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麻栗坡民族中学2022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7\n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7\n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密网)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树木)C、七十者衣帛食肉(衣:yì,穿)D、鸡豚狗彘之畜(豚:小猪;彘:猪)5、下列各组中最能反映孟子“王道”之成观点的事是()①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②⑦D、③④⑦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提出的措施,比上一段提出的措施更前进了一步。B、最后一段孟子批评了统治者的暴政,摆出事实,揭穿谎言,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了比喻进行驳斥。C、由“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一句可知当时年成确实不好,到了饿死人的地步。D、结尾一句与开篇的“民不加多”照应,而且回应了梁惠王的疑问。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7\n译文:(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8~9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8、诗中首联用了“白地”“栖鸦”“冷露”“桂花”几个意象,请结合全诗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5分)9、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2)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3)_____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4)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5)锲而舍之,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荀子·劝学》)三、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永恒的母亲三毛①我的母亲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②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③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作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7\n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④以前母亲除了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8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飞到欧洲探望荷西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碎心的旅行。荷西的意外死亡,使得父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十三年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⑤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心甘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⑥我一直在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⑦还是9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⑧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吃晚餐时,总是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⑨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唯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得母亲的快乐。⑩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比她更周全了。⑪母亲啊母亲,在你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⑫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1)、文章以“永恒的母亲”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5分)(2)、第②③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3)、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征。(6分)(4)、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认为“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比任何一本哲学书籍都更周全?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7\n第II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B、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C、王军和李刚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武清作为率先进行课改的区县之一,一直在对课改内容进行探索。B、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C、他怎么可以丢下生病的姐姐和弟弟去看电影。D、谁能否认贾宝玉不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14、把后面的句子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②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③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④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⑤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A、①④⑤②③B、③②⑤④①C、③②④⑤①D、①③②④⑤15、校园是每个中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在校园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提示:“小草有情,脚下留青!”(草地警示牌)请你选择校园的某一场所,参照上面的示例,写一则提示语。(5分)7\n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模仿下面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组与例句意思相连的句子,以构成连贯的排比。(6分)例句:蓝天有深邃的灵魂,才能吸引星月;山峰有高昂的头颅,才能俯视原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最近一段时间,勇敢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跳入湍急河水救出3个落水孩子而牺牲的“最美奶奶”柴小女,都引发了海内外的集体感动,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性大爱,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同时,看到儿童被车碾轧而漠然的18名路人,看到老人摔倒而袖手旁观不于施救的看客,也引发了人们对良知、道德、法律的追问。对于上述社会现象,你有什么经历、感受或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4:43 页数:7
价格:¥3 大小:24.3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