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近来,有商家推出盲盒套餐,引发舆论关注。盲盒套餐,是盲盒营销的产物。盲盒营销是否得当,尚可探讨。但,不是万物皆可“盲盒+”。作为餐饮企业,特别是快餐经营,理应知道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性,也更懂得限时做、限时卖与限时消费的重要性。如此制造营销噱头,刺激消费冲动,引致严重浪费,有悖于社会公德,也违背了知名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盲盒一旦侵入餐饮领域,很容易人为制造“舌尖上的浪费”,只会是一场错误失败的、哗众取宠的营销。营销不是炒作,更不能有悖法律。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盲盒+”餐食,属于眼中没有法律的营销策划,是大胆且赤裸的冒险。曾经,“盲盒+”宠物,无视动物的生命权,盲盒变“亡盒”;“盲盒+”美妆,新颖形式背后不乏临期产品,盲盒变“装盒”。如今,“盲盒+”餐食跟风带来的浪费,又让盲盒变“食盒”,很多人买盒弃食。在盲盒模式下,稀缺与沉迷、抢购与囤积、炒作与哄抬等现象紧密绑定,企图牟利的商家往往大量生产,深陷其中的消费者往往大量采购,不管盒子里装的是食品、玩偶、文具还是其他东西,需求有限,而造成大量本不必要的废弃,对于资源皆为浪费,久而久之必定触目惊心。可以说,盲盒之乱,指向了一个问题:此类营销制造稀缺、恶意引流、遮蔽理性,导致盲目消费,除了满足商家牟利目的,只能带来营销环境的混乱和消费秩序的紊乱。盲盒属性的产品及现象越是火热,越应该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保持理性,也越应该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引导、强化治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盲盒风”带来的“浮夸风”“浪费风”“盲目风”,必须要刹一刹了。(北岸《浪费食品,岂能漠视》,有删改)材料二: 打开盲盒,究竟是新鲜感的追求,还是赌徒式的冲动?不可否认,盲盒营销的最大卖点,就是一种“不确定的快感”。拆开盲盒一瞬间的喜怒哀乐,成了超越商品本身的一种乐趣。从国外的福袋、扭蛋机,到国内早期的集卡,再到今天的“万物皆可盲盒”,盲盒式饥饿营销通过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收集欲,制造各种惊喜感,日益成为兼具经济效应、文化效应、心理效应的一种独特行为。有网友坦言:“购买盲盒的过程和买彩票有着相似的心理体验”。生活中,盲盒的营销也出现了“赌博”的影子。为了博取“更大的赌注”,“12岁女孩三天花上万买盲盒”“北京夫妇买盲盒4个月花掉20万”“60岁老人一年花掉70万购买盲盒”……不管是为了集齐全套还是抽到大奖,不少人赌的就是一个概率。但是,商家操纵的正是这些随心所欲的数字,撩拨的正是沉迷上瘾的心思。“盲盒”最大的魅力是不确定性,最大的问题也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能成为商家炒作投机心理、引发非理性消费的陷阱。盲盒也不能沦为圈钱的工具、劣质的载体。此外,尽管同普通商品“所买即所得”相比,盲盒具有极强的信息不对称性,但盲盒营销绝不能变成一门盲目的生意。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商家借盲盒形式清理库存,用劣质、过期、“三无”产品欺骗消费者,设置不退不换等“霸王条款”;有人开发所谓盲盒软件或者小程序,以“网络博彩”的方式在法律边缘打擦边球;更有甚者,从活体宠物盲盒成“亡盒”,到脱单盲盒涉嫌诈骗等,盲盒营销的一些新变种、新形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底线,让人不胜唏嘘。商品可以盲盒,底线不能突破。既让“盲盒+”的跨界营销充满生机,又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才是打开盲盒的正确方式。(林岳海《突破底线,岂能妄为》,有删改)材料三:盲盒营销不能盲目炒作,盲盒经济不能沦为“盲目经济”。盲盒消费浪潮之下,存在涉嫌虚假宣传、到手商品与宣传不符、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有地方消保委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10件不同品牌的玩具盲盒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8件有安全隐患,存在造成儿童呼吸道堵塞进而导致窒息的风险。打着“拆开有惊喜”的幌子,实际却可能收获无法预见的惊恐。不得不提的是,盲盒对未成年人的“诱惑”更深。不可预见性让人感觉新鲜刺激,想要满足好奇心;为了拿到隐藏款、集齐全系列,非理性重复购买;迎合“流行趋势”跟风购买,不由得深陷其中;商家故意降低产品抽中概率,不断刺激过度消费……盲盒营销击中了猎奇 心态、攀比心理等人之“软肋”。盲盒营销的商品,很多时候不是“真需要”,只是“超想要”。连一些成年人都无法基于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作出理智消费选择,更何况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懵懂无知,根本无法抵挡盲盒之诱惑。清理盲盒消费乱象,法治手段不可或缺。近日,上海发布《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明确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要求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征得监护人同意。盲盒不是监管盲区,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从设立到逐渐完善,必将为进一步跟进执法、加强整治,提供重要依据。