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5
2
/25
剩余2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高2020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作答时,将答案涂或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5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学是戏剧的灵魂陈 彦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讲故事就是文学。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讲好一个故事。戏剧这个靠故事安身立命的文艺样式,讲故事的能力就更需技高一筹。中国历史上的名剧《赵氏孤儿》《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哪一个不是因故事讲得感天动地、精彩绝伦,而放射出了永久照耀历史、社会、生命、人性的精神与思想光芒的?世界上那些久演不衰的歌剧如《卡门》《图兰朵》《茶花女》,更是凭借优秀的故事登上了经典的位置。故事永远是戏剧的命脉,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戏剧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就会立即苍白、缺血。忽视文学的戏剧,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在文本的粗糙上,也有的表现在不注重对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神升华上。过度强调外包装的作用,尤其是对舞台设计与声光电的倾心依赖,会导致形式大于内容。不适度的包装,会破坏作品内在精神意象的释放。有时舞台上最重要的布景道具,可能就是一棵象征无穷生命力的树木,甚至是一株需要特别强调的小草,硬要弄出铺天盖地的森林、草甸来,反倒把紧要处遮蔽了。还有些大制作、大场面、群体舞的运用,让一些本来可以进入思考的段落,变得躁动不安、浮皮潦草起来。戏剧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张力,很多地方是要通过留白来完成的。文学是人学,在戏剧舞台上,“人”是通过演员来传情达意的,演员是中 心的中心,一切不能为演员表演提供帮助的辅助手段,都是不可取的。戏剧文学是演出团队共同的努力方向,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讲述好故事,塑造好人物,让故事变得波澜起伏、情感跌宕交错,让人物变得立体饱满。在戏剧舞台上,其实每个参与者,包括导演、演员、作曲、舞美、演奏等,同时也都是文学创作者,一旦哪个部门脱离了该剧的文学统摄,这个部门就会出现艺术创作问题。戏剧要在文学这个基础上下功夫,只有基础扎实,二度创作才可能飞升起来;一旦基础不牢不稳,二度创作发挥、增生、堆砌得越多,越让作品的缺陷暴露无遗。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以动人为前提的。动人的根本,就在于对所塑造的对象性格、心灵的精准开掘与把握。舞台剧由于受时间、空间与篇幅限制,塑造人物尤其需要单刀直入,使性格迅捷凸显。因为舞台剧只能通过精彩洗练的独白、对白、旁白、咏叹、宣叙、对唱、重唱、合唱,来形成人物的生命个性与故事的起承转合、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每一句话、每一句唱,都需反复推敲打磨,尽量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才是戏剧这种独特文学样式创作的要妙。当然,戏剧文学的根本,还是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任何精致的戏剧文学,一旦脱离了社会责任,就如雕刻精巧的鼻烟壶,终不过是一种玩物而已。几乎所有剧种都可以久演不衰的《窦娥冤》等戏曲经典,就向我们深刻地昭示了这一点。(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今中外,传承久远的戏剧,都是从传奇、话本、小说的故事中获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凭借优秀的故事成为经典。B.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戏剧就既文本粗糙,又不注重对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神升华。C.文学艺术都以动人为前提,戏剧表演要想动人,需要对其塑造对象的性格、心灵进行精准的开掘与把握。D.戏剧艺术强调二度创作,只要文学基础扎实,就能使二度创作飞升起来;否则,二度创作越多,越会让作品的缺陷暴露出来。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正面举例,列举古今中外名剧,分析得出“文学是戏剧的灵魂”的观点。后文正是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证的。B.文章末尾运用比喻的方法,意在阐明《窦娥冤》等能够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原因就在于它们文学上的精致。C.文章第二段分析了戏剧忽视文学的力量造成的种种弊端,从反面证明了“文学是戏剧的灵 魂”这一观点。D.文章为了强调文学对戏剧的重要性,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等多个层面对这一中心进行了阐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文学需要演出团队的共同努力,戏剧舞台上的每一个参与者也都是文学创造者,一旦某个方面出了问题,整个艺术创作就会全功尽弃。B.戏剧表演形式不能大于内容,有些大制作、大场面的运用就很不恰当地破坏了留白,忽视了留给人们思考的时间。C.舞台剧受时间、空间与篇幅所限需要迅捷、直接地塑造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的塑造要靠独白、对白等来完成。D.演员是舞台的中心,他们通过表演来表现文学中的“人”,那么,一切辅助手段都需为演员表演提供服务和帮助。【1~3题答案】【答案】1.C2.B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A.“古今中外,传承久远的戏剧,都是……”扩大范围,原文只是说传奇、话本、小说“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B.“戏剧就既文本粗糙,又不注重对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神升华”错误,原文第二段中的表述是“有的……也有的……”,而非选项中“既……又……”的关系。D.“只要……就……”过于绝对,原文是“戏剧要在文学这个基础上下功夫,只有基础扎实,二度创作才可能飞升起来”。