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江西省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西省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分宜中学玉山一中临川一中2023届江西省南城一中康中学高安中学高二联合考试彭泽一中泰和中学樟树中学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有利于携带氧气B.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的嵴为酶提供了大量附着位点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有利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平均分配D.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答案】D【解析】【分析】1.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2.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3.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留出更大的空间给血红蛋白,利于携带氧气,A正确;B.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的嵴增大了内膜的面积,可以为相关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B正确;C.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有利于细胞分裂时着丝点(着丝粒)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平均移向两极,有利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平均分配,C正确;D.卵细胞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较小,物质交换效率较低,D错误。故选D。2.新冠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单链RNA病毒,其表面有囊膜和蛋白质,其中刺突蛋白可被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识别,然后囊膜和细胞膜融合,整个病毒进入肺泡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中腺嘌呤与脱氧核糖相连接B.ACE2受体识别刺突蛋白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毒株有差别的根本原因是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不同D.病毒的刺突蛋白的合成需要肺泡细胞提供能量和原料【答案】D【解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只能寄生在特定的活细胞内。【详解】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五碳糖是核糖,A错误;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ACE2受体识别棘突蛋白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C、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差别的根本原因是核酸的不同,C错误;D、病毒增殖过程中,合成病毒棘突蛋白所需原料、能量及合成场所都是由宿主细胞(肺泡细胞)提供的,D正确。故选D。3.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都能生存,下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条件X和条件Y下产生的物质a是二氧化碳,且都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B.试剂甲是重铬酸钾溶液,现象Z为橙色变为灰绿色C.等量的葡萄糖在条件Y下产生的能量多于在条件X下产生的能量D.与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反应生成物质b【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X表示无氧条件,Y表示有氧条件,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水,试剂甲表示酸性重铬酸钾,现象Z表示灰绿色。【详解】A、物质a是二氧化碳,图中条件X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 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条件Y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A错误;B、试剂甲表示酸性重铬酸钾,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B正确;C、条件X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而条件Y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所以等量的葡萄糖在条件Y下产生的能量多于在条件X下产生的能量,C正确;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O2与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反应生成物质b水,D正确。故选A。4.Na+-K+泵是位于动物细胞膜上ATP驱动的转运蛋白,每消耗一个ATP分子能将3个Na+泵出细胞,同时将2个K+泵入细胞。如果利用Na+-K+泵抑制剂处理血液中的红细胞,红细胞将迅速吸水膨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K+泵可以同时结合Na+和K+,说明其转移物质不具有特异性B.Na+-K+泵构象的改变是不可逆的,转运物质的速率可能会出现饱和状态C.用Na+-K+泵抑制剂处理红细胞,大量水分子将顺相对含量梯度进入细胞D.随着氧气浓度增加,人成熟红细胞膜上的Na+-K+泵转运物质的速率加快【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钠离子在细胞外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钾离子在细胞内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然后结合题干“每水解1个ATP分子向细胞膜外泵出3个Na+,同时向膜内泵入2个K+”说明钠离子和钾离子都是逆浓度运输,并且都消耗能量,所以是主动运输。【详解】A、Na+—K+泵是位于动物细胞膜上ATP驱动的转运蛋白,在每一个结合位点上,都具有特异性,A错误;B、Na+-K+泵构象的改变是可逆的,B错误;C、由“如果利用Na+—K+泵抑制剂处理血液中的红细胞,红细胞将迅速吸水膨胀”可知:如果Na+—K+泵没有将Na+及时泵出细胞,水分子将顺相对含量梯度大量进入细胞,C正确;D、人体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故氧气浓度不影响人成熟红细胞膜上的Na+—K+泵转运物质的速率,D错误。故选C。【点睛】5.甲和乙是某二倍体生物(基因型为AABb)精巢中的两个细胞,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 染色上DNA含量变化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中1和2构成一个染色体组B.初级精母细胞的交叉互换导致了乙中A、a基因同时存在C.乙在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②分离,③和④分离D.