以严格监管为加持,盲盒营销才能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规范盲盒经营,上海已先行先试,亟待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盲盒经济的合理化发展,出台相关的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和相关法律规范,通过规范化、可持续的规则设定,既打击盲盒经营活动中的乱象,也确保盲盒产业长期发展。(华宁《已入歧途,岂能不管》,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餐饮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果推行盲盒营销,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样的行为就有悖于社会公德。B.餐饮企业一旦以炒作的形式进行营销,就会诱导、误导消费者,这也违反了反食品浪费法中的相关明确规定。C.在盲盒模式下,有些消费者盲目消费,从而造成大量本不必要的废弃,久而久之,产生的浪费必定触目惊心。D.盲盒之乱产生的原因除了营销环境的混乱和消费秩序的紊乱外,还有社会的“浮夸风”“浪费风”“盲目风”。2.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盲盒营销利用“不确定的快感”,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收集欲,逐渐成为兼具经济效应、文化效应、心理效应的一种独特行为。B.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消费者,一旦沉溺于盲盒消费,在购买盲盒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了赌博的心理,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C.不确定性是“盲盒”最大的魅力,也是其最大的问题,有些商家利用这种不确定性,炒作投机心理、诱导人们非理性消费。D.盲盒具有信息不对称性,有商家借盲盒形式清理库存并且欺骗消费者,因此,当前的盲盒 营销已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底线。3.下列行为不属于材料三所说的“只是‘超想要’”的一项是()A.某购物节,商家纷纷亮出优惠政策,小李趁机将全年的生活用品购齐。B.小王在某购物平台看到某品牌最新款的运动鞋,想把现在的鞋子换掉。C.小张在某购物平台下单购买了一款灯泡一样塞嘴里拿不出来的灯泡糖。D.看到同伴的游戏装备后,小周找借口从妈妈那里要了钱也购买了一套。4.三则材料都是针对盲盒营销的乱象阐述观点,请简要分析各自论述的侧重点。【答案】1.C2.D3.A4.材料一侧重于盲盒套餐带来资源浪费,营销环境的混乱和消费秩序的紊乱,以及带来“浮夸风”“浪费风”“盲目风”,甚至这一营销策划有悖于法律。材料二侧重于盲盒的不确定性的魅力,成为有些商家炒作投机心理、引发非理性消费的陷阱,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材料三侧重于清理盲盒消费乱象,法治手段不可或缺,制定规则,既打击了盲盒经营中的乱象,也确保了盲盒产业的长期发展。【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费”错误。由原文“盲盒一旦侵入餐饮领域,很容易人为制造‘舌尖上的浪费’”可知,如果推行盲盒营销,很容易造成巨大浪费,但并不是必然会造成巨大浪费。B.“这也违反了反食品浪费法中的相关明确规定”错误。由原文“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可知,违反食品浪费法的是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D.“盲盒之乱产生原因”错误。由原文“只能带来营销环境的混乱和消费秩序的紊乱”“‘盲盒风’带来的‘浮夸风’‘浪费风’‘盲目风’,必须要刹一刹了”可知,营销环境的混乱和消费秩序的紊乱,社会的“浮夸风”“浪费风”“盲目风”是盲盒之乱带来的结果。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当前的盲盒营销已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底线”错误。由原文“盲盒营销的一些新变种、新形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底线,让人不胜唏嘘”可知,并不是当前所有的盲盒营销都已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底线。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由原文“盲盒营销的商品,很多时候不是‘真需要’,只是‘超想要’。连一些成年人都无法基于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作出理智消费选择,更何况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懵懂无知,根本无法抵挡盲盒之诱惑”可知,所谓的“超想要”是那些不是真正需要的商品,甚至不是基于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的理智消费。A.“生活用品”是生活所需的产品,并且是在有优惠政策的时候趁机够买的,所以是“真需要”,而不是“超想要”。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材料一,首先说到有商家推出盲盒套餐,引发舆论关注,然后说到快餐经营的特殊性,从而说到盲盒套餐很容易人为制造“舌尖上的浪费”。又说到反食品浪费法的明确规定,“盲盒+”餐食,属于眼中没有法律的营销策划,有悖于法律。盲盒套餐不仅造成触目惊心的资源了浪费,而且带来营销环境的混乱和消费秩序的紊乱。并且盲盒属性的产品的火热,使得消费者可能盲目消费,带来“浮夸风”“浪费风”“盲目风”。所以材料一侧重于盲盒套餐带来的危害。材料二,盲盒营销最大的卖点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快感”,盲盒式饥饿营销日益成为兼具经济效应、文化效应、心理效应的一种独特行为。并且这种不确定性,也成为商家炒作投机心理、引发非理性消费的陷阱。并且举例来说一些商家的盲盒营销的新变种、新形势突破了道德和法律底线,让人不胜唏嘘。