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B.“意在阐明《窦娥冤》等能够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原因就在于它们文学上的精致”错误,比喻意在阐明“戏剧文学的根本,还是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故选B。【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整个艺术创作就会全功尽弃”扩大范围。原文是“一旦哪个部门脱离了该剧的文学统摄,这个部门就会出现艺术创作问题”,而非“整个艺术创作”。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一份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目标,以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为重点,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方向的重要文件。(摘编自方塘《“双减”助力教育良好生态》)材料二: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承载了课程育人的重任。课堂质量提高了,“双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学校姓“学”,就是要坚持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的中心位置,让学生回归校园,回归课堂。贸大附中持续推进高阶思维活力课堂,聚焦“三高”目标:高情感体验、高思维互动、高自觉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开展互动、合作、探究式活动,注重学生自主自觉参与,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有实际获得;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思维进阶,感悟生命成长。实施“三合一”教学策略:教、学、评三合一,实现教向学的转变,尤其要把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新教材、新课标、新考试三合一,以新课标为标,追求目标最大达成;三维目标的三合一,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体化,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由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课程育人的进阶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摘编自刘国雄《以高质量校园生活促“双减”有效落地》)材料三:教师设计作业要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可以将作业分为基础类作业、综合类作业和反思类作业三种类型。其中,基础类作业侧重于巩固基础知识,综合类作业侧重于应用学科思想与方法,反思类作业侧重于拓展学科思维、开阔学科视野。教师要掌握作业设计的方法,提高作业质量。设计基础类作业时,首先要梳理出课堂教 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必备知识,设计基本层面的知识问题情境,在情境中设计调用单个知识点即可解决的任务。设计综合类作业时,要以学生习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为切入点,在情境中设计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的应用性任务。设计反思类作业时,要以拓展学生学科思维为目的,设计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剖析原因,系统总结学科思想、方法的应用条件、适用范围等的任务。(摘编自马立新《落实“双减”教师须抓好课堂和作业》)材料四:南师附小的课后服务分成3个时间段,A时段自主完成作业,B时段社团活动,C时段爱心托管。其中B时段包括运动类、科技类、艺术类、棋类、魔术等十几个项目,分为普适性课程、进阶性课程以及周五兴趣课程。在普适性的项目课程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进阶性精品课程,比如足球、篮球、合唱、器乐,一个星期有两次活动。南京中央路小学是南京市最早实施弹性离校的学校之一。9月22日下午3点半后,课后服务的载体——“小秧苗驿站”也正式启动。学校的课程结束后,在操场上,武术社团的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要领。音乐教室内,5名学生端坐着抱着小号,听着老师的号令,进行演奏前的基础练习。校长陆文琦说,课后服务融入“小秧苗驿站”,开设了版画、泥塑、小号、武术等活动。(摘编自杨频萍《江苏南京中小学“双减”课后服务全面开启》)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双减”的目标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构建教育良好生态。B.贸大附中持续推进高阶思维活力课堂,聚焦“三高”目标,实施“三合一”教学策略,能让“双减”得到有效落实。C.基础类作业和综合类作业,都应在情境中设计,不同在于前者侧重于巩固基础知识,后者侧重于应用学科思想与方法。D.“双减”政策的推行,把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办、国办印发的“双减”《意见》兼顾校内校外,说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教育的良好生态。B.课堂承载了课程育人的重任,要坚持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学生自主自觉参与,让学习真实发生。C.相较于基础类作业和综合类作业,反思类作业有利于拓展学科思维,促进深度思考,对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最有价值。D.南京中小学“双减”课后服务的全面开启,对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6.“双减”如何才能有效落地?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4~6题答案】【答案】4.A5.C6.①提高课堂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②提高作业质量,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③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分析错误。