甲、乙分别处在丙中的DE段BC段【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中1、4和5、8各为一对同源染色体,2和3应为两条不同型的性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丙表示每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AB为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BC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CD表示染色体着丝粒分裂,DE段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详解】A、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由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如1和2)构成,A正确;B、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所以a基因只能来自基因突变,B错误;C、乙含Y染色体,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所以①和②分离、③和④分离,C正确;D、甲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乙中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分别处在图丙的D段(无姐妹染色单体)、BC段(有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B。6.蜂群受精卵发育幼虫取食蜂王浆最后发育成蜂王,这种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科学家发现蜂王浆抑制DNMT3基因表达DNMT3蛋白,该蛋白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 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蜂王浆抑制DNMT3基因表达DNMT3蛋白,该蛋白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推测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后转录会被抑制。【详解】A、据图可知,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蜂王浆抑制DNMT3基因表达DNMT3蛋白,从而抑制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使该基因正常表达,则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所以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使转录不能正常进行,C正确;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不变,但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点睛】7.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和籼稻,粳稻主要种植在北方,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研究发现,粳稻的bZIP73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对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ZIP73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基因突变 B.粳稻和籼稻对低温耐受性的不同可能与自然选择有关C.bZIP73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功能改变D.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都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后不一定会导致性状的改变。【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对不同”,籼稻发生了基因突变,由于突变的结果仅是“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所以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A正确;B、根据“粳稻主要种植在北方,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可知,粳稻和籼稻对低温耐受性的不同可能与自然选择有关,B正确;C、由题意可知,bZIP73基因突变后,其控制合成蛋白质与突变前比有1个氨基酸的差异,从性状上说,其对低温的耐受性增强了,C正确;D、基因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替换都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例如发生了隐性突变,D错误。故选D。8.某大型湖泊被地壳运动形成的小山所隔形成湖泊Ⅰ、II,原湖泊中某种鱼M在湖泊Ⅰ、II中分别进化为不同种类的鱼(A、B、C、D),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的地理隔离从而产生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经过程B.A和D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二者的基因库完全不同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两湖泊中不同种鱼的形成,是因为环境不同导致的基因突变方向不同【答案】C【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而不是地理隔离,某些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四倍体西瓜的形成,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鱼A、D属于不同的物种,即存在生殖隔离,但是因为有共同的祖先,所以二者基因库中的某些基因是相同的,B错误;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使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易生存,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因此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只起到选择的作用,D错误。故选C。9.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B.c激素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浓度D.a、b、c、d都是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答案】A【解析】【详解】A、a是促甲状腺激素,b是神经递质,d是胰岛素,c是抗利尿激素,a、c、d这三种激素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b是经过组织液达到突触后膜,A项错误;B、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结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所以c激素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B项正确;C、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C项正确; D、a、c、d这三种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才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D项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激素作用的特点、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在生理或自然现象中,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A.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B.