所以材料二侧重来说一些商家的盲盒营销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材料三前半部分说到盲盒经济盲目炒作,盲盒经济沦为了“盲目经济”。第五段说到用法治手段情理盲盒消费乱象,第六段说到上海已先试行规范盲盒经营,并且亟需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盲盒经济的合理化发展,出台相关的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和相关法律规范,打击盲盒经营活动中的乱象,也确保盲盒产业长期发展。所以材料三侧重于用法治手段清理盲盒消费乱象, 确保了盲盒产业的长期发展。(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荷花淀(节选)孙犁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到了马庄,他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的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那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里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愉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你看说走就走了。”“可慌①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拴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脱了缰了!”“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映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快摇!”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大船追得很紧。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象离开了水波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象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②高高的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注]①方言,兴奋。②指荷花的花苞,像箭头一样顶在花梗上。文本二:写小说应该是因人设事(情节),反过来,又可以见景生情(新的情节),这样循环往复,就成布局、就成结构。《红楼梦》写了一些大排场,比如秦可卿之死,这是为了表现王熙凤的才干而设;写了元春归省,则借此机会表现很多人物的身分、地位、性格。这些大排场,我们也可以叫它中心事件。《红楼梦》里这些大事件都不孤立,前因后果都很清楚,而且潜伏很长,波及很远。比如元春归省,这不只是繁华场面,它牵动着全书的布局。最明显的是归省修造了大观园,使姐妹们都住进去,作为故事的中心场地。它又包括着许多小情节,比如:归省买来了小戏子,这就是芳官等人的出处,归省要用尼姑,这就是妙玉的出处。而这些人在书中,并非十分次要的人物。在这里,大的情节又起纲的作用,它牵动着很多小的情节。 曹雪芹在处理大情节时,总是像观览大江大河一样,先找它的发源,细察它的汇流,看好它的来龙去脉。比如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受笞挞”,先是用“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拨”这样一个小动作,极其生动地写宝玉和金钏之调情。然后,出乎意外的王夫人一巴掌,已经使事件严重,但作者暂把这个危机放下,接着写“划蔷”,写“撕扇子”,写“麒麟”,写“诉肺腑”,这就是写贾宝玉自己仍在随波逐流地浮在爱情的无边孽海之上;而林、薛、史、花等人,却以他为中原之鹿,正在进行殊死的情场大角逐。直到宝玉迷离恍惚、六神无主,才写“老爷叫他”,接着又是忠顺王府来要人,又是贾环告状,这才是“不肖种种”,步步紧逼、气上加气,使得“大受笞挞”有声有色。打过了,接着又是贾母训子,林黛玉抹眼泪,这样情节相连,还容易揣想。而因此引起宝黛交讽,甚至薛蟠耍无赖,玉钏调羹这一系列的小情节,都写得这样合情合理、自然生动。他写一个中心事件,总是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一大石,不只附近的水面动荡,摇动荷花,惊动游鱼,也使过往的小艇颠簸,潜藏的水鸟惊起,浪环相逐,一直波及四岸;投石的地方已经平息,而它的四周仍动荡拍击不已。这就叫做精心结构。(摘自孙犁《如何写长篇小说》)5.下列对文本一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的节选部分写白洋淀的“这些青年妇女们”在探望丈夫的归途中遇到敌人,这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阶段。B.亲戚说“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女人们也谈到“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展示了战士们的精神风貌。C.丈夫参军才“过了两天”,女人们就商量着去找他们,虽然理由各不相同,但是她们的心思却是很一致的。D.归途中突然望到日本人后,女人们立刻感到了巨大的危险,同时,也对此次探望丈夫的行为感到十分后悔。6.下列对文本一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无云”,“水里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些景物描写清新自如,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反衬出人物的内心情感。B.“打跳的梭鱼”是船的飞快;“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是人物动作的飞快、熟练。这些比喻既切合当时的情景,也切合妇女的身份。C.