依据原文“这是一份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目标,以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为重点,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方向的重要文件”可知,“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是重点,不是目标;“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是方向,不是目标。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对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效果最有价值”分析错误。依据原文“教师设计作业要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可以将作业分为基础类作业、综合类作业和反思类作业三种类型。其中,基础类作业侧重于巩固基础知识,综合类作业侧重于应用学科思想与方法,反思类作业侧重于拓展学科思维、开阔学科视野”可知,文章并没有对“基础类作业”“综合类作业”“反思类作业”进行比较。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依据“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承载了课程育人的重任。课堂质量提高了,‘双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实施‘三合一’教学策略:教、学、评三合一,实现教向学的转变,尤其要把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新教材、新课标、新考试三合一,以新课标为标,追求目标最大达成;三维目标的三合一,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体化,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由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课程育人的进阶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内容可知,要使“双减”有效落地,就要提高课堂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教师设计作业要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可以将作业分为基础类作业、综合类作业和反思类作业三种类型”“教师要掌握作业设计的方法,提高作业质量”等内容可知,要使“双减”有效落地,就要提高作业质量,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依据“南师附小课后服务分成3个时间段,A时段自主完成作业,B时段社团活动,C时段爱心托管”“在普适性的项目课程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进阶性精品课程,比如足球、篮球、合唱、器乐,一个星期有两次活动”等内容可知,要使“双减”有效落地,就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钱匣匣儿陈忠实四个人围着方桌坐定,孝武动手给每人盅里斟下酒,白嘉轩佝偻着腰站起来,刚开口叫了一声“三哥”,突然涕泪俱下,哽咽不住。鹿三[注]惊讶地侧头瞅着不知该说什么好。孝武、孝义也默默凝坐着。白嘉轩说:“三哥,我这一生遭了多少罪呀……”随之说道:“我有话要给孝武、孝义说,三哥你陪着我。我想把那个钱匣匣儿的故经念给后人听。”这是白家的一个传久不衰的故经。虽然平淡无奇却被尊为家规,由谢世的家主儿严肃认真地传给下一辈人,尤其是即将接任的新的家主儿。那是一只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槐木匣子,做工粗糙,不能摆饰陈列也无法让人观赏。由白嘉轩推大约六代的祖宗里头,继任的家主儿在三年守孝期间变成了一个五毒俱全的败家子,孝期未满就把土地牲畜房屋踢净尽了,还把两个妹妹的聘礼挥霍光净。母亲气死了,请不起乐人买不起棺材穿不上三件寿衣,只凑合着买了两张苇席埋了。这个恬不知羞的败家子竟然厚着脸皮吹牛说:“白鹿村再有钱的人再大的财东,没见谁给他先人装个双层枋吧?我给俺妈用的是双层子寿材……”村人一想也对,两张苇席裹了双层……就回给他一句顺口溜:白家老大埋他爸,能闹多大算多大;白家老大埋他妈,能瞎尽管瞎。这个败家子领着老 婆孩子出门要饭去了,再没有回来。亲自经历这个拨锅倒灶痛苦过程的老二,默默地去给村里一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割草挑水混饭吃,没有事做的时候就接受村人乡邻一碗粥一个馍的施舍。这个默默不语的孩子长大了,就弄下一个木模一只石锤去打土坯了,早出夜归,和村里人几乎断了见面的机会。他从不串门更不要说闲游浪逛,晚上就躺在那间仅可容身的灶房里歇息,有人发现过他在念书。这间灶房是被激怒的族人和近门子人出面干预的结果,败家子老大才留下这一间灶屋没有卖掉,使他有一所立足之地。他搜罗到一块槐木板,借来了木匠的锯子、刨子和凿子,割制成一只小小的木匣儿,上头刻凿下一道筷头儿宽的缝口,整个匣子的六面全都用木卯嵌死了。他每天晚上回来,把打土坯挣下的铜子麻钱塞进缝口,然后枕着匣子睡觉。三年以后,他用凿子拆下匣底,把一堆铜元和麻钱码齐数清,一下子就买回来一亩一分二厘水地,那是一块天字地。白鹿村的人这个时候才瞪大眼睛,瞅着那个无异于哑巴的老二身上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第二年,他用自己置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这个有心数儿的孩子当时每接受一碗粥一个馍,都在灶屋土墙上刻写下了赐舍者的姓名,诸如五婆三婶七嫂二姑四姐等等。已经成年的他在实行回报时,坚决冲破了当初记账时的原本企图,给每一家乡党不管当时给予还是未给予他施舍的人家一律送上两个馍馍,结果使那些未施舍过他的人更加感动以至羞愧。又两年,他再次撬开匣底,在祖传的留给他的那一半庄基地上盖起了两间厦屋。又一年,他给自己娶回来一房媳妇……再后来的事无须赘述,倒是这个老二本人的一些怪癖流传不衰。他娶媳妇的第二天到丈人家回来,一进门就脱下新衣服,穿上原先那身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和踏断了后跟的烂鞋,媳妇说:“你还穿这——”老二说:“这咋?这叫金不换。”直到他死,尽管土地牲畜房屋已发展到哥哥败家之前的景况,被卖掉的那一半庄基用高过原价三倍的价钱再赎买回来,如愿以偿盖起三间厅房,他仍然是一身补丁摞着补丁的衣裤。白家老大败家和老二兴业发家的故事最后凝炼为一个有进口无出口的木匣儿,被村村寨寨一代一代富的穷的庄稼人咀嚼着品味着删改着充实着传给自己的后代……“我看咱家只差一步就闹到重用木匣子的地步咧!”白嘉轩喝了几盅酒,感慨起来,“你们看看孝文是不是那个败家子老大?是!只是我还活着,孝武也长大了,才没给他踢踏到那一步……我把他赶出去,你(盯住仙草)还怨我。硬怨我不给他周济一斗半斗,是我啬皮呀? 周济也得周济那号好人,像他那号败家子,早饿死了早让人眼目清闲……孝武哇!