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课时2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8
2/38
3/38
4/38
剩余3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单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n单元综合测试\n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n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练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摘编自郑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材料二: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不同阶层的人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主张,于是,“百家争鸣”应运而生。百家,表明当时的思想家层出不穷。他们为后世播撒下智慧的种子。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n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n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炼面前依旧无畏。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相利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n答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C.材料二认为要想达到庄子追求的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逍遥自在。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1.A B项,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错,原文说的是“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C项,“不能有任何作为”错,由原文“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可知,庄子的超然是指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不是指行动。D项,“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错,由原文“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可知,墨子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是与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的。\n答案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B.道家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兼顾自身和子孙后代发展,就来源于老子提出的持续性,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D.核心是“空”的佛家思想,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终极追求是揭示生命奥秘,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2.A “形成了以儒家为主”无中生有。由原文“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可知,文中并没有提及以哪个流派为主。\n答案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是(3分)( )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B.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练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3.D 由原文“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可知,材料一的第一个分论点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D项论证的是材料一的第二个分论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n答案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4.【答案】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②论证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等。(每点2分)【解析】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二段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都是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所以从论证结构上来看,材料一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论证方法上来看,材料一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采用了例证法,以《易经》《道德经》《庄子》为例;采用引证法,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n答案5.先秦儒家思想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示?请简要概括。(6分)5.【答案】①要有善良仁慈之心,善于学习,追求道德完善。②要懂得孝悌之道,胸怀宽广,有忠恕之心。③要意志坚强,追求高远,要以天下为己任。