“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用这样的拟声词写划船声音,十分生动,同时 也表现出这些青年妇女的沉着、勇敢、能干。D.“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秀丽的风景。7.依据文本一,分析“这些青年妇女”的人物形象。8.虽然是短篇小说,但《荷花淀》仍体现孙犁“精心结构”的创作思想,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精心结构”的设计及其表现效果。【答案】5.D6.A7.(1)依恋丈夫。丈夫参军,离开两天,她们前往马庄探望。(2)深明大义,理解支持。对于丈夫离小家为大家的行为是理解支持的,绝不拖后腿。(3)勇敢不屈。归途遇到鬼子,她们把船摇进荷花淀,并且想到被鬼子要宁死不屈。8.(1)因人设事。文本一为这些青年妇女设置归途遇到敌人这一情节,展现了青年妇女勇敢不屈;(2)情节相连,合情合理。平静的水面暗示下文的大战;因为妇女们把船摇进荷花淀,无意之中将敌人带进包围圈,自然引出下文伏击敌人的情节。【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也对此次探望丈夫的行为感到十分后悔”错误,由“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可知,文中只是说“也许……也许……”,而且之后说“但是立刻就想……”,这说明之前所假设的心理只是遇到鬼子时的瞬间想法。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A.“反衬”错误,从文中可知,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万里无云”“水里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随之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又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所以不久又欢笑起来,这是以景写人,情景相生。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题干考查的是群体形象,考生需要结合这个群体的表现进行概括。如“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丈夫参军,女人们对丈夫“藕断丝连”,找各种借口去探望丈夫,可以看出对丈夫的依恋。如“我不拖尾巴”可知,女人们对丈夫参军行为是理解支持的,体现了这些青年妇女的深明大义。如“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归途遇到鬼子,她们“咬紧牙”,虽然内心有点慌,但动作并没有慌,并且想到要摇到荷花淀里,同时还想到被鬼子追上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现出这些青年妇女的勇敢不屈。【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情节,分析情节结构特点的能力。由题干可知,首先到文本二中找到有关“精心结构”的内容,然后结合文本一的情节分析表现效果。如文本二说“写小说应该是因人设事(情节)”,文本一所写的人是“青年妇女”,作者为这帮探夫归来的妇女设置了遇到鬼子这一情节,在这一情节中通过对青年妇女的言谈举止的描写,刻画了青年妇女的勇敢不屈,如她们想到被鬼子追上要跳水而死,如面对鬼子一步步逼近,她们虽紧张却不慌乱,想到把船摇进荷花淀。如文本二说“曹雪芹在处理大情节时,总是像观览大江大河一样,先找它的发源,细察它的汇流,看好它的来龙去脉”“情节相连,还容易揣想……写得这样合情合理、自然生动”,这是说情节之间的联系,如文本一中,女子归来时“水里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种不寻常的平静暗示了下文的大战,女子们无意之中把敌人引进了包围圈,自然引出下文的伏击战,情节之间衔接贯通,合情合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李)广子三人,曰当户、椒、敢,为郎。当户有遗腹子名陵。 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至,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列传》,有删改)文本二: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入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初,上遣贰师大军出,令陵为助兵,及陵与单于相值,而贰师功少。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节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B.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C.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D.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 酒泉张掖/以屯卫胡/10.下列每组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一项是()A.选为建章监稍迁至栘中厩监B.今举事一不幸举世混浊C.身虽陷败齐国虽褊小D.令陵为助兵汝为人臣子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依汉朝制度,凡职位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子弟一人做郎官。B.天汉,汉武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中国古代纪年法共有年号和干支两种。C.太史令,官名,掌管天文历算、编纂史书等事务。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做太史令,故《史记》中自称太史公。D.北首,头朝北。