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再谈阅读教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再谈阅读教学 <br />  &ldquo;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rdquo;人们常用这句话来鼓励阅读再创造。可从另一个意义上说,这也说明阅读过程中对于文本的&ldquo;误读&rdquo;和&ldquo;歪曲&rdquo;总是客观存在着。 <br />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努力通过教学活动,让读者与文本会合,让人心与文心相印合,这样才能实现文本本身的阅读价值,完成课程目标。如何准确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心,让作者、文本、学生真正对话呢?我认为,教师要深入文本,捕捉文本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点,再走出文本,巧妙引导学生反复&ldquo;出&rdquo;、&ldquo;入&rdquo;文本,以达到课堂对话的最高境界。 <br />  一、 深&ldquo;入&rdquo;文本,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点。 <br />  有专家说:关于阅读,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是的,高度决定视野。语文教师的高度在于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和深度解读。教师应反复阅读和咀嚼文本,从中捕捉有价值的语言点,加以发掘和发挥,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这样可以高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全文很长,学生初读感觉读不懂,我们初读亦有此感。我们深入阅读就会发现,文本的引文部分有两个很有价值的词语:&ldquo;沉重&rdquo;和&ldquo;美丽&rdquo;。这两个词涵盖了整篇文章。我觉得这是个很有价值的语言信息。抓住这两个词去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br />  老师只有深入文本,把与文本相关信息进行对比、整理、取舍、提炼,这样才能读出文本的宽度与厚度,才能&ldquo;披文入情&rdquo;,做到不误读、不死读、不俗读、不浅读。 <br />  二、       设计能&ldquo;牵一发而动全身&rdquo;的主问题,巧妙浅&ldquo;出&rdquo;。 <br />  主问题是整个教学的切入点,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框架流程与发展趋势。 <br />  怎样的问题能起到&ldquo;牵一发而全身&rdquo;的教学效果呢? <br />  如上面提到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引导学生找到引文部分这两个关键词语后,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主问题:&ldquo;文中哪些是‘沉重’的记忆?哪些是‘美丽’的记忆?这些记忆里哪一个情节给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rdquo;这样一把抓住了一篇长文的核心,在四十分钟时间内做到有效的长文短教。 <br />  如何寻找、设置主问题呢? <br />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重视对文本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这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最容易与学生阅读感受交叉重复的地方,更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思路的契合点。 <br />  教师根据自己的解读结果,还原自己解读文本的思维全过程,寻找自己质疑、探究产生过的问题,进而研究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思维走向以及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如教学《范进中举》时,我们分析自己解读过程的感受,觉得我们对范进发疯印象深刻,可感兴趣的是啼笑皆非的胡屠户,因此,我们根据这点,撇开范进发疯而抓住胡屠户的&ldquo;变&rdquo;设计教学,达到同工异曲的教学目的,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br />  其次,教师要设身处地揣摩学生阅读时的思维流程及思考结果,从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设计牵动全文的主问题。例如,我们在反复朗读《陋室铭》,眼前会清楚出现陋室的情形,平常上课都会问学生:陋室环境如何?主人交往的是何人?主人有何爱好?这觉得这些问题琐碎而苍白,我想既然我们阅读时眼前有了初步印象,何不换个方式让学生明确?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ldquo;读完课文,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rdquo;这个问题深入浅出,既突出了重点,又解决了难点,同时也完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r />  第三,主问题的设计要紧扣三维目标,切中解析文本的要害。记得教学《孔乙已》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ldquo;于漪老师说:读〈孔乙已〉,想哭却哭不出来,你有泪却只往心里流。孔乙已因为什么让我们为之&rdquo;流泪&ldquo;?却又为什么泪往心里流呢?&rdquo;这样的主问题既切中了要害,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震荡了学生的心灵,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目标。 <br />  确实,理想的主问题实质就是文本教学价值与课程目标的统一。 <br />  三、       反复&ldquo;出&rdquo;&ldquo;入&rdquo;,达到完全对话的最高境界。 <br />  阅读是一个不断感受、领悟、吸收、内化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反复&ldquo;出&rdquo;、&ldquo;入&rdquo;文本,反复地朗读、品味,这样才能吃透文本。 <br />  阅读教学首先依然离不开&ldquo;读&rdquo;。我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4:57 页数:4
价格:¥3 大小:26.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