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讲课心得体会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讲课心得体会 <br /> <br />讲课心得体会1 <br />  培训师五分钟讲课训练要求心得体会 <br /> <br />  一个培训师,你认为你的课程内容很好,可是没有人愿意听怎么办? <br /> <br />  那先要从讲好五分钟的课开始。讲好五分钟课是有标准的,具体是什么呢? <br /> <br />  一、有走动,走动过线,两次走过课程顶端,两次回到课程起点 <br /> <br />  二、全程双手在腰部以上,保持微笑; <br /> <br />  三、有感性(感性认知)、有理性(理性讲解)、有互动; <br /> <br />  四、讲三个内容点,要有闪光点,确保让学员感受至少学到一个知识; <br /> <br />  五、案例故事必须有一个,40秒内完成。 <br /> <br />  六、一对一的交流超过四次,全员互动达到两次以上(把学生拉进课堂里来)。 <br /> <br />  七、口号,训练、玩游戏必须有一样。 <br /> <br />  八、训前、训后提问各两人,提问三组合,即批准性问话,特定性问话,一般性问话)确保有一个。 <br /> <br />  如何才能做到上述的内容,我们来细细解读一下这八条标准。 <br /> <br />  关于第一条:有走动,走动过线,两次走过课程顶端,两次回到课程起点 <br /> <br />  走近学员,表面上看带给学员的是心理上的一种压迫感,从空间上来讲,学员坐着,老师走过来,有一定的势能,这种压迫感是有必要的,同时走近也意味着你和学员距离的拉近,老师的肢体语言在无声地提示学员,这里是课堂,要注意了!只是走动要标准,切忌不能背对着学员。 <br /> <br />  第二条,不多讲,职业风范和微笑是建立一个亲和的形象。 <br /> <br />  第三条,有感性(感性认知)、有理性(理性讲解)、有互动; <br /> <br />  什么是理性?理性就是课程要讲授的理论模型,原理。 <br /> <br />  什么是感性?感性就是案例、故事、互动、情景化。周平老师说吸引学员唯一的工具是感性。 <br /> <br />  一个精彩的课程也就是感性+理性,感性+理性不断地重复交替的进行。 <br /> <br />  所以在这里要自问:如果一上来就给学员一个定义和概念,你说学员能一下子接受吗? <br /> <br />  什么是互动?互动就是老师和学员的一切形式的交流。包括眼神的互动。说白了不能让学员闲得没事做,要眼忙,手忙,要动起来。比如每隔几分钟要请学员记录或者诵读,或者提问回答问题,就像一只饿的小鸟,如果学生总是在前面等着你喂食,那说明他进入了课程。 <br /> <br />  那对于高管来讲,一般的互动他们很难动起来,就要用思想和他们互动,思想的互动要学会 &ldquo;挖坑&rdquo;!比如我曾提问&ldquo;请问您招聘过两百万年薪的人才吗?&rdquo;此副总一听就眼睛木了,好,眼神关注了,那我再来解开答案。 <br /> <br />  写到这里,要介绍一个工具。首先我们思考一下,怎么互动最有效呢?怎么让互动言之有物而不是流于形式呢?讲一个orid焦点讨论模式在课程互动中的应用。首先什么是orid焦点讨论模式?o即objektive(客观事实);r即reblective(感受);i即interpretive(思考价值);d即decisional(决定)。比如说,当我遇到一只很凶的狗,这是一个事实,然后我很怕,这是一个感受,接下来我想逃离,这是一个思考的想法,然后就尽快绕着走。这是行动! <br /> <br />  那么事实、感受、思想、行为如何在课堂讨论及提问中应用呢? <br /> <br />  假如我们和学员在课堂上,我带领大家看一幅图,通常我们会问大家这张图怎么样?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好看或者不好看,因为这种模糊的提问带来的回答一定是模糊的,而且带着浓重的个人偏好。那我们换一种方式。比如说: <br /> <br />  1、你们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大家会说看到什么什么。(关注事实的细节) <br /> <br />  2、你们喜欢画上的什么?你们不喜欢什么?(关注两种细节的个人偏好,挑起思维冲突) <br /> <br />  3、你们从这幅画上学到什么?(关注思维冲突所带来的创造性启发) <br /> <br />  4、下次你们画的时候会怎么做呢?(关注启发对个人实际行动的作用) <br /> <br />  这四个问题,基本上如实反映了一个教学概念,如何去操作化的过程。包含了两部分的思维过程。一个是教师的组织思维过程,一个是接受对象的思维过程。前者必须根据后者的客观规律进行教学安排。也就是提问要根据学员的反映模式来设计,而不是老师想当然,不考虑学员的反映模式,提问估计产生不了想要的结果。 <br /> <br />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orid焦点讨论模式和引导师的技术有相似之处。一个有经验的讲师,才有能力引导学员,让学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思考,自...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1:04 页数:15
价格:¥3 大小:50.50 KB
文章作者:U-62522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