今黑我就把这匣子交给你,当然用不着拿它攒钱,你常看看它就不会迷住心窍。”听到木匣子的故经,鹿三却顿然想起进山背粮的故事来……鹿三准备去背粮,要走的当儿,白嘉轩说:“三哥,让孝武、孝义跟你一搭去。”鹿三转过身笑着问:“财主家也叫娃去背粮,你不怕惹人笑话?”白嘉轩说:“谁爱笑由谁笑去。”鹿三认真说:“孝武去行孝义去怕不行,娃太小,甭说背粮食光是跑路怕也跑不下来,来回好几百里哩!”白嘉轩冷冷地说:“要是从场里把粮袋子挪到屋里,我就不让他去了,就是图了这个远!让他跟你跑一趟有好处……因为带着两个孩子,五天的路程走了七天才回到白鹿村。傍晚时分,孝武、孝义在村口和鹿三分手后走进街门,孝义扑通坐到地上起不来了。白嘉轩却幸灾乐祸似的笑说:“这回把碎息娃子跑美咧!这回碎息娃子就明白啥叫个粮食咯……”想到这里,鹿三说:“孝文要是心里有这匣子就好了咧!”孝武接过匣子庄重而又激动起来:“爸,我明年春上就把门房盖起来。”白嘉轩说:“你把门房盖起来,就把你的名字刻到墙上,把孝文卖房的年月也刻上,这话我再不说二遍……”(选自《白鹿原》,有删改)【注】鹿三:白嘉轩的长工兼好友。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老二”少年时记下赐舍者名字,是不愿意占人便宜,也是为了将来有能力时偿还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B.文中回忆先祖故事的时候,用强烈鲜明的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写了自家祖上老大败家老二兴家的故事始末,发人深省。C.“老二”发家后用新麦蒸成馍馍,除了回馈当年那些赐舍过自己的人外,还给了那些没有施舍过自己的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感激并羞愧。D.白嘉轩让孝武随鹿三进山去背粮,来回几百里,以致回村后孝武累倒在地上,除去为了挣些钱补贴家用外,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8.简要概括“老二”的个性特点。9.文中白家的故事凝练成—个“钱匣匣儿”,你认为当今时代“钱匣匣儿”蕴含的精神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7~9题答案】【答案】7.B8.①沉默寡言;②好学上进(爱好读书亦可);③吃苦耐劳;④抗争命运; ⑤心怀感恩(知恩图报);⑥勤俭持家;⑦不忘根本。9.(示例一)有存在的意义。“钱匣匣儿”所警示的:从老大身上汲取教训和学习“老二”的持身端正、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存在的价值。这些精神和作风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仍然应该保有它们,对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有重要借鉴意义。(示例二)没有存在的意义(过时)。“钱匣匣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故事警示后人的那种靠过于节俭、省吃俭用积累财富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把重心放在创造更大的财富和价值上。(示例三):辩证看待。“钱匣匣儿”的故事警示后人要从老大身上汲取教训,学习“老二”的持身端正、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钱匣匣儿”所体现的靠过于节俭、省吃俭用积累财富的方式已经没有太多现实意义;但其持身端正、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懂得感恩、有志气等优秀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A.“不愿意占人便宜”错误。根据“他用自己置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可知,老二是想报恩。C.“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感激并羞愧”错。根据“他用自己置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可见,老二的目的是报恩。给那些没有施舍过自己的人,说明老二心地善良。D.“以致回村后孝武累倒在地上”错误,根据“因为带着两个孩子,五天的路程走了七天才回到白鹿村。傍晚时分,孝武、孝义在村口和鹿三分手后走进街门,孝义扑通坐到地上起不来了”可知,背粮回来累倒的是孝义,不是孝武。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默默地去给村里一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割草挑水混饭吃,没有事做的时候就接受村人乡邻一碗粥一个馍的施舍。这个默默不语的孩子长大了”可知,老二沉默寡言;根据“晚上就躺在那间仅可容身的灶房里歇息,有人发现过他在念书”可知,老二好学上进;根据“这个默默不语的孩子长大了,就弄下一个木模一只石锤去打土坯了,早出夜归,和村 里人几乎断了见面的机会。他从不串门更不要说闲游浪逛”可知,老二吃苦耐劳;根据“又两年,他再次撬开匣底,在祖传的留给他的那一半庄基地上盖起了两间厦屋。又一年,他给自己娶回来一房媳妇……”可知,老二不断的在与命运抗争;根据“第二年,他用自己置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可知,老二知恩图报;根据“再后来的事无须赘述,倒是这个老二本人的一些怪癖流传不衰。他娶媳妇的第二天到丈人家回来,一进门就脱下新衣服,穿上原先那身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和踏断了后跟的烂鞋,……直到他死……他仍然是一身补丁摞着补丁的衣裤”可知,老二勤俭持家,不忘根本。【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从“钱匣匣儿”有存在的意义的角度分析,“钱匣匣儿”背后的故事告诉人们应该勤俭持家,人应该养成持身端正、吃苦耐劳、懂得感恩、有志气等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优良的传统仍然有存在的价值。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不能奢侈浪费,生活要走正道,勤俭持家的作风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有重要借鉴意义。从“钱匣匣儿”没有存在的意义的角度分析,“钱匣匣儿”的故事产生于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那个时代的农民,在没有钱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勤俭节约攒钱,所以“钱匣匣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如今,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社会发展迅速的时代,应该更多的考虑把重心放在创造更大的财富和价值上,而不只是依靠勤俭节约去发家致富。