古礼,人死入葬,尸体头朝北,故北首为死人之象。文中有抱着必死决心的意思。12.下列对相关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述制度沿革,列十表通史事脉络。B.《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体例大致沿袭《史记》。记录了东汉一代的主要史事,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C.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书传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所著的史书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深远影响。D.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也是史学家。他继承父业,续修《汉书》。《汉书》由班固著写,而部分内容为班固父班彪、妹班昭及马续写成。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陵是名将李广之孙,勇猛善射、爱惜士卒,又因身世受到武帝的重视。然而李陵降胡之后,李家不仅被夷灭,名声也从此被毁。B.贰师将军率大军出击匈奴时,令李陵率领军队深入匈奴腹地。李陵率军转战千里,陷入匈奴重围,终因敌不寡众,最终兵败降胡。C.李陵兵败降胡后,朝中的大臣纷纷将过错都推到了李陵身上,这时,司马迁主动站了出来, 义正辞严地在武帝面前为李陵作辩护。D.后来,武帝对当时没有及时救援李陵感到后悔,就派使者慰劳赏赐李陵军中逃回的士兵,之后又派公孙敖率军深入匈奴迎接李陵。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2)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答案】9C10.B11.B12.B13.C14.(1)单于得到李陵之后,因平素就听说过李陵家的名声,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2)捕到的俘虏说,李陵教单于用兵以防备汉军,因此臣无所获。【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陵曾深入匈奴境内两千多里,穿过居延海,观察地形,没有遇见敌人就回来了。后被封为骑都尉,统率丹阳的楚兵五千人,在酒泉、张掖教练射箭,屯驻在那里防备匈奴。“匈奴二千余里”作“深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过”“拜”两个动词各引领一句话,前面都断开,排除D。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监:监督官。句意:被选任为建章营的监督官。/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监督官。B.举:发动;全,整个。句意:现在起兵一旦不成功。/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C.虽:虽然。句意:他虽然陷入敌阵而战败。/齐国虽然狭小。D.为:做。句意:让李陵做协助之兵。/你做人家的臣下。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中国古代纪年法共有年号和干支两种”错误,中国古代纪年法共有四种,除年号、干支纪 年外,还有王公年次纪年和年号干支兼用法。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记录了东汉一代的主要史事,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错误,《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记录的是西汉的历史。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司马迁主动站了出来”错误,原文为“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是汉武帝询问司马迁,不是司马迁主动站出来。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既”,已经,……以后;“素”,平素;“妻”,以女嫁人;“贵”,使动,使……显贵。(2)“生口”,俘虏;“备”,防备;“得”,收获。参考译文:文本一:李广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当户、李椒、李敢,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当户有个遗腹子名叫李陵。李陵到壮年以后,被选任为建章营的监督官,监管所有骑兵。他善于射箭,爱护士兵。天子认为李家世代为将,因而让李陵率领八百骑兵。李陵曾深入匈奴境内两千多里,穿过居延海,观察地形,没有遇见敌人就回来了。后被封为骑都尉,统率丹阳的楚兵五千人,在酒泉、张掖教练射箭,屯驻在那里防备匈奴。几年后,天汉二年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在祁连山进攻匈奴右贤王,武帝派李陵率领他的步兵射手五千人,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约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法分散敌人的兵力,不让他们专门去对付贰师将军。李陵已到预定期限就要回兵,而单于用八万大军包围截击李陵的军队。李陵军队只有五千人,箭射光了,士兵死了大半,但他们杀伤匈奴也有 一万多人。李陵军边退边战,接连战斗了八天,往回走到离居延海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拦堵住狭窄的山谷,截断了他们的归路。李陵军队缺乏粮食,救兵也不到,敌人加紧进攻,并劝诱李陵投降。李陵说:“我没脸面去回报皇帝了!”于是就投降了匈奴。单于得到李陵之后,因平素就听说过李陵家的名声,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汉朝知道后,就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儿全家。