(每点2分)【解析】材料二写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先贤教导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结合“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善的道德”可知,我们要保持善良,善于学习,追求道德完善。材料二写孔子“仁”的内涵,有“孝悌之道”“忠、恕”,孔子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再结合“孔子想要告诉……不断进取”可知,我们要懂得孝悌之道,胸怀宽广,有忠恕之心,还要意志坚强,追求高远,以天下为己任。\n(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大禹的寂寞何向阳时隔几千年之后,已经难见当年轩辕关的地貌了,只剩下传说,在往事与神话间游走。夏禹,一半被压成纸形,叠藏在文典史籍里头,一半化作口口相传的故事,散落在如空气般无形却有时又凝聚成某种气候的民间。然而,真的跑了几十里地,到“萃两间之秀,居四方之中”的嵩高之地、登封城北的万岁峰下,面对巨大的启母石时,才知道那个英雄是彻底寂寞的。早年读《史记·夏本纪》,印象中有个叫禹的英雄与洪水斗了一辈子,太史公用了几大段写他从这里到那里,好像走遍了天下河流,连一些不知名的、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河都布满他的足迹。哪里有水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忙碌得不知道还有别的生活。重翻《史记》,“敏给克勤”“劳身焦思”的句子迎面扑来,相比“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的功劳,“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的做法更惹人眼目,“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终于“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也终于因这个人的忙碌操劳而“太平治”。然而行为、功绩之外,仍有一句不能舍下,那就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较之,我倒更喜欢口传历史中那句“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去了“敢”字,可能更见禹的风格。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司马迁的文人叙事中说的是责任,民间叙事中说的是精神。二者叠加,仍不能抹去寂寞吗?\n禹治水前,还有一个人因治水建功,也因治水被杀。当那个叫鲧的人用堵的方法最终没有止住水而失败时,死的命运其实已等着他了。“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是小事,而民生之事重大。《史记》中那一句“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让人看了心悸,可见当时的责任制非常严明。“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这里面有种难以用人情释解的苦痛,舜此举之用意今人不好揣摩,然而也让人觉出搭了性命的压力,不知当时尚年轻气盛的禹怎么想,反正他是上路了。面对因洪水而生活困苦的百姓,他是非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了。在失去了父亲之后,谁又是第二个要他付出的亲人呢?启母石就是另一场不幸的实证。“禹治鸿水,通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这则故事一波三折,写得太生动,也太苦涩,还有启之生,也十分扑朔迷离。然而立于启母石前的下午,阳光是这么好,峭壁的石头破裂开来,一分为二。围着它走,有种本真的崇慕,因为它本身没有任何雕饰或者后天的人文附丽,就是一块巨石,风雨阳光都经历过了,还是一块巨石。对于那不知历史传说的过路人,它会因没有文字与解说而沉默为一块真正的顽石。大禹寂寞着,他的寂寞不是后天的懵懂,而是在当时,最亲密如妻子的人仍然会“惭而去”,离开他,不解是深的,比水更深一些。大禹,枉有回天之力,能够劈山让泄流改道,却不能够让一个心爱的女人回心转意,一任那自心流漫的大潮淹没自己。何况诸侯们叫叫嚷嚷,争相出着主意,到了要走向水泽大野时,便多缩进家门不愿出去。对于这帮人,大禹怎么不冲他们把那双总是在走、长满老茧的大脚伸开呢?这个英雄,领着一批人实干,却还要永担背后的冷嘲热讽、唾沫星\n子,那也是一种水,堵或者导似已不是对付的方法,它汇聚着另一场洪水要淹没这个治水的人。还有民众,他们的纪念随时随处,然而民众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也会因随时随处而改变心境,也会遗忘。他们忘记一个人的最好办法是将人打入历史,在史录的隧道里或可赢取一个空间、几行文字。然而,内心呢?当洪水不再,阳光灿烂,歌舞升平,与幸福伴行之际,谁会想起、忆念、沉吟,或者祭奠?(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从难见当年轩辕关的地貌写起,然后转入对大禹治水的叙写,在现实与历史的交互中再现英雄的业绩。B.文章以丰富的史料、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大禹公而忘私精神的赞扬,且对大禹的寂寞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C.鲧用堵的方法最终治水失败而被杀,大禹用导的方法治水成功而被人纪念,体现了个人功绩事小,民生之事重大。D.以民众对大禹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乃至遗忘结尾,含蓄而深沉,既照应了标题,又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之情,引发读者深入思考。答案6.D “愤懑之情”错,作者表达的是一种嗟叹、惋惜之情。\n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的“一半被压成纸形……凝聚成某种气候的民间”与结尾的质问遥相呼应,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发人深省。B.文章大量引用《史记》中的句子,既写出了治水的难度,表现了大禹的辛劳与忙碌,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C.作者认为“不敢入”体现的是责任,“不入”体现的是忘我精神,作者更欣赏大禹将国之大事扛于肩上的担当与责任。