从辩证角度看,从“钱匣匣儿”象征的持身端正、吃苦耐劳、懂得感恩、有志气等优秀品质永不过时,强调其现实意义;从现实中发财致富的方式角度阐述其过时的一面。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吉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置间燥处。曾孙病,几不全者数焉,吉数敕保养乳母加致医药。视遇甚有恩惠,以私财物给其衣食。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其封吉为博阳侯,邑千三百户。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 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琐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吉薨,谥曰定侯。(节选自《汉书·丙吉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遂不去也/B.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遂不去也/C.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遂不去也/D.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遂不去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车,汉代官署名,卫尉下属机构,设公车令,臣民上书及征召等事宜均由公车接待。B.武帝,指汉武帝刘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开创了东汉王朝鼎盛繁荣的局面。C.西曹和东曹,汉制,丞相的属吏分曹治事,有东西之分,东曹主管包括军吏在内的两千石长吏的迁除等。D.古代的“三公”,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解释:在秦朝,宰相李斯所创“三公九卿制”,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这三公是有实权的,可管理朝廷行政、军事、内务等;西周时期,类比三公的最高官职是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设立了大司徒(丞相)、大司马(太尉)、大司空(御史大夫)。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唐、宋沿袭其官阶但已无实际职务;明、清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没有实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吉宽厚仁慈,保护无辜婴儿。巫蛊案发生后,他受诏追查巫蛊之事,见出生才几个月的皇曾孙可怜,就挑选谨慎厚道的女犯人来保护养育他。B.丙吉宽怀大度,善待自己的下属。对待自己的属官掾史,他总是遮掩他们的过错,宣扬他们好的一面;一个替他驾车的小吏犯了错,他也没有将其赶走。C.丙吉不喜夸耀,绝口不提善举。被他帮助过的皇曾孙做了皇帝,他却并没有以对皇帝有恩情向朝廷请功,但皇帝一直记得他的恩情,封他为博阳侯。D.丙吉抓大放小,重视本职工作。他外出碰见百姓打群架不闻不问,看见牛喘气吐舌却进行询问,他对此的解释是自己掌管调和阴阳的大事,不管小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曾孙病,几不全者数焉,吉数敕保养乳母加致医药。(2)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10~13题答案】【答案】10.A11.B12.C13.(1)皇曾孙生病,多次几乎不能保全性命,丙吉多次吩咐保护养育皇曾孙的乳母请医用药。(2)正当春季,少阳掌管天地气候,天气不应该很热,我担心被赶的那头牛走的路不远,是因为天太热才喘气吐舌的。【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有个替丙吉驾车的小吏爱喝酒,多次离职游荡,曾有一次跟从丙吉外出,喝醉后吐在丞相车上。西曹主吏对丙吉说想赶走这个驭吏,丙吉说:“仅因为酒醉饭饱(呕吐在丞相车上)的过失就赶走他,让这个人以后如何容身于世?”最终没有赶走他。“数”是“多次”“屡次”的意思,是“逋荡”的修饰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B、C;“呕”是“醉”结果,“醉呕”是“驭吏”的谓语,“醉呕”不需要断开,据此可排除D。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开创了东汉王朝鼎盛繁荣的局面”错误,“东汉”应改为“西汉”。汉武帝,名刘彻,字彘,徐州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第七位皇帝(含前后少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开创了西汉王朝鼎盛繁荣的局面。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但皇帝一直记得他的恩情”错,从原文“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来看,皇帝起初也不知道丙吉对自己有恩,而是“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亲自查问之后,才知道丙吉对自己有“旧恩”。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几”,差点,几乎;“全”,动词,保全,存活;“敕”,动词,命令。(2)“用事”,做事,掌管;“近行”,到不很远的地方去;“用”,因为。参考译文: 丙吉,字少卿,是鲁国人。汉武帝末年,发生巫蛊之事,丙吉以原来的廷尉监的身份被征召(到京城),汉武帝下诏命丙吉到郡邸监狱追查巫蛊之事。当时汉宣帝刘询刚出生几个月,因为是汉武帝的皇曾孙(卫太子的孙子)受卫太子之事牵连而被收监,丙吉看到后就可怜他。(丙吉)心里又知道卫太子的罪过并无真正事实,更为皇曾孙无辜被牵连感到难过,(于是)丙吉挑选了几个谨慎厚道的女犯人,命令她们保护养育皇曾孙,并让她们带皇曾孙住在宽敞干燥之处。皇曾孙生病,多次几乎不能保全性命,丙吉多次吩咐保护养育皇曾孙的乳母请医用药。(丙吉)对待皇曾孙十分恩厚,用自己的财物供给他衣食。丙吉为人深沉宽厚,不炫耀自己做的好事。自从刘询做了皇帝,丙吉绝口不提以前(自己曾救助过刘询)的恩德,所以朝廷中没人能够知道他的功劳。后来皇帝亲自查问,才知道丙吉过去对自己有恩,但(丙吉)一直不说。皇帝封丙吉为博阳侯,赐食邑一千三百户。等丙吉做了丞相之后,崇尚宽怀大度,好礼让他人。对待自己的属官掾史,丙吉总是遮掩他们的过错,宣扬他们好的一面。有个替丙吉驾车的小吏爱喝酒,多次离职游荡,曾有一次跟从丙吉外出,喝醉后吐在丞相车上。西曹主吏对丙吉说想赶走这个驭吏,丙吉说:“仅因为酒醉饭饱(呕吐在丞相车上)的过失就赶走他,让这个人以后如何容身于世?”最终没有赶走他。