某湖泊中肉食性鱼类甲捕食草食性鱼类乙形成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C.下丘脑产生的TRH刺激垂体分泌TSH,TSH的增加抑制TRH的释放D.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ATP合成增加,细胞中ATP积累导致有氧呼吸减缓【答案】A【解析】【分析】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详解】A、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是植物对于环境的一种适应,不属于反馈调节,A符合题意;B、某湖泊中肉食性鱼类甲捕食草食性鱼类乙会导致乙的数量减少,乙数量的减少会导致甲的数量随之减少,两种鱼形成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属于反馈调节,B不符合题意;C、下丘脑产生的TRH刺激垂体分泌TSH,TSH的增加抑制TRH的释放,该过程中存在TSH对TRH的负反馈调节,C不符合题意;D、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ATP合成增加,细胞中ATP积累导致有氧呼吸减缓,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为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水杨酸对大扁杏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用大扁杏种子最好采摘自同一植株B.50ml/LKMnO4浸泡10min的目的是促进大扁杏种子的休眠C.实验结果说明赤霉素和水杨酸均能促进大扁杏种子的萌发D.在实际生产中,种子的萌发还受土壤、雨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水杨酸对大扁杏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的自变量是赤霉素和水杨酸的浓度,因变量是发芽率;由图示分析可知,随着赤霉素和水杨酸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详解】A、为了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并保持一致,实验用大扁杏种子最好采摘自同一植株,A正确;B、KMnO4具有杀菌作用,故用50ml/LKMnO4浸泡大扁杏种子10min的目的主要是杀菌,防止种子感染细菌霉变,B错误;C、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赤霉素和水杨酸浓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逐渐增大,故实验结果说明赤霉素和水杨酸均能促进大扁杏种子的萌发,C正确;D、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包括水分、温度和空气等,故在实际生产中,种子的萌发还受土壤、雨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故选B。12.“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对于压在样方边界上的个体,计数时要遵循“取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原则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应大而醒目,以便重捕后辨别和计数 C.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D.病原体对种群数量变化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的密度,年龄结构是种群内部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对出生率也有重要影响。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调查不同类型的生物时样方面积应不同,样方大小根据调查的对象来确定。【详解】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对于压在样方边界上的个体,计数时要遵循“取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原则,A正确;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过分醒目,也不能影响标记动物的正常生活,B错误;C、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其出生率,从而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不影响死亡率,C错误;D、病原体对种群数量变化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D错误。故选A。二、不定项选择题13.蛋白激酶A(PKA)由两个调节亚基和两个催化亚基组成,其活性受cAMP(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调节(如下图)。活化的PKA催化亚基能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亚基具有结合到cAMP的结构域,催化亚基包含活性位点B.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的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C.ATP不仅是生物的直接供能物质,还是合成cAMP、DNA等物质的原料 D.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释放出高活性的催化亚基【答案】ABD【解析】【分析】1、据题干的信息:活化的PKA催化亚基可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说明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的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2、据图分析:活化的调节亚基与非活化的催化亚基可在cAMP的作用下产生无活性的调节亚基和游离态、活化的催化亚基。【详解】A、据图分析:活化的调节亚基与非活化的催化亚基可在cAMP的作用下产生无活性的调节亚基和游离态、活化的催化亚基,说明调节亚基具有结合到cAMP的结构域,催化亚基包含活性位点,A正确;B、据题干的信息:活化的PKA催化亚基可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的过程即是ATP的水解过程,B正确;C、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cAMP,故ATP不仅是生物的直接供能物质,还是合成cAMP的原料,但ATP水解后形成的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C错误;D、据图可知,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释放出高活性的催化亚基,D正确。故选ABD。14.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提出“萨顿假说”。雄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3条,雌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4条,这是因为蝗虫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O型,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控制蝗虫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会导致精子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杂合复眼正常雌蝗虫和复眼异常雄蝗虫交配,后代中出现复眼正常蝗虫的概率为1/2D.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O的个体交配,后代雌性个体都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答案】D 【解析】【分析】题意分析,雄性蝗虫染色体组成为22+XO,雌性蝗虫染色体组成为22+XX.