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写出了大禹的勇往直前,实干笃行,也展现了他的寂寞与忍耐。答案7.C “作者更欣赏大禹将国之大事扛于肩上的担当与责任”错,根据原文第三段中的“较之,我倒更喜欢口传历史中那句……民间叙事中说的是精神”可知,作者更欣赏的是大禹的忘我精神。\n8.文章中史料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答案8.【答案】①在叙写现实中灵活地使用史料,使内容更加真实、丰富,增强说服力和作品的厚重感,使作品更具历史的纵深感;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从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使大禹这一历史形象更加丰满、立体;③现实的荒凉和史料的记载相互印证,突出了大禹恒久的寂寞,引发读者思考;④历史与现实交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禹的崇敬和叹惋之情。(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解析】解答此题,可从内容、人物形象、读者感受、主旨等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本文将史料和现实交织穿插,在叙写现实的过程中,灵活地使用大量史料,使内容更为真实、丰富,增强了说服力,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使作品更具历史的纵深感;从人物形象上看,文章站在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描写大禹,使大禹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从读者感受上看,现实中轩辕关的荒凉和史料记载相互印证,突出了大禹恒久的寂寞,能够引发读者思考;从主旨上看,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叙写大禹治水的经历和不幸遭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禹的崇敬和叹惋之情。根据上述分析,分点作答即可。\n9.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大禹”式人物。请结合作品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大禹”式人物的理解。(6分)答案9.【答案】①他们一心为公,勇于奉献自我,公而忘私,他们的精神是可贵的。②他们能够耐得住寂寞,不在乎世人的看法,坚守初心,勤劳刻苦,他们的品质是崇高的。③他们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背负着世人的偏见与冷嘲热讽,他们于彼时是寂寞的。④他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文字,却走不到人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没有被后世铭记,他们于后世是寂寞的。(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解析】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大禹是什么样的人,可通过文章中作者对大禹的相关描写来整理思路。根据文章第三段中的“责任”“精神”、第四段中的“他是非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了”可知,他们有着一心为公、勇于奉献、公而忘私的可贵精神;根据文章第五段中的“最亲密如妻子的人……回心转意”和第六段中的“这个英雄,领着一批人实干,却还要永担背后的冷嘲热讽、唾沫星子”可知,他们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背负着世人的偏见与冷嘲热讽,他们是寂寞的,但他们又不在乎世人的看法,能够耐得住寂寞,坚守住初心,并且有着勤劳刻苦的崇高品质;根据文章第六段中的“民众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也会因随时随处而改变心境,也会遗忘”“谁会想起、忆念、沉吟,或者祭奠?”可知,他们只是被历史、文字记载,却没有进入人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没有被后世铭记,他们在后世仍然是寂寞的。根据上述分析,分点作答即可。\n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滕定公①薨。世子谓然友曰②:“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③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④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n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上》)【注】①滕定公:滕国国君。②世子:指滕文公。然友:滕文公的老师。③宗国:鲁国的始封祖和滕国的始封祖是兄弟,按照宗法制度,滕国尊称鲁国为宗国。④歠(chuò):饮,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B.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C.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D.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答案10.B “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句式相同,中间应断开,排除C项;“庶人”作前句的宾语,故其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选B。\n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薨,古代专称诸侯死亡,后来也泛称有爵位的大官死去。B.大故,重大的事故,指大丧、凶灾之类。这里指滕定公去世。C.冢宰,官名,在君王居丧期间主持丧事的官员。D.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用“有司”来泛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答案11.C 冢宰,官名,即太宰。