不如期赴约,说了话却不守信用,这是殷商之所以灭亡的原因。他已经用这种方式把殷商灭亡的原因告诉您了。(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①杜甫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②?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注】①李十二白:与诗中“李侯”均指李白。范十:李、杜的朋友,诗中“北郭生”亦指他;②莼羹:味道鲜美的莼菜羹,代指家乡风物。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和李白白天携手一同游玩,醉酒后同被而眠,表现了他们的情谊深厚。B.侍立小童之“清”不仅点出小童的清秀,更从侧面衬托出主人的超凡脱俗。C.“落景”“屯云”表现天色已晚,但此时主客兴致高昂,吟《橘颂》而忘情。D.末尾两句表现了李白、杜甫无意仕途,而想回到家乡泛舟,过逍遥的生活。16.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脉络。【答案】15.D16.此诗先写作者与李白的深厚交情,再叙与李白一同寻访范十隐居,后写在范居处即席朗诵屈原的《橘颂》,席上三个人因此在各自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表达了朋友之间心神相连的感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末尾两句表现了李白、杜甫无意仕途,而想回到家乡泛舟,过逍遥的生活”错,“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意思是“我们不想讨论仕途的事情,而安闲沐浴于纯真的友情之中”,此处的“沧海情”指的是纯真的友情,而非回乡隐居之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结构的分析能力。全诗可分三部分。开头六句为第一部分,叙写作者对待李白的交情。“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可见作者是应约来此欢聚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二人白天携手一同游玩,醉酒后同被而眠,亲如兄弟,更见二人情谊之深。 中间六句为第二段,叙述两人同寻范十隐居。“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两句,叙途中之事,两人游玩中又想到还有个隐逸的期约,便一同去寻访城北范先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写造访范居。进门后就产生高雅的兴致,少年童仆也让人感到清雅。言小童清,则主人之清雅脱俗固不难想见。“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两句,写他们留连至晚,一直到夕阳西下寒杵声起、晚云笼罩古城还不想分散。最后四句为第三段,写吟《橘颂》,对隐居而思物外之游。就如《橘颂》中的高品格之人,谁会贪恋故乡风物之美呢?我们不想讨论仕途的事情,而安闲沐浴于纯真的友情之中。(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锦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表达了情感的迷离恍惚,难以言说。(2)《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只有一个人独自生活、没有依靠的内心孤寂。(3)古人常用“江树”表达离别、思乡之情,如唐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沧海月明珠有泪②.蓝田日暖玉生烟③.茕茕孑立④.形影相吊⑤.不知乘月几人归⑥.落月摇情满江树##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沧、蓝、茕、孑、吊、乘。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杨勇是环境地质高级工程师、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他还是中国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西藏自治区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基金会科学顾问。他头发(),胡茬凌乱,满身风尘,开着黄色的()皮卡,一看就是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人。杨勇的探险式科考是种炼狱般的坚持。在一片荒原中,①,即使有路也是(),常年遭到山水的破坏。杨勇用徒步、攀登、漂流、驾车等方式走过了许多人类的空白区,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但是他没有退缩,还是()地前行着。通过科学考察,他②,从而发表了大量科考论文及科普探险游记。科考是艰难的,③,正因为乐观,才不会将这一切放在眼里。我看到一张小黄车奔驰在雪野中的照片,前方就是莽莽雪峰,车子就一直往那里开去,就像一头不知回头的野马,真向着雪峰撞去,哪怕撞得一头冰雪。这就是杨勇。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散乱威猛年久失修义不容辞B.散乱威风千疮百孔义无反顾C.蓬乱威猛年久失修义无反顾D.蓬乱威风千疮百孔义不容辞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C19.①很难找到一条路;②获得了第一手资料;③但他是乐观20.将向前行驶的车子比作“不知回头的野马”,以此表明杨勇为了自己喜爱的科考事业义无反顾、永不退缩的精神,表达作者对他的赞赏之情。