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部编六下语文第一单元3古诗三首第3课时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3古诗三首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一轮圆月挂在夜空的画面)皓月当空,月色如银,如此美景,会勾起人无尽的遐想,今天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王建走进他的《十五夜望月》,感受他的思绪。二、诵读古诗1.大声读:把诗歌读顺畅。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轮读,毛遂自荐当堂背诵。2.说读:读懂诗歌的意思。边读边说,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出来。3.默读:仔细阅读,摘录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银白的地面、熟睡的雅雀、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4.议读:体会诗中意境,理解作者感情。边读边议,小组互相讨论下面问题,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相机点拨。(1)从以上景物描写概括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一幅安静、凄清的秋夜景色,为秋思创造伤感的氛围。)(2)结合景物意境揣摩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夜空,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孤独寂寞,对家人、友人的深切思念。)5.品读:品析诗味。咬文嚼字,用比较换词法等品析诗中精美词句。小组互相讨论,讨论充分后,学生自由发言。(1)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月光,从何处体现?(“地白”:给人以积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2)“树栖鸦”从听觉还是视觉来写?写鸦雀有什么作用?(既是听觉也有视觉,烘托夜的寂静,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3)“冷露无声湿桂花”蕴含怎样的情感?(用寒意、清冷烘托诗人寂寞凄清的心理。)(4)“落”换成“在”好吗?(不好。“落”写出了愁思随着月光的泻落从上而下,富有动感,形象新颖。)6.美读:读出诗歌的韵律。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调、朗读节奏、朗读重音。2 三、课外延伸收集有关咏月的诗歌。【板书设计】十五夜望月景→境→情【教学反思】本课所选的三首古诗都是描写传统节日的。这三首诗各有千秋,表现了不同节日的不同情感。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并体会传统节日的魅力。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12 19:00:08 页数:2
价格:¥3 大小:15.6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