殷商置,位次三公,为六卿之首。\n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让老师然友去向孟子请教办丧事的事情,然友回国报告后,太子便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但父老官吏们对此不满。B.太子担心处理不好实行三年丧礼的事情,于是再次派然友到邹国请教孟子。孟子认为这件事处理得好不好完全取决于太子。C.太子在丧庐中住了五个月,没有颁布任何政令。官吏族人都认为太子知礼。下葬时太子面容悲伤,前来吊丧的人都很满意。D.从滕国太子丧父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对于丧礼的观点,但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的,还是领导人尽孝的问题。答案12.D 应是“领导人以身作则的问题”。\n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2)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答案13.(1)我们历代的君主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到了您这里却违反规矩,是不行的。(关键词至于、反各1分,“莫之行”宾语前置句1分,句子大意1分)(2)尊贵者的德行像风,卑微者的德行像草。草受风吹,一定随风倒。(关键词小人、尚、偃各1分,句子大意1分)\n1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孟子阐述了什么观点。(3分)答案14.【答案】统治者(或管理者)的兴趣、爱好、习惯等,对下面的人有很大影响,统治者(或管理者)要以身作则。(3分)【解析】解答这道题,可从原文中寻找关键句子,然后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如从“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可知统治者的爱好会极大地影响社会风尚,在上位者的德行会影响百姓的德行,因此统治者要以身作则。\n参考译文滕定公死了。太子对老师然友说:“从前在宋国的时候孟子曾和我谈了许多,我记在心里久久不忘。如今不幸父亲去世,我想请您先去请教孟子,然后再办丧事。”然友便到邹国,去向孟子请教。孟子说:“好得很啊!父母的丧事,本来就应该尽心竭力。曾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依照礼节安葬他们,依照礼节祭拜他们,就可以叫作孝了。’诸侯的礼节,我不曾专门学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听说过。三年的丧期,穿着粗布做的孝服,喝稀粥,从天子一直到老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的。”然友回国复命,太子便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滕国的父老百官都不愿意,说:“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历代君主没有这样实行过,我们历代的君主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到了您这里却违反规矩,是不行的。而且《志》上说过:‘丧礼、祭礼遵循祖先的成例。’”他们又说:“我们是有根据的。”太子对然友说:“我过去不曾做过什么学问,喜欢跑马舞剑。现在父老百官都对我不满意,担心我不能办好丧事,请您再替我去问问孟子吧!”然友再次到邹国请教孟子。\n孟子说:“是啊。但这是不能要求别人的。孔子说:‘君王死了,太子把一切政务都交给冢宰代理,自己每天喝稀粥,脸色深黑,就临孝子之位便哭泣,大小官吏没有谁敢不悲哀,这是因为太子带了头。’在上位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一定就会喜好得更厉害。尊贵者的德行像风,卑微者的德行像草。草受风吹,一定随风倒。所以,这件事完全取决于太子。”然友回国报告了太子。太子说:“是啊,这件事确实在我怎么做。”于是太子在丧庐中住了五个月,没有颁布过任何政令。大小官吏和同族的人都很赞成,认为太子知礼。等到下葬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观看,太子面容的悲伤,哭泣的哀痛,使前来吊丧的人都非常满意。\n(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官居戏咏(其一)陆 游万里飘然似断蓬,桐庐江上又秋风。判余牍尾栖鸦①湿,衙退庭中立雁②空。灯火市楼知酒贱,歌呼村路觉年丰。谁言病守无欢意,也与邦人一笑同。【注】①栖鸦:比喻稚嫩拙劣的字。②立雁:指站立两边的衙役。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断蓬”为喻写出自己的宦游之状,用江上“秋风”营造出凄凉的意境。B.诗人忙完公务后,文书上稚嫩拙劣的字迹未干,空荡的庭院内衙役早已散尽。C.颔联和颈联实现空间变换,由空寂的衙内转至灯火通明的酒楼与丰收的乡村。D.全诗写诗人任所内外的常见之物、常见之事,语言生动自然,情感真挚动人。答案15.B “稚嫩拙劣的字迹”错,字迹“稚嫩拙劣”只是诗人的自谦,并非实写。\n16.律诗讲究起承转合,清刘熙载《艺概》中说“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本诗的颈联“转”出了新境界,请对此进行分析。(6分)答案16.【答案】①在意境上,由萧瑟孤寂转为祥和热闹;②在情感上,由羁旅之愁、仕宦之苦转为欢愉;③在思想境界上,由关注个人转向关注百姓,体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每点2分)白话诗歌离家万里为官,我像飞蓬一样漂泊无定;桐庐江上,又迎秋风。判决完遗留的公文,文书尾部的字迹尚未干透;官衙办公完毕之后,庭中没有了衙役。闹市酒楼中,灯火通明,由此知道这里的酒便宜;乡村小路上,人们歌唱欢呼,让人感受到年成丰收的喜悦。谁说我这个多病的知州不欢愉快乐?百姓快乐,我也与他们一起欢笑。诗歌鉴赏诗歌首联写诗人自己的为官处境。诗人首先以“断蓬”自喻,写出自己漂泊无定的宦游之状,而后用江上“秋风”营造出凄凉、萧瑟的意境。其中,一个“又”字,凸显诗人羁旅之愁、仕宦之苦。颔联承接首联,写退衙后的寂寞。“判余”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诗人百无聊赖的情态;“衙退”句以环境之寂,衬托诗人内心的孤寂。颈联话头一转,不再描写个人生活情景,转向关注百姓生活。闹市酒楼,灯火通明;村路之上,人们因丰收而歌唱欢呼。诗歌由写萧瑟孤寂之景,转写酒楼乡村的祥和热闹之景;由羁旅之愁、仕宦之苦,转为因百姓丰收而产生的欢愉之情。