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故群体中不会出现XbXb的个体。【详解】A、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但是存在复眼异常的雄性个体,A正确;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B正确;C、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为:复眼正常雄性(XBO)∶复眼异常雄性(XbO)=1∶1,显然,后代中出现复眼正常蝗虫的概率为1/2,C正确;D、基因型为AAXBXB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黑色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aa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没有雌性个体,D错误。故选D。【点睛】15.某研究小组对酵母菌进行了相关研究,图1为定量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图2是图1某时刻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下计数室局部图像,图3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之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为抽样检测法B.图1中酵母菌数量达到c时,开始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不再繁殖C.图2的中方格内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四条边线上酵母菌的数量D.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时,图3装置中红色液滴有可能左移【答案】AD【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1表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先增加再保持相对稳定,最后减少;图2是图台盼蓝染液染色图像,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则不会;图3用于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装置中的NaOH用于吸收CO2。【详解】A、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为抽样检测法,在不同时间进行取样调查,A正确;B、图1中酵母菌数量达到c前就开始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点时酵母菌进行繁殖,出生率等于死亡率,B错误;C、图2的中方格内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相邻两边及其夹角酵母菌的数量,C错误;D、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时,开始一段时间内可能有部分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装置中残余的少量氧气产生CO2,CO2被NaOH吸收,图3装置中红色液滴有可能左移,D正确。故选AD。16.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集中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郁闭度00.20.40.60.81.0一年蓬15.312.510.87.44.32.4加拿大一枝黄花10.49.36.15.63.01.2刺儿菜3.74.38.54.42.21.0A.郁闭度越大,三种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竞争越大B.相同郁闭度下草本植物间的密度差异与自身特性有关C.影响上述三种植物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是密度制约因素D.除郁闭度外,气温、干旱等因素也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答案】A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随林木郁闭度的增加,一年蓬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均逐渐降低,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先增加后降低。【详解】AD、林木郁闭度是指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因此,影响该地林木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为光照强度,此外,气温和干旱等因素也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郁闭度越大,三种草本植物间对阳光的竞争越大,但对于水和无机盐的竞争与郁闭度无直接关系, A错误,D正确;B、表中数据说明不同种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换言之,三个种群密度变化的差异主要是不同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不同所致,因此,相同郁闭度下草本植物间的密度差异与自身特性有关,B正确;C、影响上述三种植物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故选AC。三、非选择题17.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二氧化碳的固定方式除卡尔文循环(C3途径)外还存在C4途径,故又称为C4植物。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小数目也少但叶绿体内有基粒: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较大数目较多但叶绿体内没有基粒。这两类细胞密切配合,保证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1)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___。(2)光合作用能正常进行的前体是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捕获光能,捕获光能的色素可分为___和___两大类,它们分布在叶绿体的___。(3)玉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___(填“叶肉细胞叶绿体”或“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你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______。【答案】(1)(2)①.叶绿素②.类胡萝卜素③.类囊体的薄膜上(3)①.叶肉细胞的叶绿体②.