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2说课稿(人教版二下数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有余数的除法2说课稿今天我给大家呈现的课题是《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59到61页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学习完成“表内除法”之后不久进行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基础,通过对比加以编排。例1通过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教材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有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数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例2中对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法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三、说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利用学生练习做题的环节,深化理解余数小于除数,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将教材略作改动,把例1和例2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课时完成。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五、说教法学法针对二年级年龄小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借助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六、说教学过程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 动手操作,建构新知”、“巩固新知”、“课堂总结”四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能够加强记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必须在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算式的写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新课之前一定要对表内除法含义进行复习,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我先让学生分草莓,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从而加深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概念的认识。(二)动手操作、建构新知教学不是简单给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机会,所以我在课堂中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探索和体验过程,所以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摆小棒来感知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1、第一次摆小棒,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此环节分以下3个层次进行教学。(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出示7个草莓,先让学生比较此题和刚才复习题有何区别,接着让学生动手摆,体验有剩余,剩下的1个还够不够摆一个盘?学生在摆小棒的同时,老师进行巡视。并指名学生上台摆草莓。然后让学生讨论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2)让学生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除法算式,在写的过程当中,老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投影展示并交流汇报想法,从而引出算式7÷2=3(盘)……1(个)接着我向学生讲解除法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算式。 (3)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在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总结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再次加深学生对余数的认识,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有余数的除法”。2、让学生分组再次摆小棒,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一环节我又分了2个层次进行教学。(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合作,用规定的小棒数量摆正方形,观察还可能余下几根小棒并记录下来。大量的学习资源,充足的活动空间,充分的小组合作,让有余数的除法认知在学生的思维中由浅入深。虽然这个环节上时间用的比较长,但是我认为计算教学就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我将前面让同学用小棒来摆正方形所出现的所有算式排列起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学生会出现这些想法:“除数都是4”;“余数有1,2,3,等,这时,我接着问:余数能不能是4?能不能是比4大的数?我这样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先感知“余数比除数小”; 再接着设问:假如给你更多的小棒,来摆正方形,余数又会是多少呢?让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推测不同数量的小棒摆正方形,在有剩余的情况中,余数仍然师1、2、3,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再去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三)巩固新知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1.抢答:下面的算式中,如果有余数,可能会是哪些?2.我会选:下面的算式中,余数可能是答案中的那一个?3.下面这些算式中,除数可能是答案中的哪一个?我设计了3道习题难度由浅入深,重点让学生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历程,畅谈自己的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七、说板书设计余数小于除数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同学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达到让学生学好本节课的目的。八、说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经历了这一次活动,我认为我们的对象是除法的本身在平均分正好分完时可以用没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而在平均分后有剩余就要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这只是除法计算中的另一种情况。因为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以前,已经认识了除法,知道要把一个数等分,可以用除法计算。至于这个数能不能正好分完,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没有计算或进行分的实践之前,是不会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只是在建构了除法后,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我们研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6个草莓每两个一盘,7个草莓每两个一盘,能分几盘?理解什么是余数和有余数的的除法,再体会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把草莓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草莓”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正方形,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没有很好的分析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导致教学内容过多,中间应该参加一些让学生动动手动动脚的活动,二年级学生的注意时间很短,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必须让孩子们在课堂内也得到充分的休息;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操作的流程。要研读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在后面的练习时学生不能很快的口算,是不是题目过于难呢?听课老师提议到:要充分利用和读懂教材的设计,把书本上的题目讲透彻才是本堂课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地搞好教学工作,从了解学生、研读教材、教参、课程标准入手,多听听经验丰富老师的课,让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数学
发布时间:2022-04-22 15:03:47 页数:7
价格:¥3 大小:127.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