从此以后,李家名声败落,陇西一带的曾为李氏门下宾客的人都以此为耻辱。文本二:群臣都归罪于李陵,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极力为李陵辩护说:“李陵孝顺父母,对待将士注重信义,常常能奋不顾身以赴国家急难。正是他平时积累的美德,有国士的风度。现在起兵一旦不成功,那些只知保全自己性命与妻子儿女的臣子随便捏造诬陷他,实在令人痛心。况且李陵带领不满五千人的步卒,深入匈奴腹地,抵挡数万的敌军,打得匈奴救死扶伤都忙不过来,调动全国所有能举箭引弓的人一起围攻他,李陵转战搏斗了上千里,弓箭用尽道路受阻,战士们拉着空弓,冒着刀锋,依然向北与敌人死战,能够得到部下这样拼死效力,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兵败被俘,然而他对敌人的打击也足以名扬于天下。李陵没有自杀,是想寻求机会报效国家。”当初,皇上派贰师将军出征,让李陵做协助之兵,到李陵与单于遭遇,贰师战功很少。皇上便以司马迁诬蔑、诋毁贰师,为李陵游说开脱罪名,判处他腐刑。过了很久,汉武帝才对原先让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表示后悔,于是派使臣去慰劳赏赐逃回来的李陵余部。李陵在匈奴一年多,皇上派遣公孙敖率军深入匈奴迎接李陵。公孙敖军无功而回,说:“捕到的俘虏说,李陵教单于用兵以防备汉军,因此臣无所获。”皇上听到报告,于是将李陵家灭族,母、弟、妻、子皆被杀。(二)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岳阳楼刘长卿①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②。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③夜歌。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注]①刘长卿,生卒年不详。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 县尉,唐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唐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②cuóé,山势高峻的样子。③nǐ,安定,停止。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云容山影”交相辉映的景色,动静结合,有形有色。B.颔联“疑夜歌”承接首联“日已蹉”,写出了“客”夜深人静而心不能宁。C.颈联以扑面的夜风、渺茫的湖面、皎洁的月光营造了一幅清冷寂寥的画面。D.尾联“一艇”“片帆”“白波”照应开头“行尽清溪”,寄托诗人的情感。16.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诗词应“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即人们所说的“诗贵含蓄忌直白”。请结合这首诗具体分析。【答案】15.A16.①颔联“疑夜歌”承接首联“日已蹉”,写出了“客”夜深人静而心不能守,借“归客”之怨衬己之怨愁,思乡之情见于言外,达到了委婉的效果。②尾联情景交融,借助“一艇”“片帆”“白波”寄托诗人归隐之愿,语言含蓄。【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动静结合”错误,首联第一句写行尽清溪,天色已晚;第二句从视觉角度描写白云、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愈发显得山势高峻,描写有形有色。两句都属于“静景”,并无“动景”。故选A。【16题详解】本体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两句写自溪入湖一路所见之境,青山、绿水、白云,一路好景,但奈何“日已蹉”,几近黄昏,归思之情即将入梦。颔联两句写楼前夜泊,楼下闻歌声,然而旅人思乡之心怀又有谁能了解呢?“疑夜歌”承接首联“日已蹉”,借“归客”来突出自己,思乡之情见于言外,达到了委婉的效果。颈联两句先写“楼前归客”“楼上独坐”,再叙风势之急,月明旷于平湖。扑面的夜风、渺茫的湖面、皎洁的月光营造了一幅清冷寂寥的画面。尾联情景交融,作者淡于宦海沉浮,终期一艇徜徉、载樵长往、使帆凌波以遂归隐之愿。语言整体含蓄蕴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剖析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2)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游子和思妇通过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和李白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楚国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4)贾谊《过秦论》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百姓热烈响应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边塞黄昏时风景的描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失败。【答案】①.君子喻于义②.小人喻于利③.此时相望不相闻④.愿逐月华流照君⑤.邪曲之害公也⑥.方正之不容也⑦.天下云集响应⑧.赢粮而景从⑨.大漠穷秋塞草腓⑩.孤城落日斗兵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邪”“赢”“景”“腓”。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行医,是爱的艺术。对于儿科来说,尤其如此。相比于其他医疗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里让人揪心泪目的场景很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片段也不少。