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之谈小学英语体验学习的教学策略 <br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体验学习,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从而习得英语知识与技能。 <br /> <br /> 一、生活化的话题,让学生亲近英语 <br /> <br /> 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氛围中产生的,而好奇心是一个人探究与创造的源泉。小学生好奇心很强,对未知的事情很感兴趣。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这种强烈的内部动因,善于提供各种新颖的素材,让知识与个性在积极的氛围中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以一个好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每天都要上多门不同的功课,要想他们上课时能尽快进入状态,就必须要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受到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与学生在课前的两三分钟进行 “free talk”,可以谈日期、天气、人、喜好等,尤其是在对话中涉及到学生熟悉的地方和名字等,就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学生对笑话、小故事、英文歌曲、歌谣更感兴趣,如果教师平时注意收集英语笑话和小故事,每天一则,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始学英语,学生必然会兴趣盎然,积极性大增。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坚持说英语,开始时学生可能听不懂,教师可以适当解释,或借助手势表情来帮助学生理解。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有长足进步,当然,课堂上也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表达。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必能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br /> <br /> 二、情景化的交际,让学生亲历英语 <br /> <br />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主张:“必须将学生从课堂中所学到的感觉和印象,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观念才能表现出来。”也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寻找语言材料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逼真的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来掌握该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运用场合。《牛津小学英语》中有许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购物”、“野餐”、“打电话”、“生日聚会”、“旅游”等。因此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体验。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A PE lesson”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了操场上,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体育课的情景中,动动手,踢踢脚,弯弯腰,进行生活化的练习。通过排队列、左右转、上下跳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重点词组、句型“Stand in a line.”,“Turn left and right.”,“Jump up and down ten times.” ……。这种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知识。 <br /> <br /> 三、角色化的互动,让学生乐学英语 <br /> <br />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是教师无法代替的。在课堂上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实践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探究者,学习就会变得其乐无穷。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的较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活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通过合作学习、互相纠正、取长补短,体验合作的乐趣。教了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句型后,我设计了两个活动:“我是小记者”(小组活动)—— 让一位学生表演大明星,其他学生表演小记者采访大明星,用“Do you like …?”问大明星的喜好,并根据采访内容写一篇报道。通过合作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心有灵犀”(同桌活动)—— 凭借日常生活的观察,互相猜测对方最喜欢的三种事物,然后问3个问题: “Do you like …?” 并交换问答。教师根据同桌两人的回答,评出最心有灵犀的金牌搭档。学生们热情高涨,表现欲和求知欲都十分强烈。 <br /> <br /> 四、社会化的应用,让学生实践英语 <br /> <br /> 美国教育家华特提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即生活,即成长,即经验改造”。对英语课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