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而玉米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内有基粒,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内没有基粒【解析】【分析】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因为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暗 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据题意: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小数目也少但叶绿体内有基粒,故在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可发生光反应;在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较大数目较多但叶绿体内没有基粒,故维管束鞘细胞中可进行暗反应,两类细胞密切配合,保证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小问1详解】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小问2详解】光合作用能正常进行的前提是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捕获光能,捕获光能的色素可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它们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小问3详解】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小数目也少,但叶绿体内有基粒,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较大且数目较多但叶绿体内没有基粒,所以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叶肉细胞叶绿体。18.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有紫花、黄花、蓝花三种植株。已知雌株与雄株由R、r基因控制,花色受A、a与B、b基因的控制(A与B基因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二者都不存在时开蓝花),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科研人员为研究该植物的遗传,进行了以下实验:对紫花、黄花、蓝花三种植株的花粉进行检测,发现R:r=1:1,紫花雌、雄株间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紫花:黄花:蓝花=1:2:1,紫花雄株与蓝花雌株杂交,获得的子代植株全部开蓝花。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工传粉过程中,豌豆相对于该植物要增加去雄环节,原因是___。(2)从植物性别的角度分析,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___的植株,其原因是___。(3)已知该植物存在配子致死现象,从植物花色的角度分析,对出现上述杂交实验结果的解释是___。(4)据题目信息分析可知,其中黄色雄株的基因型是___。(5)利用紫花雌株与某黄花雄株杂交,根据杂交结果___(能/否)判断出该黄花雄株的基因型,原因是___。【答案】(1)豌豆为两性花,为防止自花传粉,需要在花蕾期去雄(2)①.RR②.通常情况下雌株(rr)不能产生含有R基因的雌配子(卵细胞)(3)该种植株只有基因型为ab的花粉(或雄配子)可育 (4)AabbRr、aaBbRr(5)①.否②.无论基因型是AabbRr还是aaBbRr,杂交后代都为紫花:黄花:蓝=1:2:1【解析】【分析】对紫花、黄花和蓝花三种植株的花粉进行检测,发现R:r=1:1,花粉是雄配子,说明植株的基因型为Rr,为雄性,即R_表现为雄性。【小问1详解】该植物雌雄异株,豌豆为两性花,在进行杂交时需要在花蕾期去雄,防止自花传粉。【小问2详解】分析题意可知:对紫花、黄花和蓝花三种植株的花粉进行检测,发现R:r=1:1,花粉是雄配子,说明植株的基因型为Rr,为雄性,即R_表现为雄性;产生RR需要R的卵细胞和R的精子结合,两个雄株无法交配产生后代,因此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RR的植株。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可知:紫花基因型为A_B_,雌、雄株间杂交,后代表型(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黄花:蓝花=1:2:1,该种植株只有基因型为ab的花粉(或雄配子)可育,紫花雄株(A_B_)与蓝花雌株(aabb)杂交,获得的子代植株全部开蓝花(aabb),蓝花只能产生ab配子,后代全部产生蓝花,说明紫花的花粉只有ab可育。【小问4详解】关于性别有两种基因型Rr、rr关于花色,花粉只有ab可育,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Ab、aB、ab,因此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故在仅考虑上述三对等位基因的情况下,该植物的基因型共有2×4=8种基因型;A、B都在为紫色,aabb为蓝色,因此黄色为单显,即黄色雄株的基因型是AabbRr、aaBbRr。【小问5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由于花粉只有ab可育,因此紫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Bbrr,无论黄花基因型是AabbRr还是aaBbRr,黄花只能产生ab的雄配子,因此杂交后代都为紫花(AaBb):黄花(Aabb、aaBb):蓝花(aabb)=1:2:1,因此不能判断该黄色雄株的基因型。19.I.某城市的湿地公园移栽了许多水杉,多年后形成了一片水杉林。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片水杉林中所有的水杉是一个___。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物种(2)如果对水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高度等级a级b级c级d级a级b级c级d级c级高度(cm)h≤101030100h>300数量(株)1206232166(3)由表可以看出,此水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4)水杉形状是宝塔形,其原因是因为侧芽的生长素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这个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II.某草原总面积为200km2,上面生存着草、田鼠、羚羊、狐狸等生物。回答下列问题:(5)草原上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___,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所以一般选用双子叶植物调查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___。而对一支试管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很困难的,常采用___的方法。(6)环境容纳量(K值)指的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已知羚羊种群的K值为1600只,当羚羊的种群密度为___时,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答案】(1)C(2)样方法(3)增长型(4)①.抑制②.顶端优势(5)①.丛生或蔓生的②.随机取样③.抽样检测(6)4只/km2【解析】【分析】1、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小问1详解】一片水杉林中所有的水杉是一个种群,C正确。故选C。【小问2详解】 对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样方法。【小问3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幼年个体比较多,老年个体少,中年个体在其中间,所以为增长型。【小问4详解】水杉形状是宝塔形,其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这个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顶端优势现象。【小问5详解】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所以一般选用双子叶植物调查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对一支试管中的酵母菌数量庞大,进行逐个计算是很困难的,所以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小问6详解】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根据羚羊种群的K值为1600只,则K/2=800只,草原总面积为200km2,则种群密度为800÷200=4只/km2时,其种群密度增长速度最快。20.