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学(心得)之数学说课方法及评价实践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数学论文之数学说课方法及评价实践 <br />   内容提要 <br /> <br />  本文从&ldquo;说课&rdquo;活动的实践和深受群众欢迎这一事实出发,引起了笔者关于&ldquo;说课&rdquo;的意义、内容、要求、评价等全面的思考。本文分四方面加以阐述:一、&ldquo;说课&rdquo;的意义、内容、要求,着重对&ldquo;说课&rdquo;的五方面内容及相应的要求作了详尽的分析;二、&ldquo;说课&rdquo;的评价,阐述了&ldquo;说课&rdquo;评价的依据,同时从&ldquo;要求--内容&rdquo;、&ldquo;内容--要求&rdquo;两种不同的分类给出了两份评价表;三、&ldquo;说课&rdquo;的价值:1、营造实践与理论研究氛围的价值;2、提高教师素质的功能价值;3、提供学校进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的活动模式价值;四、结论,从&ldquo;说课&rdquo;形成规范的历史背景到&ldquo;说课&rdquo;的价值,从中得出结论,&ldquo;说课&rdquo;活动的开展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贡献。 <br /> <br />  在1996年黄山举行的全国初中数学教师评优课活动中,不仅展示了各省市大量的现场教学优秀课,而且展示了相当数量的以&ldquo;说课&rdquo;形式出现的优秀课。这些令人耳目一新极为精彩的&ldquo;说课&rdquo;形式的优秀课给各省市的数学教研人员、参赛教师和观摩代表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后,在上海及全国各地,&ldquo;说课&rdquo;活动蓬勃地开展,&ldquo;说课&rdquo;活动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ldquo;说课&rdquo;活动的实践与&ldquo;说课&rdquo;活动深受欢迎的事实引起了笔者深深的思考:为什么&ldquo;说课&rdquo;如此深受教师欢迎,如此引起广大教研人员的重视?&ldquo;说课&rdquo;活动的价值何在?由此就正面地思考:究竟什么是&ldquo;说课&rdquo;?&ldquo;说课&rdquo;究竟应说哪些内容?相应的要求是什么?怎样评价&ldquo;说课&rdquo;?标准是什么?笔者试对上述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br /> <br />  一、&ldquo;说课&rdquo;的意义、内容、要求 <br /> <br />  1、&ldquo;说课&rdquo;的意义 <br /> <br />  所谓&ldquo;说课&rdquo;,就是教师街准备地在一定的场合下,分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及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目标、讲解教学方案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理论指导的教学研究与交流的活动形式。 <br /> <br />  &ldquo;说课&rdquo;与上课都是为了搞好课堂教学,所不同的在于&ldquo;说课&rdquo;不仅要说准备好的教学方案怎样教,而且要说为什么要这样教,运用了什么教育教学理论,要说备课中的有关思考。为此,还要运用&ldquo;任务分析的理论与技术&rdquo;对教学目标的充分分析,揭示学生所应形成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倾向形成的有效的教学条件。这样,使教学原理和教学型论得到最佳的应用与发展,使备课的过程趋于理性化。一般说来,上课的直接目的是在课堂内教学生--面向学生,&ldquo;说课&rdquo;的直接目的是在某种场合与同行交流--面向同行。&ldquo;说课&rdquo;可以是课前对教学方案设计的阐述,也可以是课后对教学方案设计的分析与介绍。 <br /> <br />  2、&ldquo;说课&rdquo;的内容与要求 <br /> <br />  由于&ldquo;说课&rdquo;的时间限定(比赛时,一般不超过20分钟),因此应简要而概括地说明所定课题的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其设计思想等。具体地说: <br /> <br />  (l)教材内容 <br /> <br />  说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的教材内容所要求完成的任务:说明该内容在本单元、本章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有时可以从该内容在学科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对旁学科的影响等方面加以阐述),该内容在教材的逻辑结构与学科逻辑结构中所处的角色,教材编写的意图、特点及重点、难点、关键,该内容的学习类型,并应从课程论的高度,依学生的认识、思想方法、能力、人格因素等不同的层面来审视该内容。 <br /> <br />  (2)教学对象 <br /> <br />  分析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即学生学习该内容时所具备的与该内容相联系的知识点、技能、方法、能力; <br /> <br />  分析学生的生理、心理基础,即该内容与学生现时的年龄特点是否匹配,如果不甚匹配,作何种方式的处理:该内容与该年龄学生的一般学习方式、习惯、态度是否匹配,如果不甚匹配,如何处理; <br /> <br />  分析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如何对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分层递进从而达到整体推进。 <br /> <br />  (3)教学目标 <br /> <br />  分析该内容在认知、操作、情感领域的终极教学目标,力求终极目标制定得全面、准确、恰当。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应提倡目标的多元化,即从单一的知识目标扩展到能力目标,从认知目标扩展到操作目标、情意目标。根据终极目标制定出相关...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31:41 页数:15
价格:¥3 大小:34.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