此处运用比喻将杨勇的精神表述的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散乱:指不整齐,没条理。蓬乱:指头发或草木等凌乱。此处形容“头发”,用“蓬乱”更合适。第二处,威猛:威武勇猛。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多形容人。此处用来修饰“皮卡”“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人”,应用“威猛”。第三处,年久失修: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很严重。此处形容“路”,用“年久失修”更合适。第四处,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此处形容杨勇用徒步、攀登、漂流、驾车等方式走过了许多人类的空白区,他没有退缩犹豫,应选“义无反顾”。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前文语境是“在一片荒原中”,后文又说“即使有路也是……”,说明在荒原之中很难找到路,故此处可填“很难找到路”。 第二处,前文语境是“通过科学考察”,可知此处应填他的收获,结合后文“从而发表了大量科考论文及科普探险游记”,说明他掌握了一手资料,故此处可填“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第三处,后文说“正因为乐观,才不会将这一切放在眼里”,可知“乐观”是关键词语,结合前文“科考是艰难的”,说明此处是一个转折句,故可填“但他是乐观的”。【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车子就一直往那里开去,就像一头不知回头的野马”,运用比喻的修辞,本体为向前行驶的车子,喻体为“不知回头的野马”,并说“真向着雪峰撞去,哪怕撞得一头冰雪”,杨勇用自己的脚步完成中国民间最艰难的环保考察,他用漂流、徒步、攀登、驾车等各种方式实地科考,将自己的足迹留在了几乎所有的江河,作者以此表明杨勇为了自己喜爱的科考事业义无反顾、永不退缩的精神,表达作者对他的赞赏之情。此处运用比喻将杨勇的精神表述的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出他马不停蹄地辗转于江河和山脉之间,永不疲倦的践行自己喜爱的事业的形象。四、整本书阅读(6分)(一)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是符合其个性的。在第二十二回中,贾母替宝钗做生日,请了戏班演出之后,贾母赏了小旦和小丑两个孩子。这时“甲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乙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丙也猜着了,亦不敢说。丁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丙听了,忙把丁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请依据人物性格判断甲、乙、丙、丁代表的人物依次是()A.贾宝玉王熙凤史湘云薛宝钗B.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贾宝玉C.史湘云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D.王熙凤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甲处应是王熙凤,凤姐是说戏子像林妹妹,并非林妹妹像戏子。一语点破了老太太非常喜欢这个戏子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像林妹妹而已。非常巧妙地道出了黛玉在老太太心中的重要性。这一句拍马屁的话更是拍到了贾母的心坎里。她准确地道出了贾母的心意,体现了她的精明。乙处应是薛宝钗,她善于自我把握,城府很深,故“不肯说”。丙处应是贾宝玉,他体恤黛玉,关心黛玉,所以“不敢说”。丁处应是史湘云,她的率真爽直,有话就说。故选D。(二)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秋雨下起来了。亲家婆跑进屋子,冷得直打寒噤。桑老奶奶从吊竿上拉下手巾,送过去:“擦擦吧!上炕暖暖,好不容易赶上这个天气,咱老姐妹俩可该唠叨唠叨啦!”说着,便从炕角拿过烟笸箩。亲家婆把烟袋拦下,深深吐口气:“老姐姐!俺家正忙碌着,找不出空闲陪你坐坐,等到三九天,再扯那些陈谷子烂芝麻。俺顶雨来,是想求你一件事。……”桑老奶奶笑着说:“说吧!儿女亲家,还说什么求不求的。”亲家婆发愁地说:“俺家的豆子还晾在地里这场雨准给浇烂喽!俺想顶雨拉回来。”“好咧!”桑老奶奶抢着答应,“等您亲家放牲口回来,俺老两口子就紧着去。”下列有关《乡土中国》中的观点,最能阐释以上材料的一项是()A.礼治社会的秩序是由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社会的成规性。B.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如同水面的涟漪格式,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C.长老权力是文化自身的一种教化力量,不是来自外在的压力,是内心的服从。D.乡土社会中家庭的主轴的父子之间,沿着父系延伸,形成氏族,家庭是事业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通过“亲家婆”“等您亲家放牲口回来,俺老两口子就紧着去”可知,材料中人物关系为亲属关系,事件是因为亲属关系衍生出的人际交往。这一材料体现的应是《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的观点。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故选B。 