这个驭吏是边郡人,熟知边塞报警警备等事,曾有一次外出,恰巧看见驿骑拿着赤白相间的信囊,是边郡传达紧急消息的书信来了。驭吏便跟随驿骑到公车打听消息,了解到敌人入侵了云中郡、代郡,立即赶回丞相府向丙吉报告情况,并说:“恐怕胡虏所入侵的边郡中,担任郡守的官吏有年老病弱经不起战乱的,应该预先审察。”丙吉认为他说的话很有道理,(便)召唤东曹访察边郡的长吏,详细记录他们的身世经历等情况。这件事还没做完,皇帝下诏召见丞相、御史,询问胡虏所入侵的边郡的官吏,丙吉详细地予以回答。御史大夫仓促之间不能详细告知,被皇帝责备了一番。而丙吉被皇帝看作担忧边防恪尽职守的好丞相,这是驭吏的功劳。丙吉又有一次外出,碰上清理道路的人打群架,路上躺着许多死伤者,丙吉(从旁)经过却不闻不问。丙吉往前走,碰上有人正在赶牛,牛喘着气吐着舌头。丙吉停下车子,让骑吏去问:“赶牛走了几里路了?”有人拿这件事非难丙吉,丙吉解释说:“百姓互相争斗,死伤了人,该由长安令、京兆尹去禁止追捕,年末我作为丞相考核他们政绩的高低,向皇上奏明情况予以赏罚罢了。宰相不亲自处理小事,在道路上是不该询问的。正当春季,少阳掌管天地气候,天气不应该很热,我担心被赶的那头牛走的路不远,是因为天太热才喘气吐舌的,这是时令节气失调了,恐怕会有灾害。作为三公之一的丞相要掌管调和阴阳的大事,这类事是我应该忧虑的,所以我才询问牛喘的事。”丙吉死后,谥号为定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注 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是想象苏武初次会见汉使时的情景,诗人以“魂销”二字概括,笔墨精练,真切传神。B.此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苏武所怀的敬意,在热情地赞扬苏武的民族气节同时,也暗含对统治者的不满,有为苏武鸣不平之意。C. 颈联遥承首句,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宫殿楼台依旧,而自身已衰老,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汉武帝的追思。D.第二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描绘眼前苏武庙的景物。“古祠高树”,写出了苏武庙的苍古肃穆,渲染出了浓郁的历史气氛,透露出诗人的崇敬追思之情。15.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怎样的情感?【14~15题答案】【答案】14.B15.(1)尾联运用了借代、衬托、化用(用典)的表达技巧。借代,“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用它代指去世的汉武帝。衬托,以哀景衬哀情,用“茂陵”“秋波”等哀景衬托苏武的伤感之情。化用,从《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化用出“逝川”二字,这也可说是用典。(2)这一联集中抒发了苏武归国后对汉武帝追悼怀念的悲凉之情,抒发了诗人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也寄托着诗人的爱国情怀。【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B.“也暗含对统治者的不满,有为苏武鸣不平之意”错。比如尾联“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集中抒写了苏武归国后对汉武帝的追悼,这是一种故君之思,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对此,诗人也是认同的。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评价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意思是: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逝去华年。其中,“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代指去世的汉武帝,使用借代手法。“茂陵”“秋波”都是萧条凄凉的意象,作者用这两个意象衬托苏武的伤感之情,是以哀景衬哀情。“逝川”可联想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属于用典。这两句集中抒写苏武归国后对武帝的追悼。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节归来的苏武封侯受爵了,苏武只能空自面对秋天的流水哭吊已经逝去的先皇。这种故君之思,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最后一笔,把一个带着历史局限的爱国志士的形象,更真实感人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抒发了苏武归国后对汉武帝追悼怀念的悲凉之情,抒发了诗人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也寄托着诗人的爱国情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2)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蔺相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3)在庄子的《逍遥游》中哪两句话表明了境界最高的人不追求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题答案】【答案】①.人生如梦②.一尊还酹江月③.吾所以为此者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神人无功⑥.圣人无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尊”“酹”“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很多人_______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农耕社会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所_______的基本准则。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然而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时代,()。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保护二十四节气?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_______带有地域色彩,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思想精神,是_______的农耕文化的命脉之所在,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与魂”。