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让诗性鲜活语文课堂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让诗性鲜活语文课堂 <br />  单位:巴州区第八中学 <br />  作者:杨 迪 <br />  新课标对语文的功能进行了科学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人文性,其内核是人的心理诉求和生命关切,也就是以人为本。但现实是语文课堂往往死气沉沉、缺乏活力,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很好的开拓语文课程的人文资源。笔者认为,要真正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必须给语文教学注入诗性,用诗性鲜活语文课堂,用诗性激活学生的潜质。对此,笔者作了如下探索。 <br />  一、认真备课,开掘文本的诗性。 <br />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几乎每篇文章都是经过作者苦心营构的名篇佳作,内涵丰富、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美学矿藏。老师在备课时必须深入钻研,仔细玩味,透过语言文字的外壳发掘出其中独特的意蕴--诗性,才算把握了文章的精髓,为成功上好一堂课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上《故乡》一文,如何体现其诗性呢?备课时就必须发掘其美学特质(诗性)。本文的诗性究竟是什么呢?我以为是苍凉美。何以见得?从以下三方面考察就不难发现。首先,解读背景资料。《故乡》写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的中国农村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加之官、匪、兵、绅的几重掠夺,经济已处于崩溃的境地,农民生活水深火热。&ldquo;我&rdquo;这位离家飘泊的游子在红尘撞荡了一番后,身心疲惫,挫败失意,深感世态炎凉和社会黑暗。这样的游子回到这样的故乡,除了苍凉还剩下什么?其次,剖析关键语句,文章开头一段有这样的一些词:&ldquo;苍黄&rdquo;、&ldquo;横&rdquo;、&ldquo;萧索&rdquo;、&ldquo;悲凉&rdquo;,它们也起到强烈的暗示作用。再次,研读重点情节。文中写中年闰土一节,作者不惜笔墨塑造了一位不堪生活重压的苦人儿形象,回忆少年闰土一节也只以反衬的方式加深这一印象。这一形象就是当时中国农民形象的典型,为文章注入了苍凉隐喻的内涵。杨二嫂一节,看似出语诙谐,嘻笑怒骂,其实是含泪的笑。杨二嫂由年轻时的热情貌美蜕变成后来的市侩尖刻,不正是悲凉的社会一手造成的吗?对于一篇课文,经过这样一番由表及里,层层剥笋的开掘,深藏于字里行间的诗性(审美特质),就会呈现在我们眼前,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br />  二、精于上课,让课堂荡起诗性的涟漪。 <br />  诗性是课堂的灵魂。诗性犹如一粒石子,给陈腐僵化、老气横秋的课堂激起美丽的涟漪,那么,如何让诗性激活课堂,让诗性照亮学生懵昧的心房。 <br />  讲授《故乡》一文,我采取了三个步骤:一介绍背景资料,涂抹诗性底色。师生互相交流收集的材料,再辅之以&ldquo;长太息以掩泣,哀民生之多艰&rdquo;,&ldquo;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rdquo;等诗句渲染,让学生暂时跳出现实生活,回到文本所描绘的苦难时代,忧虑沧桑之情笼罩心头。这是用诗性占领学生心理的第一步,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已被牵引,兴趣顿生。接着,以重点词汇和句段为突破口,着色渲染,强化诗性感染力。课文的重点词句是我们含英咀华,品味诗性的关键部分。文章开头部分,教师可引导学生耐心玩味&ldquo;严寒&rdquo;,&ldquo;二千余里&rdquo;、&ldquo;阴晦&rdquo;、&ldquo;冷风&rdquo;、&ldquo;苍黄&rdquo;、&ldquo;横&rdquo;、&ldquo;悲凉&rdquo;等词语,合作探究明确:&ldquo;二千余里&rdquo;、&ldquo;二十余年&rdquo;分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限定,说明&ldquo;我&rdquo;与故乡分隔地域之广,时间之长,真是咫尺天涯,恍如隔世,其苍凉况味已透露一二;&ldquo;阴晦&rdquo;、&ldquo;冷风&rdquo;又从气侯、色调上加以渲染,色彩灰暗,气侯寒冷,让人意绪低落,不寒而栗;再着一&ldquo;横&rdquo;字,萧条荒凉之气扑面而来;最后以&ldquo;悲凉&rdquo;一词点睛,其苍凉之味已和盘托出。此时,诗性的石子已激活了课堂的死水,学生中开始荡起圈圈涟漪,尘封于心底的情感、思想、智慧被诗性的灵光开启,开始与文章的波澜共起伏,与作者的感情同悲欢。第三步,检索文章的伏笔与照应,打捞诗性的珍珠。诗性因其温柔敦厚的特质,往往含而不露,隐而不显。但文章预设的伏笔与照应,就像作者安放的机关与暗道,只要开启机关,通过暗道,就能攫取其诗性的宝藏。《故乡》开头一段就是对全文的预设和伏笔,犹如魔咒,使下文情节和整篇文章呈现出阴冷的气息和荒诞的画面。教师教授此环节,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索找出文章的伏笔和照应之处,思路逐渐归拢到这样一些地方:...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1:55 页数:5
价格:¥3 大小:27.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