(▲)令家长▲的罕见疾病,令医生▲的危险病情,让屏幕前的观众也跟着▲。看见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所以更加敬畏生命;认识医学的边界、生命的禁区,也就更懂得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会▲的医者仁心。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忧心忡忡赴汤蹈火B.无所适从束手无策忧心忡忡全力以赴C.束手无策无所适从牵肠挂肚全力以赴 D.无所适从束手无策牵肠挂肚赴汤蹈火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萌趣天然的孩子们,会冲淡医疗节目悲伤、沉重的氛围;不过,童真、稚嫩的儿童患者,却让那些生命的沉重、抉择的艰难愈加凸显。B.孩子们天然的萌趣,会冲淡医疗节目悲伤、沉重的氛围;不过,儿童患者的童真、稚嫩,却让那些生命的沉重、抉择的艰难愈加凸显。C.儿童患者的童真、稚嫩,会让那些生命的沉重、抉择的艰难愈加凸显;不过,孩子们天然的萌趣,却冲淡了医疗节目悲伤、沉重的氛围。D.童真、稚嫩的儿童患者,会让那些生命的沉重、抉择的艰难愈加凸显;不过,萌趣天然的孩子们,却冲淡了医疗节目悲伤、沉重的氛围。【答案】18.B19.B【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才好;不知道按哪个办法做才对。束手无策:手被绑住,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第一空强调疾病罕见,让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做,不知道选择什么办法,故选“无所适从”。第二空,强调这些疾病很危险,医生也没有解决的办法,故选“束手无策”。第三空,牵肠挂肚: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忧心忡忡:形容心事很重,十分忧愁。语境形容屏幕前的观众为上述问题而担忧,故选“忧心忡忡”。第四空,赴汤蹈火:为某事付出全部勇气,不留余力地前进,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用上去。语境强调医生面对疾病用尽全部力量,故选“全力以赴”。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之语句复位的能力。“冲淡医疗节目悲伤、沉重的氛围”的应该是孩子们的“萌趣”等,而不是“孩子们”,据此排除A;“会让那些生命的沉重、抉择的艰难愈加凸显”与下句“令家长无所适从的罕见疾病,令医生束手无策的危险病情”衔接更加紧密,因此前句应放在后面,据此排除CD。故选B。 2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B.这个家族原本已走向没落,但新任族长排除万难,带领族人不懈努力,几十年间财富厝火积薪般累积,如今已富甲一方。C.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D.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休戚相关”是表示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而这里所讲的发展学生智力,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二者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形容关系密切,并无“利害”,应改为“息息相关”。B.“厝火积薪”是指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句中形容财富经过长时间积累,并没有危险的意思,属于望文生义。C.“不足为训”,意思是指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针对小错误来说,不符合语境,属望文生义,应改为“不值一提”。D.“筚路蓝缕”,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与语境“几代考古人”“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相符合,使用正确。故选D。21.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风里带来些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B.困难,让中国人的方向更明确,脚步更坚定,意志更坚强。C.利用媒体技术展现西藏的魅力,这不是在宣传藏族文化吗?D.你们杀死一个李公仆,但是,会有千百万个李公仆站起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B.“方向更明确,脚步更坚定,意志更坚强”运用排比的修辞。C.“这不是在宣传藏族文化吗”运用反问的修辞。D.“千百万个李公仆”运用借代的修辞,代指无数像李公朴一样敢于仗义执言,视死如归的革命者。故选A。22.下列各项中,引号的作用与另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张老师改作文,确实有“点石成金”的功夫。B.别有用心的人们强令他去瓜园“立功赎罪”,永远不准他再进麦地。C.我看,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儿好。D.在某些喜欢息事宁人的人看来,他们也许还算是“好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点石成金”中的引号是突出强调。B项,“立功赎罪”中引号表示讽刺和否定。C项,“聪明人”中引号表示讽刺和否定。D项,“好人”中的引号表示讽刺和否定。故选A。2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推动着“冬奥红利”惠及到千家万户的生活。B.AG600飞机的“水陆两栖、一机多型”多功能用途,可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应急救援中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C.