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耳熟能详遵守即使不绝如缕 B.耳濡目染遵守尽管不绝如缕C.耳濡目染遵循即使源远流长D.耳熟能详遵循尽管源远流长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B.二十四节气与我们有了似乎某种程度的“脱钩”C.二十四节气似乎与我们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D.我们似乎与二十四节气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从而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B.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C.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D.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17~19题答案】【答案】17.D18.A19.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语境指很多人很熟悉二十四节气歌,用“耳熟能详”合适。第二空:“遵循”,遵照。着重在“循”,指依照正确的思想、言论去做。“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常用在表述对共同制定的纪律、规章制度、规程、公约等的态度。语境为“基本准则”用“遵循”更合适。第三空:“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以进一步证实或加强主句的意思)。结合后文“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可知用“尽管”更合适。 第四空:“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不绝如缕”,比喻事情极其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这里修饰农耕文化,用“源远流长”更合适。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括号前面内容“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时代”,以及后文“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保护二十四节气”来看,“脱钩”的施动者应该是“我们”而非“二十四节气”;“似乎”一词应该修饰“有了”,而非修饰“二十四节气”。综合来看,选A更恰当。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错误。一处是“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属于介词误用,使得全句没有主语,应该去掉“通过”。一处是“壮大和培育”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可改为“培育和壮大”。只有C项修改正确。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都说运动能提升免疫力,可有些人一次大强度训练后反而感冒了。①?答案是否定的。运动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更像一把双刃剑。掌握好了,它可以帮你提高免疫力:掌握不当,则可能被伤到。“一次强度过大的运动后,很容易感冒。”②。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期间或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增加。因为大强度运动后,机体会出现“开窗期”,此时免疫功能减弱,所以各种致病因子进入宿主体内的风险增加。运动持续时间20至90分钟内为宜。③,对免疫系统和心肺系统的刺激不够,而一次运动时间过长易引起过度疲劳,不利于运动后疲劳的消除和身体机能的恢复。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年轻人可以选择大肌群力量训练,如蹲起练习、腹背肌力量训练等方式;中老年人可以选择适中强度的太极拳、广场舞、快步走等有氧运动。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①②③【20题答案】【答案】①运动一定能提高免疫力吗;②这是有科学依据的;③运动时间太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都说运动能提升免疫力,可有些人一次大强度训练后反而感冒了”可知,运动不一定能提高免疫力;该空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足见询问的是“运动一定能提升免疫力吗”。第二空,根据后文“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期间或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增加。因为大强度运动后,机体会出现‘开窗期’,此时免疫功能减弱,所以各种致病因子进入宿主体内的风险增加”可知,“一次强度过大的运动后,很容易感冒”的论断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第三空,根据后文来看,该空与“而一次运动时间过长易引起过度疲劳”形成转折,加上“刺激不够”可以推测,该空要填写的是“运动时间太短”。2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120个字。 三国新事【21题答案】【答案】一间蜡梅盛开的茅草屋半开着门,一位面戴口罩的童子摆着手说:“疫情严重,谢绝来访!”面戴口罩、“四”顾茅庐的刘备、关羽、张飞被拒之门外。寓意抗击新冠肺炎时期“不走亲不访友”,表达了科学防控,全民参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具体考查对漫画的理解,解答此类问题,应当先对图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有效信息,关注图画细节。解答图片赏析题,除了要注意画面细节,还要细心审清题目的要求,抓住题眼,确立重点。要根据题干的指令要求和题目所给的条件以及图中所示的内容去找答案,不能抛开题中的条件、图形和作者意图,只凭自己的想当然。这是一幅题为“‘四’顾茅庐”的漫画。说明漫画内容的题型注意表达方式是“说明”,要把画面的每一项内容表述清楚,尤其注意细节:“蜡梅盛开”“茅草屋半开着门”“戴口罩”,画面中的语言文字“疫情严重,谢绝来访!”等。概括寓意的题型,考生应根据漫画的特点,与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如本题,根据“四” 顾茅庐的标题、“疫情严重,谢绝来访!”的文字提示,合理联想可知被拒之门外的是刘备、关羽、张飞,再联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现实,可知漫画表达的寓意是“不走亲不访友”的科学防控。