尾联紧承颈联抒情。其中“也与邦人一笑同”体现了诗人与民同乐的博大胸襟。\n(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生活中有挫折,但是希望永远在前方的哲理的句子是“,”。(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没有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3)芙蓉,又名荷花、莲花,历来为文人所钟爱,有时用以描绘夏日风光,有时用以象征高洁品格,有时用以比喻纯洁爱情或美好理想等,如“,”。答案17.(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每空1分)\n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曾点言志,没有说治国平天下的想法,却只提沐浴、吹风、歌咏,似有胸无大志【甲】之嫌,而孔子居然还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那么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补并非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而是人性使然。因此儒道两家在作为一种学术流派产生之始,甚至①,就已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带着这个假设,我们再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治国爱民”这些话了。而庄子虽然总是批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乙】如果老庄真如他们所说的完全弃尘绝世,就应该像《论语》里提到的几位隐士——接舆、长沮、桀溺等——【丙】连姓名都不留,更不用谈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了。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社会责任感这一方面,他们②。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的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文明秩序的发展,老庄关怀的是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与自然。他们都重视人性和社会问题,只是朝着不同的学术方向发展。但无论二者的差异多么大,却能彼此依存,形成互补,本同末异,殊途同归。【丁】\n18.下列对原文甲、乙、丙、丁四处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处“胸无大志”的使用欠妥,这里不应该评价曾点“心中没有远大的志向”,改为“不学无术”更合文意。B.乙处标点使用错误,此处属句中的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的外面。C.丙处的破折号使用正确,两个破折号表示插入解释说明,其作用和括号的作用类似。D.丁处前面的句子是病句,病因是“本同末异”和“殊途同归”矛盾,应删掉后者。答案18.A 根据前句可知,曾点言志的时候没有说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只说沐浴、吹风、歌咏这样的小志向,用“胸无大志”合适,“不学无术”语意过重。\n19.根据上下文,在画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答案19.【答案】①在产生之前 ②与孔孟是一样的(4分)【解析】本题第一空,根据前面的句子“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分析,此处是说儒道两家思想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现象早就存在。再结合“儒道两家在作为一种学术流派产生之始”和“甚至”一词,可知前后两句间是递进关系,内容上说的是儒道两家思想不仅仅是在学术流派产生之始,更是“在产生之前”就相互影响、补充。所以,此处可填“在产生之前”之类的内容。第二空,根据第一段中的“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和第二段内容可知,孔孟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有入世之心,但是其思想中也有道家出世的心理,就像文中说的“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一样,所以,此处可填“与孔孟是一样的”之类的内容。\n20.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首先做出某个假设,然后推出其与定理、事理或已知条件矛盾,从而证明假设不成立,以此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试分析第二段所用的反证法的推理思路。(4分)答案20.【答案】假设老庄完全弃尘绝世成立,那么他们就应像接舆、长沮、桀溺等几位隐士一样,不留姓名,不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但事实上老庄与孔孟一样行“入世之事”,这与已知事实矛盾。所以,老庄完全弃尘绝世这个假设不成立。(4分)【解析】题干已经很清楚地解释了反证法的概念,所以可结合第二段内容具体分析。本段先做出一个假设:老庄完全弃尘绝世。然后论证这个假设是否成立:完全弃尘绝世者会像接舆、长沮、桀溺等人一样连姓名都不留,更不会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但是事实上老子说了“治国爱民”这些话,庄子同意儒家“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的说法,这些行为与前面的假设矛盾。所以,之前的假设是不成立的。据此即可得出答案。\n(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形状记忆材料属智能材料,能够“记住”第一次成型时的初始形状,在适当条件下它会呈现临时形状,但当受到热、光、电等外界刺激时,又可以从临时形状回到初始形状。近年来,形状记忆材料与纺织品碰撞出科技感十足的“火花”,让服装变得有记忆、更“聪明”。比如把镍钛合金形状记忆纤维加入“体型庞大”的婚纱或者演出服中,折叠后只需用电吹风吹一下就会恢复“出厂设置”。再如应用镍钛合金形状记忆纤维制造防烫伤服装,(甲),然后固定在服装面料内。当该服装表面接触高温时,(乙),在两层织物内形成很大的空腔,使高温远离人体皮肤。