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浅谈中段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及对义项的选择应用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浅谈中段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及对义项的选择应用 <br />  说中国的文字难,这并不过分,它的词义变化多端,令人捉摸不透;说中国的文字妙,也不夸张,它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七十二变,大显神通呢!这一难一妙在小学生们的眼里是多么深奥啊! <br />  进入中段的学生,很快就会接触到一类较难的知识,那就是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及对其义项的选择。可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词语,它会令很多中段学生感到棘手。学生们很多都会有此疑问:为什么一个词语会有那么多种意思呢?翻开字典,大意思下面还有几个小意思,到底该选哪一种呢?这也正是中段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使学生顺顺利利地渡过这一难关,成为中段教师的艰巨重任。 <br />  那么,如何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 <br />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任何一个词语的意思并不是单一不变的,随时要有一种心理准备,那就是:不同场合、不同景况下,都应想一想,其意思是哪一种更加合适。如“收拾”一词,在句子“我把屋子收拾干净了。”和“敌人被收拾干净了。”两句中意思究竟应该是什么?这时,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用换词的方式来理解词语,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前句中“收拾”为“打扫、整理”之意,后句中则为“消灭、打死”之意了。 <br />  其次,学生在明确一词有多义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义,这也是理解词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联系上文,如“白求恩大夫中手术台前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中“连续”可联系上文的“战斗打了三天三夜”来理解;也可以联系下文,如“犀牛鸟与犀牛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中“形影不离”一词之意就必须由下文中的两个具体事例而得;而联系上下文,则要前后结合,二者兼顾了。 <br />  总之,我们理解词语绝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字、词一旦离开了语言环境,则失去了意义,我们应在不同的环境中认识不同的词意。 <br />  单学会了理解词语就够了吗?不是的。我们学会的目的何在?就在于“运用”。能达到对知识的正确运用及深化发展,这才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br />  对于词语意思的考查,目前书本上、卷面上常出现的类型有:选词填空、填表、判断、词语搭配及造句等等,这些类型的题也并不是单一分开的,做题时,我们应该结合,融会贯通。因为一个词语,有的学生能一读即可找出正确义项,有的学生却看着这个也象,那个也对,到底选哪个才对呢?这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采用前面介绍的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如“震动”一词,字典里面有①“心里不平静”和②“颤动”之意。我们将这两种意思换在句子“春雷震动了大地”中可说成:“春雷使大地的心里不平静。”或者“春雷使大地颤动了。”这样,学生便会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大地会不会心里不平静?大地到底是不平静还是在抖动、颤动一系列的思想斗争之后,学生便会义不容辞地选择第②种,由于春雷的轰鸣声,使大地颤动了。如果这种方法都还不能使部分学生领悟,便可采用造句等方法,把学生带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直至学生弄懂了为止。 <br />  因此,词语的意思不是单一的,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也不是单一的,当我们重点攻破了这一难关时,中段学生的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这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学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相信学生们能沿着这一条五彩路勇往直前,顺利地通向知识的彼岸。 <br />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1:33 页数:3
价格:¥3 大小:24.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