推行“数字货币”能节约印制纸钞的成本,减少与洗钱有关的案件数量,有利于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为经济的高效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D.因为教育惩戒有了内容的限定性、操作的规范性、程序的合法性,所以,更利于教师拿好“戒尺”,让管与教、严与慈更好地融为一体。【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赘余,“惠及到”,“及”与“到”重复,删掉“到”。B.主语残缺导致主宾搭配不当,“多功能用途”不能与“重大航空装备”搭配,在最后一句前添加主语“AG600飞机”,或把“飞机的”改为“飞机具有”。D.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分句共用一个主语——“教育惩戒”,“因为”放在主语后面的位置,改为“教育惩戒因为”。故选C。四、作文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极简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自身的再认识,对自由的再定义。极简生活不是要你一无所有,而是要你穿越物质的海洋,对自己的欲望进行合理的管理。极简生活从舍弃开始,终点却是更有意义的人生。在如今这个物质泛滥的时代,极简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人们对简与奢的思考。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素履以往,行至天光老庄曾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思是:像白布那样呈现,像原木那样的朴素。真可谓觅得人生真意,见素抱朴,虚室生白。我想,这就是极简生活的最佳注解吧。我们总是在迫不及待地做加法,唯恐不及地加入内卷的行列。但回过头,真正握在手里的却如流沙,钱锺书先生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鞭辟入里。把执着做成纯粹需要勇气,面对“随意”或者“傻”的质疑更需要坚定。摒除杂念,心向一处,自然能素履以往,行至天光。袁隆平爷爷曾经说过“人要做一颗好种子”,他就是一颗素朴纯粹好种子,马坡岭的农田映照了奋斗的模样,作为国家楷模,他竟然连一块贵一点的手表也舍不得买,正是那样的低调和极简,才沉甸甸了这份踏实的淡泊和实干。素履以往是极简生活的代名词,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淡静。当你走进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在你眼前,有人能径直选择,有些人却因为走得远遗忘了初心。生活本应简单一些。明确自己的需求,选择必需品放入人生的行囊中,非需品 太重,只会成为人生路上的加重器,使得你前行的步伐愈加沉重,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红楼梦》中黛玉曾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是追求更纯粹的人生,所以她真实得如美玉剔透。素履以往是淡泊名利的外在表现,似“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般从容。回顾中国“当惊世界殊”的历史发展长卷,有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孙家栋,有实现潜艇之梦的黄旭华,还有完成两弹一星伟大工程的钱学森,正是这一批批优秀科学家,为国奉献,中国才能有世界领先,匹敌强国的卓越成就,但他们无不低调,干的是惊天动地事,却选择做隐姓埋名人。这称得上是一种大智慧。世界的染缸不会沾染澄澈的灵魂和无畏的坚定。素履以往还是实干精神的深刻演绎,像“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般执着。一只工艺精美的杯子和一只外表朴素的杯子,人们总是收藏前者却善用后者,因为精美的杯子杯底薄,要承受花纹的雕刻,却不耐热。而质朴的杯子恰能承载更多的内容。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扎根黑土地,带领团队艰难探索40年,在艰苦的环境中筑起“长城”,时代呼吁“实心人”,整饬外表固然能吸引一时眼球,但唯有倒空自己,先做无我之事,放能成大我之才。时代流转,流量时代,我们太容易被浮躁的声音困住,忘了倾听自己的心跳。其实乱花渐入迷人眼不过是各花入各眼,《小王子》中说“这世上的玫瑰很多,只因你的付出让你的玫瑰在你的心中变得独一无二”,我们行走着,就是要澄澈内心,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朵“玫瑰”呀!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极简,使心灵得到解放,极简,让人更接近于精神的彼岸,寻意生活,快意人生。朝暮与岁月并往,愿我们一同行至天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对“极简生活”做了非常深刻的阐释,这里的“极简”,并非仅仅是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心灵欲望的极简,不追求过分的浮华与欲望;这里的“极简”更是能摒弃一切虚幻的迷雾,认清自己的方向。因此,写作时,不能仅仅针对物质上的“极简生活”进行讨论,更应该从思想精神角度进行全面而深刻地阐述。在讨论物质极简“不迷恋、不堆积”之外,更应该逐层深入,从工作极简“不拖延、不抱怨”;生活极简“不花哨、不浪费”;欲望极简“不盲从、不跟风”;感情极简“不攀附、不将就”等角度,阐述自己对“极简生活”的理解。 立意:1.极简物质,丰富精神。2.极简生活,是为了更专一地追求所想。3.在欲望上极简,抛弃一切浮华。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4-14 01:24:01 页数:23
价格:¥2 大小:47.6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