\n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平网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乙)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B.(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平网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乙)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C.(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平网状(乙)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D.(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平网状(乙)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答案21.C 由“在两层织物内形成很大的空腔”可知,纤维应是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据此可知,甲处填的内容应是先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平网状,据此排除A、B两项。再分析C、D两项可知,先说“触发”再谈变化比较合适,且“纤维”可以做括号后面内容的主语,据此排除D项。\n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6分)答案22.【答案】①前半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形状记忆材料与纺织品结合所产生的效果比作“火花”,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效果表达得形象可感;②后半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应用形状记忆材料的服装当作人来写,把这种服装的特点表达得更生动有趣。(6分)【解析】作答本题时,需要结合画横线句的内容,指出将什么比作什么,将什么当作人来写,再结合比喻、拟人的一般作用具体分析表达效果即可。\n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 子②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蔡元培③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要求:围绕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23.【立意探索】材料中三则名言相互关联,都与修身立德有关。第一则名言的意思是:即使路程很近,不走也不会到达目的地;即使事情很小,不做也不会成功。第二则名言的意思是:如果没有道德,即使身强体壮、绝顶聪明,也只会助纣为虐、危害社会。第三则名言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实践,健全精神,知行合一。综合来看,第一则名言强调行动、实践,第二则名言强调修养品德,第三则名言强调知行合一、全面发展。写作时要结合三则名言综合立意。据此可从如下角度立意:①手脑双全,崇德笃行;②德行并举方为教育之目的;③“德”高“行”重;④明德正行,健康成长;等等。\n佳作展台教育之道,在德与行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此言得之。这“一把火”,燃起的是受教育者对生活的激情,驱散的是受教育者思想认识上的蒙昧。而燃起这把“火”的最好办法,莫过“德”“行”二字。所谓教育之道,即对个体以德育之,让个体以身行之。“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如是说。这位近代教育史上无人能与之比肩的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人的“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这五种道德观念。至于那些知识、技能的传授,则仅仅是“教”的基础。知识、技能只能够帮助人类生存,但道德却能让我们守护社会之秩序,维护人伦之美好,感受世界之光明。若只着眼于“技”而忽略了对“德”之化育,借用韩愈《师说》中的话,可谓“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昔日蔡元培谈学生教育,对学生之“德”尤为重视:“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在他看来,有德者因“技”而福泽他人,无德者因“技”而祸殃大众,因而教育不重“德”就是助人为恶。时至今日,先生之言犹在耳边,但社会有才而失德之事仍时有发生。如某演员重演技而轻艺德,学术不端,论文造假,最终不光给母校抹黑,更给中国博士教育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如某科学家重科学技术而轻人伦道德,为求名利擅自进行基因编辑,给人类未来基因的纯洁性和生物医学伦理带来严重冲击……反思种种,无德之人固然可恨,但教育领域重“技”轻“德”之误区,更需扭转。\n当然,育人以“德”,并非一时之功,不可一劳永逸,而是需要终身行之。“德”只是给我们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想要真正成为有“德”之人,还需不断践行。因为君子之德,从来不在言而在行,“敏于事而慎于言”,方成君子。德谟克利特亦言:“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时刻以行动为先,以实践为要,才能实现我们教育的最高目的。全国劳模李万升退伍后从装卸工做起,到攒钱开副食店,再到后来建立自己的公司。饮水思源,致富后他热心公益,积极救助灾区和贫困儿童,终于实现了自我价值。一点一滴的实践,既促成了他事业的做大做强,又让他的“德”不再是空中楼阁,助其实现了兼济天下的宏愿。沧海虽远,唯奋楫者常至;气力虽微,唯德高者独尊。若说“德”是指引人生方向的罗盘,那么“行”就是踏浪远行的引擎,以德育之,以身行之,德行合一,才能最大功率地开动人生的大船,才能真切地实现行迩至远。名师点评文章开篇以叶芝“一把火”的隐喻切入,既点明了文章的论点,又增加了文采。主体部分先以道理论证、事例论证的方式点明育人以德的必要性,再进一步阐发“行”在教育中的意义。结尾再次点明“德”“行”的关系。文章主题突出,层次分明。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