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引导学生问中求学、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引导学生问中求学、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br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中段识字教学中,学生应&ldquo;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rdquo;到了高段又明确要求学生&ldquo;有较强的识字能力。&rdquo;这都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提出引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立足点是&ldquo;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rdquo; <br />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指出:&ldquo;教是为了用不着教。&rdquo;笔者多年在教育第一线从事中、高段语文教学,认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达到这种境界,从三年级开始逐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是最佳时期,为了达到这种境界,培养小学生的主动识字的能力,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br />  一、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br />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识字能力,就是要让小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爱学和会学,两者中,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爱学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对语言文字有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一般可以用猜谜语法、故事引领法等来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br />  二、教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 <br />  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有了兴趣后,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1、掌握好识字工具。小学阶段的主要识字工具有 ①、熟练识记和运用汉语拼音;②、掌握好笔画笔顺规则和独体字;③、熟练查字典。2、注意五个结合。①、识字同音、形、义结合;②、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③、识字与学词学句相结合;④、识字与听写读写相结合;⑤、识字与写字相结合。3、采取多种方法识字。①、看图识字;②、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识字;③、利用形声字、会意字进行识字;④、识字与写字相结合。 <br />  三、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从问中求学当学生通过教师的多重指导,在已经有极大兴趣的引领下,学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予学生表现自学能力的机会。具体途径如下: <br />  1、布置任务,有的放矢。 <br />  课前,学生预习时,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ldquo;请同学们认真预习,结合语境,自学生字,比比看谁自学得最多?看看明天谁是学得最多的小老师?&rdquo;这样先提出要求,就让学生在预习时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增强学生想要努力表现自己的动机,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学生自学的欲望增强了,自然自学的能力也会提高,自学效果也会更好,从而达到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 <br />  2、在课堂中提供给学生展现的舞台。 <br />  首先教师利用小黑板或大黑板,将要学习的生字展示,然后抽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教全体同学认读生字,老师一定不要强求学生全认完,学生能认几个,就让他教几个,最后生字认得多的评为&ldquo;最佳小老师&rdquo;。这样既不会打击学生,又大大给予学生课堂自学表现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课前自学生字的兴趣。 <br />  其次,学生认识了生字之后,让学生主动探究,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字形。例如: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10课《风筝》时,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找出难记的字,主动向同学提问&ldquo;&rdquo;精神&ldquo;的&rdquo;精&ldquo;字应该怎样记?&rdquo;接着知道怎样记字的同学主动举手迎战:&ldquo;我知道精神的精字怎样记?&rdquo;允许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字,如:拆字法(左边一个米字,右边一个青字),或者学生用形声字法(把清字的三点水改为米字旁)等等方法都行。这样通过学生的这种一问一答,使学生间既增进了交流,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也大大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主动识字的能力。 <br />  3、在生活中引导学生从问中求学,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br />  &ldquo;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dquo;学生通过前期的引导和师生间积极互动,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技能,作为语文教师教学生识字这还不算达到目的,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用实践来检验学生的识字能力。 <br />  ⑴激发学生随时主动识字的意识。 <br />  学习资源无所不在,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学生如果对这些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具有主动识字的意识,周围的环境再有利也是枉然。识字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正面引导,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自觉性。如出示生字后让学生自己先认一认;对于学生已经认识的字,教师就趁势追问&ldquo;你是怎么认识的?&rdquo;或&ldquo;你在哪些地方见过...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4:06 页数:5
价格:¥3 大小:26.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