五、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小到大我们面临各种各种的选择,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选择读什么小学,上什么初中,考什么高中,学什么科目,读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做什么样的工作……我们从还不能主动选择到成年后的自主选择,从懵懂无知的选择到自我理性的选择,从以个人中心的选择到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选择……我们在不断的抉择中摸索、锻炼、成长……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体验与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做自己的主人漫漫人生路总是要面对无数的抉择,抉择出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那么面对抉择时你是追随内心、犹豫不决,还是听从他人意见被动选择?生活中有很多好的选择,但你不必做出那些看起来最好的选择。选择让你开心的事情,那么它便会成为你最好的选择。人生最难的问题依然莫过于抉择。不过我始终坚信抉择的结果不管是对是错,只要是从心而发就会成为最好的选择。抉择错了就作为一次成长的历练,对了,就继续坚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才是不后悔的人生。那些犹犹豫豫的事,当开始跨出第一步时,前进就变得简单了。“人生最浪费时间的事,莫过于思而不学,犹豫不决。”人生总是要面临很多选择,总会碰到许多的十字路口,当我们徘徊在十字路口的时候,该选择哪条路,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你可以有短暂的犹豫,但不要徘徊不前,没有什么人或事会始终在原地等你,在你一味的犹豫纠结的过程中,机会可能就会与你擦肩而过。世间没有绝对的对错,因为怕一时的错而永远的错过,想到这跨出这一步是否就变得简单多了?很多事就是第一步最难,跨出去前进就变得简单了。人生苦短,别留遗憾,做自己人生的主人。高一文理分班时,身边的有些同学喜欢文科,可家长却说理科更有发展,无奈选择了理科。可学习成绩却迟迟追不上去,对文科的热爱始 终在心中,被动的抉择总有不甘和反抗在,又怎会事事完美?毕业了选择工作,家长有关系为孩子找了家附近的工作,而孩子志不在此,为了遵从父母的意愿留在了家中,从此三点一线,人生总觉缺失了什么,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人生苦短,别留遗憾,家长一时的想不通你可以沟通,你的幸福快乐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只有遵从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人生如一本厚重的书,扉页是我们的梦想,目录是我们的脚印,内容是我们的精彩,后记是我们的回望。有些书是没有主角的,因为我们忽视了自我;有些书是没有线索的,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我;有些书是没有内容的,因为我们埋没了自我;唯有把自己当成主角和主线,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生总要面临无数次的抉择,但请遵从自己的内心,毕竟一辈子不长,多为自己考虑,按自己的心意生活,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坚定自己所选择的,忘记那些放弃的,有主见的人面对抉择本就不是选择题,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面对选择只是更坚定了人生的方向。请记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自己的主人,抉择自己的人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词是选择,材料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我们从小到大有什么样的选择,即选择的内容,可以选择朋友、学校、专业、工作……第二部分讲的是我们选择的变化,比如从“还不能主动选择到成年后的自主选择,从懵懂无知的选择到自我理性的选择,从以个人中心的选择到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选择”,第三部分也就是材料最后一句话,讲的是选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在选择中摸索前行,得到锻炼、收获成长。综合而言,选择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选择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或知识的增加,又或者思维的转变,选择的方式或方向会有所不同。在一次一次的选择中,我们逐渐成长。结合引导语的要求“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体验与感悟”,建议写议论文。行文以“选择”为中心,可以先浅谈我们有什么样的选择入题,接着从选择的变化中任选其一或者综合分析,最后总结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是一种锻炼,都会有助于我们成长。立意:1.选择无处不在,自主选择,青春无悔。2.理性选择,收获成长。3.由小我到大我,选择担当。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4-14 02:40: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44.0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