【点睛】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义。答题技巧:①概括主题的方法,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描述画面的原则,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美国诗人惠特曼说:“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习近平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中任选两则材料作为写作触发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2题答案】【答案】目标是成功人生的方向追逐阳光是向日葵的目标,所以她总是自豪的面向太阳;冲破黑暗是种子的目标,所以它最终置身于光明的怀抱;满载金黄的沉甸是麦苗的目标,所以他终在秋日里含笑……他们因为拥有目标而走向成功,他们的成功向我们展示着一个道理――目标是成功人生的方向。目标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并不受现实的束缚,并不是说因为现实不好,目标便无望了。目标是属于现在而存在于未来的,它指明现实向未来迈进的方向,有了好的目标,就等于有了好的方向就等于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大家所熟知的陈涉,那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多么豪放而远大的目标呀。正是因为有了“鸿鹄”之志,才会有后来的大泽乡起义,才会使陈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领导 农民起义的领袖。这向我们证明着,目标是迈向成功人生的方向。又如,我国的伟大周恩来,在其幼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标,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奋进,才会真正实现“中华之崛起”。是目标,让他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最终成为受人爱戴的。当然,这并不意味有了目标便有了成功。毕竟目标只是一个方向,一个动力。空有目标而不赴诸行动,那目标便毫无价值。许多人不正是如此吗?他们大谈自己的目标如何如何,却从不站在现实的角度向目标迈进,他们的目标是虚幻的,是空想,因为他们从不用奋斗与拼搏去实现目标。最终的结果,也无非是枉自空闲到白发,增添几几声叹息罢了。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一方面,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要不停地为目标而努力奋斗。孰不知,目标是迈向成功的方向,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奋斗则是迈向成功的保障,是迈向成功的第二步、第三步……只有拥有奋斗、拼搏作为保障的目标,才是真正象征着成功人生的目标。没有了目标,人生会如没有帆的船在生活的海洋中漂荡,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正如向日葵、种子、麦苗一样,他们因为有了目标,才会有迈向成功的方向和动力,才会有获得成功的希望。【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一是惠特曼的,“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在所处领域内不断追求,穷尽自己的一切可能。侧重于眼界与胸怀。“做一个世界的水手”,“世界”强调一个人广阔的眼界与博大的胸怀,要能够突破本位的局限,从更高处放眼世界。具有了广阔的眼界与博大的胸怀,才可能奔赴世界各地不同的码头,才有可能发现世界精彩,取得事业的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材料二,塞涅卡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格言是通过比喻表意。“风”之于“码头”,即如资源之于目标。直白地说,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切资源都不能有助于他的发展。侧重于目标。不管是近期还是远期,人生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很难在人生的航程中顺利前行。第三则材料,是习近平的,“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侧重于青年人要志存高远,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题干要求“从中任选两则材料作为写作触发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能够针对这三则材料中的任何两则,写出了由此而产生联 想、思考和看法,都是符合写作内容的。参考立意:如果选取材料一、二分析立意,第二则格言是从利用资源的角度在谈确立目标的重要性。这样,两则格言虽然在“要立志”的大方向上相同,但一者志于多,一者志于一,立意正相反。写作时,可将两种观点作辩证的分析,察其殊途,明其同归,也可以执其一端,一破一立,以破为立。也可以认为,第二则格言是从实践层面在谈如何实现目标。如生活中需要目标;做一个有胸襟的人等。如果选取材料一、三分析立意,眼光与坚持;相信自己,坚持不懈等。如果选取材料二、三分析立意,做一个持之以恒的追梦人;理想与坚持等。结构示例:可以结合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引出论点“目标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然后分别分析论述目标的重要性,如有了目标才能为自己定位好;有了目标,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目标可能会变成现实;有了目标,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勇气等。最后,可以提出自己的期望或做法。如我们需要确定目标,坚持不懈,不断奋斗,成就完美的人生。【素材】充分利用时间去学习,知识改变命运,每天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淘汰自己,学会在什么样的角度说不一样的话,要做到实践,思考,在实践,在思考。成功,一个美妙而漫长的旅途,这个旅途,我们的行囊中,必然需要许多许多的东西,但是,除了这些行囊中的东西外,还有一样更重要的,那就是目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4-14 02:06:02
页数:25
价格:¥2
大小:721.9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