“细胞因子风暴”是指机体在感染微生物等情况下,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该过程会导致组织细胞的损伤,严重时危及生命。如埃博拉病毒和新冠病毒的感染就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风暴”。请回答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1)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有什么作用?___。除了分泌细胞因子外,辅助性T细胞还能够发挥的作用是___。(2)一般认为,“细胞因子风暴”是免疫系统对新的、高致病性的病原体的过激反应造成的。针对这样的病原体,疫苗就显得尤为重要。某科研团队研制了一种针对某新型病毒A的疫苗X,欲通过实验检测疫苗X的效果,并在该实验中探究IL-1(一种细胞因子)是否有增强该疫苗效果的作用,请完善实验及分析过程。实验材料与药品:未接触过病毒A的实验用仔猪若干只,医用注射器若干,含IL-1的缓冲液,不含11-1的缓冲液,疫苗X,病毒A制剂等.实验过程及分析:①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实验仔猪,均分为4组,分别编号甲、乙、丙、丁。②甲组注射一定量的疫苗X和含IL-1的缓冲液:乙组注射___;丙组注射___,丁组不做处理。各组仔猪给予相同且适宜的环境培养。③7天后,检测各组仔猪体内病毒A抗体的数量,然后对甲、乙、丙三组注射___,丁组不做处理。各组仔猪继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④一段时间内,每天观察各组仔猪感染病毒A的症状,并检测病毒A 抗体的数量。当实验结果为___时,IL-1有增强该疫苗效果的作用。【答案】(1)①.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②.传递抗原信息(呈递抗原)(2)①.等量的疫苗X和不含IL-1的缓冲液②.等量的不含IL-1的缓冲液③.病毒A制剂④.甲组比乙组(或丙组)产生的病毒A抗体的数量更多【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过程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辅助性T细胞在两种免疫中均具有重要作用。2、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小问1详解】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作用于B细胞和T细胞,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中起调控作用;除分泌细胞因子外,辅助性T细胞还能够传递抗原信息(呈递抗原)。【小问2详解】实验目的为检测疫苗X的效果,并在该实验中探究IL-1(一种细胞因子)是否有增强该疫苗效果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有疫苗X的有无及IL-1的加入与否,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与单一变量原则,根据题干给出的实验材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①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实验仔猪(无关变量保持一致),均分为4组,分别编号甲、乙、丙、丁。②甲组注射一定量的疫苗X和含IL-1的缓冲液;乙组注射射等量的疫苗X和不含IL-1的缓冲液;丙组注射等量的不含IL-1的缓冲液;丁组不做处理(控制变量)。各组仔猪给予相同且适宜的环境培养。③7天后,检测各组仔猪体内病毒A抗体的数量,然后对甲、乙、丙三组注射病毒A制剂,丁组不做处理。各组仔猪继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控制变量,且保持无关变量一致)。④一段时间内,每天观察各组仔猪感染病毒A的症状,并检测病毒A抗体的数量。若甲组比乙组(或丙组)产生的病毒A抗体的数量更多,可证明IL-1有增强该疫苗效果的作用。21.草莓果实成熟通常经过绿果期、白果期和红果期等阶段;果实成熟过程除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外,光和水分等环境因素也参与了调节。科研人员利用外源脱落酸(ABA)和生长素(1AA)对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植物体内,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是以___的方式进行的。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___等作用。(2)光作为一种信号,被草莓植株的光敏色素等受体捕获后,光敏色素被激活,信号经过转导,影响细胞核内___,从而影响幼苗的形态建成。光敏色素在___细胞内含量比较丰富。(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施用___能延迟草莓果实衰老,判断依据是___。(4)植物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性,但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在植物体需要源源不断的合成,其原因是___。【答案】(1)①.主动运输②.诱导细胞分化(2)①.特定基因的表达(转录)②.分生组织(3)①.生长素##IAA②.和对照组及ABA处理比较,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后,绿果比例升高,红果比例降低(4)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解析】【分析】据题图分析:和对照组及IAA处理比较,用一定浓度ABA处理后,绿果比例降低,红果比例升高,据此可知,施用ABA(脱落酸)能促进草莓果实的成熟。和对照组及ABA处理比较,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后,绿果比例升高,红果比例降低,据此可知,施用IAA(生长素)能延缓草莓果实的衰老。【小问1详解】在植物体内,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指的是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方向运输,其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小问2详解】光作为一种信号,被草莓植株的光敏色素等受体捕获后,光敏色素被激活,信号经过转导,影响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幼苗的形态建成。根据其功能可推测,光敏色素在 分生组织细胞内含量比较丰富,从而影响细胞的分化过程。【小问3详解】实验结果显示,和对照组及ABA处理比较,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后,绿果比例升高,红果比例降低,据此可知,施用IAA(生长素)能延缓草莓果实衰老。【小问4详解】植物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且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因此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尽管有微量高效的作用特点,仍需要不断地合成,以保证植物整个生命历程中各种生长发育活动的正常进行。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开学联考适应性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开学考试)(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省十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人教A版)(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西省五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安徽省十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4-09 21:00:02
页数:21
价格:¥2
大小:953.9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